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量子纠缠是什么意思和算法差,分别是什么意思?

上帝掷骰子吗? 量子理论虽然是许多年轻人创建的集体物理学,但领袖人物还是屈指可数的。 

1900 年,普朗克的论文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量子’这个妖精。那年,刚从 瑞士的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的爱因斯坦,21 岁,正在四处奔波,焦头烂额地找工作,15 岁 的玻尔还只是哥本哈根一个顽皮的中学生。谁也料不到,这两个年轻人在十几年后成为了物 理界的两大巨擎,而且,在量子理论的基本思想方面,两人巅峰对决,展开了一场一直延续 到他们去世的旷世之争。 

波尔与爱因斯坦的量子之争可以概括为一个著名的问题:上帝掷骰子吗?要解释清楚这 个量子论中的哲学问题,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实验比量子论的历史还要早上 100 年。当初的法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用这 个简单实验挑战牛顿的微粒说,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原始的实验装置异常简单,这实验的影 响却波及了几百年。托马斯·扬用经过一个小孔的光作为点光源,点光源发出的光穿过纸上 的两道平行狭缝后,投射到屏幕上。然后,观测者可以看到,屏幕上形成了一系列明暗交替 的干涉条纹。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因此,实验中出现的干涉条纹是光的波动性强有力的证 明(见图 1(a))。 

2002 年,《物理世界》杂志评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杨氏双缝实验用于电子’名列第 一名。费曼认为,杨氏双缝电子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心脏,“包括了量子力学最深刻的奥 秘”。 

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在本文的第一节提到过的量子力学中神秘的‘叠加态’。电子双缝 实验证实了电子叠加态的存在。那么,这个实验是如何相关于量子力学?又如何揭示了量子 力学中最深刻的奥秘?实验中哪儿出现了神秘的叠加态?这个实验与‘上帝掷不掷骰子’又 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澄清的问题,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为什么说双缝实验中的干涉条纹是波的特征呢?让我们简单说明一下条纹的形 成。

 再看图 1(a),点光源发出的光,作为一种波,抵达狭缝。根据惠更斯原理,波面上的 每一点都是一个子波源。因此,经过两条狭缝之后的波,可看作是位于两条狭缝处的子波 源所发出的两列波的叠加。‘波的叠加’意味着‘振幅的叠加’:如果两列波到达同一位置 时,振动方向相同,叠加后振幅增大;反之,如果振动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使得叠加后振 幅减小。因为叠加后的振动在不同位置的增大或抵消,便形成了屏幕上明暗相间的干涉条 纹。(图 1(a) 右边的图案) 

图 1(c)表示的是光波在屏幕上的强度分布。我们看到的曲线 p 是一条上下振动的图 像,这对应于明暗相间强度变化的干涉条纹。

如上所述,图中的 (a) 和 (c) 说明的都是‘双缝实验’的情形,图 (b) 又是什么呢?那 是两次‘单缝实验’的结果。如果将一条狭缝遮住,就可以分别作两次单缝实验,我们发 现,这两次单缝实验的结果都没有条纹,单缝实验光强度的分布,即波动振幅的平方,分别 由 (b) 中的曲线 p1 和 p2 表示。 

我们再次研究 (b)、(c) 中的曲线:p1、p2 是单缝实验的强度分布,p 是双缝实验的强 度分布。显然,p 并不等于 p1、p2 的简单叠加,事实上,它是单缝实验的振幅叠加后的平 方。这是波动的特点,也是干涉条纹的来源。 

如果用粒子来作双缝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读者会说:是用粒子,不是波,那就得 不到干涉条纹了。答得很对,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所谓粒子,有两种,除了经典意义下 10 的粒子外,还有一种量子力学中的行为古怪的粒子。因此,我们遵循费曼设计的实验,对比 一下水波、子弹和电子分别通过双缝时的不同行为。 

水波的情况刚才已经说明过了,由图 1 表示。下面的图 2 则是用子弹(经典粒子)进 行双缝实验的结果。 

设想用一挺机关枪向狭缝扫射(图 2(a)),子弹的发射服从经典概率统计规律。我们假 设:一粒一粒发射出来,而又穿过狭缝到达了屏幕的子弹中,50% 的几率是通过第一条縫 而来,50% 的几率通过第二条縫而来。假设每个打到屏幕上的子弹形成一个亮点的话,发 射一定数目的子弹之后,在屏幕上就有了一个亮点聚集而成的图像(图 2(a) 右)。我们从实 验结果发现:这个图像不同于波动的情形,它不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是从中心到两 边,亮度逐渐下降的图像,如图 2(c) 的曲线 p 所示。

类似于波动双缝实验,我们也可以分别将狭缝之一关闭,对另一个开缝做两次子彈单缝 实验,实验结果的两条亮度分布曲线由图 2(b) 中的 p1、p2 表示。比较图 1(b) 和图 2(b), 不难看出,子弹单缝实验结果与水波单缝实验结果是相同的。然而,两种情形的双缝实验结 果完全不同。子弹双缝实验的结果 p,是两个单缝实验结果 p1 和 p2 的简单叠加,这是由 概率的叠加性决定的。 

总结以上所述,水波的双缝实验结果是相干叠加,体现水的波动性;子弹的双缝实验结 果是非相干叠加,体现子弹的粒子性。如果我们用电子(或是光子及其它微观粒子)来作实 验,结果又将如何呢? 

我们可以类似于子弹的情形,用电子枪将电子一个一个地朝着狭缝发射出去。如图 3 所示: 

电子单缝实验的结果如图 3 中的 (b),曲线 p1、p2 与水波和子弹时一致。然而,电子 双缝实验的结果 p 却是与水波的一样,出现了干涉条纹! 这个

结果令经典物理学家们感到意外,因为,实验中的电子,和机枪发射子弹一样,是 由电子枪一个一个发射出去的。因为在经典物理中,我们认为电子是粒子。既然是粒子,它 的宏观轨道行为,应该和子弹没有实质的差别。双缝实验时,虽然两条缝都是打开的,但是 每一个电子,应该象一个子弹那样,只能通过其中的一条缝到达屏幕。这样,结果就应该和 子弹的结果一样,应该属于非相干叠加。 

实验观察结果也显示,电子的确是像子弹那样,一个一个到达屏幕的,如下图所示,对 应于到达屏幕的每个电子,屏幕上出现一个亮点。随着发射的电子数目的增加,亮点越来越 多,越来越多……。当亮点多到不容易区分的时候,接收屏上显示出了确定的干涉图案。这 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干涉从何而来?从电子双缝实验,我们会得出一个貌似荒谬的结论:一 个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狭缝,然后,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 

让我们运用量子论的概念,来理解电子这种不同寻常的非经典行为:实验中的电子同时 穿过了两条狭缝,不就是相似于我们在第一节中说过的:‘电子处于一种叠加态,既在位置 A,又在位置 B’的情形吗?作为量子论中的叠加态粒子,每个电子(或光子)真是像孙悟 空一样,有分身术,一个孙大圣到了两条狭缝处,就变成了两个大圣,同时穿过了两条狭 缝!然后,两个真假孙悟空又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争斗的结果,有可能是双赢,变出一个 大孙悟空,打得屏幕上异常明亮;也有可能两败俱伤,真假悟空全死光,那时,就对应于屏 幕上暗淡的地方。 

