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桶可以耐受80度的15%浓度的硫酸溶液吗?

开放分类 化工,材料,塑料,有机化学,工业品 聚氯乙烯 在汉英词典中的说明 来源 百度词典 1 Chemistry PVC polyvinylchloride 我来完美 聚氯乙烯 相关词条 聚氯乙烯pvc期货扩大浏览 1聚氯乙烯本质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呈现白化景象。常见制品 板材、..

}

1.关于局部治疗用皮肤给药制剂的选用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疾病急性期无渗液时,用洗剂或粉雾剂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肿胀与炎症
B.皮肤疾病急性期使用糊剂及软膏剂有止痒及蒸发作用
C.皮肤疾病急性期有大量渗液时,用溶液湿敷促使其炎症消退
D.皮肤疾病慢性期浸润增厚为主时,可选用乳膏剂及软膏剂
E.皮肤疾病慢性期苔藓样变为主时,可选用软膏剂、酊剂,其中酊剂既能保护滋润皮肤,还能软化附着物,促使药物渗透到皮肤深部而起作用

2.不属于乳膏剂中水包油型乳化剂的是

3.大量的原料药物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是

4.不符合软膏剂、乳膏剂与糊剂的质量要求的是

A.混悬型软膏剂中不溶性固体药物及糊剂的固体成分应预先粉碎成细粉,确保颗粒符合规定
B.具有适当的黏稠度,不融化,且不易受季节变化影响
C.乳膏剂不得出现油水分离及胀气现象
D.用于烧伤、创面与眼用乳膏剂应无菌
E.软膏剂应避光密封,置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5.无油腻性,能与水性物质或渗出液混合,易洗除,药物释放快,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的基质是

6.属于软膏剂常用的水溶性基质的是

7.下列凝胶剂分类中不是按分散系统分类的是

8.关于凝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药物释放具有缓释、控释作用
B.混悬型凝胶剂中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
C.在常温时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
E.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

9.下列属于控释膜的均质膜材料的是

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10.下列属于贴剂的缺点的是

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B.存在皮肤代谢与储库作用
C.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D.透过皮肤吸收可起全身治疗作用
E.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11.关于贴剂的局限性说法错误的是

A.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
B.存在皮肤的代谢和贮库作用
D.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
E.药物的吸收的个体差异和给药部位的差异较大

12.关于贴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给药部位应当为清洁、干燥、几乎无毛发的皮肤,避免使用皮肤洗剂
B.透皮贴剂应当贴在不被衣服经常摩擦或移动的位置
C.透皮贴剂应根据产品说明书所示的推荐使用时间,到时应立即除去
D.可根据患处面积大小,切割合适的贴剂
E.如果对透皮贴剂有过敏、不能耐受或有较强的皮肤刺激时,应当暂时中断使用

13.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的是

14.贴膏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膏料应涂布均匀,膏面应光洁,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
B.背衬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
C.涂布中若使用有机溶剂,必要时应检查有机溶剂残留量
E.除另有规定外,贴膏剂应密封贮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搽剂常用的溶剂是水
B.涂剂大多为消毒或消炎药物的甘油溶液,也可用乙醇、植物油等作溶剂
C.洗剂可大量配制以备用
D.涂膜剂可用于皮肤、口腔与喉部
E.涂膜剂不得添加抑菌剂

16.关于黏膜给药制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避免药物的首关效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C.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D.只能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E.拓展了大分子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途径

17.下列关于抛射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抛射剂在气雾剂中起喷射动力作用
B.抛射剂可兼作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C.压缩气体也常用作喷雾剂的动力
D.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E.抛射剂应该为适宜的高沸点液体,常温下蒸汽压小于大气压

18.下列有关气雾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简洁、便携、耐用、方便、多剂量
B.比雾化器容易准备,治疗时间短
D.可用于递送大剂量药物
E.高压下的内容物可防止病原体侵入

19.关于气雾剂不正确的表述是

A.按气雾剂处方组成可分为二相和三相气雾剂
B.二相气雾剂一般为溶液型气雾剂
C.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气雾剂、非吸入气雾剂
D.气雾剂需要借助抛射剂
E.气雾剂比雾化器治疗时间长

A.O/W乳剂型气雾剂
B.W/O乳剂型气雾剂

22.关于气雾剂叙述正确的是

A.按分散系统分类气雾剂可分为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B.气雾剂还可分为定量气雾剂和非定量气雾剂
C.比雾化器容易准备,治疗时间长
D.抛射剂为适宜的高沸点液体

23.溶液型气雾剂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24.关于喷雾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A.喷雾剂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释出
B.喷雾剂也可以用作全身治疗
C.喷雾剂均含有抛射剂
D.喷雾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E.喷雾剂适用于口腔,喉部给药

25.喷雾剂若发挥对肺的局部作用,粒子大小应控制在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型喷雾剂的药液应澄清
B.喷雾剂药物粒度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
C.喷雾剂多数是根据病情需要临时配制而成
D.粉雾剂大分子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吸收促进剂或其他方法的应用来提髙
E.粉雾剂无肝脏首过效应

