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球里的气体把热饭吹凉的原理是什么?

楔子:惯性使然,每每到大美之境,不记叙一二,则念念不忘,乃至寝食难安,非提笔述怀而不能解。 十一远行,前年西北,今岁甘南,因前往后,顾此念彼。西北行自青岛出发,徒张掖丹霞,仰嘉峪关;探莫高窟、登鸣沙山、赏月牙泉;看居延海日出,漫步额济纳胡杨林;窥巴丹吉林沙漠,观黄河壶口瀑布,一路辗转,掠奇揽胜。同行多老友,途中又结识新朋,个中默契,日久弥坚,成就一段佳缘,至今为人乐道。记得当时始发,开局不甚顺利,如今回想起来,连俩位“傻蛋儿”司机都是可爱的!此行司机伶俐,只“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莫说一半,仅其中之二罢了:领队风哥和心情,外加风姐,其余皆不识。

三十日中午出发,第二日午后便到麦积山石窟,我素不喜雕塑建筑,然既来之,少不得上去看看。入山门乘车,稍作周转便又下车,眼前一片繁荣景象,摊位栉比,商家多叫卖木雕核雕、挂件干果之类,尤其多揉手核桃,每走几步,便有人手托一对儿叫卖,口里念念“狮头、公帽”等等,这类把玩讲究颇多,初来乍到看不出关窍,便丢开不管,只向食摊靠拢。每个食摊上都有一团棕紫,形状如倒扣的锅盖,应该是某种面食,上面部分刮成细条堆放着,旁边食盘里另堆些黄白面皮子,看着筋道绵韧,却叫不出名字。放上油盐酱料,再泼些红油辣子拌拌,明红油亮,围者垂涎三尺,可惜时间有限,来不及坐下尝,便只好往上去。

进山门时,早见半空中有团团一崖,麦垛一般,走近了才发现,那山体上楔了楼梯栈道,如空中楼阁。拾梯而上,不只要有勇气,还需体力!楼梯皆距山体而悬,颇有“危楼高百尺”之感,恐高者万万不能来;且阶距甚高,步幅小、体力弱者艰难。大概出于保护目的,多数洞窟是关闭的,待走到气喘吁吁,才见到几尊“真神”。泥塑法身虽色彩剥落,手残眼盲,仍依稀可见往日艳丽色彩,且冠饰衣褶,无不刻画精细、栩栩如生。上到最高点俯视地面,不由头晕目眩,转视便见群山苍翠、连绵起伏。一直纳闷,如此高度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回头查询才知,竟是用木材堆积成架,边做工徐徐撤之,成就悬空石窟,不由再次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魄力。

下了麦积山,依旧念念那碗“呱呱 捞捞 嘫嘫 面皮”没吃上,倒是风姐,被人搡了四对儿核桃,满载而归。

回头登车去渭源,行到酒店,已是晚上。方才车一进城,吃货们已梭巡一番,见不少店铺已关门打烊,知道此地无夜市,回房间放下行李,便忙忙朝外走,找寻饭馆。原本约好一起的,谁知馋猫们腿快,转过街角便不见了,看看四处昏暗,身边几家饭馆正忙着打烊,只好选了家米线馆凑合一顿。此地物价不低,店主却极朴实,味道也不错,吃的饱饱暖暖,打道回府,才有时间细细看酒店。

酒店以地命名,称“渭源大酒店”,气势不凡一幢,厅内十分宽敞,俩侧有沙发高几供人休憩,富丽堂皇,又不失清雅。前厅后俩侧有回廊,左面放了几架多宝阁,陈设些瓶盘壶罐,作屏风用,阁间设圆桌木椅,古朴典雅。往前有潺潺水声,却是回廊围出的花园,正在酒店中央,类似天井,先不进天井,沿操手游廊转个弯子,有一架木制大屏风,屏风后设一雅座,仍不进去,往前再转,便是随意摆放的休闲桌椅,隐秘、安静、慵懒,风格各异。这才转进小花园子,园中一角有楼梯,通向二楼,又有小径,将人引向雅座和另外一座亭子,小径旁满是娇艳花儿,置身其中,颇有几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意思。可惜我们是俗人,路上奔波几天,有些困倦,只好舍了这意境,回房间休息去了。

一夜好眠,清晨起来用餐,餐厅在另一座楼上,出门才发现下起了冷雨。一径冲进大厅,厅中正面只有一毯一桌一瓶一花,头顶是水晶吊灯,对面一帧抽象山水壁画,俩边矗立大理石立柱,有几分古雅典建筑的风格。升到二楼,过外厅进餐厅,当门一巨大餐台,台上餐具银光闪闪,先不说菜式如何,只这份儿派头儿,便将我等泥地出身的野驴,受宠若惊在当场,一边没出息地惊讶,一边拍照。找座位坐下,去餐台取餐,喜欢吃面吃煎蛋的,可以去旁边小厨房单点,肉蛋粥蔬,应有尽有,若不是时间有限,却是要享受到中午了。

无奈,只好冒雨登车,凄风冷雨,下得人心惶惶,谁知过了一脉山,天竟渐渐放晴,行至拉扑楞寺,已是艳阳高照,车里人欢喜鼓舞,大叹人品无双!