因此,双缝实验的结果表明:电子的行为既不等同于经典粒子,也不等同于经典波动, 它和光一样,既是粒子又是波,兼有粒子和波动的双重特性,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读者也许会说:每个电子到底是穿过那条狭缝过来的,我们应该可以测量出来呀。不 错,物理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们便在两个狭缝口放上两个粒子探测器,以判定真 假孙悟空到底走的那一边?然而这时,奇怪的事又发生了:两个粒子探测器从来没有同时响 过!那好呀,这说明还是只有一个孙悟空,并没有分身。实验者感觉松了口气,刚刚想思考 思考这干涉条纹的事,回头一看屏幕,咦?哪有什么干涉条纹呀。物理学家们反复改进、多 次重复他们的实验,却只感到越来越奇怪:无论我们使用什么先进测量方法,一旦想要观察 电子到底通过哪条狭缝?干涉条纹便立即消失了!也就是说,假孙悟空太狡猾了,他好像总 能得知我们已经设置了抓他的陷阱,便隐身遁形不露面。悟空不用分身术,没有真假大圣间 的战争,战场上也就没有了叠加和死伤,一切平静,实验给出经典的结果:和子弹实验的图 像一模一样!后来,物理学家们给这种“观测影响粒子量子行为”的现象,取了一个古怪的 名字,叫做:“波函数坍塌”。就是说:量子叠加态一经测量,就按照一定的概率,塌缩到 一个固定的本征态,回到经典世界。而在没有被测量之前,粒子则是处于‘既是此,又是 13 彼’的混合叠加不确定状态。因此,我们无法预知粒子将来的行为,只知道可能塌缩到某个 本征态的概率。 

以上解释使用的基本上是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理论的诠释。换言之,孙 悟空具有分身而同时穿过两个洞的本领。但是,你无法得知他这功夫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绝 不让你看到他玩分身术的详情,他只让你知道几个概率,上天派他到人间来掷骰子!

爱因斯坦不同意哥本哈根派的诠释,生气地说:“玻尔,上帝不会掷骰子!” 

玻尔一脸不高兴:“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几十年后的霍金,看着历年的实验记录,有些垂头丧气地说:“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 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上帝掷骰子吗?尽管以上霍金之言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似乎至今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 题。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
  • 百度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 北京 100193

摘要: 量子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范式, 有望解决在组合优化、量子化学、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领域中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量子计算硬件与软件都在持续高速发展, 不过未来几年预计仍无法达到通用量子计算的标准. 因此短期内如何利用量子硬件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探索近期量子硬件的应用对理解量子硬件的能力与推进量子计算的实用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近期量子硬件,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也称变分量子算法)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借助经典计算机尽可能发挥量子设备的计算能力, 结合量子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 有望实现量子计算的首批实际应用, 在近期量子计算设备的算法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综述了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设计框架以及在量子信息、组合优化、量子机器学习、量子纠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 被认为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生物制药、量子化学等领域能带来极具潜力的应用. 特别地, 通用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以高效地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高效解决的大数分解[]、数据搜索[]、量子模拟[]等问题. 随着学术界与工业界对量子计算技术研发力度的逐步加大, 量子计算硬件的技术在不断地进步[-]. 尽管如此, 目前的技术离通用量子计算机要求的保真度、相干时间等条件还有一段距离. 因此, 从目前已实现几十量子位到未来实现通用量子计算这段时间, 如何利用好当前不断增强的有噪中规量子(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 NISQ)计算设备[],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也是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NISQ计算设备有从几十到几百的量子位, 这些量子位是没有纠错的物理量子比特(而非逻辑量子比特), 只能进行相干时间有限的不完美的量子操作. 在追寻量子计算优势的过程中, 学者们基于NISQ计算设备进行了诸多应用的探索, 涵盖了组合优化[]、量子化学[]、量子物理[]、机器学习[,]等诸多方向, 目标是尽可能利用NISQ设备的能力去完成特定的对于经典计算相对有挑战的任务.

      基于NISQ设备, 最常见的算法模型为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旨在借助经典计算机的力量尽可能发挥NISQ计算设备的能力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一部分任务由量子计算设备完成, 然后通过经典计算调整量子计算部分的可调参数, 反复迭代最后输出结果. 由于采用的电路拟设可以由NISQ设备高效实现,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被认为可以基于近期设备发挥量子优势. 囿于目前对外开放的量子设备有限, 同时又涉及经典与量子设备之间的交互, 目前此类混合算法通常在模拟平台[-]上进行小规模开发, 然后通过硬件平台验证效果. 量桨[]是国内较为完善的混合算法开发平台, 借助技术领先的产业级深度学习框架飞桨[,], 通过深度学习赋能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研发.

      本综述就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概念、原理、应用实例、挑战与瓶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 第节介绍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思想; 第节列举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在不同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应用; 第节讨论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节进行总结.

      本文常用的符号如所列.

    •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核心在于将计算任务转化为优化问题. 以最具代表性的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为例, VQE将求解哈密顿量H的基态能量$ E_0 $问题转化为整个密度算符(量子态)集合上的优化问题:

      从VQE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通常包含一个精心设计的损失函数C, 使得当C取最小(或最大)值时可以实现计算任务. 随后,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通过调整一个参数化酉变${\boldsymbol U}({\boldsymbol{\theta}})$最小(或最大)化损失函数, 从而实现计算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损失函数实现了从实数(可调参数)到实数(测量结果)的映射,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可以使用经典优化方法来优化可调参数θ. 可见, 算法结合了量子设备的计算能力与经典设备的优化方法, 故得名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典型的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流程如所示.

      由可知, 实现一个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必须考虑如何设计损失函数将计算任务转化为优化问题, 以及如何构造一个参数化酉变(如果算法处理的任务涉及到经典数据, 则需要额外的编码过程将数据转换成量子数据. 详见节). 此外,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采用的经典优化方法往往会对算法的效率和准确度产生影响. 特别地, 相比于不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 解析梯度以及解析高阶导数因为需要运行更少的量子电路来决定优化方向成为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所关注的重点. 本节接下来将就这几个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的基本概念展开讨论.

    • 损失函数是混合量子-经典算法设计的核心. 一般来说, 为保证函数值可以在量子设备上通过测量高效计算,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的损失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 f_j $是一组经典函数, 表示对测量结果的经典后处理. 由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框架可知, 损失函数的设计必须满足: 当且仅当损失函数达到全局最小时, 计算任务求得解. 这被称为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忠实性条件[]. 对于VQE算法, 由于其损失函数直接设为哈密顿量的测量值, 忠实性条件自然满足.

      需要指出的是, 考虑到在近期设备上的适用性,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损失函数必须能够高效地计算. 根据厄米特算符$ {\boldsymbol H}_j $的种类, 计算损失函数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 {\boldsymbol H}_j $是泡利算符. 此时损失函数可以直接通过对量子态的泡利测量得到. 特别地, 在许多常见的物理模型(如伊辛模型)中, $ {\boldsymbol H}_j $写成局部泡利算符的线性组合:

      局部损失函数相较于全局损失函数在梯度消失问题上被认为更具有优势[](详见节).

      \rho}^2] $). 这类的损失函数可通过交换测试[]或其变种破坏性交换测试[]在量子设备上计算(电路实现分别如和所示). 同时, 由于密度算符之间的Frobenius距离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故密度算符的Frobenius距离也可以由交换测试得到, 其常见于量子态制备相关的任务.

