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及历史是从什么字开始演变的呢?

(图片仅做示意,特此说明)

文字记载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文字进化史,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字发展历程,下面我就做简单的论述。

一,西方文字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纵观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历史上有几大独立发展的文字,分别是: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埃及圣书体还有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国的伟大汉字,虽然字体结构和读音都不一样,但他们在某些方面貌似有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倘若按照现在大部分专家的解释,那便是,这些文字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渊源,即:闪族字母。

不过这一证论至今还在商讨之中,未能定论。但无论是哪种文明下的符号文字,可以完全肯定的是:只有伟大的华夏汉文化才得以承传,其他文明的文化乃至文字都彻彻底底断了,只有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没有断,文字一直在有序承传,发扬光大,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力量,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生命力。

(甲骨文,示意图,仅供参考)

说到西方文字,追本溯源便是埃及的象形文字,但发展到后来便产生了重大变化。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地中海东部沿岸的腓尼基人以繁盛的商业和海上贸易为主,和埃及人和希腊人都有密切的商业往来。为了商业上使用的方便性,腓尼基人把埃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成了字母,于是乎这种字母也传到了希腊。

当时的希腊,其文明程度非常之高,字母传到希腊后,希腊人结合本土的文化对字母进行了改进和美化,同时把腓尼基人由右向左的读法改成了由左向右的写法,这也是现在西方文字写法的起源。

后来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希腊字母被罗马人予以吸收和改进,对于一些发音复杂的希腊字母,罗马人则进行了单纯化的改进,并创造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字母。

(苏美尔楔形文字,示意图,仅供参考)

从西元开始,大部分字母业已完备,并广泛的流行在欧洲各地,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又创造出了一些形形色色的字母,形成了现在的26个字母体系。同时,随着书写和印刷的方便,又创造出了小写字母。

因此,西方文字发展的一个大概脉络就是:埃及到腓尼基,然后经过希腊的演变之后,罗马成了集大成者,最后被西方世界发展运用风行于世界各国。

(中美洲玛雅文字,示意图,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二,中国文字是怎么诞生发展的呢

中国文字的起源是象形字,先古人们通过观察山川日月草木花虫等,摹其形、表其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符号形态越来越简化。中国文字虽然越来越简化,但却一直维护着其原始的内容,在形成更多的文字之时,只是在原始的内容上加以组合,籍此来表达更为宽泛的延伸含义,也就是说,中国文字一直没有符号化,这是和西方文字最根本的区别。

通常讲,中国文字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方式组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六书。中国文字发展的里程碑时期是秦朝,在秦朝以前的文字,大概是一个古文向大篆演变的过程。

古文时期的文字繁复多样,就是象形文字,总体来说分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商后期的人们,在记事或者祭祀之时,在兽骨或者龟甲上留下的文字。多使用刻或者钻裂的方式,也有用写的,但为数尚少,多为卜辞,有象形程度高,一字多体的特点。说明在殷商的时候,中国文字还是比较旁乱不够统一。

金文:先秦称铜为金,因此刻录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被唤做为金文,也叫钟鼎文。和甲骨文相比,其象形程度更高,也更显浑厚自然。

金文和甲骨文都是殷商文字,但是青铜器一般只有官方才能铸造,因此金文是官方文字,相比而言,出现了“官体多繁,俗体趋简”的特点,这也是文字发展的一个方向,文字的发展总是从民间日常使用中,为了方便而变得越来越简化的一个衍变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后期,古文字逐渐发展成了大篆。自汉代以来,大家都认为大篆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最先开始变革古文,逐渐创造新的字体,更加趋于简便。故大篆又称为大籀篆,还称之为籀篆、籀书、史书。

大篆变化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它使文字线条化,以前不均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更加生动;另一方面使文字规范化,原来不规范的图形逐渐向结构整齐的字形演变,这一系列的变化,便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字体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于周时期的金文与秦时期的小篆之间,属于大篆的范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面对原来六国各自地区文字不一样的的局面,决定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形成一种严格的统一标准,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小篆应运而生。

小篆是以秦大篆为基础,又进行了规范化的改善,形成的一种简化版规范文字,又名玉筋篆。较之大篆,小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字形成纵势,笔画粗细划一,排列齐整。与大篆相比较,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变得整齐、和谐、美观,基本上都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在轮廓、笔划、结构方面定型,象形意味消弱,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困难。小篆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体异众多等局面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隶书形成时间约在战国晚期,成熟在汉代。主要有秦隶和汉隶之分。隶书主要是小吏在日常的行文中为了方便而应急的字体,后经程邈整理,慢慢地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隶书字体。隶书在秦代民间广泛流行,官方除了一些很正式的诏书或者文件用小篆写之外,一般也采用隶书。因此隶书在秦代是和小篆是并行发展的,而并非由小篆演化成了隶书,它是对小篆字体的进一步简化,这也是把隶书称为“佐书”的原因,就是辅助小篆的意思。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迅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其官方文字的地位迅速被日常所用的隶书所代替。到汉代主要使用的文字是隶书,尤其是东汉,隶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东汉中叶出现的八分隶书,是隶书发展到最成熟阶段,显现出当时人们追求美雅的趣味。

