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能真正做到自由选择权?

<article>
<section>
师说:&lt;/b&gt;《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接近尾声,在语文课上,我们读到尼摩船长的一段话“在海平面三十英尺以下,他们的权利就无法达到了,他们的影响就会消失!他们的威势也就荡然无存!先生,您要生活,就请生活在海中吧!只有在海中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的独立!在海中,不需要承认有什么主宰;在海中,我完全自由!”&lt;br&gt;
读到这里,我请同学们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海底生活的尼摩船长是否获得真正的自由呢?”“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人自由或是不自由?”&lt;br&gt;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同学们熟读本书,还需要同学们拥有一些思辨性思维。&lt;br&gt;&lt;/p&gt;&lt;p&gt; 什么是思辨性思维?&lt;font
color="#ff8a00"&gt;思辨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过程,思辨性思维并不ー定让我们得到一个更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是一个自我辩证的过程。&lt;/font&gt;虽然我无意在这个阶段训练同学们写议论文,但是拥有系统的思考能力无论对初中阅读还是初中写作都有重要作用,它让我们能够有理有据地去解释一件事或是去评价一件事。&lt;br&gt;&lt;/p&gt;&lt;p&gt;
显然,回答“自由”或是“不自由”,都需要同学们贴合文本去寻找证据。&lt;span style="color: inherit;"&gt;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他们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这都是他们经过思考写下的文字,就这一点,值得肯定与赞扬!&lt;/span&gt;&lt;/p&gt;&lt;/h3&gt;
《海底两万里》,一部包含了生物,地理,物理知识的科幻小说,其中人物性格各不相同,情节跌宕起伏,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阿龙纳斯教授博古精通,是一位生物学家。尼摩船长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康赛尔镇定沉稳,遇事从不大惊小怪,对主人忠诚尊敬。尼德·兰性格火爆,做事坚定。其中最神秘的是尼摩船长,一个与陆地断绝关系的海洋人,同海洋一般,令人琢磨不透。他渴望人身自由和幸福,可实际上他是否自由了呢?&lt;/span&gt;&lt;/div&gt;&lt;/span&gt;&lt;span
第一,在阿龙纳斯不小心掉到鹦鹉螺号时,尼摩船长说自己已与陆地断绝了关系。明面上是摆脱了陆地,其实从他的学识,以及建鹦鹉螺的材料来看,这些都是在陆地上学会并获取的。尼摩船长的探险本身就是依靠陆地资源才得以实现。&lt;/span&gt;&lt;/div&gt;&lt;/span&gt;&lt;span style="color: inherit;"&gt;&lt;div
第二,从整个世界来看,地球并不会变大或变小,海域虽占地球面积的71%,但这样证明尼摩船长可去的地方只有这71%的海洋和连着海洋的湖泊。加上海中资源也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尼摩船长不能达到终极自由。&lt;/span&gt;&lt;/div&gt;&lt;/span&gt;&lt;div style="text-align: left;"&gt;&lt;span
style="color: inherit;"&gt; 第三,从小说开头鹦鹉螺号冲角破坏船只,到担心暴露而把阿龙纳斯关禁闭、催眠,再到大战章鱼时,看着同伴被章鱼吃掉又无可奈何。到结尾阿龙纳斯对尼摩船长说要回陆地时,他坚决不同意。我们会发现,他的冲动、愤怒、悲伤完完全全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同时我们也知道,&lt;/span&gt;&lt;font
一开始听到这个话题,我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想想看,在那19世纪,尼摩船长便打造了连现代潜水器都无法比拟的“鹦鹉螺号”。这样强大的潜水设备,简直超越了当时人类的想象,真不愧是举世无双的“水中霸主”。&lt;br&gt;&lt;/span&gt;&lt;span style="color: inherit;"&gt; style="color: inherit;"&gt;
尼摩船长非常憎恨陆地和人类,一遇到轮船便会毫无情面的将其摧毁。书中最后一章写道,尼摩船长残忍地杀害了一船人,才直接导致了阿龙纳斯教授的离开。&lt;/span&gt;&lt;font style="color: inherit;"&gt;
文中曾提到,船长已与人类和陆地断绝联系。可是,在“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中,“尼摩”船长一行人看见一头鲨鱼企图杀死一名采珠人时,他还是冲上前,救下了采珠人,并赠与他一小袋珍珠,这说明他对其他人类还是有情感的。&lt;/span&gt;&lt;/div&gt;&lt;/span&gt;&lt;span style="color:
除此之外,他的“鹦鹉螺”号的各个部分,都是在造船厂制作的,船上所需的电力系统也是由以往的科学家发明的,可以说,“鹦鹉螺”号是由人们按照造船方法制造出的产品,尼摩船长的航程中享受着与人类与大陆分割不开的便利条件。&lt;/span&gt;&lt;/div&gt;&lt;/span&gt;&lt;div style="text-align: left;"&gt;&lt;span
“鹦鹉螺”号在行驶时,也受到了诸多限制。因为不能被人类看到,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可是,总有被发现的时候,从而会被驱逐舰当做怪物“赶尽杀绝”。另外,他们也曾在暗礁上搁浅,困在南极冰盖下差点窒息死亡。在海中,也曾与鲨鱼、章鱼交过手,&lt;/span&gt;&lt;font
inherit;"&gt;文中两次出现船员牺牲,以及船只遭到了不可预测的危险。船员们死亡后并葬身大海,被压迫的人们死后的尸体漂浮在海上,被肉食动吃掉的场景,都在暗示着,&lt;/span&gt;&lt;font color="#ff8a00"&gt;没有人能逃离自然的宿命,所以从哲学观来说,尼摩船长也是不自由的。&lt;/font&gt;&lt;/div&gt;&lt;div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在陆地上受到了极大的不公,他渴望自由,所以他投身这片海。尽管海面有时也会发生与陆地相似的战争,但深海永远是宁静祥和的,深海没有不公,没有残暴,只有涌动着自由的生命。他们在海底平原漫步,去里斯波森林守猎,亲眼目睹过海战的遗迹,即使海中的生活如此精彩,但他们还是没有得到真正自由。&lt;/span&gt;&lt;/div&gt;&lt;div
在《海底两万里》的第16章里,尼摩船长穿着潜水服,带着阿龙纳斯教授,来到了海底平原。这片美丽的世界,也只属于尼莫船长一人,他可以任意进出和捕猎。他们穿的潜水服虽然沉重,但独具匠心。尼摩船长可以在海底自由地发明、创造和各种尝试。&lt;/span&gt;&lt;font
后来,尼摩船长和“鹦鹉螺”号突破重重难关,来到南极。他第一个跳到海滩上,欢呼道:“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踏上南极的土地,因为到现在为止这里还不曾留下过人类的足迹。”&lt;/span&gt;&lt;font
尼摩船长的自由还在于“鹦鹉螺”号,这是他展开自由的翅膀,用心建造的家。在鹦鹉螺有含12000册书的图书馆,许多科学的瑰宝,可以让尼摩船长自由的翱翔在书海之中。金碧辉煌的展厅里有艺术的宝物,尼莫船长可以自由地参观和欣赏,还有很多生物收藏品,这是很多人毕生都无法见识的宝藏。&lt;br&gt;&lt;/span&gt;&lt;span style="color: inherit;"&gt;
尼摩船长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他曾说过“在海里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是完全自由的。”&lt;br&gt; 可在海底真的如尼摩船长所说的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吗?可能并非如此。&lt;br&gt;
首先,在海底,尼摩船长虽然可以获得一切他想要的,但是他没有办法获取氧气。《海底两万里》中有提到过,“鹦鹉螺”号过一段时间就要浮上海面储存氧气。还有,书中很少提及的关于船员的食物,根据尼摩船长所说的所做的,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食物应该是海洋生物。而海洋生物中并没有维生素,所以想要维持生计,尼摩船长及其船员必须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这就需要蔬菜和水果,而这些是在海底很难获取到的。&lt;font
color="#ff8a00"&gt;尼摩船长在海底的第一个不自由,就是他无法在海中满足自己所有的生理需求。&lt;/font&gt;&lt;br&gt; 第二,尼摩船长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虽然“鹦鹉螺”号的很大,设计也非常完美,&lt;font
color="#ff8a00"&gt;但请你想一想,让你在一艘船上生活几十年,即便是让你乘坐着它环游世界,&lt;/font&gt;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可以待得下去。尼摩船长是带着对陆地的绝望来到海底,渴望在海底获得自由,可这种自由不也是源于海中没有战争的安全感吗?陆地上的人夺走他的一切,他怕。来到海中,不就是觉得海里安全吗?但实事恰恰相反,海中的生物并不比陆地上的温顺。大战章鱼的过程中,导致一名船员惨死;他们在南极被困冰下,是所有人一起拼尽全力凿开十米厚的冰层,才得以逃出生天;他们在印度洋和鲨鱼搏斗,有了尼德·兰的帮助才得以手刃巨鲨……&lt;font
&lt;div&gt; 在《海底两万里》中,有这样一个神奇的角色——尼摩船长。&lt;font color="#ff8a00"&gt;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知晓多国语言,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潜艇;他十分神秘,不可捉摸,无人知其真实身份,也不解其秘密的对抗;他英勇无畏,胆识过人,敢于前往人类未知之处,敢于踏上极地冰川……&lt;/font&gt;&lt;br&gt;
他最具争议的地方,在于他的“自由”与否。在我看来,他的肉体是自由的,但精神却是被囚困的,犹如一只自由的“笼”中鸟。&lt;br&gt; 自由有三种意思。一,不受拘束,不受限制;二,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三,指人们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支配自己和改造世界,不再处于盲目的客观规律支配地位。&lt;br&gt; 尼摩船长的肉体是自由的,&lt;font
color="#ff8a00"&gt;他可以驾驶着他的“鹦鹉螺”号,遨游在充满未知的海洋中。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尼摩船长几乎驶过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他穿越了地中海与红海间的海底遂道,发现了“沉睡”的文明,他无拘无束地漫步海底平原,自由愉悦地在此打猎……&lt;/font&gt;海洋似乎是他的母亲,他的家园,他也是海洋的主人、统治者,他可以任意使用海底的资源财宝,随意欣赏海洋的优美景色,却不受来自他人的限制,他成功地让肉体在海底不受拘束。&lt;br&gt; 但他的精神却是被囚困的,&lt;font
color="#333333"&gt;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反英国殖民抵抗运动,想让自已祖国重归自由。但后来革命失败,英国殖民者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妻子与儿女,使他对英国殖民者恨之入骨。&lt;/font&gt;&lt;font color="#ff8a00"&gt;这种仇恨藏在尼摩船长心中,成为他心中的枷锁,使他仇恨人类。&lt;/font&gt;&lt;br&gt; &lt;font
color="#ff8a00"&gt;当他遇到他国军舰,他会毫不犹豫地攻击军舰。碰见海上路过的货船,有时也会无缘无故地撞击这些无辜者……&lt;/font&gt;这种对人类的偏见与仇恨,无时不约束着他的思想,让他沉浸在仇恨中,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他的思想。&lt;br&gt; 人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枷锁之中。尼摩船长便是如此,一个肉体自由,但精神是被禁锢的,&lt;font
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具有主要地位的人物,他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造的“鹦鹉螺号”更是充满科技感,但他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没有呆在陆地上,而是选择在海洋里度过一生呢?&lt;br&gt; &lt;font
color="#ff8a00"&gt;他并不是一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lt;/font&gt;他收集海底的金银珠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被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lt;br&gt;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是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人物形象。透过他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处在那个年代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具有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尼摩船长对沙皇的统治极其不满,从他所说的“自由”可以看出他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lt;font
color="#ff8a00"&gt;他宁可将自己多年用心研究的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lt;/font&gt;&lt;br&gt;
表面看来尼摩船长确实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心死如成灰的隐士,他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生自由。在海中,尼摩船长又扮演着一个神一样的角色,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关于他自由或是不自由的问题,我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之所以来到海底,是因为他承受了不了沙皇对自己国家的霸占&lt;font
color="#ff8a00"&gt;,他的内心充斥着对沙皇的憎恨和不满,又有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lt;/font&gt;到了海里他还是不能摆脱内心的枷锁,所以说他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他这颗富有民族感的心,是值得敬佩的。&lt;br&gt; 凡尔纳的作品中更多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并用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要结合历史背景去阅读。
有的同学从身、心两个角度思考什么是自由,相对比身体上的自由,&lt;font color="#ff8a00"&gt;他们认为心灵的解放才最自由,还有同学从自然、法律、哲学等角度思考,他们认为没有人是完全自由的,自由都是相对的。&lt;/font&gt;&lt;br&gt;
我为他们批判性、思辨性能力的提升感到开心,孩子们,让我们永葆思考的能力,成为一个终身思考的人吧!&lt;/p&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原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内容提要:《发条橙》对暴力的描写与渲染,对“洗脑”的艺术再现,是小说家揭示人的本质、探索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的手段。伯吉斯用反乌托邦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即意志的极端自由将会给社会带来无尽的暴力灾难,极权社会对人的无情控制又将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极权主义,或行为主义,都是要剥夺主体选择自由的权利,而“自由主义”也未必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此外,伯吉斯在小说中嵌入了大量的音乐,这些音乐成了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的主线,它们在联结并凸现人类两种可能性处境的过程中前后呼应,艺术地突出了自由困境的主题。

