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干打一肖动物

我非常喜欢肖战的歌曲,尤其喜欢《光点》,还做了一期短视频。

其中最喜欢这几段歌词:

——“最初的那张脸,经历多少次更迭,太多无法预言,安静跨越”

——“生命渺小不可思议,生活绝不轻易放弃,眺望做最真的自己”

——“明天无论是雨或晴,拥抱让爱更有意义,世界带着爱去前进”

上面歌词大意是:我原本真,父母造就,从无改变,认真面对每一天。尽管无法改变眼前发生的一切,但对生活要充满希望,不言放弃。把每一次人生的不顺和挫折,都变成前行的动力和起点。带着爱去拥抱人生,世界将充满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看了《光点》的歌词,感觉那就是在写肖战自己。肖战在2.27事件前后的一段时间,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大坎坷,但是他没有就此沉沦下去,而是像歌词说的那样,带着爱继续前行。

肖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这样说:关于公益,我是会细水长流,我会一直做下去,尽自己绵薄之力,把力量凝聚起来,打到点上,发挥作用。

肖战公益活动在蔚县调查时,不是随意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深入下去,看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又能帮助他们干些什么,从而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肖战在访谈中还说:“感觉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就是自己的财富,今后自己无论是做演员拍戏,还是做一个平凡的人,那都是自己的老来资本”。

肖战说:“作为一个平凡人,会有失落,也有开心,但我能够正确面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定要有责任感,带给大家更多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

不用华丽的语音,行动是最好的回答。只要拥有正确三观的人,才能带着爱前行,这就是肖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肖战心怀赤城,在逆境中坚持,走出泥泞小路,正在康庄大道前行。

让爱的《光点》在逆境中前行,这就是《光点》歌词的含义。




《光点》推出的当天,我在上班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点了购买,随即打开来听。欢快的调子,尤其听到英文唱词部分,我很中意,心想:难得听到一首英文唱词部分不是那么蠢的中文歌。听句式感觉应该是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写的,事实证明我的感觉很敏锐。

英文唱词部分起首一个完成时的句式,很是别致。不像其他中文歌曲里配的英文歌词千篇一律的现在时或者祈使句。

这一段词也很美好,意境不错,直译的话感觉要差一些。A rain of colors即便直译成色彩之雨,也蛮有趣。很符合肖战自身所带的童趣的气质。

中文唱词部分很贴合肖战个人的人生历程,请看这段

这几乎是肖战本人经历的写照。他从素人出道,跨界破界闯世界,进入圈这种残酷的名利场,从未被沾染,心地一直赤诚如金。

这段唱词有点像预言。肖战走过的痕迹真的变成了光点,无论是人民网助农直播,还是做为蔚县扶贫体验官,他所倡导的公益,都落地生根。据不完全统计,肖战粉丝的公益捐款在半年的时间里达到8000多万,获得人民正能量的肯定。

这首歌是肖战身陷网暴的黑暗中推出的一部重要作品。肖先生从未因自身遭遇而诉苦,卖惨,反而推出唱词如此温暖人心,曲调如此欢快明媚的歌曲。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偶像应当具备的力量。

}

身处上流社会的银行家安迪,却突然遭遇了一连串的人生失意:老婆出轨,在同情夫一起亲热时不幸被人杀害;最为关键的是,安迪还被冤枉为杀人凶手,进入了肖申克监狱。在监狱里,囚犯们不但人生自由受限,连生存权都经常受到威胁:稍不如意,狱警就会对囚犯棍棒伺候,甚至不惜直接打死;囚犯之间也往往是恃强凌弱,安迪本人就被监狱中的同性恋徒盯上了,成为了长期受害者……。

监狱中不但危险重重,生活也无比单调:看书往往只有《圣经》;运动只能是在放风短暂时间内;电影经常数月都重复放同一场;……。在监狱内见到的人,除了囚犯,就是警察,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如此。音乐、社交、舞会、女人、歌剧、体育赛事等这些正常社会司空见惯的事物,在常年与社会隔绝的监狱里都成了奢侈品。

然而,不管监狱内生活如何艰难,安迪都顽强地熬了过来。因为对金融事务相当熟悉,安迪成了整个监狱系统狱警们的免费税务顾问。也因为得到了狱警们的庇护,安迪在监狱中的生活才得到了改善:长期欺辱他的狱霸得到了惩罚,不敢再欺负他;他参与管理监狱图书馆,还能不时地帮助其他狱友;他长期向州议会提出改善监狱图书馆的监狱,也得到了答复,不但捐给他钱,还捐给了他许多书籍、唱片等等物品。

