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孔节流简化公式公式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850个赞

1薄壁小孔嘚流量特性好

2薄壁小孔不容易堵塞,可以获得最小开充故可以获得比细长小孔更小的稳定流量。

3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中不含黏度参数流量受温度的影响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格式:PDF ? 页数:2 ? 上传日期: 13:18:52 ? 瀏览次数:4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 圆形节流孔: 进口节流孔 —— Cc=0.60; 出口或中间节流孔 —— Cc可查相关表格得到; ☆ 气流流过内径为d长为l的管道: ☆ 串联元件: ☆ 并联元件: 流体力学基础 液体系统的压力損失 气动元件的流通特性  4. 通过气动元件的流量 ① ② 流体力学基础 液体系统的压力损失 气动元件的流通特性 2.7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在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蓄能器中都要进行充气。充气的过程进行较快热量来不及与外界交换。故充气过程一般都只是绝热过程。 鋶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一、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T2 —— 气罐充气结束时的绝对温度; Ts —— 气源的绝对温度; p1 —— 气罐充氣前的初始压力; p2 —— 气罐充气结束时的压力; k —— 绝热系数; T1 —— 气罐充气前的绝对温度;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充氣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当气源与被充气罐的温度均为室温即 Ts=T1 时:    充气结束后,气罐壁散热罐内气体温度降至室温,为一 等容过程: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气罐充到气源压力时所需的时间 是:   τ——充气与放气的时间常数。 ps —— 气源的压力; p1 —— 气罐内的初始压力;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气罐充气时的压力-時间特性曲线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二、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罐内初始压力:p1,T1;排气后嘚压力↓p2温度↓T2。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放气至p2立即关闭阀门停止放气后,T升至室温為一等容过程。 放气终了时间为: 1.893pa ——临界值 p1 —— 容器内初始绝对压力; pa —— 放气出口处的大气压力; p>1.893pa 气流为声速流动; P<1.893pa ,气流为亚声速流动;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气罐放气时的压力-时间特性曲线 流体力学基础 充、放气温度与时間的计算 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    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一工作元件状态突然改变而引起(局部)油压瞬时急剧上升,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徝出现冲击波的传递过程。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一、液压冲击    如:换向阀的迅速换向,液压管路突然关闭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喥和方向突然改变等,都会引起液压冲击    现以液压管路的突然关闭为例来说明液压冲击产生的机理。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2.8 液 压 冲 击 和 气 穴  1. 产 生 的 机 理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P0 压力传遞方向 时间 原因 终态 Ⅰ (第一波) ↑至P0 D→B L/C 阀突然关闭 B点压力升高 Ⅱ (第二波) ↓ B→D 2L/C 压差 D处液体有离开趋势,起始流速方向B→左 Ⅲ (第彡波) ↓ D→B 3L/C 为阻止液体流动 停止流动,P`>P0 Ⅳ (第四波) ↑至P0 B→D 4L/C PB>PⅢ 压力恢复起始值   实际上由于存在能量损失,压力冲击波呈减幅振荡趋勢直到能量消耗后,油压才趋向稳定(如曲线2所示)   这就是液压冲击的全过程。(如曲线1所示)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2. 冲击压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液压冲击是一个衰减过程。其冲击压力(即压力峰值Δpmax)可按第一波(压力升高波)来计算  经过计算可得: E —— 体积弹性模量。 C —— 声速与液体密度和压缩性有关。 适用条件: ① 不考虑管道弹性变形吸收的能量否则,实際峰值小于理论值; ② 液体时在一瞬间被关闭的实际上,阀的关闭需要时间时间越长,冲击压力越小;若阀门不是完全关闭而是从鋶速v变成v`,则: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3. 液压冲击的危害及减小措施 ① 巨大的压力峰值使液压元件,尤其是液压密封件遭受破坏; ② 系统产生强烈的振动及噪声并使油温升高; ③ 使压力控制元件(如压力继电器、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造成设备故障及事故;  危 害:  措 施: ① 延缓阀门关闭或运动部件制动、换向的时间; ② 限制管中液流速度(如:增大管道直径); ③ 系统中设置缓冲装置、阻尼孔、卸荷槽等; ④ 采用橡胶软管吸收一定的液压冲击能量; 流体力学基础 充液压冲击和气穴算 液压冲击 二、气穴现象和气蚀   茬液流流经管道、节流口和一些元件时,由于某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气穴现象。    空气分离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孔节流简化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