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治国中的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表明的道理是什么?

修身理论,只能静不能停,停则半途而废。修身在生活体会而不在诵读,诵读是表象,笃行是目的,体会是核心。 何为格物?原则方法。何为原则方法?主题根本核心。举个例子,《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在学乒乓球时,其师傅告诉其打乒乓的原则方法就一句话:“眼永远不要离开乒乓球。”如果注意力离开球,那就偏离主题了。再努力有用吗?人微言轻,说的就 是大部分人对人不对事,做到对事不对人的少,这是一种偏见。偏 离主题,核心是事,但关注点成了别人或说事的人。嫉妒,自已做不到事,希望别人也做不到。关注点由事转向人,由自已内心转向对别人的愤恨。一种忘记主题的偏见。

  • 《上位》中的一个民众演员,因嫉生恨,给导演送去2万元钱,要求将那个做到了自已没做到的事的女孩辞了。导演说的就是修身理论。导演说:你来这里的初衷是什么?你的关注点应是自已,而不是别人。你的态度决定你的未来,而不是别人是否存在。然后导演回拒了2万元。导演未以利为本,虽然收这2万元很容易。不是任何人都 是以钱为根本,唯利是图。我们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远离核心,远离核 心就远离了自已真正标的,目的会越来越遥远。

  • 偏 离核 心主题根本就是偏 见,偏 见危害,潜力休矣。

  • 远离偏见 促进平衡 独立 思考习惯 学而不停 原则方法<主导决定性因素>

  • 本译文为原创译文,请转载者注明,因会不断更新,请注意时效性。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安于平静2译文:《大学》的写作目的是弄明白显而易见的做人原则,促进彼此亲近和睦,最终发展为自然和谐的社会。知道目的后,首先要减少依赖,不受外界影响,不胡思乱想,内心稳定了就能不忧不惧,发现平衡的内心世界,然后就能审问慎思明辨,产生新认识,新体会。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无足轻重的末节,每件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本质了。 古代想传播显而易见的客观公正的做人原则,先要使国家安定,想国家安定的前提是使家庭成员和睦齐心。家庭和睦的立足点是成员之间无偏见。远离偏见的前提是促进内心世界平衡,心理稳定的立足点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落脚点是学而不停。好学前提是探求事物的根本问题,探求主导决定性因素才能在正确方向上学而不止。<否则会误入歧途或走弯路。>好学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知识才能加工成新认识体会思想。>独立思考才能发现平衡稳定的内心世界。内心稳定才能远离偏见。心无偏见才能使家庭成员和睦。家庭成员和睦齐心才能使国家安定。国家安定的环境下民众才能自由幸福。上自一国元首,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客观公正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迷失了,家和,国安,众生自由幸福是不可及的。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重视了,就是本末倒置,空谈理论,脱离实际了。 安于平静2注: "在明明德“对应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理解为“明白平衡不偏的做人原则” “在亲民”对应的是“齐家治国”,理解为“人们彼此亲近和睦。” “在止于至善”对应的是“平天下”,理解为“发展为自然和谐的社会。” 这是根据古人总结的“三纲八目”,从下文的意思中推导出的意境。 何为“性”?“诚明者,性也。”意思是由独立思考发现事物根本,就是人之本性天赋。 何为本?教化为本,治国为末。独立思考为本,实用为末。实用为本,理论为末。平衡不偏为本,财为末。 河流与城市 的关系:河流为本,城市为末。先有河流,然后沿河建城市。 古时公堂之上有块匾,上书“正大光明”,这与我理解的本----“平衡不偏”是相似的。所以古时是以正大光明为本,所以医生有医生的样子,教师有教师的样子,商人有商人的样子等, 评注:为何产生新认识的前提是守规则?比如开车上公路,首先要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安全和顺利行车,否则逆向行车,超速都可能发生事故。认知事物如不知道事物原理和建立在原理之上的规则,那要走很多弯路甚到误入歧途。规则是前辈的失败经验总结,告诉我们什么不该做,该做什么。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讠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康诰》中有这句话:“显而易见的理性客观原则。”《太甲》说:“本性是天生的向导。”《尧典》说:“能够传播的崇高理性。”都是自已可以弄明白的。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朝的开国君主刻在洗澡盆上的是:“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天地下去,每天都要坚持。”《康诰》说:“作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诗》上说:“周朝虽然是古代的国家,但在追求<人性独立幸福>的过程中确实不断有所创新发现。”所以君子在任何时间,地点,做任何事时都以产生新认识,新思想。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安于平静2:《诗》:千里之疆土,乃民之生存立足地。山岭上是小黄鸟生存安身之处。“子曰,相比于动物生存落脚之处,知道事物的根本在哪里,人会不如小鸟吗?”。《诗经》上说“受人尊敬的周文王,凡事从事物的根本,立足点出发。”“身为国君,其立足点在仁心:身为臣的,其出发点在敬重之心:身为儿子,其源头在孝心:身为父亲,其落脚点在慈爱心,与他人交往,其根本在诚信之心。