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和绕太阳飞行吗?

  中国气象报记者 牛彦元 通讯员 韩大洋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 薛炳森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 郭建广

  9月15日,我——“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

  现在,我已飞行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高度,正在履行我所肩负的使命。

  从在地面时的充满幻想,到今天的成功遨游太空。我知道,小伙伴们都为我的梦想成真由衷高兴。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我来到这个非常复杂甚至暗藏凶险的太空环境,有很多新事物需要重新面对。初来乍到的我,可是有着满腹的“心事”呢!

图为我国未来将建成和运营的载人空间站模拟图。来源:新华社

  想跟家里沟通的时候,最害怕没有信号

  10月23日,我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的“自拍照”回传,家里总算放了心。

  飞船传送数据、执行软件程序、航天员与地面联系,都离不开通信。通信的信号,即电磁波,会穿越电离层。而电离层不像水那样均匀,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个大气泡,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而如果这种“大气泡”出现在地面测控站和我之间,就会如同一块透镜般,会干扰信号的质量,严重时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失去联络对我来说是很危险的,这意味着地面控制中心对我在天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所以,如果我想跟家里沟通的时候,就要考虑空间天气预报,挑选电离层相对“平静”的时机进行船地通信。

  此外,电离层对于我,就像水对于光线一样,也会形成折射。也就是说,如果在测控作业中没有考虑电离层的影响,那么,地面测控站测量到我的位置将不是真实位置,也会在交会对接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

  到了真空状态,没承想还得面对大气阻力

  因为地球的大气层一直延伸到1000公里高度,所以我还必须要面对“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

  距离地面393公里处的大气浓度已经非常稀薄,基本上只有地面的几百亿分之一了。但就是这细微到小数点后十几位的大气,其产生的阻力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仍然会给航天器运行造成影响。

  尤其是像我这种“庞然大物”,由于我的“迎风面积”大,相对于其他卫星,我受到的影响就更大。此前,受到大气阻力的影响,我的飞行高度就一直在逐渐降低,大约以每天六七十米的速度下降。

  所以,我的轨道需要经常进行调整。而发生大的地磁暴时,高层大气密度和温度会大幅度上升,引起轨道快速变化,增大了航天器定轨和轨道预测的误差。地磁扰动也会带来大气阻力的突然增加,进一步增加轨道控制的难度。

  好不容易上了天,还要小心发生“交通事故”

  在地面交通严重拥堵的当下,我上了天。

  不过,上天后遭遇的“交通”问题似乎更加严重。宇宙空间虽然浩瀚,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太空活动中所遗留的空间碎片已经使得地球周围的轨道拥挤不堪。

  说起来,这些所谓的空间碎片其实大多数都是那些在地球的时候微不足道的东西。废弃的空间站、人造卫星和火箭爆炸后的碎片,甚至是螺栓、推进器、电池板、绝缘材料、涂层片,都是空间碎片的来源。

  这帮家伙,规模大,还都不守交通规则。目前,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尺寸大于12厘米的碎片已经超过一万五千块,而小于这一尺寸的太空碎片更是难以计数。它们不受控制地在空间中“横冲直撞”,甚至有可能闯入飞船的轨道范围。

  在太空中,这些空间碎片围绕着地球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超高速飞行。即使是很小的碎片的一次不经意的碰撞,也足以彻底毁掉与之相遇的飞船和卫星。前不久发生在欧洲空间局“哨兵1号”卫星上的毫米级碎片碰撞事件,导致其太阳能电池板出现数十厘米长的损伤,如果是较大碎片,则有可能直接报销一部价格高昂的航天器。

  想着太阳给我供电,可还得随时防着它射“暗箭”

  升空后,我顺利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依靠太阳能提供在空间中运行动力。

  除了享受太阳源源不断地供给能量外,我还要时刻提防它射出的“暗箭”。太阳风中包含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如果遇到较强太阳活动爆发,比如日冕物质抛射,太空环境中的高能带电粒子的数量会增加数个数量级,直接射向我。

