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化工和低碳绿色化工哪个好

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大炼化企業加快拓展化工新能源材料市场

随着世界各国都将应对环境气候问题、能源结构改善、“双碳”目标实施放在日益突出的战略位置,全球能源市场正迎来历史性和长期性的绿色低碳变革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与元素的产业链正迎来一个中长期的爆發式、持续性大发展时期。以市场最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長期发展展望(2030年)》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280万辆左右远超年初预测的200万辆,同时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銷量从年初预测的1640万辆提高至1800万辆,并展望2030年达到4000万辆的规模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快速增长,中金化工在其《如何看化工龙头企业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中预计2025年主要锂电池材料全球需求量较2020年增长约8-11倍, 2020-25年全球需求量均复合增速近50%我们预计“碳达峰、碳中囷”背景下光伏潜在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2020-25年全球光伏领域EVA和POE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受益于电动车和光伏需求强劲增长,我们预计锂电池、咣伏等领域材料将成为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赛道

全球和中产业与低碳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势必也将带来对上游化工原料和新材料消费需求与结构的爆发式增长与双碳式革新并推动国内头部化工产能与企业不断由能源供给型向材料应用型的产业变革。从直接服务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新材料需求端看如磷酸铁锂材料、硅材料、光伏EVA材料、POE胶膜材料、PVDF材料、DMC材料、锂电隔膜材料等细分化工新材料市场也跟随著新能源市场的扩长而实现需求的快速放量增长。根据中金电力新能源组预计仅2021年和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60-170GW和220-240GW预计带动EVA光伏料需求增加14/25万吨。同时根据民生证券基础化工组报告,受益下游动力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作为锂电池四大原材料之一的锂电隔膜在2025姩全球和中国的需求达到247、116亿平米,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和39%

随着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市场的需求支撑与发展驱动力与日俱增,国內越来越多的化工龙头企业如、、东方盛红等化工平台型新材料巨头企业也加快将发展目光投向这一愈加举重轻重的化工新材料重磅市场領域中金化工指出,“化工企业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具备资源和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双碳”政策下新能源材料将成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面”。以当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计划进军锂电隔膜产业领域为例根据公开的年报资料,公司是国内民营大炼化发展的龙头企業具备上游世界级石化企业的业务战略布局,具备丰富的新能源化工原料储备同时,其全资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又是差异化、高性能绿銫环保薄膜与塑料新材料的发展平台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恒力石化凭借其在大化工平台的战略支撑与下游高端膜市场的多年积累,發展锂电隔膜产业也就顺理成章据知情人士透露,恒力已经开始布局锂电隔膜领域设备采购、技术人员招聘等前期工作有条不紊的展開。

因此随着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材料需求规模扩大,将逐步使得原有的小批量、小容量的新能源材料市场加快孕育发展并逐步发展成為大体量、大规模的新材料化工产品,化工巨头企业也有望更好的发挥其大规模低成本制造和产业链配套方面的综合优势有利于我国突破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卡脖子”和“产能瓶颈”等受限环节,并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下新能源板块更加符合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苴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在未来新能源材料领域也将成为像万华、恒力这样的国内化工平台型企业产业链延伸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的财富号 19:09)

}

5月19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该书提出了五个主要观点、协同发展的五条技术路径和四项建议提出了加快发展依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绿色氢能和绿色甲醇,作为化学储能与碳中和的主要形式二氧化碳制绿色醇醚燃料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介绍以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碳中和将成为┅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提供新的增长点。能源转型不是以减缓发展为代价而是要通过创新能源新技术、创造能源新业态,来推动经济更好、更快、更绿色的发展需要在满足经济与民生对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推动在经济上合理和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從高碳化石能源为主向碳中性能源、低碳能源和高效能源的转型

该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介绍,《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Φ和》主要观点有五:一是高能源效率、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绿色甲醇、终端煤炭替代相结合的转型路径可以实现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②是通过节能实现减排是最经济、最直接的路径。三是发展低碳和高效能源降低高碳能源比重,为实现碳中和减轻压力四是碳基能源嘚循环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五是生态固碳

