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舞属于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啊?

河西走廊民间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价值及时代意义

       甘肃社科项目:《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河西走廊传统音乐舞蹈传承发展为例》(项目编号:20ZC14)

【摘要】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具备娱乐大众艺术功能的同时,也具有社会规范功能。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展示西部民族文化独特魅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音乐舞蹈;传承价值;文化创新;时代意义。

 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文化,凝聚了西北地区各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结,是深刻在中国西北部各民族人民心中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艺术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规范功能。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是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融合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西北民族民间歌曲舞蹈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是丝绸之路上影响较为深远的瑰宝。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展示西部民族文化独特魅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肃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曾是氐、羌、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等能歌善舞的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羌胡”之地。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河西走廊便成为一道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运河”。在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相呼应,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西北各民族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荟萃,形成了光耀古今的凉州文化。而文化地理意义中的凉州文化,则代表了整个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特征。

音乐舞蹈文化占据凉州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古代的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上名副其实的音乐歌舞之乡,其表现在文化领域的各个领域,诗词、歌舞、戏曲表演、乐器演奏等,内容极为丰富,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与世界任何民族与地区的音乐歌舞比较都毫不逊色。史载,“汉武帝以李延年典乐府,称用西凉之声。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这是史书中关于河西走廊歌舞音乐的最早记录。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乐舞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绝大多数乐器出现都与河西走廊文化艺术交流相关。这在甘肃酒泉、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乐舞画像砖及寺院石窟壁画中的乐舞图上有所反映。河西走廊古代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明显地带有中外艺术和多民族艺术融汇贯通的特征。在历史上,河西地区音乐、歌舞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时期,总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时期和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唐代宫廷乐舞中盛行一时的安国伎、疏勒伎、天竺伎、龟兹伎等,都是经过甘肃河西走廊传进中原。河西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可以说是在汉辟“丝绸之路”以来,历代中外文化交流和汉魏以来历次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积淀发展而来。

如在历史中,曾流行于河西一带著名的地方性大型歌舞——“西凉乐”,即是中原汉族音乐舞蹈与西域各国各族音乐舞蹈交融后的产物。史载,中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汀,多用西凉曲”,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北魏时期“西凉乐”被尊为“国乐”,到了隋朝,确定九部乐为国乐,其中除《高丽乐》外,其他八部均从凉州输入而来,其中《西凉乐》最为著名。“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曾为唐代舞乐艺术成就顶峰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凉州乐曲改编而成,其伴奏时所用的乐器,也是西域与中原乐器的混合。

      《新唐书·音乐志》载:“天宝乐器皆以边地名,若凉州、甘州、伊州之类。凉州曲本西凉所制也。”《开天传信记》日:“西凉州俗好音乐,制新曲,日凉州。”

        凉州乐是西凉地方音乐,是凉州题材诗歌合乐时所用音乐,极富地方色彩。在古代诗歌里记述描写“西凉乐”“凉州曲”的举不胜举。著名的“凉州词”“八声甘州”“酒泉子”等,就是河西地方音乐所写的歌辞,内容无一不涉及河西边塞事景。

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也能看到隋唐时期河西走廊乐舞的盛况。以南北朝歌舞为线轴,敦煌壁画反映出此期间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乐风,为辉煌璀璨的唐代音乐舞蹈拉开了历史序幕。敦煌壁画中记载着极其丰富的古代乐舞伎形象和乐器图象。据统计,绘有壁画乐舞图像资料的洞窟仅莫高窟就达到200多个,乐伎3400多身,组建不同形式乐队500对队,乐器4300余件。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庞大乐舞团队,被盛誉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摇篮。敦煌乐舞是传统乐舞的继承与发展,它将中国传统乐舞发展推向了高峰,在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从范围、数量,还是题材内容和绘画形式上,大概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相互比拟。绚烂多姿的河西走廊传统音乐舞蹈,是在地方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外来音乐文化蓬勃发展而来,在日积月累的积攒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艺术,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的发展,为民族音乐增添了无穷魅力。

 甘肃河西走廊,民族众多,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以来,它以旺盛的生命力,世代相传,广泛地流行于各族人民之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了各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显示出各族人民睿达的智慧和惊人的艺术创造才能,是我国艺术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生活在河西地区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十分丰富的各类音乐、舞蹈及戏曲。这些古老的艺术历尽沧桑,薪火相传,形成了一套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体系,表现出了极强的文化延续性,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下面,我们把流传于河西地区和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按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鼓乐,戏曲音乐四大类,择其有代表性者,概括地加以介绍,以期为了解河西各地现存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概貌作一线索。

