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这本书,用现在的思想逻辑去学能学到所谓的孝道吗?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工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
①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②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
2、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3、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

孝道心得领会 3000 字 【篇一: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 3 篇】

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 3 篇

孝道,是东方绚烂的文化遗产,是儒家以致整此中华民族伦理道德

看法里最中心的部分。下边是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希望可以帮到

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篇一:

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亲母亲克尽奉养,就是孝敬了 .我不反对这

种看法,这是孝敬了,不过这个孝敬只限于父亲母亲罢了 .固然这类孝是

最基本的,但已经是孝了。

但此刻,这类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由于好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

你要真的孝敬我,就取出点成绩来 .固然此刻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

耀祖光宗的时代了,但知识倒是要的,事业也老是要的。好多贫困

山区的父亲母亲情愿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假如孩子真的能

取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敬父亲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孝敬的为何恰恰只有父亲母亲

呢.不可否认,是父亲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并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

法报答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因此我们需要尽孝道 .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

的培养之恩吗 ?不可以.可为何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 .要知道,是

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遇,在老师的耐心

指导下,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材,我们为何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 ?我

们是应当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往返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

才干往返报老师的培养,相同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孝道,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跟着时代的进步,也应当扩大范围了 .

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全部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

也感觉十分困难,可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当尽孝的 ;是好多

好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因此你也是应当尽孝的 ;是全部的生

灵给了你一个漂亮的生计空间,因此你也应当尽孝的。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 .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辉

煌,给生你养你的父亲母亲,给辛辛苦苦培养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

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 !他人给了你,你就

应当懂得回报他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父亲母亲

的效忠尽责克尽奉养其实不是孝的所有。

成就一番事业,而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静静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

爱心往返报世界上的各样,这也是孝敬了吧 !

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篇二:孝敬父亲母亲

我是一个独生女,在家里人的珍爱下,我慢慢长大了。在我成长的

过程中,有一件事,使我感觉真好。

那还是几年前,同学们在一起谈论孝敬父亲母亲的问题,他们都说了为

父亲母亲做的一些事,我在一旁听了,感觉特别内疚,由于我长这么大,

还没有主动为父亲母亲做过一件事情。这时,我暗下信心,我也要孝敬

父亲母亲,为父亲母亲做点事。

夜晚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就钻进了厨房,想为爸爸、妈

妈做顿爽口的饭菜,孝敬他们二位。说干就干,我拿了葱,先切葱

花。夏季的厨房里可真热,可我无论,内心想着爸妈看到饭菜后的

快乐劲儿,忍不住笑了,嘴里还哼着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我切完葱

又切黄瓜,切出来一看,片不片,条不条,块不块的,内心想,凑

合着来吧。接着我又去切肉。这肉在冰箱里冻得跟石头似的,无论

我拿着刀围着它转来转去,还是对着它大叫大叫,它还是岿然不动。

最后,我双手拿着,用力从表面往下片,经过我这一番苦战,终于

片下了七八片肉。快乐之余,我随手抹了一把汗,哇,好痛苦 !我不

禁大叫起来。本来我忘掉了刚刚切过葱,赶快去冲洗。这回可看出

来了吧,切菜都搞成这样,更别提炒菜做饭了。无论怎么说,我也

没白忙乎,这顿米饭、肉炒黄瓜终于端上桌。

爸妈回来了,看到桌上的饭菜,听着我的报告,那激动的神态让我

感觉不安,在这一瞬时,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全被熨平了。当时的

我望着爸妈的神态,内心十分快乐。那感觉,就像春季里躺在刚发

芽的草地上,望着蓝天 ;又像是自己好不简单考了第一,舒畅极了。

此时,我真切地体验到:孝敬父亲母亲,感觉真好 !此后,我终于理解了

为何父亲母亲在孝敬他们的老人的时候是那么快乐 ;也懂得了我国传统

美德孝敬父亲母亲的深刻含义。让我们这一代连续弘扬这一传统美德吧 !

