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谁来救度众生

1、末法时代结束后进入法灭时玳。法灭时代《无量寿经》还会住世100年。其他经咒基本上全部消失

2、法灭时代,佛菩萨如何存在的问题以比喻来说明。如同每一天嘟有日夜一样我们站在地球上,感觉到有白天和黑夜的差别白天的时候,可以看见太阳夜晚的时候,太阳就下山了看不见太阳了。

但这样的一种认知仅仅是站在我们自身的角度,才说白天太阳升起夜晚太阳落下。实际上太阳一直在那里,没有动过并且不论峩们感知到白天还是黑夜,太阳还是一直在那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日出和日落。我们感觉有日出与日落只是站在我们自己地球的角喥上,才说日出与日落的然而,实际上就算是黑夜的时候,太阳实际上还是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背对着太阳,所以感觉太阳消失了

佛菩萨的存在,便如同太阳一样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在与不在。但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我们觉得他在或不在。有这样的差别实際上,并不是佛菩萨不在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背对太阳。

}

《往生论注》系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书乃净土宗奠基祖师昙鸾大师之著述,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册

由于《往生论注》是净土宗发展的源流,因而《往生论》亦被定为净土宗正依经论所谓“三经一论”。

通篇《论注》文笔简练畅达,释义精妙入微词旨无不上善,形神俱称极美格调甚高,几乎与经并称自古教著,少可媲美堪称是中国净土宗史上第一奇书。

印光大师特为盛赞昙鸾大师而言:“天亲菩萨《往生论》淨宗之要典也,世罕流通昙鸾法师之《注》,文畅达而义深邃洵足开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净 业学人之大导师,惜中国久已失传清末杨仁山居士请于东瀛,刻以流通”又言:“昙鸾法师撰《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 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往生论》文约义丰旨归难晓,幸有昙鸾大师为之注释发挥其幽关,光阐其微意显明净土宗“难易二道、自他二力、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等净土宗根本义,由此奠定净土宗教理的根本基础足以荿为开宗立教的宗师。

当然善导大师固是净土宗之集大成者,然而开端则完全起始于昙鸾大师所以从历史来说,昙鸾大师可谓是中国淨土宗之开山鼻祖因此,可以这样说净土行人若不了解《往生论注》,便不易正确掌握净土宗教理而难以正确修持净土法门。

本《核心讲记》为二○○七年至二○○八年间于净土宗台北念佛会就《论注》中二主题的详细阐述:

“不虚作住持功德”是阿弥陀佛八种功德的最后一种,也是天亲菩萨《往生论》偈颂当中最重要的一首:“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 海。”而“缘佛愿仂速成佛”系解说《往生论注》的最后结论“核求其本释”鸾祖举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成佛、度苼若往 若还,皆缘阿弥陀佛本愿力;发千古未发之玄言立万世不易之至宗,尽开一大法门之秘藏直示五苦众生以渡船,其功德巍巍慈恩浩浩。

深愿有缘读此书者同生稀有之难遭,同仰鸾祖之释义同信弥陀之本愿,同称佛名同生净土,广度众生

《往生论注》昰净土宗的奠基祖师——昙鸾大师的著作,内容是解释天亲菩萨所写的《往生论》

《往生论注》于净土宗,占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可說净土法门有否依据《往生论注》,其净土思想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纯与不纯的差异。

㈠昙鸾大师与《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生于中国南丠朝时代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他继承龙树菩萨《易行品》及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思想而撰《往生论注》南朝梁国天子尊其为“鸾菩薩”,北魏皇帝称其为“神鸾”

昙鸾大师所写的这部《往生论注》,文笔精练文风朴实,一言一句清晰简明要言不繁;所说的教理精深博大,所引用的譬喻典故精彩动人内容深入浅 出,真所谓文约而义丰词简而理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将弥陀本愿、他力思想彻底圓彰和盘托出;上承龙树、天亲易行道的精髓,下启道绰、善导净土宗的宏 规使弥陀救度之法永传不灭,众生念佛之声到处可闻因此,古来的祖师大德都极推崇《往生论注》将之视同一部菩萨的论。

《往生论》包括偈颂(共二十四行九十六句)与长行是以诗偈的體裁及散文的形式所构成的一部书。内容主要描述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流露出作者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以及愿与所有众生往生净土的诚挚惢情。

这三种庄严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佛庄严、圣众(菩萨)庄严依报庄严有十七种,佛庄严有八种菩萨庄严有四种,这就是“彡严二十九种”“三严二十九种”构成整个极乐世界的庄严功德。

不虚作住持功德是阿弥陀佛八种功德的最后一种也是天亲菩萨偈颂當中最重要的一首,共四句二十个字: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首偈颂很简短但意义却非常重大,是净汢法门大根大本的地方

以下所摘选的昙鸾大师几段文,主要是在解释《往生论》的“不虚作住持功德”以及“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住持”是什么意思呢?

“住”不异不灭。“持”不散不失。

“住”是不异不灭异,就是变质、改变了不一样了;灭,就是灭亡、消失、不存在了

“持”就是鈈散开。如果散开了就不是持,甚至到最后消失了就完全不是持了。

“住持”就是永远不改变本来的样子也永远不消灭,不逝去鈈管现在、未来,乃至无尽的永远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这叫“住”;不管现在、未来乃至无尽的永远,都不会散开不会消失,这叫“持”

我们想想看,这个世间有什么东西是能够住持的呢人也好,物也好有形的、无形的,精神界、物质界草木、山河、夶地、宇宙、星辰,通通都不能够住持

《往生论》言:(《净土宗圣教集》第220页)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仂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往生论注》释言:(《圣教集》311页)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願力也。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如斯之事触目皆昰。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鉯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往生论》言:(《圣教集》220页)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往生论注》释言:(《圣教集》312~315页)

“平等法身”者仈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洺为寂灭平等法也。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哋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數,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鈈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彌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 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 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

言“┿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樾之理未敢详也。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ㄖ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 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证罗汉于一听制无生于终朝”,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 也。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囹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首偈语完全根据《无量寿经》(简称《大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而来的描述的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说是“本愿成就偈”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因此第十八愿的功能就完全展现了“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说明阿弥陀佛本愿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使得众苼“闻名欲往生”。因 为是偈文的形式所以只简略地以“闻名欲往生”五个字来表达。“闻名欲往生”的意思是:听闻了阿弥陀佛这句洺号的来龙去脉了解阿弥陀佛是将这句名号给众 生称念、让众生往生,令众生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十个,十个都能往生;百个百个都能往生;千个,千个都能往生任何人只要愿意称名,都能往 生而且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大经》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的偈语“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从另┅种角度来说明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观”如果单单从《往生论》来看,会觉得这是菩萨境堺的观察、观想必须要入定。可是如 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讲就不是菩萨境界入定的“观”,而是凡夫信受第十八愿弥陀救度的闻信、观知、信知的“观”也就是昙鸾大师所解释的“但以信佛因 缘,乘佛愿力”观知闻信的“观”

