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化人怎么样 了解大同文化人的文化和生活?

2020-11-30 17:00
来源:
太原道
大同作为能源重工业基地,民间财富雄厚,这就形成了大同人爱面子,摆阔气,好显露的个性特点。在大同,和要好的朋友 AA制吃饭那是很被看不起的,倘若大同人真的重视和你的相处,不管他是如何地穷,无论如何也要带你到酒店去大吃二喝一番。若是去人家里吃饭,就算最普通的家庭也会在饭桌上摆上高档烟酒来招待你。
大同方言,都是后鼻音,发声部分接近喉咙,咬字清晰,声音浑厚,听起来有点硬邦邦的。这有点像大同女人的性格:干脆,利索。
大同地处塞北,自古以来就是汉胡混居地带,历史上在大同生活过的民族高达数十种之多。从遗传学角度上看,民族与种族的融合,有利于产生聪明美貌的后代。这也就是说,大同人多是混血儿,漂亮大约与此有关。
此外,大同是 1500年前北魏王朝的国都,优秀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大多汇聚平城;并且在将近一百年时间里,先后有五个皇帝把中国北方各地的大量美女征调到大同,共出过 20多个皇后,大同因而曾被称为皇后之乡。
谈起大同人的性格,可以用两种饮品来理解:一种是高度数的白酒,它就像大同的地方剧种北路梆子、耍孩儿,热血沸腾;一种是苦荞茶,它就像大同诸多风景名胜,醉人于心。
大同人爱讲究。比如衣食住行,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明朝曾在大同做官的外地人说:“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美丽,皆边塞之所无者。谚称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大同人爱吃也会吃,对吃的讲究,可谓是登峰造极。羊杂、涮羊肉、莜面、黄糕、刀削面、凉粉、苦荞……
凡是美味,就被大同人拿来琢磨。于是五步一家,十步一户的饭店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凤临阁”曾是南北闻名的烧麦馆,如今不仅得以重建,其中的奥妙故事还被许多导演搬上荧屏。大同人粗犷野性。这似乎是和赵武灵王与生俱来的,又从《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身上得到印证。大同古城至今已经历了两千四百多年的春秋。早在战国初年,这里已成为赵国的重要军事要塞。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大同由平城县治上升到北魏京都的四世纪末到五世纪末的近百年中,曾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民族聚居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地域。除了作为北魏拓跋氏王朝的京城,辽、金两个民族王朝的重镇(西京),地理位置又处在边塞内长城之外,少数民族尚武的风气及边界上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活,使古代的大同人骠悍强健,好勇善斗,这种性格延续了许多年代。民风硬朗是大同人最主要的特征,这一特征造就了男人硬汉、女人泼辣的本质。
大同人热情豪爽。从地形上看,大同的内长城蜿蜒其南,外长城横卧其北,东连太行,西临黄河,雁门关外苍茫辽阔,成就一种“人远则心静”的性格。如果他们请你到家里做客,你大可放心,这绝不仅仅因为礼节上的“歇歇脚”,而是发自肺腑的热情款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显示一种气概。大同人多半不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不诚心诚意把“扒肉条”等美味端上桌,如何能让大同的风味小吃远近闻名?从名胜上看,大同的云冈石窟驰名中外,悬空寺叹为观止,北岳恒山气宇轩昂,九龙壁独步青云。佛教的熏陶使得大同人学会了宽以待人,慈悲为怀,人与人之间看重“义气”二字,这也是大同能够成为华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的原因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同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