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扩散和泡利不相容原理比喻理论之间矛盾吗,请大神指点?

┊┊┊┊┊┊┊┊┊┊┊┊┊装┊┊┊┊┊订┊┊┊┊┊线┊┊┊┊┊┊┊┊┊┊┊┊┊

随着计算机的性能提高和计算技术的长足发展,利用计算机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运用数值运算统计求和的方法:分子动力学法。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Accelrys公司的软件Materials Studio来模拟二甲醚在不同橡胶中的扩散行为,用Einstein法和Green-kubo法求得二甲醚在6中橡胶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并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

基于COMPASS力场进行建模。为了使模拟体系接近真实体系,模型的构建采用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选取能量最低、体系最稳定的周期边界作为初始构型。然后对模拟体系进行能量优化和预平衡,进行NVT系综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以便得到二甲醚在橡胶内的扩散过程和运动轨迹,最后采用两种算法计算二甲醚在橡胶内的扩散系数。通过本研究的计算数据,发现分别通过两种算法得到的二甲醚在橡胶中的扩散系数在数量级上保持一致,除去个别点外,两者的相对误差在一定稳定范围内。Green-Kubo法计算需要积分,较为繁琐,误差较大,Einstein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接近。用Green-Kubo法求得二甲醚在343k温度下的氟橡胶中的模拟扩散系数最大,可推测此温度下在所有研究的橡胶中氟橡胶的耐二甲醚的能力最差。基于本文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本文所研究的橡胶中丙烯腈含量为20%的氢化丁腈橡胶的耐二甲醚性能最好。

关键词:二甲醚,分子动力学,橡胶,扩散系数

}

《第二章半导体光物理与光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半导体光物理与光化学(9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半导体光物理和光化学,董忠平 稀土学院,半导体指电导率在金属电导率(104106/cm)和电解质电导率(10-10/cm)之间的物质。 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导电机理不同,金属为一类,半导体和绝缘体为一类。 半导体和绝缘体与金属相比,能带是不连续的。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通常是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价带(valence,半导体的定义,band,VB)和一个空的高能导带(conduction band, CB)构成,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一个区域为禁带,区域的大小通常称为禁带宽度(Eg)一般半导体的Eg小于3.0eV。 半导体材料的光物理行为与半导体的带隙和禁带中存在的陷阱能级及表面态能级密切相关。,无机半

2、导体材料的分类,无机半导体,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典型的元素半导体有锗、硅、硒和碲,它们位于周期表中族和族。 化合物半导体种类很多,包括周期表中的第族元素(Ga、In)和族元素(P、As、S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AB,GaAs、GaP、InP等;周期表中第族元素和第族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AB、ZnTe、ZnSe ZnO、CdS、CdTe;周期表中族元素和族元素AB, PbS, PbTe、SnTe; 族元素O、S、Se、Te与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u2O、Bi2Te3; 族元素与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TiO2、WS2、NiO、MoSe、WO3。,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掺杂半导体,本征和掺

3、杂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 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合称电子-空穴对,均能自由移动,即载流子,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 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这种由于电 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与温度有关,半导体材料性能对 温度的敏感性,可制作热敏和光敏器件,又造成半导体器件 温度稳定性差的原因 。 掺杂半导体:通

4、过扩散工艺,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合适 的杂质元素,可得到杂质半导体。,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价电子,空穴,自由电子,共价键的两 个价电子,(a)硅和锗原子的简化结构模型 (b)晶体的共价键结构及电子空穴对的产生 图 1-1硅、锗原子结构模型及共价键结构示意图,2,结论:,电子和空穴一样都是运载电荷的粒子,也称载流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和电子作定向移动,移动方向相反,但形成同一方向的电流。,3,掺杂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二、N型和P型半导体,1、N型半导体,图1-3 N型半导体的结构,4,N型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 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N型半导

5、体。 多子:N型半导体中,多子为自由电子。 少子:N型半导体中,少子为空穴。 施子原子:杂质原子可以提供电子,称施子原子。 N型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自由电子)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也就越强。,结论:多子的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的浓度决定于温度。,2、P型半导体,图1-4 P型半导体的结构,6,P型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 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就形成了 P型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浓度大于自由电子的 浓度,称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 。 少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简 称少子。 受主原子: 杂质原子中的空位吸收

