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这个杰出历史人物文化传承是谁

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世界的真相
& 1月11日09:00
藏区有个传说,灵猿即将修行成佛,可罗刹女鬼要嫁给他,倘若不答应就为难藏区人民。为了芸芸众生,灵猿只好放弃成佛,跟罗刹结为夫妇。繁衍生息后的子孙,纷争不断。像灵猿的人抱怨灵猿为何娶罗刹,害得世间有这么多的坏人;像罗刹的人抱怨罗刹为何嫁给灵猿,害得世间有这么多讨厌的好人。而灵猿和罗刹俯视人间,笑而不语.....
&&& 世界的“究竟”是什么?人性到底如何?古今中外无数先贤都进行大量的论证。理想主义认为世界“应该如此”,现实主义认为世界“就是如此”,不管唯物、唯心,睁眼就是世界。而这世间的人,人性性善还是性恶?人活于世,屈指百年,堪破这一命题,足以让我们清醒的明白我们该怎么活?
据说普陀山旁边的五色海被称为“紫涛”,紫色不是正色,是各种颜色的调和色。根据“佛选名山”的道理,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都要经历纷繁复杂的色相,何况人呢?
藏区有个传说,灵猿即将修行成佛,可罗刹女鬼要嫁给他,倘若不答应就为难藏区人民。为了芸芸众生,灵猿只好放弃成佛,跟罗刹结为夫妇。繁衍生息后的子孙,纷争不断。像灵猿的人抱怨灵猿为何娶罗刹,害得世间有这么多的坏人;像罗刹的人抱怨罗刹为何嫁给灵猿,害得世间有这么多讨厌的好人。而灵猿和罗刹俯视人间,笑而不语……
龙蛇混居,正是人间气象啊!
人不同于物,物品在生产出来之前都是有目的,比如杯子生产出来就知道是为了盛水,工具生产都还有个说明书。而人不一样,人是存在先于本质,没有谁是先定性好做什么人,然后再生下来的。所以人性到底是怎样的?取决于你做什么人。
再说天地,有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有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天地并不以生养万物为恩,也不以死杀万物为害,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人与世界,哪里有善、恶、好、坏,对、错、是、非。世界如何,取决于人如何。人如何,取决于人如何做人……
世界上各民族、各宗教都在强调弃恶扬善,但是总有人不相信善恶的因果。《窦娥冤》不就说:“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其实这不难理解,好坏的评判标准是因为维度的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历史时代不同……而造成价值判断的相异。也许我们认为的好人,在别人眼里却是十足的恶人。再者,好比一间大房子有一百扇门,有一扇门没关,小偷找了九十九扇门都关得牢牢的,没让房主受损失。可是那一扇未关的门,迟早就是开门揖盗的报应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如果诚实的面对内心,就会承认人有很多的劣根性。比如人是功利的,所以没有势不势利,只有高不高明。这就是为什么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回家连饭都没有,而挂了六国相印回来,就受到“前倨而后恭”的待遇。要知,富贵如龙,游遍五湖四海;贫穷似虎,惊散九族六亲。势利是人情常态,所以物以稀为贵,讲真情才显得弥足珍贵。
不过真要辩证的看,心平气和去观察,权贵名家的气质气场,的确魅力十足,风度翩翩。那种为人处世的高度成熟和智慧,真是性感极了。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别人今天之果,乃是昨天之因。况且按照心理学的观念,贫穷的人,往往就是其自身性格一些障碍和缺陷造成的。
据说佛当年传法,也是先传王公大臣(有权)和长者居士(有钱),不是分别心,而是通过他们的资源,更好地弘法利生。可见,事情的做法没有好坏,关键在于发心和实际的结果。
说这些,就是想说世界怎样,人性怎样,都不要执着。世界的肮脏要了解,世间的坏人要知道,这样才能深入五浊恶世,感知世界的究竟。
要明白,黑色也是颜色,现实就是真实……
邓晓芒对谈项贤明:中国教育体制下读书为了什么
共识网&[] &
[摘要]通过教育你会发现,明规则是可以违反的。可以说假话空话大话,可以做缺德的事情。潜规则却是不可违的,就是听话听音,要善于体会明规则底下的言外之意。
<img ALT="邓晓芒对谈项贤明:中国教育体制下读书为了什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45/67/05.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往高考独木桥上赶
凌绝岭:两位老师都长期接触本科阶段的学生,你们觉得12年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子大体是什么模样?
邓晓芒:我们的基础教育为大学准备的生源,这20多年来相当部分都是些功利主义者,家长和社会,以及学子对自己的期许,都是“成功”。市面上充斥着成功学、成功秘籍之类的书,再就是一些“心灵鸡汤”之类的励志书和闲适书。钱理群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在进大学之前,各种教育就在做这方面的思想铺垫了——据说这些都是为了学生“好”,为了让他们“有出息”。从某种角度说,这并不是当代读书人堕落了,而是历来的常态,只是在旧时代有个以天子为代表的“天道”悬在那里,士大夫们还有个想头,还有清流和禄蠹之分。
当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到底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今天似乎已经失去了目标。很少有家长这样考虑,普遍的想法是我的孩子将来出去弄不弄得着饭吃,找不找得到工作。这些当然是要考虑的,但除了这些,很少有人考虑你究竟要把孩子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中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把儿童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大学教育多半成了一种职业培训。有的连职业培训都不如,只站在那里做培训状,纯粹是为了混文凭。文凭是一个人受过教育的凭据了,到社会上要拿出你受过教育的证据,但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是需要考虑的。
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除了书本知识之外,我估摸起来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就是服从,也就是无条件服从地位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的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班长组长。在小学一年级就把组长选出来了,大家都要服从他,他就有了权力。受过这种教育的孩子就会认为官本位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一心想自己将来成为更大的官。服从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教育孩子服从有权的人,另一方面是教育孩子要成为有权的人。另外一点就是潜规则,从小就培养孩子要懂得潜规则。当然也教一些明规则,不要随地吐痰,遵守学生守则等,这些都是明规则。但真正通过教育你会发现,明规则是可以违反的。他教育的目的是告诉你明规则在那里,可以把它当幌子,可以说假话空话大话,可以做缺德的事情。潜规则却是不可违的,就是听话听音,要善于体会明规则底下的言外之意。明规则规定的是冠冕堂皇的,但不懂得底下的潜规则你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
这是一种训练,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青少年一直在接受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看在眼里,悟在心里,他渐渐明白,这是起码的社会知识、人生经验,不懂这个就别想到社会上混。体育界的冠军,面对采访镜头说她首先要感谢父母,官员就不高兴,甚至要批评她,说运动员首先应该感谢国家。假话套话就是我们教给孩子的最大潜规则。所以今天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有时是听话而又心怀鬼胎的人,通过教育磨掉了人的锋芒,使得他们成为一个个深谙处世之道的人。回顾30多年的教育改革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真正最有生气的时代,恰恰是教育体制最不健全的1980年代,也就是刘道玉的时代。那时甚至是百废待兴,但那时最有活力。目前教育体制可谓空前健全,但也是空前死板。
“录音机”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项贤明:前一段我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发言时重申,我们的教育把孩子变成了录音机,这个发言在网络引起很大反响。其实我并没有批评谁,而是描述了一种现实状况。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导致学生习得了一种录音机式的学习方式。如此,12年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子,不就是一台台不会独立思考的“录音机”么?在我们的学校里,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几乎都在辛辛苦苦做三件事:记—练—考。所谓“记”,主要包括记笔记和记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记笔记和课外记诵上表现出的勤奋常常令英美等国来访的教师感动。
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问题在于记什么和如何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原本应当记住的是知识和原理,而我们的学生记在本上和暂时记在脑子里的,却往往是考试时需要复述的字句,考试时能将其准确复述出来就是成功,至于那些字句背后的知识和原理反倒没有字句本身重要。所谓“练”,就是练习,其原意是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深化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而我们的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的其实是一堆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在训练应试技巧方面,我们的教育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界,以至于有时甚至能让学生在听不懂题目的情况下,只要掌握了某些技巧,就仍然能在英语听力考试中获得高分。所谓“考”,当然就是几乎被我们看成检验教育成败唯一标准的生死攸关的考试。
实际上,教育的成败最终要看它是否为社会培养出了各类优秀人才,特别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能在社会生产、文艺创作、科学探索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表现出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考试历史的社会里,崇拜考试的文化几乎已经积淀成为集体无意识,因而考试本身也被人们当成了检验教育成败的试金石,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莫不以分数为准绳。教师和学生都迷恋考试中需复述的那些字句和技巧也就很自然了。记—练—考,把这几项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教育,除了培养出一流的“录音机”,还能指望什么?