《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思考创新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不断切磋,是认知方法,如读,交流等。反复琢磨,是创新的方法,如写作,创作歌曲,研发产品,发明创造等。姿势庄重端正的样子,显示关注内心,不受外界影响。仪表堂堂,威严的样子,显示不忧不惧,心无旁骛的内心世界。有文彩的君子如没有这种内心境界是绝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这种完善的修身方法才能使本性达到人之初的内心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内心境界至善的古代君王的修身方法不能忘啊!” 君子追求贤明而与贤明者彼此亲近,小人追求享乐与享乐者为伍,为了利益同流合污。这个道理永远不要忘记。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安于平静2:孔子说:“听诉讼案子,我也和制定法律的人目的一样,使罪案不再发生。”使触犯法律的人无法推缷责任,人心稳固,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里说的产生新认识的前提是要守原则,意思是要有新认识新想法产生,先要明白事物原理。人的内心有认知事物的本能,所有事物都有原理规律,只是原理还没有全部总结出来,所以认知也有局限。因此,大学从传授事物原理开始,务必使新学生知道世上万物,是在已知的原理上产生新的认识,目的是将事物原理全部掌握。久而久之,一旦觉悟,对事物和我们内心都能正确认知,内心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不再受蒙蔽。这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这就是对事物产生新认识新体会。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安于平静2:真诚面对自已的心意,意思是不要自已蒙蔽自已,要关注内心想法。象厌恶臭气味一样,象喜欢美好的东西一样,这是人之本能。所以君子一定要小心勿受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独立! 平民没事的时候不关注内心,到处乱逛,见到君子后不自在,掩饰内心想法,说些别人的话装作很有个性的样子。人看自已,只能看到自已的肺肝等,就没意思了。这就是真诚在内心,却表现在外面而不是装出来的。所以君子一定人小心受外界干扰,独立思考。 曾子说:“象很多双眼睛盯着,象很多双手在指,压力多大啊!”财富可以让房子生辉,本性可以让人神清气爽,心宽体胖。所以君子一定要真诚面对自已的心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做到客观公正的前提是保持内心平衡稳定,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会混乱;心有恐惧就会六神无主;心有嗜好就有所偏听偏信;心有忧虑就会不知所措。这样内心不平衡混乱会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眼虽然在看但没注意到看的是什么,耳听到了但没有意识到听到的是什么,吃的食物也没感觉到是什么味的。这就是修身的根本在保持平衡稳定的内心状态。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使家庭和睦的立足点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人对自已爱的人会有偏护,对自已厌恶的人会怨恨, 对自已敬畏的人会偏信,对自已同情的人会偏听,对自已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 很少有人喜欢某人却在意其缺点,厌恶某人又注意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溺爱子女的人不在意孩子的缺点,贪心农夫永远不认为自家的禾苗茁壮,。”这就是做不到客观公正就不能使家庭和睦的道理。 注: “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是則偏之偽害,而家之所以不齊也。” 缺点是可以看的到的,但因溺爱而不在意,不介意,视而不见或跟本不看。禾苗长的壮也是看的见的,但不认为其长的好,只是不知足,期望过高,如拔苗助涨。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国家安定的前提是家庭和睦,在家庭中不能言传身教使成员和睦而能指导外人,这样的人不存在。所以客观公正的人在家中也能做好社会中的角色:如有孝心的人,也可以做好人臣。尊重兄长的人,也可以做好部属。有慈爱之心的人,可以指挥众生。 《康诰》曰:“象保护幼子一样的心态。”诚心祈求,即使不能做到公正客观,也不会相差太远。没有先学会养孩子再出嫁的! 一家有恻隐之心,全国民众也会兴起仁慈之心;一家有敬重之心,全国民众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残暴,全国都可能混乱。 其关键如此,所以一语误事,一人可以使国家和平。 尧舜以推已及人之法统治天下,老百姓就传承仁爱之心。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传承凶暴之心。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客观公正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宽容之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国家安定必须先使家庭和睦。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可以使未来的家人都和睦。”全家人都和睦了,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齐心。”兄弟齐心了,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齐心。《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尊重时,别人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国家安定必须先家庭成员齐心协力。