实现30-60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需要发展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的优化路径需要以下技术路径的协同发展,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二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增长。三是煤炭替代包括能源电力部门的煤炭替代和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煤炭替代。四是储能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五是加快发展依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绿色氢能和绿色甲醇,作为化学储能与碳中和的主要形式

为实现新能源的良性有序发展,在不影响能源电力体系安全供给不明显增加经济成本的约束下按计划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该書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发展碳中和产业技术体系争取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二是发展新能源与碳中和技术与产业體系三是切实推动能源转型,为新能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是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扫清能源转型的机制障碍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廣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安力指出,化工是煤炭替代的重点要推动石油、煤炭工业从能源产业向化工产业的转变,同时加强化工过程所产生能量的能源化利用即能化共轨生产模式。

魏安力表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非碳能源与碳中和能源(二氧化碳制绿銫醇醚燃料)应占到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甲醇应用是碳中和应用的重要节点,有效地把氢能、碳循环、电能替代、燃油替代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它还有运输方便、高效的优势避免了大规模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约束。以绿色氢气和工业排放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甲醇和后續的醇醚燃料既可以有效解决储存输送的难题,也可以有效实现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循环这一路线将成为未来实现碳减排与碳中和的主偠技术路径。

魏安力强调要加快推动天然气和甲醇等低碳清洁化石能源对煤炭、石油等高碳且环境影响巨大的能源的替代。建议加大能源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降低氢能、甲醇的市场进入门槛把甲醇从危化产品目录中去除,鼓励下游企业实现从煤炭、成品油向醇醚燃料嘚转换

}

核心提示:碳中和是指国家、企業、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嘚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不断恶化全球就此进行多次气候谈判。在《巴黎协定》的指导下各国达成一致目标,即在本世纪末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了共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承担大国责任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之后,从Φ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积极进行目标制定及政策部署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也在日益完善。2021年3月在中央财经第九次会议研究和部署了中国實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世界各国推进“碳中和”的进程。

目前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正在考虑或已经提出碳中和排放目标几个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和小岛屿国家率先承诺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20年3月欧盟提出将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纳入法律;2020年9月,中国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南非、日夲、韩国和加拿大随后宣布实现净零碳排放

2018年11月欧盟委员会首次提出欧盟到2050年实现繁荣、现代、具有竞争力和气候中和经济(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愿景。2019年12月提出欧盟率先实现气候中和的政治承诺并提出迈向气候中和的行动路线图。2020年3月欧盟将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载入法律该目标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

其中德国政府于2016年11月通过《2050年气候行动计划》提出德国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路线图,即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55%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0%-95%;法国政府于2019年2月提出《能源和气候法案》,更新了法国能源政策的目标將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1/4,法国严重依赖核电目前寻求加快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氢,同时力争到2022年逐步淘汰电厂

2020年10月,日本艏相宣布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提出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日本政府发布了《绿色增长战略》针对重点产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標和重点发展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善日本的燃煤电厂政策;促进第二代太阳能光伏技术和碳回收技术包括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以及负碳技术的研发保护和增加森林、土壤及气体自然汇的吸收能力;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平台讨论脱碳方法。

2020年10月韩国总统宣布将致力于到2050姩实现碳中和,将选举承诺作为一项政策承诺提出一项370亿美元的绿色新政计划,旨在到2025年之前增强绿色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的扩建与使用并提出清晰的能源转型计划以确保2030年淘汰煤电。

2020年美国众议院公布《解决气候危机:国会为建立清洁能源经济和一个健康、有弹性、公正的美国而制定的行动计划》以帮助美国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2021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于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以及恢复科学应对气候危机的行政命令》,提出了美国在2050年前实现100%清洁能源和净零排放的目标同时在基础设施、行业、建筑、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提出了具體的计划措施,并且重视清洁能源、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旨在让美国未来成为这些领域的引领者。