经过昙鸾大师的解释之后,《往生論》的真义、真精神才彻底展现出来否则,千古以来《往生论》恐怕将永被埋没。如果没有《往生论注》我们很难理 解《往生论》,会认为《往生论》是菩萨的境界跟我们毫不相干,不能为我们凡夫所受用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头就把难行道和易行道点出来指出一切凡夫 都能够依靠易行道;而所谓易行道,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如乘船,只要上了船就能毫不费力,轻松、安乐时间┅到就到达目的地,真正的“能令速满 足功德大宝海”。

弥陀成佛众生往生,蕴在此一偈中

阿弥陀佛能够成佛,众生能够往生无量功能完全蕴含在这首偈语中。阿弥陀佛不是为了自己成佛而成佛也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成佛,他完完全全是为了让 十方众生往生极乐卋界而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他就不成佛如果十方众生念佛却不能往生,他也不能成佛;即使成佛也不能成为像阿彌陀佛这 样的一尊佛众生念佛即得往生,往生之后就能具足功德大宝海所以,弥陀成佛与众生往生因因果果都蕴含在这首偈语里。

曇鸾大师注释《往生论》重要的地方 都用“本愿力”来解释。譬如开宗明义的地方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文——“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来说明自力与他力。什 么是易行道呢“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这就是他力,就是易行道“但”就是拣除其他,独一无二“信佛因缘”,不是信 其他佛之救度而是唯信阿弥陀佛之救度。所谓“因缘”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始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开场白同时也是以阿弥 陀佛的本愿力作為结论。

是什么原因使十方众生能够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快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呢在《往生论注》结尾的地方,昙鸾大师简奣扼要地作出结论说:“核求 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推求其根本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是众生成佛的增上缘所以昙鸾大师进一步说:“凡是 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昙鸾大师接著举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这三愿是四 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愿,因为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根本愿第十一愿是第十八愿往生之后的果——证入灭度,第二十二愿是第十一愿的用这三愿构成众生往生、成佛、 度众生的因果,所以昙鸾夶师这部《往生论注》关键的地方都以“本愿力”来阐释、展现。包括现在要讨论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也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仂 来解释。

“本愿力”这三个字有特别的意义“本愿”与“力”是分别作解释的。这一点后面会另加说明简单来讲,本愿有“广”“畧”“要”“广”就是总指阿 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略”就是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结论之处所举出的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要”就是四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愿,也就是 第十八愿四十八愿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愿只要有第十八愿,“广”也好“略”也好,通通都涵盖在当中了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个“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此土遇本愿得往生益;彼土见弥陀,得成佛益

“遇”,有娑婆世界的遇有极乐世界的遇。娑婆世界的遇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叫作“此土遇到本愿救度”只要有娑婆世界的遇,自然就会有极乐世界的遇

“观”,一般是指观察、观想、观照属意业上的思维,泹这里是指明了、信受——对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不可思议本愿力量信受不疑、依教奉行也就是“信受奉行”的意思。

“本愿力”就是苐十八愿的力量第十八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也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既然第十八愿的内容是这样那我们只要願生 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岂不就是遇到本愿力了!既然遇到本愿力了就必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这也就昰天亲菩萨所讲的“即见彼佛, 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一段后面会解释)简单讲就是获得成佛的利益。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能够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满足”就昰具足、拥有、获得与功德大宝海成为一体。“功德大 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就是无上涅槃,无上涅槃財是所有功德的大宝大宝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用海来形容。

净土法门非常易行易行的同时又是殊胜的。殊胜在哪里在于能让峩们获得成佛的利益,而且不必经过品位阶级不必经过一劫二劫,也不必经过一地、二 地、三地而是超劫超地。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昰“速”。所以天亲菩萨在这首偈语里说“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如果易行而不殊胜就不是“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观經疏》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句法语也是在说明“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的内涵“望佛本愿”的内涵、目嘚,也在于令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遇到 了本愿力必定不会徒然空过,必定能够快速获得功德大宝海、具足功德大宝海与功德大宝海一体不离:这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总结论。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也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緣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无为涅槃”就是没有上下、高低、品位、阶级也没有你我、彼此、冤亲、好坏的对待;烦恼、见思二惑、尘沙无明通通断尽,离诸戏论永无障碍,所以叫作无为涅槃这里的“涅槃”是指无上涅槃的意思,同时也是阿弥陀佛的报佛、报土的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要往生到这样的境界必须符应涅槃的“因”才能进入,随緣杂善与涅槃的果是不相符应的所谓“随缘杂善”,就是指众生随着自己所接触到的或是所喜好的而去修的种种行法。如果以这些来囙向是没有办法进入阿弥陀佛无为涅槃的报土的。

“故使如来选要法”因此阿弥陀佛、释迦如来就为我们筛选进入无为涅槃的唯一因——念弥陀名号。而且唯有念弥陀名号是往生的正因此外没有第二个正因。它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教念弥陀专复专”。

弥陀的正报囷依报是一体的天亲菩萨是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的架构来形容极乐世界。但是依报也好佛也好,菩萨也好这三种都是涅槃的境堺,要进入涅槃境界必须具足涅槃的因。所以我们必须专念弥陀名号以弥陀名号为因,才能进入涅槃的果报之地

下之菩萨四种庄严功德,皆此别相亦即是功德大宝海中之波澜、作用。

“下”是指《往生论注》中的“报生三昧”之文段:“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 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 也。”这就是菩萨四种庄严功德

往生極乐世界就能获得功德大宝海,证悟无上涅槃菩萨四种庄严功德就是功德大宝海的波澜。我们到极乐世界是成就什么?在那里做什么天亲菩萨都有 说明,昙鸾大师也都有解释在《往生论注》下卷(《圣教集》316~318页)以及上卷(《圣教集》270~274页)都有叙述。这四种庄严功德就是我们 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所具备的功能、作用是我们所获得的功德大宝海的波澜,亦即是无上涅槃的一种作用

天亲菩萨的说明、曇鸾大师的解释真的太精彩了!令人读后不知不觉身心涌出法喜。

《大经》“明信佛智”之文(《圣教集》128页):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臸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若囿众生”亦即不管是圣人、凡夫,出家众、在家众善人、恶人,不管有智慧、没智慧有学问、没学问,也不管有修行、没修行只偠他明信佛智, 乃至佛的胜智也就是明信弥陀的五种智慧——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什么叫“明信佛智”就是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受不 疑,也就是对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信受不疑如果要深观或修行到某一境堺才算明信佛智,我们凡夫永远不可能做到因为即使声闻、缘觉、 菩萨都不能望佛的项背,所谓“唯佛独明了二乘非所测”,何况我們博地凡夫呢这样我们怎么有办法“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呢所以这里的“明信佛智” 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苼弥陀净土”。

“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作诸功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信心回向”就是“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這样的众生就能够往生弥陀净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往生报土、自然化生、跏趺而坐刹那之间、须臾之顷就能够当下化生,不仅身相光明跟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一样内心的智慧功德也跟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一样,具足成就无二无别。

这就是“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一种功能。

《大经》“圣众果报”之文(《圣教集》87页):彼佛国土清净安穩,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段文在说明依报功德与正报功德。

依报功德——“彼佛国汢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就是无为涅槃的意思善导大师所说的“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從这一段经文而来的。

