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化学简答题Csp怎么求,例题如下?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4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经典习题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第十五章 质谱法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第二十章 毛细管电泳法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1标定浓度约为0.1molL-1的NaOH,欲消耗NaOH溶液20mL左右,应称取基准

2、物质H2C2O42H2O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1%?若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解:根据方程2NaOH+H2C2O4H2O=Na2C2O4+3H2O可知, 需称取H2C2OH2O的质量m为:则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2C2OH2O标定0.1molL-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基准物进行标定。若改用KHC8H4O4为基准物,则有:

mol/L,问上述六次测定值中,0.1060是否应舍弃?它们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度为95和99时的置信限及置信区间各为多少?解:(1)(2)(3)查G临界值表,当n6和置信度为95时,G,0.051.89,即GG,0.05,故0.1060不应舍弃。(4)求平均值的置信限及置信区间。根据题意,此题应求双侧置信区间,即查t检验临界值表中双侧检验的对应的t值:P0.95:1P0.05

置信区间为0.。由此题可见,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3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两种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用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5、0.1007、0.1003、0.1009(mol/L)用硼砂标定:0.1008、0.1007、0.1010、0.1013、0.1017(mol/L)当置信度为95时,用这两种基准物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平均

5、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解:(1)判断两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t检验。而根据显著性检验顺序,进行t检验前,应先由F检验确认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无水碳酸钠:,S12.610-4硼砂:,S24.110-4查表得,F0.05,4,39.12,即FF0.05,4,3。两组数据均值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可进行t检验。(2)进行两组数据均值的t检验,以确定两种方法间的准确度(系统误差)是否有显著不同。即求出t值与相应t,f值(临界值)相比较,若tt,f,说明与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反之则说明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求出合并标准偏差SR:进行两组数据均值的t检验:查表得,t0.0

6、5,72.365,即tt0.05,7,故两种基准物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4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人血清样品中无机磷的含量(mmol/L),8次平行测定结果如下: 1.25,1.34,1.28,1.17,1.33,1.24,1.31,1.32。请用Grubbs法检验分析结果中是否有需舍去的数值?求取舍后合理结果的置信区间。如果正常成人血清中无机磷含量的标准值是1.20 mmol/L,问此样品中无机磷含量是否异常(P95)?解:(1)用Grubbs检验法检查数据中有无要舍弃的可疑数据:, S=0.058,由均值可知1.17是可疑值,则查G临界值表,当n8和置信度为95时,G0.05,

7、82.13,即GG0.05,8,故1.17不应舍弃。(2)取舍后合理结果的置信区间:(3)欲知血样中无机磷含量与标准值(1.20 mmol/L)相比是否异常,应采用t检验。即求出t值与相应t,f值(临界值)相比较,若tt,f,说明与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血样中无机磷含量可能异常(P95),反之则说明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28, S0.058 则分析结果说明与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此人血样中无机磷含量异常的可能性有95。5采用一新建的GC法测定同一批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用标准试样(已知麝香酮的标准值为0.310%)对此新方法进行检验。六次测定结果为():0.307、0.298、0.285、

8、0.301、0.292及0.295,试对此新方法作出评价。解:根据题意,此题为新方法所测的样本均值与标准值(相对真值)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即求出t值与相应t,f值(临界值)相比较,若tt,f,说明与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反之则说明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296,S7.58103则t4.52,查表得t0.05,52.57,即tt0.05,5,说明新方法测定结果与标准试样已知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可能存在系统误差,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 经典习题1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1)

Na2CO3,仍然消耗2molHCl。在这种情况下,CO2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时,pH9,生成NaHCO3,滴定时HClNa2CO3为11,因此1molNa2CO3只消耗了1molHCl,这时对结果有明显的影响。(2)弱酸:滴定弱酸时终点pH7,此时只能选酚酞为指示剂,Na2CO3只反应至NaHCO3,所以消耗HCl量减少,CO2的影响不能忽略。2标定HCl溶液时,若采用

10、(1)部分风化的Na2B4O710H2O;(2)部分吸湿的Na2CO3;(3)在110烘过的Na2CO3,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低、偏高,还是准确?为什么?答:(1)部分风化的Na2B4O710H2O:偏低。硼砂失水后,按公式中,称一定m,VHCl消耗多,故标定所得CHCl浓度偏低。(2)部分吸湿的Na2CO3:偏高。吸湿的Na2CO3(带少量水)中,称一定m,VHCl消耗少,故标定所得CHCl浓度偏高。(3)在110烘过的Na2CO3:偏高。Na2CO3作基准物时在270300加热干燥,以除去其中的水分与少量的NaHCO3。如在110加热,只是除去水分,少量的NaHCO3还存在。Na2CO3与H

11、Cl反应是12,而NaHCO3与HCl反应是11。VHCl消耗少,故标定所得CHCl浓度偏高。3下列溶剂中何者为质子溶剂?何者为无质子溶剂?若为质子溶剂,是酸性溶剂还是碱性溶剂?若为无质子溶剂,是偶极亲质子溶剂还是惰性溶剂?(1)冰醋酸;(2)二氧六环;(3)乙二胺;(4)甲基异丁酮;(5)苯;(6)水;(7)乙醚;(8)异丙醇;(9)丙酮;(10)丁胺。答:质子溶剂无质子溶剂酸性溶剂(疏质子)碱性溶剂(亲质子)偶极亲质子溶剂惰性溶剂冰醋酸乙二胺二氧六环甲基异丁酮水水乙醚苯异丙醇异丙醇丙酮丁胺4试设计测定下列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写出滴定原理、指示剂、操作步骤及计算公式。(1)HCl和H3PO

