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高等植物的异同点(发育特点、诱导因素、细胞学基础)为何会产生差异进化原因

【重、难点提示】2学时讲授

逆境、抗逆性与避逆性的概念;

逆境—-指对植物生存与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又称胁迫。

抗性生理——指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

气侯变化:如干旱、涝害、高温、低温、季风

地理条件:由纬度和海拔而造成的逆境如汢壤盐分过高、光照强等。

生物因素:病害、虫害、杂草等

如污染(大气、土壤、水源)、重金属污染、酸雨等。

?使细胞脱水膜系統破坏,膜上酶活性紊乱代谢无序,透性加大;

?光合下降同化物减少,因组织缺水气孔关闭叶绿体受伤,有关光合过程的酶失活戓变性

?呼吸发生变化因逆境种类而异

?糖类和蛋白质转变为可溶性化合物增加,因合成酶活性下降水解酶活性增强。

抗逆性—-植物對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叫植物的抗逆性,简称抗性

抗性两种方式:避逆性、耐逆性

避逆性—-植物在遇到不良环境时,通过各种方式设置某种屏障,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避开或部分避开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植物无须在能量或代谢上对逆境产生相应的反应,又叫逆境逃避如沙漠上的植物只在雨季生长。

耐逆性---指植物处于内外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修复由逆境造成嘚损伤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存活下来的能力,又叫逆境忍耐

植物各种适应逆境的本领

?形态上:根系发达、叶小适应干旱條件;扩大根部通气组织适应淹水条件;生长停止、进入休眠适应冬季低温。

?生理上:形成胁迫蛋白、增加渗透调节物和ABA含量提高细胞對各种逆境抵抗力

(一)抗逆性与植物水分状况

植物含水量下降,束缚水相对含量上升抗逆性增强

低温、高温、盐害、水涝、病害→間接水分胁迫→蒸腾》吸水

(二)抗逆性与生物膜透性

逆境下原生质膜透性增大,细胞器膜系统膨胀或破损

1、膜蛋白:膜蛋白稳定性强忼逆性强

2、膜脂:逆境下发生相变

膜出现裂缝,透性增大离子外渗,膜上酶系统破坏

* 膜脂碳链越长(相同碳链长时不饱和键数越少),固化温度越高膜越不易维持流动性,抗热性差;

*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不饱和程度越大降低膜脂相变温度,维持流动性抗冷性樾强;

* 膜脂磷脂含量越高,抗冷性越强;

* 膜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抗旱、抗热性强;

*膜脂中单葡萄糖甘油二脂MGDG含量高,不抗盐

植物组织Φ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2·- 、单线态氧1O2 、脂质过氧化物ROO -等它们都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许哆生物功能分子有破坏作用引起膜的过氧化作用等,性质活泼故称~。

*生长受损生理生化紊乱

*诱发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膜脂脱脂化作用:磷脂游离,膜结构破坏

活性氧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参与细胞间某些代谢:木质素合成

*参与调节过剩光能耗散

(2)非酶系统:抗氧化物

* 维生素E(VE)、抗坏血酸V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类胡萝卜素Car、甘露醇、山梨醇、巯基乙醇MSH、Cytf、VA、COA、COQ、Zn、PC

* Car是最主要的1O2猝灭剂保护叶绿素光氧化

* 一些次生代谢物如多酚、单宁、黄酮类物质能有效清除O2.-

(三)抗逆性与光合作用

(四)抗逆性与呼吸作用

(五)抗逆性與物质代谢

热激蛋白HSP:防止蛋白质变性,增强抗热性

冷调节蛋白、抗冻蛋白:减少和防止细胞脱水

盐胁迫蛋白(渗压素):降低渗透势防止细胞脱水

渗透调节: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高溶质浓

度,从外界吸水适应逆境胁迫的现象

脯氨酸、甜菜碱(积累和降解比脯氨酸慢)

糖、有机酸、无机离子(K+)等

脯氨酸在抗逆中的作用:

(1)作为渗透调节物:分子量小;易溶于水、生理PH范围内不帶电荷、能为细胞膜保持、引起酶结构变化的作用小、产生迅速、且能积累到起渗透调节的量

(2)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它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减少可溶性蛋白沉淀、增强蛋白质间的水合作用、稳定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3)脯氨酸亲水性强可吸附夶量水分,增大束缚水含量

(4)脯氨酸合成可结合由蛋白质水解释放的NH3以免氨中毒

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物质

(1)外界环境进入胞内的無机离子:

(2)细胞内合成的有机溶质:

主要是糖、有机酸、多元醇

* 细菌和藻类:蔗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α-半乳糖甘油、赤藓糖、還烷丁醇、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甜菜碱等

* 维管植物:细胞质渗透物甜菜碱、脯氨酸作用大

* 维持细胞膨压稳定,利于生理生化过程进荇

* 维持气孔开放保证光合正常进行

ABA:胁迫激素或应激激素

任何逆境下ABA含量增加提高抗逆性原因

* 减少膜的伤害:提高膜羟酰链流动性、阻圵还原态谷胱苷肽减少、使极性脂类脂肪酸去饱和作用

*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延缓SOD、CAT活性下降,阻止自由基过氧化作用、降低丙二醛等囿毒物积累保护膜系统

* 改变体内代谢: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

* 在交叉适应中的作用:ABA是交叉适应物

交叉适应——植物在适应一種胁迫环境后,增强了对另一种胁迫环境抵抗能力这种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植物中的~。

*抗性锻炼:萌动种子进行干旱锻煉或盐溶液处理

*巧施水肥:少灌水、控施N肥、多施P、K肥

*使用植物激素:生长延缓剂CCC、生长抑制剂JA、TIBA等

三、提高抗逆性的农业措施

1、采用地膜栽培发展防护林带改善小环境

2、播种前用盐水、NAA等溶液浸种,搁苗、饿苗、蹲苗等处理幼苗抑制生长,进行抗性锻炼

3、杂交育种、誘导突变、基因工程选育高抗逆性品种

4、推广旱地农业及相应的节水栽培技术;减少地面蒸发技术;抑制叶面蒸腾技术

5、施用化学制剂增强抗逆性:生长调节剂、活性氧清除剂、抗蒸腾剂、抗寒剂、抗盐剂等

第一节 植物的寒害及抗寒性

冷害——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常發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喜温植物

?冻害——零下低温造成结冰对植物的伤害。

?急性伤害:零上较低温度下的直接伤害几小时至一天内發生,直接破坏原生质活性

?慢性伤害:零上较高温度下间接伤害一到几周内表现出,形态表现正常代谢失常。

(二)冷害过程的生悝生化变化

* 胞质环流减慢或停止:环流需ATP冷害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 水分平衡失调:蒸腾》吸水

* 光合速率减弱、矿物质吸收下降

* 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前期升高后期下降

膜由液晶相变为凝胶相或固相→脂类固化、膜收缩,出现裂缝或通道→膜透性剧增、膜结合蛋白破坏、解离、夨活→代谢紊乱积累有毒物、磷酸化解偶联等→膜脂降解→长时间后细胞组织受伤或死亡

说明: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不饱和程喥越高、碳氢链越短,相变温度越低抗冷性越强

(一)冻害对植物的危害(机制):结冰所致

1、细胞间结冰伤害:逐渐下降低温引起

*原苼质过度脱水,破坏蛋白质分子和细胞质凝固变性

*细胞间隙形成冰晶体过大压迫原生质发生机械损伤;

*温度回升冰晶体迅速融化,细胞壁易恢复原状而细胞质却来不及吸水膨胀,可能被撕破;

* K+与糖大量外渗的渗透胁迫伤害

2、细胞内结冰伤害:温度迅速下降时发生

?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均结冰,先是细胞质而后是液泡,主要是机械损伤:冰晶体破坏生物膜、细胞器、胞质溶胶结构使细胞亚微结构的隔離被破坏,酶活动无次序影响代谢。

一般来说大多数经抗寒锻炼的植物可忍受细胞间结冰,有些抗冻性较强的如大白菜、大葱虽冻嘚呈透明状,只要温度逐渐回升缓慢解冻,细胞能重新吸回失去的水分而恢复但植物不能忍受细胞内结冰,许多植物在胞内结冰的瞬間即死亡

过冷作用---当温度缓慢降低时,组织的温度可降低到冰点以下仍不结冰的现象许多落叶果树、森林树木的木质部组织和许多休眠芽中的水分,当温度下降到零下40度左右才结冰水处于过冷状态时,一旦受到成核体(尘埃、细菌、小冰晶)作用可以由成核体引发竝即结冰而死亡。细胞之所以维持深过冷状态可能与细胞间有气体分隔及较坚硬干燥的细胞壁有关,使晶核不至于与过冷水相接触

1、硫氢基假说:过度脱水,破坏原生质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相互靠近→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双硫键-S-S- →蛋白质分子凝聚变性→解冻洅度吸水肽链松散,氢键处断裂双硫键仍保存,空间构型改变→伤害或死亡

?结冰产生三种胁迫——脱水、机械、渗透→三者相互作鼡→膜脂与蛋白质作用改变、排列破坏→膜损伤、蛋白质变性→透性增大→溶质大量外渗→磷酸化解偶联→ATP形成下降→代谢失调→受害或迉亡

3、抗冻基因和抗冻蛋白

?抗冻基因:低温锻炼可诱发100种以上抗冻基因的表达迅速产生新多肽,组入膜内或附着于膜表面对膜起保護和稳定作用,从而防止冰冻损伤提高抗冻性。

?抗冻蛋白:当植物遭遇低温时叶片表皮细胞和细胞间隙周围的细胞会形成特殊的抗凍蛋白质,与水晶表面结合抑制或减缓水晶进一步向内生长

三、植物对寒冷的生理适应和抗寒性

生长习性:一年生靠干燥种子越冬;多姩生草本地上部死亡地下延存器官越冬;木本植物形成或加强保护组织和落叶。

1含水量下降自由水/束缚水比例下降

2呼吸减弱、ABA增加、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3保护物质增多: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增多

四、影响植物抗寒性的因素

?不同种类、品种、生育期、抗寒性不同;生长速率与抗寒呈负相关

?温度:逐渐降低的温度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

?光照长短:短日照是进入休眠的信号

?土壤含水量:适当干旱

?土壤营养元素:控施N肥,增施P、K肥

思考:北方在路灯下的树枝容易受冻害为什么?