       河西民歌是河西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由群众自己即兴编创、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反映当地人民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歌曲艺术,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竞放异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流行于河西各地区的汉族民歌,如历代相传的劳动号子、夯歌以及大量的民间小调类的秧歌、社火、酒曲等等。从内容分类,主要有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新词类和杂类等,代表性作品有《小男子出门》《王哥放羊》《太阳当天过》《十盏灯》《刮地风》等。这类民歌曲调古朴无华,诙谐风趣,简爽而不失淳厚。歌词真切细腻,寓挚烈于含蓄之中,很好地承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河西民间小调当中,有许多常以“十二月”、“四季”、“五更”、“花名”等形式连缀,在同一曲调进行多段词的反复,且有不同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这都是河西汉族民歌的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西地区的蒙古、哈萨克、藏、回、裕固等各少数民族素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其民歌在民族歌舞中另树奇葩,独放异彩,有异常的艺术感染力,数量也十分可观。其中,肃南裕固族民歌、天祝藏族民歌,朴实醇美,久享盛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草原气息。河西地区的回族“花儿”也别具情调,悠扬婉转,诉唱出了扣人心弦的世俗情怀。

        流传于河西走廊的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说唱音乐,大多源于敦煌变文的河西说唱音乐,以其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主要有河西宝卷、凉州贤孝、古浪老调等。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俗讲变文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宝卷:表现佛教内容的,如《目连三世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等;描述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的,如《孟姜女哭长城宝卷》《天仙配宝卷》等;寓言授教的,如《老鼠宝卷》和《鹦哥宝卷》等。河西宝卷大量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切身的社会生活,寄托着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流行于河西地区的凉州贤孝,是一种主要由盲人以凉州地方方言演唱、以三弦为主兼用二胡伴奏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其宣扬谴责忤逆,规劝孝道,隐恶扬善的思想主题、盲人弹唱的质朴表演、叙事喻理的说唱形式、凄婉苍美的独特唱腔、古风犹存的三弦弹奏、风格殊异的器乐曲牌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另外,流传于天祝地区的藏族“寺院说唱”音乐、土族《格萨尔传》,风韵典雅,独具风采。

       早在隋唐时期,河西地区的歌舞艺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目前,凡流行于河西地区的民间歌舞鼓乐,大多都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如隋唐以来的《西凉伎》《胡旋舞》《麻狮舞》等,都保留在今天河西的民间社火中。  

 河西地区广为流传的社火,其实就是各种民间歌舞鼓乐的大汇集。社火“秧歌子”就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鼓舞表演粗狂热烈,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及其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方阵特色。每逢节日,社火在闹市和集镇轮番表演各种传统歌舞,使佳节分外欢乐,喜气盈盈。

 而这种综合性的歌舞鼓乐表演形式中,以“凉州攻鼓子”最为出彩,久负盛名。流传于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子的攻鼓子,与陕西韩城的行鼓、围鼓、对鼓和富平的老鼓、阵鼓等均源于宋代杨家将的军鼓乐舞,为宋将杨业后裔传承表演,故称“凉州杨家将攻鼓子”。表演时,由杨家将的“杨”字旗、杨元帅的“帅”字旗开道,一面面龙凤旗在阵营两侧,一字排开,摇旗呐喊,以壮军威。令旗挥舞,鼓声雷动,气势恢宏,时而呈合围进攻之势,时而呈战场队形一字排开,鼓舞阵容庞大,鼓式威武强劲,从而将战场中短兵相接的紧张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凉州杨家将攻鼓子”无愧为古战场军乐的典范之作 ,在西北地区独秀一枝,长盛不衰。

 在河西地区的民间小调或社火曲演唱中,一般都是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即兴表演,地方风味浓郁,节奏较为规整,与轻柔优美的各式舞步、舞蹈动作紧密结合,以欢快的情绪热闹进行。还有一些情节性的歌舞,如《凉州滚灯》《猎熊》等,其有一定情节与故事内容,动作较为激烈,技巧性高。除河西汉族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外,各少数民族也拥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如蒙族、哈萨克族、裕固族、藏族等,都有自己优美的歌舞艺术,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艺术价值极高。

