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烷氧基的诱导效应吸电子能力比羟基大,而酯的吸电子能力却弱于酸?

建议首先夯实基础,学好杂化轨道理论和共价键分子轨道理论。

首先介绍诱导效应:诱导看相连原子的电负性,即该原子吸电子的能力,是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可以理解为静电吸引,远了就吸引弱了,所以隔两根键或隔三个原子后基本可忽略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为什么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对待,主要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连接两原子成键的sigma键,也就是头碰头重叠的键,电子在两原子间共享穿梭,受两原子束缚,所以电子怎么分配由两原子的吸电子能力决定。而电负性大的原子,即吸电子能力强的原子犹如带更多正电荷的带电小球(想象做高中物理带电小球受力分析的情景),对电子的吸引力就是比电负性小的原子要强,所以两原子间的电子就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基团也一样。从这一角度(sigma键电子偏移结果)来看,电子偏向某一方的原子或基团就称为诱导吸电子基,反之则称为诱导给电子基。诱导吸电子能力只看原子电负性大小,电负性越大,电负性大的原子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所以那些电负性大的原子(氟F.氧O.氮N等),或带有很多个这样原子的基团(硝基NO2,羧基COOH,三氟甲基CF3等),一般就是吸电子基。有机化学中都是碳原子做骨架,因此一般原子电负性都跟碳比较,电负性比碳大的就是吸电子诱导,比碳小的就是给电子诱导,说起来诱导基团或原子不多,一般是含硅基团,高中学过,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电负性减小,或者说氧化性降低,还原性升高,所以硅电负性比碳小,那诸如三甲基硅基等含硅的烷基取代的基团都是诱导给电子基。当然硅这族下面的原子也是诱导给电子基,只是不常见。

