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波是仄声字吗

  中国古代的诗歌,历经了《诗经》与《楚辞》之后,其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着。到了盛唐,律诗兴起,诗歌就具有了严格的格律。这种诗歌,我们称它为古典格律诗体。中国古典格律诗应包括唐代的近体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 关于诗的各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它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   仄两读)的还有: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受)售叟任(承担)妊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去声。
  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同理,如果上句是: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
  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救。

  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猿”就未救。
  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白》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又如《月夜忆舍弟》: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散。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很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春望》: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
  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
  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

1.上联:撑天拄地两行字 下联:( )

1. 单选题(10分)对联的别称很多,下面是对联别称的是:( )

2. 单选题(10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有在大门两侧张贴桃符的习俗,上面书画神荼和( )二神来避邪。

3. 单选题(10分)对联最根本的特征是( )

4. 单选题(10分)楹联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 )时期。

5. 单选题(10分)( )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计180个字

6. 判断题(10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作者是孟昶。( )

7. 判断题(10分)“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清代的事。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

8. 判断题(10分)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9. 判断题(10分)

朱元璋为一个阉猪的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 )

10. 判断题(10分)2002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 判断题(10分)春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它的内容多是赞美新春的美景,祝愿人们美好生活,歌颂大好形势。

2. 判断题(10分)“山水联”中的“山水”,指的是天然的经雕琢的自然风景区,它们以各自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千姿百态的形象,“山水联”就是对其作出生动的描绘和反映。

3. 判断题(10分)最早的园林对联是“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

4. 判断题(10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是古迹联。

5. 判断题(10分)寿联,尽管以祝贺,颂扬为主,在写作中也要把握住用语的分寸,格调既不能低沉,也不能不切实际的浮夸,要突出寿主的特征,具有乐观向上的情调。

6. 判断题(10分)“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是一副名胜联。

7. 判断题(10分)自挽联是死者生前自己写的,这有些类似西方流行的自撰墓志铭。

8. 判断题(10分)“ 天壤薄正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闻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这是郁达夫先生挽其兄郁华的对联。

9. 判断题(10分)“ 梦且得官原瑞物, 呼之为寿亦佳名” 这是一副贺联。

10. 判断题(10分)谐语联是一些诙谐风趣、滑稽可笑的对联,可以说是联林中的一片“笑林”。凡谐语联必有两个特点,一是巧妙;一是有趣。

1. 单选题(10分)把对联定位为融合了诗词曲赋以及古文的“边缘文体”的是谁在《联学管窥》一文提出的。

2. 单选题(10分)陶行知自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格调就是:( )

3. 单选题(10分)( )在《对联话》书中所记与老师朱恂叔一段对话:“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揭示了当今长联句脚规则之一“朱氏规则”

4. 判断题(10分)字句对等要求一副楹联的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孙英先生题的“旭景卿云今又是;春花秋月日方长。是上下联各七个字,字句对等。

5. 单选题(10分)清邓廷祯题贡院明远楼联:“楼起层霄,是明目达窗之地;星辉文曲,看笔歌墨舞而来。”中“地与来”相对属于:( )

6. 单选题(10分)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在五十一岁时的自题湘西草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下联成对是因为:( )

7. 单选题(10分)清人成格的对联“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在结构上自然成对,因为:( )

8. 单选题(10分)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对时人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以对诗句不拘一格构成了一副:( )

9. 单选题(10分)白城文苑(抗日将领万福麟故居)大门上悬挂有孙英撰、朱关田书的联“当年剑气横飞八百里;今日文风直越五千年”,此联犯了忌:( )

10. 判断题(10分)七言联在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要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就好。

1. 多选题(10分)宽对与严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词性放宽,节奏放宽,结构放宽

2. 多选题(10分)从上下联的联系形式上,楹联的对仗可以分为( )。

3. 单选题(10分)“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一联属于( )。

4. 单选题(10分)以下联中,不属于正对的是(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 单选题(10分)“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一联中出现了( )。

6. 单选题(10分)“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一联中出现了( )

7. 单选题(10分)“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联体现了串对中的( )。

8. 单选题(10分)“播春收秋门第,描山绣水人家”属于( )。

9. 多选题(10分)关于借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借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技巧,它通过借义、借音,达到对仗工整的艺术效果。
  • 一般情况,借对只在联中一支内出现,或者是上联,或者是下联。
  • 借对的目的在于严谨的对仗。
  • 即使是上下联都有借对的联,也都各自成对,即两个借用的字,不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上。

10. 多选题(10分)关于无情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无情对的对仗可以只求字面对仗。
  • 出对句意思差别越大,越有趣。
  • 无情对的对仗可以广用辞格。
  • 无情对的喜剧效果出在对句上。

1. 判断题(10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泊”。

2. 判断题(10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时”。

3. 判断题(10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来”。

4. 判断题(10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啄”。

5. 判断题(10分)“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笛”。

6. 单选题(10分)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魏武挥鞭,横扫千军如卷席;

陈王奋起,无非一念救苍生。

7. 单选题(10分)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疏百川而治泗淮,家门三过;

颁九鼎而兴华夏,万国独尊。

8. 单选题(10分)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有山有水有亭林,映带左右;

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

9. 单选题(10分)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

具大慈悲,悯世忧天当不让;

是真信仰,求神拜佛又何妨。

10. 单选题(10分)下面诗句中的平仄两读字“看”读仄声的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单选题(7分)“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 单选题(7分)“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3. 单选题(7分)“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这副对联运用的比喻是属于( )