6、电子,称受主原子。 P型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它是靠空穴导电,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空穴)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 也就越强。,二、PN结及其单向导电型,1、PN结的形成,图1-5 PN结的形成,8,形成过程:,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由于P型半 导体中空穴浓度高、电子浓度低,而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 度高、空穴浓度低,因此在交界面附近电子和空穴都要从 浓度高的地方浓度低的地方扩散。P区的空穴要扩散到N 区,且与N区的电子复合,在P区一侧就留下了不能移动的 负离子空间电荷区。同样,N区的电子要扩散到P 区,且 与P区的空穴复合,在N区一侧就留下了不能移动的正离子 空间电荷区。,9,2、PN

7、结的单向导电性,(1) PN结的正向导通特性,正向偏置:指加在PN结上的电压(正向电压),将P区 接电源的正极,N区接电源的负极,10,(2) PN结的反向截止特性,b 反向偏置,反向偏置:加在PN结上的电压(反向电压),将P区 接电源的负极,N区接电源的正极,图1-6 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11,第一节 半导体物理,半导体能带结构: 半导体材料的光物理行为与半导体的带隙和禁带中 存在的陷阱能级及表面态能级密切相关。半导体粒子的尺寸很小时,这种微粒是半导体团簇,团簇的光物理性质表 现出量子尺寸效应。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材料本身的光物理特性。,尺寸较大的半导体粒子在晶体中存在

8、分子(或原子 间相互作,HOMO相互作用形成价带;LUMO相互作用形 成导带。电子在价带和导带中是非定域化的,可以自由移 动。在理想半导体的场合,价带顶和导带底之间带隙中不 存在电子状态。这种带隙称为禁带,禁带宽度用Eg表示。,实际半导体中,由于半导体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杂 质和各类缺陷,使电子和空穴束缚在其周围,成为捕获电 子和空穴的陷阱,产生局域化的电子态,在禁带中引人相 应电子态的能级。以离子晶体中心缺陷为例,在正电荷中 心,负离子空位和间隙中的正离子是正电中心,正电中心 束缚一个电子,这个被束缚的电子很容易挣脱出去,成为 导带中的自由电子。由于正电中心起提供电子的施主作用 因此,这种半

9、导体是N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施主能级Ed靠近导带底Ec。,在负电中心,正离子空位和间隙中的负离子是负电 中心,负电中心束缚一个空穴,把束缚的空穴释放到价 带, 即从价带接受电子。 由于负电中心起接受电子的 受主作用,这种半导体为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受 主能级Ea靠近价带顶Ev。,陷阱:陷阱是俘获一种载流子的能力强、俘获另外一种载流 子的能力弱的一种深能级中心,故陷阱具有存一种储载流子 的作用。 陷阱可分为浅陷阱和深陷阱,浅陷阱能级位于导带 底和价带顶附近,而深陷阱能级位于禁带的中心附近。深陷 阱可以捕获光生电子和空穴,起复合中心作用。另外,在半 导体表面,由于晶体的周期性被破坏和各种类型

10、的结构缺陷 以及吸附等原因,禁带中形成表面态能级。,半导体表面态主要有两种: (1)固有(本征)表面态:晶格中断表面产生悬挂键具有 束缚电子的作用表面态。 (2)非本征表面态:杂质或者缺陷产生的价键表面态。,因为表面态是电子的一种束缚状态,所以,在能带图上,表面态上电子所对应的能量能级,就称为表面能级。 表面态也可以是空穴的束缚状态。 表面态对于半导体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起复合 中心作用,降低少数载流子寿命。,如果半导体粒子的尺寸小到纳米尺度时,这种纳米晶的 能级结构及其光物理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纳米晶是半导 体团簇,团簇中由于电子和空穴在空间限 域,使价带和 导带变成不连续的电子状态,图给出

11、了尺寸大的粒子和 尺寸很小的团簇半导体的空间电子状态示意图。 在团簇中,粒子半导体的导带和价带变成量子化(不连 续的)的非定域分子轨道,与大粒子相比,导带升高 价带下降使带隙增宽。微量尺寸越小,带隙越大,在团 簇中,在导带和价带之间有深陷阱和表面太能级,对光 物理和光化学有很大影响。,半导体的光吸收,半导体材料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Eg的光子,将发生电 子由价带向导带的跃迁,这种光吸收称为本征吸收。本征 吸收在价带生成空穴hvb,在导带生成电子ecb,光生电子 和空穴因库仑相互作用被束缚形成电子空穴对,这种电 子-空穴对称为激子。 与本征吸收有关的电子跃迁,可分为直接跃迁和间接 跃迁。,直接跃迁:

12、导带势能面的能量最低点垂直位于价带势能面的最高点,吸收能量hv Eg的光子时,发生由价带向导带的竖直跃迁。 间接跃迁:导带势能面相对于价带发生漂移,这时除了基态向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还伴随发生声子的吸收或发射跃迁,这种间接跃迁为非竖直跃迁。 由于声子的能量很小,所以带隙间的间接跃迁能量仍然接近禁带宽度。,半导体材料除了本征吸收,还有如激子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杂质吸收等,吸收出现在本征吸收带的长波区,这些吸收很弱。所以半导体的吸收光谱主要讨论各种半导体的本征吸收特性。,典型的半导体吸收光谱,固体吸收光谱的主要特征:,基本吸收区: 价带(电子)导带,伴随光电导,a-105106 cm-1 激子吸收

13、峰:激子态 自由载流子吸收:导带(价带)中的电子(空穴) 声子吸收带: 光与晶格振动模式间的作用, a 杂质吸收 自旋波量子吸收和回旋共振吸收,离子晶体:105cm-1 非极性晶体:101-102cm-1,三 半导体的吸收光谱,半导体材料的吸收特性主要由吸收波长(带边波长g和峰 值max)和吸收系数给出,带边波长g决定于带隙能量即禁带 宽度Eg,关系式为:,光在含半导体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强度按如下指数 形式衰减:,I0 为入射光的强度, l为入射光的穿透距离(单位为cm) 为吸收长度的倒数,在吸收带边, 随着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直接跃迁,指数n=0.5;对于间接跃迁n=2,,四 半导

14、体的发射光谱,1. 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光 半导体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有直接复合和间接复 合两种,复合使光诱导产生的激发态以辐射与无辐射跃迁回 到基态。,直接复合:指跃迁到导带的电子直接跳跃回到价带与光生空 穴复合称为激子的直接复合发光。 间接复合:光生电子或空穴先被陷阱捕获。,光生电子-空穴复合跃 迁示意图:图中Et为陷阱能级。,在图b中,光生电子先被深陷阱捕获由导带转 移到Et中,然后,由Et跳跃到价带与空穴复合;图c 中,光生空穴先被深陷阱捕获,在这个过程中,在深陷 阱被束缚的电子转移到价带,在深陷阱产生空穴,然后 导带电子跃迁到深陷阱与空穴复合。 比较这两种发光带,间接复合发光

15、带比激子发光带 红移。,第二节 半导体的电子性质,在光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半导体光 生载流子的特性。光生载流子(光致电子和空穴)在光照 作用下是怎样产生和被激发的,激发之后又是在何种条件 下怎样与吸附分子相互作用等,都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 构有关。而这些光生载流子在半导体体内和表面的特性又 直接影响其光催化性能。 所以,了解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对于光催化研究十分重 要。,光生电子和空穴是光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其迁移过程的概率和速率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和价带边的位置以 及吸附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 从半导体的带边位置,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光化学反应 在热力学上是允许发生的。 如果溶液中的反应物要

16、求在光照的条件被还原,那么,热力学上要求半导体的导带边必须在氧化还原电 对电位的上面。,从热力学上讲,受主物种的相关位能需低于半导体 导带的位能。 以光解水为例,理论上,要使水完全分解,半导体 材料的能带结构最好和图中的化合物CdSe 相似,即具有比氢电极电位更正的导带电位和比氧电极 电位更负的价带电位,并且二者之间的吸收带隙应尽可 能窄。这样既可保证光解水反应在光催化剂表面上进 行,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作为催 化剂的激活光源。,许多半导体材料(TiO2 、ZnO 、Fe2O3 、CdS 、CdSe 等)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可以作为光催化剂。但是,由于 某些化合物本身具有一定

17、的毒性,而且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 不稳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光腐蚀现象,所以目前只有TiO2是 较为广泛使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虽然,也有一些半导体材料如SrTiO3与TiO2具有如同样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但是,由于它们的吸收带隙均大于 3.2eV,不利于可见光的直接吸收利用,故没有成为实用的 光催化剂。,TiO2作为光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 合适的半导体禁带宽度(3.0eV左右),可以用385nm以下 的光源激发活化,通过改性有望直接利用太阳能来驱动光 催化反应。 光催化效率高,导带上的电子和价带上的空穴具有很强的 氧化-还原能力,可分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化学稳定性好,具有很强的抗光腐蚀性。 价