其次介绍共轭效应:共轭效应看pai键中某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注意!讨论的电子与诱导效应的电子不一样!我们都知道共轭体系稳定,这是由于共轭能分散电荷,使体系的电子分布趋于平均化(理想状态,苯环就是如此,但链状共轭体系达不到,我们只是借鉴思考方式),链状共轭体系的共轭范围越大越稳定。环状共轭体系由于涉及芳香性,不能下此结论。诱导效应就像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电负性谁大电子归谁;共轭效应就像社会主义,电子共享且均匀化(相信学习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老师打过这比方)。既然共轭效应研究的是pai键中的电子,而pai键又可以是p轨道、sp或sp2等杂化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因此共轭效应中是给电子还是吸电子就不是看原子的电负性,而是看组成pai键中该原子所贡献出的电子个数以及该原子对pai键给出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前者是用来判断是否是给电子共轭效应还是吸电子共轭效应,后者用来判断给电子或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强度,对有机物酸碱性大小判断和底物反应活性有重要指导意义。前者比较好理解,普通碳碳双键的pai键就是每个碳各自贡献一个电子形成的,因此只要某原子或某基团中的一个原子参与共轭时贡献出大于一个电子,那该原子或基团就是共轭给电子基,如果某原子或基团中的一个原子参与共轭时贡献的电子是一个,那该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大就是共轭吸电子基,比碳小就是共轭给电子基(也就是说只有当和原子共轭贡献都是一个电子,贡献都一样时,才能以电负性为判定依据判断是何性质的共轭基团)。总之,判断是否是共轭给电子基的唯一判据就是:它参与共轭之后,原来碳碳双键的电子云密度是否升高了。电子云密度降低了则为共轭吸电子基。像氧、硫、氮等杂原子都有孤对电子,共轭时有一对孤对电子(注意是两个电子!)可以给出。以最常见的p-pai共轭举例,pai键中是两个碳的sp或sp2杂化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每个碳贡献一个电子,本来很均匀,但此时挤进来一个杂原子,它的未杂化轨道p轨道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可以参与共轭,此时就打破了原来的均匀,势必要重新分配电子(重新分配成均匀化),不能让一个杂原子独自占有两个电子,此时为三中心四电子(3C-4e)结构,重新分配后每个原子得三分之四个电子,从结果来看就是pai键处或碳原子的电子密度变大了,此时杂原子或含杂原子的基团就是共轭给电子基。所以说两个电子参与共轭的基团就一定是共轭给电子基,与该原子的电负性无关。不知道上述比喻恰不恰当,这里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我还是想把共轭强度讲清楚。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电子分配模式是理想化的,只是忽略了原子的差异性打了个极端的比方,实际碳得不到这么多,杂原子处不止这么点电子,这是由于诱导效应仍存在,杂原子电负性比碳大,对电子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虽说共轭让杂原子甘愿掏出比碳更多的电子与碳原子们共享,但对电子吸引更强的它不甘愿完全掏出它的家当共享,所以实际是碳原子电子云密度较没有杂原共轭时升高了,但杂原子处电子云密度还是比碳要高。此时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完全是因为它贡献出更多的电子而成为共轭的给电子基,而与它的电负性无关。你可以理解为电负性无法抗衡共轭的力量,它有两个电子可参与共轭,那它必须贡献出多于一个电子来参与共轭,只不过电负性大的原子让它变得更抠,多出部分越少,但总体还是多于一个电子的,也就是说总体还是给电子共轭效应。从这角度来看,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强度与杂原子的电负性有关了,即N>O、S(这里没指出S>O是因为还与原子对pai键给出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这不仅仅与电负性有关)。是不是给电子共轭与原子电负性没有绝对关系,但给/吸电子共轭强度与原子电负性有关。并不是只要是含孤对电子的杂原子参与共轭就是给电子共轭效应,而是必须是前面那种一对孤对电子参与共轭的共轭体系。若不是一对孤对电子参与共轭,而是一个电子参与共轭的杂原子,它仍然是吸电子的共轭效应,比如吡啶的氮,氮只需贡献一个电子,便正好与五个碳各自贡献的五个电子组成6电子的芳香环,因此氮此时的共轭只贡献一个电子,贡献两个电子反而破坏了芳香性。所以很好理解,既然杂原子也只贡献一个电子,那当然是电负性更强的杂原子分配电子更多一些,碳的电子就被吸走了一部分,所以吡啶的氮是吸电子的共轭效应。当共轭体系各原子都只贡献一个电子时,电负性大小便是共轭给/吸程度的一个因素,也是前面提到原子对pai键给出电子难易程度的因素之一,电负性越大,越不易给出电子,共轭吸电子能力越强,反之亦然。共轭强度除了原子电负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原子轨道的匹配程度。两个原子轨道能级相差越小,则两原子轨道匹配程度越高,此时的共轭程度越高。只有共轭程度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原子电负性的功力,如果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参与共轭,也才能更好地共享电子。比如上面提到的硫和氧,当都是一对孤对电子参与的p-pai共轭时,硫由于是3p轨道,与碳不是同周期,能级相对较高,匹配程度低,共轭程度也就低,而氧是2p轨道,与碳同周期,轨道匹配程度高,共轭程度高,所以氧能更好地共轭这对孤对电子,也就是能更容易地贡献电子,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强。比如呋喃环的电子云密度比噻吩要高。此时讨论的电子云密度是指pai电子云密度,氧硫均贡献一对孤对电子参与共轭,氧比硫共轭程度高,能更好地给出电子共轭,所以呋喃环的电子云密度更高,所以更容易发生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再如对氯苯甲酸酸性比对氟苯甲酸酸性强,按诱导效应来看,照理来说是后者酸性更强,但由于氟和碳是同周期,共轭程度比氯要好,所以氟的孤对电子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强,诱导由于距离太远,对羧基影响较小可忽略,因此是对氯苯甲酸酸性更强。由于共轭的轨道都是肩并肩平行重叠,有较严格的空间要求,因此若有空阻导致某原子参与共轭的轨道无法很好地与pai键平行,则该原子所处的基团无法很好地与pai键共轭。比如a:2-甲基-4-硝基苯酚酸性比b:3-甲基-4-硝基苯酚强,这是由于b中的甲基由于空阻导致硝基与苯环无法共平面,从而氮与苯环的共轭程度没有a来的高,从而b的硝基无法更好地稳定酚氧负离子,即不能更好地共轭分散酚氧负离子。再如N,N-二甲基苯胺的氮由于两个甲基的空阻没法与苯环较好地共轭,从而氮上的孤对电子并没有被较好地分散,氮上孤对电子还是较容易与质子结合,这就使得它的碱性比苯胺要强。

诱导效应讨论sigma电子,电负性比碳大的基团是诱导吸电子基,反之是诱导给电子基。电负性越大,诱导吸电子能力越强。诱导效应随距离增加锐减,三个原子后可忽略。

共轭效应讨论pai电子,共轭后能提高碳碳双键电子云密度的基团都是共轭给电子基,反之为共轭吸电子基,与电负性无绝对关系。当某基团有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参与共轭时,一定是共轭给电子基,该原子与pai键匹配程度越高,空阻越小,电负性越小,给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反之则吸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当参与共轭原子都只共轭一个电子时,电负性越大,吸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反之则给电子共轭效应越强。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还是自己水平有限,一句话能说清的我非要说十句,言多必失,还请各位大神指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1992年,第7卷,第2期出版日期