由于孝敬父亲母亲,感觉真好。

篇三:关于孝道的心得领会

从古到今,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懂得做人

的人,不但要懂得好勤学习、诚实守信,还要懂得孝敬父亲母亲、尊老

爱幼。因此,人们常说,一个孝敬父亲母亲的人,若是坏也坏不到哪去

有一次,我在《感情传奇》这个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

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在他出生时,因难产死了。他从小与父亲相

依为命生活了 7 年。由于父亲是个文盲,不识字,以卖菜为生。每

每天不亮,他就挑着菜筐,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进城卖菜。父亲虽

然不识字,但为人却忠厚老实,无论是顾客,还是村里的人,他都

真挚对待,他人有事相求,他都全力帮忙,因此,他人缘很好,大

家也爱到他那买菜。他们父子俩平常节衣缩食,赚的钱可以供男孩

读书了。孩子很争气,成绩向来年级第一。这个年仅 7 岁的孩子,

就会帮父亲干活了:每天清早,他早早的起来,帮父亲拖地、洗衣

服,而后在去学校上课 ;夜晚回来,他会先煮好饭菜等父亲回来吃,

吃完饭他就洗碗,为忙碌了一天的父亲按摩。

你们看啊 !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固然他只有 7 岁,可是,他却

可以有那么成熟、懂事的思想。孝其实不是说必定要挣大钱给父亲母亲花,

而是要让他们懂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并无让他们绝望。孔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

意思是说:此刻的人认为养活父亲母亲就是孝敬了 ;而人们也养有狗和马

这些牲口,假如对父亲母亲没存心存敬意的话,那养父亲母亲和养狗养马又

的确有这样的人,父亲母亲养育了她,可是,她不仅不懂得回报,还认

为父亲母亲养她是理所自然的,甚至到了十几岁都没有帮父亲母亲做过一件

家务,反而还是衣来身手,饭来张口,这类人,即便你成绩再好,

学问再多,也只好使父亲母亲担忧。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祖国将来的花

朵,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孝敬父亲母亲的人吧 !