大家知道吗,在今天的中国监狱,春节也是有特殊待遇的。

一般春节几天,监狱破天荒的不用干活,可以休息,可以看电视、打牌、下棋之内。

吃饭也比较特殊,很多监狱有诸如鸡腿、红烧肉,饮料之内,总之比平时好多了。

据说,食粮有两种,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断绝了哪一种都会造成死亡,也许如字面意思也许是一种比喻,但人知其意,在一些人的生命里,音乐被认定为其精神食粮。

影片或许也在以此桥段隐述:即便在那般残酷狭闭的环境里、即便在一个漠视甚至无需精神价值的环境里、即便在一个貌似已经丧失了精神需求的环境里、即便在一个被极度打压破坏精神发展的环境里,一些具有着坚定信念的平凡勇士们,依然在不断的冲破种种束缚,于一切的可能性当中去创造并传播着具美具善具有生命成长价值的精神食粮,因为,有一些无畏是建立在不可摧毁的智慧、信念和慈悲之上的。

仁者,智者,见者,这句话今天好像用了两次了;祝愉快,再会。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放的那首歌是《费加罗的婚礼》。

他悠哉的坐在监狱长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看着敲门的警卫放大了音量。就像一个战斗胜利后的英雄,在心头播放他胜利的赞歌。


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咱们从片头就能够了解到,安迪的妻子偷情,家里来了小偷,小偷杀了他老婆和那个情夫,然后一切的罪责都被法官判在了安迪身上,他无奈又无助,拼命为自己辩解却无济于事。从进监狱的那幕开始,监狱里的老油条都在打赌,猜谁会熬不过当晚,男二下了安迪的赌注,但是令他失望的是,监狱气氛虽然恐怖,可这个一脸文弱的银行家居然一声不吭的度过了第一夜。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不曾与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抱怨的时候,他在院子里悠闲的散步,就像在花园里一样。找瑞德拿的第一个物品,竟然是个鹤嘴锄,也偏偏是用了这个小锄子,他花了将近二十年挖了一条通往自由的路。

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仔细回想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他经历过了什么。一方面,这首歌,这个光碟,是他的6年每周一封的信换来的,另一方面,老布假释之后刚自杀不久。他跟大家有过讨论,关于希望的讨论,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已经在图书馆干活,在肖申克的政府官员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受到这些官员的保护了,那么,清楚了这个咱们再来分析原因就不难了。 这是他写信6年,300多封信换来的喜悦

想要申请监狱图书馆的改造资金,想要改变监狱的无希望状态,他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每周一封信的去骚扰政府官员,从而换来的这些回报。这无疑是在告诉他,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所以哪怕他只是用那么小的锤子,他也能挖出一条道来,就算不知道那条道通往哪里,但一定会是好的结局。所以他禁不住的想要跟大家分享这样的喜悦和快乐,这种感受,是无法言说的,一首歌的表达,会让所有人都能感受的到他的欢乐,感觉到光明和希望,所以他不惜冒险去放这么一首歌。

对于他来说,最大最苦的惩罚就是自己的妻子跟别人有染,双双被杀以后,他还得背锅,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而入狱之后,他也被三姐妹各种欺辱,对于他来说,再也没有什么处罚是他不能承受的了。 何况,他自身的学识也早已经成了他自己的保护伞,让他得到了典狱长,警卫队长等人的庇护,这些腐败的官员再怎么样,也不敢让他受太多的苦,毕竟还指望着他帮忙洗黑钱,逃税避税呢。 加上播放音乐这样的事,在那些内心腐败,却拥有人身自由的政府官员眼中,其实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们不会感受到监狱犯人那种内心的绝望被希望替换,埋葬许久的希望被唤醒的感觉。之所以这么生气,恐慌,不过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所有人都停下来听音乐,担心犯人闹事这些想法。 所以安迪在广播站里那里悠哉的听着,他心里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也知道这么做会引来典狱长等人,但他一定知道,他的惩罚不会太重,只要不是死亡,相信他是不会怕的。 老布的死,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有的人做事情,不一定是抱着什么特定目的的。他们只是照着自己的信念或者感觉去做,并不预期一定能达到什么效果。但实际上,往往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别人。