从上小学开始,“认真听讲”就被当作一种道德规训而应用于对学生的教导和评价中。哪怕你在课堂上根本听不懂,只要“表现”得“认真听讲”,就能给老师留下好的道德印象。经此长期教导,我们的学生直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也恪守“认真听讲”的规训,上课拼命记笔记。我曾和学生开玩笑说:“如果大学都这么上(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那又何必上四年呢?一年就够了。每门课上一个星期,周一划重点,周五考试,保证你们大多数人都能过关。可见,你们这样上大学,四年至少有三年是浪费了。”我们大家似乎都坚信:课堂讲授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再看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它们从小学起就开设图书馆课和参观博物馆课,课堂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探讨知识的场所。除了教导学生“认真听讲”外,我们还常常教导学生“积极发言”。表面看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当然是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创造力的。然而,问题在于这“积极发言”是“发”的什么“言”,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还是只说老师喜欢听的或老师认为正确的话?很不幸,大多是后一种情形。于是,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孩子自己真实的看法,不是对知识的热烈讨论,而是鹦鹉学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经过多年辛勤的教导,我们的孩子终于被塑造成一个个优质的录音机。这时我们又期望他们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希望这些录音机播放的声音要比他们录下的更加美妙,这岂非强人所难?
家长们为什么崇拜“高考工厂”
凌绝岭: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校扩招,在培养了很多大学生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此,两位老师怎么看?今天回过头来,应该怎样反思这一教育改革?
项贤明:不管怎么说,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本身是一个进步,这是一次文化权利的下移,正如当初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开私人办学先河,都是顺应了历史进步的潮流。具体到我国的高校扩招,我认为最大的失误是未能事先做好规划,未能明确哪些高校应当扩招,哪些可以不扩招甚至缩小规模,扩招扩多少,缩小的缩到什么程度。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扩招也就成了无的放矢的盲目扩大。最后的结局,各位都已见到,那就是国家给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经费,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高校却没有培养出来或培养不足,国家建设不那么紧缺甚至过剩的人才却培养了很多。结果是国家花了一大笔钱,却给自己买来了招工难、就业难等大问题。这样的改革经验教训,必须认真加以总结,以防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即便面对这样的情况,仍然不能因此就否定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历史进程,因为,一个清洁工拥有大学文学学位,能够阅读莎士比亚原著,能够写诗,这绝不能说是一种教育过剩。况且,我国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尚且任重道远,高等教育还要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唯有整体国民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真正取得了进步,中华民族才能赢得世界尊重。
邓晓芒:要反思的不是一项什么政策,而是整个执政心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可以由政府下令扩招就扩招的,这就像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可以由某个领袖下令一夜之间全部停办的一样。不管是58年的大跃进,文革的大学停办,还是90年代的大学招生的大跃进,甚至历次政治运动按指标或者超指标整人的大跃进,都是一个性质,就是把整个国家当成某个人自己的任意支配的玩物,而底下则不允许有任何人唱反调,反而有无数的投机者推波助澜,想趁此机会往上爬。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官僚永远不可能懂现代教育,所以每当长官意志要在教育领域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是教育的灾难。
凌绝岭:一直以来,各界对应试教育的批评都很多,政府也强调要搞好素质教育,但实际情况却是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模式备受学生家长的青睐。两位老师认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困境?
项贤明:应试教育的确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我们一直集中进行高考制度改革,实际上,大学招生制度不改,高考改革的实效一定会大打折扣。唯有改革大学招生制度,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小学教学才会因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家长们也自然不会再崇拜“高考工厂”。二是中小学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改革。应试教育的问题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靠改革高考和大学招生制度,肯定不能直指病灶。所以,要对基础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培养、培训等环节进行改革,把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纠正过来,让教育活动回归其本来目的。
邓晓芒:现行政治体制不改,目前这种高考模式不可能改。这种模式就是中国几千的科举制度的模式,而且更加现代化和劣质化了,你看看《儒林外史》就知道,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古代科举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书法啊,文笔啊,历史知识和文学素养啊,都是少不了的,但最终是为了做官。现在也是,虽然多了一些科技知识的教育,但政治教育是第一的,将来成名成家、当了工程师科学家以后,还是要委任一个人大代表甚至某级干部的官的,还是读书做官。这个已经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所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所以我对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不抱希望,可能还要一、两百年。
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
大家专栏 丁启阵
[摘要]近日马英九出席台北市政府“汉字文化节”活动时,提出了“正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的说法,繁简之争又成为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认识繁体字就等于继承了传统文化,这是睁眼瞎说。
<img STYLE="WiDTH: 488 HeiGHT: 293px" ALT="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42/110/2.jpg" WIDTH="641" HEIGHT="373"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资料图:日,新华字典上的简体字与繁体字。刘君凤 /
东方IC供图。)
台湾媒体报道,近日马英九出席台北市政府“汉字文化节”活动时,提出了“正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的说法。他认为,正体汉字(繁体字)不仅具文化意义,更有艺术的价值。&
众所周知,政治人物讲话,不同于学者作学术报告需要讲道理、讲逻辑,他们只需发表训导、提出口号。道理、逻辑,对政治人物而言,是无所谓的东西。因此,从学术上对政治人物的话语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是迂腐可笑的行为。&
但是,马英九先生显然不够霸道,他竟然效法学者,在提出“正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的同时,还提出了两个论据:“具文化意义”、“更有艺术价值”。这样一来,就给我们提供了商榷的机会。&
当然,商榷之前,有必要先确认一下,马英九先生所说的“精髓”,是唯一,而不是之一。即:他认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唯一的精髓字体。否则,他换个地方、时间,又说“简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百姓将无所适从。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废话吗?“更有艺术价值”中的“更”字等于明确否定了非繁体字的字体,比如说简体字。我认为,说这话的人,太低估政治人物随机应变的能力了。他们完全可以在另一个场合说简体字“更人性化”、“更接近生命节奏”。如果马英九先生给繁体字一个“中华文化的精髓”的称号,只是即兴发挥、逢场作戏、非排他性、说着玩儿的一句夸奖语,换言之,谈到繁体字以外的字体,马英九先生也会有等同于“中华文化的精髓”的评语,那么,我们也就无话可说。&
但是,内地网络在这篇新闻报道下,煞有介事地弄了个民意调查:“马英九称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精髓,你怎么看”。结果,大部分人(接近80%)都选择“同意”,只有少数人选择“反对”或“无所谓”。这说明,人们普遍把马英九的话当真了。&
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马英九先生关于汉字字体的论断。&
分析马英九先生的两个论据,可以得到如下信息:除了繁体字,别的字体可能有文化意义,也可能没有文化意义,只有繁体字是肯定有文化意义的;繁体字以外的字体,固然是有艺术价值的,但都不如繁体字的艺术价值大。&
我们知道,所谓繁体字,就是大陆地区推行简化字之前那种笔画比较繁多的字体。这种字体并不能囊括简化字问世之前的所有字体。它只是汉字楷化之后的一种字体,隶书、篆书、金文、甲骨文都不包括在内。汉字的演变史大致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繁体字、简化字)。现在,马英九先生单单摘出繁体字,称只有繁体字是“精髓”,其他都不是。
首先,这对于古老的文字,尤其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文化轴心时代使用的篆字是非常不公平的。没有甲骨文的话,会不会有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繁体字,都是个疑问。诸子百家,各行各业,那么多奠定中华文化基础的经典著作,最初都是用大篆或六国文字书写的、抄写的、刻印的。&
简化字固然有简化过度的问题,使原本不同的词变成了相同的汉字,每每贻人口实。例如,“后(后妃)”、“后(前後)”混同,“发(出發)”、“发(頭髮)”不分。但是,权衡利弊,应该说,简化字也有不少优点,例如易写、易认。况且,简化字已经沿用了半个多世纪(实际上简化字古已有之,政府颁布简化字则始于1935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实践证明,无论是进行创作,还是迻译古文,都无大碍。有个事实不能不提,如今公私图书馆中的大多数书籍,都已经是使用这种字体印刷的了。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使用人数上,后者明显多于前者。十多亿人熟练掌握简化字,这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忽略的小事情。&
说甲骨文、篆字、隶书不是文化精华,有点数典忘祖;说简体字不是文化精华,也有抹杀事实之嫌。&
归纳一下两个事实:一个是,简化字至少已经在大陆地区深入人心,娴熟于阅读、手写;另一个是,大量的古今文献,都已经出版了简化字版本。&
马英九先生说繁体字更具艺术价值,如果是就书法艺术而言的,那么,我不得不指出:这是不懂书法艺术的外行话。繁体字笔画多,写出来显得稳重些,这是未入门的书法爱好者的感觉。真正的书法家,并无此虞。总共两千多个简化字,基本笔画、结构特征都没有改变,所不同的只是笔画数量,有多有寡。对于书法创作,并无影响。&
汉字,从来就有笔画上的多寡之别,少的只有一画,多的有几十画。繁体字时期是这个情况,简化字时期仍然是这个情况。再者,书法艺术,并不限于楷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都可以进行书法创作,不同的字体之间,很难说有艺术价值的高下之分。实际上,楷化之后,书法家在创作行书、草书作品时,都有避繁取简的倾向。繁体字也许有雍容繁复之美,简体字也有简远疏朗之美。二者各有利钝,不分高下。&
繁简之争,近年以来,时不时就会成为热议的话题,两会代表、演艺明星、政治人物,谁都可以发表一通言论。其实这是一件相当无聊的事情,因为,并无新意,说来说去都是车轱辘话。&
繁简字之所以能够争来争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繁体字跟简化字,差别不大。鲁迅先生关于国人习性的一番话说到了点子上:“有间屋子太暗,如果有人提议开个窗子,那么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但如果有人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同意开个窗子。”——简化汉字,好比“开个窗子”的提议,势必遭到众人的反对。&
有人认为,认识繁体字就等于继承了传统文化,这是睁眼瞎说。认识繁体字,跟读懂古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读懂古书,需要经过长期、专门的训练。没有经过长期、专门的训练,认识繁体字的人,跟只认识简化字的人一样,都是读不懂古书的。&
我亲眼所见,“台湾”二字,台湾岛上大都写成“台灣”,不写成“臺灣”,电影《海角七号》也并不写成《海角七號》。更有甚者,台湾年轻一代,因为内地图书便宜,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大量购买、参考内地出版的简化字论著,较少参考岛内出版的繁体字著作。实际上,简化字早已为台湾民众所熟知,所熟练运用。马英九先生既然认繁体字为正体,为精髓,言外之意,简化字就是邪体、糟粕了。那么,请他先颁布一道命令,让台湾人彻底摒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我赌他不敢这么做。他也只是鼻梁上挂条帚——刷刷(耍耍)嘴皮而已。
冯小刚等政协委员建议学校教育重拾一些繁体字
[摘要]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传播越快对字的要求就越简单,简化字为了传播速度丢掉了文化意义。
<img ALT="冯小刚等政协委员建议学校教育重拾一些繁体字"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55/39/50.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学汉字就给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4日上午的小组会上说,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我希望学校教育能教孩子们一些有生活含义、反映祖先智慧的字。
他说,比如,亲爱两个字。亲的繁体字,左边是亲,右边是见。爱字的繁体字是简体字中有一个“心”字,也就是说“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这样教给孩子,会给孩子种下美好的种子。否则,“亲不见”、“爱无心”,场空空。“能不能选择50至2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回到课本里来,这样也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也能让孩子感觉到中华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别失传了!”冯小刚说。
冯小刚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多个委员的认同。他们也一再强调,不是要完全恢复繁体字,而是要传承文化内涵。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说,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传播越快对字的要求就越简单,简化字为了传播速度丢掉了文化意义。我们也不是要完全恢复繁体字,可以选出100个字,让孩子们起码认得,知道这些字是怎么简化的和有什么传统内涵。
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说,关于繁体字的问题,我已经连续提了三到四次,我希望让孩子懂得一些,很简单的,不是要恢复。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文字的美,给他们多讲讲繁体字的故事,这样来树立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过去丢了太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希望现在找补回来一点。”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说。
徐晋如:何必畏惧繁体字?