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隶书以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现在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且,隶书以前的汉字,都类似于绘画,用线条构成,自隶书成熟以后,汉字由横竖撇点等笔画构成,为楷书的出现打下来基础。

楷书,又叫正书或者真书,唐之前,楷书曾一度称为隶,或八分,唐之后则慢慢无此叫法,因此很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看到很多书籍上写的隶,总以为是东汉中叶的隶体字,其实这一看法是片面的,而且大名鼎鼎的郭沫若在他的《兰亭论辩》中也出现过这一“错误”,甚至还写出了让人模棱两可的虚豪概念,这个我在人民大学实习的时候,跟好几位学弟探讨过这一概念。

追本溯源,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它更趋向于简化,字形由扁平趋于方正,是一种对隶书的改良。楷书出现在东汉时期,六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唐代走向成熟。汉末、三国时期,逐渐变隶书的波磔为笔直和撇、捺,改弯为钩。《辞海》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因此自唐以后没有更多的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被称为唐楷之冠的欧阳询《九成宫》)

汉末书法家钟繇开创了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楷书鼻祖”。他在书法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贡献极大极大。

到唐代欧阳询时期,他在楷书的书法理论上贡献突出,乃至在以后的科举制度中,都以他的欧体为准,因为这样显得更加规范,甚至还有“无欧不点元”这样的说法,就是说,不写欧体字,不给你点状元这样的说法。再加上后世统治者对欧体字的推崇,欧体楷书甚至被称为“万世法程”,欧阳询还被很多文人称为“今古一人”,他所创立的“八绝”理论,为楷书的书写,几乎定下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基本法则。

草书是起草文稿时,潦草书写隶体而导致的一种变体,后来成为一种通行的写法,以至到现在,则被演化成一种纯粹的“书法艺术”。

甚至还有一说:草书是古代军队打仗时,为了快速传递书信而写下的一种极简的潦草书信模式。

草书始于东汉,兴于晋唐。汉末,甘肃人张芝一洗前尘变幻古法,在草书上集大成,变章草为今草,他每天临池洗砚,笔耕不辍,池水尽染,写出了一种当时人根本见都没见过的“一笔连贯书体”,让同时代的大家都震惊不已。大文学家以及书法家韦仲看到张芝写的狂草,惊呼不已,以为是神仙之作,遂逢人说项,夸张芝是“草圣”。

(张芝《冠军帖》局部)

晋朝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更是张芝的极端粉丝,关于钟张二人,王羲之更有“抗行雁行”之论,认为他的草书不及张芝,王献之更是书风潇洒,华美中和,他传世的碑刻或者翻刻的草书作品,几乎跟张芝留下的《冠军帖》书体一模一样,可见二王对张芝草书的崇拜是何等的痴迷和疯狂。

(王献之大观帖,字体几近与张芝的一样,甚至有《冠军帖》是王大令代笔这么一说)

行书是为了解决楷书书写速度慢和草书难以辨认而产生的一种书写体,从本质上讲,以简易为遵旨,书写性强。

中国古代的行书大家,简直是高手如林。行书发展到了盛唐,几近到了非常完善的地步。晋朝的二王父子是行书的代表性人物,二王直接呈现了中国汉字中和美的特点,一应而下,影响力极大极大。

到了唐朝的时候,颜真卿以古拙雄强、雄浑老辣的笔锋,像世人宣泄着另外一种汪洋恣肆的笔法,其代表作《争座位》、《祭侄稿》可谓是后人根本无法逾越的经典之作。

因此,在中国,纵向意义上讲,汉字书法被笼统地分成了两大派:一是二王父子的中和秀美派,另一派则是颜鲁公的古拙雄强老辣派。自此,以二王为宗和颜真卿为主的两大派别,堪称中国书法界的泰山北斗。

到了元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出现了,他的出现更是继承了二王的中和秀美,使得当朝的统治者乃至文人士大夫都走上了学习赵孟頫的书法路线。

到了满清时期,由于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不作为,再加上侵略者的不断滋扰,满清后期给祖国带来了中华之殇,彼时,一大部分学习二王的秀美派人士,一改前习,开始写起了颜真卿,因为颜真卿是人品和书品俱佳的忠臣典范,像清朝统治下的傅山、何绍基、郑板桥、王铎、刘墉等人,都是颜真卿的忠实粉丝,他们在书写颜体字的同时,也是在宣泄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更是抒发着自己“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生际遇。

