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一个简体汉字有没有可能也是一个异体汉字?


文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它向后世展示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最终的楷书,汉字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当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亦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字体,它更是对周边的国家以及曾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人们所使用的汉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字,而是由繁体字进一步简化而来,只是许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汉字在简化的过程当中也曾遭遇了诸多的坎坷乃至挫折,甚至在最后依旧还是失败告终。

教育之盛衰,人民之智愚,无不视乎识字之难易”

1909年陆费逵用这句话阐述了当时中国教育所要面临的困难,复杂的文字以及繁琐的笔画,使得其成为了阻碍教育普及的障碍,因此推广更好记并且通俗易懂的简体字在此刻开始被提出,这一观点很快地得到了很多人士的支持,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的进一步宣传之下,一场汉字改革便由此开始,不过由于文字简化改革并没有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坚定支持,因此简化改革在进行的过程当中,还是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


加上后来战争的爆发,也使得这场汉字改革被迫中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彼时的新中国有将近8成以上的人都是文盲,人才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储备,提高教育普及知识,对于当时的新中国而言已经迫在眉睫,文字改革也就被再次提上了日程,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出版,在其发展的十年间,汉字改革虽然有了诸多的不足之处,然而这次汉化改革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日后的中国汉字简化打下了坚牢的基础。


不过在汉字改革中间,当时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一直到了1973年的时候,文字改革才得以重新恢复,此次的简化工作称之为为二简,只是二次简化改革并未像以前次那般成功,甚至在最后反而还遭到了诸多的批评与反对,中国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在1973年的时候,重启第2次汉字简化方案,在1975年的时候就已经报告给了上级,此次收录了412个简化字,对于这些字体当时的上级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上级希望能够加入更多的简化字,只是在当时二简所收录的412个简化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民间调查之后才得出的简体,倘若再增加,只能硬造,由于许多汉字在一简的时候已经做了简化,倘若再将其进行二次简化的话,恐会对汉字体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虽然这次简化遭受到了诸多人的反对,不过在1977年的12月,第二次文字改革的方案还是通过,且在1978年的3月开始,在教科书上实行二简字。


当时二简字正式实行之时,遭受到了各个流派的严厉批评,尤其是当时的语言学家,周有光更是对二简字进行了抵触,他认为很多二简字并无真正的意思,反而是硬生生的造出了一个字体,有些简化字反而相比与之前更加的难以辨认,譬如将病字写成疒,熊字写成厷字,这些都是在二简字当中出现过的字体,这种简单粗暴的简化并不能起到起原本应用的效果,反而更加容易将其原本的意义混淆。


二简字的确将复杂的字体简化,然而却不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反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负担,正是这些乱象导致,周有光以及王力等其他23人联名上书,要求不要试行二简草案,在诸多的压力之下,最终1978年二简字宣布停止使用,后来文字改革委员会又开始新的修订工作,虽然在1981年的时候已经修订完成,只是在后来的研讨当中,由于各方的意见始终无法统一,导致最终的方案始终未能够实施下去。

二简字虽然在1978年就已停止使用,然而在民间所造成的影响却十分的重大,譬如文字混乱,认知困难等现象已在民间出现,最终在1986年的时候,二简字被正式宣布废除,进行了将近10年的二简改革,最终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且宣告失败,虽然二简字未取得成功且在其推行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不过二简字改革所留下的影响却十分的深远,譬如在二简字期许多姓氏都发生了改变,萧姓改作了肖姓,而蓝性则改为了兰性。


当姓氏的二简字使用久了之后,就变成规范,最终导致一些家族当中的子女会出现,明明有着直系亲属却有不同姓氏的现状,其中一些家族当中十分重视宗族传承,在后来的发展当中也一直致力于恢复其原来的姓氏,这些只是二简改革所带来的一部分影响,虽然整体而言,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然而他的失败以及他失败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


首先二简字之所以会失败,其实原因便是并未遵循第一次简化中的稳步前进,约定俗成,合理化简介的原则,这些在二简的过程中并未得到实现,相反,操之过急,过度追求简化,使得汉字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一个符号,这样的简化在其最初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在当下,关于汉字应该是简体还是繁体的争论上,依然在喋喋不休,有的人认为繁体字能够延续至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简体字却将这些精髓全部磨除,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叫嚣道:简体字是给为文盲看的,不过对于这部分人的言论,还有一部分人则声称:过于执着的纠结于繁体字,又何尝不是迂腐的象征。

