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活菌总数每克100亿个的菌剂稀释成为每克2亿个的菌液,取用每克100亿个的菌剂多少?

1.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2.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生态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农作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3.农用微生物菌剂主要针对农作物苗期及生长期多发的连作重茬和根部病害,可很好的改善日益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缓解作物产出状况越来越差的状况,有效提升农作物质量和品质。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
4.现有的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存在着菌种类型单一,有效活菌数含量偏低,作物根系定殖率低等缺点,不能有效发挥出农用微生物菌剂的天然优势。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包括菌液、助剂和营养成分;所述菌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所述助剂包括增稠剂、保水剂或稳定剂;所述增稠剂为糊精、淀粉、聚丙烯酸钠或琼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膨润土或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7.在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中,营养成分的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20-30%,增稠剂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02-0.1%,保水剂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2-1.0%,稳定剂的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5-10%。
8.在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中,所述菌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与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质量比为(4.5-5.5):(0.8-1.2)。
9.在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50-100
10.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制备上述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与扩繁、菌株发酵、成品配置;
11.所述成品配置中,向枯草芽孢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菌发酵液的混合液中加入助剂和营养成分;所述的营养成分为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所述的助剂为增稠剂、保水剂或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营养成分的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20-30%,增稠剂
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02-0.1%,保水剂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2-1.0%,稳定剂的加入量为微生物菌剂总重量的0.5-10%。
1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有机养分选自黄腐酸钾、糖蜜提取液、复合氨基酸溶液、大豆蛋白浓缩液、酵母提取液或谷氨酸结晶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无机养分选择磷酸氢二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铵磷、硫酸脲或磷酸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增稠剂为糊精、淀粉、聚丙烯酸钠和琼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膨润土或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为甘油、甘露醇、黄原胶、抗坏血酸或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助剂与营养成分的搭配和协同生效作用,延长微生物菌剂的保质期,保质期为12-20个月;将微生物菌剂的杂菌率降为1.8%-3.6%。
16.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枯草芽孢菌株发酵时,0-8h通气比1:0.4,搅拌速度为80-100r/min;8-20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20-32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32-40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得到枯草芽孢菌发酵液。
17.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地衣芽孢菌株发酵时,0-8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8-16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16-28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28-36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得到地衣芽孢菌发酵液。
18.本发明所用的通气比,更有利于得到高活菌数的发酵液,且发酵液染杂菌的概率更低。本发明所说的通气比(vvm,air volume/culture volume/min)是指,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的比值,其单位是立方米/(立方米*分钟)。例如,装有2m3培养液的发酵罐,若每分钟通入无菌空气1m3,则称为通气比为1:0.5,或简称通风量为0.5(v/v〃m)。
19.现有技术中,在发酵过程中通常采用固定的通气比,本发明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不同发酵时期,采用不同的通气比,可以达到纯化菌种和提高单位有效活菌数的目的,菌种纯化了,单位有效活菌数含量高了,杂菌的生存和营养空间就会被压缩,杂菌的含量比自然会降低。
2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温度为34-36℃,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3-13%,发酵时间为32-40小时;
21.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的温度为34-36℃,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3-15%,发酵时间为28-35小时。
22.在本发明提供方的方法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活化和扩繁培养基采用lb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胰蛋白胨1.0%、氯化钠1.0%、酵母提取物0.5%、纯化水配制、调节ph中性,121℃灭菌30min备用。
23.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枯草芽孢杆菌株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淀粉2%-8%、豆粕粉2%-8%、葡萄糖0.5%-2%、白砂糖0.5%-2%、氯化钠0.05%-0.2%、磷酸氢二铵0.03%-0.2%、甘露醇0.02%-0.04%、硫酸锰0.025%-0.1%、磷酸氢二钾0.05%-0.2%、硫酸镁0.025%-0.1%、碳酸钙0.25%-1%,纯化水定容。
24.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2%-8%、大豆粉2%-8%、乳糖0.5%-2%、氯化钠0.05%-0.2%、磷酸二氢钾
25.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在提高土壤有益菌群落中的作用。以及上述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为病菌感染中的应用。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7.(1)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中含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两种功能菌株;本发明通过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通气比的精准控制,保持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50-100
28.(2)本发明通过成品配置中,助剂和营养成分的协同效果,达到保质期长、杂菌率低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保质期为12-20个月,杂菌率仅为1.8%-3.6%。
