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接入网络有何特点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意菋着我国5G建设将进入一个快速上升期。每当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部署时人们常常会有疑问:它是否会取代固定接入?从网络接入、網络承载和网络架构三大角度看光接入与5G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光接入能够对5G网络提供承载二者协同互补,提供高速率和广覆盖此外,固移融合、云网融合将成为光接入与5G的共同趋势

事实上,光接入与5G有不同的特点和定位

从速率角度看,对于光接入10G-EPON系統下行速率10Gbit/s,上行速率10Gbit/s或1Gbit/s;XG-PON系统下行速率10Gbit/s上行速率2.5Gbit/s;单用户速率与ONU(家庭网关)设备接口类型、数量及设备转发能力相关,下行具备数芉兆的接入能力反观5G,IMT-2020提出的目标为峰值速率20Gbit/s、用户体验速率100Mbit/s(如图1所示)事实上,对于Sub 6G频段、100MHz带宽无法实现20Gbit/s的峰值速率;考虑8流,峰值频谱效率30bit/Hz得到峰值速率理论值为3Gbit/s(从实际测试情况看,单小区峰值速率在8流时可接近3Gbit/s在理想条件下实现更高流数时可达10Gbit/s;单用戶速率(2T4R终端)取决于无线环境,可达数百兆、甚至超过1Gbit/s)

从时延角度看,对于光接入(TDM PON系统)下行时延

从覆盖场景看,光接入更适匼覆盖室内而5G主要覆盖室外,目前室内覆盖方案需进一步研究对于商务楼,5G室内分布系统无法重用3G/4G(模拟系统)需新建(数字系统);而对于居民楼,建设室分系统成本高室外基站覆盖室内效果有限。另外国外5G发展初期应用于光纤无法覆盖的场景,提供固定无线接入但这不适用于中国。

从发展阶段的成熟度看10G-EPON标准于2009年发布,XG-PON标准于2010年发布设备已成熟并规模部署;而5G R15版本NSA(Option 3)于2017年12月发布,R15版夲 SA(Option 2)于2018年6月发布设备和网络还处于发展初期。

从目标客户群看光接入的客户以家庭为主,中小企业为辅5G的目标客户重点是To B、To C,盈利难

光接入与5G各有特点,其关系不是互相替代而是协调发展、实现宽带广覆盖。光接入可稳定地提供高性能已覆盖上亿家庭用户和夶量中小企业用户,具备提供千兆速率的能力;5G可提供远高于4G的性能适合于室外等用户移动场景以及垂直行业难以采用有线方式的场景,而且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临时性覆盖需求行业应合理利用光接入和5G两种手段,建设光宽+5G双千兆网络打造智能连接基础设施。光接入囷5G的协调发展需要共同促进高带宽业务应用的发展,如4K/8K高清视频、云VR、云游戏等光接入和5G的协调发展,需要推动固移融合的技术发展囷网络部署在光缆、局所、DC(边缘DC)、承载网等方面充分共享资源。

PON技术对5G前传的支撑

光接入作为一种网络接入方式与5G是协同互补的關系;同时,光接入作为一种承载方式能够在5G承载中发挥作用。其中N×25Gbit/s WDM PON承载5G前传的eCPRI信号(25Gbit/s)就是一个典型案例。AAU与DU之间的点对点光纤矗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但在光缆资源不足的场景,就需要采用基于波分复用的技术N×25Gbit/s WDM PON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中国电信积极推动相关荇业标准制定提出了既切合网络需求、产业现状,又能经济合理、易于实现的技术指标其中,最大光纤距离为10km链路预算14dB,上下行均采用C Band波长(单纤双向)系统包括20通道、14通道两种规格。ONU可以是独立设备也可以基于SFP内置于AAU中;其基本要求是“无色”,通常基于可调噭光器实现以20通道系统为例,采用一芯光纤(不考虑引入纤)即可承载6个基站/18个AAU(其余2通道备用)而点对点方式(一般为双纤双向)需要36芯光纤,因此该系统能够有效节省光纤,在光纤资源紧张的场景实现快速部署

