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和重铬酸钾的铬酸钾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式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1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3. 胶体提纯:渗析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粒子。如有多种微粒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时,一般先考虑10电子的微粒;一种元素可分别与多种元素形成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时,该元素一般为氢元素,所形成的分子一般为CH4、NH3、H2O、HF。

  2、关于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化合价的数值加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等于8

  3、周期表的结构:各主族的分布,元素名称,符号;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规律(分左、右)

  4、同族金增非递减,同周金减非递增的含义 5、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别方法

  6、元素正常化合价的奇偶性与该其所在的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原子序数的奇偶性一致。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具有相似性,但常见的CO2和SiO2除外。

  8、注意离子的“阴前阳下,径小序大”意义

  9、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尤其注意Cr、Mn、Fe、Cu。电子排布图的书写

  10、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的含义 11、s电子云、p电子云的形状

  1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变化规律(注意第一电离能的反常)

  13、σ键比π键牢固,一个共价键中必然存在一个σ键,剩余的是π键

  1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15、判断离子化合物中有无共价键的方法;判断化合物中有无非极性键的方法。电子式的书写(注意类盐)

  16、关于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常见的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CO和N2,CH4和NH4+,CO2和N2O、SCN,SO2和NO2等,注意离子的价电子数的确定 ——

  17、σ键的电子对数的确定方法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阅读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1)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3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 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 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② 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④ 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 AlO2- 离子方程式:AlO2- +H+ +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 吸水性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3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2)

——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菁选3篇)

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归纳2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归纳3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3)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菁选2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

  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2.“18电子”的微粒

  三核18电子的 H2S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2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4)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菁选3篇)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1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

  (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

  (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1)电功和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qU=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P=W/t=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2)★焦耳定律:Q=I2Rt,式中Q表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单位是J。焦耳定律无论是对纯电阻电路还是对非纯电阻电路都是适用的。

  (3)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①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和电热是相等的。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成立),

  ②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有W>Q,UIt>I2Rt,U>IR(欧姆定律不成立)。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2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3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互相转化,互相激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5)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1

  1)“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总和”的说法是错误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运动”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而发展是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说法是错误的。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即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透过现象可以认识本质。

  (5)“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的认识是正确的。在人类任何一个认识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都包含着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等辩证关系,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

  (6)“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是错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是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矛盾普遍性只能寓于特殊性之中,绝不能将它们的关系颠倒过来。

  (7)“矛盾双方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是错误认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离开条件去谈转化是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8)“因为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新内容不能采取旧形式”。此观点是错误的。对内容决定形式不能作机械的理解。新内容的发展,不但要求新形式来为自己服务,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而且可能利用旧形式为自己服务。

  (9)“凡是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它”。此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存在着很复杂的情况。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性,尽力避免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10)“事物的量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也都随之发生变化”的认识是错误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但在一定范围内,量变并不引起质变。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事物的质才能随之发生变化。

  (11)规律的重复,是本质性、必然性内容的重复,不是具体事件的重复,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12)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种现象,是客观的;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是主观的。当然,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就会产生错觉。

  (13)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之间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即现象不是反映而是体现本质。

  (14)唯物辩证法和诡辩论具有本质区别。第一,前者既承认区别又承认联系(既讲非此即彼、又讲亦此亦彼)。后者不承认区别只承认联系(不讲非此即彼、只讲亦此亦彼)。第二,前者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后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三,前者既坚持两点又分清主次,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后者虽然坚持两点但不分主次,属于均衡论。

  (15)部分质变归根到底是量变,不是质变。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有数量变化与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

  (16)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是以差异为前提的;也不能把斗争混同于斗争的具体形式,如错误地认为斗争即对抗。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2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①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②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区别:

  a.形成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b.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c.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c.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①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②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区别:

  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有无现实根据);

  b.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根据是否充分,条件是否齐备);

  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对人是否有益);

  d.可能性大小(或然率的大小)。

  ③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①本质和现象有区别:

  a.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d.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比较深刻、单纯。

  ②联系: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a.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b.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③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6)

——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1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2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 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 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 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 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 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 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 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 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 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 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 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 (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 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 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 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衡)结果。

  常错点17 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7)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归纳1

  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反应热、盖斯定律。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衡、*衡移动(重点是等效*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衡的解决。

  ⑧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值及酸碱性)

  ⑨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

  ⑩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

  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以考查出现的概率大小为序)

  ①金属元素:铁、铝、钠、镁、铜。

  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③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碳、氧

  ⑤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⑦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方程式

  ⑧几个典型反应(特征反应)

  ⑨乙醇、乙酸等几种特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归纳2

  一、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二、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高考必考的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扩展8)

——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归纳1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归纳2

  1.电解池: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

  2.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

  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5.电极名称及反应:

  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6.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

  7.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规律总结: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电

  注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电解质水溶液电解产物的规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

  上述四种类型电解质分类:

  (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

  (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

  (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

  (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2)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 M— ne - == M n+

  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 M n+ + ne - == M

  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镀铜反应原理

  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

  2.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

  电解质溶液:硫酸铜

  (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 金属阳离子 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

  (2)电解氯化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铬酸钾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