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经是不是比读经更有效?

我从小属于很聪明的那种人,基本上学任何东西都是教一遍就会,小学初中都是重点学校,考试排名出了前三名,都算是发挥不好。

我的生日刚好是文殊菩萨成道日,这可能也决定了我的fo缘。

  那时候很爱看书,初二下学期,买了一本小说,从此就开始走上了xy的道路。

在此奉劝大家照看好自己的孩子,青春期要正确引导,避免不良影视书籍的影响!

  初三毕业,凭借以前的底子还是考上了国家重点高中。

高中住校,还是不改xy的坏习惯,每天xy,那时候学习成绩就开始慢慢不好了,基本上是吃老底,后来又谈了一个男朋友,更是无心学习。

  我以前写文章写的很好,还上过报,xy后,慢慢开始感觉自己笔头晦涩,脑子里想不出话来写。

记得高三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正写着作文,突然一个瞬间,感觉自己怎么也组织不起语言。

脑子一片空白,最后是怎么写完的都不知道,只记得当时老师问我:

  上了大学,选了自己很擅长的语言专业,我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基本上单词从来不用背,学完一篇文章里面的单词就可以记住。

  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十分钟之内记完很多生词,我一个不落全部记得住,当时同桌很惊讶的看着我说:

你怎么能全部记住,我一个都记不住。

  现在想起来,我的记忆力那么好,应该是我自己前世以及长辈积的福报,但当时自己很不珍惜自己的语言天赋,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坚定信心继续读研。

现在看到当时水平不如我的人,努力奋斗进入名校读研,其实还是很后悔的。

  读大学时,就更出格了,甚至跟男朋友开始同居的生活,每个周末都会在一起,最后还怀孕堕胎。

性格方面,嫉妒心很重,看不得别人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而胡思乱想。

而且对别人很挑剔,有可能别人无心的一个词,一个语气,我就感觉得罪了我,所以朋友很少。

  工作后进入了一家稳定的单位,当时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其实比同岗位的其他同事强。

但是由于xy的影响,反应很慢,又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工作期间还和别的同事xy,所以受到同事和领导的轻视。

当时自己真的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于xy引起的。

  接触到f经,是因为当时我妈妈找人给我算命,说我14年运势会很差,甚至有生命危险,那时确实也观察到自己的生命线断开了。

当时心里面很慌,就在网上各种查关于生命线断开代表的意思,无意中看到《地藏经》,就每天念。

  念的那段时间,做各种恐怖的梦,梦见去世的好友叫我跟她一起去玩,梦见小孩子很生气的看我(估计是我堕胎的孩子),很多这种类型的梦。

但是后来《地藏经》没有坚持下去,很惭愧。

  在那家单位不受重视,结婚生子后我就辞职了。

从怀孕到孩子现在两岁多。

我和老公基本上每个星期都在吵架,严重的时候甚至动手,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的生活很苦,不止一次有过轻生的想法。

  找的工作也很一般,老公花钱又没有计划,还了房贷后基本零存款。

而且每天都不开心,特别不开心。

早上起床就感觉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很闷,有一段时间每天都要哭,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还长了很多白头发。

自己在网上做测试,已经是抑郁症的倾向了。

  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僧伽吒经》,看网上说消业障很快,于是2019年6月在网上请了七部,现在抄了一本多不到两本,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应及变化:

抄的第一天晚上,就梦见着火。

后来梦见过倒水,梦见过呕吐。

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梦,梦见有一个僧人开车带我去寺庙,非常殊胜。

开朗了很多,不畏手畏脚,没有了嫉妒心嗔恨心。

  以前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面,但是由于xy的原因,一直很没有自信,做事情畏畏缩缩,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语言表达都有障碍,没有办法把心里面所想的准确连贯的表达出来。

  看到别人取得成果,心里会不舒服,现在这种感觉很淡。

工作中也不会去计较一些事情,不会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

我妈妈和老公都说,感觉我现在大气了很多。

老公今年连涨两次待遇,以前一年不到20W,今年是30+。

  我自己的工作预计每个月涨,同时自己接一些活,一个月有两千左右。

父母的收入每个月也增长了五千多。

  当然我同时也在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有时间的时候就会去寺庙捐一些做功德。

和老公基本不吵架,而且他现在还经常说要让着我。

以前对父母态度不耐烦,现在完全改掉了。

  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看到文章的人千万不要犯xy,对人生的影响真的很大。

如果已经犯了,立即改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同时一定要修《僧伽吒经》,真正的可以帮助我们改邪归正,净化心灵,提升自己。

}

今天是中国国医日,又名“中国国医节”。

中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哲学理念,很多地方和佛教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中医治本,从根上祛除疾病。“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养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养心。 因为中医是辩证法,而佛家也讲辩证。辩证就是中医与佛家共通之处,所以学中医者,都对佛法有一定了解,参悟佛法的人,也大都熟悉中医养生之道。由此可见,佛教文化对中医产生的深远影响,比人们想象的更为直接。

佛陀年轻时曾经学过五明之一的医方明,也就是找出四大不调、寒热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疗的一门学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根据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比方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麻醉,再切开腹部,将肠整复,最后缝合腹部,完成治疗。这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剖腹手术相似。此外,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佛教的医学祖师是佛陀,那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上的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较于世间的医生,恐怕不能洞察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法治愈人生的烦恼与业障。

佛陀的确是伟大的医生,他能觉悟世间生老病死的根源,引导世人得到身心愉快的生活。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