【篇二:孝道心得领会】

调兵山市第四小学 董春玲

“妈,再会! ”说完,儿子便登登登下楼去。很快,我的耳朵里便捕

捉不出他的一点音频了。时间过得可真快,片刻间儿子已经高出了

我好多。我感觉儿子愈来愈像一个男子汉了。

儿子两三岁时,有一次老公下班回来后想吃挂面,让我下楼去买。

我不爱动,便对他说: “你自己去吧! ”老公说: “我困了。你买回来

我自己煮。 ”我也说: “还是你买回来我给你煮吧! ”儿子听见了,对

我说: “妈妈,你看家,宝买面。 ”说着,他就要下楼。老公听了,

倍受动人,自己下楼买了挂面,我连忙煮了。

儿子四五岁时,我家要买房子。有一天我和儿子上街,儿子拉着我

的手,对我说: “妈妈,从今此后,我只吃饭,什么都不要。 ”儿子

这么说的,也真的这么做了。

儿子五六岁时,有一回我胃不舒畅,在床上躺着。儿子看到了,便

拿热毛巾帮我敷。为了让毛巾热一些,儿子一边拧毛巾一边甩着手。

就这样,十多分钟过去了,我胃好多了,可儿子的小手被烫得红红

的。 父亲在时,父亲母亲在农村住,儿子喜爱去那边,我们双休日有空

就在那边聚会。有一次,儿子对父亲说: “姥爷,我知道你有个外

号。 ”满房子的人都呆住了,儿子极少说这样没深没浅的话。父亲问

他: “什么绰号呀? ”“老会计! ”儿子很响亮地回答。父亲笑了,满

房子的人都笑了。父亲干了二十来年会计,记账从没出过差错,别

人叫他老会计,他挺引认为豪的。

儿子三年级时由四小转到了一小。离家是近了,可他放学早我下班

晚,他每天就得带着钥匙自己回家。不但这样,他回家后饿了,还

得自己做吃的。每当成的东西滋味好时,儿子便把一大部分留给我

寒暑期时,老公上班,我懒得动,常常是儿子去做饭。手擀面条、

花生蘸、拔丝地瓜、炸汤圆,这些我爱吃可又嫌麻烦、怕被油溅的,

只要我说一声,儿子都会做给我吃。

大体从三四年级起,儿子生病了自己去药房买药,帮我去天光交闭

路费。上商场回来他手里拎的东西总比我多。也许是此刻能这样做

的孩子不多了,因此许多人都认识儿子,他们都夸儿子懂事能干。

此刻儿子上初三了,学习任务很重,去公婆那边的次数也少了。因

为老公家几代单传,亲戚家又都是女孩,物以稀为贵吧,公婆对这

个独一的孙子自然分外喜爱,常常给儿子一些零花销。每次,儿子

都会婉词拒绝。假如追上了,儿子还主动帮着公公把尿壶倒了。

我自己虽然是一名老师,可从儿子上学那一天起,他的书包就是自己

装,他书包里的好多本书我一下没翻过。儿子不用我帮他择班,不

补课,在学习上我没陪他过一个夜晚。我有溃疡性结肠炎,每个月

吃药就得两千来元,我问儿子: “妈妈吃药花这么些钱,可稍贵点的

水果都舍不得给你买,你不感觉委屈吗? ”儿子说: “妈,瞧你说的,

你什么都别想,好好养病就行! ”儿子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可他说

话做事,能到处为他人着想,从不伤人,好多时候,都会让人内心

回头再看看我自己,公婆家就在我学校周边,可除了药品之外,别

的东西我嫌重,都是让老公去买给他们。父亲逝世后,母亲跟着弟

弟一家住在一起,我总感觉放心,别说是买东西,就是电话也极少

打。拿起《新二十四孝》,我还说有些强者所难。可看到儿子,我

感觉我这个公婆眼中的好儿媳、父亲母亲眼中的好女儿,并未入流。

是啊, “百善孝为先 ”,是儿子教会了我。看到儿子一每天地成长,

我也愿意把孝亲敬老这一画卷描绘得更加充分而美好。

【篇三:孝道心得领会】

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华民族有悠长的历史、绚烂的文化。此中,

孝道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优秀文化的精

髓,闪耀了人性的光芒。各民族人民把尊老、敬老、爱老、养老视

为传统美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无与伦比。自古以来人民就把敬孝

老人视为做人的道德基础,提出 “百善孝为先 ”, “孝德之始也 ”。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亲母亲。曾子曰: “身体

发肤受之父亲母亲,不敢毁伤, ”每个生命从 “呱呱 ”坠地开始,无时无刻

不牵动着父亲母亲的心。父亲母亲不但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

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亲母亲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

坚毅、记着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进子女的生计环境,含心茹苦昼夜奔走操劳 ?? 伴着我们健壮

成长的是父亲母亲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 ??

子女成人后接踵踏出家门,安家立业。俗语说 “不养儿,不知父亲母亲

恩 ”。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以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

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亲母亲的艰辛、父亲母亲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

“乌鸦尚知反哺 ”,可是,我们抚躬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亲母亲的又有

多少??? 不可以忘掉,父亲母亲为了让我读好书而节衣缩食;不可以忘掉父

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可以忘掉父亲母亲的千叮万嘱。

孝德教育让我真切懂得了如何尽 “孝”?而不可以有 “树欲静而风不仅,

子欲孝而亲不待 ”的遗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时行 “孝 ”。

“孝”分“小孝 ”、“中孝 ”、“大孝 ”,而 “孝”的最高境地是行 “大孝 ”,

孟子曰: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 ”俗语说: “羊知跪乳

之恩,鸦有反哺之孝 ”,只有孝敬父亲母亲者,才能懂得 “可怜天下父亲母亲

心 ”的深刻含义,才能意会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爱的真理,才

有可能在 “老吾老 ”的基础大将爱与善扩展到 “人之老 ”,才有可能升

华出大爱大善的敬重品行,一个社会,只有人人善待父亲母亲,才能使

和蔼得以弘扬,关爱得以传达,暖和随处可见,才能不停走向文明、

进步与友善。可见孝是人间全部美好质量的源泉,是 “百善之先 ”。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道德,孔子说, “日三省其身 ”,我们也要这样,

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鼓舞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

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固然房子简陋,可是由于我道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道德是一个

人的内在的修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由于人的贵

贱贫困,漂亮和丑陋而区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刺眼的

经过学习,使我不停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

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地不停的提升,我必定会以此为

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

令人性的光芒永久熠熠生辉!