这个时候,虽然狂草盛行无比,然楷书则基本被大唐定下了不敢越雷池的方正结构,其结体十分讲究,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一丝不苟,方正的真书也透露着伟大的中国同胞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中国古代,写字和书法几乎是一回事,文人既是墨客,墨客亦是文人。没有像现在流行书风侵染下蹦出来这么多所谓的什么“创新”,古人更不写丑书,也没有什么书法艺术的说法,书法就是书法,书法不是艺术,书法要高于艺术,艺术是一个近代词汇概念,它根本无法囊括和概论我国伟大的汉字书法。

综上所述,中国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象形文字发展到古文字,再发展成大篆,秦朝统一文字之后产生了小篆,然后在小篆的基础上,为了书写更为方便,隶书也被广泛推行使用,最终随着发展隶书彻底取代了小篆,尔后又慢慢发展成楷书的一个总过程。而期间出现的行书和草书,都是为了书写的便利而形成的。

文字是一个文明最根本的东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就是源自于文字。文化代表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更是我们的灵魂。传承文化,发扬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欲兴国,先兴文化;欲兴文化,先兴文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进化同时也呈现了时代的交替,文明的发展。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宋体,建国以后又出现简体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由简到深,逐层递进,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中国自古就有“ 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之一种形式。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之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及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之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地域特色。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小篆的鼻祖,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 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相传秦代金、石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楷书"尤为盛行,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代表人物: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赵体)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之一行书"。

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时期,简化了汉字出现简体字,后来又出现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文字的演变历史作文400字【一】

汉字的演变可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隶书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变革,因而成了古今文字的分界线.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隶书以后是今文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至于草书和行书可说是书体的演变,而不是字体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历史作文400字【二】

雷峰塔,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遗憾的是古塔无踪,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成为[缺席者]。雷峰塔有太多的苦难经历。他原名叫西关砖塔,又称黄妃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八年。北宋末,塔遭雷击,南宋初修复后比原塔减去二级成为五级浮屠。这是一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芯砖砌,塔檐、平座游廊、栏杆等为木构。塔内壁每面均嵌《华严经》刻石,塔下辟地宫,供奉金洞罗汉。南宋以后,雷峰塔木构檐廊屡毁屡修,当时画家陈清波等绘声绘色有《雷峰夕照》图,塔下又有御园以芳园。斜阳落照,塔起金轮,湖上黄昏暮景中无有堪与之相匹者,西湖十景中自然少不了好的一席之地。岂料,明喜靖年间,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构檐廊,仅剩砖体塔身,塔顶也毁残了,老树婆娑,有人题诗叹为[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只剩塔芯的雷峰塔,仍然凌空兀立,以残缺美的特殊风姿又耸峙了四百余年。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他与湖对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石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时40分许,西湖南岸一声巨响。[老衲]突然[仆倒],一时尘埃蔽天,鸦雀惊飞,雷峰之巅碎砖累累,不下万千,杭州城中万人空巷赶来看热闹,不少人还趁乱在塔砖堆里[淘宝],居然也有发意外之财者。原来,塔倒之前,早已为挖塔砖者损坏提骸骸可危,因为民间谣传,雷峰塔砖有辟祸镇邪的[神力],故而盗挖者屡禁不绝,终于酿成大祸。浪漫诗人徐志摩托车在他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九中为我们留下了[老衲]临终前险状的物写:[路上我们逛了雷峰塔—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体形,看了危险极了。

七十多年过去了,因历史文化融入湖光山色,孕育并发展了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势必历史地、文休地与湖光山色相依相存。雷峰夕照的[缺席]终将仍由雷峰夕照来补全。

文字的演变历史作文400字【三】

一进电脑室的门,我就被那挥毫气宏,笔墨魂灵,刚劲有力的书法所吸引。那刚劲有力的草书;那像水一样柔,如风一样轻的簪花小楷;还有那虽然长的千奇百怪但意思却简单明了的甲骨文……

老师还告诉我:“人类自公元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出土带字的甲骨文已超过16万片,但这些文字能认识和隶定为汉字的才有1723字,不认识的任有2549字,另有合文371字。”

其中,“家”这个字的甲骨文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宝盖头就像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而下面的那个“豖”就像在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而父母就是为我们撑起那个遮风挡雨的屋人

,这个甲骨文就体现出家是多么温馨,多么温暖啊!那“水”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就像一条河一样,那四点就像是被哪个顽皮的孩子弄起的涟漪……

中国的古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文字的演变历史作文400字【四】

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文字的演变历史作文400字【五】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因此,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字的演变过程及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