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不同学科之间虽存在差异和鸿沟,但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和研究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这仍是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神经科学从生物学视角出发,试图解释神经回路如何活动进而执行当前行为;认知科学则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行为产生的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是什么;这些过程如何通过计算机加以实现,则是人工智能关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基因定位到光遗传学回路控制,从电生理机制到多模态的解剖和功能性结构,研究大脑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日渐精益。但仅依靠对大脑和神经的研究尚不足以解释人类行为,如同研究羽毛无法解释鸟类如何飞行一般。而对人类心智及认知过程的研究,能够帮助神经科学更好地理解大脑,了解神经系统如何实现人类的感知、记忆、思维。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认知神经科学,定位为“心智的生物基础”,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取向,对理解人类大脑—心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从认知进路探索行为就产生和发展而言,认知神经科学可视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研究人类认知过程,解决有关人类心智的根本问题。与外显行为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那些不能直接观察但却构成了人类行为基础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意识的起源、思维的产生和信息的加工等。认知心理学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类比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即将大脑的加工模式比作计算机的序列加工。第二阶段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平行加工,这种联结主义认为,大脑各项功能主要依赖于神经网络的整体加工,但此阶段的模型大多是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型,即人工神经网络,还未涉及具体的神经科学证据。第三阶段是嵌入环境的具身认知思潮,即将认知、身体和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统一体,认为认知是在一定环境下,由身体提供认知内容,并由物理属性决定认知加工方式的过程。第四阶段是如今的认知神经科学,即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释人类认知过程,探讨心智与大脑的关系。因此,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仍是解决根本的认知问题,正如科莱考尔(John W. Krakauer)所强调的,仅将重心放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上无法做到理解人类行为,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对行为的认知过程进行分解,并辅以神经科学研究对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才能真正理解大脑,真正理解认知,进而解释人类行为。脑科学带来新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这一领域主流趋势的形成,直接原因在于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为解决大脑加工模式究竟是分不同的功能模块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认知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研究中普遍参照的行为指标,认知神经科学会使用更为客观的脑成像技术作为研究依据。其中主要包含了时间分辨率较高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和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以及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EEG和MEG分别检测神经元细胞产生的电活动信号和细胞内电流产生的磁场,因此在信号传导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影响导致空间分辨率较低,其中脑磁图受介质的影响较小,但受到距离的影响很难探测到大脑深处的磁信号。得益于二者较高的时间分辨率,通过测量认知活动引起的脑电或脑磁信号的变化,就可以逆向推断出神经元活动的源定位,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但也只能是对真实脑活动的粗略估计。相比之下,依据大脑对能量的消耗进行测量的PET和fMRI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就高很多。其中PET主要通过将放射性标记物注入人体,计算脑内相关物质的代谢率来测量人脑在进行认知任务时脑部血流量、糖代谢率以及耗氧量的变化,以此说明生理代谢活动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而fMRI技术则无需标记物,直接通过血液中氧浓度变化引起的血红蛋白磁性变化来检测执行认知功能时脑部兴奋区域的活动模式。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应用PET和fMRI技术主要通过与对照状态相减的方法,认为相减后的兴奋区域就是与特定认知任务相关的脑区。基于的前提假设是认知任务能从其他认知活动中独立分离出来,而不会相互影响。