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变绿洲的名人?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宁夏区情常识竞赛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首先,它开辟了横贯亚洲内陆的东西交通要道;其次,它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再次,它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和印度等国的直接联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6、丝绸之路进入繁荣时代的标志是?

答: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7、王莽代汉后汉匈之间为什么会起争端,并最终导致丝路的中断呢?

答:王莽无故贬低匈奴单于的政治地位,降低对匈奴的礼遇,引起了匈奴的反叛。对西域的叛乱,王莽不仅不设法予以缓和,反而采取粗暴的镇压措施,导致西域地区再次为匈奴所控制,丝绸之路完全断绝。

8、新朝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西域诸国断绝了与大新帝国的联系,丝绸之路曾一度中断,这条丝路是如何被再次打通并且得到延伸的?

答:公元73年东汉班超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公元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后到达了地中海,进入了欧洲腹地,使丝绸之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

9、历史上欧洲与中国的首次交往和“丝绸之路”有怎样的紧密联系?

答:使丝绸之路到达欧洲,中国使臣第一次到达西方,之后中方官方相交开始,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后汉书》记载了公元166年罗马使节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东汉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并在中国建立了大使馆的纪录。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

10、东汉乃至延至魏、晋,朝廷对西域的主要管理方式是什么?

答:公元10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府,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此后三通三绝,西域一直以长史行都护之职。东汉时候,开始在设

}

原标题:沙漠造林人张喜旺

  九月的库布其沙漠炎热依旧。午后,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路边,等待载着全国各地记者的大巴从远处驶来。他就是曾出现在央视公益广告中的独贵塔拉镇村民张喜旺――当地防沙治沙先进典型人物。

  这里的杨树林一眼望不到边,成群的树木笔直排列,满眼绿色让人有种身处南方的错觉。可是张喜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全是沙漠。

  独贵塔拉镇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从2002年开始种树,张喜旺坚持在沙漠种树15年,如今,他的团队在这片沙漠中已经种了2万多亩地的树。

  在种树之前,张喜旺是地道的农民,家里20多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仅2000元,“只能弄点自己吃的,没有存款。”谈起如何走上种树这条路,张喜旺表示“稀里糊涂的”,是为了既能打工又能照顾家里,他还清楚记得,那时候给别人打工,种一天树是16块钱。

  2010年,既缺资金又没经验的张喜旺组建了自己的民工联队,决定带头种树。那时候的他不敢把规模扩大,“假如我有2万块钱的馍馍,我就吃2万块钱的馍馍,再不敢往大吃,因为到头来工人要问咱们要钱,没钱怎么办?”张喜旺以朴实的语言向记者解释。

  沙漠里环境恶劣,在沙漠中种树绝非易事。夏天暴晒,温度能达到四十几度;风沙频繁,常常一场大风就刮得昏天地暗;沙漠里行走困难,不像现在有车,那时候连路都没有,人还要扛着树苗,在沙漠里走两三公里才能把树种下;经验技术都不足,导致树木成活率低,“60公分的沙柳苗子一夜就被吹得全部倒下,这种事经常有。”他的团队甚至还发生过工人在沙漠里走失的事情。回想过去,张喜旺透着无奈。

  随着经验的积攒,张喜旺种树的规模不断扩大,他的团队多的时候能有五六十人,他也成了当地防沙治沙的典型人物。2014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首支绿色中国梦的公益广告――沙漠绿洲中国梦。片中,张喜旺向观众诠释了大漠植树人的艰辛及对绿色的渴望,一跃成为当地名人。

  谈及为何能成为典型代表,张喜旺认为,主要就是实在,干的活踏实。他表示,踏实与治沙关系很大,种树要踏踏实实的去做,不踏实树就不可能活。

  如今,依靠着向公司承包沙漠种树,张喜旺的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买了车,装了网络,喝水再也不用喝苦咸苦咸的盐碱水了。

  不仅钱包鼓了,张喜旺看到,人们的思想也改变了,开始觉得种树是一件有意义、积德的事,“原先觉得这个不好我就不做了,现在只要是叫种树,就是不好我也得坚持住。”

  树多了,生态就改善了。张喜旺表示,2010年以前,沙尘暴三天两天就得刮一回,现在一年就三五回;以前一年基本不滴雨,现在时不时一个月就下一场雨;树栽起来了,鸟也多了、狐狸也有了,“这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了”,张喜旺乐呵呵地总结说。

  能够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张喜旺觉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兴奋的向记者介绍,在大城市打工的乡亲们回来后就说,回到家乡独贵塔拉,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这就充分说明这地方环境大大改善了!”