18、格便宜,无毒而且原料易得。,二 空间电荷层和能带弯曲,当体相半导体材料与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电解液接触 时,如果半导体的(Feimi)能级与电对的电极电位不 同,电子就会在半导体和电解液的界面发生流动,直至 电荷达到平衡。 空间电荷区:电荷转移导致电荷在半导体表面的分 布有所不同,半导体的能带在表面发生弯曲,这个区域 称之为空间电荷区。 相对的,电解液一侧产生双电层:紧密层(Helmholtz层)和扩散层(Gouy-Chapman)。,费米能级是指费米子系统在趋于绝对零度时的化学位; 但是在半导体物理和电子学领域中,费米能级则经常被 当做电子或空穴化学势的代名词。 费米能级在半导体物理中是个很重要

19、的物理参数,只要 知道了它的数值,在一定温度下,电子在各量子态上的 统计分布就完全确定了。 费米能级和温度,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杂质的含量 以及能量零点的选取有关。 n型半导体费米能级靠近导带边,过高掺杂会进入导 带;p型半导体费米能级靠近价带边,过高掺杂会进入 价带。,。,费米子:具有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的基本粒子,遵从泡 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量子态只能被一个粒子 所占据。 玻色子:具有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的基本粒子,不遵守泡 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量子态可以被任意多个 粒子所占据。,基本粒子中所有的物质粒子都是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原材料(如轻子中的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中微子);而传递作用

20、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都是玻色子。,对于半径为O的球形半导体颗粒,从球心=0)到距离球心为处的电位分布可以由下面的方程得出:,LD是德拜相机长度,与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ND有关,W 是空间电荷层的的厚度,k 是波尔兹曼常数,从半导体颗粒的中心到其表面(r=r0)的电位降:,三 平带电位,平带电位是半导体/电解液体系的重要特征,是确定半导体 能带位置的重要物理量。 平带电位:体相半导体与电解液接触时,由于两者费米能级的不同, 半导体一侧将会形成空间电荷层,而电解液 一侧将会形成Helmholtz层,从而半导体的能带在表面发生弯曲。如果对半导体电极施加某一电位进行极化,改变 半

21、导体的费米能级,半导体的能带处于平带状态。,测量半导体纳米晶平带电位主要方法,光谱电化学法:在三电极体系下,对半导体纳米晶电极施加不同电位,测量其在固定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 电化学法:在三电极体系下,使用入射光激发半导体电极,改变电极上施加的电位。,四 半导体催化剂的光激发,多相光催化反应可以在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表面上发 生。由于不同固体的表面电子态在能量上的差异,在不同固 体表面上发生的光催化作用,包括起始的光激发过程和随后 的电子转移过程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光催化反应中,催化 剂的能带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光激发之后 的反应分子或催化剂的化学行为。,1.半导体价带光激发,以半

22、导体为光催化剂时,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多相光 催化的起始步骤是在半导体颗粒中产生电子 空穴时。图 2-10 给出的是半导体在吸收能量等于或大于其禁带能量 的辐射时电子由价带至导带的激发过程,由图可见激发后 分离的电子和空穴各有几个可进一步反应的途径(A,B, C,D)。,2.光催化量子效率,光催化量子效率:每个被吸收的光子能发生的动作次数。 是以量子产额来定量的。 为了确定效率和量子产额,必须考虑把电子和空穴所有可 能反应路径的概率加以组合。对一个理想的体系,有下列简单 关系给出的量子产额:,在假定产物向溶液扩散得很快,而且与供体再结合的 电子以及与受体再结合的空穴之间无逆反应发生的条件下 得到

23、的,量子产率和电荷转移过程的速度(KCT)成正比, 而和电荷转移速度(KCT)以及电子与空穴再结合(体内和 表面的)速度(KR)之和成反比。 对光催化过程来说,如果没有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反应 发生,则量子产率为理想值等于1。,3.光生载流子的捕获,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对半导体光催化反应不利。为在光催化剂表面上有效转移电荷,必须减缓或者消除光激发电子-空穴对的重新复合。 在制备胶体和多晶光催化剂时,和制备化学催化剂一样,一般很难制得理想的半导体晶格。,在制备过程中,无论是半导体表面还是体内都会出 现一些不规则结构,这种不规则性和表面电子态密切相 关,可使后者在能量上不同于半导体主体能带上的电子 态。这样的电子态就会起到俘获载流子的