29.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0.本发明所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得到。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3.1、菌株活化与扩繁
34.(1)枯草芽孢杆菌活化与扩繁
35.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2℃培养24小时,得到活化菌种;所述平板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
36.将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菌种接种于摇瓶内的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培养基质量的2%,置于摇床培养箱中,转速为160转/分,通气量为1:0.6,32℃培养24小时,得到扩繁种子液;
37.(2)地衣芽孢杆菌活化与扩繁
38.将地衣芽孢杆菌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2℃培养24小时,得到活化菌种;所述平板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
39.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活化菌种接种于摇瓶内的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培养基质量的2%,置于摇床培养箱中,转速为180转/分,通气量为1:0.6,32℃培养24小时,得到扩繁种子液;
41.(1)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
42.发酵培养基灭菌:将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称量好,加入发酵罐内,开动搅拌,100rpm搅拌15min;加热,增压,发酵罐内压力达到0.12mpa,温度达到121℃,灭菌25-30min;
43.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
44.玉米淀粉2%、豆粕粉2%、葡萄糖0.5%、白砂糖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铵
0.03%、甘露醇0.02%、硫酸锰0.02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25%、碳酸钙0.25%、纯化水定容;调ph为6.8。
45.接种: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5%;
46.发酵过程控制:接种后,控制发酵罐温度36℃,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无菌空气,其中:0-8h通气比1:0.4,搅拌速度为80r/min;8-20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r/min;20-32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50r/min;32-40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发酵培养30h以后,每隔60分钟从发酵培养液中取样进行染色、镜检和计数,并计算芽孢率;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
47.(2)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
48.发酵培养基灭菌:将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称量好,加入发酵罐内,开动搅拌,100rpm搅拌15min;加热,增压,发酵罐内压力达到0.12mpa,温度达到121℃,灭菌25-30min;
49.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
50.玉米浆干粉2%、大豆粉2%、乳糖0.5%、氯化钠0.05%、磷酸二氢钾0.03%、甘露醇0.02%、二氧化锰0.02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25%、碳酸钙0.25%,纯化水定容;调ph为6.8。
51.接种: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5%;
52.发酵过程控制:接种后,控制发酵罐温度34℃,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无菌空气,其中:0-8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8-16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16~28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28-36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发酵培养26h以后,每隔60分钟从发酵培养液中取样进行染色、镜检和计数,并计算芽孢率;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
54.载体配置:将步骤2中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55.成品配置:将15%黄腐酸钾、5%磷酸二氢钾、0.02%淀粉、0.2聚丙烯酰胺、0.5%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5%、豆粕粉5%、葡萄糖1%、白砂糖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铵0.1%、甘露醇0.03%、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59.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60.本实施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5%、大豆粉5%、乳糖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0.1%、甘露醇0.03%、二氧化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61.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62.本实施例对成品进行配置时,将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63.成品配置:将20%黄腐酸钾、5%磷酸二氢钾、0.05%淀粉、0.5%聚丙烯酰胺、5%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6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6.1、菌株活化与扩繁
67.(1)枯草芽孢杆菌活化与扩繁
68.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6℃培养24小时,得到活化菌种;所述平板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
69.将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菌种接种于摇瓶内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培养基质量的2%,置于摇床培养箱中,转速为160转/分,通气量为1:0.6,36℃培养24小时,得到扩繁种子液;
70.(2)地衣芽孢杆菌活化与扩繁
71.将地衣芽孢杆菌菌种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6℃培养24小时,得到活化菌种;所述平板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
72.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活化菌种接种于摇瓶内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培养基质量的2%,置于摇床培养箱中,转速为180转/分,通气量为1:0.6,36℃培养24小时,得到扩繁种子液。
74.(1)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
75.发酵培养基灭菌:将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称量好,加入发酵罐内,开动搅拌,100rpm搅拌15min;加热,增压,发酵罐内压力达到0.12mpa,温度达到121℃,灭菌25-30min;
76.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
77.玉米淀粉8%、豆粕粉8%、葡萄糖2%、白砂糖2%、氯化钠0.2%、磷酸氢二铵0.2%、甘露醇0.04%、硫酸锰0.1%、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1%、碳酸钙1%,纯化水定容;调ph为7.2。
78.接种: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79.发酵过程控制:接种后,控制发酵罐温度36℃,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无菌空气,其中:0-8h通气比1:0.4,搅拌速度为80r/min;8-20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r/min;20-32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50r/min;32-40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发酵培养30h以后,每隔60分钟从发酵培养液中取样进行染色、镜检和计数,并计算芽孢率;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