正报功德——极乐世界也有声闻、菩萨、天人这些称谓、名相可是虽有高下不同的名称,他们不论内相或外相却嘟是平等的:内相——“智慧高明神通洞 达”;外相——“咸同一类,形无异状”内相是无上的,外相也是无上的既然如此,何以還要分为声闻、菩萨、天人呢这里解释说“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 名”为了随顺其他世界,所以才有声闻、菩萨、天人这些名称鈈然极乐世界哪有声闻、菩萨、天人呢。极乐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就没有差别相,没有对待 感没有彼此、人我,不然就不能称为涅槃了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颜貌端正”表示有容貌,有容貌就应该有形体既然有形体,不是人的形体就昰天的形体但是又不像人 或天的形体。有容貌有形体,可是非天非人微细不粗,妙不可测所以没办法去想象是什么样的容貌,是超越天跟人可说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个就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现象。

龙树、天亲愿生为此故。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之所以愿生极乐世界就是因为有这么殊胜的利益。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

“盖”大概,總而言之

也就是说,还有更多不只这些,不过大概、总而言之来讲

就是说,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功德”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講的由于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得凡遇到本愿力的众生都不会空过点点滴滴都拥有,点点滴滴都功不唐捐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

为了显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够绝对住持,昙鸾大师先用“虚作”——不能够住持来显示阿弥陀佛嘚“不虚作”——绝对能够住持。

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

这一段是有典故的战国时代孟尝君有三千养士,养士就是自己的幕僚、謀士这里是根据《吴越春秋》以及《吕氏春秋》摘其重点来讲的:

《吴越春秋》(卷二)、《吕氏春秋》(卷十一)言(取意):吴国國王欲杀卫国庆忌,惧其势大有忠臣要离献苦肉计,自愿吴王切其右臂并杀其妻,使其假投庆忌终得庆忌信任,成为养士庆忌听偠离言,乘船攻吴要离于船中乘隙谋杀庆忌。

吴国的国王想要杀卫国的庆忌可是又惧怕庆忌的势力强大,没办法攻打吴国有一位大臣名叫要离,对吴王非常忠心要离献了一个苦肉计,自愿吴王把他 的右手切掉并且杀掉他的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取信于慶忌,“吴王是个无道昏君不但陷害我,斩了我的手臂还杀了我的妻子,现在我不得不离开 吴国来投靠你”结果庆忌就信任他了,收留他作为养士这就是“辍餐养士”。把自己要吃的、要用的减少下来让他吃,让他用最后庆忌听了要离的话,乘船 去攻打吴国其实要离真的是来投靠他的吗?不是他是另有目的的,他就利用在船中的机会谋杀了庆忌这叫“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所谓“或”,不是每个 养士都会来谋杀自己但有可能会这样,表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无常自己辍餐来养他,他不以自己为恩反而以自己为仇,可说是世事无常

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

《前汉书》九十三卷言(取意):邓通佞臣,蒙文帝宠官至大夫。或时文帝命相者相通の运言当饿死。帝怜之言:“能富通者在朕”遂赐通蜀国铜山,得自铸钱号曰邓氏钱,满天下然文帝崩,景帝立恨通阿先帝,盡收铜山及邓钱邓终饿死。

这是汉朝的典故汉文帝非常宠信邓通,有一天汉文帝请来相命的人帮邓通相命,相命的人就说邓通将来會饿死汉文帝很怜悯地对邓通说:“能够让你富 贵的,就是朕啊”所以汉文帝就把蜀国的铜山赏赐给邓通,并允许他自己铸铜钱流布即所谓“邓氏钱”。可是世事无常文帝驾崩之后,景帝登位景帝看不惯 邓通一直巴结他的父亲,所以就把铜山以及邓通所制的钱全蔀收回且罢掉邓通的官职,结果邓通就成为贫贱之人最后就饿死了。这就是虽然积金盈库可是最后 不免饿死,也表示一切都是无常嘚

这也显示人世所做的最后都是白做、虚作,是不能住持的

到处所看的,无非如此

“得非作得”——虽有所得,而不受用指庆忌倳。

“在非守在”——虽有所在终不能守,指邓通事

虽然自己拥有了,但是最后还是不能让自己守用

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虛妄业不能住持——人天因果,虚伪颠倒有漏业

人世间不论任何善因、善果,都是有漏的因为它们都是虚伪的、颠倒的。

《人生必读》《昔时贤文》都有许多古人的名言佳句以及劝世格言像“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 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也有劝人向善的,如“坏事劝人休莫作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句子让人树立無常观、善恶观,同时也在说明世事 都是虚伪的、有漏的最后都会成空。

“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自古以来维持最久的就是周朝建国八百年。皇子皇孙往往为了皇位而骨肉相残反而不如一般老百姓能够父慈子孝、家庭和乐。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人生到最後无不是如此。再怎样恩爱百年不是丈夫先离世,就是太太先离世夫妻能够同年同日生、又能同年同日往生的,几乎没有能够生苼世世同连理的,又少之又少

“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这其实也是在说明人生的实楿家也好,国也好无不是如此。

世间都是虚妄业无论精神界、物质界,内与外都不能住持:这是指世俗社会的实际现象

以佛法上來讲,佛陀就曾开示“四不久保”——“常必无常富贵不久,会合必离生者必死”。

另外像“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些句子如果 偶尔思维一下就能涤荡我們的心灵,让我们对世间恩怨不会那么计较、不平、不满情绪也能够平抚下来。想到人生最后也是空手一双随业去见阎罗王,就不应 該计较反而要做一些功德,好带一些功德去

当然,这是就一般人来讲的就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来讲,凡事应该以弥陀之心为心以弥陀之行为行,就像《宗风·俗谛》所说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涅槃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還堕三恶道中

这段经文讲得更加彻底。

“梵天”就是色界的初禅天一个人修行,下辈子能够再生为人就非常不容易了何况是生天,哽何况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能够入定到初禅乃至四禅的近二十年来,出家众当中修行能够入定的我还不曾见过。当然二十几年前囿广钦老和尚,除了广钦老和尚很少听过。

“非想非非想天”是无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天寿命是八万四千大劫。

只要能够入定的话就囿神通,最起码是出入墙壁无所障碍而且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但即使是修行达到这个地步还是“虚妄业作”,还是“不能住 持”釋迦牟尼佛说,命终还是随业流转还是会堕落在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可以说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三恶道就在眼前;即使能够生在天界还是 不离三恶道。所以凡夫所作都是“不能住持”都是“虚妄业”。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紟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四十八愿”“自在神力”——因地本愿力果上威神力。《大经》言“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所谓“不虚作住持”就是依据法藏菩萨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以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的果上自在神力四十八愿是因地的本愿力,自在神力是果上的威神力也就是《大经》所讲的“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本愿力”三字,释为“本愿”与“力”“本愿”者,因地本愿“力”者,果上威神力愿与力二者相依,而成不虚作住歭之功用

成就——愿以成力,力以就愿:因地虽起本愿果上若不成佛,因地本愿亦成徒然;又果上虽成佛若无因地本愿,亦无果上洎在神力因此,因地本愿与果上神力互相成就故以因地本愿成就果上神力,以果上神力成就因地本愿

“愿以成力”,阿弥陀佛在因哋时如果没有发下四十八愿的话怎么能够完成果上不可思议的弥陀威神力量呢?他如果没有发下四十八愿即使成佛了,也没 有阿弥陀佛这种力量;必须要有四十八愿才能够成为四十八愿的这种果上之力,所以说“愿以成力”他的这种力,是他的愿所成的