可以称之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和别人都不一样。他身为银行家,蒙冤入狱,遭受了堪称耻辱的待遇,生活可谓一夜之间从天上掉到地下,但他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极度的冷静和专业素养,让他根本没时间去做怨天尤人这些没意义的事。

他破罐破摔吗?没有。从一开始他就刻意靠近瑞德,加上给监狱人员提供财务服务,成功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以他的专业,当然知道他的这么一点点“特殊”待遇是因为他有被盘剥的价值,但他非但不抗拒,还主动显露自己的这一价值。这就体现了他作为一个银行家的专业算计。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一直占据着IMDB的榜首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传达一种理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哪怕低贱到尘埃里,也不要放弃对生活的渴望,对美的追求。

在安迪宁可冒着关禁闭的风险也要放音乐时,先要看一下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电影,过程不止是越狱那么简单,而这本书中的安迪,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他这种人注定跟肖申克监狱中的人不同,尽管他的身体被禁锢,但他的灵魂是自由的,他冒着被关禁闭的危险,也要放一首音乐,首先是为了自己,其次是为了狱友们,他想让在肖申克的所有人知道,身体能够被禁锢,但灵魂不能。

安迪就是瑞得口中那只管不住的鸟,即便是在笼子里,他也不会是那只安分守己,等待主人去调教自己的小鸟,他有自己的灵魂,也有自己想要的未来,这种不服命运安排的习惯,被称为积极主动

在肖申克监狱中,多数人进来了,想过要出去,但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他们适应了,也就开始不再挣扎,不再想要出去了,所以那个老图书管理员,才在离开了肖申克之后,选择了自杀,因为外界的环境变化太大,他事先没有想过这样的结局,于是出狱之日,就是离开人世之事。

可安迪不同,他很少被动去适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境况,除了刚进来的那一天晚上,他不哭不闹,安静的到了天亮,从那天之后,他就一直在规划自己的未来。

他之所以敢冒着关禁闭的危险去放音乐,因为在肖申克里,不管是在小黑屋,还是在个人的监狱单间里,他都会有收获,记得一次他关禁闭之后,他反思了自己和妻子之间的问题,他想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不会好好爱妻子,她才出轨的。从这一点足以看出,他不是那种出了事,只会埋怨别人的人,他会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这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屁话,独囚最难熬了,在里面度日如年呀”

“他们准你带电唱机?”

“在脑里,在心里,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

}

香、辣、鲜,构成了宁都味道。

色、香、味,成就了宁都美食。

有宁都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宁都餐馆;有宁都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宁都味道。味道因宁都而存在,宁都因美食而扬名。

久远、传统、地域、特色诸多元素,孕育了颇具客家风味的宁都饮食文化。

宁都味道的一天是从清晨开始的。

小城还笼罩在薄薄的夜幕中,淡淡的晨雾四处弥漫,倦怠的街灯睁着惺忪的眼睛,与四门六街菜市场呼应的是,背街小巷的早餐摊也开始忙碌起来了。摊主们大都是夫妻档,年龄一般是五六十岁,他们在各自固定的地盘,支桌、摆凳、生火、配料,手脚麻利,配合默契。不多时,早霞渐渐染红了小城,早餐摊蒸笼里、油锅中冒出的香气,也在小城的上空飘散开来。循着扑鼻的香味,早起的人们便开始来到早餐摊,有的坐下来慢慢品尝,有的打包带回家去。

早餐摊的品种大致分为三大类,蒸的、煮的、油炸的。蒸的有包子、馒头、发糕、蒸饺、小笼包、杯杯粸,煮的有面条、米粉、清汤、稀饭,这些跟各地的早餐品种大同小异,最诱人、最受市民欢迎也最有特色的,还是宁都本地的油炸早点。当那些黄灿灿、香喷喷的灯盏糕、油圆、油饼、芋包子、薯包子从油锅里捞起来,那种浓烈的油炸香味刺激得人们欲摆不能,当你喝一口豆浆或稀饭,咬一口外酥内软、香甜适度、酥软适中的油炸早点,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味觉享受。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早餐摊中,要数胜利小区、三环北路的灯盏糕、油圆,东门菜市场的芋包子、薯包子最好吃。