下车便觉出不同来,行在麦积山还只是饮食差异,走在拉扑楞寺街头,便置身异族了。路俩旁是卖酸奶、馕饼的食摊和饭馆,照顾游客,饭馆也分藏式和普通的。我是个胃口矫情的,吃不惯酥油羊肉之类,早在车上填饱了肚子,其他几位忙着游览,径直往上去。走到中心街口,稍显车水马龙,人群中红色的喇嘛服饰十分显眼,即便没有服饰,从脸色上看,藏民和游客也是很好区分的。人群中有一位老妇人,衣衫整洁,面容平和,不知为何,目不转睛盯着这边,似关注又似冷然的好奇,却是没有恶意的。

前面一红衣喇嘛飘然过街,乍一见,如见了真佛一般,眼神追过去,却见街角有一人匍匐在地,不由吃了一惊。以往只听说过朝拜,亲眼目睹,还是惊诧了一下的。再往前走,又有朝拜者,穿着甚是干净,还带着朝拜专用的毡毯,便有些见怪不怪了。沿着大街往上,路中有条类似护城河,需走上去到桥的地方转下来,一路上见长袖藏民飘飘而过,收获了一些或好奇或无视的目光,也有热心的藏民,帮我们指路,往前便是贫瘠的山及尘土飞扬的山路。转过桥,登上一座小山,眼前一片住宅区,全是平房,一眼望去,如一块插满灰色元件的规整电路板,只有远方高处反射出金光,大概便是拉扑楞寺了。

下了小山有一座白塔,塔上落满了鸽子,塔下满是人,或徒步或跪拜,络绎不绝。转过白塔有三座经亭,满是转经筒,再往前,是一整长排的转经筒,看到这般实实在在的虔诚,心里确确又震惊了一次,对我这般自我怀疑和善于推翻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文化和信仰,在这般贫瘠的山间,能孕育出这般纯粹的信仰,这本身便是一种奇迹。

经过水泥街道往寺庙去,路俩旁全是土黄色房屋,皆大门紧闭。偶然,胡同门里转出几位年轻喇嘛,都有些避世一般,急急走到胡同更深处,转个弯儿不见了;有披红衣的小喇嘛,和游客保持着疏离的距离,当地的小孩子,对外来的礼物却是欣然接受的。行到寺庙,有更多人走来朝拜,或三俩作伴,或一人独行,手里转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如同农忙时节的农民,正经八百地侍弄自己的田地。衣衫整洁、头发干净的老妇人很热情,还帮游客指路。寺庙外的喇嘛,也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一样拉家常、一样玩足球等等。

尽管如此,还是十分看不懂这里的生活,然他们只是我眼中的风景,我也不过是他们身边的过客!因此不勉强自己去感受,沿河慢慢走回停车场去。

上车囫囵一觉,醒来找吃的,摸着食品袋胀鼓鼓的,拿出来看金丝饼袋子都要涨破了,十分诧异食物的变质速度,又看到饼干袋子也是如此,一想之下恍然大悟,一定是海拔升高,外压减小导致的,顿时觉得自己聪明无比,发微信庆贺之(鄙视者请默默表示)!

赶到合作,天色已暮,头疼欲裂欲怒,又冷得发抖,神庙也无心看,吃了几口热饭,便回宾馆休息了。

早晨起来直奔郎木寺,一路是广袤草原,尽头是茫茫雪山,看得众人惊呼不已。在上铺躺着,看不清晰,心里痒痒,便到车前面去,驾驶室本不宽敞,除了司机,风哥坐副驾驶,老杜横在过道台阶上,下边还站个天意,位置最佳,可前览盛景,侧拍实景。天意是一大男孩,住门口上铺,很是沉默却不显闷,是车里几位女孩子的重点调戏对象,他却既不辩解也不羞恼,真真好性格,见我过来,便默默将位置让了出来。才打开玻璃,风便灌进来,刮得相机猎猎晃晃,手才伸到外面一会儿,便冻得冰凉。当日青岛还是初秋,这边乍见雪山,新奇大于震撼,真正动人的,却是广袤草原上的云,云头压得较低,如同草原上滚动的羊群,或者如顽劣的小孩子,盘踞在山头,纠缠不休,那感觉如风欲带着云飞,云却要挣着手脚去抓山的胡须。

行到郎木寺,才近距离看到雪山的真面目,也是云山雾罩,因山体是灰色,那雪帽子也是灰色的,不甚雪白庄严,却自有慑人的寒气,无形中影射而来。

之前一直以为:郎木寺是座寺庙,原来是个地名儿,且脚跨“两”岸,以“白龙江”为界,一半属甘肃,另一半属于四川,当然,也确有寺庙。最妙的是此处的检票口,几名藏族年轻男子,手拿大剪刀,一五一十按字面意思“剪”票,乍一看,笑得乐不可支。他们却是不情愿的,很粗鲁的表示不准拍照,虽说这是他们的禁忌,但想想人也挺有意思:既想开景区收费,信仰清高,风度、职业道德全是路人!反过来一想,在他们眼里,我们这群举着相机乱拍的,节操才真是不要不要地!双方在互相的“鄙视”中,都忽略了自己的限制性和短视,这大概便是冲突的来源,民族性如此,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

进了景区门,白塔周围有大蓬金色的花,前面有处巍峨寺庙,走近了,里面传来很大的嘈杂声,众人面面相觑,猜测大概在做什么仪式。顺路往上,是更巍峨的庙宇和金顶,登上庙宇前平台俯视,风光尽收眼底,房屋点缀在雪山前的平原上,颇有点瑞士雪山乡村别墅的意味儿。然多数人到此,还是带点猎奇的心理看天葬的,当地人有意迎合,还设置了观葬台。我无意关注此类神乎其神的“噱头”,尤其反感一些因看“天葬”而改变人生的!感受不见得不真,只是脱去文明外衣的人类,与动物何异同?超市、肉摊上比比皆是,非得冒着高反,爬升三千多米来这么一激?然后就活明白了、看通透了?古人云:“会心不在远”,些愚人骚客,自己活到“非刺激不感动”的份儿上,还跑出来忽悠群众,实在可恶!