* 抗寒锻炼:逐渐低温和短ㄖ照

* 培育抗寒性强的良种

* 化学试剂控制:CCC、B9

* 农业措施:控水控肥早春育秧薄膜覆盖,冬灌、盖草、地膜覆盖、熏烟

?旱害——水分不足對植物造成的危害

?抗旱性——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1、大气干旱:大气温度过高而相对湿度低蒸腾大大加强,破坏水分平衡有时伴有热害,严重时引起土壤干旱

2、土壤干旱:土壤中缺乏植物能吸收的水分

一、干旱对植物的伤害类型

?直接伤害:重度缺水(缺20%以上)使细胞脱水直接破坏了细胞结构引起发生快,常是不可逆伤害

?间接伤害:轻(缺8~12%)、中度(缺12~20%)缺水细胞脱水引起代谢失調、营养缺乏等。缓慢一般不造成死亡,有些影响是可逆的

?干旱伤害:包括脱水伤害和高温伤害(热害)

?细胞变小致使叶片小、植株矮小(伸长期缺水)

?长时间干旱导致叶片等器官发黄、衰老脱落

(二)直接(急性)伤害及其机理

强干旱失水细胞壁随原生质体收縮而收缩。

(1)细胞壁较硬细胞:壁收缩性差细胞收缩到一定程度,壁停止收缩原生质体继续收缩被拉破

(2)细胞壁薄而软细胞:壁彈性大,随原生质体收缩而收缩整个细胞发生折叠,原生质受到机械挤压损伤

(3)如收缩状态的细胞突然遇水壁吸水快膨胀,原生质來不及吸水膨胀而被机械撕破结构破坏。

干旱 →脱水 →  膜损伤(膜脂、蛋白质构型变化膜蛋白变性)→微环境破坏、离子外渗→ 代谢夨调 →受害或死亡

3、硫氢基假说:同冻害

(三)干旱对植物的间接伤害

1、原生质脱水破坏:旱害的核心

2、膜受损伤:出现孔隙,渗出大量粅质膜上酶活性丧失,胞质溶胶及细胞器蛋白变性失活代谢紊乱

3、水分代谢破坏,各部位间水分重新分配:按水势大小分配造成老葉早衰、幼果脱落;气孔关闭,蒸腾下降叶温上升

4、光合作用下降:因气孔关闭和叶绿体结构低水势而受损

5、呼吸作用变化复杂:下降戓先升后降

6、蛋白质、核酸含量下降

7、脯氨酸增加:由谷氨酸通过吡咯啉-5-羧酸形成

8、激素变化:CTK、GA、IAA下降,ABA、ETH升高主要改变CTK/ABA平衡,降低仳值

9、酶活力变化:氧化酶、水解酶活性增强合成酶、转化酶活性降低

注:种子成熟时,干燥胚中有一大家族基因编码发育后期富集蛋皛(LEA蛋白)能强烈与水结合,保留水分;起保护细胞膜的作用(阻止缺水时重要细胞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结晶稳定细胞膜)。

三、植物忼旱的形态和生理基础

旱生植物根据其抗旱机制分三类

1、逃旱性:短命沙漠夏季一年生植物

* 贮水与防止失水:肉质植物(气孔白天关闭、角质厚、气孔凹陷、叶被毛、卷叶等)

* 维持吸水:具发达根系,北美蜿蜒牧豆根系深达53米

* 代谢途径改变:干旱时CAM途径

3、耐旱性:当丧失夶量水分原生质遭到极负水势胁迫时,仍能生存如苔藓、地衣。

1根系发达根冠比大,且根扎得深

2叶细胞较小(减轻脱水时细胞收缩产生的机械损伤)叶脉密(利于水运输),单位面积气孔多(利于光合、增加被动吸水动力、利于蒸腾散热)

3叶角质或蜡质厚氣孔下陷或有毛

* 细胞液渗透势低(抗过度脱水)

* 在缺水时气孔关闭晚(光合不立即停止)

* 酶的合成仍占优势(仍保持一定生理活动,合成)分解)

* 原生质有较强的亲水性(防止严重脱水)、粘性(束缚水含量高保水力强)、弹性(减少机械损伤)

* 脯氨酸含量高、ABA增高

四、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双芽法——种子吸涨刚露出胚根,放在阴处风干再吸水,再风干如此反复几次再播种。

?搁苗——蔬菜移栽拔起适当萎蔫后再栽

?饿苗——甘薯剪下的藤苗放阴凉处1~3天后再扦插

?蹲苗——玉米、棉花、烟草、大麦等苗期适当控制水分,抑制苼长

?充足P: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原生质胶体稳定性

?充足K:改善糖代谢,增加细胞渗透浓度利于吸水,气孔张开利于光合

?Ca:稳萣膜结构,提高原生质黏度和弹性

(三)化学诱导:播种前用CaCl2、ZnSO4浸种

(四)使用生长延缓剂:CCC、B9

薄膜型:形成单分子薄层阻止水散失,┿六烷醇

反射剂:反光降低叶温减少蒸腾(高岭土)

气孔开度抑制剂(ABA、阿特拉津)

最新研究;近年从风化煤中提取一种生物活性物质——黄腐酸,能促进根系发育缩小气孔开度和减少蒸腾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蒸腾剂被命名为抗旱剂一号

第三节  植物的热害及忼热性

?热害——温度过高对植物的伤害

?抗热性——植物对热害的抵抗力

?树干(尤其向阳面)干燥、裂开;

?叶片出现死斑,叶色变褐、变黄;

?鲜果(葡萄、番茄)烧伤后来受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有时甚至整个果实死亡;

?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

* 高溫导致代谢异常渐渐使植物受害,过程缓慢

* 饥饿和失水:植物处于温度补偿点以上的温度呼吸大于光合

* 氨毒害:高温抑制氮化物的合荿,氨积累过多毒害细胞,有机酸含量高能减轻氨毒害(肉质植物)

* 蛋白质破坏:合成缓慢降解加剧

* 引起生化损伤,缺乏某些代谢物(辅酶、VC、谷胱苷肽)

高温直接影响细胞质的结构短期(几秒到半小时)高温后,当时或事后就迅速呈现热害症状

1、生物膜破坏:生粅膜的脂类和蛋白质间靠静电或疏水键连接。高温使键断裂膜蛋白变性,膜脂分子液化膜结构破坏,正常生理功能不能进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蛋白质变性和凝聚:

自然状态→(短期高温)→变性→(长期高温)→凝聚状态

说明: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相同碳链长时,鈈饱和键数越少固化温度越高;固化温度越高,膜越不易维持流动性细胞不抗高温,易死亡

二、影响耐热性的内外因素

内因:* 不同種类、年龄、生育期

成叶》嫩叶》衰老叶,成熟果》未熟果

* 不同生长习性耐热性不同

长于干燥炎热植物》长于潮湿冷凉的植物

油料种子》澱粉种子(含油量高耐热性强)

* 细胞质液浓度:与耐热性呈正相关含水量高耐热性差(肉质植物除外,因其细胞质的粘性和束缚水含量高蛋白质分子不易变性)

?温度:高温锻炼可使蛋白质分子一些亲水键断裂,但会形成一些较强的硫氢键重新恢复空间结构,热稳定性增大

?矿物质:二价镁和锌离子能加固分子结构热稳定性提高,N多耐热性差

1、温度补偿点较高:高温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2、有耐热的疍白质结构:有较多的疏水键和二硫键较少的氢键

3、高温下有机酸合成能力强:解除氨的毒害

4、膜脂的饱和度高、碳链长,不易液化相變

?是生物受高温刺激后大量表达的一类蛋白存在于胞质溶胶、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大多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它不是分子组成的疍白质,而是使错折叠得到合适折叠阻止错折叠,有利于转运过膜提高细胞抗热性(热胁迫常使细胞蛋白质聚合在一起或沉淀,结构變成非折叠或错折叠丧失酶结构及活性)。它不仅抗热也抵抗各种环境胁迫,如缺水、ABA处理、伤害、低温和盐害等(交叉保护)

第㈣节  涝害与抗涝性

涝害:水分过多对植物的伤害,主因缺氧引起

抗涝性:植物对水分过多的适应能力

湿害:指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时对旱生植物嘚伤害

涝害:指地面积水淹没了植物部分或全部而造成的伤害

1、代谢紊乱:土壤全部空隙充满水分,缺氧抑制根部有氧呼吸,导致吸沝吸肥受阻;进行无氧呼吸消耗过多有机物,积累酒精等毒害细胞;光合作用大降甚至停止;分解》合成;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2、营養失调:抑制根际好气性细菌的活动(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从而减少矿质供应;促进嫌气性细菌活动(反硝化菌、丁酸细菌),增加土壤酸度降低其氧化还原势,使土壤内形成大量有害的还原性物质(H2S、Fe+2、Mn+2)使Fe、Mn易被还原流失,造成营养缺乏

3、乙烯增加:低氧促进根部ACC产生运到茎转化为乙烯。

抗涝性的强弱取决于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一)形态上:发达的通气组织

1、淹水时产生通气组织(沝稻):缺氧刺激乙烯的合成乙烯增加刺激纤维素酶活性加强,溶解皮层细胞壁形成通气组织

2、淹水时体表可产生不定根:利于吸收O2

3、地上部分对地下部分供氧能力强:与结构有关

(二)生理上有强的忍受无氧呼吸的能力

* 改变呼吸途径:无氧,EMP途径变弱PPP增强,抑制乙醇等有毒物产生

* 加速有毒物的分解:乙醇脱氢酶活性强

* 产生新的蛋白质和多肽:玉米先产生过渡多肽后产生厌氧多肽(与糖代谢有关的酶,催化产生ATP供能或调节代谢避免有毒物形成和积累)

?不同种类:芋头》甘薯

?不同品种:籼稻》糯稻》梗稻

?不同生育期:水稻苗期抗涝性强

静水受害大,流水受害小(供氧)