      3) $ {\boldsymbol{H}}_j $中包含酉算符. 由于酉算符自身不是厄米特算符, 此时需要对酉算符进行变换, 常见的变换包括哈达玛测试[], 用于计算

    • 作为典型的NISQ算法,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实现的关键在于采用近期设备可实现的参数化酉变. 参数化量子电路(parameterized quantum circuit, PQC)是一种通用的参数化酉变实现方式. 在PQC中, 电路一般采用分层结构:

      式中L被称为电路的层数. 由于设备噪声的存在, 近期设备所能提供的有效的电路宽度(量子比特数n)和深度(层数L)将受到限制. 同时, 为使电路能够在近期设备上高效实现, 在电路的每一层$ {\boldsymbol{U}}_l({\boldsymbol{\theta}}_l) = i}\theta_kA_k/2}$一般采用单比特旋转门或含参双比特门(ZZ门); 而不含参的酉门$ {\boldsymbol{W}}_l $作为连接层, 一般由临近量子比特间的CNOT或CZ两比特门构成, 为电路提供纠缠能力. 参数化电路的结构也常被称为拟设. 由于参数化量子电路的逻辑结构与设计思想和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相似,

      在针对特定问题的算法中, 可以通过问题的解的先验信息针对性地设计电路拟设(如组合优化问题中的量子交替算符拟设[]等). 而在针对一般问题的电路结构设计中, 或当问题的解不存在先验信息时, 电路结构的每一层$ {\boldsymbol{V}}({\boldsymbol{\theta}}_l){\boldsymbol{W}} $. 文献[]列举了若干常见的硬件高效拟设. 此外, 文献[]设计了一种交错分层拟设. 这样的拟设在宽度或深度增大时会面临电路可训练性变差等问题. 相对地, 一些每层结构各不相同的电路拟设在特定任务下拥有更好的表现. 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的电路拟设.

      1) 量子感知机[,]. 类比于经典神经网络中的感知机模型, 在量子感知机模型中, 每个神经元对应一个量子比特,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对应作用在两端的量子比特上的酉变. 量子感知机模型及其对应的量子电路模型如所示. 一种耗散量子感知机模型[]在节省量子比特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电路通过测量部分量子比特减小系统的维度. 此外, 一种树张量网络[]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逐层减小系统的宽度. QCNN和树张量网络的结构如所示. 由于系统的有效宽度随层数快速减小, QCNN等技术有望避免梯度消失问题[].

      3) 影子电路[]. 受到经典影子学习[]的启发, 影子电路模型通过对多次局部酉变和局部测量结果的后处理学习目标特征. 在每一次影子电路的运行中, 参数化的酉门只作用在部分系统上, 然后对这部分系统进行测量, 这种部分系统的测量信息被称为“影子”; 最后, 将所有的“影子”进行经典后处理(例如全连接的经典神经网络)以提取特征. 影子电路模型如所示. 由于采用了局部的电路和测量, 影子电路模型在节约计算资源(需要训练的参数量)和可训练性方面更有优势.

      参数化量子电路的设计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挑战: 其一是如何在有限的深度下保证拥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和纠缠能力来完成任务, 其二是如何保证参数的可训练性. 第节将就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 由于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将损失函数的优化任务“外包”给了经典计算机, 绝大多数经典优化方法都可以用于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的优化步骤. 常用的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经典优化方法中, 基于梯度的方法有批量梯度下降、ADAM优化、涉及多样本的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cent, SGD和ADAM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特别是算法的经典模拟[]中; 同时, 非梯度的优化方法包括下山单纯形法、粒子群算法、贝叶斯估计等, 这些优化算法的详细内容可参阅优化理论相关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 基于参数化量子电路特有的属性, 专门针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优化方法也相继被提出. 一种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被称为量子自然梯度[]优化. 相比于传统的梯度下降法, 量子自然梯度优化在每轮迭代中参数更新时需额外计算因子${\boldsymbol{g}}^+$:

      整个量子自然梯度优化的参数更新便可以在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框架下实现. 相比于传统的梯度下降法, 量子自然梯度在一些VQE问题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另一类针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非梯度优化方法被称为量子序列最小优化[-]. 此类优化方法的关键在于利用了损失函数的如下性质: $的正弦函数. 基于此, 量子序列最小优化方法在优化参数时, 可以选取一个或一组参数并固定其他参数, 直接将选取的参数调至当前最优, 随后对所有参数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收敛. 相比于传统的梯度下降法, 量子序列最小优化在一些VQE问题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一大优势在于其损失函数的梯度可以在量子设备上直接计算. 不失一般性, 假设损失函数不包含对测量结果的经典后处理:

      显然, 包含经典后处理的损失函数可以利用链式求导法则得到.

      参数平移规则[,]是计算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中解析梯度的基本工具. 该规则表明,

      式中$C(\theta_k\pm {\pi}/{2})$表示C中参数$\theta_k\pm {\pi}/{2}$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 因此, 通过改变目标参数后计算两次电路的输出, 可以得到损失函数关于目标参数的梯度值. 进一步地, 在一些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中需要用到高阶导数信息(如黑塞矩阵等), 此时反复利用参数平移规则即可求解相应的高阶导数.

      除参数平移规则之外, 另一种计算参数的方法[]将偏导式()表示为

      最后简单介绍量子自然梯度中的Fubini-Study度量张量的近似计算[]. 文献[]表明, Fubini-Study度量张量有分块对角矩阵近似

      可见, 通过对电路运行结果进行测量可以直接得到度量张量的分块对角矩阵近似.

    • 损失函数C可按如下方式估计:

      当估计测量总次数mTS满足

      损失函数可以通过测量在量子设备上以任意精度高效地估计.

    • 由于物理粒子的密度算符、哈密顿量等物理量的矩阵描述都是厄米特矩阵, 粒子的各种特性往往能被对应物理量的谱信息(本征值)很好地描述; 另一方面, 量子电路模型也能直接处理密度矩阵(量子态)和哈密顿量(可观测量). 因此, 对厄米特矩阵的谱信息估计是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一个重要也是直接的应用.

      VQE是谱信息估计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在VQE中, 基态能量直接对应厄米特矩阵的最小本征值; 同时, VQE基于“对任意量子态的测量值的期望都不小于最小本征值”这一性质设计损失函数, 从而成功求解基态能量. 受VQE启发, 提取更多谱信息的混合量子-经典算法被相继提出.

    • 亦即求解厄米特矩阵最小的K个本征值. 在SSVQE中, 损失函数对K个正交单位向量(通常选取计算基向量)经过参数化电路后的测量值加权求和:

      $是严格单调减小的正实数序列. 通过排序不等式可以证明, 上述损失函数取到最小当且仅当

    • $实现了对角化. 因此, 通过优化损失函数至0即可完成量子态的对角化. 同时, 文献[]分别设计了两种电路用于计算两个损失函数. 文献[]指出, 由于$ C_1 $拥有更简单的计算电路, 而$ C_2 $拥有更好的可训练性, 在实际训练中可以根据量子比特数对两种损失函数进行加权求和作为最终的损失函数.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哈密顿量和输入量子态在损失函数中具有对偶性, 节SSVQE中对正交量子态加权求和的技巧也可用于量子态对角化, 如文献[]就基于该技巧实现了量子态的本征值求解.

    • 其中$ d_k $M的第k大的奇异值. 因此, 通过最大化损失函数即可完成方阵的奇异值分解. 由于M可以分解为酉矩阵(如泡利门)的线性组合${\boldsymbol M} = $$ 因此VQSVD可在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框架下实现.