27.与吸入气雾剂相比,吸入粉雾剂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A.患者主动吸入药粉,不存在给药协同配合困难,但操作要求较高
C.药物可以胶囊或泡囊形式给药,剂量准确
D.一般不含防腐剂及乙醇等,对病变黏膜无刺激性
E.给药剂量大,尤其适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

28.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哪一条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

29.有关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液所用辅料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局部刺激
B.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洗眼剂和眼内注射溶液应与泪液等渗
C.多剂量眼用制剂一般应加入适宜的抑菌剂,尽量选用安全风险小的抑菌剂
D.眼用半固体制剂的基质应过滤灭菌,不溶性药物应预先制成极细粉
E.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供外科手术用和急救用的眼用制剂,应适当加入抑菌剂

30.下列不用于调节眼用制剂黏度的是

31.以下关于栓剂附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叔丁基对甲酚(BHT)可作为栓剂的抗氧剂
B.当栓剂中含有植物浸膏或水性溶液时,可使用防腐剂及抑菌剂,如羟苯酯类
C.栓剂可选用脂溶性基质,也可选用水溶性基质
D.常用作栓剂增稠剂的物质有氢化蓖麻油、单硬脂酸甘油酯、没食子酸酯类
E.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栓剂,为增加全身吸收,可加入吸收促进剂

32.关于栓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栓剂可用于口服也可以外用
C.栓剂需要检查溶化性
D.中空栓可以达到缓释作用
E.栓剂需要检查融变时限

33.关于栓剂基质可可豆脂的叙述错误是

C.10-20℃时易粉碎成粉末
D.有刺激性,可塑性差

34.下面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

35.栓剂油脂性基质的酸价要求

36.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

37.下列关于栓剂的基质的不正确叙述是

A.可可豆脂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
B.可可豆脂为天然产物,其化学组成为脂肪酸甘油酯
C.半合成脂肪酸脂具有适宜的熔点,易酸败
D.半合成脂肪酸脂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E.国内已投产的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桐油酯等

38.下列不是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的栓剂是

39.关于栓剂基质说法正确的是

A.栓剂基质不仅赋予药物成型,且可影响药物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B.优良基质熔点与凝固点的差距大
C.油脂性基质还应要求酸价在2以下,皂化价约200~245,碘价低于7
D.可可豆脂具有同质多晶型,性质稳定
E.鞣酸、重金属盐等均不能用聚乙二醇作基质

40.下列关于栓剂叙述错误的是

A.栓剂为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B.栓剂应有适宜的硬度
C.直肠栓给药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3厘米为宜
D.正确使用栓剂可减少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
E.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外形应完整光滑,无刺激性

41.关于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起效快,适用于急诊的治疗
B.口腔黏膜具有较强的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不易损伤,修复功能强
C.给药方便,可随时进行局部调整,患者顺应性高
D.口腔黏膜处的酶活性较低,可避开肝脏首关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

42.关于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含片含于口中使其溶化,也可以咀嚼或吞下
B.舌下片应置于舌下,使药物迅速起效,不可吞服
C.口腔贴片(膜)如需要发挥局部作用,贴在口腔黏膜的患处
D.口腔贴片(膜)如需发挥全身作用,需在给药部位保留较长时间,将贴片(膜)贴在口腔前部牙龈和口腔颊黏膜处是较为理想的给药部位
E.口腔用软膏应在睡前使用,以便药物与患处整夜接触

43.下列不属于鼻用制剂特点的是

A.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
C.给药方便,免除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D.患者的顺应性好,适于急救、自救
E.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没有治疗作用

44.关于鼻用制剂的质量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B.多剂量包装的鼻用制剂在开启后使用期最多一般不超过4周
C.鼻用乳状液若出现油相与水相分层,经振摇应易恢复成乳状液
D.鼻用粉雾剂中药物及所用附加剂的粉末粒径大多应在30~150μm之间
E.鼻用气雾剂和鼻用喷雾剂喷出后的雾滴粒子绝大多数应不大于10μm

45.下列与耳用制剂的质量要求不符的是

A.辅料应无毒性或局部刺激性
B.用于伤口或手术前使用的耳用制剂应无菌,除另有规定外,应不含抑菌剂,并以单剂量供应
C.单剂量包装的洗耳剂,应能保证从容器中可倾倒出足够体积的制剂
D.耳用混悬液放置后的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分散,其最大粒子不得超过50μm
E.耳用乳液不得出现油与水相分离

46.下列可做耳用制剂分散剂的是

47.皮肤给药制剂的特点有

A.可直接作用于疾病部位,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B.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C.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和胃肠因素的干扰
D.发现副作用时可随时中断给药
E.可通过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提高治疗剂量的准确性

48.贴剂常用的压敏胶有

49.可作为贴剂防黏材料的有

50.按分散系统将气雾剂分为

51.气雾剂的组成可能包括

52.按给药途径将气雾剂分为

53.下列可作气雾剂抛射剂的物质是

54.下列关于气雾剂的特点正确的是

B.由于容器不透光、不透水,所以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C.药物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首过作用
D.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E.气雾剂药品用完后的小罐可以摔破

