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MV1支持边供电边行输出供电电阻画面吗

画面香艳不敢直视!妙龄女穿情趣内衣靠窗边 路人全看呆
编辑:高亮
[导读]画面香艳不敢直视!妙龄女穿情趣内衣靠窗边 路人全看呆,从照片可见,长发女子背靠在落地窗旁,仅穿著单薄衣物,姣好身材若隐若现,由于位处大马路旁高楼,让不少驾驶或行人稍微抬头就能看见。原PO将照片放上网路,并写道「只能说,只要不要随便轻生,不管要『现』什麽都没关系」。
有网友在脸书PO出惊人照片,指出23日下午经过北市松山区长安东路某间饭店时,抬头发现一名女子倚靠在窗户旁,身上疑似穿著情趣内衣,摆出各种撩人姿势,画面相当养眼。「应该是在拍写真。」网友纷纷猜测「有点像是SM」,但原PO搞不清楚状况,还以为女子是要跳楼轻生,让人笑到肚疼。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高亮]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迅雷5.8稳定版边下边播,没有画面只有声音。_百度知道
迅雷5.8稳定版边下边播,没有画面只有声音。
有谁遇到过类似症状?
提问者采纳
尊敬的迅雷用户,您好:查看“桌面右键 →显示属性→设置→高级→疑难解答”,把“硬件加速”调节到“禁用DirectDraw和Direct3D”,然后重启。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建议重新安装下迅雷看看播放器试试。欢迎向迅雷网络供发垛菏艹孤讹酞番喀平台提问。
win7,集成显卡,“更改设置”按钮是灰的不能按,显卡驱动中也没有禁用D3D选项。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迅雷5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玩DOTA画面两边有黑边WIN8系统G 480联想_百度知道
为什么玩DOTA画面两边有黑边WIN8系统G 480联想
提问者采纳
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HKEY_CURRENT_USER& SOFT穿伐扁和壮古憋汰铂咯WARE & BLIZZARD ENTERTAIMENT & WARCRAFTIII & VEDIO下面两个关键值reshight(宽屏的话请改成十进制的900),reswidth(1440),也就是宽屏的纵横分辨率如果是15英寸,分辨率是如果是14寸那就是注:如果以上两种都不行,在桌面上右键——属性——设置选项里查看分辨率(windows 8系统在桌面上右键——分辨率设置就能查看),把reshight和reswidth的值设置成和你电脑设置的分辨率值一样就可以了,注意要选择十进制设置这个方法不行?或是你桌面不是的分辨率吧?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运行中输入regedit.可以打开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Control-------GraphicsDrivers-------Configuration------。然后右键点击Configuration,穿伐扁和壮古憋汰铂咯选择查找,输入Scaling,在右框内即可看到scaling,可能会有两个scaling,右键点击scaling选择修改,其中一个的值为ff,另一个值为4(16进制的那个).把那个4改成3。应该是这样的吧。我家笔记本以前也这样。
那是你改建的缘故,没猜错你是11对战平台吧,你在改建里面的常用选项里有个画面不拉伸,关了就好了。
dota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会声会影X5如何输出16:9的宽荧幕画面才会产生画面上下有黑边的效果?_百度知道
会声会影X5如何输出16:9的宽荧幕画面才会产生画面上下有黑边的效果?
在分享——创建视频文件——选择的视频格式后,有16:9的选项,选中即可输出保存成16:9的视频。16:9的画面,上下还要有黑边,那就是制作上的事儿了。利用两条覆叠轨,分别把画廊里黑色图片拖到这两条覆叠轨上,预览窗口里,一张调整到画面的上边,遮盖住上边适当部分画面,一张调整到下边遮盖下边部分画面。覆叠轨上的黑色图片要拖长与整个视频长度一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需要在项目属性里设定该项目屏幕样式为16:9才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Sony HDR-MV1 评测:高音质音乐创作视频也能 DIY 轻松录
One Sony 真的不是喊假的,在该公司挤身运动摄影机的
系列推出之后,Sony 竟然可以想到将其结合自家的专业录音笔这样的绝妙组合 -- 以其 120 度涵盖范围的 X-Y 立体声麦克风,配合上 Action Cam 轻松可达等效 18mm 的超广角规格,提供爱好分享音乐成果朋友的一个全新音乐摄影神器:Sony HDR-MV1。而尽管一开始小编刚看到这部机型的时候,对于其不能从侧面翻出来的屏幕感到很畸形,但心中还是一直抱持着相当的好奇心,希望等到真正动手玩后再来下评论。而直到这次评测真正上手了这部音乐摄影机,才发现这样的配置其实从某些角度而言算是相当合理,至于是什么以及 MV1 的评测心得就跳转之后...