      此外, 由于对两方纠缠态的施密特分解等价于纠缠态向量重排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文献[]通过对优化两个局部参数化电路实现施密特分解. 本质上, 文献[]和VQSVD相当于对待分解的矩阵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方式: VQSVD将矩阵分解为酉算符的线性组合, 而文献[]相当于将矩阵重排为两方量子态对应的向量.

    • 在量子设备上制备特定的量子态是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中任务的目标即可认为是制备一个量子系统的能量基态. 在制备量子态后, 离不开验证和刻画的过程. 在这之中就会涉及到量子态之间距离估计的函数. 这里主要讨论常用的两种距离估计函数[], 即迹距离D

    • time)复杂度类, 因此即使在量子计算机上迹距离的估计目前也不存在高效算法. 由于迹距离具有如下性质:

    • 用经典方法计算保真度F需要先对量子态ρσ进行量子态层析来获取密度算符的矩阵表示, 然后在经典计算机上按照()式进行计算. 由于希尔伯特空间维度随着量子比特数呈指数增长, 这种方法通常认为是困难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在量子设备上直接估算态保真度是否可行, 是否更高效. 这种思路下的主要问题在于保真度计算公式中涉及到对量子态的非整数幂的操作$\sqrt{{\boldsymbol{\rho}}}$, 没有已知的量子算法可以精确完成这一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 文献[]提出了一种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用于近似任意混合态σ和低秩态ρ之间保真度的方案(variational quantum fidelity estimation, VQFE), 并给出对保真度估计的上下界.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ρ对角化获取其在本征子空间上的谱信息然后计算σ在该基组表示下的矩阵元素从而得到对保真度的估计. 进一步地, 文献[]基于乌尔曼定理(Uhlmann’s theorem)给出了计算任意混合态之间保真度的方式. 然后通过纯化中辅助量子比特的自由度以及经典优化算法去最大化两个纯化态之间的态重叠, 即可获得对保真度的估计:

      其中A表示原始问题的空间, R表示纯化子程序中引入的辅助量子比特的空间.

    • 组合优化问题是指从离散的可行解集合中找出最优的一个解, 如旅行商问题、最大割问题等著名的NP困难问题都属于组合优化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最小化(或最大化)一个目标函数$ D(x) $, 其中x为一组离散的二进制变量.

      要在量子计算机上解决经典组合优化问题, 需要先把它转化成量子优化问题. 最直接的做法是将原问题的目标函数$ D(x) $编码为哈密顿量${\boldsymbol H}_D$, 使得该哈密顿量的基态对应原优化问题的解[]. 这样, 组合优化问题就变成了求解哈密顿量基态的问题,

      也即原组合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这个演化过程可以近似为如下的参数化酉变:

      p则是参数化酉变的层数.

      事实上, QAOA的思想不仅可以解决组合优化问题, 由其推广得到的一类参数化量子电路, 即量子交替算符拟设电路, 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问题[].

    • 量子机器学习就是量子算法和机器学习的有机结合. 经典的神经网络分为两部分: 神经网络和优化器. 而量子机器学习, 就是把经典的神经网络换成量子的神经网络并由量子计算设备执行, 并且在经典设备上进行量子神经网络的参数优化, 即使用经典的优化器去优化量子神经网络. 通常情况下, 量子神经网络是由参数化量子电路表达的. 量子机器学习有望利用量子的并行运算的特性对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加速. 下面讨论几种较为常见的量子机器学习问题: 量子分类器[,,,]、量子生成对抗网络[,]和量子自编码器[,].

    • 在机器学习中, 分类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监督学习问题. 分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给数据贴标签的过程, 当输入数据满足某个条件的时候, 就给该数据贴上相应的标签, 从而完成分类. 分类问题通常会给定一个训练包含N个样本的数据集$ \{(x^{(k)}, $$ y^{(k)})\}^N_{k = 1} $, 其中$ x^{(k)} $是数据点, $ y^{(k)} $是数据的标签. 该任务的目的是通过训练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 使得该神经网络在遇到没有处理过的数据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分类. 在量子分类器的框架下, 量子神经网络主要表达形式为参数化量子电路, Mitarai等[]以及Farhi和Neven[]采用参数化量子电路的结构分别完成了二分类任务和手写数字的分类任务.

      通常情况下, 给定的数据集是经典的数据, 所以分类器第一步需要做的便是把经典数据编码成可在量子设备上可以执行的量子数据(量子态), 即$ x^{(k)}\rightarrow \left| \psi \right\rangle ^{(k)} $. 下一步需要把参数化量子电路$ 把损失函数定义为真实标签和某个可观测量O的期望值的距离, 即

      使用经典优化器对损失函数进行优化,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化量子电路中的参数, 使得损失函数收敛至最小值. 值得注意的是, 编码方法以及量子神经网络结构并不唯一. 合理的编码方式和神经网络能够提高分类器的运行速度和预测准确性, 因此, 针对不同的问题, 应比较并选用更优的编码方式. 目前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基态编码、振幅编码、角度编码和IQP编码. 关于神经网络表达能力将在节详细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 文献[]提出了影子量子学习方法, 利用作用在局部量子比特上的影子电路实现多分类任务.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于已有的量子分类算法, 该算法具有更强大的分类能力, 同时大幅减少了网络参数, 降低了训练代价. 此外, 量子核方法[,-]也是实现量子分类器的可行方案. 和经典核方法一样, 量子核方法也是先通过特征映射把原始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里, 然后寻找超平面把数据分类. 从理论上来说, 相较于经典的核方法, 量子核方法在处理分类问题时有平方级的加速效果[].

      MNIST作为常用的数据集, 常常在分类任务中作为基础测试的数据集. Wang等[]在光量子平台上实现了对MNIST数据集中的手写 “0” 和 “1” 进行分类, 三层结构的分辨准确率达98.58%, 五层结构的分辨准确率达99.10%. 在影子量子学习方法中, 本课题组使用35个参数使得MNIST的二分类任务准确率达到99.52%.

    • 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在经典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GAN通常由生成器和判别器两部分组成, 其中生成器接受随机的噪声信号, 以此为输入来生成期望得到的数据; 判别器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不是来自真实数据, 通常输出一个$ P(x) $, 表示输入数据x是真实数据的概率.

      $和$ {\boldsymbol{U}}_D $. 生成器的目标是最小化损失函数, 从而达到生成的数据以假乱真的效果; 判别器的目标是最大化损失函数, 要尽可能地分辨出哪些是真实数据, 哪些是生成器生成的数据. 可以把训练过程视为博弈的过程, 训练的结果会使得生成器和判别器达到纳什均衡点, 即生成器具备了生成真实数据的能力, 而判别器也无法再区分生成数据和真实数据. 一般情况下, 量子对抗生成网络的优化函数都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其中C根据任务的不同而相应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 实际过程中, 通常采用交替训练的方式, 即先固定G, 训练D, 然后再固定D, 训练G, 不断往复. 当两者的性能足够时, 模型会收敛, 两者达到纳什均衡.

      (quantum Wasserstein GAN)[]的提出也提升了QGAN效果. 如今, 量子对抗生成网络的方法已经被应用到各种任务上, 比如概率分布的学习[-]、量子态的学习[,]、量子电路的学习[]以及纠缠的探测[].