  正如他所说的,做什么事都要踏实,“红了”之后的张喜旺并没有贪大,每年的企业招标,他都是按照自己的能力去揽活儿,“一年一个脚印心里才踏实”。

  日子越来越好,张喜旺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主要让娃娃们把书念出来,再过几年,领上老婆出去转转,辛苦了一辈子。”至于种树,张喜旺准备再种个十几年,“干到60岁,能干得动就干!”

(责编:施麟、贺迎春)

}

  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王有德胸前挂满金光灿灿的奖牌,用浓重的宁夏北部口音,讲述着一个穿越40多年时光的改革故事。

  1月3日,科学治沙的探路人、改革先锋王有德走进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学院,开展“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活动。近两个小时的讲述和互动中,一位一生战风斗沙的治沙英雄,与未来可能奔赴治沙一线的学子们同频共振,在思维碰撞和理念传承中,更加坚定了前赴后继、建设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决心。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夏灵武人,家住马家滩镇马家墙筐子村,小时候亲眼看到村子周围林草茂盛、资源丰富,周围都是非常美丽的草原。后来,生态遭到破坏,沙子淹到房顶,沙漠埋没了村庄,沙逼人退,全村1万多口人,被迫搬离家乡。”王有德的讲述把师生们带入风沙肆虐的毛乌素沙地边缘。

  三天一场风,十天一场沙。毛乌素沙地不断侵袭,将他居住的村子逼得四分五裂——这让青年时代的王有德对治沙充满了特殊的情感。

  “很尴尬。”王有德讲起1985年自己被任命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时的情景,宣布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鼓掌。当时,计划体制下,林场的人心比沙子还散,159名职工有三分之二要求调走。

  改革势在必行。王有德深知,必须“搬掉保险箱,砸烂铁饭碗”,调动起林场职工的积极性。然而,面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有人写匿名信,有的当面谩骂,更有甚者,在他枕头底下放菜刀来威胁他。他不为所动,坚决推出三项改革措施:一是压缩非生产人员,将原来的后勤管理人员从28人减少到16人;二是取消一线职工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彻底改变过去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方式, 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

  职工不服,王有德就身先士卒带头干。即使离家只有3公里,却始终与职工吃在工地、住在帐篷,50多天都没有回家。白天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则点着煤油灯研究第二天的工作。三伏天砌渠道,25公斤重的水泥板,职工一次背1块,他就背两块,脊背时常被磨破。冬天抢灌冬水,水渠被冲垮,他先跳下去抱着麦草站在冰水中保护渠道,尽可能减少损失……

  当年,治沙造林就超计划完成造林152%,成活率比改革前提高了22%。 

  在此基础上,王有德在大泉、北沙窝等地引水治沙造田,开发经果林、发展编织,开展多种经营。就这样,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实现了场子活、沙漠绿、职工富的目标,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实现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为全国科学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王有德带领下,林场由过去每年治沙三千亩提速到每年治沙两到三万亩。在浩瀚的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63万亩的绿色屏障。林场职工年均收入从80年代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低6万元、最高20多万元,家家住上了楼房、户户开上了小车。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转眼,王有德已经退休4年多了。退休后,他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继续治沙,一天都没有懈怠过。他说,铁锹拿不动了,但还可以带着年轻人干。这辈子,治沙就是一颗钉子,锈也锈到心里了。

  听完报告,师生们意犹未尽。水土保持专业学生周红梅向王有德提问:“您所从事的事业,和我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可以说是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您40多年的治沙事业中,吃了这么多苦,您觉得值吗?”

  “这四十年我们为大地披绿、保护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伟大祖国做出贡献,我觉得太值了。我也希望同学们不要怕苦,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奉献力量。”王有德说。

  听了报告,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学生秦有库说,“这次报告会让我想起了去年到白芨滩参观时的情景,当看到沙漠里的片片绿洲时,我感到非常震撼。今天,’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几个字,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让我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清晰的方向,找到了奋斗的力量。”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通讯员 何小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2非洲杯冠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