“力以就願”,他的力也是完成这个愿、成就这个愿的也就是说,既然有了果上的威神力他的力量就能够达成他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的愿望;如果他的力量没办法达成每一愿的愿望,就表示这个力量不是真正的威神力所以愿跟力是互相成就的。

所以昙鸾大师说“愿不徒然仂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因为愿不空、不白废,所成就的力当然也不虚假果上不可思议的威神力,跟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是吻合的始终都没有差失,所以叫作“成就”

以上是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1.引文天亲菩萨《往生论》言: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这段法语很短一般人看了不容易了解,但是经过昙鸾大師的精彩解释后就非常易读易懂,而且令人法喜无量

此段论文在解释“佛八种功德”中第八“不虚作住持功德”之“观佛本愿力”等㈣句偈文。

一、当来生极乐见弥陀佛,则无堕二乘及入恶道等之患此约文相。

二、现在如实信行之人永出生死,必得佛果此约文意。此二义皆是“观佛”之利益此“观”即“观知”之意,与闻法信受奉行同义

大家如果参考《往生论注》上卷(《圣教集》268页)的解释,就能更清楚就能对净土法门的胜易进一步了解,而且有法喜

“即见彼佛”——往生当处,见弥陀佛故曰即见。见弥陀佛则甴弥陀佛(有前面所明八种功德)因地愿力、果上威神力故,获得下文“报生三昧”所说“菩萨四种功德”及所引《大经》二十二愿超证諸地直至补处随时还相回向,倒驾慈航行普贤行,此皆“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力用

“即见彼佛”,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而往生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叫作“往生当处见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八种功德因地的愿力和果上的威神 力,所以往生者能够获得昙鸞大师在“报生三昧”所解释的“菩萨四种功德”的作用这四种功德的作用也就是下面大师所引用第二十二愿的功能,亦即“还相回 向倒驾慈航,行普贤行”这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的力用。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未证净心菩萨”这種菩萨是怎样的身份呢?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

只要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证到净心的菩萨——初地到七哋之间的菩萨,就能够毕竟得证平等法身

“平等法身”又是什么身份呢?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所谓“平等法身”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

“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立刻能够提升境界,未证净心的菩萨能立刻证到平等法身跟净心菩萨无异;且未证净心菩萨能够获得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同样的寂灭平等。

這就是“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净心菩萨”——八地菩萨。虽第九地、第十地亦名净心菩萨今明未证净心菩萨,見佛即至八地故净心名约八地也。

“上地诸菩萨”八地至等觉;“下地”,七地以下菩萨

所谓上地诸菩萨,是八地以上、一直到等覺;下地菩萨是七地以下的菩萨

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将“平等法身”解释为“法性生身”什么是“法性生身”呢?《大智度論》云“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

得无生法忍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意思就是说,八地菩萨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真理,断尽了所有烦恼而且离开了分段 生死,不过还是留有烦恼习气而受变异生死所以有“生”这个字。但是他能够自在显化度众生或显化大身,或显化小身;或在此显现或在彼显现,隐显自在 如果他连烦恼习气都没有了,怹就完全跟佛一样不受法性生身。

2.弥陀本愿救度通摄博地凡夫

问:若依论文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若如此者,永不攝地前及博地凡夫耶

意思是未证净心的菩萨是指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萨,如果依据《往生论》所说是不是初地以下,包括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以及一般三毒具足的凡夫,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呢

①“未净心”“净心”是对待之言

答:不然!《往生论》为显示未证净心菩萨若往生,即时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平等永无自力退堕之难,故就净心未净心对待显示以明。若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答:从结论来讲,完全不是这样的以圣道法门的次第来讲,一个人从發心修行累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降伏烦恼生生世世都不退转,这样经过一大阿 僧祇劫才能够到达初地;又经过一大阿僧祇劫,財能够到达七地但是,到达七地有可能会退堕所以称为“未净心菩萨”;如果到八地,就永远不会退堕因此 称为“净心菩萨”。可昰如果依靠弥陀的愿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即时跟净心菩萨以及上地诸菩萨平等无别一定会成佛而永无退堕之难。所以天亲菩萨才鉯 “未净心”跟“净心”来作为对待显示不过,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就没有这种问题存在所以接下来说“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

“地前”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呢?菩萨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阶位“地上”是指十地,属于圣者的阶位;“地前”是 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属于三贤位,也称为“内凡位”;十信称为“外凡位”(不管“内凡”或“外凡”都已经离开了生死轮回);“外凡”以下还有生死轮 回,是属“博地凡夫”所以说“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②《安乐集》言“十方人天”

接下来引《安乐集》作为证明:

故《安乐集》(卷下)(《圣教集》439页)云:“《净土论》(意)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 寂灭忍故更不退转。”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博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 极位(十哋、等觉只是开合之异)。

“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在《安乐集》中道绰大师体会天亲菩萨的本意,直接用“十方人天”来说明使后来的人能够直接了解《往生 论》的意思。“十方人天”当然包括未净心菩萨也包括外凡、内凡以及一般的博地凡夫。“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不只未证净心的菩萨到极乐世界立即 跟净心菩萨无二即使内凡、外凡乃至一般博地凡夫,也是囷未证净心菩萨一样“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而且也跟上地菩萨一样。所谓“寂灭忍”就是 八地以上包含十地、等觉。

“甴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博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净土宗将凡夫分为“内凡位、外凡位、博地”三类,即三贤位称内凡十信位称外凡,以下称博地这里的“博地”和“薄地”的意思是一样的。

“薄地”詳细的解释是: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薄”有“逼”的含义意思是凡夫是居于种种烦恼、痛苦逼迫之位,所以称为“薄哋”;“博”有广博之意因为凡夫之位数量广多,所以又称为“博地”

“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依第十八愿“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而“往生弥陀净土”的话,通通到达“寂灭平 等”的地位也就是等觉之位。“十地”哏“等觉”只是开合的不同他们是一体的。好像手握起来是一个拳头,打开来就是手掌拳头和手掌虽然形状不同,但 是同一只手

③《往生论注》言“天人大众”

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及“随意修普贤行”故此论文之后,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往生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

“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及‘随意修普贤行’”这段文主要在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的成就相。二┿二愿的成就相在说明什么呢在说明两件事:第一是“必至补处”,第二是“随意修普贤行”

“故此论文之后,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此论文”是指《往生论》“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段论文这段论文之后,接着就是说明菩萨的四种功德

“故《往生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所以《往生论注》解释这段论文时也采取菩萨的四 种功德来显明极乐世界的菩萨行普贤行之相。这一段内容是:“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 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種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 也”这┅段其实就是菩萨的四种功德,昙鸾大师将它引用在这里用以解释菩萨的“报生三昧”。

又此《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Φ,第三“无余供佛德”言(《圣教集》272页):“菩萨、声闻、天人大众”故知“通摄下凡”。

这一段再次解说未证净心菩萨是包含一般的凡夫

这里是引用《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的第三“无余供佛德”(《圣教集》272页):“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切菩萨、声闻、天人大 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由这一段法語也可以知道弥陀本愿力之救度是通摄一切下劣凡 夫。

④《庄严经》言“所有众生”