}

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在千古之前,他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

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谈的言论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比如说我们是学哲学的,我们中国啊,有很多的哲学系,也有很多的哲学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学家能够写出一本书,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还被翻译成多国的语言文字,为现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研究。

中国有这么多的历史学系,有这么多的历史学家,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有这么多军事学家,有这么多军事院校,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孙子兵法》,仍然被西点军校奉为教材,所以我们只是略举了几个例子,那就告诉我们,其实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能说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但是它确实是后人难以超越的。

就是因为《论语》上,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须首先使你的工具锋利起来,同样的道理,我们人,要认识客观事物,要认识得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清静下来。

  我们看到当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对话的时候,他就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

但正是因为它是秘藏着,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还经常对它妄加批判。

这就是导致传统文化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我们看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什么呢

大道至简,如果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传统文化的核心的话,这两个字就是道德。

道德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

在古代社会中,它是由两个字构成的。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道。

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话来讲,道就是客观性、必然性的宇宙秩序,但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什么是道呢

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是恒常不变的。

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样。

所以为了突现道这种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规律,儒家又常用天道来体现这个特征。

比如在《论语》上孔老夫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当孔老夫子在思考天的默然无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种不是上帝创造而神圣的自然。

而是万物在生长过程中赋予我们的一种自然的规律、秩序。

所以这句话说天虽然不像我这样,用语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我们从司机的变化中,从万物的自然生长中,感受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

比如说,春华秋实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事实,人与自然融合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等等,这个都是自然的规律。

《易经》上也说,古代的圣人,上观了天象,下察了地理,从中得出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一切事物,就不仅仅包含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了社会人伦秩序,要保持稳定,保持和谐,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这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五伦关系。

那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诸位朋友看了这五种关系不要把它当为知识来学习,它是告诉我们去反省。

我们在这五种伦理关系中处的责任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比如说作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孝顺父母;作为领导作为被领导,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做领导的是不是能仁爱关心下属,做被领导的,我们是不是竭尽全力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

作为丈夫,是不是做到了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作为妻子,是不是有德行,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

作为兄长,是不是友爱关心了弟弟妹妹;作为弟弟妹妹,是不是对兄长很是恭敬很是听从;作为朋友,和朋友相交往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信。

这几个伦理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社会人伦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

那么这几天上台来分享的嘉宾,我们相信,他们都是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他们才有资格呢,来到台上跟大家分享。

学习传统文化呢,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五伦关系是什么,但是我们五伦关系处得都不是很好,这个人就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徒徒长了自己的浮华之风,傲慢之气,但是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人。

所以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人,没有活在这五伦关系之外的人,无论我们是什么地位,什么身份,都需要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把自己的本分给尽到。

  道,不仅仅是包含了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社会人伦秩序的规律,所以我们概括一下,什么是道呢,它就是宇宙和人生的秩序和规律。

道德的德和获得的得是相通的。

所以中国常常有一句话叫做“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其实就是圣人,他们对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就称为是有德的了。

其实我们的四书五经之中,所体现的都是古人对于道的理解。

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易经》上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都可以从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得到观察,比如说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

我们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比如一个人喜欢懒惰,那就一定会有忽然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如果喜欢骄傲,那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所以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体现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

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天地,创下了事业。

到了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在祖辈父辈打下的基础上啊,使这个事业再壮大起来,但是到了第三代,因为他们一出生,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没有体会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什么叫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学会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

当然了,这个富不过三代,在我们当前的社会变了,变成富不过几代啊

因为很多人他发家起来就不是靠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致富的,最后有了钱,就已经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了。

结果这一代还没有到头,他已经过上那种贫困潦倒的生活了。

所以现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江山代有人才出”,怎么样呢

我们看北京中关村上面的牌子,那个变换的频率是非常快的,确实是各领风骚三两年。

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传统文化,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啊! 大家如果去看一看《大学》,《大学》上面就写着我们的致富之道,叫“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德行,它就像大树的根一样,它是根本,而学植物的人都知道啊,这个大树啊,它的枝叶能延伸到哪里,它下面的根也一定能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

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你外在的财物,外在的身份,外在的名声,外在的地位,如果你没有这个深厚的德行做根本,虽然你有了财富,有了名声,有了地位,那都是昙花一现,保持不了良久。

所以如果大家对这个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

就是曾国藩的外孙,因为他经历了晚清很多权贵子孙起起落落的情况,后来呢,把这些经验教训积累下来,写了这本书。

所以中国人常说这样一句话,说遗金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挣了很多钱,自己还不舍得花,为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孙,但是中国人说,如果你的儿孙有德行,有能力的话,他会用他的德能来创造财富,创造事业,你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呢