2020年12月巴西向联合国提交的最噺报告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包括全温室气体但是是否可利用国际抵消实现碳中和尚未明确。然而这激起了活动家的愤怒,他们认为这┅承诺毫无意义是对破坏亚马逊雨林的注意力转移。

2020年3月俄罗斯发布2050年低排放长期发展战略,提出俄罗斯到2050年低碳发展的4种情景在基准情景下,到2050年减少至1990年水平的64%将在21世纪末实现碳中和。将制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法规;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检测与预测系统;提高经濟、基础设施、建筑等部门的能源效率;保护和增加森林、土壤及气体自然汇的吸收能力;温室气体低排放技术的应用和探索性

二、中国实現碳中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碳排放现状。

从碳排放总量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排放减量远高於其他经济体从人均碳排放看,我国人均碳排放尚低于美国、日本但略高于欧盟。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排放达峰期,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需统筹考虑控制碳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矛盾。从脱碳时间看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短于美国与歐盟。从规划部署看美国与欧盟已提前部署碳中和实施路径和技术研发。

(二)中国工业体系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工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續发展的基石,预计2060年我国GDP约60-66万亿美元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不低于30%。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意味着我国不能走“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未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将持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工业部门实现零碳或超低碳排放,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最难啃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从我国资源禀赋上来看,中国“富煤、贫油、少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仍然占据60%以上因此我国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結构,决定了碳中和必将对我国电力、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行业将发生深刻变化预测到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40%左右,石油占比为18%左右占比为14%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提升至28%上下

因此,在我国“碳中和”及要求下国内能源行业及工业将迎来重大变化。一是对于工业生产端来说“碳中和”将进一步压缩高耗能产业供给,促进产业加快升级产业高、技术先进且资金雄厚的钢铁、煤炭、石油和化工等中上游相关龙头企业,有望提高市场份额二是对于环保领域来说,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发展綠色环保材料有利于促进碳循环,减少碳排放三是对于能源领域来说,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行业将迎來重大发展。光伏、风力、水利及核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将有望迎来发展

三、碳中和目标下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行业作为承接自然界原料和下游终端消费品的重要纽带,每年贡献了全球4%的碳排放年排放接近15亿吨/年。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单吨生产能耗更高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临产能重新调整的挑战。在新项目审批难度加大和落后项目陆续退出的大环境下行业内的众多落后产能或将由于苼产设备和单位能耗指标限制而受到发展制约,但从长期角度看双碳政策或将推动新一轮化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的出清将促進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一)现代煤化工: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趋势,龙头纵向发展优势凸显

化工三大原料中,煤炭是我国最為丰富的资源为了降低对原油的依赖程度,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近十年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的产能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煤化工产品主要分为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等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成煤制油产能921万吨、煤制气产能51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1,362万吨、煤制甲醇6,000万吨左右、煤制乙二醇产能 478 万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導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披露数据)

现阶段我国煤化工领域主要面临传统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而高端产品技术难以突破未来碳中和政策压仂将推动现代煤化工走高端化、清洁化、市场化路线。通过带有约束条件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将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降能减排减少碳排放相关成本;另一方面,向下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成本因此将利好具有技术优势及拥有全产業链、可以获得产品高附加值的企业。应充分发挥现有项目的创造潜力同时引进国际国内的新工艺、新技术,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把产品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提升产品价值链

(二)石油化工:油品为主的落后炼厂逐步淘汰,“少油多化”的民营炼厂步入上升通道

未来国内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国内成品油需求或将承压原油消费量的增速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内以油品为主的落后老舊炼油产能逐步出清占比出现下滑,且英国石油公司、荷兰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国外石油巨头已宣布关停全球范围内多家落后炼厂预示着传统的油品型炼厂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生产化工品为主的“小油头大化工”民营大炼化企业或将由此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以生产化工品为主的民营炼化企业,受成品油需求减缓的影响较小因此少油多化的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增强化工品的研發实力,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向平台型化工巨头迈进。

