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月亮月球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动轨迹是什么样的?

天文现象是指宇宙中的天体运行到了某个特殊的位置或状态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包括日食、月食、凌日、含日、冲日、行星连珠、掩星等天象,各种天象由于发生的宇宙位置不同,在地球上观测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天象就是日食和月食。日食与月食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和天体运行中的连线现象有关,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是在运动之中的,比如八大行星都在绕着太阳运行,只是各自的周期不同,但是他们也是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的。但是,八星连线是十分难得的,据说在过去的6000年里,八大行星连珠现象的发生只出现过3次。日食和月食示意图相对于八大行星连成一条直线而言,月球、地球和太阳连成一条直线的概率就大的多了。三者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从而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根据不同的情况日食可以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日食的分类日食现象,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又称为天狗食日,当“日月地”三者连成一条直线,月球就会把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挡住,月球身后的黑影刚好落在地球上,从而发生日食。在中国农历中,发生日食的时间为“朔”,也就是农历初一。日全食过程图在太阳系中,由于太阳比月球宽大约400倍,刚好太阳距月球的距离也是月球距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月球的暗影刚好可以遮住整个太阳。如果发生日食时,你在本影区内,那么看到的就是日全食;你处在半影区内,那么看到的就是日偏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距离地球也会有远近变化,当月球处于绕地球公转的远地点时,此时月球的视直径略小于太阳,我们就能够看到日环食和全环食。日偏食第二种情况是当“日月地”三者连成一条直线,而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此时,地球就会挡住射向月球的光线,从而发生月食现象,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地球在背向太阳的地方会延伸出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地球的本影直径大约是月球的2.5倍,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整个进入本影时,则会发生月全食,如果是部分进入本影时,则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如果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进入的是地影的半影区域,则会发生半影月食。日食和月食是地球上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最为壮观的天象之一,而且也是发生概率较高的天象,下次月食发生时间是在2018年7月28日,我国能够观测到的日食发生在2020年6月21日,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可观测日环食。半影月食}
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 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我们的认知里,好像地球在宇宙中的轨迹一直都比较复杂,一方面在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另一方面又自传,而且太阳的引力还吸引地球围绕银河系转动,那么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 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1
地球的运动有许多种,其中最显著的是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特点可以从方向、周期和速度三个方面去描述。 1、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俯瞰地球,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是不一样的: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单位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360°),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地球自转约361°),叫做太阳日。我们平时用的时间是太阳日,恒星日可用于天文学研究等方面。 3、速度: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60°地区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地区的一半。两极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
二、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特点也可以从方向、周期和速度三个方面去描述。 1、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年,其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 3、速度: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见上图)。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近日点公转速度快些,远日点公转速度慢些。 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2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和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是圆形。但与太阳本身的运动叠加起来,地球的轨道和月球的轨道就都成为螺旋线了。 太阳与太阳系全体成员一起,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行。但由于它的运行轨道直径非常大,在考查三者同时在空间中的运动时,可以把太阳的运行轨迹看做是一条直线。具体的运动方向是向着武仙座中某一点的方向。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知道了日地距离,再从地球上测得太阳圆面的视角直径,从简单的三角关系就可以求出太阳的半径为69、6万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由此可以算出太阳的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扩展资料: 太阳和其它天体一样,也在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自转,但观测和研究表明,太阳表面不同的纬度处,自转速度不一样。在赤道处,太阳自转一周需要25、4天,而在纬度40处需要27、2天,到了两极地区,自转一周则需要35天左右。这种自转方式被称为“较差自转”。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 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地球运行轨迹是怎样的3 科学家预测太阳其实是以每小时 7 万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中运行。 它就是像颗彗星一样运动,旁边带着八大行星。严格而言,地球的公转轨迹是无止境的螺旋。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旋转中,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
月球上看地球会恐惧?
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就是月球啦! 在地球上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又圆又亮,感觉非常的美好! 同时,我们也对月亮寄予了很多情感,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 但是,如果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到的不仅是美好,还有一丝丝“恐惧”。
这是什么原因呢?