关键词:暴力,洗脑,自由意志,自由难题,音乐

在安东尼·伯吉斯创作的三十多部小说中,一部他不太满意的小说却为他赢得了最广 泛的声誉,它就是《发条橙》(注:国内以前对《发条橙》介绍不多,如王佐良等主编 的《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对其“只字未提”。2000年,《发条橙》译成中文后(王之 光译,译林出版社),加上著名导演斯坦利·库比力克(Stanley Kubrik)的同名电影的 Burgess,London:Longman,1971,p.13.)其实,《发条橙》最引人瞩目之处不在于 那有限的“实验性”或“先锋性”,而在于它对暴力的描写与渲染,在于它对“洗脑” 的艺术再现。频繁出现的暴力场景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小说对“洗脑”过程的 详尽描写,继奥威尔的《1984》之后再次引发人们对极权社会的巨大恐惧。(注:1971 年,电影艺术师库比力克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给人们的视听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冲击 。电影版的《发条橙》通过电影语言对小说进行了成功而富有创造性的诠释,不仅促成 了小说的更大成功,而且也促进了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然而,小说描写暴力与“洗 脑”的目的不在于揭露具体的社会罪恶,也不在于影射某个具体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 揭示人的本质,探索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在《发条橙》中,伯吉斯用反乌托邦的形式 将问题推向了两个极端,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即极端的自由意志将会 给社会带来无尽的暴力灾难,而极权社会对人的无情控制又将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 。