  • 偏 见的根本是私心,依赖症,情绪,认知局限。父母因私心而溺爱护短自家孩子。农夫因私心拔苗助涨,因对自已敬重的人依赖而盲目相信其所有看法。这与古代老子的“置之度外而生存,消除私心而成事。”同一属性。

  • 情绪的根本是依赖症,认知局限,脱离事物本质。

  • 谢谢,楼主带来这么好的大学解读,好久前就把这个主题加书签了,没想到楼主一直更新,感谢能把自己所学所得分享给别人的人。

  • 诚意:独立思考下发现自已真实心意。现在感触到以“独立思考”读解“诚意”有偏颇。有时人会停止思考,这也是问题之恶性循环的开始。 以下是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中的台词。背景是小王子李暄臆想哥哥会怪自已,烟雨对李暄说的几句话: 农夫不怨地不肥,乐师不怨乐器。 君子不怨天忧人,不用怪自已也不用怪别人。 世间万物都是问题,也是答案。知道正确答案的傲慢,以自已准则判断事物的偏见。傲慢与偏见令眼睛和心灵一片漆黑。领悟 ,眼皮闭,不见一切。端正正确的学习态度。

  • 儒学的正统理念可能在韩国,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大陆被解读的比古文还难阅读,只有背诵读写的模式。学儒家思想如能去韩国或读韩国儒家思想学派的书应会有益吧。

  • 火药最先是在中国发明的,但后来的研发精进是在西方国家。儒家思想是在中国创始的,但是现在发扬光大在韩国。韩国部长一直说中国已经没有儒家思想了,韩国是保存最好的,而且已经发展成韩国式的儒家思想。

  • 火药最先是在中国发明的,但后来的研发精进是在西方国家。儒家思想是在中国创始的,但是现在发扬光大在韩国。韩国部长一直说中国已经没有儒家思想了,韩国是保存最好的,而且已经发展成韩国式的儒家思想。 四大发明是自我安慰剂,儒家思想也是名存实亡。唱高调成了主流,务实成了做广告。现象可以用修身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解释,反身性可以预判未来方向。但是,独善其身真的很重要,反向会付出具大代价,即使是位高权重的人有心也不敢出力。

  • 自信来自非依赖性的独立思考,外界鼓励可以支持持续思考。外界打击会导致停止独立思考的努力。过去的成功会诱发思考的持续,但表象运气可能滋生自大而不是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定式会造成偏颇,

  • 诚意即不自欺,即不违心。不屈从外界意见或压力。不因他人情绪转移自已的目标,思考停止或情绪,依赖寄托,思维定式,偏见等蒙蔽真实心意。执著即放不下。

  • 《大学》之道起始于规则之上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现实表现是果。从可查文字资料看,林彪是推崇孔孟之道的党内第一人,因从其家中搜到写有相关文 字的几页纸,后将林与孔子一起批判,跟孔子挂边就有此待遇,身家抬高不止上千倍。估计不只是那几页纸,可能有推行之言,不可考了。 党内第二人是胡,用贴标签的方式实施了大学的宗旨,宣传象广 告一样,表面达到大学目的了,本质却恶化了。

  • 修身理论是非现实性的,因为人受远离本质,认知局限,情绪,违心行事,偏颇影响,私欲主导。现实中会有环境压力使人违心行事,沿着趋势 前行,如沉浸于修身理论,与现实抵触 。所以,现实会怎样与修身理论是没关系的。反身性理论是现实性的,修身理论是建立在反身性理论之上的,但修身理论易于解释反身理论。