时代在发展与变革中前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着前方,时代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止,无论是简体还是繁体,它都是代表着时代的明显特征,简体字是时代发展以及变革下的产物,而繁体字更多的还是历史的见证者,两者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相反两者是能够共同存在的,与其争论不休,何不寻求共存之道,在保证传承的情况下,又能够让文字大幅度的推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韩永博】

汉字的“繁简之争”,渐起于近代中国国势衰微与西方文化涌入的清末民初,在当时应该算是“中国向何处去”命题的一部分。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终于迈出了官方推动汉字简化进程的决定性一步之后,“繁简之争”异变成为争夺文化正统性乃至政治合法性的阵地,一些人和势力不遗余力不择手段无知盲从地推崇繁体否定简体。对于这种崇繁否简的极端观念,现在几乎任何一位稍有汉字发展史知识的人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驳斥。

但是,在这些驳斥的声浪之中,近几年来却冒出了另一种极端的偏激观点,这种观点以所谓“繁体字是大清钦定正体字”为出发点,结合极端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形成了所谓“繁体字是鞑清钦定的抑制汉文化的工具”的说法。

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的“理据”是:繁体字都是源自《康熙字典》

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繁体字”?

“繁体字:已有简化字代替的汉字,例如‘禮’是‘礼’的繁体字。”(在线《新华字典》)

而追根溯源,“繁体字”这个概念始自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其中的说明文字写到: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

那“正体字”又是什么?

“正体:5.正楷字。”(在线《新华字典》)

“正楷: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在线《新华字典》)

这里我们就得到一组正确的基本概念:

1、正体字就是正楷字,是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成型(约1500年前)、整体替代了隶书、并持续全国通行至今的标准汉字。

2、繁体字是被简化字替代掉的那部分正体字。

3、简体字加上未做简体替代的正楷字,是当今的汉字正体字

然后,我们再看看《康熙字典》是什么。

“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等奉康熙帝命编纂。始于1710年,1716年成书。初名《字典》,后改现名。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分二百十四个部首。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在线《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山西晋城陈廷敬:清贫耐得始求官》 12:16)

《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繁体字”这个由于近现代中国官方推行正体字简化而伴生的概念则产生于1900年代。而正体字的成型则远早于清代,清康熙朝官修的《字典》是从前代字书继承增订而成的。由此可见,“繁体字源自《康熙字典》”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就算把主语改为“正体字”也是一样。

《康熙字典》是构建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的,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有些人认定对这个继承过程是可以“下蛆”的,于是产生了一个“变种”说法:“《正字通》保存了大量俗字和异体字,而《康熙字典》出于加大汉字普及难度的目的而删除了简单字体,只保留最繁复的一种字体”,即所谓“《康熙字典》删简就繁”

这种说法,利用了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去亲自校对《正字通》与《康熙字典》的这一“可乘之机”。

的确,我也不可能去那样校对,但我可以去查询专业学术著作在这方面的介绍啊。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字典词典史话》(国家图书馆张明华著,1998年出版)第五章第二节,总体介绍了《康熙字典》与《字汇》《正字通》的关系,未见所谓“删简就繁”说法的依据

康熙曾批评:“《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要他的文臣删繁补漏、辨伪订讹,编辑《康熙字典》以“增《字汇》之阙疑,删《正字通》之繁冗”(均见《康熙字典·上谕》)。《康熙字典》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以《字汇》、《正字通》为蓝本增改而成。

首先,主要沿用《字汇》、《正字通》的部首,又调整某些字的分部,归并两书中异部兼收、同部互见的字,或把原属某部的字调入更为相宜的部首。

其次,简化《正字通》重复繁冗的音训,对音义相同的字,不再注释音义,只标明“注见某字”;又广辑《唐韵》等各种韵书、字书中的反切,分异合同,充实音注资料。

第三,充实增补《字汇》简略缺遗的内容。对字义的说解,非常详备,除引用《说文》、《玉篇》、《广韵》等书的解释外,还搜罗其他字书的解释,以至“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宋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康熙字典·御制序》)。同时还注意收列新产生的词义及外来词词义。列举的书证基本上全录书名、篇名,依时代先后为序,证释中所引用的《注》、《疏》也是原书的注、疏。在解说中还附释一些词语,使释义的内容更加丰富。

