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完整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纪录称为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用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的
2. 实体完整性: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全属性,则A不能为空值,基本关系的主码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定义外码与主码之间的引用规则,若属性下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他是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①或者去空值②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 数据库设计的6个步骤: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4.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数据库恢复:从错误状态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
5.事务: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
E-R图:实体,属性,联系
关于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局部数据库(一个或多个)(子模式);模式——全体数据(一个)(逻辑模式);内模式——数据在数据库内部(一个)(存档模式)
数据库二级映像:外模式与模式,模式与内模式
数据库独立性的关系:逻辑独立性(外模与模式)物理独立性(模式与内模式)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存取控制的方法: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
故障的种类:1.事物内部的故障,如运算溢出,并发事务发生死锁2.系统故障如特定类型的硬件错误,(cpu故障)操作系统故障,DBMS代码错误,系统断电3.介质故障,如磁盘损坏,磁头碰撞,瞬时强磁场干扰4计算机病毒(人为)
数据并发带来的问题: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恢复机制的基本原理: 冗余:数据转储,日志文件(先)
使用游标的步骤:1.说明游标2.打开游标3.推进游标4关闭游标

}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问题一:信息安全的信息是指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问题二: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完整性。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 *** 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保证真实的信息从真实的信源无失真地到达真实的信宿。
保密性。指严密控制各个可能泄密的环节,使信息在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的各个环节中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
可用性。指保证信息确实能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所需信息。
可控性。指信息和信息系统时刻处于合法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有效掌握与控制之下。
不可否认性。指保证信息行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

问题三:计算机安全属性的保密性是指

问题四:涉密信息系统指什么

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人至今还认识不清。他们误认为:涉密信息系统是一种安全等级比较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确实,涉密信息系统是有一定的安全保密要求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需要达到较高的安全等级的。但并非所有的涉密系统都是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也并非所有的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都是涉密信息系统。比如,一些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保护其商业秘密而采取了许多安全保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达到了较高的安全等级,但由于其中没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就不能算是涉密信息系统;而有一些党政机关的涉密网,范围很小,只在一间或几间房内的若干台计算机联网,采取了较封闭的物理安全措施,与外界物理隔离,虽然没有采用更多的安全保密技术,系统安全等级并不是很高,但由于管理严密、安全可控,系统中又运行了国家秘密信息浮这些系统就属于涉密信息系统。
因此,我们认定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否属于涉密信息系统,主要是看其系统里面的信息是否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论其中的涉密信息是多还是少,只要是有(即存储、处理或传输了涉密信息),这个信息系统就是涉密信息系统。

问题五:数据保密性是指什么

问题六: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什么

- 保密性(C, confidentiality ):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者过程的特性
- 完整性(I,integrity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 可用性(A, availability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 真实性:内容的真实性
- 可核查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访问控制即属于可控性。
- 可靠性:系统可靠性
-攻防特性:攻防技术交替改进
-相对性:信息安全总是相对的,够用就行
-配角特性:信息安全总是陪衬角色,不能为了安全而安全,安全的应用是先导
-动态性:信息安全是持续过程
信息安全范围(存在IT应用的任何场景):
- 密码、网络攻防、信息隐藏
- 单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
- 灾难恢复、应急响应、日常管理
- 建立安全的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方法;架构信息安全体系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 二者配合关系-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但目前二者脱节很严重:
信息安全策略与管理战略的脱节
将“业务的持续性”与“灾难恢复”划等号
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不够

问题七:信息的可用性保密行可靠性和什么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可靠性,所以答案应该是“完整性”。