80.(2)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
81.发酵培养基灭菌:将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称量好,加入发酵罐内,开动搅拌,100rpm搅拌15min;加热,增压,发酵罐内压力达到0.12mpa,温度达到121℃,灭菌25-30min;
82.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
83.玉米浆干粉8%、大豆粉8%、乳糖2%、氯化钠0.12%、磷酸二氢钾0.2%、甘露醇0.04%、二氧化锰0.2%、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1%、碳酸钙1%,纯化水定容;调ph为7.2。
84.接种: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85.发酵过程控制:接种后,控制发酵罐温度34℃,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无菌空气,其中:0-8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8-16h通气比1:1.2,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16-28h通气比1:1搅拌速度为120-160r/min;28-36h通气比1:0.6,搅拌速度为80-1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发酵培养26h以后,每隔60分钟从发酵培养液中取样进行染色、镜检和计数,并计算芽孢率;芽孢率达到95%以上即停止发酵培养。
87.载体配置:将步骤2中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88.成品配置:将20%黄腐酸钾、10%磷酸二氢钾、0.1%淀粉、1%聚丙烯酰胺、10%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9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9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5%、豆粕粉5%、葡萄糖1%、白砂糖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铵0.1%、甘露醇0.03%、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92.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93.本实施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5%、大豆粉5%、乳糖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0.1%、甘露醇0.03%、二氧化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94.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95.本实施例对成品进行配置时,将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96.成品配置:将20%糖蜜提取液、5%磷酸二铵、0.05%淀粉、0.5%聚丙烯酰胺、5%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9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9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5%、豆粕粉5%、葡萄糖1%、白砂糖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铵0.1%、甘露醇0.03%、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00.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01.本实施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5%、大豆粉5%、乳糖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0.1%、甘露醇0.03%、二氧化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02.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03.本实施例对成品进行配置时,将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104.成品配置:将20%黄腐酸钾、5%磷酸二氢钾、0.5%聚丙烯酰胺、5%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10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0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5%、豆粕粉5%、葡萄糖1%、白砂糖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铵0.1%、甘露醇0.03%、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08.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09.本实施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5%、大豆粉5%、乳糖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0.1%、甘露醇0.03%、二氧化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10.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11.本实施例对成品进行配置时,将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112.成品配置:将20%黄腐酸钾、5%磷酸二氢钾、0.05%淀粉、0.5%三聚磷酸钠、5%甘油,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1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淀粉5%、豆粕粉5%、葡萄糖1%、白砂糖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铵0.1%、甘露醇0.03%、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16.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17.本实施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发酵,所述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质量比例配成:玉米浆干粉5%、大豆粉5%、乳糖1%、氯化钠0.1%、磷酸二氢钾0.1%、甘露醇0.03%、二氧化锰0.05%、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碳酸钙0.5%,纯化水定容;调ph为7.0。
118.发酵罐温度降至32℃,无菌条件下,从接种口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扩繁种子液,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6%。
119.本实施例对成品进行配置时,将所得发酵液加热至80℃,维持20分钟后过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以质量比5: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120.成品配置:将20%黄腐酸钾、5%磷酸二氢钾、0.05%淀粉、0.5%聚丙烯酰胺、5%柠檬酸钠,加入到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纯化水定容。
121.对比例5固定发酵通气比
12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本对比例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时,采用1:1的固定通气比。
124.本实验例中,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配置完成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进行跟踪检测;持续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总菌含量为55-110
本实验例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施入辣椒种植地块中,每亩施入微生物菌剂20-30kg(稀释800-1000倍),种植辣椒2季后,土壤性状得到明显改良,具体指标见表2。
由表2可见,施用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后,土壤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土壤ph降低至6.03-6.76,土壤容重降低为1.27-1.53g/cm3,电导率降为20.76-42.57ms/m;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含量明显提升。
施用农用液体微生物菌剂后,辣椒亩产量提高了20-25%,幼苗移栽成活率提高了10-15%,畸形果率降低了10-1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