话是这么说,站着冷着也是徒然,便慢慢跟在队伍后面看风景。我还是有些高反,脑顶上如箍了只茶壶盖,隐隐作痛,只有戴上帽子才能稍稍舒缓些。往山后一转,风景大开大合,山坡连绵起伏,绿草如茵,灌木秋色斑斓,点缀其中,远处有大片森林,最高远处便是雪山。蛇形山间的小路,如点睛之笔,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意境走向;又如《乱世佳人》中,思嘉.奥哈拉木兰花般白皙肌肤上的黛眉,划出分明的界限。天色有些晦暗不明,阳光偶尔从云层中透出来,天光云影于高山坡谷草甸上徘徊,更有几分沧海桑田翻覆变幻的孤寂。天空中有黑影盘旋、俯冲,那是雄鹰,飞在高高的云端,不肯低入人类的世界。山上有些摆摊的当地人,对游客还比较客气,我们随身带着糖果、牛肉干,顺手送给老人、小孩,他们都欣然接受了。

行到一半,风景看到半透,便打道回撤,下一站徒步白龙江,需要保持体力。走出景区,饭已来不及吃,便在路上胡乱买点,人手扛一巨饼,边吃边赶路。

穿过村子,走到一处寺庙,似在做法事,红衣喇嘛坐在红色木栅栏后,栅栏门口摆一张香案,俩位喇叭上前帮一位胖大师带上头饰,便各自归座,门外俩侧摆了各色粮食,中间堆了木柴堆。各方准备妥当,大师敲一乐器,便开始吟唱,一会儿身后鼓号齐鸣,大师从香烛上引了火,栅栏前侍立的喇嘛便接手过去,引燃木柴,又是一阵鼓号和吟唱,看看里面喇嘛,颇有点狗打呼噜猫念经的意味,倒是我们这些观光客虔诚得诚惶诚恐,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因时间有限,等不得看接下来的仪式,便只好往上去了。

上面正在大兴土木,看式样也是寺庙,听导游说,此地居民大部分收入都供奉给寺庙,剩余的便换成衣服首饰穿戴在身上,这点跟项羽不谋而合,他老人家不赞成“锦衣夜行”,有好东西要拿出来显摆显摆,好在当地人民内敛,气象并不暴发。

行过一座寺庙,庙旁一侧绿草地上有木栅栏,栅栏里面有石屋,屋子顶上有烟囱,炊烟袅袅,在金秋的树林中蔓延,好一副“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之田园诗画。庙的这一侧却植了一行树林,如同一门,进了门却别有大洞天,几十米见方,将蓝天碧树、河流溪谷、山坡寺庙,全拉进一副图画中。寺庙、山坡三面合围却不显狭抑,因“网”开一面,可见白云悠游蓝天。尤其溪水灵动,从上而来,往下面去,绵绵不绝,那水厚而清,清而浅,浮于地表,却挟带种力度,彀纹丝丝,清晰入理,泠泠中似乎能淬出冰箭来。这种特性,大概只有雪山融水才有吧!此乃白龙江源头,过木桥往上走一段,水竭,不由啼笑皆非,不到两米宽一道小水竟然称“江”!想来前边定有渊源,便一笑了之,继续往上去。

上面一色儿山谷,俩壁秋色,煞是好看,只是脚下乱石堆积,需小心为妙。同车队友也十分照顾,互相搀扶,还帮忙装着手头零碎。走了二十几分钟,眼前一亮,一片草甸呈现在眼前,那种绿,似乎将天空地下山川灌木中的绿色,一分不留,统统都吸到地表来,翠色欲滴,饱和到十分张力的地步,仿佛揭起来一块扔在别处,便能迅速浸染开来,如同传说中的“息壤”。草甸四面环山,立在中央,看不到出路,更像四面山囚住了一片绿,这绿却不甘寂寞,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本色发挥到极致,却一点也不张扬。如同来时路,草甸上面的出口也在山体交错处,据说此谷有四五十公里长,一直通往雪山,然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行尽于此,原路返回,登车去若尔盖花湖。

等走到若尔盖花湖,天色晦暗,还有些阴风怒号的架势。头疼的厉害,又冷得发抖,恹恹跟在后面,宣称看一眼就回来。秋季的若尔盖,早过了繁花似锦的时节,成了明明白白的“草湖”,一望无际的草,延伸到雪山,上至云层,天空中低云徘徊,云层下了无生气。正要转身走,忽然看见了水,有水便有天光云影,顿时多了活力,猛不丁又发现水鸭子,还不止一只,顿时觉得此地生机盎然,连头也不那么疼了。恍惚看着水中有界碑,上面立只黑色大鸟,背对着人,如披了鹤氅的黛玉,正托颐沉思。便忙往前走,想绕近了再看,走来走去,并没有近几分,那鸟却连姿势都没变过,心里嘀咕“会不会是托儿”,专门引着人来看的?

湖上铺木栈道,逶迤而四通八达,每隔一段还搭了高的木台。登上木台远眺,水中有绿渚或芦苇荡,那些黑色的水鸟,却喜欢凫在湖上,一个个小黑点儿,如同寂静夜空上的星,又如渺小而甘于寂寞的灵魂。视线尽头,湖山收为一线,灰蓝背景下,忽然闯进来一个身影,因为遥远,几乎成一只黑点,以一种疲累的姿势奋力扑飞,既孤且哀。忽然想到一阕“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似乎自古以来,孤雁便最能拨动游子的痛楚,这种痛不怎么强烈,却带种无可奈何的酸楚,哀而不伤,最能使人低落。其实我并没有见过雁,由感觉及实物,便一厢情愿觉得那是雁了。偶尔天空中有高亢雁鸣,仿佛很近,似乎下一秒就会跌到眼前,忙不迭抬头看,却是离人远远的,即便是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也带种长途跋涉、劫后余生的怆然。

再往前走,风愈冷,头愈发要裂开了,只好往回走。天边风卷残云,露出纯净的底子,如同新生的稚嫩肌肤。

上车一路从心里向外打哆嗦,原本以为宾馆也会糟糕,谁知十分贴心,空调开得很足,房间虽不甚宽敞,床铺却很干净厚软,十分温馨。十几个人住同一楼层,说好的一起吃饭,出街口又不见了人影,这种破默契程度,实在令人费解且火大,干脆各自找地方,他们吃它们的牦牛火锅,我们点我们的特色菜。风哥特地跑去买了牦牛肉,另点了条鱼和几种菜蔬,滋味挺辣,还算可口,只是当地人甚不厚道,四斤的鱼下锅里走一趟,捞出来便不到俩斤了,好在服务态度还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就当是舍了。

回宾馆香甜一梦,早起登车去黄龙,因适应了高原环境,又将到传说中的仙境,心情大好。黄龙海拔四千米以上,车一路爬升,领队嘱托:多注意休息,不可太过激动,以免缺氧!才按捺情绪,躺在铺上养精蓄锐,半天被人叫醒,上来位年轻导游,十分活泼,也很是实诚,大概想提前唤醒高海拔下的运动技能,不许众人歪着,都坐好了听话,教大家说藏语,等气氛活跃差不多了,说“四千米了”!

