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微粒吗?


方法点拨】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例如: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人类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再分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1、根据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微粒组成的,这种微粒叫做 , 这个词是 的意思。

方法点拨】理解分子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保持”是指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是大量分子聚合在一起所体现的,单个分子是体现不出的,因而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最小粒子”是指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则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既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B.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
C.水是无色透明液体,水分子也是无色透明液体
D.碳酸氢铵受热后变成气体,是因为它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
2、B;【分析】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等都是物质的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的性质,通常所讨论的物理性质都是宏观现象,一个分子无法显示这种性质。所以一个水分子不可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判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它的分子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但分子并没有变,所以酒精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故应属于物理变化。碳酸氢铵受热后生成新物质的分子,水分子,氨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知识点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尽管德谟克里特猜想的“原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原子概念,但说到探索微观粒子,就不能不提德谟克里特。虽然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带有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但这却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源头。2000多年以后,科学家们正是在他的猜想的启发下,提出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分子、原子概念,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拉开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帷幕。可以说,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2600多年前,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就是在观察了大量类似的现象后,提出了自己天才的猜想:大块物质是由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再分割的颗粒组成的。他把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要明确两点:⑴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时,由于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由此常常采用猜想的方法来研究;⑵但猜想终究只是猜想而已,猜想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猜想,才被认为是科学的理论。

1关于科学探究猜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猜想是一种假设,不需要任何事实依据
  2. 猜想是一种假设,是在观察实验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假设
  3. 科学猜想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只是当时条件无法直接证明

分析】猜想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形成新表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前奏,是在观察实验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假设。

知识点2什么叫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改变,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5)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6)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7)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分子是人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极小微粒。精确的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m,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的真面目。在物理学中,常把亿分之一厘米叫做一埃。象水分子的直径是亿分之四厘米,就是四埃。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把2500万个水分子肩并肩地排列起来,总长度才是1厘米。蛋白质分子它的直径也只有几十埃,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例如,通常情况下,1cm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比如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把它们分给全世界所有的人,平均每人能够分到8万亿个。假想有一种极小的动物喝水,每1秒钟喝进100亿个水分子,喝完1cm3的水至少要用10万年以上的时间!一滴油滴到水面上,可以散成很大面积,油层可以薄到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延展性很好的金子,可以加工成厚度只有十万分之一厘米的金箔。但是这样薄的油层还有几十个油分子厚,这样薄的金箔竟有几百个金分子厚。
  分子的质量也小得惊人。如1cm3水的质量是1克,含有的水分子是3.35×1022个,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 2.99×10-23克。分子里最轻的成员是氢分子,质量小到只有3.35×10-24克,拿一个氢分子质量和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质量之比,大约相当于这个苹果质量和地球质量之比。 
【例2】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氧气由无色气态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原因是( )
B.氧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D.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氧分子间的间隔也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引起的,氧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指的是对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物质,就是化合物,还有同种原子的几个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单质;像金属单质,稀有气体,他们本身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以分子构成的,当然就以原子决定其化学性质了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微粒相对就大的多,比如说一些灰尘,粉末状等物质
而粒子,它就小的可以了,像平常说的:原子、分子、电子、离子、等等这些都是粒子。
可是差别很大的,就这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