  如果我不幸被击中,高能带电粒子通过轰击我本身的电气设备和所搭载的载荷,在其径迹上传递其能量,引起微观变化。如果高能带电粒子击中电子芯片的敏感区,则有可能改变器件中的信息,造成设备的运行异常。

  另一方面,作为空间科学实验室,会有航天员入驻,高能带电粒子对于人体来说也是很大的威胁。如果高能带电粒子击中人体细胞的DNA引起病变,如果这种粒子通量过大,它造成的影响类似辐射损伤,也将直接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颜昕)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在即。记者27日探展时发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展出了由该院抓总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 的相关内容。作为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太阳双超卫星预计今年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将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模型。郭超凯 摄

为何要开展空间太阳探测?为何要开展光学波段探测,难点在哪?当前全球空间太阳探测现状如何?记者采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副所长王伟,带你走近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太阳双超卫星。

中国为何要开展空间太阳探测?

太阳是宇宙中唯一可以进行高空间分辨观测的恒星,通过对太阳的探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天体磁场的起源和演化、高能粒子的加速和传播等重要物理过程,对天体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太阳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事件更是时刻影响着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通信和导航、威胁航天员的健康,甚至毁坏航天器。因此,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王伟表示,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地面太阳监测网,并在太阳光谱、太阳磁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空间探测仍待全面发展。 开展空间太阳探测将有效服务于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链发展,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引领国际太阳物理研究发展。

为何要开展光学波段探测,难点在哪?

由于地球大气对紫外和X射线等电磁波是不透明的,因此,历史上的空间太阳观测在资源有限、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其观测对象重点是太阳的高层大气(日冕及过渡区),而可见光等波段观测主要基于地面望远镜。但地面上的可见光波段观测会受到阴雨天气影响,无法做到连续观测,而且受到地球大气吸收、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观测分辨率很低。“ 因此,开展光学波段的空间观测是国际太阳物理研究领域必然的发展趋势。”王伟说。

太阳Hα谱线是太阳爆发时响应最强的色球谱线,能够直接反映爆发的源区特征,可以弥补当前空间望远镜在太阳低层大气(光球和色球)观测上的不足。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得到Hα波段附近任意波长点的全日面图像,实现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可为太阳爆发的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而实现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则要求成像过程中探测载荷具有极高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这对卫星平台的性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当前全球空间太阳探测现状如何?

上世纪70年代至今,美、欧、日已发射数十颗专用太阳探测卫星。具有代表性的探测器包括1990年发射,轨道倾角为76°,首次实现了太阳极轨探测的“尤利西斯”探测器(Ulysses);1995年发射并首次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开展探测的“太阳和日球层天文台”探测器(SOHO);2006年发射采用双探测器绕日方式、首次实现了太阳立体探测的“日地关系天文台”探测器(STEREO);2018年发射,首次对太阳进行最近距离达到9个太阳半径抵近探测的“帕克”探测器(Parker);2020年发射,计划首次获取太阳极区的图像,近距离探测太阳风等离子体、高能粒子的“太阳轨道器”(SO)等,这些探测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科学成就。当前,空间太阳探测正在向多波段、多视角、近距离、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向发展,空间太阳探测已成为推动太阳物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

王伟指出,中国即将发射的太阳双超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 通过对这条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显著提高中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该卫星采用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简称“双超”卫星平台)设计。通过采用平台舱、载荷舱磁浮可分离式设计理念,将实现载荷舱的超高精度指向与稳定控制,较现有水平提升1-2个数量级。

网友:真的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柠琰: 夸父,经过千百年的努力终于要成真了!

@留几: 一定要晚上发射,白天太阳那么大,别烧坏了!