窗外有雾,外面景色影影幢幢,只看得清覆了一层雪的沙土山,那雪没有撒匀,如冻土上一层寒霜。猛不丁,雾气忽然撤去,不经意一撇,惊得坐了起来,前面一副仙山云雾图。因车行处海拔高,远处的山顶便是视线中的谷底,云雾亦不似常见那般空灵飘渺,却是比较实体的云团,山色黛青,白云如荼,俩色分明,又浑然相伴,让人一眼望去,便移不开眼神,车内一片拍照和抽气声。如今走的是名副其实的“天路”,路在高原上一带若飘,车在带子上周转回环,可从各个方向观察圣境,绝非凭空想象可以预见。

再往前走,天色放晴,冷雾消散,景色如洗,一片清新,蓝天白云、苍山流雪如画。世界忽然变了样子,如被诅咒的荒芜高原,突然间春暖花开了一般。又如一片混沌中,盘古开天辟地,轻者上升、浊者下降刚形成的清明世界,似乎能看清一茎一叶,感受到每一丝秋色的波动,甚至能听闻鸟语花香。人在车中观景,如儿时的一首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种感觉:“神奇”!如同陡然间神清目明起来!《菜根潭》有一卷“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 静里乾坤”,如今正是“身在云中世界,心在静里乾坤”。

愈接近黄龙,景色愈发清新,恰如三春。下车微冷,众人俱轻暖披挂,黄龙的冷,不似北方风刀霜剑,也不似南方湿冷入骨,却是绵绵的,不躁不呛,不脆不伤,十分舒服。停车场离售票处有一段距离,众人沿路过去,路旁清流急湍,水边小叶灌木镶黄点朱,流景醉人,可惜等不及细看。

行到售票处,众人迅速分作俩队,一队强驴徒步,一队坐缆车上行。本打算和自己人坐同一车,谁知临时多出一人,便只好凑到下一车了。左边俩张冷漠的脸,对面一家三对白眼,对一切无动于衷的样子,这大概便是所谓的“游客”了!别扭的很,不似往常,可以和队友争相拍照,大声赞叹,如今这情况,似乎动一下都很难,只好回头望下边。缆车道俩旁杉树挺拔高耸,如整齐列队的卫兵,缆车下方一条灌木小道,正值秋天,色彩斑斓一带,上达于顶。

顶端便是木栈道,深入原始森林,杉树亭亭净植,高耸入云,因彼此间有间隙,可见蓝天白云,并不觉压抑。杉树间有高大乔木和小灌木,金黄丹红一树,婆娑渺渺。杉树上有垂挂的松萝,云雾质,上面颗颗露珠晶莹,如一挂挂水晶珍珠衫。树和山坡上生有苔藓,往往是厚重的一丛,在阳光下折射着晶莹。林中有一种小鸟,凤头细爪,灰背黄腹,胆子很大,常飞到栈道上来,故意逗人,近一点,再近一点,才要举相机,她便飞走了,却不走远,落到附近的栏杆上、树枝上,将人耍的团团转,她便飞到远远的深林中去了,实在精灵。

走一段,栈道尽头有观景台,下有钙化滩和五彩池,因离得远且在树木掩映间,看不真切。右前方山间有条蛇形蜿蜒小路,小个子司机说,是我们的来时路!不由大吃一惊:我以为的“天路”,远望去竟这般不起眼!人工和自然之力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反过来想,也正是渺小的人类,打通了这通往“仙境”的之路,实在说不清是自然可畏,还是人类可敬?

行到此处,才到上行半程,往前需要登高,便觉出吃力来了!稍微走快一点,眼前就一阵发黑,只好略站一站,再往上去。消磨了半个小时,才看到水,杂树乱流,却杂而不乱,再往前走,齐整了许多,水中多小灌木,叶如云雾,倒影入水,连水也成了绿色。此处的植物,俱有种细碎的妩媚,如同油画上斑点,冷色调中透射出热情和生机。站在五彩池的木栈道上,也恰好立在山的胸膛上,上首的巍峨雪山伸出两臂,不动声色地,将五彩池抱在臂弯里,力度刚刚好,使得她既安心舒适又伸展恣意。他威严而不强势,霸道亦不野蛮,他不似乔峰那般刚硬脆弱,不需要阿朱的柔情似水,他要的是一种原始的征服和并立。

五彩池偎依在山的胸膛,沿木栈道徜徉,便从山的一肩走到了另一肩,山是水的依托,水是山的心脏,如同一虹巨大的水晶。未见五彩池前,总以为画面是技术处理,亲验过之后,才知道,奇迹真的存在!一弧弧钙化池,如一巨大调色盘的不规则边缘,每个单盘中颜色不尽相同,上面和中央是透亮的,从浅绿、孔雀绿、灰绿到橄榄黄,下面和周围便呈现出水溶蛋白的色彩来,由灰蓝、天蓝、橄榄绿到蛋白蓝。愈往下,色盘的底足便略约高一些,如同佳人裙摆上越来越繁复堆砌的花边,平滑旖旎,风景万种。

沿木栈道向下,一川大气,如果说五彩池是山的前厅,这会儿我们正在游览后花园,有楼台庙宇,亦有绣眼鸟和小松鼠,沿途落叶松正在转黄,一片金脆,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树红叶似火。正看得挪不动脚,风哥催促快走,只说下面还有景色,这人闷淡,说话不怎么强调重点,众人只以为是托辞,便不大动容。谁知走下去,又有一方五彩池,如果说上边那方是姐姐,正偎依着知心恋人,下面这位便是小妹了,同样姿容无双,只是小一些,多一些活泼和小女儿态,对面的高大山脉,正远远地觊觎和守护着。

往下还有五彩池,一部分初具规模,有些还不到气候。渐渐地,五彩池变成了钙化滩,流水漫过石滩,肆意流淌,仿佛无穷无尽,肆意到令人担心,会不会在某一秒,忽然穷尽?

