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就是科尔沁蒙古?

蒙古为什么要区分为外蒙古跟内蒙古,两者有什么重要区别?

大家知道,现在有个蒙古国,以前是中国的外蒙古。但是,亲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蒙古会分为内外蒙古呢?这是什么时候划分下来的呢?
这首先要追溯到明末清初。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北方就分为很多块,光蒙古就有很多部落,比如科尔泌、察哈尔、土默特,喀尔喀等部落。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尔泌、察哈尔、土默特这些地方大概就属于今天的内蒙古,而喀尔喀就属于后来的外蒙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这就是地理了。
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地理史,地理造就文化。两河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依存地理而发芽的。而内外蒙古其实也是地理上的原因。在内外蒙古之间有一片大漠,将巨大的草原一分为二,游牧部落自然而然就依着这个地形形成割据。顺便说一下,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是科尔泌部落的,科尔泌部落属中国内蒙古。所以蒙古帝国的正统其实还是在我们中国。

明末的时候,还只是南北之分,南方的称为漠南蒙古,北边的称漠北蒙古。什么时候以内外区别呢?
漠南蒙古因为跟东北的女真近,所以两者先开打起来。
察哈尔部的大汗林丹汗开始做成吉思汗梦,准备统一蒙古,重建蒙古帝国的霸业,但这时,他最主要的对手不是明朝而是女真了。


于是,他跟明朝联手攻打女真大佬努尔哈赤。给努尔哈赤写信,说我要带四十万蒙古大军,来问候一下你这三万金人的可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人确实不多,也确实被吓了一阵。
现在都说满蒙一家,其实一开始不是的,一开始是明蒙联手对付女真,只是后面蒙古先被制伏了,这才满蒙一家。
论打仗,林丹汗还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也不会搞联合。他的盟友科尔沁部,也就是黄金家庭直系跟后金联了盟。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是相当牛的一个人。带着科尔沁部跟林丹汗作战,把对方打得一路跑,林丹汗最后死在了青海的外围。而在征战当中,土默特部还有鄂尔多斯部纷纷向后金投降,最终察哈尔部也服了。这样一来,后金就把漠南蒙古征服了,把这些地方划为内蒙古。


当时漠北蒙古,也就是喀尔喀蒙古还没有征服,称为外蒙古。这就是内外蒙古的划分。
那么,外蒙古是什么时候归于清朝的呢?
其实是外蒙古自己归附过来的。
入主中原之后,清国也没空理外蒙古,南方的事情还很多,而且土地更肥沃啊。当时的喀尔喀的各部落跟清朝也建立了联系,每年来进贡一次,送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所谓的“九白之贡”。等于已经建立了藩属关系,只是没有直接管辖。
到了后来,外蒙古自己跑来要归附了。
为什么呢?被另一个蒙古部落逼得没办法了。


在西边还有一个瓦剌,这个跟大明也是纠缠很多年了,土木堡之变抓走皇帝朱祁镇的就是他们了。这个瓦剌后面成为了准葛尔汗国。老大叫噶尔丹,噶尔丹也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跟林丹汗一样,也想成为成吉思汗第二。可是,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就是不世出,不具备模仿性,大家都能模仿的,那就不叫伟人了。当然,他觉得自己行,一上来就盯上了外蒙古,也就喀尔喀部落。


这个喀尔喀也是一个大杂烩 ,里面有很多部落,天天你打我,我打你的。所以,噶尔丹一去就势如破竹。
此时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喀尔喀挡不住了,挡不住怎么办?有两条路,一是投靠俄国,一是投靠大清国。
大家开会一商议,部落的库伦活佛拍板:相信大清国。因为大清国跟我们穿的衣服差不多,至少我们还跟漠南的蒙古同宗同祖。跟中国的文化也接近,俄国简直就是罗刹鬼了。
另外,活佛跟当时的康熙皇帝私交也很好。所以,外蒙古就倒向了大清国。接下来,就是康熙亲征打葛尔丹,葛尔丹又找上了科尔沁部落当内应,结果……当然再一次被出卖,噶尔丹全军覆没,自杀了事。


康熙这一战就拿下了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康熙还是不错的一个皇帝。
接下来,清朝就要管理蒙古部落。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政权一直都是很不好管理的,从秦到明,一半的国防力量都用在这上面。
那怎么管理蒙古部落呢?清朝采取建旗分片制。按照地域分片区,大家各自在自己的片区里,不要跑到别的片区去,也不要随便搞串联啥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按依附的先后顺序分片区,按这个标准,先依附的漠南蒙古成了内蒙古,后依附的成了外蒙古。
到了近代,因为清朝的力量变弱,俄国趁机介入,它比二百年前更强大了,就把外蒙从我们中国的版图上划了出去。

}

法学与历史学院同通辽市科尔沁区教育体育局召开三科统编教材教师挂点帮扶阶段性总结座谈会

2021年6月21日上午,我校与科尔沁区教育体育局在“三科”统编教材挂点帮扶学校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中学三楼会议室召开阶段性总结座谈会。法学与历史学院党总支书记娜仁图雅,副书记袁学帅,副院长唐孝辉,通辽市科尔沁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郭伟东,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中学校长王泉,党总支书记玄慧源,副校长包长海,副校长张宪功(挂职)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支教指导教师红霞、科尔沁蒙古族中学三科统编教材教师、民大支教学生与会。座谈会由王泉主持。

座谈会上,王泉介绍了本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教师挂点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王泉指出,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已经进行了三科统编教材和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适应性教学。“五一”假期之后,在学校全面铺开。挂点帮扶的教师对于学校“三科”统编教材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缓解了学校师资压力。随后,王泉对下学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科区蒙中语文教师吴艳玲作为“三科”统编教材课程教师对挂点帮扶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支教学生代表随后就学支教活动进行了总结汇报。同学们回顾了支教活动的亮点,同时也找出了不足。之后,支教指导教师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红霞阐述了挂点帮扶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在听取各位老师、同学的发言之后,郭伟东对推进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的措施、达到的成效及下一步质量提升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指出,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意义重大,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而这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有了优秀的师资队伍,才有优秀的教育。内蒙古民族大学挂点帮扶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中学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显著,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三科”统编教材工作的深入开展。

最后,娜仁图雅做总结发言中强调,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推广使用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推行“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为了让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能够走得更远、生活的更好。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识,要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做好“三科”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民族语言授课学生的双语教学,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要做到能说会写,还要做到理解到位。挂点帮扶工作开展一学期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和科尔沁蒙古族中学双方的努力之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双方合作的更加美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和使命。

科尔沁蒙古族中学指导教师代表吴艳玲发言

图文:法学与历史学院  编辑、审核:宣传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尔沁和蒙古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