  • 不能以修身理论要求他人,修身是律已,独善其身。现实中的人主流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情绪化,违心,私欲为根本。修身理论是说明应该怎样,反身理论是说明现实会怎样。

  • 现实中,医生为私欲多开药乱开药现象在越来越好之前会越来越疯狂。中小学班主任为了钱压迫学生,增加作业量补课量会越来越疯狂,将榨取学生每一小时的空余时间。无法用修身理论指责,反身理论可以解释和看出疯狂的延续。

  • 在各种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看到很多人骂老师掠夺中小学生,其实根本不是老师群体的恶性循环,而是义务教育制下的初中和小学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剥削孩子,而且情况是越来越恶化。 从表象看本质,中小学的恶劣老师宁愿当班主任也不愿意当副校长,因为班主任可以象强盗一样抢劫学生,无所不用其极。老师的光环为这批人挡住了舆论的压力,剥削越来越残酷。而不明真象的群众却将愤怒指向了老师群体。知道真象的群众认为别人没有社会经验,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一位博友在微博上感慨其家周围的初中学校,一百多位教师中有四十多位配了私家车,作为不是多富裕的教 师群体有这么大的比例养车,很是惊异。也许,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大家都 是在五十步笑百步。深 层次问题的表象是中小学班主任在掠夺孩子的时间,金钱,健康。至于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是值得推敲?

  • 修身因私欲彭胀和依赖症而导致偏见。农夫因膨胀欲望而看不到自已家的禾苗长得好,家长因私欲而溺爱孩子。这还无关节操,不守本份的医生和教师是没有自尊的,但这种人会控诉受害者没有自尊,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有自尊应不会去抢劫弱小的孩子,这个深层原因在哪呢? 记得一位政治老师曾说过,卖油条的只所以在油条里加洗衣粉,是因为他太穷了。但是那些班主任并不穷,这又如何解释呢? 现象描述和解释不足以发现背后的主因,那么独善其身和难得糊塗就相当难能可贵了。

  • 诚信是外化的,大学以本心为主题。由独立 到合作,修身促进人之间合作关系。没发现有四大,从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出发也应是五大。修身在消除私欲膨胀,正心在稳定情绪,诚意在不违心,致知在学而不厌,格物在抓住根本。 孔子带着徒弟们浩浩荡荡的去卫国<可能不是,记不清了>,路上遇到一帮人与孔子打起来了,最后双方都有损伤,骑虎难下。于是坐下来谈判,对方要求孔子只要不去卫国,就不打他。孔子说,这点事啊,不去卫国了。于是对方走了,圣人说的话,放心。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下一步怎么办?孔子说去卫国,弟子们大惊,这不是背信吗?孔子说,在胁迫下的允诺可以不遵守。<这个故事是听台湾的一位教授演讲,但想不起来其姓名了,谁能告诉我?>

  • “用非所养,养非所用”即未抓住重点,根本。如此的话,看一本书只是扫描文字。看事件只是看热闹。 没抓住 重点,再努力也没有用。没有天赋再努力也没有用。不独立 ,再努力也没有用。情绪当家再努力也没有用。私欲膨胀会招祸。 天赋:《中庸》中的“诚则明,性也。“ 即独立思考发现事物根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本能<或本性,天赋。>. 此天赋可以通过”教“而回归,但此教 不同与现在通常说的”教 “。原文对”教“ 的论述为:”明则诚,教 也。“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的前言有这样一句话:”......细品之,则非梁启超之视角“不同以往”,乃敝人受哺狼奶多年,有幸恢复了人类的独立思考而已。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重读此传,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目前在细化”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五目阶段。 诚意,不违心,不依赖,不将精神寄托在毒品,金钱,赌博,酒精等外物之上。有为人父母者,将自已精神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如孩子未达期望,则会怨,而后还可能生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此言偏颇。

  • 一位二战后从上海回到以色列的母亲,独自照看三个孩子。其邻居说她“不要以为生了孩子,就有资格作母亲了。” 这种理念与修身理论是相通的,虽然是犹太文化。

  • 梁启超的“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之论,说的不只是治国,也是修身。

  • 体系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顾此失彼,可以迷途知返,可以事后验证,可以事前预防。如将体系的各个部分拆开单独来看并无独特之处,但一而贯之,象铁桶一样牢固。“格物 致知 诚意”是围绕重心展开思考解决问题。“正心 修身”是预防和后纠正偏离中心主题。从“格物”到“修身”是一良性循环系统。独善其身在这个循环里,“达济天下”在“齐家 治国 平天下”里。 现实的主流,难得糊塗。