但我已来不及担心,上面用了太多时间,接下来只能一路飞跑了,一边疾走,一边不时急刹车拍照,多么想!多么想!留在此处,哪怕只漫步在林中木栈道!头上的血管跳得厉害,等跑出景区门,眼前一阵阵发黑,缺氧了!也算作舍命看景了!众人忙着给依靠、灌参汤、递氧气,感动无比,却睁不开眼睛,一路被风姐、心情护着,回到车上。

当晚赶到九寨沟,旅馆在白水河对面,天色太黑,看不清河面,只听轰然大作,心里不觉一阵发紧。这里的水声,不似壶口瀑布那种震撼,细听有些惊悚,大概是黑暗作祟吧!如此波涛汹涌一系水,却被命名为“河”,郎木寺的涓涓细流,却称作“江”,十分有意思。此处旅馆不似别处,无庭无院,好在高出路面许多,不然开门便是当街,相当没安全感了。放下行李,吃货们照例出门打食,大概是景区的缘故,旅馆随处可见,餐馆却是难寻,好容易找到一家,十几个人凑成一桌,喊了好几天了,头一次这般默契,托景区的福,终于聚上了。

此处饭菜价钱偏高,也倒不是难以接受,有昨儿吃半条鱼的教训,众人推我去督查选鱼。店里一妇人称量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力掼在地上,尸横当场!没敢回头看,闭着眼睛飘回餐桌。不几时饭菜上齐,浅浅的,一盘又一盘,果然景区特色,除了鱼还算鱼,其他的无不拼凑敷衍,几片叶子几勺水,便成一盏汤。老杜深觉屈辱,气得要掷筷子,不聊天真不聊天,埋头苦吃,竟吃了整整七大碗米!其他人也勉强混饱,溜溜达达回宾馆去。

第二天,又起个大早,赶去景区,睡意朦胧,只觉在黑暗中走了很长的路,才到了售票厅,打完票天才蒙蒙亮,远处山峰岚气升腾,渐化作一片红亮。众人偎在一处,先听导游讲解路线,再由老杜补充,老杜来过九寨沟,有一定发言权,此人爱“科普”,每每引出头儿来却又嫌麻烦,这次被众人摁住,只好叹口气,急急说完。原来九寨沟景区呈“y”字形,需要选一条线路上去,退回中点,再上另一条路线,然后返回,来来去去九十八公里。乍一听数字有点懵,加上古城一遍遍强调“一天要走一百公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紧张。

恰在这时,景区开门,幸好时间早,还没到高峰期,但进门发现,已然人山人海。乘车区如一巨大水闸,每个闸口都可进入,排队上车,秩序虽不井然,却是难得的慌而不乱,指挥人员显然训练有素,十分控得住场面。才一上车,喧闹便甩在了后面,每到一处,车内自动播放景点介绍,声音悦耳,停播有度,不似别处导游那般聒噪。显然,旅行车在定位中,每一辆车都遵循调度,丝毫不乱,不由感慨:一个景区的档次,细节处可见一斑!

因时间有限,我们选择坐车上到顶部,然后走下来游览。“y”字形分枝通往长海,景点只有长海和五彩池,主枝通往原始森林,经典大多在这条线上,据说原始森林同黄龙相像,且孤立一隅,众人决定放弃,到中段下车回返。当然,关键看旅行车分到哪一边?车里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互相打听运作流程。车到达中心站,等待调度,许多人祈祷往原始森林,几分钟后,果然!车里一片欢呼声。行驶中窗外风景飞掠,车内阵阵惊讶和赞美声,我的小相机抓住动景,干脆放弃拍照,安心看风景,试问,还有比眼睛更好的单反吗?

行到箭竹海,果断下车,不知天色尚早还是阴天,四周一片氤氲,山岚起伏,倒影入水,海子中有大片芦苇,近处有浮木,枯木逢春,在浮起的一段又焕出生机来。箭竹海大概因“箭竹”得名,只见山上郁郁葱葱,分不清哪是竹哪是树?只在水边有一两枝秋色,远看去婆婆娑娑、袅袅婷婷,弱不胜衣一般。孔雀蓝水面上游着绿头鸭,细看那水清澈到底,底部有许多枝状物,大概是水底植物吧!边看边往前去,前面指向箭竹海瀑布,行到木栈道上,林深处浩浩汤汤,如万众齐发,处处都是水,愈往中间去,林愈深,水愈大。往前忽见一潭,潭前一丛矮瀑布,如新娘的洁白头纱,那潭水却是灰蓝色,绕过一丛小树,眼前是更宽几丛瀑布。原来箭竹海瀑布宽达百米,只是被天然堤坝和树木分割,有急有缓罢了,原本是一袭的。此处树木如冠,水似白纱,青苔缀玉,无形只觉俩个字“可爱”!许多人行到此处,已经拔不动脚,另一些人则开始抬脚飞奔了,我属于后者。

瀑布的轰鸣声越来越远,木栈道渐渐冷清起来,一路听泠泠汩汩,一边看一川秋色。九寨沟设计巧妙,每个景点外以公路、人行道相接,里有木栈道勾连。走在水的腹地,秋色更浓,秋叶斑斓、临水照影,却不觉萧瑟,老树上栖有老鸦,亦不觉昏聩。此处水变成了翠绿色,不知湖底有异还是水面折射,湖中有几条巨大色带,顿觉十分不可思议。此处叫做熊猫海,熊猫海下亦有熊猫海瀑布,只听巨大轰鸣声,观景台却被杂物挡住,若想观瀑布全貌,需沿木栈道走下去,怕时间来不及,便省了这一程序。