[摘要]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汉字,无论是不混用简体字的繁体字,还是不混用繁体字的简体字,都是规范汉字。
作者:徐晋如,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知名青年诗人、学者。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先生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内涵的繁体字,如把“亲不见”的“亲”改回为“親”,“爱无心”的“爱”字恢复为“愛”,他建议,选择类似的五十个字,恢复为繁体,加入小学课本中,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img ALT="徐晋如:何必畏惧繁体字?"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8/92/53.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冯小刚提倡恢复繁体字的建议,得到在场多个委员的认同。他们也一再强调,不是要完全恢复繁体字,而是要传承文化内涵。
冯小刚的建议,我并不完全认同,因为在我看,简体字与繁体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规范系统,无谓相混杂。为了“文化”的理由而恢复部分繁体字,不如在中小学增加古诗文的比重来得更迫切,而在小学直至中学开设中国文字课,比恢复部分繁体字更能起到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
我认为现在的简化字系统是一个仍需要进一步规范的系统,其缺憾在于,很多在繁体字系统中是不一样的字,到了简化字系统中,就变成了一个字,易致混淆。比如乾杯的“乾”、幹事的“幹”、河干的“干”,本来是三个字,简化字变成了只有一个字,發财的“發”、头髮的“髪”,又都简化成了“发”,但皇后的“后”,与前後的“後”本非一字,表示我的意思的“余”,与多馀的“馀”,也常常出现意思上的混淆。这些繁体字,我认为才更有在简化字系统中恢复使用的必要。
冯小刚此次的呼吁,其影响力不及2008年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也不及2009年全国11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的恢复繁体字提案,但相对于此前一边倒的批评之声,冯小刚的提议却得到了多数网友的赞同,这是近几年来中国人自信力提升、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结果。&
<img ALT="徐晋如:何必畏惧繁体字?"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45/92/80.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日,据悉,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等提议“废简复繁”,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立场鲜明的两大阵营争得不可开交。CFP供图
我认同郁钧剑等人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当然我以为更好的做法是开设中国文字课,讲明白每一个字的来龙去脉,各体演变。我更赞同潘庆林先生的提案,只有全面恢复繁体字,才能完全接续中国文化的传统,而不致于成为没有根的现代飘浮人。
不过,我也知道,人类的最大的弱点就是对未知事物莫名恐惧。大多数不了解繁体字的人,他们对繁体字有着莫名的恐惧,最有名的见解就是:恢复繁体字又会造成新的文盲啦,繁体字不如简化字节省时间啦……还有人说,你让两岸的小朋友都写一百遍“忧郁的小乌龟”看看!
其实,简体字本是从繁体字简化来的,大多数字,只是笔画的减省,认识简体字的,去学习认识繁体字,只需要最多一个上午;要讲节省时间,现在都是电脑输入,无论是音码还是形码,简体字都不比繁体字更节省时间,况且,中国人因为错误决策浪费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还需要在乎写简体会比繁体多出的少少时间?
诚然,“忧郁的小乌龟”台湾小朋友会写成“憂鬱的小烏龜”,但你为什么要让小朋友写一百遍这句话呢?记不住字的写法,不是因为写得不够多,而是因为做老师的不懂得怎么教。如果老师懂得字形笔画组字的原理,每一个字都能讲出一番道理来,比如“憂”字,你可以告诉小朋友,这个字从頁从心,頁是人的脑袋,人心忧愁,头发就变白,故尔写作“憂”。“鬱”字从林,从缶,从冖,从鬯,从彡,这个字描绘了这样一幅凄凉的画面:一个人拿着瓦罐走进森林,他坐下来,取出瓦罐中的美酒,准备好好享用。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了影子(彡),感觉到有一股阴森之气袭来(冖),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良情绪,中国古人把这种不良情绪称为鬱。(用王文元先生解说)何必变态到让学生抄那么多遍“憂鬱的小烏龜”?
恢复繁体字,是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的理想。但考虑到当今的文化现实,我建议两会代表再提与繁体字相关的提案,先要求政府不再限制繁体字的使用范围,不再限制个人或非政府部门自由使用繁体字。
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汉字,无论是不混用简体字的繁体字,还是不混用繁体字的简体字,都是规范汉字。无论是标牌、出版物,只要是规范使用的繁体字,都该允许。
何必逼着北京老字号“犇羴鱻”改名“奔膻鲜”,何必把董必武老先生题字的“西單商場”招牌拆下?何必不允许一般的书籍使用繁体字?为什么没有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呢?何必恐惧繁体字呢?
冯小刚提议恢复部分繁体字 有多没文化?