第四,《康熙字典》正文收字47035个,较《字汇》增收13856字,连同《补遗》、《备考》等,共收单字49003个①,是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凡古代字书、韵书、经史子集中的僻字、奇字、其他字书不收的字,大都可以从中查到。

第五,订正《字汇》、《正字通》二书的字形讹谬和错算笔画。

第六,书首所列的《字母切韵要法》、《等韵切音指南》,便于读者了解切音;《检字》、《辨似》可以检阅不好辨明部首的异形难字,辨认笔画近似音义有别的字。书后附《补遗》、《备考》,收有音义不见于正集的冷僻字、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的不通用的字。

第七,自《玉篇》改用楷书后,古代字典不再用篆书,也极少附录篆书,后出的《康熙字典》的各种版本,凡是有小篆的字都在书眉加列小篆。

另外,从基本信息我们就可以看出,假如《康熙字典》真的删除了《正字通》中原有的大量俗字异体字简单字体的话,它靠什么成为“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如何能够成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看来康熙的《字典》是难有文章可做了,于是一些人就往下找,在他的子孙身上寻“突破口”

网上有一条“历史信息”传抄颇盛:“乾隆御作《辩正通俗文字》就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一字不差地被到处引用。

我花了点儿时间简单研究了一下这条信息,结果很有趣。

这世上只有《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简称辨正通俗文字》,作者是《四库全书》总校官之一陆费墀(浙江桐乡人)。

没有什么《“辩”正通俗文字》,更没有什么“乾隆御作《辩正通俗文字》”

“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那个省略号省掉的是什么?内容很长?与主旨无关?

事实上,陆费墀《辨正通俗文字》此处完整内容是:“俗者,承袭鄙俚。《后汉儒林传》所谓别字,今转音谓之白字,断不可从者也。”

陆费墀此处所引典故出自《后汉书·列传·儒林列传·尹敏传》:“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比。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说的是上溯1500多年前东汉大儒尹敏就在反对写“别字”。(其实我们现在汉字正式简化了以后,一样要求书写规范汉字,不写错别字、不使用废止字、不滥用繁体字。)

看来乾隆和《四库全书》也没戏唱了,那些人只能再往下找。

终于被他们找到一本名为《字学举隅》的书,成为了所谓“大清钦定正体字”说法得以成立的最后一点辩资。

其说法是这样的:“1875年清朝钦定正体,龙启瑞奉谕作《字学举隅》,规定了每个字的字形

短短这么一句话,简直无一处不扯淡。

首先,“正体”的真正定义不用说了,绑在清朝这里就是瞎掰。

然后,根据《清史稿》记载,龙启瑞其人卒于咸丰八年即1858年,如何能在十几年后“奉谕作《字学举隅》”?

而《字学举隅》这本书,是仿照《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的样板所写的讲解文字避讳、正讹辨似、对一些字的音义进行说解的小册子而已(鲁迅先生在《从“别字”说开去》文中讽刺晚清迂腐读书人所持的偏狭“正字”观念时,形容《字学举隅》是“薄薄的三本”)。

即使是后来的“增广”版本,其列举之字也不过数千而已,如何能够数万汉字“规定了每个字的字形

《字学举隅》列举之字不及万数,又触发了一些人的“灵感”,“创造”了另一种说法:“满清1874年的钦定正体字,将大部分汉字的不同写法全部删除只保留一种笔画多的,钦定正体字之前汉字字形有3万多个,钦定正体字之后只剩1万。”

也不知道这些人会如何解释,同治皇帝或者慈禧太后是吃错了什么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废止圣祖康熙帝的《字典》的。

清中晚期成书的《字学举隅》,是效仿乾隆时期的《辨正通俗文字》,而整个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字书的旗帜,则非《康熙字典》莫属。

因此,虽然我此文是按时间正序进行的辨证,但“大清钦定正体字”系列谣讹的产生和演变,则很有可能是“上溯”式的进程。

我自己也反对当今境内外某些势力搞崇繁否简的政治把戏,我以严谨客观、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准则与它们做斗争,而不是与这些势力一样采取以讹传讹、断章取义、夹带私货的方式。

一方站在西方普世神教反共立场上别有用心地崇繁否简,另一方站在极端狭隘民族主义立场之上另怀鬼胎地崇简否繁,能得出客观理性正确的汉字发展观才怪。

本文最后,我打算转载一份《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通过这个表,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历史各个时期(包括清代)简化字的发展。这个表出自1997年出版的学术著作《简化字溯源》,该书上编介绍了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并以酝酿、实践、振兴和高潮四个阶段讲述了自清末以来的汉字简化运动史,下编一共收录解说了482个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的来源,并附图184幅,清晰显示出简化字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痕迹。