    • 量子自编码器和经典自编码器一样, 都是由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 是用于压缩数据, 进行特征降维的一种算法. 在量子自编码器中, 输入的数据为复合量子系统AB的量子态${\boldsymbol{ \rho}}_{AB} $. 将编码器$ E = $$

      在量子自编码器中, 损失函数一般有两种定义方法:

      2) 在还原被压缩信息的时候, 需要引入另一个固定的纯态量子系统C, 与系统A进行耦合. 相对应地, 压缩过程可以理解为量子系统A和量子系统B解耦的过程, 由此可以定义损失函数为压缩后的量子系统$ \tilde{{\boldsymbol{\rho}}}_B

      值得注意的是, 待编码的量子态所包含的纠缠资源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量子自编码器的效果. 简单地说, 如果量子态$ {\boldsymbol{\rho}}_{AB} $含有的量子资源超过了量子系统A所能容纳的上限, 那么量子自编码器必然会导致信息的损失. 文献[]设计了一种可以在量子退火机上运行的绝热算法进行量子信息的压缩. 和其他的量子自编码器相比, 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所得到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损失的问题.

    • 研究人员尝试利用经典机器学习技术提高量子纠错效率[-], 这类工作属于典型的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使用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实现量子纠错的优势在于构造参数化电路时可以综合考虑硬件设备的特点, 比如所支持的量子门类型以及拓扑结构等, 设计出更高效的硬件相关的纠错方案. 下面介绍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探索工作.

      $等效或者逼近理想无噪信道, 因此定义如下形式的平均保真度作为损失函数:

      可采用更高效的酉2-设计[]或近似酉2-设计[]进行随机采样量子态来估计损失函数()式. 实验数据表明, 相对五比特量子纠错码[,], QVECTOR算法在处理特定噪声时有更好的效果.

      $的数学性质将之编码为某个哈密顿量H的基态本征向量, 调用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求解H的基态能量和本征向量, 对应的参数化量子电路即为编码信道.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构造哈密顿量H. 下面以稳定子码[]为例给出H的构造方法.

      \sum\nolimits_{k = 1}^Kc_k\bigg)$. 以五比特量子纠错码和Steane纠错码为例, 针对不同硬件设备上述方法均能给出量子门数量更少的逻辑量子态制备电路.

    • 本节介绍3种不直接属于上述分类但具有代表性的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选择这些算法的原因在于它们使用的技巧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启发性.

    • \rho}}_{AB} $部分转置后的最小本征值检测两方纠缠. 由于转置映射不是完全正的, 不能在物理设备上直接实现, 文献[]将转置映射分解为泡利门的线性组合, 随后基于准概率分解对电路进行随机采样得到相应损失函数的无偏估计. 文献[]同样给出了其他纠缠判定条件对应映射的泡利门分解.

    • 吉布斯态是量子模拟、多体物理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关键步骤. 给定哈密顿量H, 其对应的吉布斯态表示为

      对于量子态的自由能在量子设备上的估计, 文献[, ]分别提供两种方法: 文献[]将冯诺依曼熵中的对数运算展开成三角级数并截断, 随后设计电路估计自由能; 而文献[]直接将冯诺依曼熵展开成泰勒级数并截断, 随后利用交换测试计算态重叠和高阶态重叠(即$

    • 虚时演化[]是研究量子系统的工具, 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物理领域, 包括量子力学、统计力学和宇宙学. 在实时演化中, 一个哈密顿量为H的量子系统的传播函数为$ 如何模拟演化过程是虚时演化算法的关键.

      基于虚时演化的特殊性质, 文献[, ]提出了使用变分量子电路对虚时演化进行模拟, 并计算化学系统的基态能量. 首先, 需要制备一个追踪态$

      $的演化过程. 当模拟的时间足够长时, 便能够得到系统哈密顿量H的期望值的最小值, 即

    • 尽管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被证明在求解特定问题时具有高效的表现, 该领域仍然存在若干开放性问题与挑战. 本节主要介绍3种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效果的制约因素和潜在的解决思路, 分别为噪声影响、电路表达能力以及可训练性.

    • 作为一类NISQ算法, 噪声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大体上, 量子噪声可以分为相干噪声和非相干噪声. 相干噪声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硬件校准的精度, 导致在执行一个量子门$ {\boldsymbol{U}}(\theta) $时实际执行的是$ {\boldsymbol{U}}(\theta + \delta) $. 通常来说, 相干噪声对于经典优化方法来说并不构成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SPSA这种本身就会对参数产生随机扰动的优化方法. 量子设备的非相干噪声往往会对损失函数的整体景观产生影响, 使其变得平坦或改变最值的位置, 如所示. 文献[]和文献[]分别从数值和理论上研究了泡利噪声对QAOA算法的影响, 并指出QAOA算法对低强度泡利噪声具有一定抗性; 文献[]进一步探究了QAOA算法的误差上界与噪声和量子Fisher信息相关; 文献[]指出泡利噪声直接导致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梯度消失问题; 文献[]表明, 在一部分计算任务中(如变分量子编译), 尽管噪声使得损失函数整体变得平坦, 但不会影响最优参数的取值, 因此不影响算法最终结果的正确性; 文献[]表明噪声会破坏参数空间的对称性, 导致部分全局最优解变为局部最优, 从而增加优化难度; 文献[]对比了有噪条件下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和经典算法的复杂度, 证明了在大噪声条件下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相比于经典算法不再具有优势.

    • 节曾提到, 在参数化量子电路的模型设计中, 为使参数空间能够对应尽可能多的酉变, 从而使优化过程覆盖尽可能大的解空间. 参数化量子电路的表达能力可直观地理解为电路取遍所有参数时能表达的酉变范围的大小. 一般来说, 更深的电路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 但电路深度同时会带来更严重的噪声和可训练性问题. 因此, 如何权衡电路深度与表达能力, 以及如何设计表达能力更强的电路模型是混合量子-经典算法面临的重要一项挑战.

      目前, 一种电路表达能力定义基于电路输出量子态的平均高阶张量积和对应哈尔积分之间的Frobenius距离. 由于该距离与电路输出量子态对间的保真度分布直接相关, 最终采用参数化电路与哈尔分布输出的保真度分布之间的K-L散度对电路$ {\boldsymbol{U}}({\boldsymbol{\theta}}) $表达能力进行量化:

      $; d是系统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 由于$ P({\boldsymbol{U}}, F) $可以通过对电路参数采样后测量估计, 表达能力因此可以在近期设备上有效计算. 文献[]首先定义并计算了若干常用参数化电路模型的表达能力; 文献[]进一步比较了常见的硬件高效拟设与交错分层拟设的表达能力, 指出后者相较于前者, 在提供更强的可训练性的同时保留了几乎相当的表达能力. 文献[]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损失函数的梯度方差的上界与电路表达能力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 文献[]基于梅尔-沃勒克度量定义了电路的纠缠能力, 即电路平均能提供多少纠缠. 电路纠缠能力在一些量子态制备任务中起到关键作用.