     伯吉斯说:“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因此他可以使用自由意志来选择善恶 。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也就是说,他的外表是有机物,似 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 第5页。本文的其他引文均出自该译本,个别地方有所改动,引文页码直接置于文中括 弧内,不再加注。)伯吉斯的“道德选择权”突出的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也是人的自 由问题。彻底的恶是自由意志无情放纵的结果,丧失道德选择权的彻底的善又意味着自 由意志的沦丧。在人类的生存境遇中,无论是放纵意志还是扼杀选择,都无法达到真正 的自由,人类社会往往处于这种把持不定的尴尬处境中。

    《发条橙》对恶行的赤裸裸的描写在文学史中是极其罕见的,三分之一篇幅的暴力渲 染——斗殴,抢劫,强奸,凶杀,吸毒,等等,当今社会的一切丑恶暴行,强烈刺激着 人的感官和道德防线,让人深感恶心和恐惧。当然,也有可能满足人内心深处潜在的发 泄心理和作恶倾向让人产生“奇妙的舒畅感”。

   15岁的“小流氓”亚历克斯是小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他操着独特的纳查奇语讲述着 他青春期的成长经历。他与另外三位“弟兄”组成了一个横行街头、无恶不作的“四人 帮”。小说开始时,他们坐在奶吧里,将***搀入牛奶中饮用,“议论今晚究竟要干 什么”,然后趁着兴奋与幻想,在夜色笼罩的城市里寻找攻击的目标。于是一个从图书 馆走出来的教师模样的人成了他们今晚的牺牲品。他们将从图书馆出来的珍版图书无情 撕碎,将这个赢弱的老头暴打一顿。“血涌了出来,啊!真好看。”残酷的攻击行为给 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施暴成了他们本能的快意发泄。

    全书的暴力也随着这次施虐可怕地拉开了序幕,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暴行“表演”更让 人心惊肉跳、惨不忍睹:他们戴着面具气势汹汹地冲进偏僻的店铺,劈头盖脸将店主夫 妇打倒在地,然后将收款机里的钱财洗劫一空;他们无缘无故将一个醉鬼打得满嘴吐血 ;他们与另一个正在实施“超级暴力”的流氓帮派发生巷战,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他们 用****偷走别人的汽车,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并且以撞人碾人取乐;他们驱车来到 乡间,在夜幕中闯入民宅,将宅子的主人——一位作家的书稿《发条橙》恶意撕毁,然 后对他拳打脚踢,并当面轮奸他的妻子,然后带着血腥扬长而去;他们进行暴力破坏, 将别人的汽车推入河中,将地铁车上的座位拆毁,将车窗玻璃砸碎;他们为争夺帮主之 位发生内讧,于是拳脚相加,“剃刀”相见;“帮主”亚历克斯花言巧语,将两名幼稚 少女诱骗家中,然后残忍地强暴她们;在被捕前,他与“弟兄”们在“老城区”闯入一 位老妇人家中施暴,导致她在医院中死亡。小说的第一部分几乎每一页都有毫不掩饰的 暴力场面。这几个“问题少年”无情地滥施暴力,以“攻击”为乐事,极端自由地宣泄 青春期的本能冲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小说家为什么如此集中地描写这些令人发指的暴行?小说家展示 暴力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其实,小说家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暴露社会罪 恶,而是为了探索人性问题与人的本质,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天然合理性提出质疑。(注 :申慧辉在《一部警世的反乌托邦小说:读伯吉斯<带发条的桔子>》(载《中华读书报 》1995年9月20日)中认为,这部小说“打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神话,要求人们正视 并不美好的真相: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假若不通过道德教育去抑恶扬善,现代文明养育 出的人便将是体魄越强健,对社会的破坏力也越大。”盛宁在给笔者的一封信(2001年1 1月7日)中说:“这一类反乌托邦小说的基本立意则是对人的本质的怀疑,抑或可说是 以‘人性本恶’的认识为出发点,不相信人的自由意志终将给人类带来美好的乌托邦社 会。”)在小说中,亚历克斯并没有被简单地刻画成常见的小流氓形象,一味地在街头 巷尾打打杀杀。崇尚暴力、酷爱古典音乐的他对目标进行无端的攻击和破坏,而且也从 不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滥施暴力正是他极力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 而小说家越是渲染超级暴力,就越发说明极端自由意志的危害。一个人的意志若是为邪 恶所控制,若是进入一种毫无节制的自由状态,那么他就会深深地误入歧途,走上一条 贻害无穷的不归路。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自由意志与人性中的暴力欲望联手,并随着人的本能冲动横行肆 虐。然而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自由意志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在技术社会的控制与高 压下一败涂地。

    暴力泛滥,罪恶横行社会,而监狱里又人满为患,对罪犯采用“路德维克疗法”进行 改造的呼声日益高涨。当亚历克斯把暴力带进监狱,并导致一名同牢犯死亡的时候,他 就成了当局决心采用路氏技术的第一个试验品,“这个邪恶的小流氓准保会被改造得面 目全非”。(p.103)首先将他的头与四肢牢牢固定,上下眼皮用夹子夹住,“随便怎样 都闭不上眼睛”,然后让他观看各种犯罪的影片,尤其是二战期间日本和德国法西斯的 暴行影片,并配上他所喜欢的古典音乐,同时还给他服用和注射让他恶心的药物。

    政府所采用的生物技术,尽管不是对罪犯实施监禁,或进行肉体消灭,但却控制了人 的意志;人虽然一心向善,无法施恶,但也因此无法在自由意志的指引下实施“道德选 择”。对于政府的“新技术”,监狱的教诲师首先提出了疑问:“问题是这种技术是否 真地能使人向善。善是发自内心的,……善是选择出来的事物。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 他就不再是人了。”(p.93)

    那么,我们看看亚历克斯是如何从人,确切地说是从恶人,走向“非人”的:出狱后 他来到“民工的小饭馆”,看见了别人的流氓行为,“差一点作呕”;刚想对住在自己 房间的房客大骂“可怕的杂种”,马上就“难以遏制地变得十分恶心,格利佛(纳查奇 语,即脑袋)疼痛难忍”;一骂出“闭上你肮脏的大屁眼”,马上就感到一阵恶心;想 结束生命,“但一想到自己捅刀子,红血流出来,就恶心得要命”;看到有关伤病的图 画和照片,恶心;看到《圣经》中咒骂和斗殴的场面,恶心;对过去恶行的回忆也会感 到恶心;连做梦施暴也同样感到恶心。当局采用这种新型技术对罪犯实施生物改造,显 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暴力原先可以给予亚历克斯无尽的快乐与愉悦,现在却让他感到 难以容忍的恶心和头痛;曾让他激情迸发的古典音乐一经入耳,便折磨着他的神经,制 造出难以形容的痛苦。

