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素打坐?

1.行走于尘世,我们需求的其实不多,最重要的,莫过于一颗静安的心。心安则神定,可于大厦将倾而不乱,狂澜即至而无惧;神定则慧生,迷象丛生能觅出路,危难时候善寻妙招;慧生则彻悟,原来幸福不过是一种理解,快乐不过是一种心态;彻悟则有得,那些看开的、看淡的、看透的、看破的,皆是人生大收获。

2.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就是对的。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人生,靠的不是时间,靠的是珍惜。抱最大希望,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成事实的。太阳总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3.静看花枯荣,淡视云卷舒。行走在旅途,鲜花和荆棘映衬,坦途和坎坷衔接,艳阳和风雨交织,得志和失意错位,需要我们淡泊豁达,宁静致远,静看花枯荣,淡视云卷舒,沐浴春风不自傲,挑战逆境不伤情,在修正中砥砺品性,在省悟中拓宽心胸。成败自清醒,是非一笑过。

4.真正的大心境,并非放弃后的坦然,而是放下后的无意。人生有遇亦有别,遇时珍视,别前祝福,凡人凡事终是尘,莫让过往云烟迷惑了行程;生活里本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别在是非之间劳心费神,幸福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得到勿窃喜,失去毋徒悲,得失只是一种状态,保持灵魂的安静才是真正的大心境。

5.无论何时,人生之路都是孤独去流浪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行人,还是有多少人陪伴左右,你终究只是你,别人的帮助或怜悯,皆只是衬托,无法扭转你命运的走向。别为了拒绝灵魂的寂寞,把太多人拉到你生命中来,没谁是你的主宰,你也不是谁的主角。累了,学会停歇,迷了,换个角度,冷了,就给自己一个拥抱。

6.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有所放弃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没有果敢的放弃,就不会有顽强的坚持。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一种慧根的显现,一如放鸟返林、放鱼入水。当一切尘埃落定,往日的喧嚣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失去也是一种收获。

7.生活,是一本渐渐打开的书。纵然有诸多无奈,只要能晨观日出,暮赏霞落,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纵然有诸多风云,只要能望月守心,清明思绪,就是一种悟了的心境;人生就是一种平衡,你在这方面得到的多,其他方面就会少一些,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活得简单才会活得快乐。

8.人生有酸甜苦辣,朋友有真心假意,所有的过客只是你身边闪过的风景,不懂你的人,就不要在意,不爱你的人,就不要珍惜,还有一些更无关紧要的人,添油加醋中伤你,想方设法算计你,有了麻烦缠着你,得了好处踹开你,这样的人,不用理会,不必联系。

9.人生之间,有些偶遇,因为行色匆匆,我们擦肩而过;有些机缘,因为缺少珍惜,我们失之交臂。有时由于任性,我们错失了一段光华;有时太过冲动,我们错过了一生的相守。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漠视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10.贪心,反应了一个人的贫穷指数,或许你拥有很多,但却想拥有更多,此时的贪心暴露了你内心的贪穷;嗔心,反应了一个人的安全指数,或许你有权有钱,但用怒火待人,此时的嗔心泄露了你内心的不安全感,因此你的烦恼促成了你的失败。所以修心不仅是一个宗教课题,也是一项完善心灵的艺术。

11.别人嘴里的你,与你无关,若说有关也是自惹烦恼。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钱,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活法。活出自我,路在自己脚下。

12.寂寞,是成功必经的一段路。耐得住一时的寂寞,才能守得一世的幸福。每一朵花的开放,都会经历一段默默的守望;每一粒果的成熟,都要忍受一段青涩的等待。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曾有过一段寂寞的岁月,一段连自己想起来都会心酸流泪的岁月。寂寞的日子,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储蓄。

13.我们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如此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的终将失去,只能空留一抹浮名。

14.生活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情感并非要有山盟海誓才算真爱。我们都是自己剧本中的唯一主角,无须用紧凑的剧情和夸张的手法去讲述身外的故事,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不愿做自己。让我们把人生的琐碎、冗长、沉闷都融入剧情的冲突,在平凡、平淡乃至平庸中彰显生命的张力与厚重。