  • 买椟还珠不能包含“格物”的充分内容,但反映了“格物”的根本,另外的规则在根本上建立的,是工具范畴。

  • 构建美好心灵家园 关于格物:格物是抓住事物本质和在根本上的规则。 摘录“360百科”资料降低阅读难度。用“买椟还珠”展现“格物” 买椟还珠 【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注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成语性质】贬义词   【用法】连动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舍本逐末、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取舍不当。   【反义词】 去粗取精   【注释】:含贬义   【寓意】比喻、讽刺了只重视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的人。   【注意】不能写为“买牍还珠”。   【造句】   (1)任何一个聪明的人绝对不应该做出买椟还珠的蠢事。   (2)学习上我们要有主次之分,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3)做事之前千万要认真思考,不要舍本求末,买椟还珠。同样,做事之前要思考仔细,尽量去粗取精! 2 成语寓意编辑本段   1、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   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   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6、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7、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8、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9、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掩饰自己真正“用意”这是魔术和军事里常用的方法。   10、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形。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作者是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前281?——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人。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 修身:抑制私欲过度膨胀。因为偏 见的诱因是私欲过度膨胀。私欲过度膨胀者的精神往往寄托在金钱,毒品,声色犬马等外界物质上。吸毒,抢劫等是深层原因的表象。 修身的本质属性,定义:抑制私欲过度膨胀。 正心: 平衡内心环境。<这里的“平衡”是动词>.如果内心抑郁了,用其它方法平衡,内心张狂了,用其它 方法抑制。 关注内心变化而不是别人的情绪行为变化。 致知: 质疑解惑,刨 根问底。没做到质疑审问的认知,八成已本末倒置。 诚意: 不违心,独立思考。 格物:事物的本质属性所在。格物保证我们的起点在正确的路口。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格物 致知 诚意......,是层级式的闭环系统,揭示一种思考方式。

  • 诚意:不依赖,不寄托他人或它物,独立思考发现自已的心意和想法,不违心。 很多时候会有突发奇想,以为是灵感,事后看却是妄念,如未经验证就贯彻,后果可能悲催的后悔。所以要“慎独”,独立思考时警惕“妄念”,妄下论断或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否则会极端或表象化,“可能和有望的想法”变成泡沫和笑话。

  • 大部分人是站在自已的视角上看“慎独”,《大学》里的“慎独”是在述说“诚意”的段落中出现的。结合上下文意,“慎独”即警惕独思考时出现的“妄念”,未经“审问”的想法,预防妄 下论断和误入非此即彼式的思考方式。有的“妄念”是以思维定式的形式出现的,如每天接孩子都 在学校门口紧邻 东侧的固定地点,偶有一次偏离那个位置10米,孩子出来找不到家长也不去向别处看看,以为还没来,因为以前也出现过迟到现象。有的“妄念”是突发奇想,想当然的,抱着可能也许的侥幸心理,这样的想法如未经审问即执行,卷入麻烦的可能性相当大。

  • 言至此,“慎 独”好似“慎 思”,先把这个搁置在这儿。

  • “慎独”如不警惕“妄念”,没有发现真实想法或心意,那就是违心,自欺。所以,不是独立思考就能发现自已的真实想法,还要“慎独”。另外,还要受思维定式,经历,外界环境,他人想法情绪等影 响,所以独立思考时,慎 之慎 之。

  • “多念多欲,迷失自我”,这里说“多念”如同臆 症,将未经审问的念头当作真实,没有否定,没有验证重构。

  • 我们可能没有勇气,很怯懦,最终承认这一点后,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选 择。有勇气的人选择有勇气的行为方式,怯懦之人采取谨慎 的行为方式。无所谓优劣,无所谓正反,无须张扬或自卑。

  • ”格物“范畴: 本末倒置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 韩剧《握住我的手》中,研秀前夫对研秀说”把我从会长的位置上拉下来,开心了吗?为了恩盛<他俩共同的儿子>,你也不该把我拉下来。“研秀冷静的回道:”贪念成就不了一位合格的父亲,正是为了儿子有一个象样的父亲,我才把你拉下来,不让你再错下去。“ 此应是”修身“范畴,抑制私欲过度膨胀。