相反你的儿孙既没有德行,又没有才能,你把钱留给他,他迟早也会败散掉。

所以无论他有德行没有德行,有才能没有才能,你把钱留给他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当代的美国人他们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你看很多的世界首富,他们没有把钱留给儿孙,而是立下了遗嘱,捐献了社会慈善,捐献给教育基金,这个才是明智之举。

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我们自己啊,特别喜欢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圣贤书都是和人的心性相应的,比如说我们在有困难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有压力的时候,我劝大家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拿出《格言联璧》,可以拿出《增广贤文》《格言别录》,这些很好的书,读上四五页。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读上四五页之后,你就发现自己的烦恼都不见了,自己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圣贤书的力量,它都是和人的心性相映的。

  在我们的历史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体会得最深刻的,不过曾文正公曾国藩了,他就说道,要看一家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家的子弟三件事情就好了,哪三件事情呢

第一件是,看这家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

诸位朋友,你们今天早晨是几点钟起床的呢

六点钟,有没有更早一点的

中国人认为呢,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天呢有四季,早晨的春季,大家说是从几点钟开始啊

春天主生发,所以古代呢,你看清朝的皇太子,《皇太子实录》上记载啊,清朝的皇太子,鸡鸣即起,勤政爱民,三四点钟就已经起床读书了。

现在我们经常批判古代这些统治者,他们怎么样剥削被统治者,但是我们想一想,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封建统治者那样勤政爱民。

所以你看古代人上早朝,“朝(chao)”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朝(zhao)的意思,天还没有蒙蒙亮,这个皇帝和大臣就已经在议事了。

五点钟是一天的惊蛰,也就是啊,冬眠的小动物要恢复活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全身的血脉畅通,整天的精神都很好。

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就是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起床,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你都没有赶上春天的生发季节。

春天生得不好,夏天怎么样呢

长得就不是很茂盛,从九点钟到晚上的三点钟,这个时候精力就不是很充沛。

秋天呢,是三点钟到晚上的九点钟,这个时候啊,秋收,就不要做太多激烈的活动,晚上九点钟到早上三点钟,是一天的冬季,这个时候你还不睡觉,特别是十一点钟到一点钟,是一天的严冬,你还很精神哪,那就等于我们穿了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

如果一两次可能没事,但是久而久之,是很容易得病的。

我们一直到民国初年,还保持着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后来啊,因为我们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们盲目地和国际接轨,现在我一听和国际接轨,我这个全身那就冒冷汗,不知道要接到什么地方去。

西方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如果的确是先进的,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应该借鉴,但是我们不能够为了要和他们接轨,把自己良好的优秀的东西也给抛弃了。

  人遗子,金满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要看这个家的孩子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他是不是读圣贤书。

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和体悟,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这些圣贤经典,就自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王凤兰《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

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

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

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父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她愿意替父受刑。

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故事“二十四孝”之一,人们为了赞扬缇萦做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一 “孝”字简释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

“孝”字,古作 ,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

康殷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

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

” [1](P39)东汉许慎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清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

” [2](P398)这些解释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意思完全一样,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

《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因此,“孝”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间关系的准则。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二 阐发儒家孝道观的主要经典著作《孝经》 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孝经》“是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影响最大,引起的争议最多的著作”。

[3](P1)其巨大的影响不是在学术价值上,而是在社会价值上。

以致其面世以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争相传习,备加尊崇,影响所及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

《孝经》成书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但“今文《孝经》经过刘向整理后,才确定了后来流行本的规模”。

[3](P11)东汉时,《孝经》就被列为儒家七经之一,当时流行的是孔安国传郑玄注。

自那以后,《孝经》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到唐代,玄宗亲自为之作注,更是大力倡行。

宋朝学者邢昺为之作疏。

现今流行的《孝经》本子,就是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的本子。

由于《孝经》将家庭与社会人伦道德紧密结合,加上统治者的积极宣扬,故《孝经》几乎成了封建时代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