佛陀主张疾病的治愈,要靠医师、看护以及病人三方面的互相配合、协调才能达到医疗效果。由此可见,佛陀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更是人间的大医王。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

日本“汉方养生谈”亦分病因为内七情与外五邪(风、寒、暑、湿、饮食劳倦等)。

七情被认为是生病的主因,因为“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者颇多相似之处。中医常言说:治病要对症下药。而在佛教中,我们针对众生不对的身心疾病,也要对症下药,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根”不同,所需要的治疗措施也不会相同。另一方面,中医讲究调理和疏通,讲究身体经脉,这也和佛教的圆融境界相同。

身体有了疾病,我们不是直接去围堵杀死病毒,而是通过疏通调理的方式排出毒素。

1、素食――远离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佛教的素食是指不食荤腥,其中荤是指蒜、葱、小根菜、韭、兴渠等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腥指一切动物的肉。不食前者是为了清净身心,不熏扰他人,不食后者是出于佛教的“不杀生”。佛教的素食文化也是长寿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台湾台大医院的陈瑞三教授曾经花数年的时间对台湾49座寺院里249位出家人做各项身体检查和血液分析,并选出1057名荤食者来做比较,研究结果是:素食者体内胆固醇含量非常低,而低胆固醇者正是少发“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血管方面的疾病的群体。世界五大长寿区的饮食也属于低热量饮食,他们的主食以粗制米面及薯类为主,副食多吃蔬菜水果。该地区死于心肌梗塞的比例比其他地区低24%。研究表明:素食,摄取低能量食物有利于长寿。佛家的素食文化,乃长寿饮食文化。

2、抄经――身心安静,气血通畅

自佛教传入中国,僧人、禅师在读经之余常挥毫抄写所读经文,不仅可以传播佛法,而且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好处。抄经的过程中,你必定会有所得,如果你不能参透经文中的无量佛法,但你至少能获得一份内心的安宁。现在生活环境各方面压力变大,通过抄经可以令身心安静,气血通畅。心静定则气脉通畅,气脉通畅则百病不生。同时圣贤经典本身磁场频率较高,抄经时可以净化人体磁场,提高自身正能量。星云大师曾说:“身体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钱买药、买保健品找什么健身良方。这些不是都没有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抄经。”

3、打坐――养身延寿,开启智慧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禅坐的过程就是思想极度放松的过程,目的是要达到无思虑的冥想入静状态。追求明心见性、解脱自在。真正做到开悟,去除一些主观性的迷惑。发展出对我们的心智、情绪内容和内心世界的自我掌控力。对于我们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生活饮食及其不规律,导致身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此后接踵而至的是无休止的焦虑和不安。而打坐就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修养身心的最好的方法。因为打坐的时候,将散乱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大脑也处于了静定的状态。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所以打坐能改善都市生活带来的劳累;净化身心灵,体验内在宁静、和谐、喜悦;减少忧虑、抑郁及情绪低落的困扰;改善注意力;全面改善身心健康;改善睡眠质素;释放压力等等。

4、菩提心――远离诸病

很多人都听说过“菩提心”,却未必知道这颗菩提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对疾病的治疗还有帮助?菩提心其实就是利益度化众生而追求无上菩提的誓愿,是清净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众生”。就是你的“慈悲心、拯救心、改造社会的心”一颗种子若是不发菩提心就很难成佛。当你有了一颗菩提心,就有了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帮助他人、慈悲为怀的意识,这样自己的果报也是越来越好。南怀瑾大师曾经说过: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简单,发菩提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5、过午不食――远离肠胃疾病

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饿了怎么办?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中医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饭,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为了养生。“过午不食”是佛教“八关斋戒”中的一项内容。过午不食其实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养生方法,其中蕴含有非常大的生命科学智慧。受持八关斋戒也能够让我们的肠胃得到休息。现在人们很多的疾病就是因为肠胃引起,如果能够受持八关斋戒,也是能够让我们肠道比较清净。

6、八段锦――治病强身

很多慢性病以及缺少运动的白领最应该学习的是“少林八段锦”。少林八段锦是一套优秀的功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锻炼人的精气神。能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机能,还能通过激发身体潜能来治疗某些慢性病。少林八段锦动作从头至尾下肢其实都是一个站桩的状态,预备势甚至直接采用抱球式站桩进行锻炼,站桩能够促使肌肉筋脉特别是下肢产生节律式蠕动,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和经气的布散。每天坐在办公室电脑前,颈椎、肩周、脊背、腰部这几个部位简直是过度疲劳的“重灾区”。八段锦除了治疗腰酸背痛的毛病以外,对于脾胃调理、元气补充、缓解压力等等都有着一定功效。随着人们对养生健康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专门去寺院学习八段锦。

避免不治之症的根本方法

谁都不想得病,但人生就有灾,病苦是八苦之一,人生怎能全躲过。使病苦少发生的办法不仅是锻炼身体,有很好的免疫力;同时也要业力小,福报大,这样在疾病来了,也会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而无福的人往往小病化大,大病化重,延误机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在同样的条件下,福报大的人比福报小的人更容易躲避病灾,即使有病,也很容易治愈。可见福报是人生命运中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多积福,少造业,不造业,才是避免不治之症的根本方法。病因是病毒感染、外伤等原故,而根子却是以往的业力。不解决这个根子的话,只治了标难以治本,即使这一劫逃过,下一个劫也会难躲的。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读抄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