4. 单选题(7分)“皂荚倒悬千锭墨,芭蕉斜卷一封书” 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5. 单选题(7分)“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 举杯邀月更何人。”这副对联在词汇修辞法运用的是( )

6. 单选题(7分)“荷花茎藕莲蓬荜,芙蓉芍药蕊芬芳”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文字修辞中的( )

7. 单选题(7分)“ 二碟豆 ,一瓯油”改成“两蝶斗,一鸥游”这是运用了( )

8. 单选题(7分)“乐乐乐乐乐乐乐,朝朝朝朝朝朝朝” 这副联是运用了( )

9. 判断题(6分)“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这副对联运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 )

10. 判断题(6分)“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析字的修辞手法( )

11. 判断题(6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这副对联运用的是串组的修辞手法( )

12. 判断题(6分)“文山可染六如画,贾岛审言三影诗”这是以地名串组的修辞手法( )

13. 判断题(5分)“黛玉葬花蜈蚣岭,钟馗嫁妹鸳鸯楼”这是以地名串组修辞手法。( )

14. 判断题(5分)“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是文字修辞的同旁。( )

15. 判断题(5分)“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这是文字修辞的回文( )

16. 判断题(5分)“山光悦鸟性 , 潭影空人心”其中“空”字属于转性用法( )

1. 单选题(7分)“半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情”这副联的成功最突出的在于( )

2. 多选题(7分)楹联创作所要遵循的原则是:( )

3. 单选题(7分)对联创作的上下联要讲究:言事范围大小相对;思想深浅相对;抽象与具象相对;感情浓淡相对;强弱相当。这是从( )的要求来讲

4. 单选题(7分)“边关御寇,火中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天下同歌一代英雄”中去掉“火中”和“天下”更能深化主旨。这是遵循( )的原则。

5. 单选题(7分)“一年欣有首,四海幸无波”在楹联构思中属于( )

6. 单选题(7分)“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在楹联构思中属于( )

7. 单选题(7分)“核心民心,心铺远景;国梦家梦,梦奏强音”这副春联创作采用( )

8. 单选题(7分)“鼠毫健笔书成福;牛角深杯酒酿春”这副春联采用的镶嵌法属于( )

9. 判断题(6分)“影动半轮月,香生一握风”这副联的构思属于点题法中的双点法( )

10. 判断题(6分)“至大至刚,三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铄今” 这副联的构思属于虚字法( )

1. 判断题(10分)“月波潋滟金为色;风濑琤琮石有声。”这是乾隆皇帝为知鱼桥题写的对联。

2. 判断题(10分)“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联中的“和”应该读平声,跟上联“卷”平仄相对。

3. 判断题(10分)“携锡杖以云游,过化存神,强梁亦能感悟;设道场而礼忏,现身说法,魍魉且受皈依。”联中“现身说法”,意思是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

4. 判断题(10分)“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联中“你求名利”与“他卜吉凶”,“殿遏烟云”与“堂列钟鼎”,构成当句对。

5. 判断题(10分)“天下名山僧占多,独齐云山为道教圣地;人间鬼话佛说尽,唯道德经是老君杰作。”联中“老君”指的是老子。

6. 单选题(10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哪一座道教名山的对联?

7. 单选题(10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这是那座名山?

8. 单选题(10分)“林下相逢,只谈因果;山中作伴,莫负烟霞。”这是哪座名山的对联?

9. 单选题(10分)“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对联描写的是哪座名山?

10. 单选题(10分)“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这是哪座名山的对联?

1. 单选题(10分)对联书写的章法,包括( )、正文、落款和钤印四部分。

2. 单选题(10分)2.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 )、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3. 单选题(10分)( )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因悬挂在堂屋正中墙壁而得名。

4. 单选题(10分)落款的格式有( )和“双款”两种。

5. 单选题(10分)连屏、通屏的幅数一般为双数,最少为( )条。

6. 判断题(10分)楹联书法通常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

7. 判断题(10分)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

8. 判断题(10分)印章上的字体需为篆字,印章上不可使用隶书或楷书。( )

9. 判断题(10分)所有的对联都要写在红纸上。( )

10. 判断题(10分)墨大致可分为浓、淡、润、渴四种。( )

1. 判断题(10分)“送春联”是书春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吗?

2. 判断题(10分)春联习俗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多选题(10分)楹联文化活动主要有:( )

4. 单选题(10分)“对联中国电视首届全国对联高手电视大赛”在哪儿举办的?、

5. 单选题(10分)“绝对中国元宵夜”决出的“2015年对联王”是谁?

6. 单选题(10分)由一方说上联,另一方对下联 (如甲:“一元复始。”乙:“万象更新。”的游艺属于那种?

7. 单选题(10分)1909年香港《中国日报》的反清联,“未离乳臭先排汉;将到毛长又剪清”下联是在十多万条下联中评出第一名所撰的。他是:( )

8. 判断题(10分)嵌字七唱是七言对的一种练习方其源于诗钟。

9. 单选题(10分)分咏《八股文·杜鹃》联“能使英雄皆入彀;可怜帝子已无家。”的作者是:( )

10. 判断题(10分)本课讲解依据的教材《楹联文化》属于白城师范学院宋彩霞教授、孙英教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打造并出版发行的新形态一体化、全国高校第一本楹联专业教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偪仄怎么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