这可能并不符合实际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想要得到更为确切的神经机制还有很多技术和理论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至少现在可以认为某个特定区域负责相应特定功能的观点是错误的,几乎所有认知活动都会涉及多个脑区的同时兴奋。近年来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利用神经血管耦合规律来反推大脑的神经活动情况,能够解决以往技术由于干扰敏感和成像过程幽闭等原因无法适用于儿童(尤其婴幼儿)和自然情境的问题。也有研究采用EEG和fMRI相结合的方法以取得技术的优势互补,但考虑到依据的生物基础不同,为获取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神经影像仍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探索心智的功能和结构认识人类自身是理解人类行为的基础,是解释人类为何会成为智慧生物的根本。如果说认知心理学的目标在于探索行为背后的认知活动和加工机制,那么认知神经科学则更加强调大脑与这些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即探究心智的功能和结构,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阐明人脑实现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机制。对于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研究,马尔(David Marr)提出了三层次理论,即这个系统至少要包含计算理论层次、表征与算法层次以及物理实现层次,分别解决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第一个层次,研究者关心这个系统的计算目标是什么,想要实现怎样的功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什么信息进行加工,例如人类想像鸟类一样实现飞行。第二个层次则要考虑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哪些,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如为了飞行对空气动力学进行研究。第三个层次则探讨设计何种物理系统来执行上述算法,从而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例如制造飞机来实现飞行。从研究取向上来看,认知神经科学侧重于解决第二层次的算法问题,相比于认知心理学仅对心智过程和机制进行探索,加入了对大脑的探秘,进而能帮助神经科学或电子工程学完成第三层次的实现问题。多脑互动:未来可能发展方向过去二十年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让人们对于大脑和认知有了新的理解,但人们尚不清楚大脑在普遍且具有生态意义的环境下是如何运作的,即社交互动。以往研究受限于实验范式和研究设计,难以将互动考虑在内,仅能研究孤立的大脑。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相比于个体如何解释和加工信息,人们更应该关心人类在互动中如何形成共享的认知空间,使得在个体信息加工差异存在的情况下还能够在沟通行为中实现快速的相互理解。在社会互动背景下,依托于多人交互同步技术,即对执行社会互动任务中的不同被试进行同时的、多人的记录(多EEG、多fMRI或多NIRS同步记录)来测量人类在交流时大脑间的神经活动,探讨认知和心理活动是如何实现相互联系的。库伦(Anna K. Kuhlen)指出,通过多人交互同步技术能将大脑置于人际互动背景中,人们能够根据自己对互动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对沟通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这使得大脑交互研究成为可能,更为解决某些无法解释的社交障碍提供基础,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生态现实意义。认知神经科学的魅力,在于能够直接冲击人类对于“我是谁”的哲学思考,解决人类行为产生和形成的问题,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创新的路径,未来的发展和贡献可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30日第1956期 作者:谭成慧 赵源 刘电芝精彩推荐:人格神经科学:探索人格特质的神经生物机制脑中寻美:探索神经美学的思想之道认知人类学视域下的文化研究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人工智能学家
来源:神经科技
“诸位的眼睛,可以观赏你们喜爱的任何一幕戏。而我不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人在观看一幕戏、一场电影或任何一个场面时,意识到让你们可以享受到色彩、美景与动感的视觉是个奇迹,并对此抱有感激之情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 海伦?凯勒
如果说几十亿年前生命的诞生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美的奇迹,那么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堪称这个奇迹中最耀眼的巅峰之作。重量约为1.3千克,体积约为1200立方厘米,包含大约860亿个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以及同样数量的非神经元细胞(例如对神经元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的胶质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血管组织等),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与奥妙之处被很多神经科学家认为并不亚于广袤无垠充满未知的浩瀚宇宙。
图1 大鼠脑部(左)和人脑(右)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视角的主要脑区和结构
