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如何避免自己堕入996、007?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 ,36氪经授权发布。

996,最近都热的烫手了!所谓996,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而且一周工作六天、周六也要工作”的现象。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码农们因为996义愤填膺,甚至在Github上发出了996ICU的怒吼,以反对996工作制。

那么,硅谷是不是从来不996呢?

先让我们看一个最近在硅谷华人圈流传的关于请假的段子,这假条翻译过来就是:

“老板,我要请假,因为这周是高尔夫大师赛周!!

你当然可以给我发邮件。但是我可能就不回复啦~

除非... 老虎伍兹赢了,

那我会需要再多一天假缓缓。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请假请得如此潇洒而美好,是真的吗?同为科技中心,硅谷的程序员加班的节奏是怎样的呢?硅谷真的从不996?

01.加不加班无所谓,自己有选择权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小探问了硅谷几家大公司的中国员工(文章中全部隐去姓名),这几家大公司都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各自领域的第一第二,比较有代表性。

Google的这位同学是这么说的:Google“加班不严重”,甚至“很鼓励不加班”。当然,也不是说从来不加班。加班的人“主要还是自愿加班”,但“要是oncall起来,那就不是996的问题了,而是24*7”,也就是随时待命,只要有问题就要随时解决问题。所谓oncall,就是随时待命的程序员,好比互联网公司里的“值班医生”一样。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那么,在各方面都越来越能和Google抢一杯羹的社交巨头Facebook,又是怎样的呢?

一位任职于Facebook的工程师告诉小探,在Facebook,加班“并不罕见”,“尤其是年轻单身贵族”(或许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湾区有大量单身男码农找不到女朋友了……),但Facebook的文化“提倡自我管理”,比如他就向小探透露道,工作日有时也会回家加班一、两个小时,但从来都是因为自己自觉自愿地想把事情做完,并没有任何人要求或暗示他加班。

如果说Google和Facebook是成熟稳定的大公司,员工可以享受公司成熟而带来的稳定,那么在像是共享出行领域的巨头Uber、Lyft这种更年轻、体量也更小的中型公司,又是怎样的呢?

一位Uber工程师告诉小探,他早在2014年就加入了Uber,算是很早加入Uber的员工。他眼中的Uber以201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年的前半部分,Uber工作非常繁重、节奏非常快、对员工要求非常高;而2017年及以后的Uber则“一片祥和”,而现在的Uber和14、15年的Uber相比“已经是两码事了”。

在硅谷,Uber文化一度是出了名的“硬”,但据这位员工透露,Uber文化早已温和了不少。至于要不要逼着员工加班?Uber现在则是抱着“看到员工加班,既不鼓励、也不会不鼓励,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任务完成就好。”

而且,这工程师认为,有时甚至“有点人浮于事”了。

原来,Uber作为一个即将上市、尚未盈利的年轻公司,虽然有些组非常忙碌,但同时却已经有了很多“养老组”。养老组愉快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11点左右开始陆陆续续到办公室、吃午饭、下午4:30开始打台球,打到下班,5:30就人都不见了——下班了。当然,这样的环境也让一些更想挑战自己的员工心生离意。

而任职于Uber的竞争对手Lyft的一名员工告诉小探,Lyft也不会996,只会1065——即上午十点工作到下午六点,一周工作五天,而且“回家后基本不工作”。

(图自 lyft,版权属于原作者)

对于Uber和Lyft来说,老牌巨头雅虎,在硅谷都快成爷爷辈了。一位在雅虎的员工告诉小探,以他自身经历来看,雅虎“没有996,而且也不太鼓励加班”,如果下班后在办公室待晚了,老板还“经常劝我们回家”,甚至有些组“周五下午就开始喝酒、桌游、打电子游戏”。

当然,和上文提到的其他大公司相似,雅虎有时候老板或员工也会晚上自己在家加一些班,做些工作,不过这“完全是个人行为”,晚上工作、周末工作“很不常见”。

这么看来,硅谷大科技公司的初级、中级员工们并不是从来都不996,而是加班与否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下班时间一到,不论你是想回家遛娃遛狗、还是出去会友吃饭、或是再工作一会儿,怎么选择都没压力,也并不会有人因为你的选择而对你另眼相看。

02.不996,如何知道谁才是好员工?

为什么硅谷公司不强迫加班?道理很简单:因为加班和工作质量没啥关系

那么,程序员的工作成果究竟要怎么衡量呢?

硅谷不少公司通过给员工设立阶段性目标,而检验工作成果,比如Sprint和QuarterGoal。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只要到期后看下是否完成目标即可——当然,设计目标时,也应按正常工作时间的前提设立目标,而不是建立在996的基础上、订一个只有996才能达到的目标。

小探和硅谷一位创业者谈及996现象时,这位创业者提到,他认为996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老板想让员工证明自己对工作的上心与专注。这种感情他可以理解,但鼓励、甚至硬性要求员工996的手段他无法赞同,因为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笨拙”的衡量方式。

与其比谁下班更晚,不如一切以工作成果说话。因此,他虽然自己工作较多,但从不要求员工也不分日夜地工作。

另一位受访者也提到,一个优秀程序员的工作效率,能达到一个入门程序员的10倍、甚至100倍。在这种情况下,按时下班的优秀程序员,和用了很多天、天天加班才完成同样工作的入门程序员相比,说前者不如后者为公司带来的效应大,显然不正确。

换言之,程序员不是流水线上计件生产的工人,996不等于更多有效代码、功能、产品

而疯狂加班,很可能适得其反,降低工作质量。

一位受访者表示:“写代码需要讨论、设计、测试等等,这些都需要精力充沛。连续加班状态下,边际效益越来越小,写出来的代码bug就会很多,很多设计、测试工作也会糊弄过去。我认为,哪怕少写一点,也不要写一堆很糟糕的代码上去——而加班的结果往往是产生了大量低质量的代码。”