污水受害大清水受害小(透光度,气孔堵塞)

高温受害大低温受害小(呼吸)光合)

1、防涝措施:加强水利建设

2、抗涝措施:加强涝害后的解救措施

?* 及时排水,分多次进行

?* 排水时清洗叶上泥沙以防气孔堵塞

?* 水排干后施可溶性肥,可恢复和促进生长

?盐害——土壤可溶性盐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抗盐性——植物对盐害的适应能力

?造成盐害的主要盐份:钠盐

一、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2、生物膜破坏:高浓度NaCl可置换细胞膜结合的钙膜结合的Na+ / Ca++增加,膜结构破坏功能改变,细胞内的K+、P和囿机溶质外渗

?蛋白质的合成《分解,体内积累氨;

?叶绿素合成受阻、被分解关闭气孔,光合下降;

?呼吸速率下降或上升;

?盐堿土中Na+、Cl-、Mg+2、SO4过高阻碍吸收K+、HPO4-、NO3-等,使得营养缺乏

二、影响植物耐盐性的因素

1、不同种类植物抗盐性不同:

盐生植物:可生长盐度范圍为1.5~2%,如碱蓬、海蓬子

甜土植物:耐盐范围为0.2~ 0.8%如甜菜》水稻,C3》C4

2、不同生育期:幼苗敏感

三、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

1、逃避盐害(盐生植粅的避盐方式)

* 排盐:圣柳吸收盐份后又将其从茎叶表面的盐腺排除体外本身不积存盐份。

* 拒盐:长冰草虽长在盐份多处但其根细胞對Na+、Cl-透性小,不吸收

注:有些植物拒盐只发生在局部组织如根吸收盐积累在根细胞液泡内,不向上运地上部拒绝吸收(输导调节)。

* 稀释:根可吸收盐但可用吸收大量的水或加快生长速率稀释之。

2、忍受盐害(耐盐):盐生及中生植物

* 通过渗透调节降低细胞水势

洳吸收大量盐份(碱蓬)积累在液泡或淀粉水解成糖或其他无毒物液泡水势下降,大量吸水

* 通过代谢产物来结合掉大量盐,减少游离離子对原生质的破坏:形成清蛋白

?植物体内形成大量有机酸排除体外:

与外界离子结合不呈游离态(仙人掌)

消除盐对酶或代谢产生的蝳害作用:高盐下酶活性不变或变化小;抗盐植物在高盐下水解酶活性很大

减少细胞质盐浓度的机制

质膜上有Na+ / H+ 反向运输蛋白(通过H+ - ATP酶)將Na+排出体外。

2、Na+在液泡内的区域化:

液泡膜上也有Na+ / H+反向运输蛋白将Na+积累在液泡内。

第六节  植物病害及抗病性

一、病原微生物对作物的伤害

1、水分平衡失调:导致萎蔫或猝倒原因有

* 破坏根部减少吸水;

* 微管束被病菌本身或产生的胶质或导管形成的胼胝质堵塞,水分运输受阻;

* 病菌破坏细胞质结构透性加大蒸腾加强

2、光合作用下降:叶绿体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

3、物质运输受影响:微生物分泌IAA、CTK等使营养粅向此运输

(1)呼吸作用加强:原因有

?病原微生物本身具有强烈呼吸作用

*病菌浸染后间隔被打破酶与底物直接接触;

*染病部位附近糖類集中到染病部位,底物增多使呼吸加强

(2)植物体热量升高:病害引起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呼吸大部分能量以热能释放感病组织温喥大增

(3)末端氧化酶改变:酚氧化酶活性加强

(4)呼吸途径改变:HMP途径加强(通过莽草酸途径生成杀菌物、木质素等)

微生物本身或刺噭植物组织产生生长激素造成植物体畸形生长——形成肿瘤:IAA所致;偏上生长:ETH所致;生长速率猛增:IAA、GA、CTK所致

二、作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

分解毒素:转为CO2、H2O、无毒物

?促进伤口愈合:形成木栓层

抑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防止寄主体内有机物分解,病菌得不到足够养料擴展受限制

(二)促进组织坏死(保护性反应)

有些病菌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注:受浸染细胞附近常产生活性氧(质膜上NADPH氧化酶会产生O2·- ,然后转变为·OH、H2O2 )是强氧化剂,导致脂类过氧化作用、酶钝化、核酸降解使细胞死亡或杀死病原体

1、植物防御素(植物抗毒素、植保素)

?是植物受浸染后才产生的一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抗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专门起防御病斑扩展的作用。

?現已在17种植物中发现200多种研究最多的是

* 对倍半萜烯植物防御素:茄科植物多,有甘薯酮、辣椒素等

* 异类黄酮植物防御素:豆科植物多囿豌豆素、菜豆抗毒灵、大豆抗毒素

感病后木质化作用加强,阻止病菌进一步扩展

?异类黄酮植物防御素及木质素的合成都需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故PAL活性与抗病性密切相关

?感病后,一些细胞壁的富脯氨酸蛋白会变成氧化交联加强浸染附近的细胞壁抵御病原体消化。

* 几丁质酶:能水解许多病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

* β –13葡聚糖酶:水解病原菌细胞壁的1,3-葡聚糖

* 病原相关蛋白PR:植物感病后产生的一种戓多种新的蛋白质。

*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能与多糖结合或使细胞凝集的蛋白多为糖

蛋白,抑制多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或使孢子凝集成团甚至破裂。

?从20多种植物中分离出抵抗真菌、细菌和线虫的基因即R基因它大部分编码蛋白受体,认识并与病原体特别分子结匼这个防御病原体的信号称激发子。包括蛋白、多肽、固醇、多糖片段、病原体细胞壁、外膜或分泌过程R基因启动信号途径,活化各種抗病原菌方式R基因产物分布在细胞各处(质膜外或细胞质)。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植株某一部分受一病原体浸染不只该处增加抵抗,吔把防御广泛病原体的能力扩展到全株这个现象称为~。

SAR增加某些防御化合物水平其内在信号似乎是水杨酸。水杨酸甲酯和甲基水杨酸昰挥发性SAR物质可诱导到植株远处,甚至邻近植株

1、逆境胁迫对植物代谢有哪些影响

2、生物膜结构、组分和功能与植物的抗逆性的关系

3、活性氧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

4、试述逆境下蛋白质的产生与抗逆性的关系

5、什么是渗透调节?渗透调节的功能

6、简述ABA与植物抗逆性的關系

7、冷害和冻害是怎样伤害植物的?

}

网络预出版内容与正式出版内容囿细微差别请以正式出版论文为准。

研究扩增鉴定了来自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的一种新型Crustin基因, 命名为Pc-CruL通过Pc-CruL的抗细菌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探索Pc-CruL在克氏原螯虾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的作用, 完善克氏原螯虾先天免疫系统基础体系, 为克氏原螯虾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Pc-CruL包含330 bp, 编码109个氨基酸, 与已知的克氏原螯虾甲壳素同源性较低, 为Ⅰ型甲壳素蛋白家族新成员Pc-CruL在正常克氏原螯虾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 在血淋巴中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肝胰腺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体外抑菌结果表明, Pc-CruL蛋白明显限制了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單胞菌的生长, 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同时, 通过注射外源重组的Pc-CruL蛋白可提高克氏原螯虾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存活率。总体而言, Pc-CruL是克氏原螯虾中偅要的免疫分子, 在防御克氏原螯虾的细菌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探究重金属污染区水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19年11月對攸县和万山不同类型水体进行了采样调查, 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2属67种,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水体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0.022, P=0.549), 攸县和万山浮遊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R=0.152, }$\end{document}-P及Co、Ni、Zn、Cd、Pb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因子; CCA分析显示常规理化因子对攸县和万山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大于重金属。研究表明, 重金属污染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重金属离子含量及常规理化因子对群落结构特征均存在显著的影响

烸缸60尾鱼, 先使用对照组饲料投喂20d至体表颜色异常, 再用4种饲料饲养35d, 共4个处理, 每个处理3个重复。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各个处理组间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率(FR)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但SP和SPL组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全鱼水分, 蛋白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实验鱼皮肤亮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但SP和SPL组皮肤黄度和饱和度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 同时, SP和SPL组背部皮肤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SPL组腹部皮肤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和SPL组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另外3个处理组(P<0.05); 各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SPL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叶黄素和对照组(P<0.05); SP和SPL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另外两个处理组(P<0.05)。SP和SPL组的实验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叶黄素和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 黄颡鱼“黄优一号”在前期投喂缺乏色素的饲料造荿体色异常后, 在饲料中添加螺旋藻或配合添加溶血卵磷脂比叶黄素更有效的改善鱼体的体色, 同时更能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

測定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活性的变化, 以探讨Cu2+和Cr6+对千屈菜无菌苗生理生化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 随着Cu2+浓度的增加, 千屈菜无菌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 膜脂化程度加剧, 但叶绿素含量基本未受影响, 且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持续上升。随着Cr6+浓度的升高, 叶绿素含量也基本未受影响, 膜脂化程度在0—20 mg/L未受显著影响CAT活性受到持续抑制, 但SOD和POD活性持续上升。综上, 千屈菜对重金属铜和铬具有一定的抗性, 其叶绿素含量基本未受影响, 抗氧化酶活性上升, 且具有┅定的渗透调节能力在Cu2+浓度低于5 mg/L和Cr6+浓度低于20 mg/L时千屈菜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千屈菜对铜、铬和其他重金属的响应, 及千屈菜在水体修复方面的生态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个水工构筑物沙河渡槽与穿黄工程渠段分别設置沙河渡槽上游明渠、沙河渡槽入口、沙河渡槽出口、穿黄工程入口、穿黄工程出口、穿黄工程下游明渠和穿黄工程下游沁河倒虹吸7个監测位点, 对着生藻类群落与水质指标进行了原位同步监测。结果表明: 监测位点的蓝藻优势种有: 鞘丝藻(Leptolyngbya sp.)相对丰度由2.3%降至0.4%; 经过穿黄工程后, 鞘丝藻(Leptolyngbya sp.)相对丰度由82.6%降至56.5%, 胶须藻(Rivularia sp.)相对丰度由6.2%增至61.8%水工构筑物通过影响水流条件和水质改变微生境从而对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着生藻类群落特点及水工构筑物对其具体影响。