好啦!先不卖关子,基本上 MV1 就小编的认知而言,是一部理所当然必须要固定在脚架或者是桌面使用的摄影机产品。所以单就这点而言,屏幕感觉上也就是一个在固定脚架时的参考用途而已;二方面别忘了 Sony 近年来为摄影产品系列所加入的 NFC+Wi-Fi 的无线分享功能,就可以直接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当作取景器啦。什么?还要我多举一个原因?还不简单,120 度角的摄影角度,基本上怎样都能"录得到"东西,所以一点点取景的偏差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才是吧?
好吧,既然小编都敢这样破题大放送了,可见这次的评测应该是有不少心得在其中,还不点进来继续看下去。
Sony HDR-MV1 評測(Review)
视频、Sony HDR-MV1 评测
& 1/2.3 寸背照式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
& 有效分辨率 840 万像素(总像素 1,680 万像素)
& 可录制 1080p 与 720p @ 30fps 的 MPEG-4 AVC/H.264 格式视频
& 搭载 120 度单指向性 X-Y 立体声麦克风,角度不可调
& 音频输入支持 AAC 与线性 PCM(48kHz / 16 bit),最大输入位准 120dB SPL
& 31 段麦克风音量调整
& 支持 3.5mm LINE IN 与耳机监听孔
& 等效 18mm 超广角 120 度 f/2.8 定焦蔡司镜头
& 最短对焦距离 30cm
& 23 万点 2.7 寸的 16:9 Clear Photo LCD 彩色屏幕
& 最小光量 9 lux(1/30 sec);Low Lux 低光模式可达 4.5 lux
& 自动场景模式快门速度范围 1/8 - 1/10,000;Low Lux 模式 1/30 - 1/10,000
& 提供三项快速菜单界面
& 记忆卡支持 Memory Stick Micro 与 Micro SD/SDHC/SDXC
& 支持 NFC、Wi-Fi 无线分享与遥控机能
& 采用 NP-BX1 电池,支持 microUSB 充电
& 建议售价 NT$10,980 / HK$2,880,约 2,200 人民币
MV1 与 Sony 自家的 Action Cam 看起来就很有血缘关系,都有着相当紧凑的结构设计。不过 MV1 不像 AS100V 那样的具备防水的性能,体型不同所以专用的潜水壳也没能沿用支持,但 MV1 特色的侧边大屏幕与前置的 120 度 X-Y 立体声麦克风,其抢眼的程度绝对不亚于自家同系产品。MV1 的机壳几乎都是塑料材质,仅有前方高音质麦克风的周围有着金属制的坚硬保险杆,但也因此有着十分轻巧的重量表现。
侧面的 2.7 寸 23 万点屏幕让 MV1 比起运动摄影机多了直接取景的功能,屏幕旁还有着五向(包括确认的按压)操控杆与 Play 回播按钮,顶端则是有着内陷设计的电源钮与录影按钮 -- 按下录影钮的时候正面镜头下方会亮起红色的灯号,此外还有着角度不可调的 X-Y 麦克风。机身屏幕背后就很单纯,是整片用来拆换电池的阖盖位置。Sony 还随包装附上了专用的橡胶镜头盖,虽然感觉按压镜头正面还是有机会去挤压到镜面,但至少可以防止不小心把指纹沾上镜头。
背面有个硬式(非橡胶)的侧掀接口盖设计,支持的外接机能相当齐全,包括 3.5mm 的监听耳机与外接麦克风孔、micro-HDMI、micro-USB(负责充电跟传输资料)。必须要提一下这次 Sony 给我们的盒装中并没有 USB 充电器在其中,但确认官网的资料又发现应该是有"充电电池组"的存在,不知道是不是 Sony 连充电器都省了 -- 但从其他 Action Cam 的开箱看来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好吧,在这个智能手机充斥的年代,预期大家手上都一定有个 USB 充电器也不奇怪吧(?),或该说,大家总有电脑吧(应该啦...)。另外,Sony 也为初学制作 MV 的朋友准备了简易的软件 -- 只要将 MV1 插上电脑就可以看到专用 App 跳出的安装磁碟。