    可以看出,亚历克斯不仅完全丧失了向恶的能力,而且与暴行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由于向恶能力的丧失,亚历克斯无法适应一个充斥着恶行与暴力的社会。他被父母赶出 家门,失去了为人子的应有地位;在图书馆,曾遭暴力少年们毒打的老头认出了他,伙 同别人对他实施了残忍的报复,而其他人也认为他们“这种人应该消灭掉,就像消灭讨 厌的害虫一样”,并愤怒地呼喊“宰了他,踩死他,杀了他,把他牙齿踢掉。”无情的 殴打因警察的匆匆赶到而中止,但曾经是“弟兄”、现在做警察的丁姆并未给予他同情 和帮助,反而将他带到偏僻的郊外,朝他“嘴巴猛揍一拳,红红的鼻血开始滴下”。一 顿拳打脚踢之后,他便一头载倒在荒野的草地上。

    人失去了道德选择,失去了自由意志,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必然被社会无情 地抛弃和淘汰。无法应付种种暴力的亚历克斯碰巧来到一个叫“家”的地方,一个曾经 被他施虐的作家的家中。作家的妻子已经在轮奸和毒打后死去,而那本被撕毁的《发条 橙》已经上了书架,作者叫亚历山大。在这个家中,死去的妻子暗示着自由意志肆虐的 一种状况,而书架上的《发条橙》中说“如今的人们都变成了机器……外表却分明是自 然生长的水果”,这又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另一种可能境况。在“家”中,小说家更是借 “作家”之口进一步深化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作家亚历山大认为亚历克斯是一个“ 现代的受害者”,“可怕新技术的可怜牺牲品”,“他们已经把你(亚历克斯)变成了非 人的东西,你再也没有选择的权利。你只能作出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成了一只行善的 小机器,这一点,我看得清清楚楚——无非是意识域边缘条件反射的营生罢了。音乐与 性行为、文学与艺术,所有这些肯定成了痛苦的来源,而不是快乐的源泉。”(p.171) 不会选择的人就不再是人了,新技术成功的过程就是人失去自由意志的过程,也是人丧 失人性的过程。当亚历克斯大喊“我只能充当上发条的橙子吗?”,(p.139)当作家说政 府当局“把一个体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发条机器”时,(p.171)小说标题“发条橙” 所隐含的意思也就不难为读者所理解了。

    作为事物,发条橙原本是不存在的,伯吉斯用它作为小说的题目,显然具有深刻的寓 意。英语中的“橙子”是“orange”,在小说家通晓的马来语中“人”被称为“orange ”。(注:盛宁在给笔者的信中(2001年11月7日)说:婆罗州、苏门答腊一带有一种巨猿 ,叫ourang-utan,或拼写为orang-utan,简称orang。爱伦·坡的小说《莫格街凶杀案 》中的凶手,最后被查出是一个“orang-utan”。盛先生认为,伯吉斯的意思是“‘人 ’与‘猿’没有根本区别,人性中充满了动物的杀性,但这也就产生了一个悖论:若听 任人的绝对自由意志,那就将给社会带来没完没了的暴力,可是,如若给人装上发条, 那人的自由又将荡然无存。”盛先生提供的材料与阐释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主题的深 刻理解。)因此,“发条橙”显然是指上了发条,或者说受到机械装置控制的人,用作 者的话来说,“它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机体上去”。(p.7)“发条 橙”是“人性与机械二者的熔铸”,(注:转引自陆建德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 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第305页。)发条是机械装置,橙/人是自 然产物,在特性上相互逆反、不可相容的两种事物合二为一,构成了一个具有丰富联想 的奇谲意象。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一旦上了发条,听凭外在事物的无情控制与驱 使,必然会成为没有自由意志、也无法进行道德选择的“活物”。“一旦社会为了达到

    技术社会可以随意对人进行控制和改造,自由意志与技术社会也就完全对立起来。《 发条橙》的后半部分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社会所恐惧的“洗脑”故事,在“洗脑”的过程 中,人的个性完全泯灭,个人的自由在国家机器的干涉下完全丧失。但是我们不要就此 认为,小说只是反对极权主义,或是单纯地揭示极权社会下人的自由意志的丧失。正如 小说家渲染暴力不是为了揭示社会罪恶一样,对“洗脑”及其后果的描绘也不纯粹是为 了揭示极权社会下的恐怖状态,小说家所要揭示的正是人类处于意志绝对自由与意志完 全丧失之后的两种可能处境。正因为如此,《发条橙》虽然涉及到“人性善恶”的问题 ,但却不是戈尔丁《蝇王》的重复;虽然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小说,但也不是奥威尔 《1984》的翻版。

    小说第一部分,亚历克斯以施暴为乐,在攻击、抢劫、破坏、强奸、杀人中,暴力欲 望得到了快意的满足。一般来说,理智清醒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精神变态般的施暴快感的 ,但小说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亚历克斯是不理智的,他非常自觉地选择了自己的纵欲行 乐。他的选择是极其自由的,但又是破坏性的,毁灭性的,而且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 害。因此,即使社会完全剥夺他的自由,甚至剥夺他的生命,那么也是合情合理、无可 厚非的。但是,读完亚历克斯的遭遇,我们不禁要问:社会是否有权剥夺人的“向恶” 能力,是否有权剥夺人“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暴力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施暴者无 疑会危及社会与他人的生存;但社会为了秩序稳定的需要,对施暴者实行无情的“洗脑 ”,又将导致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控制与压迫。暴力宣泄是追求意志自由的结果,社会 高压又将导致自由意志的丧失。自由意志的滥用固然可怕,但“道德选择权”的丧失同 样是可怕的。

    从“自由”的亚历克斯到洗过脑的亚历克斯,我们不难突破小说表层的“社会问题” ,从而进入小说的深层“概念”,即人的自由问题——一个人类生存的永恒难题。简单 地下个定义,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或欲望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欲望。人的内 心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在寻求满足,但总是会遭受外部条件和个体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约束 。伯吉斯首先除去外在的一切限制与约束,让人的内在意志与欲望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于是人无条件实现自由的社会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种自由的实现显然不是我们 所欲求的一种自由状态。于是小说家又设计了自由的第二种状态:人的意志和欲望受到 严格、甚至极端的控制与改造,自我选择与自我决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人的天性或自 由欲望在禁锢中遭到无情的扼杀。这种对自由的扼杀显然也不是我们所欲求的一种状态 。在《发条橙》中,伯吉斯将问题推向了两个极端,从而鲜明地突出了人类不得不面对 的自由难题。