}

  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241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45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6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

  308护理综合根据《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确定。

  331社会工作原理1.《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概述、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学校制度等)、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教师、学校管理。2、中国教育史: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早期启蒙教育思想;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育;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3、外国教育史:古希腊教育;古罗马教育;西欧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4、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学习及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338生物化学糖常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核苷、核苷酸、激素等的结构、化学性质与主要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酶的催化机理、酶动力学、抑制与调节;生物代谢与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代谢的整体性及其调节;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糖代谢;脂代谢;生物固氮、蛋白质降解、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等。

  348文博综合①《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2005。②《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49药学综合(B)①《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②《药物化学》仉文升、李安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③《药物分析》(第六版),刘文英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④《药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端主编。

  352口腔综合①《牙体牙髓病学》(第三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②《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版),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③《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④《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六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53卫生综合(包含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参考书为①《流行病学》(第五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包括1-10,12,14,15,16,17,20章的内容)。②《卫生统计学》(第六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包括第1-15,及第19章的内容);③《环境卫生学》第六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二、八章);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六版),金泰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第二章)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考试内容包括: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

  354汉语基础依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437社会工作实务1.《个案工作》许莉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小组工作》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社区工作》徐永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5.《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依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①考试范围参照教指委公布的《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601高等数学(B)1.《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陈家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602高等数学(A)1.《高等数学》李忠、周建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线性代数》,武汉大学齐民友,高等教育出版社

  610民俗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等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考察学生对民俗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学学术动态的了解、把握程度;②考察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经验、感受以及描写能力;③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学术功底的考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方法,解读、分析、阐释民俗现象以及中外民俗学文献的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1文学评论写作主要考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评论赏鉴,兼及对众多批评方法与文学流派的理论把握和应用。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2语言学概论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大出版社

  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大出版社;②《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

  614文献释读主要考察考生对古代文献的标点与翻译,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评论的能力。

  615文学基础本课目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史现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汉语的常识,例如字词的释义、古文断句等,也在考察范围之内。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6作品评论考试范围包括文学、比较文学、电影与女性主义理论及批评方法。主要考察对具体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的评论鉴赏,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基本理论、批评方法的把握与运用。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7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考察考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础理论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特征、类型、价值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申报、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实践和法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演变、价值、特征、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8西方哲学史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德国古典哲学。

  619中国哲学史公共试题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之基本概念、义理脉络及思想流变的掌握程度。内容涵盖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1949年以前)。

  620一元微积分(1)映射与函数概念;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和连续函数的基础知识;(2)导数和微分的基本理论;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法则,比较值问题,函数作图,(3)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重要积分法;定积分概念、基本性质、运算和应用。

  621法学理论A卷含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

  622法律史A卷含法理、宪法、民法、刑法

  623宪法与行政法学A卷含法理、民法、刑法、国际公法

  624刑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

  625民商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626诉讼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

  627经济法学A卷含法理、宪法、刑法总论、国际经济法

  6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民法、国际公法

  629国际法学A卷含法理、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630政治学理论政治学基本理论(包括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源流;国家理论、政治权力理论、政治制度理论、政治行为理论、比较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包括从古典一直到现代的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包括从先秦一直到近代的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

  631公共管理学(A)1、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公共管理的环境;政府间关系;政府职能;公共组织;公共部门管理者;公共政策与执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财政;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政府公共关系与协调;公共部门改革与发展。2、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政策基本理论。3、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对象、内容和特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中国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实践

  632基础英语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633基础法语①《法语》1-4册,马晓宏等编,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1993。②《大学法语课本》上、下册,齐香等编,商务印书馆,1982。

  634基础德语①《当代大学德语》1-4册,梁敏等主编,外研社,2008。②《高级德语教程》上、下册,陈晓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③《德汉翻译基础教程》,张建琦,外研社,2007。

  636政治学原理1、政治关系:政治与利益,政治权力;2、政治行为: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3、政治体系:国家,政党,社团;4、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社会化;5、政治发展: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