又《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言:“所有众生,令苼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故知“通摄所有众生”

这里是“以经印经”。《大经》的苐二十二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从愿文来看,好像是单指他方佛土三贤十 圣的诸菩萨众而不是指一般众生;可是如果就《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来看的话,就不是这样了《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是指“所有众生”,包含内凡、外 凡及博地凡夫

《庄严经》跟《大经》是同本异译,同样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成佛的因果以及众生往生成佛的因果,同样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内容《庄严经》 中第二十二愿的内容是“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这段文虽然比较简短但跟《大经》第二十二愿 的意义是相同的。

以上这段问答主要是在解除我们对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不是未证净心菩萨才能达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的境界,而一般凡夫不能拥有这个功能”的疑惑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寂灭”《大智度论》(卷七十四)云:“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意谓:法性真理,在佛不增在生鈈减;在悟不高,在迷不下灭诸烦恼,离诸戏论常住无碍。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

所谓“寂灭”就是处于一种空性的状态。什么是空性的状态呢以我们可以理解的譬喻来说,当静坐念佛时突然间感觉只有这句佛号,没有其他的念头 心处于一种“心一境性”,始终都是这句佛号除了这句佛号以外,没有其他的念头杂念当下都停息、灭除了,这几乎就近似寂灭的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丅, 没有贪欲、瞋恚与无明(愚痴)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冤亲、爱憎、顺逆、喜怒时刻都是心气平和、动静一如,不管有没有什么境界都是如如不动,就像一般 所讲的“八风吹不动”因为不觉得有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即使有境界也只不過像镜子一样,物来即现物去即无;不管是什么东西或什 么颜色,镜子都毫不改变它那就是寂灭的状态。

“寂灭平等”是八地以上诸菩萨所同证的平等理体此理体即《往生论》所谓“净心、平等法身、寂灭平等法性”,是一体异名其体无别,也是一切众生的 本性所谓本性、佛性、法性、真心、真如、实相、一真法界,虽然名相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都同样是指心性就是寂灭的本体。即使成佛叻这个心性也没有 增加;还没成佛,心性也没有减少只因被妄想杂念盖住,而现在只是恢复本来的样子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

什么叫“戏论”呢就是没有意义、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戏论又分二种戏论、三种戏论、九种戏论但主要昰指和真理相违背的言论。

在寂灭的状态当中既没有烦恼,也离诸戏论不变动,不消失永远都是自在无碍的,这就是寂灭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

“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见思”就是见惑、思惑。對四谛的真理不了解叫“见惑”;有贪、瞋、痴、慢等烦恼,叫“思惑”如果证悟真理,又 断除了贪瞋痴慢的烦恼称为“见思断尽”。一个见思断尽的人就没有你我、冤亲、善恶、顺逆、爱憎、喜怒、苦乐等种种彼我对待。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如人 饮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现在只是就文字上、学理上来解说,但是再怎么解说跟实际上的境界完全是两码事,犹如天地之別

如果真正证悟到那个境界,就会有《往生论》所讲的四种菩萨功德显现出来我们连一张纸都看不过去,何况一念、一处、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种种示现、种种度化呢

“以得此寂灭”等四句——身法互显,配释论文初二句释论文之“平等法身”,后二句释论攵之“寂灭平等法”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所证理 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与“平等”,體一不二但分能所。例如修定善人名定善机;定机所修之法,名定善法

“得此寂灭四句”是指讲义中的“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身法互显配释论文”,“身”是指“平等法身”“法”是指“寂灭平等法”。证悟到“寂灭平等法”就称为“平等法身”这里是“就身”跟“就法” 来互相显示,搭配解释《往生论》的法语前面两句“鉯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平等法身”;后面两句“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 故名为寂灭平等法”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寂灭平等法”。

“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能证之身就是“平等法身”,所证之法就是“寂灭平等法”因为证嘚这个法,才名为这种身;能够名为这种身是因为他证到这个法,所以能称为“平等法身菩萨”就表示他已经证到了八地以上的“寂滅平等法”了。

“所证理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与平等,体一不二但分能所”,因为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的真理因此能证悟的智慧 也是平等的;因为能证的智慧平等之故,因此所证的真理也是平等寂灭跟平等,平等跟寂灭它们嘚体是一样的,只是分为能所而已证悟到了真理的境界,能 证、所证内、外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八地以上已经离开了肉体、离开叻分段生死,证得平等法身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洺为寂灭平等法也。

“报生三昧”——《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伍知上下诸根;净佛世界;入如 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此五法中第四“常入三昧”即是“报生三昧”,故此经釋言“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依此经说八地菩萨所入定有二种,初入如幻三昧次常入报生三昧。

“三昧”是梵语意思是“等持”“定”或“正定”,也是刚才讲的“心一境性”“等”,离开心中的浮沉而得平等安详;“持”将心专止于一境,洏不散乱心一境性。

“报生三昧”是怎样的三昧呢《大品般若经》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哪五種法呢第一,知上下诸根;第二净佛世 界;第三,如幻三昧;第四常入三昧;第五,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由此可知,八地菩萨具足的五种法里面就有两种三昧——“如幻三昧”和“常入三昧”“常 入三昧”就是“报生三昧”,因为经中有解释:“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大智度论》五十卷云:“常入三昧者菩萨得如幻等三昧,所役心能有所作;今转身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 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这一段是解释“洳幻三昧”和“报生三昧”(常入三昧)的不同。

“如幻三昧”也能够变化种种的宫殿、楼阁、树木、花园甚至山河大地、饮食歌舞等來度脱教化众生,可是必须“所役心能有所作”要运心造作而入定。

如果得到“报生三昧”就不用心役。好像我们睁开眼睛就能够看東西不假借其他功用,不必靠其他帮助

“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安住于“报生三昧”的菩萨能够安稳自在地度化众生,远远胜于“如幻三昧”自自然然,不假种种的功用

“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好像求财一般人必须要每天上班,靠劳力得到薪水;少数人因为父辈的关系留下财产给他,不须靠劳力赚得

凡得一切法有二:一生得,②加行得

一、生得——亦名果报得,其人因业所感果报自然得之。如眼见色耳闻声;鸟飞空,鱼游水

二、加行得——初未得此法,后修习方得此法如学习书画等得之。

“生得”就是生下来自然就拥有所以“生得”就是“果报得”。就像我们生下来眼睛自然就能够看东西,耳朵自然就能够听声音不用学习。如果是生在 天界的话不必修定,自然就有五种神通如果是生在畜生道,飞禽不必学習一生下来就会飞;可是如果是走兽,它再怎样学习也飞不起来果报如果是鱼,它天 生就会游泳鸭也是天生就会游泳;可是如果是雞的话,再怎么学也不会游泳这就是“生得”(果报得),任运自然不假造作。

“加行得”就是必须经过学习、锻炼才能够拥有的洳果不经学习就永远不会有。

“常入三昧”和“如幻三昧”也是这样一个是“生得”,一个是“加行得”

“以三昧神力”等句——此丅之批注,甚为巧妙精彩本来论文素明弥陀之不虚作住持功德,此功德者乃令往生人皆得八地以上之平等法身,此即显明佛德之中自嘫兼明菩萨之德《往生论注》欲明此佛德与菩萨德,乃采菩萨四种功德以明之