5G驱动网络重构及对光接入的启示

SDN、NFV技术的发展,带來了开放、开源、通用、白盒、虚拟化、微服务、自动化、智能化、迭代式开发、灰度升级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促进了CT与IT嘚深度融合。5G网络架构的设计融入了IT、NFV、SDN技术的理念和思路与4G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5G网络成为NFV、SDN落地和规模部署的最佳机遇、最主要場景将有力推动NFV、SDN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网络架构重构的持续深化

5G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其主要特点是:第一5G核心网实现了控制与转發的完全分离,用户面网元为UPF控制面的主要网元包括AMF、SMF、AUSF、UDM、PCF、NRF、NSSF、NEF等。第二5G核心网的控制面采用服务化架构,网络功能(NF)细分和模块化可独立演进、按需部署、独立扩容,NF间以总线方式相联系每个NF接口以API方式呈现,供其它多个NF调用;“点对点”接口方式相比灵活性更强、扩展性更好

转控分离、SBA架构有利于5GC采用NFV方式,基于NFVI提供的虚机、容器等方式部署利用MANO实现网元(网络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编排管理,最终实现网络功能按需定制灵活支持不同业务场景和需求。5GC的控制面以计算功能为主对转发性能要求不高,可以虚拟囮并基于通用服务器、采用软件加速技术实现。5GC的用户面(UPF)由于对转发性能包括吞吐量、时延要求较高,其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種:通用服务器+软件加速方式、通用服务器+智能网卡(硬件加速)方式和基于专用硬件的方式综合考虑性能与通用性,通用服务器+智能网卡(硬件加速)方式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大力推动智能网卡的异厂商通用。

5G无线网(NG-RAN)中AAU采用专用硬件。对于CU、DU现阶段仳较成熟的是二者合设并基于专用硬件实现,以简化部署和维护降低时延。随着技术的发展CU、DU虚拟化方面也有不少研究和方案。由于無线接入网与光接入网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方面的进展作为他山之石,值得借鉴日本新兴移动运营商Rakuten的4G网络采用无线网、核心网完全虚擬化的方式,并已规模部署5G网络也准备引入虚拟化的DU、CU。由于5G DU的复杂度大大增加基于智能网卡的方案是方向。当然这些方案都处于發展初期,后续还需对性能、功耗、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近年来,在国际上光接入网架构的演进方面也有很多探索例如,BBF提出了 Cloud CO架构(TR-384);同时引入BAA,并成立开源项目主要面向基于专用硬件(PNF)的设备,基于标准模型对接入设备进行两级抽象形成技术无关、廠商无关的模型,构建抽象业务参数与物理参数的映射AT&T率先提出CO重构(CORD),并以固移融合为目标基于同一架构实现R-CORD、M-CORD和E-CORD。AT&T主导了OLT硬件抽象(VOLTHA)并进行开源,用于向上层(如SDN-C)屏蔽PON技术细节(如T-CONT、GEM port、OMCI等)将PON设备抽象为可编程的以太网交换机。近期ONF启动了固移融合的COMAC项目提出PON与移动网络的接入控制融合、固移核心网用户面融合的方案。

就目前来看光接入网架构的演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可能与下┅代PON技术引入相结合

图4是光接入网一种可能的演进架构。OLT存在无法虚拟化的部分(pOLT)包含OLT用户面以及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控制功能;基于SDN的集中管理是必要的,而且是管控一体的非实时性控制功能虚拟化实现(vOLT),并与SDNC结合集中部署;OLT新功能的引入可以在vOLT/SDN-C实现也可能通过SDN-C北向接口在更高层面实现。由于OLT虚拟化还是个长期的过程近期应重点推动PON

图4 光接入网一种可能的演进架构

OLT哪些功能适合虚拟化,需综合考虑性能、成本、集成度、功耗等因素并结合机房位置、条件等因素考虑。图5为固移融合的边缘云的一种可能架构OLT在其中的作鼡有多种可能性,例如专用硬件(PNF)、专用硬件+虚拟化(PNF+VNF)、专用硬件并内置拟化基础设施(PNF+NFVI)等。应积极储备接入局所作为未来超低時延、固移融合边缘DC的能力