    美国的《独立宣言》这样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平等,并由 上帝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注:引自 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1776)第二段。)人如果失去自 由,不能按照自由的意志或欲望行动,去满足自己的意志或欲望,那么人就不会有生命 的幸福,就不能享受自由的福祉。因此,任何人或任何社会都不应该强制性地限制或控 制人的欲望的实现。但是纵欲,或意志的无限自由必然会导致对别人幸福生活的干扰与 破坏。亚历克斯在接受厌恶性治疗的过程中曾因无法忍受而高呼:“我知道了,反社会 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过幸福生活的权利!”伯吉斯的反讽不仅达到了人性的深处,而且 也深入到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如何满足内在的欲望,实现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时又要兼 顾他人的欲望和权利,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仍然需要探索的一个生存难题。

   英国当代小说家戴维·洛奇把《发条橙》归为“概念小说”。(注:戴维·洛奇认为, 所谓“概念小说”(novel of ideas),即在一部小说中,“是概念——而不是,比如说 情感、道德选择、人际关系或人的命运浮沉——构成作品能量的来源,产生、形成并保 持着叙事的推动力”。David 是要展示”。(p.6)但这部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有关自由意志的说教。小说家曾经是天 主教徒,因此强调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人“命中注定只能受天主拯救”。不过 ,小说家本人的意图有时会落空,这部小说在接受的过程中也超越了小说家的基本意图 和宗教意蕴,如有人认为“故事发生的时代属于后现代社会”,“其特征是由于自反性 的作用,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客体流通加快”;(注:王之光《有意思的发条橙》,《 发条橙》中译本代序,译林出版社,南京,2000年,第4页。)也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对 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做了想像性的描述:人类已经在‘月宫’上建立了定居点;地球上的 环球电视转播已经形成了电视文化;政府可以用生物技术来改造罪犯;人们已经不大看 报,书本要撕掉”。(注:周大新《奇妙的<发条橙>》,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 日。)其实,与其说小说揭示了未来的“后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对未来社会可能的 发展方向表现出极大忧虑,倒不如说体现了对人性本质、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洞察。

    《发条橙》中对极权社会的想像性描绘容易使人想到法西斯主义,更有许多人因为在 特定政治语境下阅读《1984》所带来的思维惯性,加上带有俄语味的英语——纳查奇语 ——的使用,(注:伯吉斯在美国版的再版“引言”中说,使用纳查奇语的目的在于“ 缓和色情描写可能引起的露骨反映”。小说经过翻译后,这“缓和”的功能很难达到, 其中的语言特色在汉语译本中是无法再现的。)认为小说是影射苏联政权。此外,当时 的美国监狱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来改造罪犯,公开宣布其目的在于限制主体选择的自由, 因此有人认为伯吉斯是想说明“社会主义导致人的意志的丧失,行为主义导致人的灵魂 的丧失”。(注:Harold Bloom,ed. & 义,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硬要说他是影射社会主义制度,那恐怕也是带有一定政 治偏见的牵强附会了。1961年,作者访问列宁格勒时发现,俄罗斯的城市如同英国的伦 敦一样,流氓团伙十分猖獗,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亲眼目睹两地流氓的所作 所为,在深深的感触中发现了人性的相通之处。《发条橙》中年轻而凶残的恶棍是作者 混合两地流氓特征的产物。15岁的叙述者、小说的主角亚历克斯的名字,以及“四人帮 ”中其他三人的名字,彼特,乔治,丁姆,既是英国式的人名,也是俄罗斯式的人名。 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超越某一特定的地域和人群,揭示人生存的一种普遍状态。

    无论是极权主义,还是行为主义,都是要剥夺主体选择自由的权利,但“自由主义” 也未必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小说中的作家亚历山大信奉贝拉基的自由主义,认为伟大 的自由传统必须捍卫,“自由传统高于一切”,(p.176)他极力反对政府采用“生物技 术”来改造罪犯,剥夺人的“道德选择权”,尽管他本人是“自由”的亚历克斯的受害 者。然而,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自己所追求的“自由事业”,甚至不惜牺牲 亚历克斯的性命,希望他成为“自由事业的烈士”,因此在本质上与当局的“改造”行 为异曲同工。更有意思的是,在电影版《发条橙》中,导演让作家在楼下恶狠狠地揿下 录音机按键,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直逼得亚历克斯跳楼自杀。可见,作家亚历山 大追求的“自由主义”最终与他反对的“极权主义”殊途同归了。

    自杀未遂的亚历克斯又恢复了原先的状态,美国版的《发条橙》在“犯罪与暴力的音 符”中结束了。(注:1986年美国版再版时又补上了第21章。)但是英国版还有第21章: 亚历克斯与他的新同伙坐在奶吧中,又在讨论“下面该玩什么花样”。这与小说的开头 非常相似,小说形成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循环。但亚历克斯突然对暴力感到厌恶,他走出 奶吧,想在古典音乐与超级暴力之外寻找新的乐趣。当他遇到从前的一个同伙时,猛然 想到了娶妻生子,告别少不更事的青春。从“自由堕落”的亚历克斯,到被“改造”的 亚历克斯,隐含着人类生存的两种可能发展方向,但是被美国第一版和电影版删除的第 21章则隐含着作者的另一种选择。不过,在这个“温和乏味”的结尾中,小说家只是依 赖“动物习性”,让主人公随着青春的消逝来弃恶从善,期待“长满了香花”的明天。 个体可以在磨难与错误中成长,并最终成熟起来。任何行为技术或理想主义的“革命” 计划,都不会把“善”带到这个世界的。但是,人类社会的生存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pulishers,1987,p.127,p.64,p.87,p.63.)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发条橙》不可 能为“混乱”而复杂的生活找到一个明确而肯定的答案。

    在《发条橙》中,伯吉斯嵌入了大量的音乐,其中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 曲,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斯卡德里克的第三交响曲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伯德曼的弦乐四重奏,格特奋斯特的歌剧《床上用品》 ,普劳特斯和乔里洛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注:伯吉斯是一位著名小说家,但是 作为作曲家却不太为人所知。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音乐作品,而且经常将音乐嵌入或 融入小说创作中,有的小说直接以音乐为素材,如《拿破仑交响曲》(The Napoleon Sy mphony,1974)和《钢琴演奏者》(The Pianoplayers,1986)。)这些音乐主宰着主人公的 精神世界,起初是他无尽快乐的源泉,后来又成了他无限痛苦的起因。音乐伴随着他的 自由放纵和意志沦丧的始终,成为伯吉斯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恶多端的亚历克斯热爱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小说的第一部分 ,音乐与暴行联手,而且经常融为一体,给亚历克斯带来无尽的快乐。实施暴力与欣赏 音乐似乎格格不入,但是在亚历克斯的身上则是相互支持的,音乐给他以实施暴力的激 情,施暴可以印证他的音乐快感,暴力所带来的快乐与欣赏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合二为一 ,融为一体。

     且看他如何和着音乐的节奏来实施暴力,如何随着音乐的节拍来追求自由意志的发泄 :

     弟兄们哪,足踏圆舞曲——左二三,右二三——破左脸,割右脸,每一刀都令我陶醉 惬意,结果造成两道血流同时挂下来,在冬夜星光映照下,油腻的胖羊鼻子的两边各一 道,鲜血就像红帘子般淌下来……(p.20)

     此外,他曾播放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激发身体内的“老虎”,然后让“两个小妞” 屈服于他“怪谲的欲望”;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曾撩起他内讧的“斗志”, 让他残忍地大打出手。