问题八:信息安全三性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信息的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问题九:信息安全是什么含义?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 真实性: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
◆ 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 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 不可抵赖性: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是极其重要的。
◆ 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 窃取:非法用户通过数据窃听的手段获得敏感信息。
◆ 截取:非法用户首先获得信息,再将此信息发送给真实接收者。
◆ 伪造: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 篡改:非法用户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再发送给接收者。
◆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服务系统,造成系统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 行为否认:合法用户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 非授权访问:未经系统授权而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 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信息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
◆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 人为错误,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
◆ 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 网络协议自身缺陷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
信息安全策略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而且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 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用户对自身面临的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然后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系统;
◆ 严格的安全管理。各计算机网络使用机构,企业和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
◆ 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许多行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网络上计算机犯罪处于无序状态。面对日趋严重的网络上犯罪,必须建立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非法分子慑于法律,不敢轻举妄动。
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问题
◆ 网络攻击与攻击检测、防范问题
◆ 安全漏洞与安全对策问题
◆ 系统内部安全防范问题
◆ 数据备份与恢复问题、灾难恢复问题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流行,而又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安全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类:
◆ 防火墙: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余下全文>>

问题十: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 *** 、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

当你登录你的QQ账号和别人吹水的时候,当你期末交作业去度娘复制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中登录一些网站的时候,再比如当你查看自己几乎没有什么余额的银行卡的时候(捂脸),或许自己也没注意,(非需要,大部分人也不想注意哈哈哈)我们一直都在以某种方式与数据库打交道,或许你是一个开发人员,也或许你只是一个普通的用户,这一篇是我去年就一直想写的文章,但是也没个合适的机会,这一段时间加班加点写出来,同时最近想要更新的一系列文章,主要针对数据库理论知识,后面我把去年写过的 MySQL 文章也会对应的重新整理一遍

注:这篇文章重点还是偏理论,比较适合数据库的新手,或者具有一定实操基础的小伙伴,

既然你都打开这篇文章了,那你就注定不是一个村民,这一局我们跳 Java 程序员!

开发学习中,想满足一些需求,与数据打交道这可太频繁了,如何存储这些数据就是你考虑的问题了,当然不考虑性能,管理、安全等等,你的选择可就多了,存个 txt,存个xml,甚至还可以存个excel等等,有位新手朋友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他在学习IO的一些技术的时候,常常会简单的保存一些数据到 .txt 文件中,为什么还需要数据库呢?”,这样的一些小Demo,大家在Java基础的学习中应该都是做过的,那么我们下面就从这个问题讲起~

假定我们将数据全部存储在一个普通文件中(data.txt)_(以逗号间隔)

如果在我们的数据极为庞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查询其中的一些数据,例如,查询Eminem的国籍,我们一般会使用遍历,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响应时间会变得极其缓慢,但是使用数据库后,它所提供的一些索引技术等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如果数据中出现了重名的情况,又如何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如果data.txt文件中的数据被错误的修改,例如出生年份被修改为其他类型字符串这种无效表达怎么办?

或许你可以在程序中写一些逻辑判断语句进而筛选处理这些问题,但是仍旧在数据较为庞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增加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而数据库本身就制定了一些约束,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且,有效,从而使开发者只需要更加注重于程序本身的设计,而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处理数据上的一些细节问题

常用来简单存储数据的 txt/excel 等均属于单一文件,并且都是无法共享的,只支持当前用户使用并且修改

数据库允许用户共享,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也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在我们前者中,数据的修改是很随意的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有时候需要面临,多个用户检索、修改同一文件中的数据,或者在并发情况下,写同一文件或者记录,而数据库基于锁等的一些技术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逻辑或者物理上的错误,导致了系统的错误操作,从而使得数据被破坏,如何快速恢复数据,我们上面的单一文件系统显然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数据库却有相关机制去弥补、处理相关问题

上面我们仅仅从几个常见的点分析了为什么使用数据库,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数据库其特殊的存储以及管理方式,既提高了效率,也极大的减少了开发人员的负担

总结一下:数据库 em… 是个好东西!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同样也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语义: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这同样呼应了前面所说:“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