[摘要]汉字简化一直是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博弈的结果,文化精英认为简化破坏文字内涵,容易消除他们的阶层优越感。恢复繁体字是在重建文化价值的大潮中产生,盲目恢复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img ALT="冯小刚提议恢复部分繁体字 有多没文化?"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63/253/78.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腾讯文化作者 有毛僧
最近两会上,政协委员冯小刚提议恢复部分繁体字并放到小学课本中,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提议随即掀起讨论热潮,闹哄哄之后却无结果。其实,早在2008年郁钧剑就提过恢复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冯小刚所提不过是复古热潮的余绪罢了。
汉字简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这几年,好端端的简体字仿佛成了妖孽,经常被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人拿来说事,总结争论,这些支持“废简复繁”者认为简体字犯有“三宗罪”:
一是阉割了汉字的文化内涵,让汉字变成了符号;二是导致传统文化断裂;三是降低了汉字的美学格局,让构造复杂、布局隽美的汉字沦为工具,远离了它们的艺术内涵。
如果这些罪名成立,那么“废简复繁”就顺理成章。不过,这些罪名不成立。
回顾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大致出现过三次较大的文字革命,第一次是大篆变小篆,第二次是小篆变隶书,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繁体变简体。
大篆是一种书写极为复杂的繁体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写形式,据说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所整理,通过简化推行秦国全境。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六国文字,统一推行小篆。小篆推行不久,民间兴起了小篆的简写形式——隶书。由于简单、美观、便于书写,隶书很快从民间传到庙堂。秦朝官方文件用小篆书写,但通行隶书。
隶书之后兴起了楷书,自此汉字的整体格局基本定型,流传两千年没有太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字简化运动停止了,楷书之后兴起的行书、草书本身就是人们追求书写方便,对文字进行艺术化简化的表现。
同时,民间流传着大量文字的简写形式。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出现了大量简体字,有的用于草书,有的用于民间商务与生活。简体字并非近人创立,而是有着悠久的文化源流。由繁到简是汉字发展的历史必然。
恢复繁体字根本就是病急乱投医
1909年,陆费逵提出文字简化运动。国民政府于1935年推行过一次简化实践,但因文化精英反对作罢。不过民间汉字简化运动一直没有停止,如解放区就兴起了“解放字”,这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简体字运动奠定了基础。
汉字三千年发展历史中,简化一直是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博弈的结果,文化精英认为简化破坏文字内涵,容易消除他们的阶层优越感。上世纪50年代,蒋介石曾两度想在台湾推行简体字。但由于文化精英阻挠和反对没能成功。
同一时期,大陆成功在全国推行了简体字。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物质上逐渐富足,但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价值始终没有建立起来。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一批又一批文化精英再次跃入历史舞台。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价值认同的思潮一直没有停止过。
表面看这是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实质上是物质繁盛背后文化精神空虚的表现。近些年,知识界经常提到的话题是全民物质至上,缺乏信仰,价值缺失等。重建文化价值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然而文化重建谈何容易。尤其是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寻找支撑整个民族精神的文化价值更是难上加难。恢复繁体字教育或废除简体字而全部用繁体字等思想便是这种背景下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传承传统文化靠系统教育而非写字
冯小刚等人对繁体字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认识得并不深刻。繁体字并非就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恢复繁体字与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那么深的关系。中国人与传统文化断裂是历史发展造成的,与简体字没有多少关系。试图通过恢复繁体字进行文化改造,让中国人与传统文化接轨,这是痴人说梦。
很多学者认为,港台保留了繁体字,所以文化昌盛,传统保留得很好。其实这只是一种大陆人为批判自身文化找到的幻觉。腾讯文化组织的2013年台湾之行中,我们采访到了台湾著名作家王文兴。王文兴告诉腾讯文化,汉字简化是一种趋势,简化之后并不影响交流,很多汉字都是古代的简写,很容易辨认。王文兴认为,对台湾人来说,熟悉简体字只需要一周时间;对他个人来说,除了“阴阳”二字比较难以辨认外,其他的字都没有障碍。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就台湾的国学教育问题与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李家同进行了沟通。李家同认为,今天的台湾国学教育一塌糊涂,现在的孩子与传统断裂很深,他建议大陆千万不要学台湾。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在台湾也是痛点,与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关系不大,关键是国家要从体制高度进行改革和规划,而不是通过恢复繁体字这种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的行为着手。
传统文化传承问题首先应该是教育问题。目前的大陆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分数是教育唯一的体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繁体字无非是多出一门应试科目罢了,与真正的文化传承相差甚远。
繁简之争本质上是汉字的工具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平衡问题,简体字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简体字不等于丧失了汉字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文化传承也不必纠结于是不是写繁体字,冯小刚们的提议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
史杰鹏:甚至从美观的角度繁体字也无价值
[] &史杰鹏
[摘要]在台湾和香港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其普通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并不一定高过大陆。所以,捍卫传统文化与否,和使用什么字体关系不大。
作者:史杰鹏
近日,一个段子在广泛流传:“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小朋友每次都能坚持抄完,科学家由此断定大陆小朋友缺乏反抗精神。对此结论我一直很怀疑,直到看到一份台湾小朋友抄写的作业:憂鬱的臺灣烏龜……”
这把简繁体字之争又加热了。
几乎每年的两会,总有个别委员会提出恢复繁体字。我猜想,他们可能看到了网上很多人的诉求,加之这种提案比较安全。虽然简体字在中国带有一点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无伤大雅,因为这毕竟显得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很爱国,主流是好的,总之,有百利而无一弊。
但我认为,这种比较专业的事,实在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论证比较好,因为我所见那些呼吁恢复繁体字的,基本没有什么文字学常识。比如他们说得最多的理由是,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简化导致它丧失表意功能,损失巨大,并举出实际例子,说什么“愛”声称“爱”,导致“愛无心”;“親”省成“亲”,乃至“親不见”。这些看法貌似有道理,实际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汉字自从西周后,就不怎么象形。即使在甲骨文时代,不象形的字也不少。比如甲骨文的“日”,常常画得很方正,一点也不像圆圆的太阳。其它即使比较图画化的字形,也并不好理解。除了少数表示动物的字形,的确象形得让人一眼就可看出是什么东西之外,大部分字都需要专家呕心沥血研究,比如字形比勘、上下文推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大致释读。如果说汉字是象形的,应该一眼就能释读,何须研究?隶变之后,汉字已经完全不象形了,根本不是象形文字。
其次,汉字也早就不怎么表意了。虽然我们承认,汉字的偏旁有一些表意功能,但称之为表意字,还是很勉强。英语的字根也很表意,却没有人说英语是表意文字。实际上,汉字的表意偏旁不过是起了一点提示作用,让人可以判断其意义的大致范围。而且,就这一点来说,也很不安全。比如古代表示第二人称的“汝”,起先用“女”字来假借,后来采用“汝”,我们读古文,看见“汝”,一眼就能明白是第二人称代词;如果是“女”,就会觉得很不习惯。但在古人眼里,可能恰恰相反。况且“汝”字从水旁,按说它应该提示这个词和水有关,但当成人称代词的时候,却和水毫无关系。所以,汉字所谓表意功能,实际上是很有限的。我们在心中固定了某个汉字代表什么意思,并不是因为它表意,而是我们习惯了它表达某个意义。
第三,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除此之外不应该承担更多的功能,汉字也是一样。我们写汉字,就是用来表达思想,和别人交流,当然以越容易掌握越佳。其实我们随便找一句白话文,就会发现里面大部分早已不是用那些汉字的本义,而是用假借义。这说明,汉字本质上仍旧是一种记音文字,只不过它的记音符号是成千个方块记号,它们能够存在至今,主要还因为汉语同音字太多,用汉字这种繁复的记号,可以提高区别度,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否则汉语也早就采用字母记音了。当然,我至今依旧怀疑,这是不是一种习惯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真的采用拼音记录汉语,只要习惯了,恐怕和用汉字记录汉语,其阅读效果差不了太多。
此外,还有人把问题提到民族主义的高度,说为了捍卫中国古代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就不能简化汉字,因为只会简体字的人,不能阅读古籍。这也有疑问,汉字不简化,难道大部分人就会天天去读古书?且不说古书中的思想是否适应现代文明,其实一个人愿读古书与否,实在和字体的简繁关系不大。因为古书之难读,主要不在于字的简繁,而在于词义的古今变迁,以及古代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让现代人较难掌握,望而生畏。在台湾和香港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其普通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并不一定高过大陆。所以,捍卫传统文化与否,和使用什么字体关系不大。
因此,不管如何,我都认为恢复繁体的呼声没有价值,而简化字好处多多,比如手写方便,印刷也能节省油墨。尤其从扫盲来看,简体字显然也比繁体字效果更佳,这已经被周有光等很多语言文字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在东北某落后地区,教群众在简化汉字中夹杂汉语拼音,能使农村妇女迅速掌握读写。有人拿台湾和香港文盲率比大陆少来论证繁体字不会影响扫盲,其实是强词夺理,因为两岸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一样,大陆穷人要多得多,这些人大部分接受不到什么像样的教育,文盲率高,实在和字体的繁简没有任何关系。
也许保留繁体字唯一的好处就是美观,不过就这点也很难肯定。毕竟书法家临的字帖都是古人写的,可那些笔画简单的字,古人照样写得好看呀!
(史杰鹏,古文字学学者,作家)
台湾学者:繁体字是种文化怀乡病
[导读]台湾学者李奭学说:“繁体是种文化怀乡病。计算机只管音,已解决了繁体难写的问题。哪日若又回到手写,保证简体又盛行。人往高处爬,语言、文字往低处流,只会愈简,愈俗。”&
<img ALT="台湾学者:繁体字是种文化怀乡病"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4/150/4.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图片来自网络
&<img ALT="台湾学者:繁体字是种文化怀乡病"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78/121/3.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李奭学(图片来自网络)&
<img ALT="台湾学者:繁体字是种文化怀乡病"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7/121/2.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台湾,中学生在新式英语情境教室上英文课。 CFP 供图
关于汉语、汉字、国学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很久没有那么热闹过了。2013年以来,从繁简体字之争到台湾国学教材引进大陆,从“保卫汉字”的呐喊到电视台一时涌现各种汉语知识型节目,从降低高考英语分数比重到语文教育被指僵化,媒介和民间的讨论几乎没有停过。空前的热闹讨论常常意味着空前的焦虑,汉字、汉语、国学真的遭遇严重危机了吗?在危机面前,我们又有什么方法,可以为传统文化寻一条出路?
台湾,一直被认为保存了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文传统写作方式。那么台湾人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对此,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李奭学,请他讲解英语与国学在台湾的真实情况,及其折射的东西方文化。
在台湾,很多课会被英语占用
时代周报:在台湾,英语教育是从什么年龄开始的?
李奭学:像我们那个时代,也就是四五十岁年龄的人,英文教育是从小学毕业,也就是初一开始的,现在就比较早了,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我们那时候资源没这么好,所以从初中一年级才开始,但要是家里条件好可以送到私立学校去读书,在私立学校就可以较早地接受英语教育。
时代周报:英语教育在台湾的学校里是什么样的地位?