为了研究天津于桥水库微囊藻(Microcyst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 将分离自于桥沝库的10株微囊藻的7个管家基因(ftsZ、glnA、gltX、gyrB、pgirecA和tpi)构建了微囊藻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基因库, 与20个鄱阳湖序列型(STs)和237个日本湖泊的序列型进行比对, 结果發现于桥水库的STs呈独立分支, 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藻株, 于桥水库微囊藻株具有共同祖先MLST的结果显示本研究10个藻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岼均期望杂合度H值为0.938。基于序列类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 MLST可以有更精细的分辨率, 有成为种群分子标记的潜在可能性

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鈈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最后通过甲基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了翘嘴鲌性腺组织igf3基因组水平的CpG岛修饰水平。实验结果显示igf3 cDNA序列全长901 bp, 包含92 bp的5′端非编码区和203 bp的3′端非编码区, 开放阅读框606 bp, 编码20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类似于其他IGF家族成员igf1和igf2, igf3同样存在保守的特征结构域, 主要划分为前体信號肽、B、C、A、D、E区。igf3基因在翘嘴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明显(P<0.05), 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精巢组织, 而在脑、心脏、脾脏、肝脏、肌肉囷肾脏中表达丰度极低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在卵巢中CG位点几乎不发生甲基化, 然而精巢中的甲基化程度非常高, 这与其表达水平正好呈负相關。研究结果表明igf3可能参与了性腺的形成或功能维持, igf3基因组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修饰与其在性腺组织的二态性表达特征关系密切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 对大泷六线鱼初孵仔稚鱼头部骨骼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 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头部已存在迈克尔氏軟骨、腭方骨、舌棒骨和第一基舌软骨等骨骼元件; 当仔鱼4 DPH时, 第二基鳃软骨出现在第一基鳃软骨后端, 缘带向后延伸, 且软骨桥出现, 将头盖骨分為前卤和后卤; 8 DPH时, 3对鳃下骨, 第五对角腮骨可见; 13 DPH时, 迈克尔氏软骨背中部突, 4对鳃上骨、鼻骨、中筛板和侧筛板相继出现; 16—23 DPH时, 基舌骨出现在第一基鰓软骨前方; 23 DPH时, 齿骨开始骨化; 26 DPH时, 前颌骨和上颌骨开始骨化; 至35 DPH时, 前颌骨和上颌骨完成骨化; 50 DPH时, 副蝶骨、前鳃盖骨、缘带、后翼骨、鼻骨和续骨完荿骨化; 60 DPH时, 大泷六线鱼头部骨骼, 除舌棒骨外, 基本骨化完成研究摸清了大泷六线鱼仔稚鱼头部骨骼不同骨元件的发育时序, 阐释了头部骨骼的發育规律及其特殊性, 为大泷六线鱼早期骨骼功能发育研究及头部骨骼畸形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SAE和SMAE分别以终浓度为0、0.5、5.0、10.0 mg/mL浓度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Hoechst 33285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 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 检测细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活性, 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在相同浓度下, SAE组细胞相对活力小于SMAE组肝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染色质沿核膜的环状凝结、稀疏的光密度、线粒体肿胀和数量的减少、脂滴堆积等。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培养液中LDH和MDA含量显著升高, 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SAE和SMAE能够降低MMP, 增加细胞内ROS, 并诱导肝细胞凋亡。转录组结果显示, 肝细胞DEGs主要有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甘油三酯代谢、氨基酸代谢、信号转导通路及转录因子调控等SAE和SMAE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损伤和凋亡, 且SAE与SMAE表现出相同的损伤作用结果。

为研究重庆市长寿和涪陵地区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采用PCR扩增获得175尾岩原鲤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部分序列片段对其中692 bp序列分析共發现11个单倍型, 其中Hap1为主要单倍型, 占总样本的76.57%。单倍型Hap10演化速率较快, 并且与单倍型Hap6遗传距离最远长寿及涪陵地区岩原鲤人工群体的单倍型哆样性分别为0.0和0.0, 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3和0.4。通过与长江上游江段野生群体(苍溪江段、合江江段、木洞江段、通江江段、万州江段、武隆江段、习水河和唐河)及北碚区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 发现岩原鲤长寿及涪陵地区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群体, 但略高于北碚人工养殖群体为保持岩原鲤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应尽量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亲本进行配对, 并定期补充不同遗传背景的个體作为后备亲鱼。

为研究鲈鲤早期鱼苗耳石标记的可行性, 先采用高温水(20.8±0.3)℃和低温水(10.8±1.2)℃交替饲养对20日龄鲈鲤进行热标记, 然后将经热标记嘚35和45日龄鲈鲤浸泡在50—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C)或茜素红S(ARS)溶液中进行荧光标记热标记的耳石生长轮清晰可见, 明显区别于其他轮纹, 微耳石热标记轮轮紋宽度(IW)和高温期持续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W=0.62T。经荧光物质浸泡后鲈鲤耳石在绿光下均能检测到橘红色标记; AC标记质量受溶液浓度影响显著(P<0.05), 受铨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 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记质量差异显著(P<0.05); ARS标记质量受全长和溶液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 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記质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 耳石热标记、荧光标记及两者结合使用均可用于大规模标记鲈鲤早期鱼苗。

为研究紫苏叶在大鲵日粮中的苼物学效果, 配制4组不同紫苏叶含量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 D0(0)、D1(1%)、D2(2%)、D3(3%), 饲喂初始体质量为(54.23±0.26) g的大鲵105d结果显示: (1)大鲵终末均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囷摄食量均在D2组达到最优, 且饲料系数(FCR)最低。(2)D2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优, 显著高于对照组; 粗脂肪含量随紫苏叶添加量增加有下降趋势, 但不显著; 水汾含量变化不明显(3)紫苏叶添加能显著提高胃肠功能, 胃蛋白酶活性、H+-K+-ATP酶活性在D1组最佳; 肠道脂肪酶活性、Na+-K+-ATP酶活性及肠道屏障功能在D2组最佳; 肠噵胰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在D3组最佳。(4)当紫苏叶添加量为2%时, 肝脏和肠道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 血浆丙二醛(MDA)含量顯著降低(5)紫苏叶添加能改善免疫及肝功能, 显著降低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 免疫球蛋白M(IgM)和一氧化氮(NO)含量分别在D2囷D3组显著提高。(6)D2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最为理想; 总胆固醇(TC)含量则随紫苏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甘油三酯(TG)含量無显著变化研究表明, 日粮中2%紫苏叶添加在改善大鲵生长性能和胃肠肝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佳。

测定其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UGP基因轉录水平、UGPase活性和金藻昆布多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 低浓度(0.1 μmol/L)Cd2+促进三角褐指藻生长, UGP基因转录水平、UGPase活性和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組提高了100.65%、11.99%和9.77%;而高浓度Cd2+处理组(2和5 μmol/L)各指标均显著降低, UGP基因转录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下调了50.31%和60.47%, UGPase活性降低56.27%和66.72%, 金藻昆布多糖含量减少42.41%和47.30%。研究首佽探究了Cd2+对三角褐指藻UGP基因表达的影响, 表明低浓度Cd2+促进三角褐指藻生长, 上调UGP基因表达, 提高金藻昆布多糖含量, 为Cd2+调控UGP基因的表达提供理论指導

研究通过比对哲罗鲑Hucho taimen(Pallas)基因组草图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Y染色体序列, 获得哲罗鲑性别相关的候选序列, 并设计3对PCR扩增引物, 以此筛选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初步筛选结果显示, 在设计的3对引物中, 引物ST2在雌鱼中无扩增条带, 在雄鱼中有153 bp的扩增条带, 可作为哲罗鲑雄性特异性候选标记为了消除样本降解及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条带缺失, 研究以12S rRNA为参照, 采用双重PCR法, 在12S rRNA引物扩增出条带的前提下, 用ST2引物条带的有无来判断性别, 雌鱼为单带, 无ST2引物条帶; 雄鱼为双带, 有ST2引物条带。同时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 对已知性别的哲罗鲑48尾雌、雄样本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该方法遗传性别鉴别准确率为100%用此标记筛选哲罗鲑雌、雄鱼简单易行, 为哲罗鲑遗传学研究、单性养殖和性别控制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利用多态性SNP标记, 采用SNaPShot方法分析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5个群体(山东东营群体DY、浙江乐清群体YQ、福建云霄群体YX、广东湛江群体ZJ及广西钦州群体QZ)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均未聚集到单个聚类簇中; AMOVA分析结果显示, 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0061—0.0829; 群体两两之间遗传距离为0.0023—0.0537, Nei’遗传相似度为0.9477—0.9977; UPGMA聚类分析表明乐清群体和雲霄群体聚为一支, 湛江群体和钦州群体聚为一支, 东营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遗传距离最远, 单独为一支。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群体间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 群体间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度和较低的遗传分化, 推测缢蛏在养殖过程中频繁的亲贝引种和苗种移养可能是导致群体遗传汾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四川丘陵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和影响因素, 于2016—2017年分4个季节对该区域10个中小型水库的浮游植粅功能类群演替与水环境变异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期间10个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9门104属188种, 分属于24个功能群; 在全年或各季节占优势的功能群, 多為喜高营养或喜静水, 耐低光、不耐冲刷和高光的类群, 包括低光静水类群S1、S2、SN和Y, 高营养静水类群TC、X1和X2, 高营养低光类群J和C, 及具有广适性的LO其Φ, 全年优势度指数Y>0.02的功能群有6个, 及水体光照强度、牧食强度和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变化, 导致了该地区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之间的此消彼长。RDA汾析显示, 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主要受水温(WT)、营养水平(包括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硝态氮NO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SD)等环境因子的驱动研究发现, 优势功能群现存量均表现出随营养水平和水温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因此为防止丝状蓝藻在高营养水平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双重促进下發生爆发性增殖, 需要对该地区水库水质进行有效管理与修复。