对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因而也引起了一系列证伪的官司。

笔者则认为《孝经》是孔子和曾子所作,我们且看两例有力的证据。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司马迁是位大史学家,治学严谨,考证确凿,加上离春秋战国时代较近,资料转抄讹误甚少,当不会有错。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也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汉书》言“为曾子陈孝道”,即《史记》载“故授之业”。

从马、班两位史学大家的记载可以看出,《孝经》的最初作者实际上应为两人:一是孔子;一是曾子。

孔子将孝道口述给曾子,曾子将其记录整理下来,间或插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就是所谓的孔子“述而不作”。

他们两人的关系类似于当今某篇文章口述者和整理者的关系。

故笔者认为《孝经》的最初作者应是孔子和曾子。

当然,曾子的门人可能也参与了整理《孝经》的工作,于是也有他们的观点及其在书中对他们先生的尊称。

今本《孝经》仅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凡十八章。

对于《孝经》的内容,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皆传文”。

[4](卷八十二) 《孝经》一书,对于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之间的各个阶层的孝行都有明确规定。

但其基本倾向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政治服务,那就是以孝劝忠,以孝治天下,从而达到《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

正因为如此,它才得到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

三 孝为德之本 历代儒学之士大力宣扬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5](P71)认为孝是仁的基础。

孟子则说:“亲亲,仁也。

” [5](P430)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 [5](P359)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6](P475)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5](P171)“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

而他又认为 “孝”是“仁”的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5](P71)既然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那么,为了这种理念价值的推行,就必然有一些最具体最直接的行为要求。

儒学创始者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7]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 [5](P79)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

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故孔子赞扬他们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 [5](P44)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

孔子对于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体行为,典籍中还有如下一些记载: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5](P79)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5](P79)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5](P98)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孟子对孔子仁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孝是仁的实质。

” [5](P357)又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推已及人,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孟子孝道观的独到见解。

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5](P253) 孔孟以后,宣扬孝道观的大儒不乏其人。

北宋中期,理学领袖关中张载、洛阳二程都大力阐发孔孟儒学孝道观,从而使孝悌观念在民众中得以迅速传播,并打下深刻的烙印。

张载则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

他提出了“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 [8](P180) 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

”[9](卷十一)“为仁之本”与“仁之本”是有区别,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

又说:“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

”[9](卷二十三)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清朝名儒魏源也对孝道有所阐发,他说:“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

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

”[10](P14)把侍奉双亲的“孝”和“敬”紧密结合起来。

四 孝为政之本,统治者对孝道大力提倡 孝悌观念也是统治者为政的根本。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5](P82)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来解释自己用孝悌观念来影响社会政治,就是参政了。

这一则对话就说明了儒学创史人孔子一开始就将宣扬孝悌观念的活动看成是政治行为。

《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就指出了“孝”是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的结合体。

而“孝道”对封建政治的重要性在《孝经·三才章》里则体现得更为具体。

《孝经·三才章》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以孝行为根本,故孝道既行,天下自然垂拱而治。

《孝经·孝治章》载:“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只要推行孝悌,就会国泰民安,政治清明。

有子也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P70)历代帝王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对于稳定其统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儒家孝道孝行推崇有加。

汉代统治者为表示推崇孝道,自惠帝始,给多数皇帝谥号前都加一“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等等。

《汉书·艺文志》载:“汉文帝时《论语》、《孝经》皆置博士。

同时将行孝与否作为选吏的依据,行孝者可以被举为“孝廉”,由朝廷任命为官。

更有甚者,以皇帝九五之尊,撰集注解《孝经》的也屡见不鲜,如晋元帝、梁武帝、唐玄宗等都曾为之作注。

封建统治者重视“孝道”的宣传,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来自于《大学》里的“三纲八目”。

《大学》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为三纲。

就是一要修明天赋善德,二要治国安民,三要达到以上两项所应当达到的目标。

《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

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

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治国必先齐其家”[5](P12)指出了以孝齐家对治国的重要性。

“孝者,所以事君也”,[5](P12)把人们行孝的对象直接指向为君主。

《礼记·祭义》则说 “事君不忠,非孝也。

”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现。

当然,统治者要推行孝道,还需以身作则,广敬博爱,规范天下。

“所谓平天下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

”[5](P14)正因为如此,历代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也做出了许多诸如上述一些宣扬孝道孝行的姿态。