     美妙的音乐不仅激发他暴力和欲望的冲动,而且也让他产生施虐与自慰的快感:

     听着听着,我的眼睛紧紧闭牢,以锁定胜过合成丸上帝(小说家虚拟的一种***名。 ——笔者注)的那种痛快,那些可爱的图景是我熟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躺在地上 ,尖叫着乞求开恩,而我开怀大笑,提靴踩踏他们的面孔。还有脱光的姑娘,尖叫着贴 墙而站,我的肉棒猛烈冲刺着。音乐只有一个乐章,当它升到最高塔的塔顶时,双目紧 闭、格利佛枕双手而卧的我,切切实实地爆发喷射了,同时痛快淋漓地大叫“啊——” 。就这样,美妙的音乐滑向了光辉的休止。(p.38)

     在《发条橙》中,伯吉斯为什么要让亚历克斯这样一个“恶少”如此喜欢古典音乐, 尤其是贝多芬的音乐?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多次出现又具有何种意义?罗曼·罗兰在他 的贝多芬传记中这样描写贝多芬:“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犷的性情,对于社会、对 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所剩下的只有力、力底欢乐,需要应 用它,甚至滥用它。”(注:转引自大卫《<发条橙>:电影与音乐的相互阐发》,载“ 音乐聚焦”网站(.con/wcheng/jujiao0011.htm)。)这 种对力的滥用与亚历克斯的放纵欲望何其相似!至于第九交响曲,有人将它解读为对自 由和对自我实现的向往。(注:转引自大卫《<发条橙>:电影与音乐的相互阐发》,载 “音乐聚焦”网站(网址:http://www.hereismusic.con/wcheng/jujiao0011.htm)。) 若果真如此,那么,亚历克斯喜欢第九交响曲也是顺理成章的了。贝多芬音乐的某些理 想追求与亚历克斯对意志自由的追求相得益彰,互相阐发,不仅增加了小说诠释的空间 ,而且也深化了小说有关自由问题的主题内涵。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说:“音乐的最高超最纯粹的形式——比方贝多芬的器乐 ——是离实际生活挺远的;它没有实际或伦理的意义,也没有别的什么社会的意义,只 有一种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的审美的、音乐的意义。”(注: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 慕晖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年,第231页。)伯吉斯将这种最纯粹的形式放在小说 的语境中,从而使贝多芬的器乐以及其他音乐超越了单一的“审美的、音乐的意义”。 亚历克斯对欲望的无限满足,与贝多芬音乐中充满无限渴望的浪漫主义一样,在一定的 条件下都可以导致罪恶的发生。亚历克斯在听伯德曼的作品时说:“我想起了曾在这种 ‘现代青年’文章中看到的观点,不由得一笑,他们认为鼓励‘积极的艺术欣赏’可以 改良‘现代青年’。‘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诗歌’会抚慰‘现代青年’,使他们更加‘ 文明’。文明个鸟,生梅毒的卵袋。音乐总是令我激情迸发,弟兄们哪,使我觉得就像 上帝本人一样万能,准备拿起棍棒作闪电进击,令男人女人在我的赫赫威力面前鬼哭狼 嚎。”(pp.46—47)伯吉斯的反讽有力地说明,音乐已经变成了亚历克斯作恶与放纵的 “帮凶”。

     另一方面,当亚历克斯丧失“道德选择权”时,当控制他的不再是罪恶意志,而是医 疗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时,音乐又成了他自由意志丧失的无情伴奏,成了他“恶心”的 催化剂。在厌恶性的治疗过程中,“那些暴力电影统统配上了音乐。恐怖的纳粹电影, 竟然配上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最后乐章”。(p.154)因此,当这位“新建的国家罪犯 改造研究所的首位毕业生”走出监狱后,音乐已经不再是让他“激情迸发”的美妙“甜 味”了。于是,当他听到斯卡德里克的第三交响曲时,“疼痛和恶心排山倒海地压过来 ”。(p.183)他被不间断播放的音乐折磨得痛不欲生,最后只好“干掉自己,一死了之 ”。被“治疗”过的亚历克斯无法再欣赏美妙的音乐,因为音乐只会给他带来“疼痛和 恶心”,甚至还危及他的性命,因此,自由意志的丧失在音乐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可怕, 也更加恐怖。

     小说结尾,当亚历克斯恢复原先的“自由”状态时,“光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又 在耳边响起,而他又可以“闭上眼睛躺着,聆听可爱的音乐”了。(p.194)但“美不胜 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却又让他的暴力欲望重新抬头,他“分明看见自己跑啊跑啊, 提着轻巧而神秘的双腿,用长柄刀雕刻着嗥叫的世界的整个面孔”。(p.195)可以看出 ,音乐在小说结构与主题揭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使小说前后呼应,构成贯穿 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主线之外,还在联结并凸现人类两种可能性处境的过程中前后呼应 ,突出了自由困境的主题。

(注释:艺术大师库比力克在电影中将音乐深化主题的作用发 挥到了极致。如他将希特勒阅兵、飞机轰炸、城市废墟等镜头配上了《欢乐颂》的音乐 ,激情的音乐未必不可以成为纳粹暴行的“同谋”;再如,他让作家亚历山大在楼下恶 狠狠地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直把亚历克斯逼得跳楼自杀。)

}

  “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和人类最亲密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

  它是单身潮。这段话出自纽约大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所著的《单身社会》一书。单身潮是美国自婴儿潮以来最大的社会变革,并引发全新的生活方式。

  刚刚过去的11月11日,在电商将它变成购物狂欢日之前,它被网友赋予了“单身节”的涵义。据民政部统计,全国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

  不得不承认,相比男性,单身女性往往负重更多——她们一面扛着经济精神独立、自主意识提升的大旗,一面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少数群”遭遇社会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壁垒。

  而对于单身妈妈来说,来时之路尤其艰辛:社会抚养费、孩子的户口、环境的歧视与忽视、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法规禁区……

  单身女性能否在被保护的环境下生育、养育第二代?她们还在等待答案。

  北京,一名女性的卵子正在准备用于体外人工受精。

  “自由选择权在谁手里”

  十二三岁时,梁曦薇把所有的童年愿望写在一个记事本上。最上面的第一条就是:我要在20岁之前做妈妈。

  发现自己怀孕时,她还不到19岁。是意外,但她迅速做出决定:“怎么样也要生下来。”男朋友只比她大一岁,反复犹豫几次终劝她打胎。正值感情倦怠期,吵来吵去她干脆提了分手:“孩子我自己搞定。”

  没有告诉父母,她去投奔了在深圳读书的表姐。孕期准备、生产过程、法律政策、胎教……待产的日子里,她在图书馆把空缺的知识全部补了回来。

  怀孕七个月时,梁曦薇的母亲才发现,当场开始哭,父亲则让她第二天就去医院堕胎。梁曦薇难过,却没有妥协,这成了她至今从未后悔的选择。“我觉得(儿子)是上天给我的,我也一直很为我儿子自豪。”说起来,她眼里都亮着光。