神经系统的功能,概括来说就是根据生物个体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控制或调节自身的行为以及内环境的稳态。这个过程抽象下来实际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输出信息。就像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通过键盘鼠标将信息输入,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运算之后通过显示器来输出结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而即便是从最基本的生存层面来看,每一个生物个体都需要感知周围环境并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野外生活的动物敏锐地发现猎物才能进行捕食,及时地察觉天敌才能躲避危险。
外界环境信息的获取及处理主要由感觉系统来负责,包括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味觉系统和触觉系统等。在生物体获取的所有外界信息中,视觉信息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对于高等动物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对于一个正常人,视觉信息占全部感觉信息的70%以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很容易体会到视觉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感觉。
图3 人体的主要感觉
视觉系统在结构上主要包括眼睛(主要指视网膜)、外侧膝状体(简称外膝体)以及视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以及纹外皮层)等,在功能上主要负责视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进而形成视觉,同时也与其他脑区一同参与到一些和视觉成像无关的行为控制中。
图4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投射的主要脑区和结构
视觉系统是目前为止研究得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入的感觉系统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视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视觉系统本身的特点和研究优势。上文中提到过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获取、处理并输出信息。因此对神经系统进行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就是精确了解和控制它获取的信息。而这在视觉系统的研究中是非常容易做到的:研究人员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计出各种静态及运动图形作为视觉刺激。这些由计算机在时间和空间上精确控制的视觉刺激使得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完全了解实验动物视觉系统的输入信息是什么。
视觉信息的获取过程主要发生在视网膜中,而对这些信息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则发生在视网膜、外膝体、视皮层等。因此对视觉系统功能上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电活动是神经系统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而视网膜中一部分细胞的任务就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即光电转化)。这些电信号经过视网膜其他细胞的加工后向脑内的外膝体传递,之后传递给视皮层进行更进一步的信息处理与整合,进而形成视觉。为了便于理解,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于日常生活中的写信寄信:在写信时信息由写信人的思想转换成文字,而信纸则是载体,这就如同视网膜中的光电转化过程;然后信件被投递至邮箱中,这就如同视觉信息从视网膜传递到外膝体;最后在邮局根据信件的不同类型以及目的地进行归类处理以便转运至收信人所在地,这就如同视皮层的功能。
对于视觉系统的探索,长期以来大量的实验主要集中在对猫、猕猴等实验动物的视皮层以及外膝体的研究,尤其是对视皮层功能的了解。近些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实验小鼠上的成熟推广,很多视觉研究领域的实验室都开始用小鼠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人们对视网膜的研究同样起步很早。早期的研究材料大多是兔子、猫、蝾螈等实验动物的视网膜,类似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实验集中在对小鼠视网膜的研究上,也有关于猕猴和狨猴视网膜的研究报导。
视网膜——视觉第一站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外界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经过眼部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最后聚焦到视网膜上,在这里发生了一次神奇的光电转换,即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因此,视网膜是接收视觉信息的第一站,对于高等动物来讲视网膜也是唯一的视觉信息来源。