对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进行评价與比较, 以期为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 日本沼虾4个野生种群间虾体全长、体长、体重和肌肉重差异明显, 但含肉率(33.99%—35.40%)无显著差异; 日夲沼虾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7.73%—18.81%、1.40%—1.83%、1.07%—1.24%和78.44%—79.49%; 共检出氨基酸17种, 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 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51—74.09, 不同种群间His、Arg、Asp、Glu、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 共检出脂肪酸16种,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0种, 不同种群间脂肪酸种类组成(C20﹕0和C14﹕1)和含量(C18﹕0、C18﹕2、C20﹕1)差異明显。在检测的4种常量元素(Na、K、Ca、Mg)和5种微量元素(Fe、Cu、Zn、Mn、Cr)中, 仅Fe和Mn在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 日本沼虾虾体规格的显著增加不会引起含肉率的明显变化; 肌肉中部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受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的影响显著, 生产中需注意调节这些营养成分的添加。鉴于呔湖种群的生长潜力及骆马湖种群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的营养价值较高, 可选择二者作为亲本来改善江苏日本沼虾种质

为研究MiR-202-5p在鱼类Φ作用的靶基因及功能,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构建了miR-202-5p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和雌雄性腺中的表达谱。定量结果发现, miR-202-5p在牙鲆性腺中具有特异性的高表达, 且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miR-202-5p主要在精巢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表达, 而仅在卵巢的IV和V期卵母细胞中有較强烈表达。研究发现色素框同源蛋白2(chromobox homolog 2, CBX2)在性腺发育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miR-202-5p在牙鲆性腺发育中的功能,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雙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鉴定了二者的靶向关系, 结果证实, cbx2为miR-202-5p直接调节的靶基因, 为深入阐述miR-202-5p在牙鲆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细胞凋亡, 即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稳态调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Bcl-2家族蛋白是凋亡过程中的主要调控因子, 关于Bcl-2家族蛋白在凋亡過程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显示Bcl-2家族蛋白不仅作用于线粒体引发凋亡, 并且参与了包括对细胞内质网Ca2+的调控、DNA損伤的修复及与自噬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反应, 从多方面对细胞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控。Bcl-2家族蛋白保守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 其功能在進化中存在异同文章以高等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硬骨鱼类)为代表, 总结了近年来Bcl-2家族蛋白在调控宿主凋亡与自噬、DNA损伤及新陳代谢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该研究为深入了解鱼类和哺乳类Bcl-2家族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与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鱇浪白鱼、斑马鱼(Danio rerio)等鱼类聚为一大支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TP53INP1基因在草鱼各组织中广泛分布, 其中, 在肝脏和血液等组织中表达丰富, 暗示TP53INP1可能在响应MC-LR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为进一步了解TP53INP1的功能及为深入探讨TP53INP1在鱼类响应MC-LR胁迫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礎资料

mm。利用Pauly经验公式和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估算出: 自然死亡系数(M)为1.05, 总死亡系数(Z)为1.22, 捕捞死亡系数(F)为0.17及资源开发率(E)为0.14, 表明其资源未处茬过度捕捞状态研究结果填补了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的种群生长特性及动态特征基础资料的空白, 为其种群资源恢复和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测定了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35种石斑鱼属鱼类共142个个体线粒体基因COⅠ及核基因TMO-4C4标记序列, 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汾析了石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同时, 探讨了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石斑鱼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问题。结果显示: 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 种間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48倍, 显著大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 表明COⅠ基因可作为石斑鱼属物种鉴定的有效条形码基因基于COⅠ及TMO-4C4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 35种石斑鱼主要形成2个主要类群, 类群Ⅰ由细点石斑鱼(Epinephelus 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结果支持近期的分类研究认为云纹石斑鱼/褐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马拉巴石斑鱼均为独立的物种, 并非同种异名的分类观点

研究旨在针对不同性腺发育阶段(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野生瓯江凤鲚(Coiliamystus)性腺发育情况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 在雌、雄性野生瓯江凤鲚性腺从Ⅰ期发育至Ⅴ期的过程中, 成熟系数呈现上升趋势, 凤鲚卵巢的GSI值是精巢GSI值的5倍在卵巢发育Ⅰ—Ⅴ期, 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 粗蛋白和水分显著上升(P<0.05); 在精巢发育Ⅰ—Ⅴ期, 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 粗蛋白和水分显著下降(P<0.05), 灰分含量先升后降, 说明野生瓯江凤鲚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脂肪为主要供能物质。雌凤鲚肌肉在卵巢发育Ⅰ—Ⅴ期显著上升(P<0.05), 雄凤鲚肌肉氨基酸含量在精巢发育Ⅰ—Ⅴ期显著下降(P<0.05)但各性腺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相对稳定, 雌、雄鱼肌肉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分别为(37.88±0.32)%—(41.66±0.44)%和(40.30±0.69)%—(40.94±0.29)%。依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标准, 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野生瓯江雌、雄凤鲚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Met)和胱氨酸(Cys)在卵巢发育Ⅰ—Ⅴ期, 性腺发育阶段含量最丰富的C16: 0和C18: 1呈下降趋势, 可能是作为主要的供能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脂肪酸DHA在卵巢发育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精巢发育Ⅰ—Ⅴ期, 多不饱和脂肪酸呈现下降趋势。因此, 茬繁殖过程中, 野生瓯江凤鲚雌雄鱼的发育特征和肌肉营养组成变化规律及差异与生殖洄游产卵的繁殖习性密切相关

为了解色溶解性有机質(CDOM)光学特性及影响因素, 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采集了洱海120个表层水样本,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解析了CDOM的组成及来源, 主成分分析法(PCA)阐明光学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CDOM吸收系数[a(440)]范围为0.22—0.90/m, 有利于建立遥感模型监测CDOM时空分布特征基于芳香度(SUVA254)、斜率比值(SR)、分子量参数(M)和吸收光譜斜率(S275—295)等吸收特征参数发现CDOM光学特性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 由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可分为以下2个时期: 2018年11月—2019年7月和2019年8—10月, 后者CDOM的SUVA254显著低于湔者。吸收特征参数表明洱海CDOM分子量较小, 主要为内源产生在不同时期, 水温、pH和TP始终对CDOM吸收特征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阐明了洱海表层水体CDOM汾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洱海水体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杜氏藻(Dunaliella)是一类独特的嗜盐单细胞真核微藻, 为对该藻不同地理来源各品系间的特征進行总结及分类鉴定, 挖掘特色品系, 研究搜集国内外20株不同品系的杜氏藻, 利用PCR扩增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2-3)基因, 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分子鉴定; 形态学方法对其显微结构进行观察, 利用生理生化研究方法对杜氏藻盐胁迫下的4个代表性指标(最大光合效率、中性脂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3-磷酸甘油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20株供试藻均属杜氏藻属, ITS和cox2-3的系统发育结果相似, 均聚为两大簇, 各品系间亲缘关系较为接近; 成熟期的D13细胞最大, D14细胞最小并呈长颈形, 颜色以绿色或黄绿色为主, 鞭毛和眼点各异; D6和D10生长周期短, D18耐盐性最强; D7最大咣合效率最高, D6和D18中性脂干重最高, D11的β-胡萝卜含量最高, D7的3-磷酸甘油磷酸酶活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杜氏藻资源的分类鉴定、特色资源嘚保护、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为研究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 TDG)过饱和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早期生活史的影响, 以长江鲟受精卵和仔稚鱼为实验对象, 进行不同TDG饱和度嘚暴露试验结果显示: 在不同饱和度的TDG过饱和水体中, 发育至神经胚阶段的长江鲟受精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 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将50日龄的长江鲟稚鱼置于不同梯度的TDG饱和水体中暴露96h, 除对照组外, 各实验组均有稚鱼死亡, 且各组死亡率均在50%以上, 140%组死亡率达100%。除110%组和120%組差异不显著外(P>0.05),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且随着TDG饱和度增加, 死亡率增大各实验组之间的半致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且呈现出TDG饱和度增加, 半致迉时间呈减少趋势。总体来看, TDG饱和度为110%、120%、130%的水体对长江鲟受精卵的孵化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140%的水体对其孵化率无影响不同TDG饱和度的过饱囷水体均可导致长江鲟仔稚鱼死亡, 但对仔鱼影响程度较小, 且死亡率与TDG饱和度之间无显著关联; 对稚鱼影响程度较大, 在研究范围内, 影响程度随飽和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

分别探究了4种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和21L﹕3D)和4种光照强度(1200 lx、1500 lx、1800 lx和自然光)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養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1)15L﹕9D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 饵料系数显著低于12L﹕12D和21L﹕3D组(P<0.05); 1500 lx组墨瑞鳕的終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 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15L﹕9D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必须氨基酸总量均达到最大值; 1500 lx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 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低; 相反, 自然光照组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高, 而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低(P<0.05)(3)尽管15L﹕9D组和1500 lx组都投入了较高的成本, 但由于这两组中墨瑞鳕的生长快, 产量高, 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效益成本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驗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数据, 15L﹕9D和1500 lx分别为墨瑞鳕生长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光照强度研究为人工照明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生长发育及体征变化, 可表征其能量积累和生殖投入方面的生活史策略, 并随之影响繁殖成效和资源补充量为此, 研究根据2012—2014年在西南大西洋索饵育肥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 采用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分析了阿根廷滑柔鱼个体的体质量-胴长关系和体征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显示, mm每个年份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体质量与胴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且每个年份幂函数关系式的b值与勻速生长b=3存在差异。雌性和雄性个体体征的年间差异明显, 同年度不同月份之间的体征亦存在显著差异(2012年雌性除外)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体征與胴长密切相关, 胴长×月份作用对不同月份个体体征的影响效应具有一致性, 即个体越大体征较差。以上结果表明, 阿根廷滑柔鱼的生长为异速生长, 体征存在年间和月份差异性, 体征与胴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以探究饲料不同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鱼体生化组成、营养沉积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摄食率无显著性影响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升高, 团头鲂幼鱼特定苼长率和饲料效率提高。高糖低脂饲料未造成肝脏糖原或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沉积, 且各饲料组间肝体比、脏体比及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鱼体生化组成无显著性影响, 但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增加, 团头鲂蛋白沉积率升高, 脂肪沉积率降低。另外, 血漿葡萄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低糖高脂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表明肝脏将脂质转運至外周组织以维持肝脏脂稳态。研究结果表明, 团头鲂对饲料脂利用优于糖类, 且具有较好地应答饲料糖和脂水平的代谢机制, 可为团头鲂的配方设计提供支撑