55.以下属于胶囊型吸入粉雾剂应标明的是

A.每粒胶囊中药物含量
B.胶囊应置于吸入装置中吸入

56.喷雾剂按内容物分类可分为

57.不可作为氯霉素滴眼剂pH调节剂的是

58.有关栓剂的正确表述是

A.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
B.最常用的是肛门栓和阴道栓
C.阴道膨胀栓应进行膨胀值的检查
D.应进行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的检查
E.甘油栓和蛇黄栓均为局部作用的栓剂

59.口腔用片(膜)剂包括

60.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C.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
D.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

61.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错误的是

D.转运速率较被动转运大大提高
E.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

62.药物的消除过程包括

63.大多数药物转运方式是

64.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

65.下列转运方式为逆浓度转运的是

66.除下列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

67.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B.药物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68.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其溶出速度大小为

A.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
B.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
C.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
D.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E.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

69.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包括

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70.口腔黏膜给药剂型中,常用于全身作用的是

71.关于药物肺部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部吸收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
C.不同粒径的药物粒子停留的位置不同
D.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与药物吸收情况无关
E.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

72.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

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
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
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
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

73.眼部药物发挥局部作用的有效吸收途径是

74.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
B.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
C.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
D.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E.所有药物都存在肠肝循环

75.药物代谢第I相反应药物分子的变化不包括

76.胎儿器官形成期,对药物损害敏感,易影响器官形成,引致器官畸形的是妊娠

77.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主要取决于

A.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
B.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
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低,越易向脑内转运

78.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A.氧化、异构化、氨基化、结合
B.氧化、甲基化、水解、脱羧
C.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D.氧化、乙基化、分解、结合
E.还原、水解、结合、乙基化

79.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

80.首过效应主要是指药物入血前

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E.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81.药物首过效应较大,不可选用的剂型是

82.硝酸甘油片剂需要舌下含服,不可以口服的原因

C.在胃肠道内被代谢失活

83.关于动力学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某个过程的动力学是指该过程的速度规律,可用微分形式dX/dt表示,t表示时间,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
B.根据变化速率dX/dt与X之间的关系,常分为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等
C.零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本身大小没有关系,是个定值
D.一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的平方成正比
E.二级动力学X的变化速率dX/dt与X的平方成正比

84.关于速率常数和生物半衰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级消除过程的消除速率常数k值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不变,与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剂量无关
B.消除速率常数反映药物本身的性质,体现在体内被代谢和/或排泄的快慢,是药物的特征参数
C.肝、肾功能低下时k值减小,t1/2延长,应注意剂量调整
D.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其t1/2小
E.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的t1/2不同

85.关于表观分布容积说法错误的是

A.当药物的V远大于体总体积时,表示其血中药物浓度很小,说明分布到组织中的药物多
B.当药物的V远大于体总体积时,提示药物在某些组织或器官可能存在蓄积,一般排泄较慢,在体内能保持较长时间
C.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通常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
D.肥胖者脂肪多,亲脂性药物在其中分布亦多,血药浓度降低,V值较大
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V值较大

86.药物的半衰期主要用于衡量药物的

87.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88.关于直肠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栓剂距肛门口2cm处给药生物利用度远高于距肛门口4cm处给药
B.溶液型灌肠剂比栓剂吸收迅速且完全
C.栓剂的释放与吸收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基质无关
D.脂溶性好、非解离型药物能够迅速从直肠吸收,非脂溶性、解离的药物不易吸收
E.一般来说,栓剂中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是基质中药物释放到体液的速度,而不是药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

89.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90.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

91.关于方式模型结构及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房室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组织或器官,它是为区分各种分布特征而设置的抽象概念
B.每个房室具有动力学“均一”性,凡在同一房室内的各部位中的药物,均处于动态平衡
C.单室模型身体各组织药物浓度都一样
D.由于机体各组织対药物的亲和力不同,可导致药物在不同组织中分布速率不同
E.双室模型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即药物分布速率比较大的中央室与分布较慢的周边室

92.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是

93.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已知e-0.693=0.5)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94.某药物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经4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95.关于双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有

A.双室模型是将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
B.中央室是由血液和血流非常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
C.周边室是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
D.药物在中央室和周边室之间不存在交换与分配
E.血液中的药物向周边室分布慢

96.关于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稳态血药浓度的大小与静滴速度k0成正比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滴注速度k0
C.药物浓度在达到稳态之前均小于Css
D.药物的半衰期越短,到达Css越快
E.药物达到稳态的速度由静脉滴注的速度k0决定

97.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浓度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为

98.某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

99.经过6.64个半衰期药物的衰减量

100.关于血管外给药吸收速率常数和吸收半衰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收快慢可用吸收半衰期t1/2(a)表示
C.吸收半衰期表示药物吸收一半需要的时间
D.吸收半衰期越长,表示吸收越慢
E.ka越大,吸收越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乙烯四氟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