15.冰山之所以瑰丽雄奇,是因为它有3/4埋在水下。若欲写好人生的传奇,就要学会冰山的深藏与厚重。别有点成绩就写在脸上,谁一生没有几处得意?你炫耀的只是自己的无知与浅薄。别稍有哀怨就到处示人,谁的心坎上还缺少几道伤口?你展现的只是自己的羞愧与卑微。当你能把得失深藏于心,人生自然变得厚重。

16.时间回不到最初,地点转不到曾经,于回望中我们常常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显示了自己的心情。只是曾经的一切即使美好,就算依恋,都是过去。任你怎样呼唤,怎样牵念,始终都是过去。人生永远回不到过去,牵念无益,依恋无趣。与其念念不忘,不如彻底舍去,走好现今,就是对过去最好的回忆。

17.要坦诚,要做你认为对的事,有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盲目地羡慕,盲目地追求,往往却总是与幸福擦身而过。其实,每个人不论在任何处境下,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学会把握、学会满足、学会感恩,生活就会幸福。

18.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片绿叶、一首音乐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一本书籍、一本画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幸福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幸福更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充实。集中精力看好眼前的路,才不会跌跤,才不会走岔道。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重新开始。

19.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不断纠结于自己会不会犯错。走在路上,挫折是难免的,低潮是必然的,孤独与寂寞是如影随形的;总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总有遭人诽谤与暗算的时候。这些时候,要知道潮涨潮落、波谷波峰的道理,只要你能够耐心等待,守得住底线,一切都会证明,生活不会抛弃你,命运不会舍弃你。

20.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道场,无论什么职业,都需把修行融入到工作。手戴佛珠,打坐吃素,如果习气依旧,怨愤不减,心态仍浮,那是根本没有修行。你的心灵就是净土,要经常扫除烦怨,别让杂念缠绕。不要总看别人不顺眼,别人也未必看你顺眼。不要总想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心态。

简单谈下本人打坐两年的感受 开始打坐单盘十几分钟 下坐后脚麻腿疼按摩穴位 挫脚心 三个月后走路腿疼 晚上睡觉翻身都疼 白天黑夜疼一直伴随我 咬牙坚持 半年后疼痛基本没有了 八个月上双盘 现在每天盘一小时以上 感觉非常好 尤其是上坐前五十分钟时间过的很快 两腿很舒服 后十几分钟就有点坚持煎熬了 说下身体的改善 顽固的失眠好了 只是偶尔的还犯 以前白天总迷糊 现在思路清晰 面色红润 以前脸是黑青色的 还有一些病也在好转 当然了这期间思想上的波动 身体上的疼痛是需要调整和坚持的 打坐也不是那么简单 需要方法对

首先我表示不是高人,只是一个修行者,因本人练习的是传统内功太极拳,在练拳体系中有站桩打坐的这么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打坐稍有体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下面简单讲几点。第一如何打坐,打坐的方法太多,分门别类五花八门,有佛家的,有道家的,也有很多气功家的,但打坐的方法基本相似,这得看你的信仰和需求。信仰佛教的当然是以佛家的禅坐为主,以养生为目的的,一般以道家的理念为主,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你可以稍微查阅便可知晓。第二,关于如何入静的问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多说无益,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只告诉你最简单的方法,一是打坐之前要做好身体的伸展准备活动,思想上要做好打坐的准备,找一个清静无人打扰的地方,若是在家里必须给家里人交代清楚,打坐时不能打扰。二是在打坐是最重要一点就是全身放松,只要你全身放松基本可以开始入静,方法是从头顶百会穴往脚底的涌泉穴逐步检查意念放松,从头到脚检查每个部位放松以后,基本上你就可以进入静状态了。三是检查完以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什么都不想,就叫意守丹田,如果分心了,不用紧张拉回来就可以了。刚开始意守丹田的时候杂念比较多,听之任之,不强行意守,明白走自己走神了,然后把心思又放回来就可以了,这就是道法自然,不可强求。久而久之,你杂念就会越来越少。三、如果打坐太久脚麻腰痛等,能撑多久就撑多久不用强求,这是因为你经络不通造成的,时间长了就不会麻痛了,但每次打坐最好不低于半小时。最后讲的是坚持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加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收获的。