       河西地区的戏曲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小曲戏、木偶戏、皮影戏等。

 秦腔在河西地区又称乱弹,受周秦汉唐盛世雄风的影响,兴于明而盛于清,经历了西凉之声—秦汉乐—西凉乐—西秦腔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剧种特征和风格,深受河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河西地区的一些老秦腔班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眉户剧也在河西各地流行甚广,在传唱中还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因素,并结合当地方言口语特点进行演唱。   

 敦煌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等传统小曲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坐唱两种,而流传于武威市的古浪老调,则只采用坐唱形式表演,“一人多角”,唱念结合,并在地方传统曲艺音乐的基础上融入民歌小调、戏曲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牌、曲调。这类小曲戏的伴奏器乐以三弦为主兼以二胡或板胡、笛子等协奏,以干鼓、瓷碟、响铃等击节,风格浓郁,抒情叙事皆宜,极富有地方特色。

 总之,河西走廊的传统民间音乐和歌舞鼓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体现凉州文化之魄的重要基石,为地域特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河西走廊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里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了大量的民间传统音乐和歌舞鼓乐文化,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经世代因袭、口传心授相传至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审美取向、表现形式等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经岁月的长期沉淀积累,渗透到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可以说,多民族的融合与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河西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民间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寓教于乐,表达情感,给人美感,教化心灵。河西走廊民间音乐舞蹈的价值功能是由气象恢弘的凉州文化所赋予的,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艺术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长久以来,在古凉州地区流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尽管它们形态迥异、各具特色,但娱乐性是它们的共性和重要的功能。如河西的社火调,就是在春节社火表演中通过趣味性与自由性相结合的即兴性演唱与互动性的唱合形态,展现出极强的娱乐性。在一些群体性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河西小调的演唱,以其特有的亲和力、表演的自由洒脱和演唱的语言诙谐幽默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唱合,不仅使广大民众在民歌里排愁解闷、娱乐消遣,在天籁之声中享受快乐和幸福,而且还展现了凉州的生活图景和史化风貌,使现代人们能够对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历史礼仪进行了解。凉州贤孝、河西宝卷,则以富于节奏的韵调与通俗说唱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进而抒情说理,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寓教于乐,使听众增长见闻、洞晓世理、了解生活、明辨是非,起到教化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娱乐性的要求。凉州民间传统音乐所具有的娱乐性正是其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

河西民间传统音乐舞蹈除了具有的艺术表现特征之外,也具有群体心理调适和道德规范功能,发挥着统一群体行为和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孝悌”,这在凉州贤孝和河西定卷当中有着鲜明的反映。凉州贤孝和河西定卷的主题思想就是宣扬“居家尽孝,奉国尽忠”的思想,劝导人们忠于自己的国家、孝悌自己的尊长。河西民间传统音乐舞蹈正是适应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基础、文学素养、审美情趣需要,一代代活态化地口耳相传。而且其表演过程又以即兴创作为主,歌词曲调随意自由,其中蕴含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思想意识,成为一面凉州文化的三棱镜,折射出河西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透视出西部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成为研究古凉州地区民间信仰、价值观念、民族民俗礼仪的活资料,是反映西部百姓生活的史诗。

 音乐和乐舞的传承是具有社会功能作用的。河西走廊民间传统音乐舞蹈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人们精神需求的结果,这也是其生存、发展与繁荣的根本条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西部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家园。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累积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传统音乐和乐舞文化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宝库。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支撑,这其中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河西民间传统音乐和乐舞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并与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认同、价值追求、审美需求和社会风尚等因素息息相关,蕴含着西部民族质朴的情感和生命的智慧,体现了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融合亲近、人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等核心价值。河西地区的许多民俗和节庆活动中,常常伴随着群体性的民间音乐娱乐表演,人们或听盲艺人演唱贤孝曲儿,或听宝卷艺人的念唱,或以民歌演唱并伴以舞蹈的活动方式,以自娱自乐的群体聚合活动来凝聚人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彼此的亲近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族群之间的和谐关系。