方才在售票处,被热心队友塞了一本小册子,现在才知道小册子的用处。上面除了标记景点,还标记了旅行车的上下点,就是说,整个景区被转流不息的旅行车连接起来,可以随时上下车,去任意一个景点,省下巨大脚力,也省了大把时间。一边跑去坐车,一边感慨:国际风景区,绝非浪得虚名!一个景区的好坏,单从细节便可窥一斑了!此处少有摊贩,也少有纠缠不休的野导游,十分清心。

车子行驶途中,隔窗俯视,一瞥惊鸿,下面一海子,如璧中璧,又似两块成色不同、水头极好的翡翠,严丝合缝镶在一块,一时有种想跳车的冲动,可惜中途不能停车,只能眼睁睁错过!行到五花海,便不用遗憾了,方才车上所见亦在此处。看到眼前潋滟,有些恍神:往往画中风景搬到眼前时,感觉大半是将信将疑,继而喃喃:“原来是真的”!此处大概便是九寨沟的代表作了,湖水多呈蓝绿色,不同区域颜色比例不同,便显出不同的色带来,仿佛不同颜色的水晶拼接在一块儿。水底不知为何有恁多沉木,毫无规律横七竖八,愈发显出水的通透性。不知什么原因,此处镜面效应十分明显,湖底景色只有在山的倒影中才能看清,更不用说用相机了,一边深重遗憾,一边深感奇特,往下一站去。

下一站便是“珍珠滩”,水走到这里,或是长途奔袭,遇到平路,歇歇脚;或是幅面拉宽,灌木阻隔,冲力不足,总之,安静了下来。却有不是静水流深的静,依旧飒飒滚滚,汩汩滔滔,奇特的是,那些灌木禁得住激流冲击,在水中立得稳稳的,还不时探身据一把水,似乎为了超越水底青苔的浓郁,树木反其道而行之,在枝头簪了一攒红滴子,沾染了水色,亮的惊人,艳得妖娆,如同雪团一般的美人,额间一颗胭脂米。水流过木栈桥,下面如黄龙景区,是一面稍稍倾泻的钙化滩,水在石溜上跳跃,确如颗颗珍珠迸跳,一时想到摩诘的《栾家獭》:“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流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无来由地,格外喜欢这首诗,大概因其传神,又胜在意境吧!

站在桥上眺望,只见几千斛珍珠滚落,却不知落到何处?沿木栈道向下,听到水声如雷,原来形势陡转,水行到崖边,下注到十几米的沟潭。人随水势转到崖边,忽觉场景无比熟悉,头脑中自动播放《西游记》师徒挑担牵马的片段。意义不只在八零后的珍贵记忆,电视上瀑布给人的感觉,颇有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意境。如今水势大些,依旧不似高空跌水或急流投潭的急切和莽撞,带些逶迤,带点梦幻,虽然雄壮,却有种雌雄难辨的“秀美”。等转到瀑布的正面,那种“一帘幽梦”的气质又出现了,却又不能低估水帘的气势。瀑布周围水雾翻腾,地面皆湿,附近树木青苔上结了颗颗水珠,精灵剔透。一只觅食的鸟儿,对人声、水声充耳不闻,只在浮木、瀑底石上殷殷翻找,鸟儿不知人心向美,人亦不知鸟儿辛劳,两两相略!瀑布脚下有一浅壑,波滚浪涌,浮白流翠,一路往左去。

行到此处,“y”字的主枝算是走完,步行到中心站,坐车往长海方向去。边坐车边补给,饭可以天天吃,如此美景,大概人生难得几回见,绝不能辜负!途径季节海,见蓝天白云青山红叶下,有一泓静水,绿格格、碧莹莹,波澜不兴,如一块巨大的不规则纯净宝石,又是惊鸿一瞥,人惊得从座位上跳起来!毕竟没多少人见过真正的宝石,第一次见稀世珍宝的人,大概都这般反应吧!之所以称“季节海”,是因为海子的水量随季节变化,有时会消逝不见,因此,此处不设上下点。

一路行到长海,上观景台俯视,却是冰川融水注入峡谷形成的湖,视线深处有一段弯到山的另一面,如此推断,大概因狭长而得名。湖水靛青色,水面边缘平滑如镜,湖心有细鳞鳞彀纹,几乎微不可见,无意中拉近镜头,才发现湖面水鸟飞翔。大概因距离远,无论上面如何喧闹,似乎对水上世界都没什么影响。即使下到湖边,离水面也颇有距离,加上湖边植被丰茂,将观景点局限在了一小片地方。近距离观察长海,还是一种感觉:“静谧”,不知为何,总感觉这种安静的表象下,蕴藏着深不可测的爆发力,如同“尼斯湖水怪”,如同“黑珍珠”号幽灵船,这种寂静,更像是什么巨大事情要发生前的反常!

猛不丁回神,才发现阳光萧洒,周围秋色繁荣,人人笑靥如花,大概是我多看多思,怪力乱神了。观景点本就狭窄,视线又被灌木丛遮挡,偏偏正中生出一颗柏树,形状奇特,只有一面枝桠,另一面光秃秃的,人称“独臂老人柏”,独树一帜,自然有动听的神话传说。这棵树,既成了长海的玄关,也成了游客好奇心的劝慰。拾级而上,回到公路上,环视周围山峰,忽见青天白日下、白石峰顶上,有一痕淡淡的下弦月,日月当空,当真有趣!