李奭学:在台湾,学生学习英语是占用很多时间的。在中学时,英文跟数学是最重要的两门课,国文都还不算是重要的课。在考试制度下,大家都觉得国文自己读就会了,数学要推算,英文也不是说自己读就会了。特别是我们那个时代,“升学主义”是第一位的,体育课、音乐课都不见了,尽管课表上都排着这些课,但都挪给了数学老师、英文老师,所以他们占用了很多时间。即使在现在也是这样,现在学生升学的通道已经顺畅了很多,但英语和数学还是占用很多时间。我看我小孩的课表,英文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其他课还是会被英文或数学占用,特别是到考试前,很多其他课都会被拿来给英文或数学用,台北尤其严重。
我听这两天电视的新闻,讲大陆有些地方英语(在考试中的)比重想要下降,激烈一些的省份如江苏想要取消掉英语考试,是吗?如果真就是新闻讲的那样,我觉得是有点太超过了。
时代周报:为什么会觉得太过了呢?英文对人生有什么影响呢?
李奭学:是英文对人生的影响?还是英文教育对人生的影响?这两者是很不一样的。可能大陆太大了,而台湾只是一个小岛。台湾现在的国民教育,也就是基本教育是12年,是从今年才开始的,读英文至少得读到高中三年级结束。我们那个时代只要读到国中结束。这样看来,英文在基本教育里占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
一是看英文教育本身对人生的影响,这又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类人怎么读也读不会,越读越痛恨英文:一类人一读就会,越读越有趣也越喜欢。在任何社会都有这两种人,台湾有大陆也有。
二是英文对人生的影响,只是考试的工具呢,还是说对生命来讲是有用的?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以目前的状况来讲是非常肯定的。不管你喜欢英文还是不喜欢英文,但只要是英文程度好,对你一定是有好处的,对在台湾的人来讲是这样的,对在大陆的人来讲也是这样的。台湾是一个小岛,资源有限,必须依靠四面八方来的讯息,同时需要把自己制造的东西往外面送,所以贸易对台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英文对做生意的人来讲就非常要紧了。对大部分的人而言,英语确实只是工具而已,英文不会是对象。即使是我,我也只是在写《英语词源》时才把它当作研究的对象。话说回来,其实把英文当作工具,对有些人来讲是可以的,在使用英文方面是会发挥很好,但是把英文当作研究对象的话,更得力,好处会更多,因为对它的了解会更大,使用的范围就会更大。
对大多数人来讲,真的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吧,考完试了,搞不好就不用了。比如说你考到中文系去了,你对中文有兴趣了,可能很快就把英文给忘了。对我来讲,英文就不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了,比如常常在我看英文书的时候,跟某个词汇、某个句型相关的外文就会全跑到脑袋里来了,尽管现在我不再研究词源也不研究英语的历史,但这些相关的外文还是常常跑到我脑袋里面来,它们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读国文基本是为了修学分”
时代周报:那“国学”呢?国学在台湾的学校教育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呢?
李奭学:它真的只有考试上面的作用。
时代周报:最近有一套台湾的国学教材引入大陆的中学,引起很大的关注。现在大陆人能去台湾自由行,不少人都会讲感受到台湾人的彬彬有礼,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孔孟之学很丰,如此之类。这和国学教育有关系吗?
李奭学: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印象。当然,台湾在国学方面读得确实比较多,但你说的那个印象我觉得是个错误的印象,只能说台湾社会所使用的中文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1949年以前中文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两岸交流很多了,我观察到,现在有5%-10%的人使用的是大陆式的语言。大陆强调比较通俗的语言,比较粗。我跟大陆人接触后的感觉是:大陆的语言和台湾的语言差别是非常大的。这有历史的因素,比如大陆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时,台湾在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国学教育是否那么重要,见仁见智,有些家庭觉得重要,有些家庭觉得没什么,在学校里面它只是被当作一种升学的工具。像我们读书时,国文的比重非常大,高到125分,英语才100分,所以国文好的人占很大优势,但现在没有这么重了。现实是如果你要生存,要生活,但又不当国文老师的话,我想对很多人来讲,英文可能更重要。
在台湾,我们那时候有很多人想要出国念书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风气,至少在十年前还是一种风气。现在可能要好一点,因为台湾教育已经处于一种完整的状态,很多人都不大愿意出去念书了,反而是我们这边的教育部门鼓励学生出去读书,那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都是往英语系国家去的。在这种状况下,英语当然比国语来得重要。
即使在台湾本土也是这个样子,比如我女儿现在在读艺术史研究所,但可以说我女儿是沾英语口语的光才考进去的:她在美国长大,回台后念的是英文系,她的英语非常顺,非常自然。考研究所都有口试,有的所如果用英语跟考官作答是会加分的。就我所知,在所有学生中只有我女儿能从头到尾用非常流畅的美式英语跟考官对答如流,她笔试只是考过而已,但在口试中占了太大便宜。从这一点上,你就可以看出英语在台湾的作用有多大。
还比如,有的学校规定,老师若全程用英语授课的话,课时费会增加;若有英文著作出版或英文论文发表,那优势就更大了。这样看来,就语言来讲,国文是读书过程中不得不读的,国学就要看有没有兴趣了。
现在的国文教育也没有我们那时那么强,我上大二国文时,老师给我们上的都是校勘学、版本学。所以过去跟现在,台湾的国学也是很不一样的。学习主要也看有没有心,有心的人在看国文或国学的时候,就会记得比较牢,能出口成章。国文在升学的教育里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不升学的时候,它几乎就没有地位,尽管你还是要读国文,但大部分时候只是为了修到学分。
时代周报:现在台湾是否会有人出来强调国学如何重要,文化必须如此传承?
李奭学:社会上当然还是会很重视那些讲中文讲得非常好的人,能出口成章或下笔成文,能看出中文底子的,但跟英文比起来,差别还是很大的。大陆人会觉得台湾人讲话有礼或有内涵,这的确是有历史因素的。大陆报纸和图书上的文字都比较通俗,还有一个原因,像马列全集都是翻译来的,所以翻译腔自然存在于大陆的语言中。大陆在推行这种翻译腔的时候,台湾正在进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那时候在台湾,即使写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简体字,也是会被扣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大可能写简体字的。我是蛮喜欢写简体字的,但只是个人习惯。
说是崇洋媚外也好,说是实际利益也好,或者说是整个社会风气,但真的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国文教育是蛮长的,对学生是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我们的课本到现在为止,都还要求中规中矩的中文,就是1949年以前的那种文体,以此来写作,课本是这样的,学生又受课本的影响,所以下笔、讲话都是传统中文的那种使用习惯,翻译腔当然也会有,但我个人的感觉是在台湾比较少一点。
我在念书时,有很多人讲国学很重要,但现在非常有限,听你问题时我就在想说有谁会出来强调说国学有多重要,因为现在没多少人强调国学是多重要,也没有人会讲文化是要借着国学传承下去的。其他层次的教学我不清楚,我是在翻译研究所教书,学生都是博士,是社会的精英,但不大讲国学。
外来文化是避免不了的。在台湾,且不说英剧、美剧,电视早被日剧和韩剧充斥了,这对台湾文化影响当然很大,而且到一定时候就会被人认为是固有的文化。我们知道很多外来的东西、外来的文化,最后都会本土化,比如佛教,很多人拜,但都不知道自己拜的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像观音的坐像已经中国化了,而不是印度佛教里观音的形象了。在唐朝,“谏迎佛骨”,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大事件,韩愈认为是外国来的东西,皇帝不可以迎接,但更多人已经接受佛教并认为佛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了,所以韩愈并未成功阻挡外来的文化。那时候冲突还比较严重,现在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文化传承在任何时候都是跑不掉的,但别的文化过来也是没办法抗拒的。18世纪的伏尔泰说过一句话:“任何翻译的文本对于接受这个文本的国家都是一种暴力。”到了现在,大家不会再认为这是一种暴力。
时代周报:那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英语与国学的教育?
李奭学:我认为两者都蛮重要的。现在没有人会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英语教育当然很重要,但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英文讲得很好,能用英文写作,更多的人还是必须要靠国文写作,我个人认为两者都不可以偏废。就一般人而言,我比较倾向于英语工具化,国语是涵养。除非是专攻英语,否则英语只能是工具,英国文学也很少能跑到一个人身上去。当然像从英语系到英语研究所,一路读上来的人又很不一样了。我个人认为,如果英文能钻研得更深的话,去接受西方好的东西,对自己会有好的影响。这一点,西方人还不是很了解,他们现在基本上还是“西方中心主义”,将来可能会吃到苦头—东方人对西方人了如指掌,好处也吸收差不多了,还融汇了东西,可他们还是单纯的西方体。
两岸的计算机书写已把汉字拼音化
时代周报:你提到你喜欢用简体字,现在台湾对简体字的争论多吗?在大陆,有知识分子越来越喜欢用繁体字,也是因为电脑打字不费事,似乎喜欢从繁体字中找到些失落的东西,你怎么看呢?
李奭学:我喜欢用简体写,有个人原因:我用光笔写作,简进繁出,方便得很,辨识率还比繁进繁出强。台湾一般人仍难接受简体字,倒没为这事争辩过。一般人大多用注音符号打字,繁体一点也不难打出,大概也构不成争论。两岸的计算机书写其实已把汉字拼音化了。这点我没意见,唯一担心的是同音白字特多,我们这儿的电视字幕,几乎没有一个节目正确无误。我对大陆简体没研究,但遇到“王而云”、“宋伟杰”时,我就愣住了,不知改为繁体时,这“云”是“雲”或“云”,“杰”是本字或是“傑”。繁体是种文化怀乡病。计算机只管音,已解决了繁体难写的问题。哪日若又回到手写,保证简体又盛行。人往高处爬,语言、文字往低处流,只会愈简,愈俗。
时代周报:你在《中外文学关系论稿》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文章,很多话题也是刚才我们谈到的。比如你有一篇文章《在东西方的夹缝中思考—傅斯年“西学为用”的五四文学观》,几十年过去了,大陆仍旧在中西夹缝中思索,似乎还没有找到文化的出路。台湾是否也有相同的困惑呢?