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可共享的大量相关数据的集合

简单点说:数据库就是一个以某种有组织的方式存储的数据集合(理解为数据的仓库也可以),并且能为各种用户共享

特别特别要注意一点:例如 MySQL 、Oracle 等数据库软件不能被称作数据库,他们确切的叫法是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当然了我们口语一般都习惯了,叫XXX数据库,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准确的,自行有个区分的概念就好了,怎么叫就你哈

C: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朋友们,这几个货理论上叫做,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和数据库的概念区别好了喔

定义: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 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指定其结构和约束等。

  • 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查询数据库以获得所需数据、更新数据库以反映现实世界的变化等

③ 数据的组织存储管理

  • 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存放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运行时的统计信息等)、 用户数据、数据的存取路径等
  • 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磁盘上组织这些数据。

④ 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控制)

  • 对数据库的建立、运用和维护等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和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 数据库数据的载入、转换数据库的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性能监视、分析
  •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用户通过 DBMS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 DBMS 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 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D:数据库系统(DBS)

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包括:① 数据库 ②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③ 应用系统 ④数据库管理员

(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就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①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中)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面向应用,且不能保存,不能共享,同时不具有数据独立性
  • 数据面向应用: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定义说明以及管理,也就是说,程序员需要自己规定数据的存储结构,方法,输入方式等等
  • 数据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②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

  •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共享性,但是不具有数据独立性

③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现在)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前面简单介绍了 人工管理阶段,以及文件系统阶段的一些优缺点,而数据库系统作为他们的进化产物,自然对前者的不足做出了一定的完善,下面简单先将其特点列出来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文件系统中,独立文件内部的数据一般是有结构的,但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因此从数据的整体来说是没有结构的

数据库系统虽然也常常分成许多单独的数据文件,并且文件内部也具有完整的数据结构,但是它更注意同一数据库中各数据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简单的认为就是:整体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数据模型)

B: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减少了数据冗余,同时节约存储空间,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使系统易于扩充

这样的特点不仅,减少了数据冗余,同时节约存储空间,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使系统易于扩充

  •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③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控制

  •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

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

  • 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等

A:“型” 和“值” 的概念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例如,员工记录定义为(编号,姓名,性别,部门,年龄,籍贯)这样的记录型

而(,汤姆,男,技术部,40,北京)则是该记录型的一个记录值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的结构和联系),它仅仅涉及到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并且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模式的一个具体值,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实例随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而变动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相对变动的,因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在不断更新。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系,而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中间表(可能叫法不是很准确,不过能理解意思即可)

分别看完模式和实例的配图,这两者的概念就很好区分了,就比如上例中,就是一个学生选课的数据库模式,其中包含学生的记录,还有课程的记录,以及学生选课的记录,而下面我随便举了一些例子,例如他是 2020年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实例,当然前面还有2019年的 2018年的 等等,每个实例就是不同的了,虽然都是学生选课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系统分为三级模式,简单做了一个图,让大家看起来直观一点,当然啦,大家最好先去简单看一下下面概念的介绍再回过头食用 ~

先讲模式,再讲上下两个

(1) 模式(逻辑模式)

定义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同时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举个例子:我的数据库中,存在很多关系模式,例如用户关系模式中(用户编号,用户名称),权限关系(权限编号,权限名称)等,数据库中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就组成了逻辑模式

模式所处位置(三层模式中):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

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2)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

定义: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所处位置(三层模式中):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

模式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看图记忆就行了 - - ),不同的外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

外模式应用的关系:一对多,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它定义了数据库内部记录类型、记录寻址技术、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内容

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现方式:

  • 记录的存储方式(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按hash方法存储)
  • 数据存储记录结构的规定
  •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

(1) 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

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 模式和内模式的映像

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稳定性
  • 从底层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除非应用需求本身发生变化,否则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修改
  •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去
  • 数据的存取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等细节,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软件 ,人员

这一块,不是很重点,也比较好理解,就不细细展开说了 知道这几个点就好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完整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