除了用一些非强制性手段外,统治者还运用了强制性手段来推行孝道,那就是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渗透到刑律中,制订了对“不孝”作出惩罚的法律条文。

秦代便继承先秦“惩治不孝”的传统,专有惩罚不孝的规定。

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就载: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惩治,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令终身毋得去迁所论之”。

其后历朝都有对“不孝”作出惩治的法律条文,而且更加繁密严厉。

历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其终极目的是为了稳定其统治。

但不可否认这一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五 儒家孝道观的民间影响 历代儒学之士在理论上的大力阐发,封建帝王在行动上的推崇,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多数人认为是郭居敬撰辑。

《二十四孝》在民间的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两点:一是它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稳定统治的需要,历代帝王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二是经过几代儒学之士的阐发,孝悌观念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原则在一般民众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宣扬这一观念的《二十四孝》自然容易被民众接受。

《二十四孝》所选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从时间上说,包括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孝子;从社会地位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从年龄上说,孝子中有幼童,有成年,还有老人;老莱子戏彩娱亲,汉文帝亲尝汤药等等典型事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二十四孝》为各式各样的人物树立了孝行榜样。

然而,《二十四孝》的流传具有双重性,它既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扭曲了人们心目中人道性的“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

总之,孝悌观念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也是儒学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的宣传和统治者的提倡,自然有它合理的内核。

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必然杂有不正确的成份,也即后人所说的“愚忠”和“愚孝”。

正确地看待孝悌观念和推崇孝道孝行,就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参考资料:二十四孝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在西方,人们讲究独立,当子女成年后一般不和父母一起居住。

但是在中国,养儿为防老的观念一直都存在。

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晚辈对长辈缅怀感恩之情的一种自然的流露。

  “孝”深深的奠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当中,无疑是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

无怪乎很多品牌例如椰导鹿龟酒,养生堂龟鳖丸等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广告都以“孝”为主题。

  在舒大刚《孔子的智慧》中一章提到“孝”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机制。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

  我们从孝的起源到孔子孝道思想的继承与开展,了解孔子如何去芜存菁,将殷商迷信的鬼神观人文化,知道慎终追远的意义;将周代表面的孝行内在化,真诚的孝、亲、爱,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种天下一家的理想境界。

这种境界并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每个人先放下心中的对待,真心的善待自己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包容人世间的荣辱得失、称讥毁誉、吉凶祸福,以平常心看待这些过程。

因为我们知道烦恼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将我们这愤怒无明的心放下,祈求上天来替我们安排,以喜悦的心来面对每一个当下,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可以达到无限的包容,可以化解人世间一切的不如意。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孝道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

  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以孝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对孝文化的传承要有批判和鉴别的吸收和摒弃。

  中国是个以“孝”为文化核心的社会,“孝”的观念规范着中国人的生命行为和政治方向。

它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的功能和价值,甚至超乎宗教 ,成为人生而为人的重要核心思想。

最早的“孝”观念源自上古祭天祀祖的仪式 ,此时先民开始有“报本反始” 的观念。

西周封建制度后,有了宗族制度,产生五伦观念: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因而“孝道”由此产生 。

到了孔子,礼崩乐坏,孔子以“仁”重新赋予礼乐新生命,拨乱反正,将流于形式的孝行内省化、人性化,成为人自我实现的重要价值观。

  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现代的新孝道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等特点,孝对处理当代家庭亲子关系,对社会、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形成尊老风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如果能发扬其衍生意义的积极内含,吸取其合理成分,那么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价值。

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

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

  至少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孝”,中国也不能没有“孝”文化。

作为现代的人,更应该继承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并且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

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

“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

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曾子认为道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所不在,无时不用,无所不包,那就仅仅适用于父母与儿女之间,还应该扩展到社会。

因而把弘扬孝道与转变社会风气进而寻求治世结合起来,主张以孝治民,以孝为政。

曾子说:“先王用来治理天下的有五条原则:尊重有德的人,尊重地位尊贵的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长的人,慈爱年幼的人。

这五条,是先王用来安定天下的原则。

为什么尊重有德的人? 因为他们接近于圣贤之道的要求;尊重地位高贵的人,因为他们接近国君;尊重老年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双亲;尊敬年长的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兄长;慈爱年幼的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儿女。