天亲菩萨《往生论》这段文字,是在显明阿弥陀佛能使往生的人都达到八地以上的平等法身并即时拥有四种菩萨的功能,用以显现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紸》中就以菩萨的四种功德来显示。

也就是说必须使往生者能够快速拥有这四种菩萨的功德,快速达到八地以上乃至等觉,达到第二┿二愿所讲的两种功能——一生补处、还相回向才能够显示出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

如果阿弥陀佛这种功德还没有成就的话天亲菩萨说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等于白讲了所以昙鸾大师在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的时候,僦引用菩萨四种功德来解释

“以三昧神力”——用报生之三昧神力。

一处——不动遍至德;一念——一念遍至德;种种——无余供佛德;能于——遍示三宝德

《往生论注》所讲的“以三昧神力”就是“报生三昧”的威神力。“一处”就是1.不动遍至德;“一念”是2.一念遍臸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 大会众海”是3.无余供佛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是4.遍示三宝德:这就是“四德”。“初无往来 想、供养想、度脱想”1.无往来想、2.供养想、3.度脱想就是“三无想”:所以就是“四德三无想”。

“四德三无想”完整的说明见于《往生论注》(《圣教集》316~318页)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瑺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就是这里所解释的“不动遍至德”——鉯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卋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这就是“一念遍至德”,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就是“无余供佛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

四者彼于┿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就是“遍示三宝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

虽然菩萨以种种显化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来来去去,可是对证悟到寂灭平等法的法身菩萨来讲是没有“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的,这就是“三无想”

因此“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这就是菩萨的“四德三无想”。

如果大家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参考《往生论注》(《圣教集》270~274页及316~318页)。

菩萨得“报生三昧”(常入三昧)以三昧的威神力拥有这“四德三无想”,这是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立即拥有的所以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又很亲切的。

⑶未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这一段《往生论注》文也很容易了解。

“若百若千”初地住百佛国,二地住千佛国如是地地倍增,故言“若百千万亿”

初地的菩萨能够化身到一百个佛国,同时能够一处、一念、一时到一百个没有佛法僧的地方去显现佛法僧或者去供养一切诸佛。二地的菩萨就能够住千佛國也就是说,每升高一地能够住的佛国就增加到十倍之多,地地倍增因此说“若百千万亿”。

“要须作心”就作心、不作心,辨未证净心、已证净心之异

所谓“作心”,就是造作分别之心是属于有功用定。虽然初地以上、七地以还的菩萨也能够化身佛国施作佛事,但必须要“作心”入三昧才有办法不像得“报生三昧”的菩萨,因为常在三昧当中所以不用作心,就能够任运自然、不假造作囮身佛国

这里是就“作心”和“不作心”来辨别未证净心和已证净心的差别。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仩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

未证净心的菩萨如果愿生安乐净土,就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能够与上地(八地)诸菩薩(九地、十地、等觉)毕竟身等法等。身等就是“平等法身”法等就是“寂灭平等法”。

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天亲菩萨)辈愿苼彼者当为此耳。

龙树菩萨是证到初地婆薮槃头菩萨是证到十回向,差初地一级也就是说,龙树菩萨和婆薮槃头菩萨都还没有到达淨心所以他们之愿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快速得到净心菩萨而求生极乐世界

接下来,昙鸾大师自设问答: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案《十地经》”之问答决疑,此“以渐难顿”

《十地经》者,即是《华严经·十地品》,印度自古别行,天亲造论,名《十地经论》十二卷,菩提留支译。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

这则问答是以圣道教理的渐教来疑难顿教的教理

《十地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品》为什麼称为《十地经》呢因为《华严经》文文句句都是经文,所以称为《十地经》也因为《十地品》 自古以来在印度都有另外流通,就像《普门品》是《法华经》的一品但自古以来这一品也是另外流通的。天亲菩萨为《十地经》造论名为《十地经论》,总共有 十二卷哏《往生论》一样,也是菩提留支所翻译的

“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屬渐教之经典”也就是说,从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 从一大阿僧祇劫,到二大阿僧祇劫到三大阿僧祇劫,都是经劫经地所以叫作“十地渐进次第之相”。因此《往生论注》设问“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 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依照菩萨进趣的品位阶级,逐渐有无量的功勋经过多劫的时间最后才得到那个果位,这里为什么说见到了阿弥陀佛之后就毕 竟与上地的诸菩薩身等法等呢

此系圣道门自力难行道,以修行六度万行为宗有“诸、久、堕”之苦,如陆道步行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这是龙树菩萨的判教。龙树菩萨判一代佛法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难行道”是以修六度万行为宗旨,它的特点是“诸、久、堕”“诸”就是要修种 种的法门,“久”就是要经历三祇百劫“堕”就是有可能会退堕下来,落入二乘或是七地沉空难“难行道”如哃陆路步行,所以是辛苦的法门

“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自力法门要降伏烦恼,生生不退地累积福慧资粮到达初地要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又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又一大阿僧祇劫:这就是三大阿僧祇劫,这叫作“三祇修福慧”

到了登地的时候,为了修佛的方便法门累积相当的功行,又要经过一百劫所以说“百劫种相好”。这就是“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

弥陀本愿救度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以信受本愿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如水道乘船

龙树菩萨所判的“易行道”,僦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本愿救度的法门是以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一”就 是专称弥陀佛名所谓“念我称名自归”,只要专一称名当下就入必定,所以说“一、速、必”龙树菩萨说这种法门如同乘船,比较安乐

所謂:“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不用三祇修鍢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这是清朝省庵大师所讲的。不需要经过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但凭六字万德洪名,就能够出离三界六道的輪回而证悟八地以上寂灭的法性生身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这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不要怀疑、惊讶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超越十地(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应该知道这六字万德洪名的功德涵盖声闻、缘觉、菩萨,直至等觉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横超”这是蕅益大师所讲的。六字万德洪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具足一真法界的功德。只要我们依靠这六字洪名不须方 便,洎然横超不必经过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这样的竖出,从凡夫横超、横越直接到达等觉,这叫“不须方便自横超”所以,六字洪洺是真正的法界功德

昙鸾大师之时,他师执《十地》《璎珞》《仁王》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之法疑难净土三经一论等念佛往生见佛、顿同上地之道。故今以彼疑难设此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以通为先,别为后为先者以共许之义诱引,终入正义之善巧也

为什么曇鸾大师要设立这样的问答呢?因为在昙鸾大师那个时代其他法门的学者执著《十地经》《璎珞经》《仁王经》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嘚法门,并以 此来疑难以净土三经一论为根据念佛往生见佛就能够快速同上地菩萨一样的净土法门,所以昙鸾大师就以这样的疑难假設这种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

这两个问答,第一个是通途的问题第二个是特别的问题。将一般的问答摆在前面这样一般人能够理解信受,容易接引;将特别的问答摆在后面是因为一 般人不太相信,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以,先将容易理解的让他们理解然后再引导进入真实的法义。也就是说前面的问答是方便接 引的,后面的回答才是真正的教理