到现在为止,总共有12人,从月球表面亲眼瞭望过地球。准确来说,从月球上瞭望地球有一种不现实感。 因为宇航员在地球上习惯了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而在月球上,太阳走得很慢,大约要花7天左右的时间从月平线上升到头顶,又要花大约7天时间慢慢落到月平线以下。 另外,地球比月亮看起来要亮50倍以上,而且面积是月亮的16倍,更奇怪的是地球在月亮的天空中一动不动。无论你等多久,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位置是不变的。 这是因为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了,这是一种地球潮汐力对月球自转的拖动效应所致,导致月球自转会越来越慢,直至最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步。 含情脉脉的地球,盯了地球看很多年了,这才会有那句“月亮代表我的心”。 作为宇航员来说,这些结果他们是早已知晓的。在他们看来,从月球上瞭望地球更多的是感慨,感慨之后则是深深的不安。 地球在黑暗无边的宇宙中,绕着太阳一直转了40多亿年,生命从地球上诞生也已超30亿年,经过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历经五次大灭绝,无数次中小型灭绝,最终才诞生出人类文明。 而在地球轨道附近,小行星熙熙攘攘,随时可能撞击地球,生命能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繁衍生息这么久,已经算是奇迹。 这样的奇迹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1.空间位置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月球随着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如图3-1)。图3-1 月球、地球、太阳轨道关系俯视示意图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近地点距离平均约为363300km,远地点距离平均约为405500km。月球沿轨道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因选用的基点不同而不同,有:朔望月,29.53059天;恒星月,27.32166天;交点月,27.21222天;近点月,27.55455天;分点月,27.32158天。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通常称白道面,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4°57′~5°19′,一般取用平均值5°09′。月球的赤道面与白道面交角为6°41′,所以,月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1°32′。月球与地球、太阳的轨道关系用图3-2表示。图3-2 月球与地球、太阳的轨道关系侧视示意图月球的基本参数概括为表3-1: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因而,月球总是以一个固定的面朝向地球,这种地月关系,使月球绕太阳的运行轨迹表现为不对称的螺旋式椭圆。表3-1 月球的基本参数统计2.月球穿切黄道面由预备知识,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以下的结论和数据。——月球在绕地球周转的同时,作着穿切黄道面的运动。——月球一年之内要在黄道面上下往返13.25578次。——月球穿切黄道面与地球的穿切黄道面带内的物质穿切黄道面的方式不一致(方向、角度、速度、时间)。——月球穿切黄道面的基本数据见图3-3所建立的月球穿切黄道面分析系统。图3-3 月球穿切黄道面分析图月球在黄道面上的最远距离|BC|=|BO|sinη=363300sin5°09′=32610(km)月球在黄道面下的最远距离|AD|=|AO|sinη=405500sin5.15°=36400(km)月球在黄道面下开始穿切黄道面的位置为E。在△SAD中,|EF|=1738(km)(月球半径),所以|SE|=|EF|·|SA|÷|AD|SA为月球从远地点A到升交点S的轨道弧长。可以求得月球的降交点与O点连线对应于近地点与O点连线的角度为90.6867°,升交点与O点连线对应于近地点与O点连线的角度也应为-90.6867°(计算公式运用了第四章相关内容)。参考图3-4,有地球原动力式中 L—椭圆周长;φ=90.6867°-90°=0.6867°。图3-4 椭圆轨道参数将φ转化为弧度,并将表3-1中的有关数据代入,求得c=21100km,b=383820km,L=2412210km,dl=4600km而 |AS|=619550km所以 SE|=29580km同理,可以算出月球开始和结束穿切黄道面时所处轨道的其他三个位置(G,H,I)。月球在黄道面上整体离开黄道面的位置为G,而弧长SG=31260km。月球在黄道面上开始穿切黄道面的位置为H,而弧长HJ=31260km。月球在黄道面下整体离开黄道面的位置为I,而弧长JI=29580km。由此,就得到了月球轨道的EG段和HI段为穿切黄道面弧段,弧长为60840km。用类似方法,可以求得月球离开地球的平行黄道面的切面的轨道弧段分别为MBP段和UAV段(见图3-3)。此时,应取MN等于地球半径至地球半径与月球半径之和。其他线段根据三角形相似算法求取。这样,将月球对地球潮汐的影响划分出了以下3个带共8个区间。——明显影响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ESG段,HJ段;——较有影响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VE段,GM段,PH段,IU段;——影响不大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UAV段,MBP段。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球的运行轨迹,示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