长海的下一站便是五彩池,无需乘车,只需跟着指示牌周转上下,走过长长几段木栈桥,边走边思忖:黄龙的五彩池已是极致,不知道此处还能翻出什么新意来?因前边还有许多景点,一边走着,渐渐飞跑起来。下了一段楼梯,见树木掩映间有一湾碧蓝,走近了发现是几十米见方一钵水。既称作“五彩池”,定然有许多颜色,然此处的色带,不似黄龙那般界限明显,也不似五花海那般层次分明。如才打翻了调色盘,各种蓝绿黄靛紫,正互相交接、混合、点染、渗透、反应、渐变,加上阳光透射,光线反射、折射、散射、衍射,形成一条条光带,光色相交,催发五光十色。色彩在水中洄游、变幻,横流、斜溢、上浮、沉淀,连微微一阵风,都能调和出一种新的颜色来。

漫步在木栈桥上,稍稍换一个角度,水里的色彩便已翻新,这边加重一笔,那边晕开一点,又是一副新作。水边、山上尽是高大杉木、乔木,池中却几无倒影,这点倒与五花海大大地相反。金黄的叶子落到水面上,如空浮无所依,随彀纹摇荡颠簸,似在光带中翻炒的一颗糖栗子。五彩池的水,不似山泉那样琼浆玉液的醇厚,而是玉髓一般晶莹剔透的绵脆,仿佛舀起一瓢倒下去,便是颗粒状的水晶珠子,曹雪芹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此处水做出来的,不是女儿,是精灵!

出了五彩池,本欲往诺日朗瀑布去,因心情向往什么寨,便中途下车,选了一家进去,商业气息浓重,整套房子都是卖场,唯有一间看似居室,乍看金碧辉煌,也卖青稞饼和酥油茶。里面一位老妇人,见人多坐地起价,一个饼子从五元卖到十元,尝尝味道还蛮不错。这家老先生,一直用仇视的目光盯着来人,盯完一个,再盯下一个,不知道在别扭什么劲儿?转身出门,往村子里转了一下,只花地里一户人家,高高低低几间瓦房,木栅栏篱笆,门口种了大朵大朵的东洋菊,和大片蜀葵,有几分《龙猫》中家的气息,可惜不敢挨过去,只能远远看几眼。环视周围,野花遍地,林木蓊郁,一线延伸到雪山,雪山之上,便是白云蓝天,此乃真正的“神仙府邸”,愿生在此处的人们,懂得惜福、宽容、知足常乐!

说话间,景区车转了过来,疾步跳上车,还没坐定,便听身后一阵欢呼,回头看,风哥、老杜、、司机、古城、不聊天一群,组团包车一般,俱在身后,不由大笑:“人生何处不相逢”!旁边人们受我们热情感染,也跟着问东问西,行到中心站,几个老家伙便一头扎进大食堂,“先饱口腹之欲”,是诸位的信条,我们不为所动,依然往诺日朗去。

周转几圈,走过原始森林长长的木栈道,一路急流,上到一坡,转个弯子,听到瀑布声,便被水雾包围。诺日朗不似珍珠滩飘逸灵动、涵润茂泽,胜在雄伟壮观、声势浩大,瀑宽也足足有珍珠滩两倍,如一匹匹巨大白练。水流被树木、岩石分割,形成许多小瀑布。瀑底岩石覆满茅苔,呈灰褐色,微有苍凉之感。若以姿容秀美一少女比作珍珠滩,诺日朗便是结实壮硕一汉子,相较之下,更喜欢珍珠滩一些。

往下依次游了犀牛海、卧龙海、双龙海、芦苇海、盆景滩,景色各有千秋,不一而足,精力有限,不再一一繁述。然当时游览的兴头却是十足,队友知道我体力弱,难得走那么多路依然兴致高昂,便不住地夸赞:“超常发挥”!大概真正美的地方,不但不使人饱食餍足,反而胃口大开了吧!

行到景区门口,依依不舍,不得不舍。门外却另有一景,只见一清一浊两水交汇却不交融,那河水便半清半浊往前赶,如同闹别扭的俩个人,不得不搭肩走路一般,以往只听“泾渭分明”一词,今个儿终于分明了!

离开九寨沟,夜宿文县,到达文县早已天黑,一帮吃货们又撺掇去吃了顿“正常饭”,才算心满意足。夜幕中看不清文县的真面目,只是稍觉几点怪异:一是器宇不凡的文昌阁门口,赫然放只巨大垃圾箱;另一点,公路转折处十分逼仄,从风水和交通方面讲,都不太能说得过去;再一点便是建筑了,黑暗中能感觉到山上闪烁的灯光,看去不像灯火,却不知做什么用的?模糊中能看到房子建在巨大的山崖和崖下,人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此处总有点反正道而行之呢?后边俩点大可能是地势决定,但文昌阁的垃圾箱,便十分令人费解了!

第二天天未亮出发,依旧没有看清文县的样貌,只好怀着一腔好奇上了路!头几天忙着看风景,格外兴奋,睡得很少,如今算是回程了,心里没有了惦念,竟一睡不起,偶尔醒来,只觉眼皮儿有千斤重,不知不觉又睡了过去!半天醒来,听小个子司机问,才知道方才性命攸关!刚才经过的环山公路,因下雨路面塌陷,路下方是万丈深壑,因此走得十分辛苦!再看众人,个个心有余悸的样子,不由懊恼错过了惊险一幕,经此一耽搁,走到西安,已是夜晚。

风哥大手一挥,请客吃饭,四十多人坐了四张桌子,喝着从青岛带来的青岛啤酒,同在异乡为异客,却品着家乡的风味,感觉自是不一般,气氛瞬间火爆,一时间“叮叮当当”,尽是碰杯声,菜上的也快,最有特色的要数酸辣面和外婆家烧鸡,前者酸爽筋道,引得人手不释筷,后者蒸到酥烂,滋味入骨,可惜没吃几口,便要撤了。同桌老杜、不聊天几个惦记西安的夜景,囫囵填饱肚子,便忙着往外走,一瞬间,只剩下一张桌子在推杯换盏。风哥正忙着和人对酒,看我们要走,眼角绽出一丝身不由己的痛。他是此行的唯一负责人,天高路远,挺了一路,十分辛苦,好容易走下来,自然也想松乏一下。我等爱莫能助,只能冲他飞个幸灾乐祸兼同情的眼神,一行五人,优哉游哉出门去。