菌剂是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简称,对应的标准是《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GB),是指1种或1种以上的目标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扩繁后直接使用或仅与利于该培养物存活的载体吸附所形成的活体制品,它是菌肥大类的其中一种。

国标功能菌的含量为2亿/克,这是微生物肥料类中功能菌含量***高的一种,是少量使用的。主要用途是与其他畜禽粪便、植物秸秆及其他动植物残体一起施用,或者发酵起到腐熟和补充有益功能菌的作用。菌剂一般包装小2-5公斤,亩用量也是2-10公斤就可以了。

菌肥是老百姓和部分经销商对微生物肥料的简称,是指目标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扩繁后与营养物质等复合而成的、含有该培养物活体的制品,它在单位面积上的用量较大,目前可分为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农用微生物菌剂,即涵盖菌剂。

菌肥一般包装较大,多为40kg,也有25kg和50kg包装的,一般亩用量较大,按照目前全国各地亩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的情况,一般果树要200-500公斤左右。大肥料菌肥目前的市场价格比较集中在之间,以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肥料。一般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的每亩使用量超过200kg,而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单位面积上的用量少,一般每亩用量2-5kg.

为区别,一般农用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是小肥料,是配剂。把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简称菌肥,是大肥料。在国家标准制定中,微生物菌剂是微生物肥料中的一类,目前在微生物菌剂产品登记的152种菌种中,使用频率较大的前10位菌种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侧孢短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植物乳杆菌、黑曲霉,其中芽孢杆菌占75%.目前在市场上推广时,微生物菌剂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剂型以液体为主,也有粉剂、颗粒型。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微生物菌剂大多以4种方式使用,作底肥每亩用量2kg,耕地时均匀撒施;作追肥,每亩用量1-2kg追施;作滴灌与冲施,取清液配合常规肥料浇灌,残渣作基肥用,改良土壤;作种肥,适量拌种,按常规育苗或播种方法使用。

运用微生物菌剂的优点:

1、大大削减农药运用量。经过有氧及厌氧发酵,发酵堆产生高温,可杀死有害菌以及有害虫和卵。

2、维护土地肥力。分化有机肥完全,氨基酸、维生素、细菌素等成分含量高,可显著进步土壤氮素、有用磷及钾等,肥料质量好。

3、改进土壤。有用改进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

4、防虫灾。施肥后可抑制土壤中多种病虫灾发生,防烧根。

10亿活菌黄腐酸有机碳微生物菌剂(颗粒)-巧丹-万瑞谷德

一、商品名称:黄腐酸有机碳微生物菌剂

有效复合活菌数≥10.0亿/克,黄腐酸≥16%,微分子有机碳≥8%,高活性有机质≥45%,螯合态稀土中微量元素,

六、规格:40公斤/包

1、防止植株早衰,修复衰老及受损的细胞。

2、促进养分回流,膨果增产。

3、促进植株根系发育。

4、增强作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1、黄腐酸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提高产量和品质,黄腐酸是天然植物,多效合一,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作物的抗病、抗旱、抗寒、抗涝、抗重茬等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固氮、解磷、活化钾,提高肥料利用率,黄腐酸可以活化土壤的有机和无机养分,减少氮素的流失,降低土壤对磷、钾的固定,有效活化土壤内的中微量元素,避免了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调理土壤,改善作物根际环境,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表土含盐量,起到隔盐的作用,疏松耕层土壤,消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有效解决土壤盐渍化、酸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加快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复合微生物菌群的作用

本品添加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解磷解钾菌和改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防病菌和抑虫菌(放线菌、绿色木霉菌)等有益功能菌群,经深度腐熟而成,具有“微生物含量高、活性高、功能性强”、“养分活性高、易吸收、快”等特点。

本品能够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快速修复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板结状况,能够降低土壤酸化程度,降解农药毒害。本品所含微生物促生物质,能够有效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毛细根数量和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强植株长势,提高作物抗旱抗涝抗寒能力。

八、适用范围及用法与用量

蔬菜类、瓜果类、果树类、叶菜类、根茎类、药材类及砂糖桔、柑橘、芒果、香蕉等南方水果作物和粮、棉、油、花卉、苗木等各种作物。

}

第一节兽医生物制品学概念与应用

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即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致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制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制剂。生物制品的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一)免疫预防兽医生物制品是防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

(二)诊断动物疫病诊断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国研制的猪瘟、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鸡副伤寒玻片凝集抗原、布鲁氏菌病诊断抗原、牛结核菌素、鸡马立克氏病琼脂扩散试验抗原及鸡新城疫血凝抗原也已得到广泛使用。

(三)治疗有些动物传染病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具有帮助动物机体杀死、抑制或消除病原体致病作用,因而成为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如小鹅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等。

(一)按生物制品性质分类

可以概括地将其分为五大类:

①疫苗(包括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以及类毒素等);

②免疫血清(抗细菌、抗病毒及抗毒素血清)、噬菌体等供治疗或紧急预防用的药物;

③诊断试剂各种抗原、抗体及核酸探针等;

④免疫活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因子以及其他免疫增强剂;

⑤其他生物药品主要为血液制品(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和胎盘球蛋白等。

第二节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一)疫苗(vaccines)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菌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性虫苗。

1.常规疫苗(conventional vaccines)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菌制剂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