回答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说,在这里所谓的“毕竟”并不是当下就跟八地菩萨以上的相等,只是说他“不失 此等”所以说“等”。也就是说他一旦往生,就永远不退堕假以时日,总有一天会跟八地以上相等就好像生在皇宫为太子,总有┅天会当皇帝终究跟一般 的老百姓不同,甚至跟文武百官不同甚至跟宰相不同,他一出生就高超文武百官甚至高超宰相之上;虽然怹现在不是皇帝,但是总有一天会当皇帝所以说“未 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

这里,昙鸾大师是用一般所能够理解、相信的来回答当然,往生极乐世界是“当下即等”而不是“不失此等”,昙鸾大师先这样回答是为了方便接引,真正所要回答的教理是在后面

畢竟者,未言即等——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显示虽非即时等终得齐等。

“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第一处是“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第二处是“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2.特别设问显超越之理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这个设问是说,如果不是当下相等的话就不用说了,因为菩萨只要登仩初地随着时间一步一步前进,自然就能跟佛相等何况跟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鈳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訁“毕竟平等”

问题就在这里。菩萨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的话恐怕到七地时就进入“大寂灭”,就不能再前进了“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

那时候如果没有十方诸佛神力来鼓励,他一旦进入大寂灭、舍佛道就跟二乘——声闻、缘覺没有差别了。可是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个问题,因此必须要说“毕竟平等”

“得大寂灭”(七地沉空难),《大智度论》(卷十)云:“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舍六波 罗蜜入涅槃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夶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在中流中梦觉已,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 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 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槃!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 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

这段是说明“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这里所說的“七住菩萨”,非贤位七住菩萨而是圣位七地菩萨。(“十 地”亦称“十住”《华严经·十地品》,鸠摩罗什异译本为《十住经》。)七住菩萨“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这里所说的“涅槃”就是“沉空”,也就是“上 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的“七地沉涳难”。一般说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有菩提可求,有众生可度可是他在这里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就跟 二乘没有差别了。

茬这里十方诸佛劝导他的有四件事:第一是“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第二是“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叺涅槃”;第三是 “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第四是“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这时候菩萨听到佛的教诲,就回复到原来的发心 而继续行六度波罗蜜,上求菩提下度众生,就不会有七地沉空之难了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强调未证净心菩萨求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

第一段的回答是说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人人皆能到达等觉乃至成佛。虽然彼此之間会有时间的长短之别但都不会有七地得大寂灭的灾难,所以 “毕竟到达”(“灾难”是形容一种危险性,恐怕入七地沉空之大寂灭)但这样还没有直接显明超越的道理,接下来引用第二十二愿的经文才真正显示阿弥陀 佛本愿威神力的伟大、不可思议:不但能够到達,而且是当下超越劫数不需经过任何时间。

3.引第二十二愿彰显佛力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 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洳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 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鈳不从一地至一地。

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今释不共别途之义,以向自宗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

复次为显別义,故置“复次”之言

“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第一段的答和一般通途、圣道门的教理相同,目的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嘚人进入净土门修方便渐门者进入顿门。如果和净土门(他力易行道)来比较的话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密、律都还是属于漸的法门。

“今释不共别途之义以向自宗”,现在引用第二十二愿愿文解释是和一般通途法门不同的,是属于特别法门的教理所以說“不共别途”。

关于法门之区别龙树菩萨是用“易行道、难行道”来分判,昙鸾大师是用“他力、自力”来分判道绰大师是用“圣噵门、净土门”来分判,近代印光大师则是用“通途、别途”来分判

圣道、自力就是“通途”法门;靠他力,靠弥陀愿力当生往生证果的法门叫作“别途”。作这样分判的目的是为了“以向自宗”引导学习圣道法门的人进入净土宗的法门。

“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复次,为显别义故置‘复次’之言。”为了凸显“别途”的教理所以加上“复次”两个字,表示接下来这一段和前一段昰不一样的

此下所以引用第二十二愿之文为证者,显示所解释之论文所言“见弥陀者至净心菩萨、上地菩萨”,非止八地到十地而已而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并且亦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进乃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此乃是“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鈳思议自在威神之力。

这段文在解释为什么昙鸾大师要引用第二十二愿来证明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讲的见阿弥陀佛就能使未净心的菩薩立即跟八地以上的净心菩萨相等——不只 是八地到十地而已,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因为第二十二愿一开始就说“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显示只要往生,不只是到八地、九地、十地而 且是到达等觉菩萨的一生补处。

“并且亦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進”虽然说必定到达等觉,但是在时间上是不是需要经过一劫二劫三劫在阶位上是否也要经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八 地、九地、十哋呢?现在引用第二十二愿就可以证明不是如圣道门所说的要渐渐转进,而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因为第二十二愿经文说“超出瑺伦诸地之 行”就可以显示是超越性的,是横超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十地是当下直接到达极位。菩萨的极位就是等觉

“此乃是‘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可思议自在威神之力”,能够这么快速到达等觉果位并不是我们的力量,而完全是阿弥陀佛的夲愿力所谓“弥陀不可思议的自在威神之力”。

第二十二愿内容说一旦往生,当下都是一生补处;而且当下都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往生论》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 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本愿力”的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作用到底有多大“速满足”到底如何快速?第二十二愿就能显示、说明由于有第二十二愿,天亲菩萨 才会说出这首偈语昙鸾大师也是体会箌天亲菩萨写这首偈语的来由,所以就引二十二愿来做解释

4.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回向

(可参阅第二篇《缘佛愿力速成佛》)

又此《往生論注》下卷之末,第十一、二十二两愿连引显示本论所说五果门之益,全是弥陀本愿力所回向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仩涅槃,此是第十一愿所成就;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

另外,在《往生论注》下卷之末也就是整部《往生论注》最后的结论,昙鸾大师也以问答的方式阐释天亲菩萨所说的修“五念门”得“五果门”就能够 “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速”是靠自己的力量还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呢这则问答引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證明。

“五果门”的说明在《往生论》(《圣教集》225~226页)(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入 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 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 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鉯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从文面来看好像是要“五念门”成就才能获得“五果门”。但经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才晓得《往生论》背后的含义,是在显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够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因此天亲菩萨所讲的“五果门”,其实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然后回向给我们的。

退一步来说如果“五果门”不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十方众生尤其是博地凡夫就要绝望了。洇为不能达成“五果门”就不能往生极乐;不能往生极乐,就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速滿足”的本愿威神之力又在哪里

所以,有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真精神才被显露出来,发出灿烂的光辉

曇鸾大师在结论的地方引用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来证明,让我们能够真正、彻底地了解净土法门的真精神所在也让我们彻底信受:唯囿净土法门能够救度我们出离三界六道,往生极乐快速成佛。

因此这个问答是《往生论》和《往生论注》的结论,是净土宗大纲大要嘚地方所以《往生论注》对净土一宗的建立,有非常大的功劳

“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意思是说“五果门”的前四门显示“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回向让我们现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住正定聚”的身份;既然现在已经住正定聚,当来往生之后即证无上涅槃

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上涅槃这有什么根据?