  九儿出生后十个月零六天,突然扶着椅子迈出了蹒跚一步,玲姑娘瞬间就在朋友圈发布了这一“历史性记录”,幸福感满溢。

  27岁之前,她压根没想过结婚,也没想过生孩子。作为一家青年旅社的老板娘,玲姑娘交了许多朋友,活得自由自在。托朋友们的福,干儿子干女儿倒是一大堆,“九儿”完全是顺下来的排名。

  孩子的父亲在知道她怀孕之前,就有了分手的想法,玲姑娘成了“被甩”的那个。生下九儿是她主动的选择,“可能是因为老了。”说这话时,她哈哈大笑,一对圆形大耳环跟着在黑直的长发中乱晃。

  她带着孩子去四季如春的云南重新开始生活。如今旅游淡季,她就背着儿子四处走访朋友,每天拍照在朋友圈发“带着九儿看世界”的照片。

  在一个活动现场,马户对着玲姑娘臂弯里的九儿左看右看,忍不住感叹好几遍:“太可爱了!”她今年26岁,“路上碰见一个可爱的小孩儿就想上去打个招呼”。旁人夸她抱孩子的姿势娴熟,她回:“因为经常抱……见个孩子就想抱抱。”

  由于女同性恋的身份,马户没法结婚,也没有孩子。她和玲姑娘因《中国“单身”女性生育权现状及法律政策调查报告》而结识,报告由三个本土机构组成的“单身女性生育权关注组”发布,她们都是被访谈案例。

  这份报告中“单身女性”的定义主要参考国家法律政策中的规定,指“不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成年女性。报告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历时半年完成,其中在线问卷调查(2801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在支持单身女性生育这个问题上,持同意态度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以上。

  李英是不婚主义者。在她看来,“不结婚就不能生小孩”的观点是一种歧视:“我不一定生,但不代表你就能不让我生。这不是我生或者不生的问题,而是自由选择权在谁的手里。我要的是这个权利。”

  已是14岁男孩母亲的梁曦薇态度则更审慎。考虑到可能有生育时任性、生完了又不负责任的单身妈妈,社会又缺乏有效的儿童保护机制,她忧心忡忡:“总归小孩是无辜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小孩的未来……”

  一份征收抚养费准备材料清单。

  “我愿意交罚款,可想交都交不上”

  为给儿子办户口,梁曦薇奔波了五年,总结出四个字:有血有泪。

  一般程序中,已婚妇女怀孕后领取“准生证”,生产后到所在地妇幼保健院,凭借医院的《出生医学记录》和父母双方身份证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公安部门再根据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和《出生医学证明》为孩子办理户口。如果是计划外生育,办户口之前还需缴纳社会抚养费。

  这一切顺理成章的前提是“已婚”。单身女性怎么办?梁曦薇翻遍法律法规也没找到答案。孕期中,她只得托朋友在家乡广州找到一位妇科主任,帮她产检和接生,算是绕过了“准生证”。

  孩子出生后,她很努力赚钱:“如果这个惩罚(社会抚养费)是我和我儿子可以堂堂正正做人的前提,我愿意交罚款。”可是,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前提是“已婚的计划外生育”。

  她又托了人问,答复说父母双方至少各罚八九万(社会抚养费)。梁曦薇和孩子的爸爸早都彻底断了联系。她问,如果一共18万,能不能这钱都我来交?

  “(问我)你不知道人家是谁你跟人家睡?你跟他在哪里睡的你不知道?那你怎么跟人家睡的啊……反正态度好像就是,我没有歧视你孩子啊,我歧视的是你啊。”回忆起来,梁曦薇不无自嘲地笑起来,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孩子五岁时,她急得都快魔怔了,知道有人和“街道办”仨字搭边的都想抓住问怎么办。四处求,终于有人愿意帮忙,前提是要有《出生医学证明》。梁曦薇的户籍和分娩医院在广州的两个不同区,结果两边的妇幼保健院都称无法出具证明,“让我到公安局去问,让我去报警,(说)父亲一栏不能填空白啊,(孩子)不可能没有爸啊。”

  暗地里她想过找人“冒充”,可“父亲”身份牵涉太多,她考虑再三又作罢了。没办法,又再次求人、托人,直到2007年,在缴纳了6万多元社会抚养费,并去司法鉴定所做了一轮亲子鉴定后,孩子的户口终于赶在上小学前办了下来。

  和梁曦薇比起来,玲姑娘幸运一些。

  她赶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孕检没有托人,拿着病历本直接去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没有遇到障碍。

  办理孩子户口时,她辗转联系到家乡湖北的户籍警,得知2014年有未婚妈妈为孩子成功办户口的先例,但《出生医学证明》必须是湖北省内的,否则就需要亲子鉴定。

  2013年底,《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出台,规定:“湖北省境内出生的婴儿均应依法获得国家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各签发机构与管理机构不得以结婚证、生育证等作为签发的附加条件。”玲姑娘决定回老家生。

  孩子满月时,她亲自去办了户口。“很快就拿到了。”玲姑娘觉得,自己是众多单身妈妈中运气最好的一个。

  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在律师燕文薪看来,理论上,国家的这一规定解决了户籍制度与社会抚养费之间挂钩的问题。但这种脱钩,也在某种程度意味着社会抚养费丧失“强制力”。

  前述《中国“单身”女性生育权现状及法律政策调查报告》指出,实际执行中,新生儿办理户口仍然常常面临困境。此外,生育女性需要缴纳高额社会抚养费,对单身妈妈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解释说,社会抚养费相关的法规、政策都是建立在“已婚夫妇超生”的前提之上,单身女性生育由于实践中数量较少,并无明确规定。“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讨论。”

  比如像梁曦薇这样未婚生育的母亲可能要面对缴纳高额抚养费的问题,甚至是“想缴都没资格缴”。

  “国家放开二孩意在鼓励生育,如果按比例算,单身女性生一个小孩也没有超出计划。”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亚亚看来,政策目前对单身女性关怀力度还不够,“不仅社会抚养费应该废除,单身女性如果有困难的话,还应该给予经济补贴。”

  无保障的生育配套权利

  在律师燕文薪看来,单身女性真正需要的不是自然生育权——“想生谁也挡不住”,而是法律规制下与生育配套的一系列相关权利。

  “就算我不结婚,我也交生育保险,凭什么生孩子的时候就不能享受?”李英觉得,这是社会对单身者不友好的体现。她不是没有交过男朋友,只是最终发现自己是对自由空间要求很高的人,不适合太过亲密的关系。

  自从打定主意不结婚后,总有人“关心”她,然后质疑她的选择。李英因而对“选择的权利”分外敏感:姐姐和弟弟都有孩子,孩子们喜欢她,她也喜欢他们,但生小孩对她来说并不是人生必选项,只是一种可能性。她希望的只是这种可能性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但如果不结婚生育,她可能面临一系列“额外负担”:无论是社会抚养费,还是由于无法享受产假可能导致的失业,包括独自抚育孩子的费用,对李英来说都难以负担;而在国内,类似使用“辅助生殖”等技术于她更是不可能的事。

  国家卫生部(卫计委)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这意味着单身女性无法求助于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手段。对李英而言,做母亲的唯一途径只剩下自然受孕,然后祈祷和玲姑娘一样好运气。