  63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经典著作)要求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并能系统理解和灵活运用。

  638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1、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和教育学的演变,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的过程、原则与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德育的任务与内容,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课外活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的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运动训练的内容与种类,运动训练的计划与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管理,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639教育学(B)1、教育学概述2、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教育与社会发展4、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5、教育目的6、教育制度7、课程8、教学(1)教学概述(2)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3)教学过程(4)教学模式(5)教学原则(6)教学组织形式(7)教学方法(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9、德育10、教师与学生

  640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1、实验心理学:要求了解心理学研究的道德问题、如何读写研究报告;熟悉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各自优缺点;掌握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实验。2、心理统计: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心理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检验方法,并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641教育学(A)主要包括教育学概论、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学问题、课程问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管理、班主任、教师等内容。

  642新闻传播学基础以中外新闻传播理论为主,注重考核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能力。一、新闻学:新闻本源及特点,新闻、信息与宣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新闻事业与传媒体制,新闻伦理等;二、传播学: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派(包括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术决定论等),近现代传播史,传播与民主,传播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等。

  643视觉传播学视觉传播学命题范围包括传播学的一般常识、视觉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视觉文化领域的一般实践说明,出题方式以思考题为主,复试主要检验学生在这方面的一般知识水平。

  644交互设计交互设计考核互动数字媒体(主要指以网站、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作为载体的新媒体)的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包含交互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用户中心设计流程和用户体验、设计调查与方法、设计说明与表达。分析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设计和定义能够传达这种行为的外观元素,以用户体验为基础,通过实际的交互案例,设计出符合用户体验的数字媒体产品与服务,提出比较佳的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方案。

  645信息管理基础①《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2②《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吴慰慈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③《档案学概论》,冯惠玲、张辑哲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

  646社会学理论①《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②《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③《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④《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47人口理论①《人口理论教程》,刘铮主编,李竞能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5年6月第1版;②《现代西方人口理论》,李竞能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年9月第一版。

  648人类学概论①《文化人类学》,林惠祥著,商务印书馆,2002。②《文化人类学概论》,周大鸣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③《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④《走进他者的世界》,麻国庆著,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

  649考古学基础①《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②《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650社会工作概论与理论1.《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51中国文明《中国社会史》谢和耐著,耿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中国文学简史》林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古典哲学略述》,冯达文著,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652化学(A)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无机,热力学动力学初步及多重平衡、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周期律及p、d、ds区元素;有机结构及酸碱理论,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结构、命名、物性、化性及波谱性质。有机反应机理、活性与选择性分析、立体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高分子基本概念,聚合反应基本原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653岩石学掌握三大类岩石主要岩石类型的基本特征,包括主要岩石类型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与分类命名原则;主要岩石类型肉眼及偏光显微镜下的鉴定特征,主要岩石的化学成分特征;三大类岩石的基本差别及研究方法(简单了解岩石形成有关的物理化学条件);掌握和熟识影响火成岩成岩作用的动力学因素,沉积相与变质相的划分及其研究方法,鲍文反应系列与实验岩石学进展,特征变质矿物及变质相的鉴定。熟识和了解火成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物质来源、成因类型及其与板块构造、地幔柱理论之间的关系;主要岩石类型与矿产资源形成的关系;岩石(组成岩石的矿物)在工程、建筑、材料、农业、商贸等方面的基本的工业应用。了解岩石学新的成因理论与实验技术。

  654生物化学(一)糖常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核苷、核苷酸、激素等的结构、化学性质与主要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酶的催化机理、酶动力学、抑制与调节;生物代谢与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代谢的整体性及其调节;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糖代谢;脂代谢;生物固氮、蛋白质降解、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等。

  655药分综合《药分综合》为初试科目,包括《药物分析》和《有机化学》两个科目的内容,各占50%,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比较新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药物分析》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分析方法和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主要考察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基础实验和波谱法)。

  656药理学综合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药学专业常用药理学教材有关药物的基本原理、作用机理、实验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对新药药理学研究方法中有关人类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评价指标、实验步骤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对分子生物学在药理学的常用评价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657数学分析1.《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数学分析》(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58综合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4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有机化学》第一版,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8。或国内高等学校通用教材。