以上是我打坐的基本心得,当然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有空细聊。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答:可以啊,没有什么不可以。现代人最流行讲走火入魔,其实没有什么火,也没有什么魔。只是静坐的理论、静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识里有些神秘观念,以发精神、思想不纯净,自己造成幻境,这便叫走火入魔。

像宋明理学家们大都讲究静坐,从来没有走火入魔过。因为他们静坐的要旨重在养心,讲究的是思想纯净,所以没有什么走火入魔这些鬼话。

是不是在道堂才能静坐?静坐是否一定要烧香、穿法衣再入座?

答:不一定,随便哪里都可以坐,无处不可坐。哪里都可以坐,什么衣服都可以,什么形式都可以,静坐是共法。

有家庭儿女、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啊。静坐是最好的休息。

生理上天生有病或肢体残障可不可以学静坐?姿势不能完全达到标准有没有问题?

答:静坐主要的目的在心静,并不一定在乎姿势。心静了就是静坐,所以当然可以。

静坐可不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

过度疲劳、犯困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

答:疲倦想睡的时候静坐是休息。假使要做功夫的话,最好是精神好的时候,睡醒以后再静坐。

静坐是不是一家要吃素?在家人吃荤可不可以静坐?

感冒生病时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感冒生病会好得快些。

很嘈杂的工作环境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静",不一定要静坐,在嘈杂的环境里摆出静坐盘腿的姿势,人家看你是怪相。其实心静在哪里都可以。

怀孕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可是没有练过盘腿的孕妇最好不要盘腿静坐。怀孕以前有盘腿习惯的人,当然可以盘腿,这都没有关系。

有精神病的人(包括先天及后天受环境影响)可不可以静坐?静坐后对他有没有帮助?

答:这个要看情形,也需要有人辅导。理论上静坐对精神病者绝对有好处。但是没有适当的人照顾辅导,有时候反而引起他更多的幻想,不太好。

静坐的人可不可以常喝冰水?

答:看习惯而定。依照养生之道,最好是少喝为妙。

答:初学静坐的人,刚刚吃饱了不能静坐,因为肠胃正在忙着消化,不适合静坐。对静坐已经有心得的人来讲,吃饱了马上去静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学的人最好吃饱以后休息半个钟头到四十分钟以后再上座。至于肚子饿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初学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饱也不要太饿。

不洗脸、不漱口可以静坐吗?

答:静坐同这些琐事关系不大,暂不讨论,免得浪费时间。

答:也可以啊!静坐是养心,静下来就对了,如果是好奇,想求神通,那当然不好,就不要他静坐。

应酬喝酒后可不可以静坐?

答:应酬喝酒醉了,你要他静坐,他也不干。要等他酒精消耗完了,消化好一点,安静一点的时候再静坐,静坐为的是养心。

初学静坐有哪些正确的参考书?或读哪些道家的经典?

答:现在有关静坐的书很多,在静坐时可以诵持《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静坐以后可不可以参加喜庆宴会等俗务应酬?或看无关修道的杂志文章和电视电影?

答:这些都没有关系,静坐并不妨碍普通生活。静坐以后去打滚都可以,你要跳舞也管不着。

静坐时如何知道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

答:这要凭个人自己的感觉。从外在来讲,最好每个人对生理学、解剖学、医学都有点了解,甚至看看医学上标准的人体骨骼图片。内在方面,自己对不对要凭感觉。

假定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感觉都不灵敏,当然有问题。可是世界上对自己身体内部感觉很灵敏的并不多。这要经过静坐训练、相当有功夫的人,才会对自己内部身体感觉很清楚。这样可以养生、健康、长寿,所以主要的关键还是看自己。

静坐时身体会颤动、发冷、发热、发汗?