 河西走廊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是历史凝结而成的,蕴含着一代代河西人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社会意识、生存方式、行为模式等诸多文化信息,它所具有的独特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生成发展环境的变化,多姿多彩的河西传统音乐和乐舞种类已在大量失传,有的已呈现着衰弱的趋势,有的更处于濒危消亡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发掘、保护和弘扬。保护、发掘河西民间传统音乐和乐舞中蕴含着的大量精神文化资源,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需要。在当前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不断探寻保护传承的创新形式,对于展示凉州文化独特魅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对构建和谐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使来自于历史传承的民间音乐文化在新的时代得以提炼和升华,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文明进步相协调。因此,我们应该以现代的视角对凉州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和理性审视,使其能够更好地担当起移风易俗的任务,解读着当今民间纯正、鲜活的生存信息,满足广大民众对的文化需求,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然,凉州民间传统音乐也有庸俗、迷信和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因此,对于河西民间传统音乐还必须加以选择和改造,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正优秀的、能够满足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存好,并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找准时代的发展规律,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发挥其繁荣社会文明、滋养传统情感、培养传统审美情操和理想的重要作用。

 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想要给予传统音乐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做的就是创新。音乐和乐舞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间传统音乐的适应性转型,进行接续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才真正有利于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多层次、多方面对河西民间音乐和乐舞文化加以现代元素进行整合提升,创造出新的表现媒介、新的表现手段、新的表现形式,与当代广大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对接,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而焕发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大潮中,河西各地的民间艺人通过举办传习所等方式,对各类民间传统音乐进行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同时还充分借鉴和利用民间传统音乐形式,改编和创作了大量富有新时期特色的音乐作品。比如,有的艺人以凉州贤孝演唱的形式开展“唱党史、颂党恩”,创作了反映百年党史长篇叙事曲艺《凉州贤孝唱党史》、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曲艺《百年逐梦再启航》等;有的艺人利用河西宝卷的念唱形式,创作了《雷锋宝卷》《战疫宝卷》《八步沙宝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利用凉州民歌曲调,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等等。这些,都以民间音乐质朴真实、亲近自然、生动活泼的特色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也说明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冲刷的民间优秀传统音乐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河西民间传统音乐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应该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即要对河西民间传统音乐和乐舞艺术做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也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努力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填补新的内容,赋予其时代感,以新的形式来表现传统音乐文化,使其能贴近现代民众的生活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河西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只有将其发扬光大,才是最好的保护。 

[1] 脱脱修订.辽史·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6(04).

[3] 郑处海,李德裕,王仁裕.开天传信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01).

[4] 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37.

[5]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鉴赏,-78.

[7] 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J].中国音乐,-18.

[8] 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初论[J].中国音乐,-46.

[9]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54.

[10]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嗍[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11] 常晶晶.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J].艺术品鉴,2016(06).

[13] 段安杰撰,亓娟莉校.乐府杂录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0).

[14] 陈旸撰,张国强校.乐书点校[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06).

祁明芳,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敦煌乐舞概览》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凉州贤孝整理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发论文《晓喻人的善书贤传——凉州贤孝的“忠孝”主题》《“敦煌俗讲”的活态呈现与学理关系的意义生成——兼谈凉州贤孝与佛教俗讲的渊源问题等;主编出版《凉州贤孝》《古浪老调》等音像制品;出版《凉州贤孝音乐》《河州宴席曲》等专著。

      朱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敦煌乐舞研究”。发表论文《敦煌古代乐舞乐器探微——以打击乐器拍板为例》《敦煌壁画中的载竿杂戏探微》等。

}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55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截至2014年末,新疆总人口2298.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63%。目前,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6个地区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3个地级市;有68个县、24个县级市、12个市辖区,其中包括6个民族自治县、8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33个边境县(市);有868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6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70万人。
维吾尔分布的比较广,新疆分北疆,南疆,维吾尔主要分布在南疆大部比如喀什、和田,在北疆的东部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分布较广;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塔城、伊犁、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回族分布就比较广,但是大部分还是在北疆;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巴音郭勒和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自治县,另外有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
锡伯族都分布在伊犁察布查尔县;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乌孜别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的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以及南疆的喀什、莎车和叶城,其中,70%在北疆,以伊宁市最多。30%在南疆,以莎车最多;
满族主要居住在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等地;
达斡尔族分布在新疆塔城县;
俄罗斯族只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人数很少;
塔塔尔族主要集中于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另外,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勒泰等县的农牧区也有少数的塔塔尔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旋舞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