MV1 的底部除了脚架孔外,还有一个支持 Memory Stick Micro 与 SDHC 的插孔(相反方向)的记忆卡槽 -- 这个记忆卡槽的做工感觉还满扎实的。喔!如果有仔细看我们从开箱开始拍起的图集会发现,MV1 的盒装附有一个黑色的底座,个人觉得这玩意如果有人真的购入可以考虑留着,因为即便这部摄影机本身放在桌上已经有点仰角,但如果要拍摄坐在桌旁的人物的话,这样的角度其实还是不太够的。而此时如果把 MV1 锁在底座上,应该就可以有比较好的角度,重点是省了买桌上脚架的费用。
如同首段所提到的,个人认为 MV1 应该是一个较适合固定在脚架或桌面使用的机型,而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一旦将手"触摸"到机体,其实很容易的把摩擦机体的声音给收了进去 -- 更别说是操控按钮与调整选项了 -- 也都会被录到视频当中...Orz,所以建议一切设定都要在正式开拍之前完成。而假若对手动设定没把握的话,就把一切都设定为自动或是场景辨识来拍摄吧。
手感方面,MV1 虽然难掩塑料感,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含电池只有 165g 的轻巧表现,而接近长方形的形状,感觉即便没考虑,应该也很容易找到不错的相机包替代(不过,原厂的皮套感觉质感感觉真的不错就是了)。至于手持拍摄笔者在评测期间也不是没有过,但真的要认真录的话光侧面屏幕的配置,就让人觉得取景起来还是稍微有点痛苦呢。
是的,Sony HDR-MV1 支持手动调整,而且可"手动"的范围其实有点出乎小编的意料之外。基本的白平衡虽然选项不多,但提供了可以"对白"的自定白平衡校正选项;曝光则是更有意思了,坦白讲看到这样接近一般小 DC 的硬件规格,刚开始小编对其手动规格并不抱任何期待,不过 MV1 提供的手动曝光功能,是可以锁定曝光的调整方式,而非一般认知,曝光随时会变动的补偿方式不同 -- 但这个部分其实与一般想像的不太一样,他比较像是固定曝光的 P 模式,只让你调整由 - 到 + 之间的亮度格数,不让你看到相关的曝光系数组合,所以并非一般 EV 曝光补偿的概念;此外它还提供了极低光的 Low Lux 选项,应该是扩增最高感度的选项。
而虽然小片幅的 MV1 画质先天就很难跟上自家的几个大片幅大哥,如 NEX、RX 甚至是 Alpha 系列的表现,但必须说,单从最低曝光开到最高曝光值的范围而言,其实 MV1 的低光拍摄是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整体亮度表现的,再加上 Low Lux 的加持,基本上应该都能找到刚好的曝光 -- 不计较画质的话。这也难怪有人会喜欢拿 AS 系列当行车记录器,Sony 这系列产品的低光规格比起市面上一众行车记录器来讲,的确是有其不错的表现。
除非特殊情况,否则 MV1 的开机速度一般来讲都很快,结束录影可以直接关闭电源钮完成。菜单界面跟他们的 Handycam 很类似,可以支持纯录音与一般的录影两种模式,但并不具有静态拍摄的功能。拍摄界面方面在上图屏幕的左边可以自定三个快捷按钮;右侧则是可以快速选择切换录音 / 录影的功能,还有场景选择的固定选项。
拍摄界面上也可以看到总共四格的电池显示、可录制时间、画质(仅有 720p 与 1080p 可选,虽然看不到格数,但应该就是官网标示的 30fps)、音质,并且可以调整与即时监控左右声道的麦克风数值。而虽然感觉最近对焦只支持到 30cm 的 MV1 应该是属于采用泛焦的固定对焦机型,但它还是提供了可以参照人脸曝光程度的人脸辨识功能。