一般早餐以清淡为主,但也有部分年轻人喜欢带刺激的香辣味。他们要一碗母指大小的肉撮,不放汤水,拌上切碎的红辣椒、蒜仁、萝卜干,再淋上麻油拌匀,辛辣、香浓、有嚼劲,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差不多每天上午十时过后,县城的早餐摊便开始收摊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县城的早餐只是宁都味道的开场序曲,真正的主角此时才姗姗来迟。十时一过,遍布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酒店餐馆便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了。此时,各家的大厨还未露脸,打杂的、配菜的却忙得不亦乐乎。宁都味道讲究新鲜二字,他们面对早晨刚采买回来的一大堆鸡鸭鱼肉、蔬菜佐料,各司其责,忙而不乱,洗菜流水的哗哗声,砧板剁肉的嘭嘭声,蒸锅炖汤的吱吱声,组成了一曲厨房美妙的交响乐。

大多酒店餐馆都有自己拿手的特色菜,即宁都地地道道的传统菜肴:肉撮、金线肉丸、鱼丸、石榴鱼丸、三杯鸡、啤酒鸭、蛋饺、蛋菇、酶豆腐水蒸蛋、滑鱼、大块鱼、鳅鱼芋子、鱼包肉、芙蓉排骨、红烧肉、米抹肉、擦菜肉、酿苦瓜肉、炸茄饼、炸风香肉、蒸松圆、拌龙蕹……宁都味道香鲜相宜,但也辣味十足,有的制作工艺还比较繁琐。清淡鲜香的有肉撮鱼丸、蛋饺蛋菇、三杯鸡、鱼包肉、芙蓉排骨、红烧肉、米抹肉、炸茄饼风香肉,还有不放盐和味精的鸡汤鸭汤;比较辣的有大块鱼、鳅鱼芋子、拌龙蕹及各种炒菜;像蛋饺蛋菇、肉撮鱼丸、石榴鱼丸、鱼包肉、芙蓉排骨等,至少要经过五六道工序才能制作成形,或煮或蒸后方能端上餐桌。

宁都不放盐的清蒸鸡汤鸭汤,原汁原味,鲜甜无比,只要喝上一口,回味无穷,令人啧啧称赞。它还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说的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期间,红军部队物资短缺,特别是兼具食用和消炎消毒功效的食盐更是奇缺,为支援红军,宁都人民主动捐献食盐,宁愿自己喝清汤寡水,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蒸汤不放盐的习惯。

在宁都,肉撮要以东韶、黄陂的最好,白里透红、韧柔适宜;红烧肉以小布、天鼎酒店的为佳,油而不腻,满口生香;大块鱼当数竹笮餐馆、东门心怡餐馆的正宗,肉质细嫩,辣中带甜。宁都菜做得地道的酒店餐馆不计其数,桃花源、忆境江南、竹笮餐馆、东门心怡餐馆、大自然、宁都味道、新星酒楼大家比较认可,当然,在背街小巷和城郊,也有一些小餐馆、土菜馆口味不错。宁都宾馆为适应天南地北的客人,将宁都菜进行了改良,尽管“高大上”,但辣味不足,清淡有余,本地人还是不太适应。

到了中晚餐的饭点,便是各家大厨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他们穿戴好衣帽便隆重登场了,随着在刀影火光中耍杂技一般的表演,热气、香气、辣气便在偌大的厨房里弥漫开来。此时,随着最后一道菜由标致的服务员端进包厢,客人们推杯换盏,酒酣耳热,额头冒汗,一场盛宴便进入到高潮……

宁都菜搭配合理,一桌十几道菜,既有清淡,又有鲜香,更有辣味。宁都菜的辣,不同西南诸省的菜,它辣而不麻,辣中带香,使人口舌生津,味蕾兴奋,大凡外地客人来到宁都,一餐饭下来虽然辣得呲牙咧嘴,直冒热汗,过后却回味悠长,难以忘怀。难怪“不吃辣不革命”的毛泽东1930年前后辗转赣南,数年在宁都一带转战,恐怕与这里的地理环境好、群众基础好,还有就是这里的辣椒好不无关系,据说他在一老婆婆家吃了酶豆腐水蒸蛋,二十年后到北京还常说起这道菜。2011年北京各部委大批干部到宁都开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调研,尝遍了宁都的传统美食,至今仍记忆犹新。由此想来,赣州城区大街小巷四五百家宁都餐馆无处不在,为招徕生意,外县餐馆也打出宁都餐馆的招牌,甚至南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随处可见宁都餐馆,就不足为怪了。