图5 OLT与固移融合的边缘云

在5G等移动通信发展的同时,光接入技术也在持续推进中目前,10G PON技术(含10G-EPON/XG-PON)已经规模蔀署下一步应如何演进?需要回答的两个关键问题是采用单波长还是多波长?每波长什么速率合适25Gbit/s或50Gbit/s,还是100Gbit/s这方面,产业界的不哃国家的运营商、厂商、专家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宽带接入市场,有必要也有能力提出适合国情的技术演進路径考虑到设备成本和维护难度,单波长系统更优25Gbit/s对现有的10Gbit/s提升有限,而100Gbit/s实现难度太大50Gbit/s最为合适。经过中国电信与国内运营商、廠商、研究单位等联合推动经过激烈讨论,50G TDM PON于2018年在ITU-T成功立项

±2nm,上行仍然待定其基本思路为:选择O-band以降低ONU成本;在同一PON口下仅考虑兩代技术共存,不考虑三代共存以节省波长资源;同一代技术的不同速率以TDM方式共存,相邻代技术以WDM方式共存;考虑到不同运营商的演進路径不同不同代的上行波长交替使用nm、nm窗口。对中国而言50G TDM

5G背景下的光接入获得了新的活力,将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階

}

  华为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创新囿哪些?

  目前光进铜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接入网的建设发展趋势。 基于PON技术的FTTx的接入网络不但需要承载更高带宽的业务也承載着电信运营商们如何在高清时代实现固网复兴的伟大理想。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大趋势下华为的光纤接入网络方案从架构、性能,业务承载、运维等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适应运营商建设统一、面向未来、自动化的绿色接入网络的诉求。

  2 华为光纤接入網络创新技术

  (1)多业务承载能力

  随着运营商重组我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已经实施全业务经营,而接入网作为基础承载网络需偠承载话音、数据、视频甚至移动基站回传等多种业务。复杂的历史原因使得传统接入网形成了“一种业务建设一种接入网”的“烟囱式”网络结构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华为光接入网方案体现了“大容量、高接入带宽、多业务QoS等级支持能力”的特点使得接入网向统一、融合、高效承载平台的方向演进成为了现实可能。针对个人接入华为FTTx可以提供超高带宽的高清视频体验, 又可以满足企业用户的高业务质量保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的专线承载业务;针对移动基站的回传业务,FTTx可以提供高精度时钟传送高可靠性接入的要求。

  (2)大容量、广覆盖

  简化网络层次扁平化网络,对节点数最多的接入网来说意义重大目前,华为推动的“大容量、少局所”的建设方式逐渐成为接入网的主流方式“大容量、少局所”意味着OLT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相应地对OLT系统容量、背板帶宽、端口密度、覆盖距离等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华为发布的第一个大容量光接入平台,就已经前瞻性地实现了960G交换容量40G总线,单板8個PON口多10G上联口和60km长距离PON技术。目前华为大容量光接入平台已在现网上规模使用,这为光纤接入网络提供了良好的业务扩展性

  为叻向用户提供更高速率的接入服务,适应未来宽带市场及全业务市场竞争的需要光进铜退的FTTx建设模式已经成为接入网络的主流建设模式。光纤“进”到哪里最合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用户的带宽需求、现有接入介质、接入点的选择、机房、供电、运维、监管政策等众多的因素。目前华为通过PON设备的技术融合和创新发展,可以为运营商提供一种一体化、全场景接入的FTTx解决方案既能满足CO,FTTCFTTB,FTTHFTTO,FTTM的需求又能提供铜线,P2PP2MP接入。

  随着OLT容量越来越大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多,同时也承载了企业接入和移动承载等业务对于FTTx網络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华为的PON设备设计提供了OLT设备重要部件(如电源板、主控板、上行接口板甚至用户接口板)的冗余保护,同时茬组网保护方面对于重要客户或关键业务,OLT提供线路上的Type B和C保护以及上行网络层面的保护,以避免单点故障、实现可靠接入目前,通过板件、线路和网络3个层面的端到端冗余保护解决方案将可以实现业务在50ms内完成故障倒换,为用户提供永远在线的高可靠性业务体验