事实上,不具备触控屏幕的 MV1 其实在操作界面上并没有让小编感到特别激赏 -- 很多功能都会觉得"啊!如果可以触控多好",特别是即使架在脚架上,若是需要临时调整功能的时候也会不小心录到操作的声音。而如果想要通过 Wi-Fi+NFC 的专用 App 来避免上述情况,但很可惜的目前而言,专属 App 还是只有一颗录影按钮这样"简洁"的界面(好啦,还可以切换录音 / 录影模式),所以真的就只能祈祷拍摄场景在拍摄期间不要有太多的亮度、音量变动,不然就会有点困扰了 -- 当然,全交给自动也是个方法啰。
Sony HDR-MV1 使用的是 RX 相机家族通用的 NP-BX1 电池,以续航力而言,官方似乎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数据,不过在小编的长时间耐力测试下(启动屏幕变暗的省电功能,期间不时点亮屏幕观察状况),而盖上镜头盖放著录 1080p 画质,竟然可以撑到约 2 小时 20 分钟左右,其实算可圈可点啦。
此外,通过这次测试还顺便得知 MV1 的几个特点,像是 MP4 的文件机器 4GB 会主动切档,并不会中断录影的时间;而一旦录到电池快要寿终正寝的时候,前方的红灯便会开始闪烁,然后感觉经过不到一分钟就会自动关机 -- 会需要长时间录表演之类的朋友可能注意一下。此外,这次笔者使用的记忆卡是 UHS 1 的 Sandisk microSDHC 记忆卡,期间没有遇到任何延迟或中断的现象,而原厂建议的记忆卡速度等级则是需要在 Class 4 以上。
省荷包的边充边录妙招
我们在前段的续航力段落里提到了长时间录影的测试,而针对更长时间的拍摄需求,Sony 官方也提供了选购的 AC 变压器 AC-UD10 供消费者选购。不过因为 MV1 是部支持 USB 充电的机型,所以小编倒是尝试了一下是否可以直接以 USB 供电录影的测试。而试验的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第一个可用的方式,是用小编从日本买回来的杂牌 USB 充电器上,但之后改成用 Apple 的白豆腐充电器后,就会变成显示无法边充边用的提示。
而后来在网络上查询的结果,才发现其实只要改用无资料传输功能的纯充电线,即可让 MV1 支持 USB 供电录影的功能。而在实际的测试下还发现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即便不装上电池,其实也是可以在外接电源的状况下启动使用 MV1 的唷(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接法下,貌似充电灯并没有启动所以想试试)。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有一颗很大电量很大的移动电源,亦或是拍摄当场有插座可以插上 USB 充电器来使用,那么录影的长度就会变成只取决于记忆卡的大小啰。不过官方应该会不建议这样使用吧,所以想要这样使用的朋友如有保修问题后果就请自负啰。
等效 18mm 的 120 度"真 & 超广角"
在接下来的实拍测试视频里,可以看到笔者在 Sony 所举办的记者会上所拍摄的演唱会片段。虽说 MV1 在画质部分,显然与小编工作用的 Panasonic DMC-G6 有着不小的差距(毕竟片幅有差啦),但 MV1 的等效 18mm 超广角真的不是盖的。特别在这场 Kawaii Pop Fes 记者会上,总共来了 40 名来自日本的演出者,而笔者 G6 镜群中最广却只有 12mm(等效 24mm),让有幸抢到第一排记者席的小编反而感到有点头大 -- 因为根本一整个完全无法拍下全场满满的妹人啊!
