什么环境有利于地下水径流径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地下水作为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积极地参与了全球的水循环过程,另 一方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自身通过不断地获得补给、产生径流而后排泄等环节,发生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相对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1)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自外界获得水量补充的作用称为补给。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有: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以及人工补给等。
  ①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降水的入渗过程是 在分子力、毛细管力以及重力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地下水自降水获得的补给量除了与降水本身的强度、降水总量等有关外,还与土层蓄水能力有关。只有降水入渗 量超过土层的蓄水能力,多余的降水才能补给潜水。在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方,这 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②地表水入渗补给。地表上的江河、湖泊、水库以及海洋,皆可成为地下水 的补给水源。
  河流对于地下水的补给,主要取决于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相对关系、河床的透
  水性能、河床的周界和高水位持续时间的长短。
  ③含水层的补给。含水层补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含水层通过侧向排 泄补给下游含水层;另一种是两个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两个含水层之间的补给有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含水层具有水头差,二是含水层之间具有水力联系通道。两个含 水层之间可通过天窗、导水断裂、弱透水层越流、不整合接触面等途径补给。
  ④地下水的人工补给。人工补给也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人工补给可区 分为以下几类情况,一类是人类修建水库、渠道,引水灌溉农田,从而补给地下水;另一类则是人类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地下水资源、改善水质、控制地下漏斗以及 地面沉降现象的出现,而取的一种有计划、有同的的人工回灌。城市工矿企业排 放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因渗漏而补给地下水,经常使地下水遭到污染,是一种特殊的人工补给。
  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区域称为地下水补给区。对于潜水含水 层,补给区与含水层的分布区一致;对于承压含水层,裂隙水、岩溶水的基岩裸露区,山前冲洪积扇的单层砂卵砾石层的分布区都属于补给区。
  (2)地下水的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称为径流,是连接补给与排泄两个作用的中间环节。径流的强弱影响着含水层的水量与水质。径流强度可 用地下水的平均渗透速度衡量。含水层透水性好,地形高差大、切割强烈、大气降 水补给量丰沛地区的地下径流强度大。同一含水层的不同部位径流强度也有差异。
我来说两句 ()
考试热门下载
本月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oc7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目(内容结构)录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1
一、自然界水循环 1
二、地下水赋存条件 1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 3
四、蓄水构造 4
五、含水层的埋藏条件 4
六、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迳流 6
七、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 9
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 10
一、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0
二、地下水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 15
三、地下水污染 1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与技术要求 19
一、评价工作分级 19
评价工作技术要求 2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25
一、基本要求 25
二、污染源调查 26
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27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27
五、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30
六、调查资料的研究与应用 33
七、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40
一、基本要求 40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41
三、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48
四、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6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70
一、 评价原则 71
二、 评价范围 71
三、 评价方法 71
四、 评价要求 71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72
一、原则与要求 72
二、保护措施与对策 72
三、污染含水层的治理 7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的编写要求 74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地下水专题 74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7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一、自然界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中。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5亿km3。其中绝大部分(约13.7亿km3)储存于海洋中,河流湖泊中的水约75.12万km3,地面以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径流小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