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内山东有名的道观在哪里?

坐落在山东半岛东南的崂山,西靠青岛,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自古被誉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和避暑游览胜地。景区方圆百里内道教宫观星罗棋布,在最鼎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而太清宫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崂山之所以天下闻名,首先要归功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夏天,蒲松龄游览崂山之后,留下了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崂山道士》和《香玉》。如今在太清宫中仍可找到小说中的原型。
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位于崂山南麓的蟠桃峰下,整个道观三面环山,大海当前,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不但是崂山道教庙宇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的一座,同时也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据《太清宫志》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崂山道教开山始祖张廉夫在此始建三官庵。公元980年前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敕封为“华盖真人”的道人刘若拙,奉敕在此处重修太清宫,并新建宫院两处。这两处新建的道教宫院,就是现在的太平宫和上清宫。
太清宫作为中国崂山道教的祖庭,两千多年以来,几乎每朝每代都对其进行过修葺。现存的154间殿堂、房舍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遗存,至今仍保留着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在国内道教建筑中极为罕见。
而历代高道大德之士在此修行,更为太清宫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到崂山太清宫谈玄传道,从此崂山道教和太清宫名扬天下,成为道教北七真随山派的祖庭,素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数百年来,包括张三丰、徐复阳等许多著名道士均在此隐居潜修,著书立说。
太清宫内外古木参天,松柏常青。据统计,景区内现存汉柏、唐榆、宋银杏等珍稀古树名木114株,其中 树龄在2100年以上的2株。这些古树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特别是院外的一棵“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著名道士李哲玄所植。
在三官殿前,有一棵高达8米多的耐冬树(山茶),相传是元朝著名道士张三丰亲手种植,树龄已超过700年。每年初春,花满枝头,犹如落了一层绛雪,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据说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篇”中的“绛雪”,就是这棵耐冬树的化身。
矗立于太清宫后山的老子铜像,系根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老子像制作而成。这座铜像由339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高达50米,总用铜约150吨,共耗时4年于2016年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铜像,现已成为崂山南线旅游的全新标志景观。
太清宫还是青岛百姓口口相传的祈福许愿圣地,每天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特别是节假日期间,这里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太清宫交通:在崂山游客服务中心乘坐观光车前往。现在崂山景区免门票,但需要缴纳旅游大巴车费20元和太清宫门票27元。}

2023-07-21 15:08
来源:
旅游长焦镜发布于:山西省
《山东行》奇山秀水的海上名山——青岛崂山
“跟着边凡看世界”用镜头带你去看青岛崂山风光。
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北国小江南、神仙之府,俗称下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蟠桃峰下,地处崂山东南端宝珠山下,襟山面海,左为桃园峰,右为重阳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后屡加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规模格局遗存,为中国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
海拔1132.7米的崂山,号称“天下第一名山”,其独有的海天相连、钟灵毓秀、山路幽深的山海风光,展现着迷人的风韵。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东南两面临海,崂山海岸线北起江家土寨后小北河口,南至崂山头又折而西,直到麦岛西山根,绕山区海岸线长达87.3公里。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太清宫,宫分三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东西配殿等建筑,是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
崂山是道教名山。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参霞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元、明两代达到鼎盛,至清代不衰。
崂山道教由于王重阳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崂山太清宫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像。该雕像坐落于太清宫后山,高达50米,现已成为崂山南线旅游全新的标志景观。
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
崂山太清宫孔子问道于老子雕像。相传,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感叹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业。老子以道法自然来释答。最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太清宫龙头榆。
此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太清宫逢仙桥旁。古树主干虬曲,结节突出,形状近似龙头,故又称为“龙头榆”。
“龙头榆”旁有一大石,刻有“逢仙桥”和宋太祖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华盖真人”的记事。相传刘若拙在一个大雪后的除夕清晨,在此处遇到一位老人,交谈一番后,觉得老人的学问高深。待老人离去时才发现半尺深的积雪上竟没有老人行走的脚印,方知遇到了仙人,而这仙人,正是这“龙头榆”修炼成仙的化身。
蒲松龄书亭,相传: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就是在此亭构思出来的,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崂山道士》写的是一个年轻慕道的人,在崂山碰到了一个仙人,他凡人眼拙,看不出来仙人试探他,他吃不了苦。即使是仙人以法术暗示他,他依然不是成材的料,最终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他回家去稍微一卖弄,就不灵验了,以失败告终。
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中“仙人所穿之墙”。
现实中的崂山道士。
太清宫的后山屹立着一尊高达60米的铜制圣像,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圣像依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老子像,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道教传说中老子出生时 “天上地下,唯道独尊” 的形象。老子慈眉善目,目光如炬,仿佛已经参悟出世间万事万物的物理玄机。
崂山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就是距今2100多年的太清宫。
它崂山最南端的宝珠山下,环围七座山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崂山道教的兴盛始于唐宋年间,明朝万历年间太清宫得以重建,1622年重修时正式确定了三官、三清、三皇殿为三个院落的格局。
崂山东南两面临海,绕山海岸线长87.3公里。崂山海岸线北起江家土寨后小北河口,南至崂山头又折而西,直到麦岛西山根,绕山区海岸线长达87.3公里。
由于受燕山运动晚期花岗岩侵入影响,崂山山区的山体延伸入海,构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岛礁、海湾和潮滩。崂山海岸基本为海蚀地貌。崂山沿海属基岩海岸类型。
崂山属基岩型海岸,故其海滩甚不发育,即有海滩之处,也多为岩滩、散礁、碎石和粗砂砾石。
由于受燕山运动晚期花岗岩侵入影响,崂山山区的山体延伸入海,构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岛礁、海湾和潮滩。崂山海岸基本为海蚀地貌。崂山沿海属基岩海岸类型。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是崂山不如泰山巍峨,难比黄山绝色,但其山海相连,峰恋叠嶂,怪石嶙峋,谷深涧幽,碧海峭壁,海天一色,自有其特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有名的道观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