但此时放在我脚前大约半步稳稳地在脚架上的 MV1,却能够轻轻松松地拍下整个画面 -- 而这就是真 & 超广角的好啊。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因为超广角透视感过于强烈的关系,所以必须特别注意水平,才比较不会造成观看者的不适。所以我们也建议取景时可以开启构图用格线来辅助。
媲美专业录音笔的 X-Y 立体声麦克风
录音,真的就是 Sony HDR-MV1 所主打的最主要规格,其实即便是木耳如小编这样的人,也可以在实拍视频里很直接地感受到音质的差异,也感受到高音质对视频整体品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 MV1 的视频表现并不如预期 -- 事实上小编也觉得要是 MV1 可以配上 1 寸的感光元件的话那该有多好,不过相对而言 MV1 既保持了一般录音笔的体积重量,还带来了堪用的 1080p 录影规格,也算是有着不错的平衡,更何况假若真提升了感光元件尺寸,貌似价位也不会太好看才是。
Wi-Fi 取景
与 Sony 旗下数码相机一样,MV1 也支持通过手机专属 App 以 Wi-Fi 进行遥控或文件分享的功能。不过由于 MV1 是以录制视频为主,也因此每次文件传送的大小,如果真以 Wi-Fi 传送的话,真的耗时会比较长一些啊。至于遥控的部分,以目前 Sony 在专属 App 中所提供的功能真的是还满阳春的 -- 就只有基本的开始录影红钮而已,加上录影需要即时串流的多工处理之下也容易中断手机上的 LiveView 取景,加上会比较耗电,所以实用性其实不太高。希望哪天 Sony 也能够像 QX 相机那样通过大更新来大幅改进这方面的贫瘠才是。
不如拿来当外接 Mic 看看吧(!?)
看到 MV1 既有专业的录音功能、耳机监听孔加上超轻巧的机身重量,小编不由自主的想到一种有点恶搞的测试 -- 就是直接将 MV1 当作相机的外接麦克风来使用... 而就在小编将其挂在 G6 的热靴上,并且通过 3.5mm 双公头音频线连接后,还真的是可以用...XD 重点是在直接比较两个视频的音质之后,发现似乎没有什么差异,感觉好像还真的行得通呢。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搞,其实笔者想的应用是将 MV1 做为固定镜头的收音与广角镜位,底下的相机就可以做固定镜头的特写用途使用。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直接得到优异的收音品质,另一方面输入相机的音频也都已经是同步的文件,不需要再以后制来影音同步了,更别说同时启动录影的 MV1 甚至还可以让你有多一份的的录音备份呢。
不过在此要说笔者这样用的时间其实不长,也发现从耳机端出来的音频其实强度还是有点过强,这点可能要通过更细部的微调才能达到更好的录音效果。
在这次 MV1 的实拍评测中,我们挑了三个场合来测试这部摄影机的表现,其中包括平常我们会拍的日常视频、演唱会与这次最主打的音乐演奏录制的场景。小编还拿了自己的 micro 4/3 相机配上铁三角指向麦克风来做了一点比较,视频就请参考下面啰。
视频、吉他演奏比较
先把音质放在一边。说真的,虽然小编一直以来对 MV1 的画质都不抱太高期望,但一直到回家编辑视频之后才觉得,只要曝光调整的适当,MV1 的画质其实也算堪用。在此必须要讲一下,其实看着 MV1 的屏幕调整曝光的话好像会容易调成欠曝,所以建议大家使用的时候可以尽量调亮一些,整体画面看起来也会不错。另外这次录影我采用的也是自动白平衡,实际表现也不差呢。
音质的部分,MV1 的低音表现,是个人觉得与对照组差距最大之处。外接 AT9941 指向麦克风的 G6 的收音听起来有点太过清脆,底噪也比较明显,不过单就清脆而言好像对吉他演奏会比较吃香?或该说直接比较之下,会觉得 MV1 音质好到有点不太像现场的感觉 -- 有点像是接在 Line-in 录制的错觉,音乐的质感相当不错。
视频、演唱会比较
接着我们来到 Kawaii Pop Fes 的记者会现场。在这里 MV1 真的就狠狠地超越 G6 外接麦克风的表现,现场表演的低音部分真的不错,相对而言 G6 就是很平的感觉。此外,前几段提到的音频 31 段规格,在 MV1 上现场却仅用到 31 段的前 1/3 部分,所以假若声音如果再更大声,其实也还是可以撑住不爆;G6 则是调到了最底,不过在现场音频却还是会不断跳到红色 -- 是还好红色有两格,在这次的演唱会现场则是顶多到前一格,这代表要是现场音量再大一点,G6 这个组合就真的没戏唱了 Orz。
影像的部分,虽说 G6 在影像品质反超前了 MV1,但各位也可以看看 MV1 固定的位置,以它放 G6 前面却还能拍下整场的广角表现,真的是相当强悍啊 -- 而现场 Sony 官方放的 MV1 甚至是只放在喇叭旁边,就可以录进全场了。这样的表现相信想用 MV1 录制乐团表演的朋友,应该会非常心动才是。而且一般而言,如果在已经有用 MV1 录制的话,如果请一个朋友拿别台相机偶尔捕捉一下特写的话,这样广角+特写的双镜位,主要录音来源只用 MV1,相信应该可以剪出专业感不错的视频啊!