  • 一富勒烯(Fullerene)的发现人类对碳元素的研究和应用亘古至今,源远流长。人们熟知碳有两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和金刚石。直到80年代中期,发现了富勒烯碳原子簇,尤其是近年来,对富勒烯的结构、性质深入广泛地研究,确认碳元素还存在着第三种晶体形态,已是顺理成章了。碳原子簇的研究始于天体物理学家对宇宙尘埃形成的兴趣,为了模拟星际空间及恒星附近碳原子簇的形成过程,早在1942年O Hahn等用质谱法证实了原子簇Cn(nn原子簇。
  • 来鲁华, 袁雪梅, 徐筱杰
  • 综述了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点以及RNA二级结构预测的研究进展。

  • 应用热力学原理和数据,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结构因素,分别对p区元素及ⅢB族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不同情况下产生“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是这些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情况不同,影响其高低氧化态稳定性的因素也不同。
  •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目前实验中“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对比实验教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荐给读者。对比实验是指对同一实验内容,各实验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条件(如不同的温度、压力、浓度、电压等)进行对比实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对比实验,甚至还可以采用“错误”的实验与“正确”实验进行对比。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对事物得到正确而较全面的认识。
  • 从群论角度出发,讨论了对称性概念、分类以及原子轨道对称性匹配的确切含义,并指出了“同号重叠”作为对称性匹配判据的不合理性。
  • 我校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于1980年12月15日成立了“普通化学电教软件制作协作组”。为了配合普通(或无机)化学的教学,各校分工精心制作,至今已制有系列教学录像片50多部。这套音像教材在教学中起了独特的作用。 1983年以来,在校电教中心的热情支持和配合下,我们将观看录像片纳入教学计划,与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进度密切配合选播。

    Cherry等用一种苯酚醚和溴化钾(钠)在HF-SbF5(4-20mol%SbF5)存在下于-78℃进行反应,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40℃,所得到的间位溴化苯甲醚的产率很高。反应中未见有氢气逸出,说明HBY中的溴并非被质子所氧化,氧化剂可能是SbF5。但对此反应中起作用的亲电子物种的详情至今尚未弄清楚。如用单质溴代替溴化物时反应速率加快,有确定的产物分布。
  • 中国科学院现有学部委员515名,其中化学部的学部委员87名。他们都是我国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的优秀科学家,他们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现约请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华彦文和田桂英将学部的诞生、学部性质和任务的变迁、以及化学部学部委员的名单、研究方向和所在单位作梗概介绍。

  • 蔡汝秀, 杨屹, 曾云鹗
  • 速差动力学分析法是动力学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基于性质相似的各组分与同一试剂反应速率差来进行多组份同时测定的,即选择一定的条件,让反应物和试剂溶液迅速混合,同时用仪器测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成正比的某一参数(如吸光度,溶液的电导、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经数学处理求出各组份的含量。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响应快、灵敏度高等特点,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速差动力学分析法以时间为变量,更便于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联机使用,可实现实验控制、样品检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近年来,由于停流技术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的、高灵敏检测器(如二极管阵列、荧光光度计,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检测器)的使用,尤其是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分析仪的研制,使这一方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解决一些生命科学和医药等实际样品的分析中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简述这一分析方法近年来的进展。
  • 介绍一种用价键重新配置的单环拓扑学处理有机化学反应的新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在有机反应的严密分类及系统化,并且能够作为探索新反应的工具。该法原理简单,图像直观,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 从文献移植了pH法测定甘氨酸合镍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实验。并基于甘氨酸的质子合能力并不小,甘氨酸合镍的总稳定常数并不很大的考虑作如下改进:在满定体系中不外加强酸,把甘氨酸处理为只有一级离解平衡;用标准NaOH溶液作滴定剂。数据处理以半整数法和逐步逼近法联用进行。改进后,操作较简便,结果满意。
  • 沈鹤柏, 李波, 吴拥军
  • 对影响氢氧化铁溶胶§电势的因素,辅助溶液和水解时FeCl3浓度的选择及胶体的电导率和制备条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讨。

  • 微型化学实验研究课题协作组
  • 第二次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3所理、工、农、医、师范等高等院校,7所省、市教育学院、县教育局教研室,8所中等学校的代表共70名。华东师大副校长张瑞琨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刘恒椽教授亲临会议指导。国家教委高教一司陈祖福处长,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彤文教授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华东师大化学系副教授朱绮琴对我国开展微型化学实验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指出自1990年4月第一次杭州会议以来,经共同努力,已形成一支约140所大专院校、40所中学的教师组成的微型化学实验研究、推广和应用的骨干队伍。研制成功了成套的微型实验仪器并提出去80余个微型实验。会上,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院介绍了开展微型实验教学的体会。

  • 一、物质的呈色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物质,都有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颜色,为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和谐与美感。