答:假使是因为静坐的影响而有这种现象,这是病态的发露,因为内部本来有病,因静坐而引发宿疾,就使你感觉清楚。如果病很轻微,因静坐发冷、发热、颤抖(动),身体就会自然好转。

如果病比较严重,自己有医学知识的就晓得治疗,不然的话,要找医生研究。这是静坐的自然现象,不是静坐引起的毛病。这是好现象,自己就知道怎么样去保养治疗。

静坐后体重增加或减轻怎么办?

答:不要太注意体重的变化。体重是受情绪、心理、生理、气候和饮食的影响,随时在变化。静坐不要注意这个,否则就是太注重身体,偏向唯物思想了。静坐是养心。

静坐后精神奕奕,晚上睡不着怎么办?

答:静坐坐得好,本来可以断除睡眠。不要太重视这个问题。昼起夜眠和一天三餐一样,都是习惯问题所养成,不一定非要如此不可。学道的人,视睡眠是魔障,是蓋緾。如功夫到了不睡,一天当两天用,岂不更好。

静坐中,有时不由自主的气动,身体摇摆不已,会跳动,或打神拳,该让它继续或停止?

答:那要看情形。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思想),一个是感觉。气动带来的现象属于感觉状态。身体里的气机发动,可以说是好现象,也可以说不是好现象。身体里哪里有障碍,气血流通时,它就自然反应发生这种现象。至于要让他发展或制止他,就要靠智慧来判断了。

有的人头脑很清醒、很正常,为了他的身体,可以让他继续、鼓励他动,等于是最好的内在运动,使他身体恢复健康。如果是精神有问题,或是思想倾向神秘性的,最好立刻制止,不然演变下去变成乩童、跳神的人,再加上神秘思想,就变成病态,不应该如此。任何一件事的好坏都看人的运用。

为什么静坐后反而感觉腰酸、背痛、脚麻、觉得混身是病,而且很容易受风寒感冒?

答:那是本来就有那么多病。和前面的问题一样,因静坐而反应出内在的病,并不是静坐引出你的病。腰酸背痛就是腰部有问题,如果自己不懂的话,赶快去看医生。

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静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项?

答: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门,信道教的最好诵持经典,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以他的宗教信仰为主,这样静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为什么静坐后,有时会闻到香味?

答:这有两种情况,大部分是自己体内的变化,譬如说,静坐坐得好,效果达到脾胃净化,就会产生檀香味或其他香味。如果肝脏有了好的效果,就会产生一种清香的味道,本来人体内部是香的,都是自己心念不好,生理不健康,所以搞得很臭。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力的加持,如神仙感应所带来的香味,这是宗教上的现象,不要搞不清楚。

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静坐。不过,要走心地法门,注意思想念头,只管心念,好好养心,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想做各种功夫,就需要有专门内行的人指导。

有时特别烦躁,无法静坐,怎么办?

答:那是心理问题,或是心脏、肝脏有毛病,总是身体内部有不健康的地方,就要注意。

有时静坐会不想起来,也不想办事,怎么办?

答:那要看什么情形。有一种人是身体完全没有感觉,那是病态,要治疗。不过病态到这样的人比较少。普通静坐有一点点效果也会这样,这要能够自由作主才对,有意能够坐得住才好。而且在静坐中发生心理生理的舒畅喜乐才是对的。

静坐时听到特别的声音(幻声)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么办?

答: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响。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内部变化所引起的,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这些幻声幻相并不是坏事,那是静坐进步当中的一种现象。如果当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静坐。

静坐时胡思乱想不已,怎么办?

答:那很难办。要走心地法门,那要多研究道学,多诵持经典。

静坐时容易昏沉睡著,怎么办?