视网膜中的神经元,根据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主要分为五大类:光感受器负责光电转换,双极神经元负责接收光感受器输出的信号并传递给下游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信息从光感受器到双极细胞以及从双极细胞到神经节细胞的传递过程分别受到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的调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则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的最后一站,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后将电信号向下一级脑区外膝体的中继细胞进行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化学突触来完成。简单来说,前一级神经元的电活动促使其分泌特定的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并作用在下一级神经元上进而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有的神经递质可以增强下一级神经元的电活动,有的神经递质则会抑制下一级神经元的电活动,比如双极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增强神经节细胞的电活动,而无长突细胞释放的递质可以抑制神经节细胞的电活动。
近年来发现的一些不完全依赖于光感受器而是自身就具备感光功能可以进行光电转换的神经节细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些感光神经节细胞可能并不参与视觉成像而是与生物个体的昼夜节律的调节相关。
图5 视网膜结构及其神经元组成示意图
上面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情况,而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之间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连接实际上是极其复杂的,虽然这些连接遵循着一些基本的规律。首先,上面讲到的五种类型的神经元可以进一步的被分成多个亚型,不同的物种之间在亚型的具体数目上有些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以小鼠的视网膜为例,目前的研究表明光感受器共有三个亚型,双极细胞则有十多个亚型,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各自更是可以分为二十个亚型以上。其次,每个神经元可以和多个神经元、多亚型神经元、多类型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同时一些神经元具有释放多种化学递质的能力。另外,神经元之间除了化学突触连接之外还存在电突触等连接方式。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使得视网膜神经环路呈现难以想象的复杂程度。一些研究视皮层功能的科研人员通常会假设视网膜只负责信息采集而不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点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对于越高级的生物,主要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都集中在视皮层;同时适当地忽略次要因素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是显然,作为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很难想象视网膜实际的功能会只局限于简单的像素采集。
通过对视网膜功能的深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在视觉信息的第一站,在光感受器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之后,接下来一系列的神经元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加工处理,最终由神经节细胞向其他脑区传递。虽然视网膜是这么复杂的系统,但是也可以相对简单地来理解。一种简单的模型是说,光感受器将信息传递给十多个亚型的双极细胞,可以理解为十多条并行的通路,这十多条通路在对视觉信息进行平行传递时由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将视觉信息的不同要素(比如明暗变化,颜色,运动速度与方向等)抽提出来传递给不同亚型的神经节细胞。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亚型的神经节细胞具有的功能特征多样性反映了视网膜环路功能的复杂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考虑到临床意义,目前为止神经节细胞是视网膜中被研究得最多、了解得最深入的神经元。而即便如此,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还是很不全面,甚至多数还停留在根据形态和功能对细胞进行分类的阶段。更不用说在形态和功能的一些最基本的方面才刚刚开始进行系统研究的双极神经元,以及其他种类的神经元。为了理解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与机制,对所有这些神经元进行系统而精细的研究都是必须的过程。而很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依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例如近些年来转基因小鼠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科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视网膜的研究中,结合分子生物学制作的各种不同品系的转基因小鼠,使得实验人员可以针对某一种或者某几种细胞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图6 视网膜平行通道信息处理模型示意图
外膝体——信息中转站
外膝体的英文是“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其中的“ geniculate ”就是“形状似膝”的意思。