  • 制备较纯的硅烷、硼烷的常用方法是:用相应卤化物(如氟、氯化物)与复合氢化物(如LiAlH4、NaBH4等)在有机溶剂(如乙醚)中作用: 4BF3+3NaBH4=2B2H6+3NaBF4 2Si2Cl6+3LiAlH4=2Si2H6+3AlCl3+3LiClGe、Sn、Pb、Al、Ga等元素的氢化物亦可用此法制取。在这些反应中,所有元素的氧化数均未发生改变,如B在BF3和B2H6中都为+3,Si在Si2Cl6和Si2H6中都为+3(若用SiCl4则得SiH4,在此二物中,Si均为+4),H在LiAlH4、NaBH4、B2H6和Si2H6中均为—1。因此,以上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氢负离子的转移反应,亦称亲核取代反应,例如用LiAlH4与R1R2R3SiCl作用生成R1R2R3SiH,是发生Walden转化。许多无机化学专著和大学无机化学教材却称此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认为复合氢化物起还原剂作用。这显然是错误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三个:其一是把复合氢化物的强还原性绝对化,认为在其参与的所有反应中均起还原剂作用;其二是疏忽B、Si等元素电负性比H还小的事实;第三是有些编著者在参考同类书时,未慎重考虑而引用了错误的说法。
  • 偶极矩作为物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无机、有机、结构等化学课程里均有论述。偶极矩的应用之一是作为原子或基团的诱导效应强弱判据。国内某些教科书运用卤甲烷的偶极矩数据得出卤原子的负诱导效应(-I)次序为Cl>F>Br>I。与通常的看法(-I):F>Cl>Br>I不同,这种诱导效应的反常是源于某些偶极矩的反常,笔者发现这种反常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旨在对偶极矩的某些规律进行认识并试图解释。

  • 键长是反映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同一类型的共价键的键长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稍有差别,但正是这些差别反映出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脂肪烃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对碳—碳单键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键长平均化同共轭效应、芳香性等的关系。对某些传统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 本文说明了吉布斯自由能一氧化态图中可变个体的正确写法、纵坐标的两种标度和线段L的物理意义。明确指出了该图的三个基本特性。指出了某些书刊中的一些错误。

  • 德国是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他们要通过化学方法制造所需产品。社会的需要促使德国化学工业高速发展。因此,德国人民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对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实践也使他们总结出一套培养化学人材的有效方法。不过,德国是联帮制国家,各州的情况不同,各学校的做法也有差别,他们的共同之处还是有的,有些经验也可供我们参考。一、德国的化学教育下面介绍一点我所在学校化学教育的情况。

  • 1991年金秋10月,南开大学隆重举行了“化学学科创建七十周年及王积涛、申泮文、何炳林、陈茹玉、陈荣悌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的前身——化学系创建于1921年,是当时继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我国建立的第二个化学系,创建人是邱宗岳教授,在七十年的艰苦跋涉中,邱宗岳、杨石先、高振衡、张克忠、朱剑寒、陈天池等教授对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到抗日战争前夕,化学系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重视实验训练和治学严谨的学风。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石先教授被推举为化学系主任。由于杨石先教授和同仁们的努力,联大化学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当代化学家中,唐敖庆、邹承鲁、胡秉芳、申泮文、王积涛、何炳林、陈茹玉等都是西南联大化学系的毕业生。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天津旧址。在邱宗岳和杨石先教授的邀请下,高振衡与朱剑寒教授相继从美国回来,受聘于南开大学化学系。使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师资力量得到提高。全国解放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在海外留学的年青学子的爱国心。
  • 微型化学实验是近10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的一种新颖的实验方法.它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省经费与时间,减少污染,安全和便携等特点,在国家教委和高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的领导与支持下,1988年我国成立了由10余所学校参加的微型化学实验研究课题协作组,立足国内教学实际,开展研究与应用工作。3年来在微型化学实验软、硬件的开发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介绍,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一致认为微型实验开辟了化学实验改革的新途径,值得大力推广。本书系统介绍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方法、仪器和国内外发展概况,并从实践效果良好的微型实验中,精选了60个实验汇编成书。全书分四篇:一、引论;二、普通化学微型实验;三、无机化学微型实验;四、有机化学微型实验。这些实验的试剂用量是对应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先用微型实验将能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化学实验的教学用书,亦可作广大化学化工技术人员和中学化学教师的参考资料。
  • 报告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石家庄大学中国光谱仪器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光学仪器厂和石家庄电子加工技术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冶金、地质、工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稀土和其他分析部门以及分析仪器生产厂家等34个单位4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0篇,有26位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应用技术经验和成果,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和赞扬,充分体现了国产光栅仪器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分析领域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成就,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与第一届会议相比,国产光栅摄谱仪的开拓应用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十分值得庆贺,大家说国产仪器经济实用,便于维护保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优越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方向一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