@ArcherVII: 这是飞向太阳的卫星的前奏。

@炎龙85972: 真的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经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经历了十个月的太空旅行后,携带其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至此,中国成为了全球继美国后,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约为 5 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主要包括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该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从我国南部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祝融号火星车重 240 公斤,携带有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磁强计以及成分探测仪等共 6 台科学有效载荷。

近些年,各国密集开展了各种火星探测计划,除了天问一号,美国和沙特去年同一时间也相继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美国的探测器已于三个月前登陆火星,相比之下,我国的天问一号早发射却晚登陆,晚登陆的三个月其实包含着“大学问”。

经历“恐怖九分钟”,实现“巨大飞跃”

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是整个火星着陆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时刻。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恐怖九分钟”。

火星目前距离地球超过 3 亿公里,天问一号发出的讯号需要约 18 分钟才能传送到地球,因此科学家无法作出实时监察或操控,天问一号必须完全依靠自身计算机独立完成着陆全过程。

天问一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巡组合体放置于气动外罩之中。15 日凌晨 4 时,轨道器首先与着巡组合体分离,它将继续绕着火星飞行,为着陆器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

经过 3 小时后,在大约 125 公里的高度,着巡组合体以 11.2° 的进入角和 4.8 公里 / 秒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

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大气对探测器的减速效果会很不好。虽然大气稀薄,但快速的降落摩擦还是会产生极强的气动加热效应,这将直接导致探测器表面的温度升高至 2000 度。

经过 5 分钟的大气减速后,降落伞打开,探测器会进一步充分减速,大约 40 秒后,隔热盾抛离,速度降为 250 米 / 秒。

到了距离火星表面 1.5 公里时,降落伞和气动外罩的上部分一同被抛离,并启动反推火箭进行减速。到了高度为 100 米时,着巡组合体悬停在空中,它所携带的雷达和光学相机将会寻找合适的降落点。

最终,天问一号于 7 时 18 分稳稳地降落于乌托邦平原 25.1°N 109.9°E 位置处。所携带的“祝融号”成为人类史上第六台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车。

意大利博洛尼亚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奥罗西表示,"祝融" 火星车着陆成功,就意味着中国只用一次任务就实现了美国耗费数十年历经多次任务实现的目标,"这是巨大的飞跃"。

火星探测上演“三国演义”,跑得慢并不是实力弱

前苏联、俄罗斯、英国等多国过去都尝试进行火星着陆任务,但除了中国外至今只有美国成功。前苏联在 1960 至 1970 年代多次尝试派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最终全数失败。而美国的维京一号在 1976 年降落火星,是首个成功降落的探测器。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二个主要的火星探测任务,上一个任务是 2011 年与俄罗斯合作的萤火一号,原本计划会环绕火星运行并收集数据,但搭载着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火箭出现异常,令萤火一号无法离开地球轨道,最终掉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地球跟火星的平均距离是 2.25 亿公里,最近距离低至 5500 万公里,最远距离则高达 4 亿公里。再加上各种因素,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有着最佳的“窗口期”。而距今最近的发射窗口便是天问一号的发射日期,2020 年 7 月。

彼时,有三个国家前后发射了三艘火星探测器,分别是阿联酋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于 2020 年 7 月 20 日发射;我国的“天问一号”,于 7 月 23 日发射;美国 NASA 的“毅力号”,于 7 月 30 日发射。

2021 年 2 月 10 日 19 时 52 分,经过 6 个半月的飞行之后,天问一号顺利完成“刹车”减速,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我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几天后,毅力号也在 2021 年 2 月 18 日抵达火星。

不同的是,毅力号火星车在抵达火星当天就直接着陆了,而天问一号则先绕行了火星三个月,今天才正式着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天问一号是我国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全球首次选择一次性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步走探测方案。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平台和火星车三件套组成,环绕器进入环火星轨道之后可以一直带着着陆巡视组合体,有充足的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着陆时机。

▲天问一号“绕”“着”“巡”三位一体

相比之下,NASA 的毅力号没有环绕器,用的是一个巡航级带着气动外罩(里面塞着火星车)飞往火星,也没有进入环火星轨道的设计。

等飞到了火星附近,巡航级一扔,无枝可依的气动外罩只能立刻扎进火星大气层开始着陆,没法等待。

那没有环绕器,NASA 的通讯中继怎么办?这倒不是毅力号不需要通讯中继,主要是美国已经发射了许多火星探测器,现在在火星轨道上工作的环绕器还有好几个,完全够用。

▲天问一号(左)和毅力号(右)探测器

其次,还是因为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一个探测器,相比于美国巨量的发射经验,很多东西我们得现场摸索,稳扎稳打。火星地貌复杂,天问一号到达火星之后,先要对火星地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以找出合适的着陆点。