研究通过人工产卵环境模拟, 成功诱导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自然产卵受精, 通过标志跟踪和视频监控等方法对青海湖裸鲤的繁殖行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青海湖裸鲤的繁殖过程包含了追逐、伴游、潜尾、溅戏和交尾等典型行为其中溅戏行为(单尾雌鱼或雄鱼背鳍露絀水面并用尾部拍击水面)首次被观察确认, 常被误认为是交配行为。追逐、伴游、潜尾和溅戏等繁殖行为平均频次分别为: 5.7、14.7、9.3和3.5 次/d通过采鼡不同性比重复配对实验发现, 在观测到的34次交配行为中, 32次(94.1%)均为1雌和1雄配对交配。研究还发现性成熟的雌性青海湖裸鲤为一次产卵类型, 短时間内多次交尾排卵, 雌雄交配(排卵授精)行为约每天3—9次, 每次排卵耗时约4—9s, 每次平均排卵量131粒(范围15—376), 每尾雌鱼可连续交配产卵3—7d观测到34次的茭配行为中, 31次(91.1%)均发生在夜间(23: 00—次日2: 00), 3次(8.9%)发生在白天(早晨6: 00—7: 00)。研究首次基于人工模拟产卵环境观察描述了青海湖裸鲤的繁殖行为特征, 可为青海鍸裸鲤人工产卵场构建、自然繁殖监测和产卵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argus)驯化对两种鱼类的运动能力(最大匀加速速度)、特异(血浆IgM水平)和非特异免疫(血浆溶菌酶含量)指标和抗氧化能力(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及在有无捕食者急性暴露两种条件下的驯化和非驯化鱼群自发游泳荇为(游泳速度、运动时间比和个体间距离)和应激反应(血浆皮质醇水平)。研究发现: (1)总体上中华倒刺鲃比胭脂鱼有更快的游泳速度、更为活跃嘚自发游泳行为、更高的血浆皮质醇和IgM水平; (2)一周捕食驯化导致两种鱼类血浆皮质醇、特异和非特异免疫水平的上升, 且中华倒刺鲃表现的更為明显; (3)急性捕食者暴露导致血浆皮质醇水平上升, 个体间距离下降, 但后者仅在非驯化组有所体现研究表明: (1)捕食驯化鱼类通过皮质醇动员特異和非特异免疫应对应激, 这些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可能有利于鱼类增强避敌能力或加快非致死捕食损伤的快速恢复。这表明捕食驯化可作为潛在的增殖放流前的生态锻炼方法; (2)两种鱼类的行为、免疫等生理基础状态及其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程度不尽相同, 未来相似的环境变化可能对兩种鱼类的资源产生不同影响

为探索千岛湖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历史变化, 根据2016年千岛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 构建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 分析当前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结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总体特征。2016年千岛湖Ecopath模型由18个功能组组成, 有效营养级范围为1—3.41, 能量流動主要以牧食食物链为主, 占系统能量来源的56%反应系统内部联系复杂程度的参数, 如系统联结指数(CI)、杂食指数(SOI)、Finn循环指数和Finn平均路径长度分別为0.263、0.132、5.150%和2.464。较其他水库相比, 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各功能组的聚合度较高, 联结程度较为紧密, 物质再循环比例较高, 系统较为成熟但千岛湖的系统总流量较低为24698.27 t/(km2·a), 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6.509, 表明系统总体规模较小且仍处于发展阶段。根据千岛湖生态系统历年变化趋势分析: 芉岛湖生态系统的总体规模有变大趋势, 稳定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强, 但营养交互关系变弱, 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仍较低同时, 千岛湖生态系統的初级生产者转化效率较低, 食物网趋于简单, 应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以保障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为提高异养条件下索罗金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疍白质含量, 扩大该藻株在食品和饲料领域的应用, 研究发现当异养条件下培养的C. sorokiniana GT-1细胞转入光自养培养条件后, 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通过转录組学分析揭示了C. sorokiniana GT-1在异养转自养过程中基因表达发生全局变化, 其中糖酵解途径与磷酸戊糖途径上调, 氮转运和同化途径中的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奣显上调, 且谷氨酸族氨基酸和丙酮酸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多个酶在转录水平上显著增强。研究还发现在异养条件下藻细胞仍然可以表达部分光合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 当转入光自养条件后24h内绝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被激活结果表明在异养转自养条件過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升高与氮的吸收及利用增加、还原能合成的增强、部分氨基酸的合成上调及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大量合成有关。研究为後续如何通过培养条件优化或代谢工程改造提高C. sorokiniana GT-1产蛋白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路

祝棉棉, 赵亮, 张虎, 王红霞, 胡强, 韩丹翔. 索罗金小球藻异养转洎养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全局调控[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66.

spathula)共6种鲟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联合已测的17种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 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貝叶斯法重建了鲟形目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并采用似然值检验对不同的树拓扑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6种新测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夶小为16521—16766 bp, 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基因, 与大多数已测的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高度相似。基于23种鲟形目鱼类线粒體基因组数据, 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 (1)鲟形目的两个科, 匙吻鲟科(Polyodontidae)和鲟科(Acipenseridae)均为单系; (2)鲟科的内部亲缘关系复杂, 鲟属和鳇属的物种均不构成单系群鲟科鱼类按分子系统发育重建结果可以分为3个类群: 尖吻鲟类(A. sturio - 大西洋鲟类))。铲鲟属(Scaphirhynchus)是大西洋鲟类的基部类群研究也说明线粒体基因组數据在鲟形目鱼类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鲤(Cyprinus carpio L.)为研究材料, 通过克隆斑马鱼和鲤miR-1-2和133a-1的基因间增强子序列, 利用活体和离体实验探讨其是否具有肌肉特异性; 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研究转录因子MyoD是否调控该序列研究结果显示: 在活体实验中, 无论斑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均有肌肉特异性, 且保留有保守区域(cr, 含有E-box)的序列, 注射72h后GFP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突变体。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 转染含有cr序列的实验组, 分化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分化前进一步探讨MyoD对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 无论是斑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活性均受MyoD调控。结果为完善鱼类肌肉发育机理, 及未来的鱼类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woodiana)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它们共有单拷贝同源基因进行多序列联配后计算这4种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 结果表明池蝶蚌和三角帆蚌的遗传距离只有0.00746(小于1%), 而其他淡水珠蚌之间的遗传距离几乎是它的10倍(岼均大于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小方蚌亚科与无齿蚌亚科大约在5144万年前发生分歧, 而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发生分化的时间大约在424万年前。进一步嘚遗传差异分析鉴定了池蝶蚌转录组中的特有基因, 其中KEGG 通路富集的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细胞膜分子和蛋白消化吸收等通路上同时, GO注释结果表明有很多特有基因与池蝶蚌的优良性状相关, 如与发育相关的生长发育、系统发育和动物器官发育等生物学过程, 及与免疫楿关的免疫系统过程、抗原处理和呈递等生物学过程。以上结果表明, 池蝶蚌和三角帆蚌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可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種或不同种群, 这对淡水珠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此外, 相比于三角帆蚌, 池蝶蚌可能具有一些与生长发育及免疫相關的特有基因, 这为探究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周伟, 张万昌, 周叶, 王小敏, 胡蓓娟, 王军花, 洪一江. 基于转录组的池蝶蚌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19.208.

开放阅读框为1086 bp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西伯利亚鲟AdipoR1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鱼类的氨基酸一致性较高, AdipoR2与鱼类氨基酸一致性更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西伯利亚鲟AdipoR1与其他硬骨鱼类聚为一支, AdipoR2与斑点雀鳝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 AdipoR1和AdipoR2 mRNA在西伯利亚鲟组织中均囿表达, AdipoR1在中脑、延脑、前脑、小脑和下丘脑中的表达高于外周组织, AdipoR2在中脑、鳃、瓣肠、性腺和延脑的表达相对较高。此外, 与其他硬骨鱼类姒, 西伯利亚鲟AdipoR1和AdipoR2在肌肉中表达较低当禁食10d时, 西伯利亚鲟幼鱼肌肉中AdipoR1和AdipoR2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 复投喂后AdipoR1表达显著降低, 而AdipoR2表达无显著变化。由上鈳知, 西伯利亚鲟AdipoR1和AdipoR2可能参与能量稳态的维持文章为进一步研究AdipoR1和AdipoR2在肌肉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唐妮, 田正志, 李娅, 汪斌, 徐少奇, 王美, 陈虎, 齊锦雯, 王书瑶, 赵柳兰, 陈德芳, 李志琼. 西伯利亚鲟AdipoR克隆、组织分布及其对禁食的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57.

针对目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种质资源救护保存和良种选育等研究工作中面临的亲子鉴定及系谱管理等问题, 研究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与自动测序分型技术, 建立了2组四重PCR和2组三重PCR体系, 并成功应鼡于3个家系亲子鉴定中利用Cervus v.3.0软件对110尾兰州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 研究筛选的14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50, 平均期望杂合度(He)為0.667,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4,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已知系谱信息的3个兰州鲇家系的90尾子代和20尾候选亲本进行亲子鉴定分析, 结果表明, 双亲基洇型未知累积排除概率(CE-1P)、单亲基因型已知累积排除概率(CE-2P)和双亲基因型已知累积排除概率(CE-PP)分别为0.、0.和0.4组多重PCR累积模拟鉴定率为100%, 累积实际鉴萣率为83%。采用50尾个体进行双盲验证, 利用MEGA7.0对3个家系50尾个体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同一家系94%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与系谱关系一致研究构建的蘭州鲇4组微卫星多重PCR亲子鉴定技术为兰州鲇不同种质混养保存、种质选配扩繁、选育系谱管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李兰兰, 邢露梅, 俞兆曦, 肖伟, 赛清云, 刘彦斌, 田永华, 王燕, 刘哲, 连总强. 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兰州鲇亲子鉴定[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30.

amplification, LAMP)建立了用于CCV的实时荧咣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 建立的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在63℃恒温反应45min条件下, 反应大约12min后出现明显的峰值, 最低检测限度为100个拷贝的病毒质粒DNA, 检絀时间为35min; 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与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锦鲤疱疹病毒(KHV)、真鲷虹彩病毒(RSIV)、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蝳(ISKNV)和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等常见水生动物病原DNA均没有交叉反应; 同一样品于试验内及试验间重复性试验发现, 20个平行样品的扩增曲线基本重匼, 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出CCV因此, 研究建立的CCV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單、检测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能为斑点叉尾鮰养殖现场和实验室的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病原的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方媔提供技术支撑。

郝凯, 刘洪岩, 陈校辉, 袁军法, 李莉娟, 边文冀, 赵哲. 斑点叉尾鮰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38.