    • 目前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可训练性主要指的是由贫瘠高原现象对优化过程造成的困难. 贫瘠高原(barren plateau)现象[]最早于2018年被提出, 当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所选取的非结构化的拟设电路$ C({\boldsymbol{\theta}})}{\partial \theta_k}\Big]$会随着问题规模n的扩大呈现指数递减. 直观来看, 这种现象会使得问题的优化曲面变得非常平坦(故称贫瘠), 从而使得为了达到确定优化方向的计算精度所需的测量数变得非常巨大(如果无法达到测量精度要求, 电路的优化过程可能会接近于随机游走), 最终导致基于梯度或者非梯度的优化方法[]都很难找到全局最小值. 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数学原因在于非结构化的电路在随机初始化参数时满足酉2-设计的性质[]. 相关证明和避免贫瘠高原现象的理论研究也是围绕这个核心性质展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 文献[]中的结果部分表明了节中提到的电路表达能力和可训练性之间的权衡关系. 当电路的深度增加时相应的表达能力增强, 但同时梯度的方差(可训练性)也会逐渐减小.

      近些年, 随着对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深入研究, 相应的可训练性解决方案也在陆续提出. 针对贫瘠高原现象, 文献[]提出了一种初始化参数θ的方案. 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先选取部分参数随机初始化, 然后特定剩下的参数使得整个电路由一系列的单位阵构成. 这样可以减少电路中的随机性从而破坏酉设计的性质获取可训练性. 文献[]进一步提出了分层训练的方案, 即使用若干初始层训练然后依次添加电路结构和层数. 除了上述通过设计初始化训练方案, 基于特定问题启发设计的电路结构[,]通常认为对于大规模的问题依然是可以训练的. 此外, 节提到的通过重新设计损失函数将其表达为局部损失函数的形式(只同时测量部分量子比特)[]也被证明可以有效应对可训练性问题. 然而很多算法的损失函数是否存在这样的表达形式依然未定. 最后, 有研究表明噪声[]和过度的纠缠能力[]也会造成类似现象并阻碍训练过程. 可以说, 可训练性问题至今依然是混合量子-经典算法长远发展的一大挑战.

    • 本综述介绍了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基本概念, 此类算法在量子化学、机器学习、组合优化、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算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方面, 可以看到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已为许多领域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具备潜在优势的解决方案, 同时可以结合优化理论和机器学习中的现有技术, 尽可能在近期量子设备上发挥量子计算的能力, 推动量子计算与机器学习的融合创新. 另一方面, 我们也认识到混合量子-经典算法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方向存在若干瓶颈, 包括对电路表达能力的理论分析工具不够完善, 对算法规模的可扩展性有限, 大部分算法的量子优势缺乏严格的理论和实验证明等. 如何克服这些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瓶颈以及探索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将是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此外, 张量网络作为连接经典与量子计算的数学模型, 已经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启发了机器学习领域的许多研究方向. 因此, 这一工具在近期量子设备上的探索同样值得关注. 随着量子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混合量子-经典算法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具有量子优势的近期量子设备实用化应用将有望实现.

}

你会不会,在早上醒来,被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时候,抬起自己的手,眼睁睁看着,然后问自己,这为什么是我的手?又会不会,走在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不知何去何从觉得这群人很怪异?又或者,会不会,好奇这个世界究竟为什么存在?你与他人究竟又有什么联系?我好奇这些问题,以至于在每一次开课讲量子力学时,我都会这样问学生们,也这样问自己。
我很郁闷,关于强迫症,刚刚洗手的时候我发现水有点脏,这让我很难受,我总是思考类似问题:这水是脏的,那会有多少细菌?又会有百分之多少沾到我手上?这些细菌都来自于哪里?有没有我讨厌的人的?类似这种问题每天要占据我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影响我正常生活,对,我没办法控制自己。
今天阳光蛮好的,开课与学生互动的很顺利,北方金黄的九月让人陶醉。
下课了,我在收拾东西,这时候周老师过来了,她是这栋的教学楼管理员,她过来,拉住我的手,说“你还不知道么”,
她面露难色,说“你要挺住啊”,这时候,学生们开始骚动,他们貌似听到什么消息,突然向教室外面跑去,我不知道怎么了,直觉告诉我我与这件事有关,脑袋嗡的一下随人流也出去了,跌跌撞撞地被他们带到教学楼前面,在空地上已经围了一群人,但他们看到我就默默让出一条路,我慢慢走过去,耳朵边一直是周老师的“你要挺住”,反反复复,“你要挺住”,然而在我看了一眼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我再醒来的时候,是在医院里,医院的墙白的太狰狞,让我害怕,我努力思考,怎么来的这里,想的起来最后的课堂,记起了下课,然后,一股剧烈的疼痛感涌入心脏,悲伤的让我喘不过气,是林莫,我好像嚎啕大哭了,但我不清楚,记得头很晕,然后看到有人进来了,穿着白色衣服的医生护士,跑过来,按住我,他们带着口罩,把我按在床上,我大声呼喊告诉他们,“让我离开!我男友被人杀死了!你们让我走求求你们”,但他们好像听不到,任凭这世界在我眼前模糊,变得糜白,继而粉红,然后漆黑……
再次醒来,我看到了父母,还有王欣,王欣说“你状态太不稳定了我害怕就告诉你家里了”
我看到父母愁苦的脸,觉的对不起他们,我张口,但好像说不出话,然后我听到自己哭了,隐忍、啜泣、疼痛、眩晕……
我男友是被人杀死的,我确信,我要找出凶手。

在医院大概住了一个月,期间林莫的妈妈来看过我,见到我的时候,她说了句“孩子”,然后就抱着我的头,同样的隐忍、啜泣,身体的发抖……她还说,葬礼顺利,说林莫的东西全都烧掉了,说你放过自己吧孩子……这世界貌似没有任何事物与我有关,我看到外面懂懂白色的楼房,我在思考它们为什么矗立在那里,量子么,那它们也可以矗立在北京、在上海、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等,林莫喜欢说这个例子,他说“蒋欣啊,即使我们人不在一起,可是我们有概率纠缠在一起啊”那时候我们刚成为男女朋友,异地,他总这样说……
可现在你在哪里?我们还有共同的波函数让我们彼此纠缠么?我还,有办法再见你么?
王欣接我出院的那天,因为机场工作耽误了,回去的路上天黑了,她问饿么,我听到了,但说不出话,我就摇摇头,额头靠在车窗上,偶尔的振动让我很舒服,王欣说,机场最近发生很多事,前几天一个台湾商人……她开始絮絮叨叨说她遇到的事,像小时候一样,我知道她是为了让我多交流,可我都听不进去了。他们告诉我林莫是自杀的,从11楼跳下,我忘记自己是怎样辨认出那具血肉模糊的肉体是来自我的恋人,来自林莫,可林莫为什么自杀?他没有任何先兆,没有情绪不稳定,甚至我们都在打算结婚,他为什么要自杀?而警方给的结果是,现场勘察不到任何他杀证据,他是自杀。
”没有监控么?一号教学楼是有监控的,警察没有调监控么?“我问王欣
“我们都去问了,说那天的监控只看到林莫去11楼 了,他跳下去的窗户在监控死角,看不到,而且吧,我说了你别难受,你应该面对这些”
“而且吧,他当时跳的那个窗口,上面的纱窗是被卸下来的,没有打斗或是认为被逼迫痕迹,他自愿这么做,他死了”
他死了,这三个字让我的眼睛又模糊了,我已经不知道哭是什么概念,眼泪都干了,好像浑身只会抽搐,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我开始浑身发抖,难过的只有弱弱的哀嚎,在嗓子里哽咽,这哽咽陪伴着我,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一个月,我在心里跟自己、跟林莫说,“我要查出凶手,然后带着他见你”。
到家了,房间仿佛多年没人住了,我才感受的到我还活着,而我活着,林莫却死了,这不公平,我一个人在这里活着……
“你自己行么?我留下来陪你吧”
王欣有孩子老公,这段时间够麻烦她的了,我说你回去吧, 我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好陌生,而我真切的感应就是,我所在的这具躯体居然还活着,活着。
“你放心回去吧我没关系”
她把屋子帮我简单收拾下,说,你真没事?
我说嗯,“你放心回去”
她点点头,说明早我再过来,然后离开了
这屋子又安静了,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突然让我觉得,好美好美……
之前他在美国的时候,跟我说过关于论文作者次序问题跟别人起过争执,不过最后也都很好地解决了,此外,在我们认识的这十几年里,我从未见他与任何人结仇,也不可能有仇人恨他到要杀了他的地步,他的父母也是安分守己,对我也很好很好,实在是,我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头就很疼,太阳穴要炸了一样的疼,我直接窝在沙发里,想睡过去,好喜欢将要睡着的这种感觉,掌控你的身体,舒服、惬意,久违的感觉,以前林莫就会坐在沙发上,抱着我,让我慢慢睡去,不行了,我不能再继续思考这些问题,我要睡去,我要逃避。