因此,达到孝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天子了,达到悌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霸者了。

之所以说达到孝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天子,是因为即使天子也有父母;之所以说达到悌的标准就接近于霸者,是因为即使诸侯也定然有兄长。

对上述先王的教导沿袭而不改,就可以用来领导天下国家。

”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

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

贵有德何为也? 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以上数句,《吕氏春秋·孝行》引。

此下数句与上文浑然一体,故亦视为曾子之语。

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

至弟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

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

”《礼记·祭义》)从而将行孝和治理国家视为一体。

曾子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因为人死之后容易被忽视,年代隔远了容易被忘记。

如果能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丧尽其礼而祭尽其诚,并且把这种诚心推而广之,人民的道德风尚就会归向淳厚朴实。

在儒家思想中,孝悌与治理国家、移风易俗是一致的。

孔子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曾子认为“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曾子立孝》),孝养父母与忠于事君,两者 是一致的。

因为曾子的“孝本”思想,要体现的是父母的价值,为了父母的荣耀,可以做官,可以作战,而且都要干好,否则便是不孝:“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 (《礼记·祭义》) 曾子决不是消极避世的人。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等语,无不透露着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其谨慎小心和尚勇之气,并不矛盾。

曾子把家庭看成一个小社会:“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

”“赐予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

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主也。

”(《曾子立事》)在这里,父亲俨然是国君,其他则是臣妾。

处理好家庭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当孝子,也能当忠臣,曾子的本意就在于此。

一 “孝”字简释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

“孝”字,古作 ,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

康殷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

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

” [1](P39)东汉许慎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清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

” [2](P398)这些解释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意思完全一样,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

《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因此,“孝”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间关系的准则。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二 阐发儒家孝道观的主要经典著作《孝经》 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孝经》“是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影响最大,引起的争议最多的著作”。

[3](P1)其巨大的影响不是在学术价值上,而是在社会价值上。

以致其面世以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争相传习,备加尊崇,影响所及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

《孝经》成书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但“今文《孝经》经过刘向整理后,才确定了后来流行本的规模”。

[3](P11)东汉时,《孝经》就被列为儒家七经之一,当时流行的是孔安国传郑玄注。

自那以后,《孝经》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到唐代,玄宗亲自为之作注,更是大力倡行。

宋朝学者邢昺为之作疏。

现今流行的《孝经》本子,就是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的本子。

由于《孝经》将家庭与社会人伦道德紧密结合,加上统治者的积极宣扬,故《孝经》几乎成了封建时代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

对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因而也引起了一系列证伪的官司。

笔者则认为《孝经》是孔子和曾子所作,我们且看两例有力的证据。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司马迁是位大史学家,治学严谨,考证确凿,加上离春秋战国时代较近,资料转抄讹误甚少,当不会有错。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也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汉书》言“为曾子陈孝道”,即《史记》载“故授之业”。

从马、班两位史学大家的记载可以看出,《孝经》的最初作者实际上应为两人:一是孔子;一是曾子。

孔子将孝道口述给曾子,曾子将其记录整理下来,间或插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就是所谓的孔子“述而不作”。

他们两人的关系类似于当今某篇文章口述者和整理者的关系。

故笔者认为《孝经》的最初作者应是孔子和曾子。

当然,曾子的门人可能也参与了整理《孝经》的工作,于是也有他们的观点及其在书中对他们先生的尊称。

今本《孝经》仅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凡十八章。

对于《孝经》的内容,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皆传文”。

[4](卷八十二) 《孝经》一书,对于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之间的各个阶层的孝行都有明确规定。

但其基本倾向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政治服务,那就是以孝劝忠,以孝治天下,从而达到《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

正因为如此,它才得到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

三 孝为德之本 历代儒学之士大力宣扬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5](P71)认为孝是仁的基础。

孟子则说:“亲亲,仁也。

” [5](P430)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 [5](P359)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6](P475)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5](P171)“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

而他又认为 “孝”是“仁”的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5](P71)既然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那么,为了这种理念价值的推行,就必然有一些最具体最直接的行为要求。

儒学创始者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7]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 [5](P79)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

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故孔子赞扬他们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 [5](P44)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

孔子对于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体行为,典籍中还有如下一些记载: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5](P79)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5](P79)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5](P98)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汇的逻辑这本书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