五人组乃风姐、老杜、不聊天、古城,和我,我与风姐一同登山,本就熟识,此行又是上下铺、同屋,风姐为人豪爽干练,一路照顾我饮食,无微不至,十分暖心。我和老杜曾在网站稍有交流,我常发帖,他常留言,印象里只记得户外网上的头像,一张富态大脸,颇似韩红,真人倒不似那般丰腴,微胖,衬衫刚好瞒过肚皮,戴眼镜,微有胡茬。但据老杜说:俩人登山时见过许多次面,还讲过话的,我全然不记得,这事令老杜耿耿于怀,因此,每每遇到可敲打的机会,老杜都不遗余力,当然,这是后话。处了几天发现,老杜虽无气质,却腹有诗书,此人去过不少地方,看书也多,提起什么,都能讲出个道道儿来,众人赠名“度爹”。伊说话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带点儿京味儿,摇头晃脑,小有睥睨又显得彬彬有礼,老杜好两口:一好“讲学”,另一口好“吃”。正是这个特点,使得他与不聊天的感情迅速升温。

不聊天很能聊,未见面时,便听他在群里嘀哩呱啦,无一时半刻安宁,令人十分嫌弃话多。上车后,见必经之路铺位上躺一老头儿,架副银丝眼镜,貌斯文,相无害,不惑知天命年纪之间,生就一双美目,望人平和而疏离,二人互瞪两天,不交一言。自麦积山石窟下来,恰好遇到,伊边走路边啃苹果,看见我,便递过一只来,我正口渴焦躁,自然毫不客气,接过来便咬,边吃边问姓甚名谁?此人报号“不聊天”,噎了一下:吃人嘴软,这货……还是蛮不错的!伊虽在群里贱贱的,实际相处却又挺有分寸,且十分真诚。时间长了,也能忍受他在群里神叨叨了,虽没有矫情的小俏皮,却有三八的笨幽默,也蛮可爱。

古城本是西安后才熟悉起来的,长我几岁,比其他三位都小,派头却是最老的,走路时外套总披在肩上,一派黄土高原老农形象,脾气也挺随和,不愠不火。和以上三人结盟,自然是因为吃!先是老杜和老李(不聊天),每每停车,第一件事就往餐厅跑,一来二去,俩人便“勾搭成奸”,后来又搭上古城,三人沆瀣一气。我和风姐虽带了足够粮草,然耐不住单调,坚持没几顿,便也跟着跑上跑下了,自此,五人组渐渐成型。但男女本就属俩个阵营,因此两党常常相生相杀,硝烟不断,同阵营也偶尔同室操戈、兄弟阋墙、几个人在长长的旅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梁子,且延续至今,不得不说,缘分创造奇迹!当然,这也是后话!

且说西安,五个人出了酒店,晃晃悠悠,一路闲遛,老杜乃交大出身,此来故地重游,感慨良多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既小有东道主的骄傲,又不想太高调,放言:“想知道啥?来问哥”!他自己对“火晶柿子”一往情深,念念一路,来到这里,第一件事便寻火晶柿子。走到到超市打包一盒,熟透的先分给众人,那柿子和橙色乒乓球一般大小,晶莹透亮,一分一捏,果皮分离,甜而不腻,味美多汁。但熟透的火晶柿子不好保存,吃剩的几只拎在手里,回到酒店已经成汤了。

不聊天则对“回民街”情有独钟,几个人沿着长长的城墙走,先陪风姐给姐夫买烟,再陪老杜到交大门口留个念,再转战回民街。回民街绝对称得上“摩肩擦踵”,比杭州清河坊、屯溪老街、阳朔西街、南京夫子庙热闹的多,也大得多,到处都是吃的,连地面上都一层油脂,踩上去滑溜溜的,才刚吃饱饭,看着林林总总,肚饱眼馋,只觉亏得慌。此时正是石榴上市的季节,到处都榨石榴汁,风姐请客,每人一杯,“吸溜吸溜”喝着往前去。几个人也算是出来多的了,除了吃的,其他都过眼烟云,走到脚乏,便打车回酒店了。

我本应开班了的,回到酒店,在手机上处理业务,忙完洗漱完毕,已经零点,却听着走廊“切切擦擦”,其中有不聊天的声音,这货到哪儿不吃上一大顿,定然不甘心!开门看,走廊里人停下脚步,卖力游说!我乏得要命,但大半夜逛街这种新奇事还是头一回,脑袋一热答应了,回头叫风姐,风姐已睡下,闻风而动,收拾收拾出门。然而却打错了算盘,默契感差到没朋友的两车人又走散了,等聚到一块儿,长长的回民街只剩下惨白的灯光,和令人作呕的垃圾。

眼睛睁不开,心情极其不好,气狠狠打道回府,不聊天不说“不回”,只口里念念东大街,怪是可怜!作为一资深吃货,能吃的时候不吃,回头遗憾可想而知!心里一软,便说“想去就去吧”!因为我小,风姐、李姐都惯着,俩人本有心去,刚才照顾我的坏脾气,都一迭声喊“回去”,看我这“混不吝”松口了,大家也松了口气,让司机转到东大街。

半夜两三点,东大街还通明,寻了一家坐下,点几道面食,要一盘小龙虾,再要一道黄鱼豆腐,等菜上来,眼睛便睁开了,心情也一点点好起来。面食说不上好坏,还算可口,小龙虾各地都有,可惜不敢吃,只有风姐独战。那道黄鱼豆腐却好吃的紧。豆腐和鱼都应该是先炸后炖,有型有味儿,吃的赞不绝口,眉开眼笑,这一行,便没白来……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于氢气球内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水冒热气是什么物理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