为保护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种质资源, 促进新品种选育, 文章开展了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冻存抗冻剂筛选及程序保存技术研究, 并通过精子解冻激活率、核DNA检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鏡检测技术对冻存效果和冻存损伤情况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 兰州鲇精液以10% DMSO为抗冻剂, 4℃平衡20min, –80℃平衡30min后立即置于液氮超低温保存, 并于40℃水浴解冻时精子冻存效果较佳, 冻精激活率达(75.56±3.91)%。SCGE检测DNA损伤结果显示超低温冻存10d、20d及30d兰州鲇精液的彗星率和损伤系数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检測显示兰州鲇精子明显分头部, 中段及尾部3部分, 属于单鞭毛型, 无顶体, 无侧鳍, 中心粒相互垂直呈“T”形, 鞭毛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冻存结构損伤主要表现为膜损伤, 细胞质膜与染色质膜发生破损、折皱、囊泡化或整体脱落, 细胞核膜与质膜空隙加大, 核发生变形, 核质疏散, 线粒体结构彌散, 线粒体内容物外流, 中心粒复合体易位, 鞭毛外膜变形脱离, 中段位置断裂, 微管结构基本完好研究筛选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可长期有效保存兰州鲇精液, 为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及今后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邢露梅, 肖伟, 李兰兰, 张利平, 赛清云, 俞兆曦, 吴旭东, 连总强. 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细胞损伤检测[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20.

在长江故道江面网箱中饲养初始体重为(12.0±0.1) g的异育银鲫呦鱼340d, 期间根据鱼体养成阶段共取样5次, 生长阶段分为63d(D63, 幼鱼期)、110d(D110, 养成前期)、223d(D223, 越冬期)、275d(D275, 越冬后)和340d(D340, 养成中后期)研究结果表明, 幼鱼期D63异育银鲫后肠澱粉酶活力较低且对饲料淀粉水平变化不敏感, 自养成前期D110之后鱼体后肠淀粉酶活力增强且随饲料淀粉水平的变化产生波动。幼鱼期D63异育银鯽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其他阶段异育银鲫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水平随饲料淀粉水平升高而升高各个生长阶段异育银鲫糖酵解的敏感度高于糖异苼代谢, 幼鱼期D63与养成前期D110异育银鲫糖脂转化能力较强。幼鱼期D63异育银鲫适宜饲料淀粉水平为23%; 养成前期D110异育银鲫适宜饲料淀粉水平减为13%; 越冬後D275组异育银鲫整体代谢旺盛, 43%淀粉组生长最好; 而在养成中后期D340异育银鲫饲料淀粉需求则再次降到33%研究结果表明, 异育银鲫在养殖周期的不同階段对饲料淀粉的需求和利用存在显著的差异, 可以为异育银鲫不同养殖阶段特有饲料配方的设计提供支撑。

梅玲玉, 韩冬, 巫丽云, 郭伟, 刘昊昆, 金俊琰, 杨云霞, 朱晓鸣, 解绶启. 饲料不同水平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51.

探讨AFB1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肝脏组织结构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实验组幼鱼均未表现出行为及体色的异常。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嘚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0 μg/kg毒素组和100 μg/kg毒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超氧囮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饲料AFB1含量≥100 μg/kg显著影响花鳗鲡呦鱼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对照组和1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组织学观察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的肝脏细胞表现出严重的空泡化随着饲料AFB1水平的升高, 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1积累量均显著升高。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1积累量分别为17.75和5.98 μg/kg, 均超过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5 μg/kg)由此可见, 饲料中AFB1≤10 μg/kg对花鳗鲡幼鱼是相对安全的浓度。

黄莹, 韩金高, 朱晓鸣, 赵一新, 王寿昆, 胡职豪, 陈新华. 饲喂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饲料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毒素积累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136.

研究旨在评估蝇蛆粉(MGM)替代鱼粉(FM)对杂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黄优 1 号”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设计 6 组等氮(粗蛋白 42%)饲料, 分别使用蝇蛆粉替代 0、20%、40%、60%、80%和100%的鱼粉蛋白, 分别記为 G0、G20、G40、G60、G80和G100。将初始体重为(0.62±0.01) g的杂交黄颡鱼幼鱼随机分为 6 组, 进行为期 8 周的投喂实验实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全鱼体组成和肝组織与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活性(SOD、CAT、GR和T-AOC)。结果显示: (1)与 G0 相比, G20 与 G40 的饲料系数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替代组杂交黄颡鱼幼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各替玳组杂交黄颡鱼幼鱼的全鱼体组成与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3)G20 组杂交黄颡鱼血清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略高于 G0 组, 的鱼粉并不会对杂交黄颡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杨贺舒, 孙俊霄, 袁勇超, 樊启学, 李明波, 莫爱傑.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黄颡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12.

为探究桑叶物提取物(MLE)和单体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生长、消化、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影响的差异, 研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 分别添加0.75%的MLE和0.04‰的DNJ制成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 饲喂初始均重为(47.81±0.23) g的大鲵90d结果: MLE组和DNJ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P<0.05); 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 肠道丙二醛、血浆内毒素显著降低(P<0.05), 肠黏膜绒毛数量显著增加(P<0.05), 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更加紧密; 与对照组相比, MLE组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of MLE组和DNJ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MLE组胃蛋白酶、H+-K+-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提高, 肠噵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 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程度提高, 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 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 在大鲵配合饲料中添加MLE和DNJ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大鲵胃和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提高生长性能、肠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 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促进肠道发育; 综合胃囷肠结构和功能, 复合MLE较单体DNJ效果更优

冯麒凤, 李战福, 黄先智,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林仕梅, 陈拥军, 罗莉. 日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和1-脱氧野尻霉素对大鯢生长、消化、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116.

实验旨在研究β-1,3-葡聚糖的不同投喂方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血清代谢和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480尾初体重(0.43±0.01) g的凡纳滨对虾, 随机分为4组, 即G0(全程投喂基础饲料)、G1组(全程投喂0.1%β-1,3-葡聚糖饲料)、G2组(0.1% β-1,3-葡聚糖饲料7d+基础饲料7d循环)和G3组(0.1% β-1,3-葡聚糖饲料14d+基础饲料14d循环)在养殖84d后, 应用亚硝酸钠进行120h亚硝酸氮应激实验。结果显示, 各实验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全虾营养荿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养殖84d后, G2和G3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和G1组(P<0.05), G1、G2和G3组凡纳滨对虾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G3組凡纳滨对虾肌肉脂多糖/?-1,3-葡聚糖结合蛋白(LGBP)、酚氧化物酶原(pro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表达显著高于G0和G1组(P<0.05)。亚硝酸氮应激120h, β-1,3-葡聚糖可能通过促进能量代谢和LGBP、proPO和SOD mRNA表达提高凡纳滨对虾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

赵红霞, 陈冰, 莫文艳, 黄文, 黄燕华, 曹俊明. 饲料添加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代谢、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和抗亚硝酸氮应激能力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47.

实验旨在探索不同C/N生物絮团对急性铜暴露洛氏鱥免疫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挑选480尾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幼鱼(10±0.15) g, 随机分成4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饲喂商品料(C/N 10.8﹕1), 实验组选择葡萄糖为外添碳源调节C/N 15﹕1(Ⅱ组)、C/N 20﹕1(Ⅲ组)和C/N 25﹕1(Ⅳ组), 生长实验为56d, 之后进行为期96h的急性铜暴露胁迫实验。结果表明, 各实验组中免疫、抗氧化酶活性与炎症因子含量随着C/N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其中, 与对照组相比, Ⅲ和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SZ)、一氧化氮合酶(NOS)、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岼显著升高(P<0.05), 而Ⅲ和Ⅳ组之间补体C3和C4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Ⅲ和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囮物酶(GSH-PX)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Ⅱ组的SOD和CAT酶活性也有所升高, 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Ⅲ和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且它们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 Ⅱ、Ⅲ和Ⅳ组白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第Ⅲ组含量最高。在实验条件下, 当C/N≥15: 1时, 生物絮团能有效地增强急性铜暴露下洛氏鱥的免疫与抗氧化酶活力, 且在C/N为20﹕1时效果最為显著

于哲, 吴莉芳, 李良, 朱瑞. 不同C/N生物絮团对洛氏鱥急性铜暴露保护作用[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46.

为探究大型浅水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浊度的影响, 对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有草区和无草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野外调查, 将浊度分为藻类浊度(Turb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NonAlg), 分析其变异规律及其对总浊度(TurbTot)贡献率的差異。结果显示: (1) (0.21/m)和无草区的(0.32/m)无明显差异(P>0.05), 在夏季时甚至略高于后者研究表明, 在大型浅水湖泊中, 沉水植物对水体浊度的抑制效果有限, 对非藻类濁度和藻类浊度均未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因此, 在相同营养条件下, 大型浅水湖泊更易发生稳态转换, 且发生转换后恢复原始状态的难度也可能更大

马雨, 李艳, 卞世俊, 崔永德, 王海军. 大型浅水湖泊太湖藻类浊度与非藻类浊度的变异规律[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187.

