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定会到来,但是该如何培养时代的人才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这是柏拉图终极三问,那个人类花了几千年,耗死无数脑细胞都思考不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也许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是谁?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自己的认知都可能完全不同,没有人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作为一名准大三学生,我只能从身份和使命两个方面,来侧面描述自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的身份有三:中国人、社会人和大学生。

身分之一,谓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拥有中国国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因此其中之一的身份就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我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名誉,在当前元宇宙和Z时代的背景下,我会在互联网上坚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基本底线和原则。

身分之二,谓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就要符合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规范。当今互联网社会瞬息万变,我还要坚守自己的初心,肩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上的其他人怀有同理心,并在信息时代努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身分之三,谓大学生。我是一名准大三学生。我受益于国家政策,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了先进的知识文化,我会怀着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在保障自身生存能力的基础上,回馈社会。在这个元宇宙、Z时代,我会运用的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助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维护新一代互联网的环境,让互联网中的社会也能运行地井井有条。

我的使命有三:故乡、家庭和人类。

使命之一,谓之故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生他养他的故乡,虽然自由驱使着他向往外面的世界,生存迫使他离开熟悉的家乡,但他还是终其一生要回到那里,去品尝儿时早已习惯的酸甜苦辣。

使命之二,谓之家庭。我们都属于不顾一切培养了我们的家庭。我们很容易回报父母物质上的供给,却很难再给他们精神上的回馈。父母们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培养顽皮的我们,我们却很容易用工作的理由把父母丢在本该享受儿女陪伴的年纪。我们流淌着父母的血液,就该肩负得起父母的期望。

使命之三,谓之人类。生而为人,我不卑不亢。往前看得太低,容易走下坡路;往前看得太高,又容易踩空。我既被七情六欲束缚,又怀有游离世俗之外的理想。被"钱"束缚的我们,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的人,在人类的历史画卷上尽力舞蹈。

互联网时代的到把地球人拖入了地球村。曾经让人们向往的外部世界,现在插上网线就触手可及。仿佛一夜之间,故乡的概念就荡然无存。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的归属又是哪?互联网击溃了人们曾经的精神壁垒,像把在猪圈里关了很久的猪赶了出来一样,让人们不知所措。有的人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丧失了对生活意义的判断,就迷失在了网络陷阱中。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手握故乡、家庭和人类三大使命,我不会忘记自己该走的路,去走歪门邪道;面对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言论,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坚守自己的底线,是我在元宇宙、Z时代的使命。

元宇宙的世界是否已经到来?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对这个问题回答的资格还很少很少。也许对这个问题理解最深的,是那些奋斗在创造元宇宙第一线的人。当然,我也有自己对元宇宙的一些理解,但仅仅只是一些浅薄的见解。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虽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但还只是刚刚起步,各大厂商也没有对元宇宙统一的理解。维基百科对元宇宙的描述是: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具有链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 3D 虚拟空间。8月以来,元宇宙概念更加炙手可热,日本社交巨头GREE宣布将开展元宇宙业务、英伟达发布会上出场了十几秒的“数字替身”、微软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但就目前而言,元宇宙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根据对开发人员的调查,他们普遍认为元宇宙从概念到实现还有10~20年的时间。然而,从资本市场的动向来看,元宇宙市场确实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可期。

Z世代的我们对自己应该有怎样的思考与认知?

Z世代出生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应用,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成熟。Z世代通过互联网更早地认识了自己生活的世界,还了解了地球另一面的世界,和那些与自己过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互联网的复杂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的使命。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的归属又是哪?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在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不能落入“温柔的陷阱”,要明白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该向哪里前进。

互联网是未来,既然我们不可能逃出互联网的世界,我们就该适应并融入这个世界。互联网还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小心提防互联网带给我们的陷阱,成为一名合格的互联网人。

}

   在北京“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左)对话网大公开课常务副校长刘英(右)、中文在线奇想宇宙科幻站总编辑唐风(中)、知名网文作家失落叶(视频连线),共同探讨“元宇宙时代的青年写作与阅读”。王海文/摄

  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关于元宇宙的对话,在北京东城区南晓顺胡同书香世业文化街区中国青年报社的实体书店——“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举行。网络文学大学常务副校长刘英、中文在线奇想宇宙科幻站总编辑唐风、知名网文作家失落叶,与本报记者一起,通过“温暖一平方”直播间,共同探讨“元宇宙时代的青年写作与阅读”。

  历经4个多月的作品征集,由中文在线主办的“首届全球元宇宙征文大赛”已收到1.1万份投稿。中国青年报社作为该项赛事的联合主办方之一,于4月28日开展了“青春元宇宙”主题活动,探索元宇宙时代的内容形态,推动青年在这股新浪潮中的成长与发展。

  最早诞生于科幻小说的概念“元宇宙”,成为席卷全球科技、经济、文化领域的浪潮,我们该如何讲述故事?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未来的“元宇宙”IP会是什么模样?