答:昏沉睡著有两种问题。一种是心理问题,心情沮丧、精神不好,会容易昏沉。一个是生理问题,身体、头脑不健康也有这种情形。最好是睡够了再起来静坐。

静坐如何观想光明点?观想丹田可不可以?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答:这个问题是道家所注重的问题,属于道法修持的范围。上田、中田、下田,道家叫做三个丹田,所以观想的时候,把这个光明点定在哪一个丹田,要看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而且真正的明点不是观想出来的,而是修道的人功夫到达某一境界,光明出现,那才是真正自性的明点。观想的明点不算是真的,而且不要摆在下丹田,尤其是女性,千万不要这样,否则对身体不好。这是修道的专门问题,要专门研究。

为什么要数息、数两下就忘了,观想道、想不起来?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

答:至于为什么做不起来?因为心念不能止,不能专一。学道能够训练到心念专一,也不昏沉、也不散乱,这是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谈何容易啊!至于说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这太专门了,各有专书,不能笼统的讲。

学习静坐的人在日常生活、办公时,应如何练习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静坐可以说有关联,也可以说没有关联。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学静坐,也可以日理万机,事情虽然多,头脑还是很冷静,心情也很平静。至于说,静坐做得好,练出定力,用来做事,那要相当的功夫了。怎么样去练习?方法太多了,要现场做,不是空谈理论的事。

为什么静坐后,亲情、友情、手足之情、男女之情反而更觉浓厚、更难割舍?该如何排遣?

答:这是智慧问题,不是静坐的问题。不过因静坐,头脑清楚了,自己发现情重,并不是静坐使你多情。这是心理同生理状态,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要先研究佛学再讲。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答:这个很难讲了,正常的人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一笑)怎么叫正常的,很难下定论。

答:这要道理上看通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念经、念咒,实际上这还不是究竟,究竟是要道理看通,检查自己的心理,为什么恐惧?

脾气大、嗔心重怎么办?

答:这也要道理搞清楚,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不是静坐可以解决的。

答:方法太多了。很多道家的书籍都在这个问题上转,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哉问。

答:普通的经脉属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奇经不是属于血管系统,也不是普通的神经,是另辟一路的,有八个脉,就是八条气化之路。奇经八脉不完全属于肉体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结合的部分。

答:既然睡眠,就不会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会睡眠了。

答:这两个名称就不同。入定有各种定境,各种现象。定这个字很简单,一个念头,等于一个珠子一样,把它定住在那里,永远是这颗珠子,那个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颗,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定有各种各样的境界。

千万注意,不要把静坐当作入定,那就错了。静坐是初步练习,将来功夫高了,可以因静坐或修道,进入你要的境界,那个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当然不是静坐的定境。

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

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把它定住,摆在一个中心点,专一不动。钉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是百千种方法,是你达到"定"的境界。

定是心定,身体跟着定,奇脉也跟着定了,这个叫"定"。入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没有杂念妄想,定到一个念头上,乃至道家做各种功夫,密宗的各种观想,都是入定的方法。

但是定了就是悟道了吗?不是。定跟悟道大有差别,静坐得定是一般宗教、哲学共有的功夫,所以叫作"共法";

我们普通学静坐同入定还没有关系,坐个几天几夜都不动,只能说静坐做得好,是不是达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个问题;而且达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脱了没有,又是另一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答:三际托空那是把心分作三段处理,前一个念头让它过去,后面的念头未来,中间的这个念头当下就空灵了,这个叫三际托空,是最初步的空念头的练习。实际上,中间这个念头的空灵还是意识境界的空灵,这里头还要起慧观,就是智慧的观察。

什么是出阴神、出阳神?跟化身、意生身有何关系?

答:出阴神、出阳神是道家的观念;其实懂了唯识的道理,有时阴神、阳神还是属于独影意识的境界。拿道家来讲,普通能够出神,都属于独影意识的境界,都是阴神,真正出阳神,那要到达即身成道境界,这种独影意识跟化身、意生身当然有关系,修成功了,独影意识也变成化身,意识也可以化身去了。修不成功啊,一切都是幻想、魔境,这个也是学道修道专门的问题。

坐中见道、梦中见神与实相见神有何不同?

答:静坐中见道、睡梦中见神仙、实相见神仙当然不同啊,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是答案,不要问我了。

静坐是看到影相,有先知的能力,但时真时假怎么办?如何鉴别?