李奭学:大陆有文化断层,如今可走传统,可走西化,两者如一定要择一,必然见矛盾。但如可兼容并蓄其优者,我看不出矛盾—你我讲传统中文时,不也都用西来的电冰箱?如今的问题不是傅斯年那一代要在“中西夹缝中思考”,而是应放任自然,彻底让新的文化自然形成。台湾在1960年代也延续“五四”,有过一阵子中西文化的辩驳。如今几无辩论,我敢说大家在想的是“师夷之长技”,但目的非在“制夷”,而是“争锋”。“竞争”是我们无可遁逃的命运。我学生生涯最后阶段是念比较文学,因我读书一向不分东西方文学,见“好”就收。如今几乎以明清间耶稣会文学为研究对象,大家或以为狭窄,天晓得这里面牵涉到跨国、跨洲、跨宗教、跨文化与跨文学等诸多事项,问题大得我从1990年初到今天都还研究不完。我的心得是:今后人研究文学若再死守着所谓“固有”,将来必定出局。
时代周报:这样是说传承文化和接受外来文明并不矛盾,那如何更好地融洽呢?
李奭学:这是一个主体性很强的问题,得对自己的文化主体有非常强的认识,在这种前提下去接受外来文明,才不会迷失在外来文明中,否则会变成“banana”—黄色外表,白种人的思想。当然这并没有错,但是这当中白的,应该是西方好的方面,而不是西方坏的方面。比如到西方去,那些服务生的态度,绝对比在中国的服务生的态度好太多。再比如说西方大学的图书馆,他们的图书馆馆员对学生的问题都能有非常专业的解答。像我去西方那些研究性图书馆,他们的专家都会出来接待,但我在大陆遇到的某些情况是被拒于门外—我想借一本古老的书,但他们根本就不想借给我,他们把善本书当作是古董,是要秘藏的东西,这种情况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很严重—上海图书馆就好多了。你是否把你的职业当作是服务人群的职业看待—是在保存这件家私,那自然不会外借,可对西方人而言,书籍就是要给人研究、给人看的,所以他们就非常大方,即使是中世纪的东西,只要你好好对待,还是照样会拿出来借人读的。我去梵蒂冈教廷图书馆借书看,像羊皮卷之类的古书也能借阅。西方好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若拒绝就是自绝于世界;同时传统文明也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部分应该保留,坏的东西应该剔除。
有些普世价值,我觉得没有东西方的差别。我是读外文出身的,但在中国文哲研究所工作,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矛盾,反而常常还能因为读的是外文,在读中文时,能够跟西方的东西彼此互相照应,这就到研究的层次去了。这是我非常深刻的体会。我经常在大陆出差,会跟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接触、聊天,最大的感触是大陆在学习西方,但只是在学西方的表象,比如大陆也学西方吃牛排、喝红酒,但吃牛排、喝红酒背后的文化就不知道了。我认为大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这个教育不是简单的西方教育,而是要把西方好的东西拿进来的教育,也不是拒绝传统的教育,应该是把传统的好的东西再衔接起来的教育。
注:李奭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获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先后任职于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等,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外文学关系、宗教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翻译史和现代文学,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著译有:《西方文学史》、《误入桃花源—书话东西文学》、《中外文学关系论稿》、《译述: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诠》、《三看白先勇》、《细说英语字源》、《得意忘言:翻译、文学与文化评论》等。
评书法作品刻意化简为繁:别拿繁体字装高深
[导读]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书法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孔子雲如何如何”、“赠予某某影後”等书法作品,挂在哪里都挺掉价,因为其中的化简为繁的“创作”,是装饰书法内容创作的失语。
在不少人眼中,装饰是当下书法的一大功能,不过,不少用繁体字“彰显深度”的装饰书法,细看之下却让人“伤不起”。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书法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孔子雲如何如何”、“赠予某某影後”、“邻裏互助显真情”等书法作品,挂在哪里都挺掉价,因为其中的化简为繁的“创作”,不过是想当然的画蛇添足,而故作深沉的背后,是装饰书法内容创作的失语。
字虽多了几笔 意思却已跑偏
“装饰书法中的错别字,已经多到让人应接不暇的程度。”辽宁大学书法文献研究者吴宇栋告诉记者,不少书法作品刻意化简为繁。不过,看似有深度的繁体字,其实意思完全错了。
比如,“孔子云”的“云”字,就被不少书法创作者写成繁体的“雲”,殊不知“雲”的意思是云彩,而用来表示说话的“云”只能写作“云”。“邻里”的“里”字,也被不少人写成繁体“裏”,而表示街坊时,“里”字就写作“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位知名书法家,曾在公开场合为某位影星题字,结果其中“影後”二字被不少书法爱好者揪了出来。被指写作“後”时,指的就是方向,是“前”的反义词,与“皇后”的称谓无关。
“书法创作不能用繁体字伪装深度。”学者告诉记者,真正的书法作品,比的不是形而是意,“‘永’字八法”,意思是一个“永”,不仅包括的笔画多,而且其间架结构也考验作者的书写功力。“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中一个‘之’字出现多次,这个字虽寥寥几笔,却在每次出现时都有不同的变化。”
希望多读好书 丰富自身内涵
伪装深度的背后,是书法内容创作的失语。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学博士杨宝林认为,眼下众多装饰书法存在过多的仿写现象,书法作者乐于做“文抄公”。类似的装饰书法,只是继承形式而忽视了书法的内在精神。他希望创作者多读些书,从丰富自己内涵做起。
有研究者告诉记者,曾在一位老学者的寿诞上看到某位书法家误用古人挽联“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当寿联呈上,虽然字很漂亮,但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情绪表达却南辕北辙。
伪装高深的画蛇添足,或表达意思的错位,被业界称为“失范”。杨宝林认为,书法审美不应只重视表层,而需要融入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创作时的情绪。否则,再漂亮的作品也只是徒具形式的空壳。
黄秋生:半数人看不懂繁体字 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北京晚报 []
[导读]香港演员黄秋生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内地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img ALT="黄秋生:半数人看不懂繁体字 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7/85/2.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日前,香港演员黄秋生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内地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而主持人马东打造的新节目《汉字英雄》也再次让人们关注起了汉字的文化起源与内涵。
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有关恢复繁体字的呼声也是屡见不鲜。黄秋生的话虽然有些偏激,可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汉字的简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汉语的普及和发展,但汉字简化也确实造成了汉字传承上的不连续,汉字的音形义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来的光彩。
这一点从正在电视台播出的《汉字英雄》节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要追寻汉字的秘密,很显然,繁体字要比简体字更形象直观。但是客观而言,繁体字有繁体字的魅力,简体字同样有简体字的长处。
黄秋生“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的言论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不可否认如今大陆在传统文化、传统礼仪的坚持上,不如港台更有传统味道,也不可否认当前华夏文明的确面临不小的危机。一种危机是来自于华夏文明自身的传承危机。黄秋生所说的文字危机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现在除了读不懂繁体字,抛弃的还有传统礼仪、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秩序。另外一种危机是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虽说“华夏文明已死”太过偏颇,但“华夏文明”面临危机确是不争的事实。关东客
黄秋生良药苦口
黄秋生所称的“正体字”,即已被好多人束之高阁的繁体字。尽管港台及其他地方的华人,如今仍在把繁体字当作“正体字”,而且目前内地确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繁体字已所识不多,但由此而叹“华夏文明大陆已死”,显然有些以偏概全,引发热议当属必然。
黄秋生是香港知名演员,也是港台演员里面少有的敢于直言不阿的一位,他敢说话不仅在于批评同行,也敢于自我批评,他曾自嘲“拍过很多烂片”。几个月前,黄秋生在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便毫不隐讳地提出批评,内地有些剧组染上了香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歪风,而好的东西偏不去学。对于这样一位“有话直说”的个性艺人,就算他对“华夏文明”的传承见解或存偏颇,我想也大可不必怒目而视、恶言相向。
莫对黄秋生的炮轰不以为然。应该看到,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之一,对于繁体字的掌握与继承,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如今确实显得有些境况不妙。简化字当然不是扼杀“传统文明”的罪过,因着时代的发展和推进,一些“旧”的东西逐渐成为“历史的见证”,要说也是规律使然,无须苛责。但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繁体字所承载的独具魅力的“华夏文明”,若被一些人“忘”得太快,倒也真有必要来及时指出,甚至像黄秋生那样地“炮而轰之”。
事实上,对于简化字推广使用之后,繁体字的“文化基因”如何保存,向来就有一种“书简识繁”的说法。换言之,虽然现在我们要求使用简化字,但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遗忘”甚至“废弃”了历史悠久的繁体字。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秋生炮轰有“过半人”看不懂他的繁体字微博,其实还正是对“识繁工作”做得不甚到位的合理批评。
“华夏文明”不会因着文字使用的由繁转简而消亡,正如流行使用“洋滨泾(中英文夹杂)”语言的香港地区以及时下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同样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构不成多大威胁。繁体字和简化字,无疑都属“华夏文明”继往开来的脉络和轨迹。只是,对于使用了数千年之文字瑰宝的“文化记忆”,确实不能像字体一样被从脑海中“简化”“清空”。否则的话,才是真的“愧对先人”了。
何不妨把黄秋生的炮轰,当作一部“良药苦口”的行为艺术教育片。有了这样的心态,“书简识繁”也许更易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并让年轻一代不致过早地忽略或陌生了咱们的“文明瑰宝”。
也是华夏文明
黄秋生说,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如果他不是以此炒作的话,那么他就有些没文化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汉字只是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大陆过半人不认识繁体字或正体字,也不表示华夏文明已死亡。正如网友马前卒所言,大陆有接近一半人看得懂繁体字,这就是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因为在旧中国,老百姓文盲居多,汉字几乎是富家人的专利。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简化了汉字,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门槛,广大人民群众才有机会有能力学习汉字。这是功德无量之事,简体字对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对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功不可没。从这种意义上说,简体字也是华夏文明。
我们承认,有些简体字已经失去了繁体字或正体字的一些意义,多数字已经不能“望文生义”。这是不得已的遗憾,要简化就得有牺牲,但并不表示简体字就不文明,繁体字或正体字就文明。繁体字难写难认,阻碍其学习和普及,比如,一个茴香豆的“茴”字要几种写法,有价值吗?其实,港台现行繁体字是被清政府以“笔画最多者留”为原则大删的“钦定正体字”,所谓的繁体字被诟病为残体字。“残体字笔画最多者留”的原则本来值得商榷,本来就不符合文字简化的发展方向,文明何在?