视频、实拍剪辑
很可惜地,Sony 并没有为 MV1 附上防风罩的配件,所以一般的拍摄真的很容易让风声进入视频之中,不过其实这样的产品市面上应该是可以轻松买到,所以笔者也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在可能会起风的室外录影的话,请买个毛毛的防风罩来使用吧。至于画质的部分,小编就觉得用来拍风景似乎就真的不是它的强项了 -- 总归着来说,MV1 的影像还是有抹的比较严重的感觉,锐利度并不是很够,但音质方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其实这样的特性也是在笔者的预期之内,所以只能说 MV1 在音质与画质的表现上都算是符合期待 -- 是个以音质为主影像为辅,可以方便上传视频到网络的音乐摄影机产品。对了,因为 YouKu 会有压缩的关系,所以也许很多重视音质的朋友会觉得这样的测试不够严谨,也因此我们额外录制了一个吉他演奏,完全没后制过的纯录音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GoPro?不,那是运动摄影机世界的头号敌人。Sony HDR-MV1 的敌手应该就是许多消费者爱用的 Zoom 了吧,虽说该厂牌也有推出过,但 Sony 为 MV1 带来的镜头可是 120 度的超广镜头,个人觉得单就这个卖点而言,应该已经让 MV1 在录影功能上超出对手许多。至于录音的领域方面,其实单就万元台币而言,貌似也不能对 MV1 太苛求,单单就不支持双轨录音,应该就会让一些希望可以有更进阶录音应用的朋友会觉得有点可惜了吧。
& 媲美专业录音笔的音质表现
& 31 段手动录音调整弹性
& 轻巧好携带(上图是跟 iPhone 比较大小的图片)
& 可直接立在平面上使用
& 等效 18mm 超广角
& 可即时监听录音状况
& 可手动曝光 / 自定白平衡
& 具备脸部侦测与场景功能
可改进之处
& 收音状况下不太能手持拍摄,还是必须以固定脚架拍摄为主
& 无法以内建 / 外接麦克风双轨录制
& 屏幕角度特殊,取景需要时间习惯
& 画质仅有小 DC 水准,油画感较重
& 麦克风收音角度不可调
在这次的评测中,感觉 Sony HDR-MV1 的确十分适合用来录制准备上传 YouTube 等网站的音乐视频 -- 毕竟它就是为此而生的产品嘛。除了给予使用者相当专业的录音规格外,MV1 超广角的录影规格可以让它即便在空间较为局促的家中客厅或者是小型录音室之中,都还是可以拍出想要的画面。尽管录影品质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在很简单地通过手动调整曝光后,以足够曝光亮度的配合下,搭配优异的演奏与录音音质,MV1 录出的视频质感其实是可以相当不错的。
而除了它设计的主要用途之外,许多看过这部机器朋友也觉得将 MV1 作为录制 Live 演出的记录用途,其实也相当不错。毕竟你不用多找一个人来全程记录,只需要拿个小巧的脚架架在舞台前缘便能以超广角的规格来完整记录;31 段可调的录音规格也使其足以应付演唱会较大喇叭音量的状况,忠实记录每次演出;配合以 USB 边充边录的方式,使 MV1 即便是长时间的演唱会也能应付。甚至作为一般演讲或者是采访记录的录音兼影像记录用途也都是不错的用途呢。不知道看完整篇大家会想要怎么使用 Sony 的这部有趣的音乐摄影机呢?
万恶的密码… 想起了诺基亚N93i 。。 这个想要啊 = =
五维方向键,山寨MP4的感觉 就这样片也能叫真 · 超广角?地面视角呢?摄影师你可以去领便当了 绅士视角 屏幕不能转,这点不好 DTS.AVI 冠希老师的新装备 谁来测评一下这货搭配ie80 ue299 exk……听感如何新随身神器要出现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dr mv1 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