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劳动即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3.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只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4.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5.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6.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7.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具体说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如果随意行使其权利,不仅回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11.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12.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①.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③.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1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14.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根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15.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八荣八耻)

  16.忠实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7.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18.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久治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20.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2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2.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权利,包括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23.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24.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5.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26.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7.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伤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的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回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和。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28.公民作为一个“人”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29.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30.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31.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32.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使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苦。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33.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名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34.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害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35.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36.侵犯肖像权的具体表现: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37.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 ,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38.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39.盗用他人姓名是只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 取不正当利益。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侵犯姓名权的一般表现:干涉他人使用姓名权{决定、使用、变更、盗用、冒用)

  40.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41.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收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43.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44.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那器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45.隐私权的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46.隐私权的内容:私人生活的安宁权;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通信内容的保密。

  46.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47.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48.受教育的含义:(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 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9.义务教育的含义: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给予保障的公益事业。

  50.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统一性。

  5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答:

  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⑵.国家经济的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受教育不是个人私事。

  52.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53.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义务?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 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机会,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54.如何履行受教育?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55.初中生应如何珍惜学习的机会:①.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②.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③.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国立业。

  56.财产的归属:个人所有、国家所有、集体所有。

  57.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58.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59.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60.我国的民事法律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1.我国刑事法律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2.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道德所强烈谴责的行为,对于某些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谴责一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施恶者。所以说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63.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

  ②.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占有人返还原物;

  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④.当发生可修复的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恢复原状。

  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64.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65.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 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66.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67.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

  68.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69.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70.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71.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遗产。

  72.在遗产继承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73.当我们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74.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75.给予创新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各个国家先后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

  76.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77.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78.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规模扩大,花色品种繁多,构造日益复杂,这使得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79.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80. 消费者应享有安全权。

  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

  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消费者应享有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应享有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81.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82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83.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84.维权意识: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

  85.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罚。

  86.维权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究竟采取哪种方式维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87.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88.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89.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久治安。

  90.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91.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92.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

  ①.我们应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3.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94.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如何贯彻“终身学习”(珍惜受教育权)

  (1)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2)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3)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东西。

  (2)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3)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财富源泉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积极实施共同富裕。

  (2)必须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造福于人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

  (3)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4)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怕困难

  ②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均等,这句话有错吗?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均等,这句话有错吗?

权利和义务不可能是均等的。
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任何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同一原则的体现?

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的一体性。在宪法实践中,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关系并非始终具有对应性;但两者以不同的形式保持着内在的一体性。有些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直接结合为一体的。如受教育权与劳动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其他的基本权利从表现形式看,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基本义务,但基本义务的规定实际上构成基本权利运行的宪法界限。一部宪法典规定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数量是不平衡的,通常基本权利的数量大于基本义务数量。但这并不说明基本义务不重要,它只能表明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不同存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履行基本义务的过程本身就是享有基本权利。如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同时它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行使监督权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在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基本权利的价值体系,两者处于同等的地位,把基本义务仅仅看作是"种责任或负担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应当从积极的角度揭示基本义务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宪法确认了公民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原则,表现为:
1.公民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权利和义务本身是相互依存的。权利和义务本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规定的形式上看父母和子女都负有义务,但从权利和义务的双方来看,父母对于女履行托养教育义务,对子女方面说则是一种权利;相反,成年子女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对父母来说则是一种权利。又比如,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格权,而对某个公民来说,他享有这项权利,其他人就要承担保护其人格权不受侵犯的义务。
3.在某些权利和义务的彼此结合上,就某些权利本身来看,它们具有双重性。例如,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
4.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公民享受广泛的权利,且得到保证,就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可以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国家建设事业发展了,公民就能享受更多的权利。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论述,主要是以下四点: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请用一句话说明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同时,权利和义务,又是为权力所保障的。作为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义务的履行;实质上,在此过程中,也是权力作用的结果

论公民权利与义务作文1000字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权利与义务这对矛盾的双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偏废其中任一层关系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一般说来,人们比较注意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对立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较少注意它们之间更深一层的统一性关系,即在本原上的一致性.事实上义务并不是独立于权利之外的一种异在物,而是发韧于权利大树上的一簇分支,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对象化了的权利,是主体和内容发生了转化的权利,每一权利主体只有尽其义务才有条件实现其权利并维护其权利.由此可见义务的实在内容和设定义务的目标指向仍然是一定的权利和利益,义务本身不过是为实现某种利益,享受某种权利而同时应尽的责任.从民法的角度看,权利是利益分配的法律技术手段,义务则是使这种利益分配能正常进行(只允许获取正当利益)而设立的另一技术概念,所以义务是为权利设定的.权利界定利益,义务界定权利,义务设定的动机、目的、着眼点和落实点都是围绕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这根中轴旋转.法律上的各种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都不是为义务而义务、为限制而限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获取非正当权利和人们的正当权利被侵犯.就是奴隶主以及许多封建统治者的立法,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被剥削阶级,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权利和利益.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正是鉴于权利与义务在法中的特殊地位,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在不同的法学学科领域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并不深入.因此,概括这些认识的理论观点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经不起认真推敲.其中有的根据不足,有的停留在归纳现象层面,有的似是而非,有的错误明显.作者认为,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立场,必须立足分析活生生的法律现象,从权利、义务的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去总结和发现规律;其次,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论应全面反映二者关系的一些内在规律,应该是法的价值、规范和事实运作的高度统一;再次,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论要全面反映人类社会法的共性,具有普遍意义.该文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南,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梳理,总结归纳出权利与义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为法学研究提供一种辩证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来说,首先要清楚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上而讲的,具体说: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权利也就无所谓义务.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可以放弃享受权利,却不能放弃履行义务.二者在功能是相互补充的.