答:静坐有时有先知,小事蛮灵,大事反而不灵,都是第六意识、独影意识境界。至于说灵不灵、对不对,这个问题是专门的,慢慢去参究,暂时不告诉你。如果把这个当成神通,认为很灵,久了以后就进入神通二号,神经境界,要特别小心。

开悟与静坐有何关系?是否要开悟非静坐不可?

答:开悟和静坐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开悟不一定要静坐,但是如果为了开悟而学静坐,这也是应该。

什么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答:三花是"精、气、神",气脉到头顶上通开了就是"三花聚顶"。五气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心、肝、脾、胃、肾,这些内脏都绝对健康了叫作"五气朝元",这两句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奇经八脉、气脉都通了。

如何鉴定一个人有道无道?

答:这个很难讲,这个问题不答。有道的人一定慈悲喜舍、戒定慧俱足,很明显的。

悟了道有什么用?悟了道以后如何?

答:悟了道以后好吃饭、好睡觉。

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如何修炼?程度差别如何?

答:其实人都通的嘛。吃了饭会排便、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见,这都通啊。至于说那些神通,有专门的修法,修成功了,还不算真神通,要大彻大悟以后,自性本来俱备神通,那又属于道法范围,以后专门再讲。

有了神通可不可以表演?

答:有神通的人都不表演,表演的叫魔术。

悟道的人是否一定具足神通?

答:那有两种情形。有些人悟道了,不要神通。有些人悟道了,有神通。至于一般人想学道、修神通的,已经是不通,表演神通更是魔道,那叫做耍魔术。

}

说到张静初可能很多人想不起来是谁,也确实这段时间她没了什么消息,没参加拍摄连作品也没有,但是她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近日更是晒出了自己的日常,看的大家也是觉得她的生活很舒服。

在晒出的视频当中,张静初直接从睡觉起床开始拍摄,视频当中她还在睡觉就开始拍摄了,应该是刚刚醒过来,都还没起床,整个人都是处于待机状态的,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看着很不想起来。不过这个状态倒也是能够很好地看到她的状态,素颜状态下皮肤还是很不错的,没皱纹也没什么瑕疵,看起来很光滑细腻。她本人也是挣扎了一下就起床了。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张静初起床之后没有立马开始行动,而是来到了打坐的地方开始打坐一小时。穿着家居服的她没有那么精致,甚至于从这个拍摄角度看上去脸也有点肿,甚至还隐约出现了双下巴,和刚才精致的素颜比起来差距确实有点大,但也有人很喜欢她这份真实。

紧接着她就开始洗漱收拾,之后拎着一篮子蔬菜就来到了外面,她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很自然的,一出门走了不远就能够看到有动物,张静初也不害怕直接拿出了胡萝卜就去喂小鹿,小鹿看起来也不怕人,看到吃的就冲不了上来,叼着食物就离开了,看起来很乖。而她也是运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选择了回到家里面开始一天的学习。

如今的张静初正处于闭关阶段,她本人也是没有耽误学习,一直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睡前更是坚持看一些英文的电子书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阅读量,看着确实是很充实的生活。

看到这个不少人也是很羡慕她能够过这样悠闲自在但同时也很自律的生活,但是也有人表示不理解,作为演员张静初怎么不拍戏了呢,这么长时间没有什么新作品这是不打算再继续工作了吗?也确实是这些年来张静初还真没什么作品出现,她本人也是没有什么进组的消息,粉丝和网友倒是很着急,但她本人完全不在乎,享受闭关生活看着很快乐,不知道对未来是怎么打算的。

其实关于张静初大家关注的还是另一件事情。都知道张静初现在是个素食主义者,她本人表示自己是吃素的,但是从这一次的视频看起来她倒是没有多瘦,甚至在某些角度看起来还是有些发肿的,于是不少人调侃看来吃素也没法减肥。而张静初被大家关注还是当初拍摄的吃素宣传片上,其实说是宣传片但实际上是一个商业片,在这个片子当中她呼吁大家吃素,但是所说的话好像不吃素就很不对一样,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对于张静初的印象也差了很多。

如今来看,就算是没有工作她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希望她能够保持这个状态下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冥想打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