外膝体类似于视网膜,其中的神经元也是规则地分层排列,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分布在不同分层,接收不同亚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输入,再将这些信息传输给初级视皮层。在视网膜、外膝体、视皮层以及其他很多脑区,细胞有序的分层排列是很普遍的结构特征。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投射到外膝体各层是有规律可循的。外膝体每层都与对测视野相应的半个视网膜之间形成一定的视网膜投射图关系,即视网膜中相邻区域投射到外膝体时也是相邻或重叠的。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将空间位置信息在视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图7 猕猴外侧膝状体在脑内位置以及切片结构示意图;下图为视网膜到外侧膝状体投射的空间位置拓扑关系
传统的研究结果使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膝体的中继细胞主要接收一个或极少数的几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输入,并把这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输入忠实地传递给下一级的视皮层神经元。因此外膝体被认为是视觉信息的中转站,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并不复杂。这个结论对于某些物种的某些外膝体神经元或许是适用的,但可能并不是全部。最新的一些研究结果暗示,在小鼠、猕猴等动物的外膝体中,单个神经元是可能接收多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输入的。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我们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外膝体在视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了。它是如何整合多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输入的?它是仅仅负责分流传递视觉信息么?
如果再考虑到外膝体中除了这些中继细胞外,还有大约25%的中间神经元,那么外膝体在功能上的复杂性可能就更高了。这些中间神经元一方面接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指令,另一方面同时接收视皮层的反馈,作用则是调节其他神经元的电活动。这里就出现了另外一个科学家们在20世纪晚期才注意到的重要现象,视皮层接收外膝体中继细胞的信息之后,会反过来就外膝体进行负反馈的调节。就像一个系统,有兴奋就需要有抑制,有正反馈就需要有负反馈,这样才有可能使系统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至于能量无限的增益直至衰竭崩溃。所以,像前文提到过的中间神经元可以抑制其他神经元的电活动、高级皮层可以对低级脑区进行负反馈调节,这些都是使得神经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的重要功能。
视网膜应用多条平行通路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同样的,视觉信息在脑内的处理过程也有类似的平行模式,即不同性质的视觉信息成分经不同的神经环路通道预处理,最终由不同性质的皮层细胞来分别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目前的证据表明,中枢视觉信息的处理既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升级的过程,又遵循着平行处理的原则。而外膝体作为视觉信息的中转站,在平行信息处理通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将不同细胞种类的平行通道、左右眼信息通道、空间频率通道、颜色信息处理通道、空间方位信息通道、运动方位信息通道等分别传送到专门处理这些信息的皮层神经元。
视皮层——中央处理器
在神经系统这部“巅峰之作”中,大脑皮层的形成可称为“画龙点睛之笔”。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才开始出现的皮层结构,在学习记忆、语言思考以及知觉意识等高级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越是高等的生物,其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则越是发达。
通常所说的视皮层主要包括初级视皮层(又称作纹状皮层或视觉第一区域,即V1)和纹外皮层(例如视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区域等,即 V2、V3、V4、V5)。实际上,根据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现在已经知道的猴皮层上至少有35个区域与视觉功能有关。视皮层和其他皮层区域一样,根据组织染色的结果以及神经元的种类与连接方式等,通常分为6层,有些层次的细胞接收皮层下区域或者其他皮层的输入,有些层次的细胞则负责向皮层下或者其他皮层输出信息。
图8 外侧膝状体至初级视皮层各层的投射关系、初级视皮层内部的投射关系及初级视皮层向外侧膝状体、上丘及其他皮层区域的投射关系
初级视皮层接收来自外侧膝状体的信息,然后通过 V2 和 V3 传递给 V4、V5(即 MT 区)以及更高的脑区。有一种模型认为,整个的皮层信息处理过程由两条并行的通路完成:V1、V2、V4 等组成的腹侧通路主要处理物体形状、颜色等信息;V1、V2、V5 等组成的背侧通路主要负责对运动等信息的感知。当然,还有其他的模型同样来阐述视觉皮层的工作机制,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缺点。
图9 视觉通路的平行处理模型。主要分为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