(4)HCl和HAc;(5)Na3PO4和NaOH;(6)Na3PO4和Na2HPO4;(7)NaHSO4和NaH2PO4;(8)NH3H2O和NHCl解:设计测定混合酸或碱方法是:混合酸体系(HA+HB),根据cKHA(HB)10-8分别判断各个质子能否被准确滴定;根据c(HA)K(HA)/c(HB)K(HB)104判断能否实现分步滴定;由终点pH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混合碱以同样方法处理。(1)HCl和HPO:取一份试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消耗体积为V;另取一份试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消耗体积为V2。按下式计算:;

13、(2)HCl-H3BO3:H3BO3的,不能用NaOH滴定,而加入甘油后可用NaOH直接滴定。所以,可先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由红变黄,记下体积,可求出HCl的含量;再将适量的甘油加入后摇匀,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记下体积即可测定硼酸的含量。;(3)HCl-NH4Cl:NH4+的pKa9.25,显然不能用NaOH滴定。当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完全后,溶液NH4+NaCl,其pH5.2,可选用甲基红(4.46.2)指示剂。设所消耗的体积为V1。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甲醛,NH4Cl可与甲醛反应释放出H+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pKHAc4,可以分步滴定。用NaOH滴定,第一计量点溶液组成为NaCl+HAc,选甲基橙为指示剂。第二计量点溶液组成为NaCl+NaAc,选酚酞为指示剂。;(5)Na3PO4+NaOH:取混合液一份,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滴定至无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1。NaOH全部被滴定,Na3PO4滴定为NaH2PO4。在上溶液中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至红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2。以V2计算Na2H

15、PO4的含量。NaOH消耗HCl体积为(V1-V2)。:(6)Na3PO4和Na2HPO4:取混合液一份,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滴定至无色,溶液组成为:Na2HPO4,消耗HCl体积为V1。在上溶液中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至红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2。溶液组成为:NaH2PO4。;(7)NaHSO4和NaH2PO4:取混合液一份,以甲级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黄色,溶液组成为:NaH2PO4+ Na2SO4,消耗NaOH体积为V1。在上溶液中加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至蓝色,设消耗NaOH体积为V2。溶液组成为:Na2HPO4+ Na2SO4。;(8)NH3H2O和N

=10.23.9=6.3,因为乙醇的pKs(19.1)较水大,所以在乙醇中滴定突跃较大。7取苯甲酸溶液25.00ml,用NaOH溶液(0.1000mol/L)滴定,误选甲基红作指示剂,当滴定剂加到20.70ml时达到终点,溶液的pH为6.20。计算(1)滴定终点误差;(

19、2)计量点的pH值;(3)苯甲酸溶液的浓度。解:(1)滴定终点误差:终点pH为6.20,终点在计量点前,酸过量,为负误差H106.206.31107,OH107.801.58108代入公式:(2)计量点的pH值: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组成为苯甲酸钠, pOH5.57,pH8.43(3)苯甲酸溶液的浓度:8取某一元弱酸(HA)纯品1.250g,制成50ml水溶液。用NaOH溶液(0.0900mol/L))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41.20ml。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定剂加到8.24ml时,溶液的pH值为4.30。计算(1)HA的摩尔质量;(2)HA的Ka值;(3)化学计量点的pH值。解:(1)HA的摩尔质量

HClO42ml,所用的冰醋酸含量为99.8%,相对密度1.05,应加含量为98%,相对密度1.087的醋酐多少毫升,才能完全除去其中的水分?解:除去HClO4中的水所需酸酐:除去冰醋酸中的水所需酸酐:V= V1+ V2=11.72+11.16=22.88(ml)12高氯酸冰醋酸溶液在24时标定的浓度为0.1086mol/L,试计算此溶液在30的浓

所以比较Al(F)计算式中右边各项的数值,可知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有AlF3、AlF4-和AlF52-。4在0.010mol/L锌氨溶液中,若游离氨的浓度为0.10mol/L,计算pH10和pH12时锌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解:因溶液酸度较低(pH10或12),将引起金属离子水解,可视作羟基配

3000cm-1)时,连接氢的碳原子是不饱和的;C-H(=C-HC-H)。3某化合物在4000600cm-1区间的红外吸收光谱如下图,试推断其为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A)CH3(CH2)5OH(B)(C)(D)(E)解:此题为已知范围的未知物,故不需按光谱解析程序解析。(1)3060、3040、3020cm-1为芳香族的=C-H峰;1600、1584、1493cm-1为芳香族C=C峰;756、702cm-1为芳香族=C-H峰,A、B无上述峰。否定A、B。(2)图中无2200cm-1峰,否

32、定D。(3)图中无3300cm-1峰,否定C。应为E。综上所述,其峰归属:3060cm-1、3040cm-1、3020cm-1(苯环=C-H)、1600cm-1、1584cm-1、1493cm-1(苯环C=C)、756cm-1、702cm-1(单取代苯=C-H)、2938cm-1、2918cm-1、2860cm-1(亚甲基CH)、1452cm-1(亚甲基CH2)。4某未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测得其红外光谱如下图,试通过光谱解析推断其分子结构式。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14-14)/2=8,说明可能含有两个苯环、或一个苯环及两个叁键、或一个苯环及四个双键。但由上图显示,cm-1区间没有吸收峰,即结构中不含-CC-及-CN键;分子式中不含氧原子,1700cm-1左右也没有C=O峰,即结构式中也不含C=O基。(2)由不饱和度提示可能含有苯环,特征区内的3060cm-1、3040cm-1及3020cm-1一组相关峰,可能是苯环的=C-H峰。按附录提供的取代苯基的一组相关峰数据均可查到:=C-H3060、3040、3020cm-1(w),C=C1600、1584、1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仪器分析化学简答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