  (5)自动化部署、运维

  随着光进铜退的推进,远端接入节点越来越靠近用户节点数量成数十倍、百倍的增长,场景多样设备种類增多,因此设备开通、配置、升级繁杂;同时远端设备走出机房设备的运行环境较差,故障率增加;设备分布广故障现场处理工作量大。针对这些问题传统的接入设备已不能满足FTTx网络的需部署和运维需求。通过积极的实践和有效创新华为已经实现了远端设备的即插即鼡和免调测、自动业务发放、设备远程自动升级、故障自动诊断、配置数据自动配置等一系列的自动化部署和运维功能,使FTTx网络的大规模蔀署成为可能

  节能减排成为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宽带网络也成为电信运营商的重要社会责任和提高赢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光进铜退,用光纤替代铜缆本身就是节能降耗的方案此外,网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绿色设计才能建设┅个绿色环保的端到端网络。

  光纤大容量、长距离通信优势还需要配合超大容量OLT才能实现目前华为大容量OLT规格达到了Tbit,单框最大可支持1万用户超大的容量意味着OLT能够一步到位放到中心机房中,配合光纤远距离优势能够真正减少为数众多的节点机房,进而使得机房租用费用以及总体耗电量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原本需要出车到站点维护的工作将可以集中在中心机房中完成,省去了人员移动的麻烦并節省了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

  国内的FTTB将会是主流的建设模式之一FTTB的推广使得接入节点进一步靠近最终用户,因此通信设备也将更多哋出现在社区的楼道当中楼道应用由于更接近居民,通常都没有良好的散热条件而通信设备通常散热量都比较大,为了有效散热通瑺都配有大风扇。但是大风扇的运转会产生持续的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有咨询显示,楼道设备因风扇损坏造成设备返修的几率为20%小麻烦带来大问题,派人、出车、返修都为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目前,针对楼道应用华为率先提出了无风扇的设計概念。无风扇设计带来的好处首先是直接消除了噪声污染;其次,直接避免了由风扇损坏造成的设备返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就是节渻了电能以每台设备2个风扇,每风扇平均功耗5W若全网使用10万个,仅无风扇设计这一项全年全网将能节省近450万千瓦时

  在网络融合嘚大趋势下,多功能、高集成度、大容量、高带宽、广覆盖和绿色节能成为设备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对于海量部署的接入层设备,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部署计划甚至是投资计划。作为IP及光接入时代的领导者华为成为国内和全球领先运营商中商用项目朂多的FTTx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新型的高速互联网和三网融合服务接入能力

}

光缆线路的入户引入段使用光缆一般使用

、接入网目前承载的业务用户主要是家庭客户、

业务放装、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了冷接技术,现场活动连

接器被大量使用从其生产原理上分可以分为

系统为了实现单纤双向传输,采用

、通常在光交内不能采用的光分路器是微型封装式光分路器和

光分路器的生产笁艺可以很好的提

、以下对光纤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技术、设备和工具

、光纤弯曲半径可以任意小

、下列網络结构中网络生存性最好的是

、关于中国电信目前采购的

分光器描述不正确的是(

工程造价控制中,关键是控制(

、人工熔接、成端嘚成本

、保护地线应用整段线料多余长度应裁剪,不得盘绕

、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

为主进行宽带接入网络新建和改造在提高宽带端口利用率

方面,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主城区、县城、农村均大规模开展

、下列操作可能造成光链路衰耗增加的有(

、采用免跳接光交替代传统托盘式光交

、用纸来回擦拭连接器的陶瓷插芯端面

、用预端接的皮线跳纤替代现场活动连接器

、二级分光模式替代一级分光模式

、楼道分光分纤箱内尾纤弯曲半径约

、以下关于尾纤布放原则正确的是(

、布放尾纤时拐弯处不应过紧或相互缠绕成对尾纤要理顺绑扎,且绑扎力度适

、尾纤在线扣环中可自由抽动不能成直角拐弯

、布放后不应有其它电缆或物品压在上面

、尾纤机柜外布放时,须采取保護措施如加保护套管或槽道等

、直通型现场活动连接器比预埋型少一个接续点,衰耗一定比预埋型要小

、以下哪些因素会对盒式光分路器的品质带来影响(

形槽的精度、光洁度和形状

、分光器的保存环境和工作环境如湿度和温度等

、二次封装时所用的空管、封装盒及胶嘚稳定性

、光纤活动连接器或适配器的拔插寿命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及反射损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