  女同性恋者马户连“自然受孕”这条路也没有了。她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

  2002年,吉林省人大通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第三十条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这是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唯一允许单身女性采取医学辅助生育技术的。2011年的修订本中也保留了这一条。

  但2016年5月起,马户连续咨询了吉林省四家医院的精子库,得到的回复无一例外: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必须要有结婚证,单身女性不能申请。

  她想不通,自己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暴露同性恋的身份,只因单身就已被拒绝,前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难道完全无效?抱着疑问,她向吉林省省政府、省公安厅、省计生委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在吉林省计生委,马户了解到,单身女性要先到社区开具一份证明,然后就可以到医院申请人工授精。“我问,如果办好这个证明,医院还是拒绝配合的话,怎么办?工作人员说,那你再到卫计委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我国《立法法》第九十五条第2款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规定通过已有14年,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相抵触的问题至今未被提出,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也没有相关意见和裁决。马户没了辙,她说,只能再等等看吧。

  “可以冻精,却不能冻卵”

  相比起人工授精,李英更关心卵子冷冻。会不会用到是一回事,甚至成功率多高也不重要,她已经30岁了,只想为自己加一道生育保险。

  2015年7月,演员徐静蕾公开在美国冷冻卵子引发关注。冷冻卵子被划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按照国家卫计委规定,单身女性不被支持使用该技术。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自1986年世界上首名慢速冷冻卵子宝宝诞生至今,全球已有百余个经“冻卵”复苏技术成功孕育的试管婴儿,这些孩子的未来健康状况如何,会不会受到“冷冻卵子”的潜在影响,目前尚无精准的数据予以佐证。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张国福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冻卵在取卵、保存、冷冻、解冻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尤其是保存环节,一定要在不间断的恒温条件下存储,医院在管理上更不能张冠李戴,搞错标签。也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适宜冻卵。

  但在李英看来,冷冻卵子距离实际生育还有很长距离,在冻卵环节就将单身女性排除在外,可能加大女性的婚姻焦虑,因为“太晚结婚”的担忧本质上就是对错过生育年龄的恐惧。

  “(男性)可以冻精,(女性)不能冻卵,这是不是性别歧视?”她反问道。根据《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男性可以出于“生殖保健”目的,或“需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等情况下要求保存精液。

  像明星徐静蕾那样,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单身女性选择“海外冻卵”,与李英同龄的吴露西就是其中一例。

  她斯坦福大学毕业,年收入30多万元,刚刚通过一家海外冻卵初创公司与美国医师进行完第一轮咨询,打算利用圣诞假期赴美进行冻卵操作,“当作送给自己的礼物”。

  由于有自己的公司,吴露西工作时间不太固定,也常有应酬,尚无暇考虑“稳定”。她说:“恋爱是我的必需品,但婚姻不是。”

  孩子也一样。她认为,生孩子一定要是因为想生,而不是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不是空虚寂寞,更不是为了绑住男人。

  五年之内,吴露西都没有生孩子的打算,只怕错过生育时期后会突然改变主意,所以“花钱做个准备”。

  陈尔东是就是前述海外冻卵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在上海筹备半年,他已经积累了十几位“种子客户”,其中超过一半有海外经历,他的客户群体定位很清晰:30至40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生活方式和思维视野上“都比较有前瞻性”。

  赴美冻卵的成本约三万美金,服务费在五万人民币左右。陈尔东坦承,公司刚刚起步,用户也还需要培养,但至少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还不愁找不到目标客户。“一年做到2000个女性,我觉得还是指日可待的”。

  有苹果公司等科技巨头为女性员工免费提供冷冻卵子技术案例在先,陈尔东并不担心这种服务的伦理问题。在他看来,(即使禁止)地下的市场仍然存在,“黑市交易”反而更危险。

  “如果你当初不把我生下来,就不会这样。”这是梁曦薇预设儿子会跟她说最狠的话,尽管从未发生。她只是记在手机记事本里,时常翻出来提醒自己。

  “什么事都跟我儿子商量,唯独把他生下来是没有商量过的。我对他是有这个愧疚感。”她说。

  四五岁的时候,儿子问她:“我有爸爸吗?”“当然有啊,谁都有爸爸。”“那我爸爸在哪里?”“不知道。……等你长大之后一起去找他好不好啊?”

  如果儿子成年后想见父亲,梁曦薇愿意给予最大支持。她觉得自己有做单身母亲的权利,儿子也有认亲生父亲的权利。也因此,她并不支持对单身女性放开人工授精技术:“没有家庭本来已经是个缺陷,那他连爸爸是谁都是个问号的情况下,这个缺陷就有点太大了吧。”

  李英强烈反对“缺陷”这个说法,她认为按这个逻辑,所有采用非生父精子出生的孩子都有“太大缺陷”,与母亲是否单身无关。“为什么健全的家庭就一定要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家庭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是可以探讨的。”

  “为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足够的爱与陪伴。”这是玲姑娘的答案。说这话的时候,随时一脸笑容的她格外严肃。她说,现在有很多“婚姻内的单亲妈妈”,丈夫什么都不管,女性结了婚还是独自抚养孩子。

  原生家庭和朋友是玲姑娘强大的后盾。“他(爸爸)就说我生了你,只是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但你怎么过是你的权利。如果说你过得很开心,我干嘛不支持你呢?”玲姑娘语调轻快地转述,一脸坦然。

  她的两个男性好友认了九儿当干儿子,给了孩子远比生父更多的情感支持。给九儿在老家办满月酒时,她找了其中一个好友一起回去。这也是为父母考虑,自己在外无所谓,父母还要在村里一直生活,她怕村里人说老人家闲话。

  闲话,梁曦薇就听得多了。如今儿子已十四五岁,还常有不熟的男人向她明示暗示。“他们会首先判断你是非常随便的,这是对每个未婚妈妈最大的伤害。未婚生子不代表我放荡,我只是早一点当妈妈。”

  但她又话锋一转:“如果你要做特别的事情,你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她比其他单身女性多十几年的养育经验,也深刻意识到社会在文化环境、教育制度、社区安全等还有很大不足。

  “从一般舆论环境来说,没有父亲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质疑。”学者翟振武在“单身女性生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显得态度审慎,“毕竟一夫一妻的家庭结构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单身女性带孩子的家庭,从客观条件来说可能不如一夫一妻家庭,当然不是说双亲家庭的孩子就没有问题,只是说单身带孩子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一些……”

  当了14年的单身妈妈,梁曦薇也认为,与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如果没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下担负起全部的责任,就不要急着要求权利。

  在翟振武看来:“价值判断没有谁对谁错,例如有人认为没有父亲也没关系,也是一种观念。但如果法律有规定,就只能按照法律来做。法律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也是道德、民俗的集中体现。希望改变法律规定的想法也没有对错之分,但要看社会观念发展到什么阶段,大众能不能接受。”

  但他认为,首先要厘清的是:“孩子生下来,各种权利都是平等的,应该教育大家去理解和包容。法律没有规定要处罚的,那大家就都不要处罚;没有规定可以歧视,那就大家都不要歧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玲姑娘、马户、李英、吴露西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由选择权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