20世纪50年代末 David Hubel (1926--2013)和 Torsten Wiesel (1924--)首次开展了对视皮层细胞的研究,可以说他们的探索开创了视皮层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新纪元。一方面,他们大量的基础工作为视觉神经生物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描述了视觉信息在皮层水平的处理机制的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从发育的角度对皮层功能的可塑性等方面也进行了观察和阐述。因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有另外一位科学家 Roger Sperry 同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ubel 和 Wiesel 根据对视觉刺激的反应特征,在视皮层发现了多种神经元,分别叫做简单细胞、复杂细胞以及超复杂细胞。他们后续的研究以及后来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实验对这些不同细胞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的另外一项重要发现则是在视皮层中证实了之前由 Vernon Mountcastle (1918--2015)根据其在躯体感觉皮层的研究提出的皮层功能柱的结构。他们的发现可以简单描述为许多具有相同特性的皮层细胞,在视皮层内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上排列起来,这种按功能排列的皮层结构,即皮层的功能构筑,沿着皮层的不同层次呈现柱状分布,例如方向柱、方位柱、眼优势柱、空间频率柱以及颜色柱等。这一结构的形成对于皮层内感觉信息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0 初级视皮层功能住模型示意图。X轴代表眼优势功能柱(即柱内细胞接收左眼或右眼输入),Y轴代表方位功能柱(即柱内细胞偏好相应颜色代表的朝向)
上面这些仅仅是对视觉系统的非常基本的简单介绍,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共同原则。同样地,除了那些对各个组织不同之处的继续研究之外,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共通的并且并不局限于视觉系统,比如对神经元在结构功能等的分类与研究、神经环路的构成、神经环路中信息的处理等,再考虑到发育、疾病以及高级功能的相关问题,基本上就涵盖了接下来可预见时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
到这里,关于视觉系统的介绍基本就结束了。那么让我们回到最原始的问题:我们到底是如何看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上面的介绍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其中的过程,但是对于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却并没有涉及。视网膜进行光电转换,那么为什么就获得了外界的图像信息了呢?其实,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亮度和波长,亮度代表黑白,波长则决定了颜色。所以外界物体不同位置反射的光投射到视网膜上不同的细胞上时,每个细胞获得的信息是相应的光强变化和波长,而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视网膜上所有的光感受器所获得的信息就构成了视野中的明暗和颜色。至于故事的结尾,视皮层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与整合后如何形成视知觉,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目前为止还比较初步,暂时可能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目前对于视觉系统、神经系统、生物系统的认识与曾经相比已经获得巨大的飞跃,但是还远不足以回答所有的问题,甚至于若要把我们已经了解的内容说是“冰山一角”也并不知道这样讲是否算作言过其实。但是,这也正是所有这一切的魅力所在,小至分子细胞,大至自然宇宙,好奇心通过科学的力量不断地获得满足,而这个过程又为我们不断地带来愉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中科院之声
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相关阅读
周博士带您探秘大脑之【视觉的秘密花园】
眼睛分析光线,然后大脑再创造出一个三维的世界。而这一切都开始于视网膜,一个躲藏于眼球后面的透明薄膜。在这里,光线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导至大脑。
视网膜上覆盖有密密麻麻的光学感受器,它们是由一些特殊的神经细胞所构成——我们称之为视锥和视杆,这些可是由人脑内远古的感光细胞进化而来的。之所以要称它们为视锥和视杆,很简单,因为它们长的就像棒槌。不过,它们可不傻。每个眼球上大概含有1.2亿-1.25亿个视杆,在昏暗的环境中视杆是主角。而视锥的含量则少了很多(每个眼球含6百万-7百万个视锥),在明亮的环境下视锥则变成了主角。这种光线的摄取和转换,并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般简单。
视网膜上存在三种类型视锥,各自负责一种特殊可见光谱的探测:红、绿、蓝。几乎无限的色调和色彩渐变都可以被解构、分解为这三种颜色。而红绿蓝这三种颜色也同时是计算机屏幕创造五彩斑斓图像的原色。与“视锥”相比,“视杆”兄弟就非常孤单,它只有一种类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昏暗环境下分辨颜色的能力减弱了?”
视锥细胞内有一个颜色识别器,我们称之为“光视蛋白”。每一个光视蛋白都是由一种感光化学物质构成——我们叫它“视黄醇”,它是由维生素A衍生而来。这些视黄醇舒舒服服的坐在光视蛋白的蛋白外壳上。在三种原色的识别器(红、绿、蓝)中,视蛋白略有不同,这样可确保每种识别器只能吸收、识别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当光线敲击到视黄醇,后者随后改变其分子形态,从而导致包封的视蛋白变换形状。这是一种多米诺骨牌似的生物效应,最终导致视神经被激活。
光信号从视神经传至丘脑,最终到达枕叶。枕叶位于大脑的最后端,就是在这里,重建了我们所看到的三维世界。能首先“触摸”外部世界的是——视网膜。它有一个网膜投射图,细胞在其中紧紧地排列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幅图,细胞的功能各自被分封,有的负责捕捉物体的移动,有的负责探测物体的深度,有的负责观察物体的形态,还有的则摄取颜色。