有网友说得好,“华夏文明靠的是仁义礼智信”,绝不是“笔画最多”的繁体字就文明,更不是看懂甲骨文,才能拯救华夏文明。再说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到现在的繁体字简化字一直处在简化过程中,从难认难写到好认好写,这才是汉字发展的大势所趋,任何人也更改不了。繁体字是华夏文明,简化字也是华夏文明。更重要的是,汉字只是记载或书写华夏文明的工具,特别是在“键盘时代”,简化汉字更容易充分发挥书写工具的作用。因为与繁体字相比,简化字的优越性“跃然纸上”。当然,在汉字简化时代,最好也不要忘记汉字之美,同时正确使用文字,不要犯低级错误,有辱汉字,这也很重要。
简体字运动始于民国
中国语言文字其实是不断发展的,早在汉代,就有了简体字,而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现行的《简化字总表》中,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
事实上,汉字简体化运动并非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实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教育部就曾经推行过简化字,但因为战乱等原因没有能最终贯彻。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就出版了《宋元以来俗字表》,收录了宋元明清所用的6000多个简化字。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委员会认为简体字的推行,将使书写更容易。
1935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主编了《简体字谱》,共收录324个简体字,并被教育部采纳,1936年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共收字达4445个,简体字基本来源于历代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共收字3150个,约一半来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抗战爆发后,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让更多人认字,简体字得以较快推广,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扫盲。
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竟然没有爱因斯坦
腾讯科学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基于历史影响评价的推算和维基百科网站数据,两位计算机专家筛选出全球历史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耶稣居榜首。耶稣之所以位居榜首,是因为自从他死后两千年里,其信仰追随者达到二十亿,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悠悠/编译)&
排名第二的是拿破仑。
第三是莎士比亚。
先知穆罕默德排名第四。
亚伯拉罕-林肯的历史影响力排名第五。
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排名第六。
德国纳粹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也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名第七。
亚历山大的老师、西方哲学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排名第八。
亚历山大排名第九。
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排名第十。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摘要]科学与技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那么艺术的角色又是什么哪?回顾爱因斯坦与毕加索时代的科学与艺术互动,审视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我们或许茅塞顿开。
今年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100周年。回顾爱因斯坦的人生,及其他所处的时代,我们鸟瞰人类社会的进化,发现文明里程中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琐碎残片,启发我们对于科学与社会相互推动的认知。一般来说,科学与艺术是关联度较小的学科,当你细心观察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巨匠,一个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另一个是现代立体绘画大师毕加索,他们之间如何微妙而有机地将科学与美学建立一个时空隧道。&
<img ALT="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94/53/84.jpg" WIDTH="640" HEIGHT="538"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科学思想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他所影响的世界。他热忱关心社会进步、人类命运、世界和平。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思想家,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在高速运动的世界里,或者在中子星与黑洞的强引力场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基本定律,而牛顿理论只是一种低速情况下的近似;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通俗语言形象比喻如下,当爱因斯坦追逐猎豹时,而牛顿则跟踪蜗牛一起爬行,其实实际情况比这个比喻还要夸大;爱因斯坦驾驶者宇宙飞船快速奔跑,而牛顿赶着马车在后面追赶。爱因斯坦定下来休息时,那就是牛顿的感觉。所以,牛顿的理论从来就没有被爱因斯坦推翻,而是缓慢于光速运动的初级定律。
300多年前,在伽利略和牛顿所代表的经典物理时代,人们只能局限于研究低速运动(比如每小时100公里),所以时间和空间可以分开考虑,或者说时间与空间与运动无关。如果运动接近光速(每秒走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时间和空间描述就会相关了。这是为什么?因为运动和静止的两个参照系统观察事件时,当信号联络速度光速与运动速度接近,两者需要考虑由此引发的误差。如此,爱因斯坦理论中光速占据重要地位,而牛顿力学不包括光速这个物理量。相对论的物理将我们带入高速广阔的宇宙,那里的时间流逝与运动有关,即运动的钟表时间变慢了。在充满物质的空间,由于引力场存在,光线运动不走直线将弯曲,它的描述突破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取而代之是黎曼和卡当的非欧几何。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如何影响人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哪?相对论与艺术的相关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故事追溯到19--20世纪交替时期,那时欧洲绘画艺术、视觉艺术发生了革命变化。这时候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已经有哲学家庞家莱(Henri
)的相对性原理传播,卡当与黎曼的弯曲非欧几何学也被数学家关注,因此科学上的突破和艺术革新奏响了交响曲的序曲。&
<img ALT="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94/52/29.jpg" WIDTH="640" HEIGHT="361"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毕加索(),1907年《亚威农少女》
1907年毕加索(Pablo Picasso
)完成了其代表作《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完全颠覆西方绘画的透视观念,画面中,少女的五官、肢体都发生了扭曲变形,从不同视角看到的形象出现在了同一幅画面上。这有点像世界地图上,你看到每个不同角落的瞬间感觉,被摆平了。这是毕加索的视觉革命,这是高速运动下,空间弯曲下的印象短暂存留。毕加索的四维空间美术作品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达芬奇的三维写实观念,他将不同时间片段的视觉感受压缩到同一空间,不同视角的图像好比光线弯曲后的饶射结果,这是相对论下高速运动动世界感觉。毕加索使得人类的艺术感受耳目一新,人类科学与艺术催生式进化呼应了那个新世纪的来临。纵然,爱因斯坦与毕加索来自不同的文化领域,但是从四维时空到四维艺术,爱因斯坦与毕加索共同超越了传统,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牛顿经典力学和达芬奇的传统绘画。
难道这是科学和艺术的共谋吗?这种相对性的畸变,反映在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它昭示我们一个道理,科学与艺术作为文化的不同表象,互相交织,彼此呼应,一起弹奏了文明的交响,并一起引领人类迈向全球化道路。&
<img ALT="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39/52/74.jpg" WIDTH="640" HEIGHT="347"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牛顿与达芬奇的科学与艺术的社会效果是,人们看待世界的观念出现革命变化,这伴随欧洲文艺复兴成功推动社会发展,最后导致技术产品蒸汽机出现,这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科学与艺术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杰作,那时电灯电报与汽车成为社会时髦产品,人们的视野投射在地球弯曲的空间并覆盖世界每个角落,这是全球化真正实施的进行曲,随后原子能时代和
时代到来了。当然不幸的是,核战争与星球大战的阴影至今还在笼罩着全球。
我们研究分析发现,科学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弟、或者像一对情人,两者一起推动社会文明体系的进化。一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定需要这两者的相互和谐,缺一不可。赛先生(science=科学)催生技术,提升生产力,以提高人类物质文明程度;然而,阿女士(art=艺术)柔情似水,她温柔地苏醒人性,感化人们的心灵,启蒙人的灵魂、美丽的向往、美好的梦想,引导社会的精神方向。赛先生与阿女士的西班牙之舞,不是机械的舞蹈,而是
灵魂的歌唱,这是社会文明不断前行的咏叹。赛先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而阿女士则是软实力的象征。缺少阿女士的社会,赛先生不仅孤掌难鸣,而且可能招徕磨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与日本就是欠缺阿女士的案例,这两个国家科技异常发达,但是人文与艺术短板,这导致社会浮躁与亢奋。德国虽然不乏诞生了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两个伟大人物全部被驱逐出境,一个逃到英国、另一个逃亡美国。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好像注定了希特勒的命运交响,而贝多芬的抗争成为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旋律。谁说希特勒不重视艺术,德国每到占领区,必然掠夺艺术品,杀害和逮捕艺术家和文学家。再看看日本军国主义,掠夺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无数,除了菊花与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刀,日本没有贡献人类文明值得记忆的文化艺术。德国与日本法西斯最终以失败走下历史舞台。