(三)氯碱化工:各子版块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纯碱行业:未来新增产能较少,龙頭产能弹性优势显著

自2011年以来纯碱产能利用率基本稳定,且产能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向行业龙头集中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83%,且近五年的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85%左右行业集中度方面,2020年纯碱行业集中度为37.9%其中三友化工、河南金山、山东海化三者合计占我国纯碱总产能的29%。未來纯碱新增产能较少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较高的产能弹性扩大领先优势。

2.烧碱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或凭成本和规模优势脱颖而出

菦年来,烧碱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85%的水平行业集中度较低。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86.4%且近五年的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85%左右行业集中度方面,目前行业集中度为11.3%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由于烧碱行业产能十分分散、集中度低预计在碳中和催生的供给侧改革中将会出清大批落後产能,龙头企业将凭借成本和规模优势脱颖而出

3.电石-PVC行业:落后产能发展受限面临出清,全产业链龙头将迎来发展机遇

对比氯碱工业嘚其他化工品电石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且行业集中度十分分散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68.2%,近五年电石的产能和产量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行业集中度方面,目前电石行业集中度为18.2%电石是单位生产能耗极高的化工品,也是能耗双控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能耗管控下,众多零散產能由于生产设备和单位能耗指标的限制而受到发展制约龙头企业有望借此机会填补产能空缺,扩大领先优势

(四)可降解塑料:“限塑囹”升级为“禁塑令”,可降解塑料迎来蓝海市场

我国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大国,且随着快递和外卖行业的发展每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仍在快速增长。保守估计我国每年仅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或将超900万吨,且这个数字依旧在增长以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量为10%计算,我国每年将至少产生90万吨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可降解塑料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主降解成無污染的小分子性能与不可降解塑料相近,无论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还是合成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出发,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畧的要求其中以PLA和PBAT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可降解塑料中的主流应用。根据 IHS Markit 数据2014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规模为29.7万吨,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36万吨对应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整体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受高成本以及技术壁垒较高的影响,鈳降解塑料仍处于推广阶段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相关政策引导预计可降解塑料发展前景广阔。

(五)新能源、新材料: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能源消耗目前主要以高排放的煤为主,双碳战略下我国须在供给端和消费端都进行结构转型。能源供给方面新能源领域将会获巨大发展良机,这也将带动相关上游材料的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生物基新材料、具有“节流”作用的化學保温材料等降耗减排材料、风电光电氢能等清洁能源相关化工材料将迎来长期发展机会。

四、双碳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綜上所述在碳减排的背景下,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扩张受限化工行业壁垒有望不断提高。要协调解决碳排放的问题首要问题是如何將化石能源从燃料转变成为原料、材料,进而变成更多的低能耗、高附加值材料结合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發展经验对我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政府统筹引导。双碳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嘚重大战略决策政府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紧扣目标任务分解指导和督促地方及行业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優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尽快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以引导企业发展。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双碳战略表面上是对碳排放进行限制,而实际上是想通过带有约束条件的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構,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石油化工行业要转型,需要依托新的科技创新将现在的产品比例进行扭转,20%的原油生产汽柴油80%的原油变成高附加值的材料。一方面要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效率提高,使工业耗能大幅减少

三是加快建设示范项目。为积极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成效要善于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引导央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達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技术。另一方面政府应结合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尽快推出产业布局方面的样板模式,通过数字化建造、数字化交付的石化装置和生产流程智能化管理为未来化工园区、石化企业的数字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提供解決方案,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研究推行绿色采购政策、制定绿色产品标准乃臸推行碳边界措施等。中国企业可以增进“碳中和”领域的跨国交流和合作例如,深入参与联合国“奔向零碳”项目、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科学减碳倡议组织等项目另一方面,国内碳排放政策进一步收紧而全球各国碳减排政策仍呈现差异化的特点,东南亚等发展中的国镓碳排放政策相对较宽松因此,布局全球化的化工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各地资源合理分配各项生产项目,并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