《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

——摘自《简化字溯源》

电﹝電﹞  丽﹝麗﹞(二类)

祸﹝禍右边﹞  (一类)

钟﹝鐘﹞  (一类)

帘﹝簾﹞  (一类)

(我个人在这里指出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不少简化字是在元、清两代出现的,甚至比宋、明两代都要明显多,尤其是元,那么短的时间里出现那么多,可谓“爆发”了。)

}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506354”推荐,来自《罗翔:繁体中文非常美妙,简体字改革糟蹋了汉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506354添加】

  比如一首歌的歌名,“如果云知道”,第一次看到这歌名的人,没有上下文,可能会猜,是说话的那个“云”呢,还是天上的“云”呢?若没那么诗意的思路,会否先猜测是说话的那个“云”?用原本繁体字的写法,是“如果雲知道”,就不用上下文决定是那个意思的“云”了,至少少转几个念头去决定是哪个字,直观就行了。

  再如“谷歌”,是山谷的谷呢,还是稻谷的谷?两者都说得通,都有良好的含意。而用繁体字,是“谷歌”或“穀歌”,比较一目了然。

  “虚怀若谷”呢?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的人,该怎么理解?是要像饱满低垂的稻谷般谦虚,还是像空旷的山谷般能容纳许多事物?

  “云”的本义就是天上的云,用作“说”的意思是古人假借“云”字代替一个“上云下口”的古字,表示无根之说,通常表示某观点或理论的出处,但未经考证或无法考证,“人云亦云”中的云字也是这个意思。注意这里的无根之说并不表示所述观点理论一定错误,而是未经考证或暂时无法考证,只是觉得有道理就引用了。

  从字型演变上看,云字是被繁化过的。

  注:本人不是文字专业,是否有一个“上云下口”的古字并不确定,所以我所表达的“云是该字的假借“也是我在“云”,希望有相关专业的人士能对此做个考证,在此不胜感激!

  一切不兼具意译的音译词汇都不能按中文原义来理解,比如浪漫、沙发、迷你等等,更有甚的一大堆的西药名。所以谷歌的谷字,只是为了中文好听顺耳,没有具体意思,至少比“锅哥”“估狗”之类的好听吧。

  中文很注重语境,同一字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义,“虚怀若谷”出自道家经典《道德经》,经文是“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一个旷字已经表明了其意义是胸怀要开放豁达,不是要容纳很多事物,而是要放得下很多事物,这里的“放得下”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意思,不是把东西放到某容器里的意思,举个反例,如果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抗压能力极其强大的人,他的心胸也会容纳得下很多事物,对所容事物都很计较,过得并不开心但就是不崩溃,然而这样的人称不上道家所说的“虚怀若谷”。山谷的形状明显是开放的,所以这里的谷,意义就山谷的那个谷,跟稻谷的品质一点关系也没有。

  顺带一提,有时候谦虚也是另一种装B,祖宗教导我们的是“贵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味的低头,所以真正的谦虚是发自内心的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带来的外在表现,一味低头那叫自卑,谦虚和所谓的稻谷的味质找不到什么关联点,别老低头,会得颈椎病。

  我原来也很在意这种繁简字间的差别,当后来看到其实很多古籍普遍存在相互假借的情况,还有很多异体字的,有的字甚至在同一书同一章节中就有几种写法来表示同一种意思,比如“馀”和“余”、石头的“石”和重量单位的“石”,表示重量单位的另一种写法输入法打不出,就是上边那横不超过撇。后来觉得纠结茴字的N种字法其实意义不大,多学习储备才是正道。当然我在书写时还是会区分一些特定的字,比如“后”和“後”,中医“器官”的“脏”和“藏”(脏字只作污解,不用作器官名,只写“五藏”,从不写“五脏”)。

  简化已经是历史事实,而且简化的收益比损失大得多,有些还返朴归真了,比如这里的“云”字。日常使用,简体易学易懂易用,这多好啊,想要深入学习,繁体仍至篆书甚至甲骨文都要学的,再说了,也没有说禁止使用繁体,喜欢的人可以继续用嘛,但简体不如繁体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极端地追求西文那种更为精确的一字一词表一意的做法更是在毁中文的根。

  以上均为我个人见解,姑且观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也是键名汉字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