  • ”格物“的作用: 以一持万: 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出处 《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第一句中”慎独“指不慎 则不见真实心意。第二句中”慎 独“指不慎 则不学无术,只能看见眼前物。看到心肝实物,却看不到自已的想法或没有想法。

  • “慎独”是因,“诚其意”为果。“痴心妄想”时为不慎 。

  • 古时《大学》之道,可能特意不细推敲,以让人体会而不只是直接获取现成的说法。 如“慎独”,慎什么?慎胡思乱想,慎忽略根本之事而牵挂自已的境况。慎忽略自已内心而考虑他人内心世界。........独思时的不当想法,乃未来隐患。不慎 ,则意不诚。

  • 诚其意:指慎独,重视自已的心意。防受他人左右,防痴心妄想,防屈从环境压力做违心之 事 .........

  • 腹稿的一大弊端是记录时却要找寻,有时还找不到了。但很多想法是在腹稿上产生的。“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是一套思考体系,我曾想用最简洁的语言替换掉这些过于陌生的字眼,但我放弃了。《大学》是大人之学,但《大学》中的思考体系<前五目>已经在小学或更小的时候涉及了,但不成体系,所以《大学》所做的是体系贯通,将以往的积累系统化。那么就无须过度简化《大学》之道。

  • 大多时候,大多事的努力都 是白费的,无用功。虽然很努力,但是再努力也没有用。所以,处理这个现实问题比讨论剥削更有意义,至少出发点更利于心平气和。

  • 有的人有时不知道自已心意,有的人有时掩藏自已的心意,有的人有时违背自已的心意<委曲求全>,有的人有时张扬自已的心意。因此才有“诚其意”的出现吧。

  • 再见雷普利小姐》观后感 正熙和哲振谈心,其朋友说,铉先生的心在别人身上,你明知道还要走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正熙说:“听说心是不该受到控制的,任由它去感受,任由它去承认。我也想过要停止,可是办不到嘛 。“”无法控制自已的心。就象我拿自已的心意没辄一样,铉先生也没法控制自已的心不对她产生好感。所谓的爱就是这样。” 哲振说:“没有一个人能控制自已的心意吧。” 心意更加坚定来自时间沉淀,来自良性循环。 在这里想夸张放大的是”诚意“,用”爱“来反应”诚意“的本质属性。”爱“可能比人的其它心意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感受。

  • 心意可以动摇,可以未知,可以坚定,上升为梦想。“可以失败,但不可以没有梦想”,“可以失败,但不可以不独立 .” 心意坚定和动摇的过程,修身体系会起到作用,这也是其价值之一。因为心意动摇,可能因为外界压力,他人情绪,自已的情绪,不知足的欲望,本质之事的忽略等。 现在已不再用“修身理论”“修身原则”的称谓了,“修身体系”更加直观。

  • 强大的修身思考体系. 第一关:格物 抓根本之事,追本溯源.锁定关键之处,就可把握全局.在正确方向上努力. 第二关:致知 质疑解惑,追根究底.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第三关:诚意 慎独,重视心意.避痴心妄想,避盲从,避自大,避思维定式,避精神寄托物质化,依赖症...... 第四关 :正心 平衡内心.事前衡量内心承受力.预防重于事后治疗. 第五关:修身

  • “格物”之道的新认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即“不做不该做的事才能做好该做的事。” 界定何为不该做的,何为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事,该做之事就做不好。”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道理“ 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格物”目的是“有所不为和有所为。”

  • 中国画报出版社的《传习录》,作者:王阳明。119面说明“旧本《大学》将诚意放于”格致“之前,我认为此是”性“,即”诚则明“。新本将”格致‘放在“诚意之前是”教“,即”明则诚“。”在明明德“中的”明“是”格物致知“,德是”诚意“,”正心“"修身”是“克已",为”明德“服务的。 从个人切身体会出发而不是从解释字面含义,以”诚意“为主是”鸡蛋从内部打破“,美国教育的主张类似于此。以”格致“为主,无视”诚意“,是天朝的道论。 吾之所论,只是笔记,不保证正确,但保证错误后修正。