阳光,鸣笛,敲门声,把我弄醒了
是王欣来了,开了门看到她和她丈夫赵大凯,大凯刚从俄罗斯回来不久,王欣说“你要再晚三秒钟开门,我们就准备报警砸门了”
“谁知道你是睡觉啊真怕你自己出什么事”大凯一直都是这么说话,说着他们换鞋进屋手里拎着东西。
我问孩子在奶奶家啊你们俩都过来了,听我问的他俩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大凯点头说是是,扔给她奶奶了。
我问大凯说你回来多久了,身体怎么样了——他这次回国能久住就是因为身体不好——还不到四十岁,也是糟心,人感觉也老了。
大凯怎么回答的我真不记得了,但我确信他回答了。
现在我努力记录这些发生的情节,就是以防有一天我忘记了什么,可以回头来看看,我真的是觉得我的记忆力在衰退。
跟他们夫妻吃了早饭,他们也尽力说些好玩的事来帮我分散情绪,有这两个朋友,真的,在这么远离家的城市,好暖心,我说“我有个决定”
王欣正在喝一口粥,听到我说的,着急忙慌咽下去一个劲点头“嗯嗯,你说你说什么决定”大凯也把胳膊盘起来,认真听我说
我说“我想,把凶手找出来,给林莫报仇”
说完了,他们都静止了一样,不说话,只是眼睛在动
我说“怎么了?林莫不可能自杀?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有多阳光他不会自杀,肯定有什么事情被隐瞒”
他说人家警方都调查了,确实是自杀,没有任何他杀证据和迹象,而且周围人的关系也都调查了,大凯说你应该放下了,王欣也说让我面对事实,说这就是他的命,他们一人一句,他们都信了林莫是自杀,我好痛苦,我们最好的朋友也相信他是自杀,我委屈的又开始浑身难受、抽搐,依旧没有眼泪,我听到自己的嘤嘤哭泣,我在抖,好希望有人抱抱我,王欣紧紧抓着我肩膀,拍着我的背,他们越是不相信我越是要证明,我的林莫不是自杀,我要证明!

他们都有工作要忙,没陪我多久,临走的时候我情绪已经恢复差不多了,几本最近就是这样,突然失控、痛苦、抽搐然后再恢复正常。
出门前,王欣回头说“蒋欣啊,要是这么想能让你好受一些,那你就去试试吧,但有什么事情一定及时跟我们联系”
我看着空空的屋子,看着窗外的马路,我觉得,我应该分秒必争不能浪费时间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我脑子依旧有点乱,好像我一准备思考,脑子里就好像有一堆棉花或是泡沫,阻止我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强迫我停止思考,但我必须思考,我要从林莫的角度林莫的一切去整理,去发现问题。

林莫,三个月前回国,之前一直在美国某高校做博士后工作,方向是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过程,同时也做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他在美国的大部分工作的事情我不是很了解,时差加异地让我们每一次的聊天都显得弥足珍贵,来不及谈与我们未来、与思念无关的其他事,其余时间基本就是邮件联系,可是彼此忙的时候,邮件也没办法经常写了。我将所有邮件找出来,按时间顺序来寻找他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可是一封封,除了简单谈到工作,就是关于彼此未来工作的规划及结婚的事情,看的我心情又开始难受,我按着自己的心脏告诉自己,你要挺住,林莫不能死的不明不白!终于,翻到了去年11月份的一封邮件,里面提到他与同组的一个女研究员关于论文的事情有争执,他说当初是这个女研究员siaa找到他要他帮忙做一些数据计算和分析,并告诉他会将林莫的名字加进文章,这个内容跟林莫工作方向很接近,林莫自己写了一个程序帮她做完了所有计算,但这过程中他发现了可以统一计算等离子体量子过程的算法,林莫准备针对这个算法发一篇文章,但这时候siaa不同意,说这个算法应该也有她的工作成分,要求林莫将自己也加进去,但林莫说这个siaa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做任何工作,他觉得这有点过分,他独立发现的结论不想让一个没有做任何工作的人来一起分享,siaa说如果不加入她的名字,那之前承诺文章中加入林莫的名字自己也不会遵守,林莫在她的文章中基本做了所有的工作,这种要求是有点过分,林莫也为这件事纠结了几天,不过到最后他告诉我,siaa加了他的名字而且也没有提其他无理要求了,这过程我没有看出有什么值得siaa对林莫动手的地方,我又登录了林莫的电子邮件,将里面的所有邮件也看了一遍,依然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我好难过,觉得自己好无用,林莫林莫,我该怎么做怎么办,接下来我还能做什么。
天又黑了,我胃好难受,以前考研的时候胃就经常难受,林莫说再忙你也要好好吃饭,就好像他正在对我说一样,我去厨房,围上围裙开始给自己做饭,林莫爱吃肉末茄子,那我就做肉末茄子吧,可是打开冰箱,发现除了一些酸奶和面包什么都没有,奶和面包的生产日期都是最近两天,我知道了这是王欣买的了,她可能觉得我也不会做饭就没有买菜,我在心里想,就是为了不辜负朋友的关心,我也要好好活着。

今天约了侦办林莫案子的刑警,也姓林,以下就称林队吧,之前王欣给我电话我打了一次没接通,就直接加了微信,留言说方便可以出来喝杯咖啡也想了解些情况,毕竟男友出事后我一直在医院很多细节不是很了解,林队回复是也想了解一些死者信息,因为之前考虑到我的状况也一直没有找我,时间约在今天中午,地点是刑警队附近的咖啡店,我早了半小时到得,坐在靠窗户的位置看外面车水马龙在思考,今天,今天会有什么进展?我好羞愧,因为像一只没有头绪的苍蝇让我对这条路充满恐惧,恐惧,继而是悲愤,继而是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对林莫的愤怒,甚至对这个社会的愤怒,我该何去何从。。。
店门开了,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位女士,像找人的样子同时掏出手机,我觉得应该就是他们了,就直接站起来招手,他们看到了就直接走过来,中年男子:
“嗯对,林队你好”说着我就伸出手
“哦不,这是林队”他指了指身后女士
没想到林队是个女生,年纪看起来也不大,礼貌握了握手就坐下了,
林队随便给他们两人点了东西,就问我是否可以开始,我说可以,同时中年男子开始做笔录,关于惯例的提问我不再赘述,只提一下我准备的问题,我直截了当对林队说“我男友不可能自杀,我们认识这么久而且周围很多朋友也不相信他会做这种极端的事情,你们,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细节没有调查到”
林队显然对这提问感到有点不适应,她说你要相信我们的专业能力,她说现场真的没有任何他杀迹象而且林莫在有监控的地方情绪都表现正常,她说只是从电梯出来有点不同。
终于!终于有有用的信息!我紧张的伸出手抓住林队的胳膊,“什么叫从电梯出来有点不同?电梯里发生了什么”
林队有点意外,“没有人跟你说么?家属都知道这些信息的啊”
我眼泪都要出来了,我说没有,没有人告诉我这些,到底怎么回事?