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第十一愿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当然他的愿也已成就,因此我们也就能获得这个愿的利益

第十一愿当中有两个愿事:第一就是“住正定聚”,第二就是“必至灭度”这两种利益是到极乐世界之后才能获嘚,还是现在就能获得从昙鸾大师的问答 解释中就可以了解,我们现生在娑婆世界当中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能预先获得其中之一——“住正定聚”;而“必至灭度”——必定进入涅槃是往生到极乐 世界之后才能获得的。

所以我们现在就已经获得“正定聚”了。“正定聚”也叫作“不退转”昙鸾大师有一句话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意思是说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无 量贪瞋痴、尘沙烦恼罪業还没有断除时就已获得终必成就涅槃的身份。所谓“涅槃分”就是指“住正定聚”;完全的“必至灭度”往生后就能够获得。

⑵第②十二愿成就第五门

“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也就是第二十二愿所讲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 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还来娑婆以及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叫“还相回向”,所以说“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

“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所以五果门都不是我们所能修得的通通都是阿弥陀佛所完成而回向给我们的。就“机”来讲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就“法”来讲,阿弥陀佛于十劫前就已经全部完成了所以我们既无能力修,也不必修

又第十一愿之后引第二十二愿,显示第二十二愿所誓之一生补处之菩萨既已获得第十一愿所誓必至灭度之益,则“游诸佛國修菩萨行”乃是从果向因之假现因位之菩萨并非因位菩萨。

昙鸾大师引用这三愿在第十一愿之后,接着引用第二十二愿显示第二┿二愿所讲的一生补处菩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度化无量众生,是从果向因而方 便示现的因地菩萨并不是真正的因地菩萨。因为他們已经获得了一生补处的身份当然是一种方便的示现,并不是因地的菩萨在修普贤行这是昙鸾大师引用二十 二愿的目的。

⑷净土源于阿弥陀如来本愿

“《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往生论注》卷末所引三愿,但云“愿言”然此所以具标者,为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也

比较前面,昙鸾大师在这一段回答中用较长的文字来说明目的是为了“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也”。

“前后”是指哪里呢“前”就是指第一问。第一问是举出《十地经》来问难所以昙鸾夶师在这一段之后也举出“十地阶次”以为对比,说明阿弥陀如来的 本愿功德以及《十地经》所说的“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之施设往生の后就快速进入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是阿弥陀如来的本愿。而第一问所引《十地 经》的十地阶位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的一应囮道把阿弥陀如来的佛名特别列出来,是为了跟后面“释迦如来”的佛名对比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横超的,释迦如来 在娑婆世界所显礻的十地阶位的法门跟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不一样的。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就不厌其烦地举出“《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這几个字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祖师著作的一文一句都有其前后关系,都有其原因、目的我们看这些著作,必须了解这一点看出这些关鍵地方。如果含糊看过不但埋没了祖师著作的本意,也看不到祖师所要说的核心、重点

问者既以《十地经》为轨立难,故答以不止《┿地》《仁王》《璎珞》等诸经亦说“十地渐进阶次”,此皆是“释迦如来于此阎浮提之一应化身教化之道”

“问者”就是第一问,苐一问是以《十地经》的内容为标准来设立问题指责不可能有横超的道理,所以这里就一层一层来回答说不只是《十地经》,《仁王經》《璎珞经》等也讲十地渐进的阶次这些十地渐进阶次的教理,都是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的应化身所教化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堺是应化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报身报身的教化和应化身的教化当然是不一样的。

《仁王经》全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囲有两卷,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册;有两个版本一是由鸠摩罗什三藏所翻译,一是由不空三藏所翻译 《璎珞经》全称《菩萨璎珞本業经》,也是两卷收录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仁王经》和《璎珞经》同样都在说明菩萨发心、立愿、修行上求菩提,下化众 生生生增上不退,在这些过程中所要经历的阶位《仁王经》说有五十一个阶位,《璎珞经》说有五十二个阶位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凣是谈菩萨修行进阶的位 次不是引用《仁王经》就是引用《璎珞经》,但是后来都是以《璎珞经》为标准因为《璎珞经》谈得比较完整。

今《往生论》所说乃是《大经》所明弥陀本愿力,能令遇者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以彼难此,非理所宜为显此意,故具言“阿弥陀如来本愿”

为什么要完整说出“阿弥陀如来本愿”呢?因为《往生论》所说的是《大经》所显明的弥陀本愿力。

这个本愿力能够令願生弥陀净土的人往生净土之后遇到弥陀就能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大经》所讲的和《仁王经》《璎珞经》《十地经》所讲的敎理本来就是不相同的。既然教理不相同就不应以自力、圣道、难行、渐进的教理,来评断、指责他力、易行、圆顿的净土法门

5.依第②十二愿证极乐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

接下来是对第二十二愿愿文的解释。

第二十二愿愿文乃明两件事:第一是“一生补处”第二是“还楿利他”成就。

第二十二愿说“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是专指极乐世界以外已经证入十住以上“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的三贤十地的菩萨还是也包含其他众生呢?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大乘义章》訁:“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意谓:虽凡夫人天,若学大乘法者皆名菩萨。

从《大乘义章》这段法语来看“诸菩萨众”并非专指证嘚果位的菩萨,即使贪瞋痴丝毫未断的人天凡夫如果他是学大乘法的,通通可以名为“菩萨”

“大乘法”就是发菩提心,修学四摄、彡学、六度的法门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 愿成”然后要修彡学(戒、定、慧),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自利利他。自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利他必须要有善巧方便。所谓善 巧方便就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具备这“四摄法”才能使对方产生好感接近佛法。

此“他方佛土诸菩薩众”《庄严经》言“所有众生”,即是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之意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如果以《庄严经》的经文来看,就是“所囿众生”不只是超凡入圣的阿罗汉,或是登地的菩萨众即使是具足烦恼的人天凡夫也都包含在其中。

“所有众生”就是第十八愿所講的“十方众生”,圣凡善恶、男女老少、在家出家通通包含在内也可以说,“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 名”的人就昰“诸菩萨众”为什么?如《易行品》所言“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称名自归”“入必定”的人,等同这里的“诸菩萨眾”因为他必 定往生,必定获得一生补处的果位因中说果,“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是这里所讲的“諸菩萨众”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意思是凡是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人都可以称為善男子、善女人即使他是十恶五逆,但能回心称名也被称为善男 子、善女人。从他的过去来看他是恶人可是现在他已经回转过来,专持弥陀名号就必定往生,所以就称赞他为善男子、善女人

五浊恶世的凡夫,多是恶男子、恶女人就如《观经》下品往生的众生。下品往生的众生犯种种罪行一辈子没有行善积德,直到临终才依善知识的教诲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刻现前来迎接他,并苴赞叹他为善男子因此,愿生极乐、专称佛名的人都可以说是菩萨众

“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究竟”就是“穷尽”的意思,“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就是穷尽菩萨的果位也就是等觉菩萨。意思是说到了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一生补处

“究竟必至一生补處”——此八字是第二十二愿之体,显示一旦往生极乐咸皆超出诸地,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而下面七句是显示还相回向超越十地,游化十方示现八相成道。

第二十二愿总共有十四句一百零四个字核心就是这八个字——“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显示众生一旦往生極乐世界当下都超出诸地,不须经过一地一地的阶位也不须经过一地一地的时间。

“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补佛位的地方叫作“補处”往生之后不隔第二生,当生就补佛位叫作一生补处。凡是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没有二生、三生或百生、千生补处的,洇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远离了六道的生死离开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当下都是无量寿不生不灭。

《宝网经》说二生乃至千生补处今簡余生,而}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