从眼睛摄取的信号需要进行一些非常聪明的处理加工,这样才能让大脑弄懂哪些是真正想看到的,哪些只是“打酱油的”?打个比方,一个狩猎的人停下车来观察一群狮子。他的眼睛先捕捉那些从狮子和周围草丛反射过来的光,然后视网膜被激发,形成了二维的图像模式,再传导至初级视觉皮层。在颞叶的帮助下,大脑开始构建三维图像,从而区分、辨认这个狩猎场景中的不同细节。视觉信号随时间而发生改变,画面里任何一个细节的移动都能被探测出,不论是速度还是方向。这些被处理的数据也是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工作,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通过对患有视觉失认症的病人进行研究,逐步收集了一些线索,来搞明白大脑是如何处理视觉景象的。我们发现问题发生在大脑而非眼睛。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丈夫把妻子错认成“帽子”。神经病学家Oliver Sacks在他的同名专著中是这样描述这个病例的:“P博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钢琴家和音乐老师,但同时也是一个病人。他无法识别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物体。有一次,P博士试图将妻子放在自己头上,因为他把妻子错认为是帽子。”
P博士仅仅是其中之一。还有的视觉失认症病人无法正确的感知物体的深度、他人的言语或面容。此外,这种失认症还能影响其他感觉,比如无法辨识气味或声音。
视觉修复
视力障碍或是失明,通常都是视觉传导通路损伤所致——角膜或晶状体雾化导致视物清晰度下降;角膜的退化;视觉皮层(位于大脑的后部)的外伤或中风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工程学和技术学的进步为那些正在失明或已经失明的病人打开了越来越多的窗口。特别是干细胞研究,它为越来越多的疾病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当然也包括视觉障碍。干细胞可以向任何一种细胞进行分化,自然也可以向科学家所期望的方向分化。让我们看看干细胞有什么超能壮举。
本是晶莹剔透的角膜在遭受损伤或疾病后,就会变得模糊、不透明。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去除角膜表面受损的细胞,然后再移植一层新鲜的角膜细胞。由于这层新鲜的角膜细胞是来自于供体眼(也就是别人的眼睛),所以即使有效,也要面临着一些风险,比如排斥反应,比如细胞会随时间而逐渐退化。
而角膜干细胞移植就能规避这两个风险。这些干细胞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角膜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干细胞还能持续不断地提供新鲜的角膜细胞以替代老化的。为了避免排斥反应,这些干细胞通常都是取自患者本人的另一个健康眼或是近亲亲属。但是,有时这两个选择都不存在,于是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开发其他的可利用资源。一旦得到干细胞,就首先在实验室里将其孵化成一薄层细胞(单层排列),然后孵育成更为坚固的多层细胞。在培养基质的支持下,这些细胞逐渐呈结构性的生长。最后,将这些组织移植入患者的眼睛中。
智能视觉修复——什么意思?简单的比喻,科学家像是一个玻璃清洁工,他们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到视觉的主舞台——视网膜。再打个比方,黄斑变性导致了视网膜损伤,为了修复视觉,科学家们就必须要绕过这些受损伤的视网膜,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挑战。视网膜上的细胞是一个介质,介于光线和神经细胞之间。而神经细胞负责将视觉信号传导至大脑内。传导途径就是视神经。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干细胞给我们的承诺,一个难以置信的承诺。日本科学家成功地把小鼠的干细胞孵育成视网膜细胞,可这还不是亮点。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将干细胞孵育成了一个真正的结构,一个能发育成视网膜的真正结构。
干细胞移植用于人类视觉修复的前景虽然光明,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当前,进入人们视野的是“视网膜植入物”。这是一种神经假体,被称为视网膜外植入体,由三个元件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修复一种类型的视觉。这三个元件包括一个照相机(捕捉光线),一个视频处理器(翻译摄入的视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就是视网膜植入体本身。
使用者佩戴着一个独立的外部相机,通常是镶嵌在一副眼镜上,实时的捕捉周围的环境。这种形式的视觉信号对于人来说,毫无意义。所以,需要将这些信号分流入视频处理器。在这里,视频信号被重新解读成电信号。就如同人类正常的视觉处理,光线被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传导至视觉皮层。视频信号被解读成电信号的过程,现在已经可以无线传输至接收器。而这个接收器位于眼睛内。这个接收器完成了视觉旅程的最后一段——连接到视网膜植入体。这种视网膜植入体是由一系列微小电极构成,并直接埋置于视网膜内,与视神经细胞直接接触。植入体电极将信号传递至视觉皮层,但是佩戴者无法以正常方式体验视觉。相反,他们只能看到明暗的变化。佩戴者只能慢慢学习如何去解读并赋予意义。
德国蒂宾根大学的团队尝试开发一种更小、更精细的视网膜植入体。这种新型设备埋置于视网膜下,拥有1500个光学敏感器,能够直接捕捉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直接沿视神经传导。因此,这个新的装置完全不需要任何外部硬件。初步试验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佩戴这种新型设备的人可迅速地获得视物能力,可以看到形状,描述物体,比如字母。
6月28日10个项目进行线上路演。多数获得投资人约谈
报名
里报名
人工智能学家 Aitists
人工智能学家是权威的前沿科技媒体和研究机构,2016年2月成立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进化实验室(AIE Lab),重点研究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大科学问题。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Aitists
投稿邮箱:post@aitists.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