更糟糕的是,盲目加班可能产生的无用功,有时还不止是几行糟糕代码那么简单。“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说一个头昏脑涨、疲惫不堪的程序员顶多“贡献”几行如天书般的代码,在全员996、不当“三类人”的文化下,更高层的加班也可能带来破坏力更大的后果。

该位受访者为小探举了个例子:假设某产品经理拍拍脑袋,想到一个主意,一声令下,组里的程序员们加班加点两个月做出来了...这就很好吗?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是,这个产品用户根本不需要。程序员们数月来的加班,反倒成了对公司巨大的浪费。

更何况,国内有些科技公司的加班,反而是对技术和管理上欠缺之处的无奈弥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硅谷顶级科技公司正是因为基础架构等基本功夫做得好,才解放了生产力,让员工可以使巧劲、多出活。就像知乎上一位作者所说:

(知乎作者 L-Jay 回答,版权属于原作者)

因此退一万步说,即便完全置员工感受于不顾、纯粹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应在确保加班=正向收益的范围内让员工加班。如果形式化下的996给公司带不来任何收益、甚至边际效应为负,还一股脑地让员工996,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03.在硅谷,到底哪些人在自愿加班?

看来在硅谷的科技公司从业者里,不加班的是大多数。那么,加班的少数人都是谁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论是Google、Facebook还是其他所谓硅谷“养老公司”,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从前到现在、从老板到员工,从这个组到那个组,统统从未不加班的

我们上文采访的几位,都是在公司成熟、稳定后加入的,除了2014年加入Uber的那位工程师,其他人看到的,更多是公司“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那一面,而未经历过创业初期打天下的风雨飘摇。

他们今天能感受到的“不加班”,是团队创业时挑灯夜战的结果。所以直到今天,不论硅谷还是国内的创业团队,别说996,711甚至007也很常见。

小探采访的一位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曾是一家独角兽公司的前十名员工,他见证了公司从不到10个人到成为独角兽、公司被收购后的全过程。他说该公司创始人在创业早期一天的日程如下:

早上7点醒,躺床上盯着天花板抽支烟(此举有火灾隐患,读者切勿模仿),然后跳起来冲个澡、“疯狂敲代码”到深夜,中间随便吃点饭,每天大概工作15小时左右,全年无休。

若干年后的今天,该公司的员工也是准点下班,下班晚了HR还要催,而该创业者在公司被收购后,也已过上了全球四处旅游、寻找身心宁静的生活。他也不用再苦苦追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了,因为…不用工作了。

但就像上文提到的Uber、雅虎一样,该公司也面临着虽然条件越来越好,但文化却越来越“软”、人浮于事、效率降低等问题。所以说,硅谷的企业文化也并不完美。

(某科技公司的户外健身区域位于泳池边。图自BusinessInsider,版权属于原作者)

另外,除了公司阶段的不同,加班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处位置,一些公司管理层的确会比员工更容易加班——而不是更轻松;此外,不同的组工作强度不一样,因此员工需要加班的可能性也大不相同。

可见,硅谷公司里加班的员工也不少,但还是那句话:

第一,自愿。员工应该有选择996与否、且不因工作时长本身受到老板指责的权利;

第二,给够钱,让员工加班有动力。也就是说,你既可以选择多劳多得,也可以选择正常劳、正常得,只要劳有所得即可。当然,如果工作结果达不到要求、少劳多得,或者出工不出力,那被开掉显然是正常的。

说了这么多,结论是啥?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无法通过工作而让自己和家人更享受生活,是员工与雇主双方的共同失败。所以,比谁工作时间长、强制996,既没意义,也不值得被歌颂。

}

大家的工作制都是哪个呢?从996到007,再到715,一个比一个惨,没有体验过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羡慕呦,下面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需要上六天班,周末休息。这种工作基本都是在加班比较多的互联网公司,996成了大部分程序员的工作常态,非常的熬人。

指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和晚上,每周工作7天。这个主要是西贝提出的一种工作法,不仅有715,还有白加黑、夜总会,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996在这种高强度无休息的715工作制面前简直小儿科,715的强度更大,完全剥夺了员工的个人时间,让打工人身心疲惫。

007工作制则是更上一层楼,主要是指0点到24小时,一直都在上班,而且需要一周工作7天,其实也就是24小时工作制,并且全年无休息。听到这种全年全天无休息,打工人们表示内心已经被恐惧所支配,简直太难了。就连机器也有关机休息的时候,而人没有。这种工作制度完全违背了正常的工作休息时间,严重忽略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导致员工的幸福指数下降。长时间无休息的工作只会让打工人处于焦虑、失眠、导致记忆力减退、谨慎且抑郁的状态。

大小周主要是指一个星期上六天班(只休息星期天一天),下一个星期只上五天班(休星期六和星期天两天),大小周中,大周指双休周,小周指单休周。这种制度可没有双休那么爽,一周单休,一周双休,连续工作6天,身心俱疲,休息一天只能睡个懒觉,洗洗衣服,啥也干不了,没有休息痛快呢,第二天就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显然没有双休让人的身心相对得到了充分休息。但是比起前两个工作制度,这个稍稍好一些。

总之,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才是打工人所期盼的正常工作制,甚至部分城市推出了2.5天工作制,周末双休加上周五半天休息,让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工作的目的是让人生活的更好,企业不能为了片面追求金钱,而牺牲人的幸福和快乐。“工作996,生病ICU”。挣再多的钱如果无福消受,那要钱又有什么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序员去哪里不用99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