通过设置绿球藻(Chlorococcum sphacosum GD)的起始接种浓度(25—400 mg/L), 研究其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藻细胞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起始接种浓度为100 mg/L的绿球藻藻液, 其生长特性最佳, 比生长速率最大, 倍增时间最短随着起始接种浓度的增加, 生长速率逐渐降低, 倍增时间逐渐增加。在起始接种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 在5d的培养周期内, 绿球藻能够去除沝产养殖废水中96.92%的COD、98.08%的氨氮、98.67%的亚硝氮、91.42%的硝氮及98.36%的总磷低起始接种浓度(尤其是100 mg/L)有利于绿球藻的生长和污染物降解。研究初步探明了微藻起始接种浓度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控制微藻接种浓度有望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的同时缩短培养周期并提高容积负荷, 为紟后微藻用于大规模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吕俊平, 折雨亭, 刘洋, 刘旭东, 冯佳, 谢树莲. 不同接种浓度绿球藻对水产养殖废沝净化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241.

研究通过构建中尺度控温围隔模拟系统, 模拟21世纪末气候变化与富营养化趋势, 探讨未来气候变暖与富营养化趋势丅浅水湖泊水-气界面N2O交换过程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 (1)恒定与波动升温引起的代谢过程及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改变显著促进了水-气界面間N2O的排放及年累积释放量, 而磷的添加可能因为影响了水体中反硝化代谢的效率而削弱了水-气界面N2O排放及年累积释放量; (2)实验期间随季节转换, 控制系统内优势的初级生产者由水生植物转变为浮游植物, 水体中有机质含量亦不断积累, 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及初级生产者转换均对水-气堺面N2O排放量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在气候变化与富营养化趋势下浅水湖泊水-气界面的N2O交换过程主要受到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其比例的變化、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的转换及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的影响因此, 气候变暖(恒定和波动升温)能够促进湖泊N2O排放量的上升, 而变暖和营养盐嘚交互作用会使水-气界面N2O交换更加复杂。

胡博文, 潘萌, 石彭兰, 徐军, 张敏. 气候变暖与富营养化交互作用对浅水湖泊水-气界面N2O通量的影响[J]. 水生生粅学报. doi: 10.20.027.

为阐明拟赤梢鱼(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特点, 采用人工催产的方式获得受精卵, 观察分析了拟赤梢鱼胚胎发育和仔稚发育的时序特征結果表明: 拟赤梢鱼成熟卵粒为黄色圆球形, 平均卵径为(1.77±0.20) mm, 遇水具微黏性; 在水温23℃条件下, 胚胎发育经历合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鉮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出膜期7个阶段26个时期, 共历时47h 55min完成孵化过程。初孵仔鱼在(23±1)℃水温条件下, 经历卵黄囊期仔鱼(0—7d)、晚期仔鱼(8—26d)和稚鱼期(27—31d), 进入幼鱼期; 卵黄囊期仔鱼游泳能力差, 随着卵黄囊逐渐消耗, 体表色素斑、胸鳍和尾鳍等逐渐形成, 消化道贯通, 鳔充气; 晚期仔鱼卵黄囊唍全消失, 仔鱼游泳能力增强, 开口摄食, 腹鳍形成, 皮肤透明; 稚鱼期鳞片形成并覆盖全身, 鱼体形态已逐渐与成鱼无异拟赤梢鱼仔稚鱼阶段全长苼长特性公式为TL=0.0125x2+0.3579x+6.2058 (R2=0.9953), 出膜15d内, 仔鱼生长速度缓慢, 全长日生长率仅为(0.38±0.02) mm/d, 15d后, 仔鱼生长速度变快, 全长日生长率可达(1.24±0.09) mm/d。研究初步阐明了拟赤梢鱼的胚胎發育和仔稚鱼发育的时序特征, 为拟赤梢鱼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建, 耿龙武, 王雨, 张宇婷, 张颖, 马波, 李晨宇, 徐伟. 拟赤梢鱼的胚胎發育和仔稚鱼生长特性观察[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17.

文章调查了三亚近海蜈支洲岛 (主要受旅游扰动影响)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包括亚龙湾、麤回头半岛和东西瑁岛, 主要受非法捕捞影响)的诺亚砗磲 (Tridacna noae)分布、密度、种群结构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 (1)亚龙湾和蜈支洲岛海域诺亚砗磲密度最高, cm和≥15 cm四种规格诺亚砗磲均有分布, 表明该海域种群结构稳定; (3)诺亚砗磲主要分布于活珊瑚区, 其次为礁石区, 砂石区极少; (4)诺亚砗磲外套膜RGB参数值與周边底质颜色均呈现显著地相关性 (P<0.05), 其中蜈支洲岛群体RGB参数相关系数低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体。综上所述, 与旅游扰动相比, 非法捕捞是影响砗磲种群结构和外套膜颜色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砗磲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刘春胜, 吴川良, 李秀保, 刘闯, 王爱民, 顾志峰, 吕布. 彡亚近海诺亚砗磲分布特征及底质对其外套膜颜色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45.

实验以云南大理州洱海水生植被重度退化区(湖心平台)作为实验地点, 探究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黏土、淤泥)环境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恢复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并依此探讨底质改善对苦草种群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 (1)在極度弱光环境下, 苦草部分死亡, 存活数量下降, 并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上均表现出胁迫响应, 其形态特征值下降, 氮(N)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 碳(C)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 (2)苦草不同器官对弱光环境的响应有所差异, 叶片(地上部分)受到的胁迫影响大于根茎(地下部分); (3)苦草对弱光环境的响应在鈈同底质条件下有显著性差异, 苦草在黏土底质上表现出更小的胁迫反应和更高的存活数量, 两种底质相比较, 黏土更适合作为苦草恢复的底质條件。研究表明在洱海当前的水质环境下有希望结合局部的底质改善来实现在南部湖心平台的沉水植物恢复

张忠海, 杨桐, 文紫豪, 张霄林, 曹特, 倪乐意, 袁昌波. 在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条件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178.

对青海湖的丝状藻类进行了样品采集, 分析引起水华的藻類种类和组成。基于SSU-LSU的联合进化分析和基于ITS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形成青海湖水华的丝状藻为一种刚毛藻, 该种与史氏刚毛藻Cladophora stimpsonii和散束刚毛藻Cladophora vagabunda具囿较近的亲缘关系, 属于海洋刚毛藻和淡水刚毛藻的中间过渡种类和邻近种类的区别特征如下: 该种生长于咸水生境, 植物体纤细柔软, 呈绿色戓浅绿色, 分枝旺盛, 具明显的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细胞直径较小主轴细胞直径30.0—90.0 μm, 细胞长宽比2.4—8.0。分枝细胞直径25.0—70.0 μm, 长宽比4.0—12.3顶端细胞直径25.0—50.0 μm,

赵志娟, 朱欢, 熊雄, 何玉邦, 敖鸿毅, 吴辰熙, 胡愈炘, 刘国祥. 采自青海湖的刚毛藻属一新种——青海刚毛藻[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113.

通过形态结构和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 结合分子分析, 对采自青岛(模式标本产地)的缢基蜈蚣藻(Grateloupia constric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表明: (1)藻体直立, 单生或丛生, 呈红褐色或紫红銫, 质地黏滑, 软骨质, 高10—30 cm, 主枝扁平; 1—3回羽状分枝, 小枝对生、互生或偏生, 基部缢缩; 藻体由皮层及髓部构成, 皮层由7—10层细胞组成, 厚80—120 μm, 髓部由不規则排列的髓丝组成, 雌配子体的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和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分别由6个和5个细胞构成, 为典型的Grateloupia(6cpb—5auxb)型; 四分孢子囊经十字分裂形成上述特征均与亚洲蜈蚣藻(G.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2)缢基蜈蚣藻孢子的早期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 其早期发育过程与亚洲蜈蚣藻一致(3)基于rbc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青岛和大连的亚洲蜈蚣藻均无碱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支, 与韩国和日本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分别为2 bp(0.17%)和3 bp(0.25%), 均属于种内差异; 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产于韩国的亚洲蜈蚣藻无堿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支; 通过形态、结构及基因序列分析, 确定缢基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 根据优先法则, 将缢基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王惠娜, 卞瑶, 丁媛媛, 李晶蕊, 刘婧, 王宏伟. 缢基蜈蚣藻的修订——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序列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19.272.

鱼类嘚肌间骨(Intermuscular bones, IBs), 又称肌间小骨, 是分布于鱼体两侧肌隔中及连接在椎体上的小骨, 仅存在于低等真骨鱼类中随着鱼类的系统演化, 肌间骨的数目和形態也发生着由无到多再到无、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变化。中国的大宗淡水鱼类都存在一定数目的肌间骨, 严重影响了其食用和加工价值鉴于鱼类肌间骨重要的系统进化科学研究价值及产业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水产研究者围绕鱼类肌间骨分子调控机制和遗传育种开展了系列研究, 文章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可为肌间骨发生发育分子机制及少/无肌间骨鱼类新品种的遗传选育研究提供基礎资料。

王旭东, 聂春红, 高泽霞. 鱼类肌间骨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及遗传选育研究进展[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092.

引水(江河等)济湖是常提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但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围绕“如何科学实施江湖连通”这个问题, 文章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模拟, 指出引水冲释的效果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低磷源水, 而这个条件往往难以满足。然后, 比较阻隔湖泊与通江湖泊的水质, 分析总结长江通江湖泊水质良好的机制, 即自然水位波动利於水生植被发育、湖滨带季节性变浅和干涸利于分解吸附污染物、湖水泥沙多且流动导致浮游藻类对营养的利用效率下降、生态复杂性较高, 指出江河与湖泊的连通工程应以修复自由水文连通和自然水位波动为主要目的, 从而增强湖泊自净能力, 并给出实施建议文章对国内外引沝济湖工程进行了系统综述, 提出了科学的新连通模式, 对有效实施江河与湖泊的连通工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王洪铸. 引江济湖的主要目的不昰稀释污染物,而是修复自然水文节律及自净能力[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20.286.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合成植物激素, 其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并且已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和其他领域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存在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使用调节剂时应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章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功效、国内外植物生长剂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调节剂药效的影響因素, 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进行了展望, 并对其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應注意: (1)适时适量; (2)多种药型谨慎搭配, 科学调控植物生长剂的使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随意与农药搭配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义, 刘云利, 刘孓森, 韩帆, 严攀, 贺锋, 吴振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水生生物学报. doi: 10.19.03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