  • ”致知“是质疑解惑,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但题海战术让学生无时间“质疑,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同样的问题做了N遍,做作业做到半夜,大脑成浆糊了,致知是奢谈。 韩国的金经一教授 ,写《孔子亡,国家兴》一文时,他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老年不知愁滋味,强说愁。

  • 道德没有制高点,道德是块洼地。道德在邪气盛的朝代是弱势的,是独善其身的。 如果有人声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攻击别人,那本质应是不修德的人在攻击守德之人。如一个接受过李XX的骨髓捐赠的赵XX在网络上公开李XX 的个人资料,要求其为她再次捐赠。然后是大量的网 民对李XX 的斥责,再然后电视台播音员定论为网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攻击别人,此播音员的言外之意就是网民是道德的,捐赠人是不道德的。 ”克已复礼“的本质属性是由”诚意“。“礼”是“心”的外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是由”诚意格物”决定的。可以说礼是表象,但其内涵是本。如电视剧中的演员动作,其行为表现被认可为“礼”,但其不是内涵的外化,而是模仿表象而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诚意”。所以“礼"不是表象的礼。

  • 无行则无知,就象没下过水的人虽然了解游泳的动作,但不算知。知行分开为不知,记住 的东西忘掉是迟早的事。如中国教育下的英语,化学数学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记忆而已。所以,“致知”中的“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里说的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建立自已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体会,前提是探究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人的内心有认知事物的本能,所有事物都有原理规律,只是原理还没有全部总结出来,所以认知也有局限。因此,大学从传授事物原理开始,务必使新学生知道世上万物,是在已知的原理上行而生新的认识,目的是发现更多事物根本。久而久之,一旦觉悟,对事物和我们内心都能正确认知,内心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不再受蒙蔽。这就是抓住 事物根本,这就有了自已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体会。

  • 读写分离就是米炊分家,做不出饭,米会烂掉或丢失。

  • 功利主义与道德体系不冲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也应是大学的功夫所在。道德体系在规则之下运作,钱财也应是其产物之一。"儒商"的说法,指的是以道德体系为行为基础经商,不是积累了大量外在知识的商人。道德本质是回归人性本能,人性本能不能使人生财致富,那人类不会生存至今。“诚则明,性也。”,“诚”的本质是“慎 独”,即独立思考。人之本能是独立思考行为发现事物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定义是“明则诚,教 也。”即被 外界告之事物本质属性,通过行为思考产生自已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体会。"性“的本质是创 造 力,”教“的本质是模仿。

  • 理论应是从经历中提炼,但有的理论 是妄 下论断臆 想出来的,所以验证是必要的,而道德体系是一个很好的验证体系,也可避免自已乱造 理论。 ”诚意“有”知行合一“的内涵,言行不一就是欺人。那么自已的思想和行为不一致,就是自欺。诚意在《大学》中有不自欺的意思,就是尊从心意,不违心。 如此要防备困于字面含义, 而忽视体会。叶公好龙随时都 会出现。

  • 格物:知晓什么是不重要的,不该做什么。不要见利忘义,不要违反交规,不要违反法律,不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做不该做的事,剩下的就是正确的,安全的了。所以,格物是从保守保险的角度出发,如果从该做的重要之事出发,是进取型。但是,即使做了重要之事,同时也做了危及安全的不该做的事,可能带来麻烦或祸患。所以格物重点在保险,不在进取。 这与”老子“的”无为“是一脉相承。”无为“是不做不该做的事,正确的方向自然出现,那么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 去掉烂掉的苹果,剩下的是好苹果。去掉不重要的东西,剩下的是重要的。去掉近则无礼远则怨的朋友,剩下的是有礼<尊重>有节<节制>的朋友。“无为”才能“有所为”。

  • }

    >>一言偾事_一言偾事解释_一言偾事来历出处_一言偾事历史典故

    偾:毁坏,败坏。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把整个事情搞坏。《.大学》:“一家,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 .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 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事,一人定国。” 郑玄 注:“僨,犹覆败也。”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幸仕优而学,

    ;;;;原作“不教而杀”,指事先不进行教育,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他说,要尊五美,屏四恶。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回答道,平时不进行教育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一言偾事历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则正满则覆讲了什么道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