宁都味道从清晨开始,到深夜告终。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县城南北夜宵城和解放东路的夜宵街便摆开了架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到了九十点钟是夜宵摊生意的高峰期,光顾这里的都是些不怕辣、口味重的中青年吃货,年纪大的还是望而却步。年轻人夜生活多,消化功能好,往往吃喝玩乐得意犹未尽,邀上三五人来到夜宵摊,他们要一箱啤酒,点六七个小炒,再来几盘炒粉,便无所顾忌的吃上了。兴起时,他们光着膀子,一手抓着鸡翅,一手握着酒瓶,嘴里说着酒话,划拳行令,一个个逍遥快乐似神仙。

夜宵摊不像餐馆,只有咸辣,没有清淡,菜品不多,卤制的鸭头、鸡翅、鸡爪、牛排、猪头肉是必备的,再加上炒大肠、炒肺子、炒鱼干、炒田螺等十来种小炒,在辣椒、酱油、豆豉的共同作用下,足以捕获年轻吃货们的味蕾。

说宁都人好吃,其实是经不起家乡味道的诱惑,要不,外地人到宁都来试试?

好味道,离不开好食材。

宁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境内中南部多为丘陵,因其雨水丰沛,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种养殖业甚为发达,品类繁多。特别是蔬菜等餐饮食材的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为宁都的餐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食品。

十几年前,县城周边的老表大多是菜农,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大面积的菜地被征收开发。为了稳定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2014年县里印发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在中南部乡镇发展34个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近两万亩。同时,为丰富蔬菜品种,使市民们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蔬菜,还在梅江、竹笮、长胜、田头、黄石、对坊、石上等乡镇建设了规模较大的钢架蔬菜大棚,面积近万亩。如今,县城各大小菜市场都有种类繁多的新鲜时令蔬菜供应,为市民日常生活和酒店餐馆提供了有力保障。

辣椒是宁都人的最爱,一日不食口中无味,所以农民尤为重视辣椒的种植,在各种蔬菜中产量最大,各酒店餐馆也买得最多,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即便如此,本地辣椒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得从外地调入,但香辣度不及本地辣椒。在本地辣椒中,要数赖村的最辣,固厚的最早,“下三乡”的最香,在酒店餐馆和吃辣的家庭中,还要买一些晒干的红辣椒,一为增辣,二为着色。

空心菜(龙蕹)是宁都人常吃不厌的一种蔬菜,“到宁都没吃空心菜,白到宁都一回”,此话虽然夸张,却说明了宁都人对空心菜的喜爱和推崇。空心菜作为宁都特有的一种蔬菜,虽然它对气候、土质和培育都有较高的要求,农民家家户户都会栽种。空心菜喜阴,每天都要施肥浇水,它根系发达,茎藤匍匐地面,茎藤上长出的新芽绿叶生长迅速,菜农每天将生长在藤蔓上的茎叶掐摘下来,一茬一茬,可持续几个月时间。空心菜以凉拌为主,辅以在灶堂里煨熟的辣椒,用擂钵擂烂,拌匀在空心菜里,配以食盐和捣烂的大蒜,吃起来新鲜脆嫩,香辣开胃,难怪远在上海、广州的宁都餐馆,都会隔三差五通过班车捎去空心菜。

家禽是大众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宁都黄鸡是不二的选择。宁都境内山地丘陵众多,气候温润适宜,是黄鸡养殖的天然胜地。经过几十年的选育改良,成为优质型黄羽肉鸡,也是江西省优良地方肉用鸡种,2012年获“中国驰名商标”,是继“赣南脐橙”之后赣州市第二个被国家认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年来宁都县大力发展黄鸡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县年出栏达到1000多万羽,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还远销沿海发达省市。

宁都黄鸡皮薄、肉嫩、骨脆、味鲜,清蒸、白切、姜焖、小炒都深受大众的喜爱,2008年,宁都“三杯鸡”还入选北京奥运会菜谱。

无鱼不成宴,宁都人也不例外,在酒店餐馆的菜谱中,总是要荤腥搭配。这里以盛产草鱼、鳙鱼、鲢鱼、鲤鱼为主,以中南部乡镇居多,本地所产不能满足市场,需从外地调进。因水质、土质的缘由,本地草鱼的口感要以竹笮、田头、长胜的更为鲜美,所以竹笮大块鱼这道菜是很有名气的。宁都菜鱼类的品种有很多,主要有大块鱼、小炒鱼、家乡鱼、清蒸全鱼、水煮鱼片、红烧鲤鱼、炒鳙鱼头、豆腐焖鳙鱼头、滑鱼、鱼丸……不一而足。