商店不开发票是否符合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

商店计税有多种方法,有包干的,也有包干加开税额,也有增值税(使用税控收款机)。由于现在是经济市场化时代,除部分事关民生大计的商品和服务业需经物价局定价,其他的大部分商品均开放定价权,商店则根据市场来定价。由此可见,开票加税也是正常的举动,你也可以杀价(要学会杀价哦,要不你经常都会吃亏的),你也可以往其它商店购卖所需的物品。

谈谈你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看法?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没有只要权利不履行义务的权利,也没有只履行义务没有权利的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的国体/国家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公民是指我们社会的一切成员。被剥夺政治权利和犯罪的人,也是中国公民。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国公民是我们在法律上的身份。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人格权两类。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生相分离。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位。 
人格权还包括人生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一直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等。 
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公民对社会和家庭履行的这些义务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这些义务也是对国家履行义务。

人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这种出生国籍也称原始国籍,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刚出生在某国时即具有了某国法律赋予的国籍身份;二是继有国籍,也就是一个人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某国的国籍。继有国籍的取得方式很多,如因近亲属关系取得、因婚姻关系取得、因经济关系取得、因收养关系取得等。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密切联系。诸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二者也有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我们在社会生活国,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①要树立国家观念; 
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权利维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 
①公民在行使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首先,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享受权利的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我国的权利主体的范围主要包括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即使是对于被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而言,他们与自己身份相应的其他权利,国家也是依法保护的。其次,宪法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外,在“总纲”和“国家机构”前后两章还确认公民在其他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例如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权、继承权、民主管理权、居民和村民的自治权等。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上都一律平等。即(1)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职位高低,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上对公民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正当和合法权益,都平等地予以保护;(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其次,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1.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具体表现在:
(1)客观上十分需要,而又非确认不可的就坚决写进宪法。例如公民的人格尊严,是一项基本人权,是重视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法律基础。因此,我国1982年《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能做到的或者经过创造条件可以逐步实现的,就根据能够实现的程度,作出实事求是的规定,例如受教育权。(3)从实际条件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做到的,宪法就不予以确认。例如,1982年宪法取消了1954年宪法对“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规定。
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有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的,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同时又规定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种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又如,宪法规定对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五十一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表明,公民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同样,公民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促进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本质上反映了公民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间的关系。在我国,国家不仅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且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为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提供越来越多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越能得到保障,就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更自觉地履行义务;而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越高,国家就会越昌盛、富强,同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就愈加获得更多的保障。

如何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从整个社会来讲,人人生而平等,你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人的义务,而你的义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人的权利。
从公民个人来讲,每个人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没有离开义务的绝对权利,也没有离开权利的绝对义务。二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相辅相成的。
但权利和义务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公民可以放弃行使一定的权利,但不可以放弃履行某项义务。

}
<section>
<span>1. 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开始进人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 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变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可 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可以通过培养兴 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2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思想使我们强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 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 如何理解思维的独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表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敢于表达不同观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敢于向权威挑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9. 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的能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1. 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 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什么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 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如何做到优势互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男生女生应如何相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与异性相处有什么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对待异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如何正确理解爱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 和自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隋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自信的人有什么表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信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自强有哪些重要内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如何提高辨别“耻”能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理解“行己有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nbsp;“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9.如何理解“止于至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0.如何做到“止于至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nbsp;积少成多,积善成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在生活中寻找&nbsp;“贤”,将他们作为榜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1.好的榜样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四课 &nbsp;揭开情绪的面纱</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加快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如何正确对待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 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合理地调节情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五课 &nbsp;品出情感的韵味</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 情感与情绪有什么联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 情感与情绪有什么区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 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o</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 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 如何获得美好的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 好的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体验负面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 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 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 为什么要传递美好情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三单元 &nbsp; 在集体中成长</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六课 &nbsp; “我”和“我们”</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1课时 集体生活邀请我</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 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 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怎样认识集体的力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2课时 集体生活成就我</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在集体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为什么集体生活可以成就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我们在集体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在集体交往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⑷在集体中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⑸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随着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nbsp; &nbsp;</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⑷坚持集体主义,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⑷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⑸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 体利益的事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nbsp; &nbsp;</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正确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小团队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 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1课时 憧憬美好集体</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良好的集体氛围,有哪些特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 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nbsp;</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 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⑷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2课时 我与集体共成长</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nbsp; &nbsp;</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 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nbsp; &nbsp;</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这些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我们怎样才能与集体共成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在共建中尽责:①我们要确立共同愿景、共同目标。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 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③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在担当中成长:①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②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③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 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这些是我们走 向社会的“必修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⑶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答: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8.法律的特征有哪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 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家庭保护、学校保护、&nbsp;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未成年人代表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社会环境还比较复杂,还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6.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7.怎样学会依法办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⑴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⑵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2、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3、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6、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7、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8、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9、如何全面依法治国?</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②认同宪法。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二单元 &nbsp;理解权利义务</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去权力的重要形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②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6、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基本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法纳税。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9、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0、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刺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爱护公共财产等。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特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何?</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8、我国人大和人大代表各自的权利或职责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9、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0、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5、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7、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8、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9、我国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0、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1、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与居民(村民)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市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也受它监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6、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7、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8、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9、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30、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1.比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四单元 &nbsp;崇尚法治精神</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span>第七课 &nbsp;尊重自由平等</span></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4、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8、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简的态度或行为方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3、怎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4、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应该怎样维护正义?</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③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④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trong>15、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strong></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重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span>
</sec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价值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