北方的11月,天很早就暗了,林队说我们送你回去吧,我说不了自己可以,林队说:“蒋欣,我知道我不适合说这句话,但真的,不是他杀,也许他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死”,我说好我知道了,然后裹紧大衣迈进夜色里,期望夜色接纳我、保护我、安慰我。
林队说,林莫从进入一号教学楼一直一个人走到电梯,在电梯里他是一个人而且背对着摄像头的,同时低着头貌似在看什么东西,从电梯出来情绪有点激动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不停双手捂着自己的脸来回搓,然后就走进监控死角,进去之前,他回头看了摄像头,表情很悲伤,十分钟后,就跳楼了。
这是林队给我的信息,她还说死者家属都知道这些,家属?林莫的父母么?那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什么都不算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孤单感让我心里很空虚,我想打叔叔阿姨的电话询问这件事,但又觉得太冒失,我记得阿姨的工作单位,还是见一面吧。可是心里一直回应着临走时林队说的话“也许只有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死”

我告诉自己要坚强,我要继续工作,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好好生活,所以,我又回学校教课,还是量子力学。
学生们大概都知道的我的事情,我强颜欢笑也是能被看出来吧,不过我爱课堂,我爱解释晦涩的东西给他们听,一节课下来我好累,但内心的孤独感少了好多,下课的时候,我在关电脑和投影仪,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对我说:“老师”
我抬头,看到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孩子,短发,干净利落,手里拿着一本狄拉克量子力学外文原著,说“老师,我在您的授课视频里看到你给的参考书,我都看了,但是这本”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书继续说:“就是这本不太懂,有好多问题”
她说的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完全原创的理论,甚至没有引文可以参考,她说:“关于电子自旋角动量那一块没有看懂”,我说好,学生有问题是好事,但老师今天中午约了人要马上赶过去可以下次课解释么?小女生听了就有点难过低下头说:”老师,我不是这个班的学生,我等了你好久了,我快毕业了“听她这么一说我有点心疼,我说不然你留下我的手机号我们再约时间好么?她开心地同意了。
其实我没有约人,不过我确实要去见一个人,林莫的妈妈,她是本市一个小学的主任,中午孩子们放学之前没有课的老师和领导会提前出来,我现在赶过去应该能遇到阿姨。
到小学门口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放学,我就照在门卫室附近的小门口等着,然后陆陆续续有人出来,我很仔细地找也没有找到阿姨,后来孩子们也放学了,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渐渐离开,人也越来越少,再后来就没有人了,我没有看到阿姨,很失望,就顺便问了下门卫大爷,想知道陈主任、也就是阿姨的办公室,大爷想了想说:“你问哪个陈主任?”
“就是教务处的陈主任啊?”
“是原来那个女主任么?姓陈”
大爷的这种回答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接了,我说是,就是她。大爷扬了下下巴说:
“诶,那个陈主任都退休了”。
我好诧异我说不对啊年龄上不应该啊,大爷说:“对没错,去年退的到年龄了,走之前还给我打招呼了,诶那个陈主任是个好人啊可惜啊儿子死了……”
这段对话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但我只好离开了,这时候王欣打电话问我在哪,我如实说了,王欣在电话那头好像很惊讶,沉默了两秒钟问我:“那,见到没?问到什么没?”
我说没有,说可能我记错阿姨年龄了。王欣说最好不要打扰阿姨他们毕竟这件事人家父母没有追究,可能也追究了只是没办法有结果,王欣还说再去揭那块伤疤太残忍了。林莫一向孝顺,可能他也不希望我这么做吧。
我放弃了拜访他的父母。
晚上到家,打开手机看到一个微信加好友请求,写着:老师,您好,我记起了白天那个学生,就同意了,刚同意就收到她发的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发了句“老师好乖都不看手机呀,我加了你好久你才同意呢”,小家伙的语气与白天完全不同了,没有怯生生反倒很活泼可爱,我说是啊老师白天有点忙不能经常看手机,她又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说“哦哦那老师快休息哦,明天再见”我说好,好暖的小女孩啊。
白天的事情有点无厘头,在我印象里阿姨应该再过几年退休才对啊怎么突然就退了?难道是因为林莫的事太难过么?想着我的心就开始痛,这一段时间我只顾自己的感受从没有想过阿姨叔叔的感受,我真的对不起林莫。
洗完澡坐到电脑前,我觉得我又失去了可以追踪的信息,林队说视频不能再给我看了,只能简单告诉我内容,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除了一堆一堆的疑问,我一直难过难过,想着为什么你死了而我还活着?让我独自承受这些太难了,真的太难了,然后随便点开网页,输入“我的恋人死了,而我还活着”然后弹出来一堆含有关键字的信息,我一条一条看下去,突然看到有一条写着“我们的恋人死了,而我们还活着”,副标题是“期待有共同问题的你的加入”,再后面就是一个qq群号,出于一种无可名状的冲动吧,我加了,也几乎没有多久群主就同意我进群,刚进群,感觉他们聊得挺激烈的,紧接着有人艾特我说“新人出来,报个到介绍自己”,虽然隔着电脑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硬生生“嗨”了一句,网名为V的艾特我问“她失踪多久了?”我有点蒙了,我说你指什么失踪?V说“当然是恋人啊,不然你干嘛加这个群?这些都是恋人失踪或意外死亡的人加进来的”我惊讶了,还有这种群?看了下群人数,56人,也就是说至少有56个人的恋人离奇失踪或死亡了,我回群里问“你们没人开玩笑吧?怎么会这么多?不报警么?”
V:报了,你不也报了么 ?有用么?他们的回答就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杀,纯属自杀不对么?再不就是失踪人口信息无法追查没有线索让你自己提供线索“
我还是有点不信,我说你们别开玩笑了好么,我男朋友刚去世不到两个月,我真没心情。
V:??你说什么?男朋友?
阿喵:居然有男的开始失踪了
我:什么叫有男的?你们都是女的?
V:嗯,我们都是女友失踪,一开始以为偶然,现在发现不是,而且,现在有的线索只是生日有关系,至于什么关系群文件有自己看,你是第一个男友失踪的,你男友什么时候的生日?
V:一个男的好像没什么规律也没办法马上看出什么。
我:你们真的没开玩笑?拜托我真的觉得我的世界乱了,今天不能再发生让我无法接受的事了。
V:理解,我当初建群就是因为太痛苦无法排解,没想到遇到这么多类似的人,更没想到居然还有一系列的联系,是不是玩笑过些日子你自己就能知道,也没哪个成年人没事开这种玩笑,反正,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的恋人死了,而我们还活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谓的量子纠缠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