  659生物综合(A)《医学细胞生物学》(第4版)陈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出版。《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生物化学》(2000年第1版),古练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60药学综合(A)①《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②《药物化学》仉文升、李安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③《药物分析》(第六版),刘文英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④《药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端主编。

  661医学综合考核医学综合知识,可参考历年医学综合试题。

  662化学综合《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4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有机化学》第一版,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基础有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邢其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663城乡规划掌握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规划原则,能综合应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发现和分析城乡规划中的现实问题。

  664区域分析与规划掌握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规划中的现实问题。

  667基础医学综合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医学和非医学专业的考生可以各自按照本专业的教科书复习。主要内容如下:生理学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的排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酶促反应的基本内容,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与调控,生物氧化。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及调控,基因工程。

  668生物综合(B)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生物电现象,血液与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内分泌生理,神经系统的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酶促反应的基本内容,糖、脂类、蛋白质、核苷酸代谢过程,生物氧化,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生物进化及其进化适应,个体和种群生态学,群落和生态系统,营养级和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669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①《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上下册),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③《高等代数与解释几何》,孟道骥编,科学出版社,2007;④《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71国际关系史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将这些基本概念、理论和工具运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802管理经济学与管理学考试范围:管理与管理者;管理学的演进历程;环境与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学理论前沿;管理实践问题;边际分析方法;供给与需求理论;需求与经济预测;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基础和策略行为;定价理论;风险与决策;反托拉斯政策;管理经济学实践问题。

  803民间文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神话、传说、故事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多民族交流关系,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及其科学写定,中国民间文学史略,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4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本课程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含内容为主要范围,另需考察中国历代文论及西方文论。

  805汉语言学基础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

  806古汉语与古文字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古文字学纲要》,陈炜湛、唐钰明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试范围包括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体文学(诗、文、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8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课目考察考生对晚清民国以来直至当今的文学史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范围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内外对这段文学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围之内。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9世界文学考试范围包括从古代到20世纪末的东西方文学,西方文学为主。考试内容包括文学基础知识、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关的西方文论。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基本理论、批评方法的把握与运用。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10戏曲与民俗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学与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范围包括中国戏曲史的起源、发展与成熟等演变历史,重要的戏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认识和分析。国内外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11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演变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对其中重要文学、文化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运用文学、文化理论分析文学、文化现象的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和思想,要求考生适当了解这个领域的学术讨论及其进展情况。后者主要考察考生对比较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掌握情况。其中马克思恩格斯部分占有较大比重。

  813中国哲学史专业试题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之基本概念、义理脉络及思想流变的掌握程度。内容涵盖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1949年以前)。

  814逻辑学概论本课程主要考查三部分内容:(1)传统逻辑基本理论,如定义理论、直言命题推理、复合命题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论证理论等;(2)现代逻辑基本知识,如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一些基础知识;(3)逻辑哲学与逻辑史基础知识,如主要逻辑学家及其思想、逻辑学的基本常识问题、逻辑学发展的简要历史等。

  815伦理学基本知识考生要对伦理学史上的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其中涉及的道义论和功利主义(或称效用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问题,考生应该在系统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其论证的思路。此外,考生对国内目前流行的伦理学术语的含义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应该有所了解。

  816诗学思想史无论对于中学或西学而言,“诗学”都可以说是“国学”(或“城邦学”)的基础和源头。就中国传统学术来讲,诗学堪称经史子集之学。“诗学思想史”主要考察对中西诗学史上重要的人、事、著作的思想史价值或地位的评价;“中西古典诗学原著”则主要考察对中西古典诗学经典文本的读解程度。两门课考试的重点,侧重时代靠前的源头性的作家及作品。

  817宗教理论了解宗教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及方法论要求。了解关于宗教本质、构成要素、历史形态的理论;分辨宗教结构要素和历史形态在体现宗教本质时的异同。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评价宗教的社会作用,理解宗教产生、存在、发展的必然性。了解中国宗教的特点、历史及现状。分析儒家思想、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818科学哲学科学哲学致力于对科学进行哲学的反思,以及对于科学前沿一些概念和基础问题的哲学探讨。“科学哲学”科目着力于考察考生对于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包括:归纳问题、科学理论的本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科学解释(科学说明)的特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进步的模式、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

  819法学理论B卷含法理、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820法律史B卷含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

  821宪法与行政法学B卷含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822刑法学B卷含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事诉讼法

  823民商法学B卷含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

  824诉讼法学B卷含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825经济法学B卷含经济法、民法、商法