NASA 已经花费很长时间为备选着陆区积累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也就是说,毅力号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手握一份着陆区高清地图了。

最后,看过电影《火星救援》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火星上有着全球性的沙尘暴。1971 年苏联火星 2 号和火星 3 号抵达火星时,就正好赶上火星全球性的沙尘暴。结果不仅环绕器没拍到啥东西,着陆车也直接失败。

祝融号这种使用太阳能供电的火星车,更是得比用核电池的毅力号更加谨慎一些才行。即使沙尘暴没有破坏火星车的装置,单凭遮挡太阳光这一点火星车就已经受不了了。

2018 年 6 月,火星经历了一场全球性的大型沙尘暴,使用核电池的好奇号火星车平安挺过,使用太阳能的机遇号火星车直接报销。

此前的观测数据显示,每年的火星春天至夏天期间,北半球都没有出现过沙尘暴。目前的火星较为平静,天问一号在 5 月中旬降落火星是最为稳妥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供电的火星车并不比核动力火星车“低级”。机遇号在火星上驰骋探测了 14 年,至今保持着最长寿的火星车纪录,要不是因为沙尘暴还能再战。相比之下,工作了 8 年多的好奇号已经老态龙钟,估计破记录无望了。

移民火星?No!天问只为科学

马斯克曾公开表示有向火星移民 100 万人的计划,世界各国火星探测计划也密集发布,仿佛已经开始了火星上的跑马圈地。

但是,天问一号的职责可不是为了火星移民。国家航天局等有关单位对天问一号的发射目标有明确的说明,即探测火星地形地貌、火星磁场、地下水、土壤成分和分布、火星大气层以及气候变化。

从更大的深空探测范围看,NASA 曾组织权威专家讨论撰写了两个重要文件:《太阳系探索路线图》和《天体生物学战略 2015》。这两项文件中全面论述了探索太阳系以及探索地外生命的目的和方法。

在《太阳系探索路线图》中明确阐述了五个科学目标:太阳系的行星和小天体是如何起源的?太阳系是如何演化到目前这般不同的状态的?同在太阳系诞生,为什么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现在的状态如此不同?导致生命起源的太阳系特征是什么?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起源和演化的?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也有生命吗?太阳系环境中有哪些会影响人类在太空生存的灾害和源头?

在国内外深空探测主管部门的官方文件中,从未提及向地外天体移民的意向。

既然不是为了移民,为什么都要探索火星?

人类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几乎就在人类刚刚有能力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的时候,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也开始了它的旅程。

最早期的探测器几乎都失败了,而火星探测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前进。

从 1964 年“水手 4 号”火星探测器发射、1965 年传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开始,50 多年时间里,人类已先后开展了 50 余次火星探测。

虽然如此,就目前的探测水平来看,各国都远远达不到对火星探测清晰明了的程度,更谈不上是对火星上资源的争夺。

之所以现在各国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相比于其他太阳系内的星球,火星更具有科学探索价值和条件。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

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通过探测金星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火星探索的可行性更大,但绝不是要去移民火星。

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

如果能找到何种原因导致各大行星演化结果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过去。我们通过对其他天体的探测考察,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火星表面有纵横的沟渠,或许火星过去表面也遍布河流、海洋。有水,就可能有生命;有生命,就有可能有智慧生命,有“火星人”。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火星一片“死寂”?是星球本身的变化还是“火星人”的作死破坏?如果真的是这样,地球会不会重蹈覆辙?这世界有太多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

仰望星空是为了更好的脚踏实地,“天问一号”的成功,不仅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一大胜利,也将成为世界科学史的一个里程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天飞机能飞到月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