烹饪一桌美食,如同雕制一件工艺品,图纸、材料摆在面前,就看你的手艺了。在宁都,不乏这样的大师,全县仅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馆就有1100余家,加上外地餐馆的厨师更是不计其数,在餐饮行业中,全省100个县市区,宁都坐第二把交椅,就没有谁敢坐第一把交椅,餐馆数量、从业人员为全县服务业之首。

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早在20126月,宁都就成立了餐饮协会,目前会员人数150多人。鉴于宁都的县情和现状,为大力发展餐饮行业,培育支柱产业,县委政府于2013年出台了支持餐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规范行业协会,从做强餐饮行业、打造特色精品、传承饮食文化、培育厨师队伍、加强行风建设等方面着力,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在商务主管部门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服务。去年“两会”期间,也有业内政协委员提交了发挥群体优势,打造宁都名菜,组建联合舰队,叫响宁都品牌的提案,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有关措施正在落实之中。

有这样一组数字和事例很能说明问题,五年间,全县餐饮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增能承接宴席的大型酒店23家、中小餐馆210余家;设立厨师实训基地,人社、商务部门联手每年举办厨师培训班5期,通过名师授课,以老带新,培训厨师1900多名;每年组织全县餐饮行业技能大赛,同台竞技,切磋厨艺,交流经验,激励优胜,同时推荐名厨参加省市烹饪比赛,宁都选手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编印《美食宁都》丛书,收集整理宁都名菜,向外界推介宁都美食,提高了宁都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桃花源酒家老板张金铨,原是国营宁都饭店的经理,从十五岁参加工作至今从事餐饮行业六十余年,带出徒弟无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省级老先进。退休后的第二年企业改制,他带着外甥自己开餐馆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宁都餐饮行业的标志性人物。现在年纪大了,放手让外甥干,自己只是在食材采买和传统菜的烹制上把把关。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张丽频女承父业,这几年在业内做得风生水起,是宁都饭店、富丽华、忆境江南的老总,还是宁都餐饮协会的会长,外甥也不负培养,也是餐饮协会的副会长。今年5月江西卫视到宁都录制了有关宁都美食的节目,老张亲手制作了宁都名菜“三杯鸡”,七十六岁了还在电视上露了一手。

与张老板聊起饮食,他有说不完的话,但说得最多的,还是一个“心”字。归纳起来,就是选材用料上要凭“良心”,食材要新鲜、要质量,过期变质的坚决不用;烹饪制作上要“用心”,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品质,这很契合时下倡导的“工匠精神”。他举例说,制作一盘蛋饺,首先要鸡蛋新鲜质好量足,然后要把握好用油、火候、时间等各个环节,烹制出来的蛋饺才一个个色泽金黄、鲜香可口、柔软适度,不像有些餐馆的蛋饺黄中泛白,吃起来比较实硬。

另一道宁都传统名菜石榴鱼丸的制作也是一门技术活,在县城大大小小众多的酒店餐馆中,也就是东门心怡餐馆和竹笮餐馆做得正宗地道。上这两家餐馆用餐的人,几乎都要点这道菜,如果有外地朋友来宁都,想吃宁都口味,一般也会光顾这里。石榴鱼丸以鲜美著称,常吃不厌,但制作起来也相当费事,又要手艺了得,所以一般人家是不会做的,想吃时只能到餐馆去解解馋。

这两家餐馆源自一家,先是两姐妹合伙开店,几年后各自另起炉灶经营,所以两家烹制的石榴鱼丸一脉相承,不分上下。石榴鱼丸是他们店里的招牌菜,吃的人多,每天都要预先制作一二十碗。虽聘有厨师,但制作时都是老板亲自动手,生怕出半点差池,一碗手指头大小的石榴鱼丸六七十个,撇开配料等环节不说,一个个包上肉馅成形,既是辛苦活,又是技术活。他们多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精心呵护,才能将一碗碗洁白细嫩、鲜美滑爽、清香诱人的石榴鱼丸呈现在客人的面前。

大块鱼也是他们两家的拿手好菜,县城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馆就是做不出他们那种辣中有鲜、鲜中带香的味道,一鲜一辣两道菜,也使他们两家餐馆在宁都颇有名气。

客家美食,宁都味道,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我们有理由相信,加以时日,在一代又一代厨师们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必将飘向全国,飘向世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萝卜丝代表什么生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