  82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B卷含环境资源法、行政法、经济法

  827国际法学B卷含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

  828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学方法论考试范围:政治科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政治科学的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理性选择、新制度主义、阐释理论、规范理论)、定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与历史分析、民族志研究、扎根理论、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问卷设计、抽样调查与定量分析)、研究设计

  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基本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包括经验研究、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论知识等;研究过程:包括如何确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综述以及与研究问题相匹配的研究设计;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操作化,问卷调查,实验法,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的发展,定性资料收集方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座谈会法、观察法等)的应用,主要的定性研究传统(民族志、个案研究、扎根理论等)。

  830微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金融经济学包括决策行为分析、均衡和套利机会、估值函数与状况权证价格、预期效用理论、比较优证券投资组合、均衡价格和消费配置、均值-方差分析、定价模型、资本结构、理性预期均衡、市场有效性、行为金融学等内容。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31运筹学与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的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的原理,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32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管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实践性应用。包括当今世界管理环境、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计划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组织理论、人力资源规划、领导与激励理论、控制论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33语言学概论(用英文考试,英语专业的考生)①《语言学教程》(第3版,英文版)胡壮麟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834语言学概论(用中文考试,日法德专业)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②《语言学教程》(第3版中文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35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共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主要历史人物、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经验教训。

  836专业综合基础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范畴,学科体系、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本质、目的、价值、主体、环境、过程、载体和管理等;熟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历程、地位和价值,并能系统理解和灵活运用。

  837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概论、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教育组织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组织文化、教育组织权力与政治、教育组织环境、教育决策、教育领导、教育沟通与协调、教育控制。

  838现代教育技术1、绪论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3、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概述4、视听媒体与教学运用5、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6、教育技术应用系统教学应用7、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8、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概述9、媒体组合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10、媒体组合教学评价

  839计算机应用基础1、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进制转换、数据表示)2、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3、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体系结构、TCP/IP协议、掩码划分、以太网、无线网)4、Windows操作系统配置与使用(基本网络配置、IIS、FTP、电子邮件)5、互联网应用基础(HTML)6、网络安全基础知识7、多媒体基础知识8、办公软件基础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

  840普通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重要研究成果以及重要研究范式的了解,考试侧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心理现象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发展史、主要研究方法、神经基础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各个主题(如注意、意识、学习、记忆、语言与决策等)、动机、人格、智力及测量、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考题类型包括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比例各占一半左右。

  841管理学(A)主要包括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发展、管理与社会责任、决策与决策方法、计划与计划研制、战略计划与计划实施、组织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建设、领导概论、激励、沟通、控制与控制、控制方法、管理与创新等内容。

  842新闻实务注重考核新闻实务操作的意识、技能,以及对新媒体如何影响新闻实务问题的思考,具体包括:新闻采访原则、方式、策略,新闻文体类型、特点及变化,新闻写作原理及技巧,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原理及技巧,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及报道策略,财经新闻和融合新闻的特点及报道策略,新媒体如何影响新闻实务,新闻报道的伦理等。

  843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重视考查学生在公共/公益传播和视觉传播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具体包括:公共/公益传播的国际脉络和中国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公益/公共传播,公益组织的传播策略,公益传播运动(publiccampaign)(如健康、环保等);视觉理论的基本框架,视觉文化领域的一般实践。社会研究方法论,传播学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

  844设计学设计学命题范围包括对设计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历史沿革的了解,对设计分类的认识,尤其要求了解与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设计有关的知识,包括其历史、风格变迁以及审美原则,以结合传播学院设计学所设定的以广义的新媒体设计为对象的专业方向。

  845公共关系学重视考察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基本理论和实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具体包括:公共关系理论,中外公共关系发展历史,公共关系过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案例分析,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国际公共关系。

  846信息资源组织①《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曹树金、罗春荣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9②《档案管理学》,邓绍兴、陈智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报考专业不同,参考书目不同,请考生对照报考的专业选择参考书目)社会学(030301)专业:①《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②《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③《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④《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社会工作(120422)专业:①《个案工作》许莉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②《小组工作》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③《社区工作》徐永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④《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⑤《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848人口统计学①《人口统计学》,刘铮,邬沧萍,查瑞传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1版。

  849人类学理论与方法①《人类学方法论》,容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泡利不相容原理比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