  元宇宙给青年带来机会

  唐风表示,“元宇宙”的概念并非忽然火起来的,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已出现这个词。“谷歌眼镜出来的时候,小火了一把,但当时技术还不成熟”。唐风指出,最近“元宇宙”火的内因是:技术开始成熟,VR眼镜硬件和软件条件都跟上了。外因则包括两点:5G网络的普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出现。

  刘英认为,元宇宙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个机会。他回忆,当年在进入网络文学行业做编辑之前,自己也没有太大的信心,而当时其他同行亦是如此,没想到网络文学会发展成这么大的产业,并造就如此多的机会。“元宇宙也是一样,它首先是由技术来推动的,如果没有技术作底层的话,它是没有办法演进到下一代的。”

  刘英认为,元宇宙更像下一代互联网。“它一定会提供大量的机会,尤其在内容创造领域,可能会出现一块很大很肥沃的土地,让大家一块儿去耕种,也会出现很多好故事,然后借由技术将这些故事变成现实”。

  唐风指出,元宇宙所带来的“好故事”,并不会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来体现,而更多会是影视化、游戏化甚至产业化的内容。在唐风看来,元宇宙对青年最大的影响会来自元宇宙自身强大的跨界能力。

  “元宇宙,是以宇宙为单位来思考自己应该在哪儿。跨界会给很多青年、用户以自由。”唐风说。

  元宇宙与文学之间相辅相成

  最早以创作网游小说为很多读者所知的失落叶表示,以前创作的游戏小说类型其实和当下爆红的元宇宙概念是比较呼应的。随着元宇宙逐渐受到大众关注,这一概念的细节也越来越清晰、完整、具体。“元宇宙会给我写的网游小说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论依据;而小说所包含的想象力等,对元宇宙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觉得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刘英是失落叶多年的读者和好友,他在2004年就已开始研究网游小说。

  “那个时候,小说里已经有了智能头盔,以及后来出现的VR、AR技术,也有了养生舱等。”刘英说,当时,这类小说的作者更多会考虑如何让读者有“畅快的沉浸感”,较少考虑技术层面的内容,但很多元素、设计已经暗合了当下的元宇宙。

  2021年11月,中文在线发起主办、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元宇宙征文大赛”吸引了创作者的踊跃参与。目前,评委正对参赛作品进行层层评选。

  唐风笑言,一开始很多作者其实是“不敢”参与的。“因为一开始元宇宙给大家的印象就像电影《黑客帝国》,所以觉得如果我写的东西还不如《黑客帝国》,那为何要写?会存在这样的困惑。”

  发觉大家对元宇宙小说有点迷惑、胆怯后,唐风连做了四五期讲解视频,告诉大家元宇宙的具体方向、关键技术要点、关键故事要点、适合发挥与需要避开的内容等。这些讲解也被失落叶看到。

  失落叶说,他当时正好想开新书,看到元宇宙征文大赛,“想都没想,觉得太合适了”,于是直接报名。

  刘英指出,中文在线当初之所以想举办这场赛事,核心考虑还是希望推动元宇宙快速发展。刘英坦陈,其他一些国家早早起步开始进行元宇宙的探索,而国内还不算成熟。他希望可以让元宇宙概念尽快在中国更大范围内落地,经历“从小到大的成长,然后能参与全球性的竞争”。

  元宇宙会讲出更多超越文字的好故事IP

  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创出新高。

  历经20多年,网络文学行业迅猛发展,并打造了众多优质IP及成功转化的案例。而刘英、唐风和失落叶都指出,元宇宙时代或许将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IP概念。

  在唐风看来,在元宇宙时代,IP未必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会“进化”。“比如说一个祖母早已经去世了,但是AI记录了她的音容笑貌,那么这个已经死去的人,如果天生善良、非常善于安慰人,她会在互联网上永生,成为女神。”

  “很多人是慢慢等着,只有少部分人正在促进它的发生。”唐风表示,“Web3.0”意味着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发展,有一些曾经你未曾想象的内容也可能成为新IP,且威力巨大。

  唐风相信,在元宇宙时代,创作者的世界被拓宽了,能拥有更多机会表达天赋。即使一个非文字记载的故事,若能被“Web3.0”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记录下来,同样有可能成为一个超级IP。

  对于此次中文在线和中国青年报社在“青春元宇宙”板块的合作,几位嘉宾都表示很期待。刘英认为,想要让元宇宙从概念变成现实,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参与。“《中国青年报》对青年影响非常大,而青年对于新兴事物接受程度又是最高的;同时,媒体可以把社会影响力放大。”

  失落叶说:“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内容呈现会更趋向于现实,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挑战多,但是机遇也多,只要敢努力还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记者 沈杰群;陈馨瑶对此文亦有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