1950年代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与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世界为之震动,这标志苏联科技世界领先。美国不甘落后,肯尼迪总统发誓领导美国赶上苏联,夺回世界领袖的地位。美国的国家智库和社会学家分析苏联成功背后的秘诀,他们疑惑,美国在欧洲抢到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他们由欧洲逃到美国后,为什么缺少作为?而苏联在欧洲仅仅抢到大批高科技设备,那么苏联的优势在哪里?认真比对后发现,苏联用文化与艺术的优势打败了美国。国家的竞争不仅需要科学,而且不可缺少文化艺术,它是启发社会创新意识的催化剂。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也是得益于文化软实力优势,苏联有高尔基和托尔斯泰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巨匠,而美国的海明威与马克吐温略孙一筹;苏联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芭蕾舞、优美的音乐与歌剧。以及斯拉夫的特有绘画艺术,而美国好莱坞与百老汇则是一批嬉皮士的小丑,只有卓别林让人期待,可是他拒绝加入美国国籍。结论是,美国的失败是文化失败,美国追赶苏联首先进行文化改造。于是美国从世界各地收罗文物,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引进文化艺术人才,继原子弹曼哈顿工程之后,美国成功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这推动美国工业现代化、并奠定美国领导世界的软件与硬件基础。进入1990年代,苏联犯下美国在1950年代的错误,忽视文化艺术建设,被美国忽悠的四分五裂,至今俄罗斯还在徘徊摸索之中寻找出路。
虽然,百年前遥远的中国无缘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震撼,但是科学与艺术的巨浪仍然撼动了东方建立在“三寸金莲”基础上的行为艺术的根基;中国经历了世纪的欧洲科学和艺术洗涤,走出了颓废与反动,文化灵魂缺失的嚎啕与感伤随着病态社会的康复而苏醒。五四运动以来,我们的文化总是纠结在赛先生与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哪个潇洒,其实,中国文化需要一个真正的“第三者”,那就是阿女士。科学与艺术是改变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面貌的催化剂,它像空气与水,带给中国清新的自信、推动中国百年的梦想。
一位百岁老学者曾经对我抱怨,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全面欠缺。中国文化还停留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情节,在德先生与赛先生之间反复纠结,文化学者好像是鲁迅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夜游,只听呐喊不见苏醒,还有国学老者躺在儒释道的历史摇篮里仰天长啸,怀疑全球化信息时代的黎明到来。
对于中国的期待,两位大师各有表述。爱因斯坦曾经路过中国,为中国人民的勤奋而感动;毕加索不曾到访中国,但是他深受东方绘画艺术的影响,所以毕加索说,“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会成为书法家”。&
<img ALT="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5/54/70.jpg"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毕加索堪称现代艺术的斗牛士,在二十世纪战争频繁的欧洲,面对人类的心灵时空错位、颠倒、扭曲,他于1948年为世界和平会议创作“和平之鸽”,这是飞遍世界的理想,它超越了东西方阵营冷战的阴云,这释放出E=MC^2同样的世界影响力。爱因斯坦则是和平主义战士,面对广岛原子弹爆炸,他加入了全球反核武器扩散的行列,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开始反思人类的使命和意义。二十世纪,两位傲游不同时空的科学和艺术巨匠,在人类和平与和谐的时空平行线上交汇了,这是地球球面几何上必然相遇的命运交响吧。科学与艺术,曾经是两条平行线上各自行走的拘谨情人,在欧几里德的框架里,纵使互相欣赏也永远不能相交;然而在全球化弯曲的时空里,她们不期而遇,终于拥抱了。(作者系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font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FF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清华爱文学 北大爱畅销
[摘要]《文化苦旅》《罗辑思维2》《货币战争3》是北大学子过去一年最爱买的三本书。而以理科著称的清华学子文学味却更浓,购买最多三本书是《目送》、《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追风筝的人》。&
<img ALT="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清华爱文学 北大爱畅销"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3/39/58.jpg" WIDTH="602" HEIGHT="388"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出炉(图片来源网络)
广东人买了全国1/6的书、天津人最爱买童书、湖北人买的最多的是汉语字典……日,中国最大的图书电商当当发布了趣味十足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
《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包含两大部分,一是代表阅读风向标的年度图书排行榜,二是全国图书消费大数据,包括全国各省购书消费情况、城市图书消费TOP10、无线购书城市TOP10,各高校图书消费等多个维度。作为网购市场份额50%的,报告数据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中国图书消费及阅读两极分化的严肃现实。
当当全年售书3.3亿册前六省消费超50%
从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中可以看到,2014年,全国人民在当当平台的图书消费量高达3.3亿册。但各省图书消费悬殊,且购书类别偏好迥异。
在各省图书消费排行榜中,前三强广东、北京、江苏的年度购书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16.89%、11.39%、7.01%,其后是上海6.45%、山东6.23%和浙江5.71%。第二名北京的图书消费是辽宁、湖南、河北、安徽四省的总和,第一名广东更是16个省市(17-32名)的总和。
此外,报告显示,各省虽然在小说等类别的书籍上呈现出消费共性,但各自的购书偏好差别迥异。以天津为例,年度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均为童书,而湖北、西藏销量最大的书为字典、词典类工具书。
城市排名:谁说东莞不上进图书 消费超13省
图书消费的巨大差别不仅是各省,也体现在城市之间。全国图书消费最多的城市TOP4依次为广州、深圳、武汉、成都。
值得注意的是,非省会城市深圳、东莞进入全国前十。如果按图书消费量排名,东莞一个市就超过江西、广西、云南等全国13个省,也超过20多个省会城市。
TOP10(不含直辖市)名单依次为:广州市、深圳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杭州市、西安市、长沙市、郑州市、东莞市。
在各省之中,图书消费量也严重不均衡,一家独大,多数省会城市占据本省图书消费总量的40%以上。报告显示成都图书消费量占四川的66%,武汉、郑州、太原这一比例分别是68%、46%、50%。只有山东、江苏等省份的省会购书比例低于30%,省内城市图书消费较为均衡。
二线省市手机购书走俏 电子书卖出6000万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购书比例显著上升成为2014年全国图书消费的一大特点。从年初的10%至12月的30%,国人通过移动端在当当购买图书的比例逐渐攀升。
与各省图书消费排行榜一致,在数量上,购书大省广东、北京、江苏依然牢牢占据了移动端购书量的三甲席位。但有趣的是,在移动端购书占比方面,湖北、河北、黑龙江、河南等省份分别达到20.61%、20.37%、19.94%、19.91%,远远超过广东的9%,上演逆袭战,这意味着总体而言二线省市反而引领手机购书新潮流。
同样大跃进的是电子书,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购买电子书并阅读已是蔚然成风。数据显示,2014年当当电子书下载册数(含云书架)接近6000万册,占据图书销量的20%,高于去年的10%,月活跃用户增长400%。
中山大学超北大 清华爱读文学书
报告也对图书消费最集中的大学做了排名,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荣列全国最爱图书消费的高校TOP5,而两大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列第六和第十。中山大学成为2014年高校图书消费的最大黑马。
“各大高校畅销书单”则显示出不同学府学子口味差异大。《文化苦旅》《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是北大学子在过去一年最爱买的三本书。而以理科著称的清华学子文学味道却更浓,购买最多三本书是《目送:龙应台》、《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追风筝的人》。
此外,报告显示,985高校中文艺类院校学生最不爱买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两所大学20本畅销书的消费总量仅为北大一本《文化苦旅》的三十分之一。
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出炉:广东人买书是16省总和
[摘要]各省虽然在小说等类别的书籍上呈现出消费共性,但各自的购书偏好差别迥异。以天津为例,年度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均为童书,而湖北、西藏销量最大的书为字典、词典类工具书。
原题:北京人买书占全国11%
全国去年在网上买了3.3亿册图书
广东人买了全国1/6的书、天津人最爱买童书、湖北人买的最多的是汉语字典……昨日,中国最大的图书电商当当发布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在当当上买了3.3亿册图书,而全国各地不仅读书偏好迥异,图书消费量也相差悬殊,排行榜前六的消费占比超过50%,图书消费人群两极分化严重。
广东人买书是16省总和
《报告》显示,去年的图书消费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而省会城市成为各省购书的主力军。其中,第二名北京的图书消费是辽宁、湖南、河北、安徽四省的总和,第一名广东更是16个省市(17-32名)的总和。&
<img STYLE="WiDTH: 514 HeiGHT: 328px" ALT="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出炉:广东人买书是16省总和"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2/108/27.jpg" WIDTH="558" HEIGHT="363"
TITLE="世界的真相&读书为了什么&繁体字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吗?&历史人物影响力排行榜" />
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出炉(图源网络)
在各省图书消费排行榜中,前三广东、北京、江苏的年度购书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17%、11%、7%,其后是上海、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邯郸历史与文化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