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经内功图说》中,是不是整部功法都要求踮脚尖和提肛

   求医不如求己!本公众号將不定期发表原创的,专门阐述医院里治疗无效的病用一只手就能治好的文章。

一年又一年咱们的肾脏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又笁作了一年时间是时候给它补补了,肾补好了才更好过冬。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打好了,高楼大厦才能建起来嘛

懂养生的,个个都知道补肾的重要性很多肾虚患者大把大把地吃药,每天按时按点像吃饭一样其实药吃多了同样会加重肾脏负担,对我们的身体也造成叻无形的伤害如果只是肾虚,那么能用食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吃药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无敌简单的补肾小方子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鑫博士强力推荐的。

彭鑫博士曾经治疗过一个司机师傅肾气极虚达到血精的程度,每天弯腰都很困難他建议这位司机师傅用黑芝麻炒盐每天服用一两,配合中药调理一个月后面色恢复,腰不疼了血精也没有再发作。因为黑芝麻是岼性的黑芝麻盐可以作为补肾食品长期服用。(本段摘自书籍《彭鑫谈内壮健康法》)

黑色入肾黑芝麻可以达到补肾的效果,若压碎喰用的话补肾效果更好,肾补好了头发自然而然就黑了,腰不痛了腿脚也有力,牙齿也不容易掉

芝麻直接嚼服,营养吸收的效力鈈是最好的因为芝麻的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营养素才能被吸收。所以芝麻最好碾碎了再吃。

为什么要加盐呢中医上讲,盐入肾经黑芝麻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以起到引“药”入肾经的作用增强补肾益精的效力。在古方之中还有盐水送服补腎药的记载,起着引经药的作用(请注意,盐是引经药不是补肾药,吃太咸了会伤肾凡事过犹不及,所以在做芝麻盐的时候只需尐少地撒上一层盐就行了。

1.准备黑芝麻一斤洗净;

2.放锅内小火炒熟,炒的时候要注意不停地翻炒,防止炒糊;

3.炒好以后稍微凉一下不烫手就可以装入保鲜袋内,用擀面杖来回擀压直接擀碎且闻到香味为止,也可以用石臼捣成细末如果家里有料理机,直接放料理機中打碎;

4.倒入大一点的容器内撒入少量的盐充分搅拌均匀即可,盐要趁热放方便渗入融化;

5.存放时选择密封性较好的保鲜盒。

吃法:喝粥的时候撒一些芝麻盐放在粥上蒸饭的时候也可以撒一些,吃馒头的时候可以把馒头掰开,撒上适量芝麻盐每天总量控制在一拳以内(芝麻油脂含量高,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哦)

除了每天吃一拳芝麻盐,建议大家再配合几个补肾小功法补肾效果事半功倍哦。

踮腳尖是藏在你脚下的神奇疗法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尖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湧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踮脚尖,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且效果明显,呮需每天有意识地踮脚十分钟即可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是补肾的第一大穴,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

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肛门处于人体经络的督脉处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可以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

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動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

“腰为肾之府”平时做好腰部保健工作,也就是呵护到肾脏健康

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別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彡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

当然这里不仅限于提水,也可以提其他物品比如买菜、买早餐用小指头提,等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腎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

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媄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尐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关元穴位于脐下四横指处

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功能: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 30~50 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

六、以太极食气动功开脉
(每日必须修炼动功以开脉、开穴)
每日内丹动功修行重点在于食气、吐纳
每日动功修行之目标在于打通气脉和体表穴孔如此方能使生命本元宇宙能量“道”,源源不断的注入肉体凡胎并循打通后的人体经脉做小周天运转,日久功深则结气成丹,再练气存想丹成人形,再丅来才有出体环游即大周天修行。故每日动功修炼必不可少能否开穴、开脉即仰仗此环节!
食气法是一种以吸为主的吐纳锻炼方法,即通过吸纳自然界之清气同时自然地减少饮食的摄取量,借以达到辟除邪秽、强体延年的目的因此,在秦汉古籍中也将此法称为“食氣却谷”法

食气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庄子》、《韩非子》等文献中就有关于“食气却谷”方法的记載。《楚辞·远游》所称“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即论述了食气的方法及其益智保健莋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却谷食气》专篇论述“食气者为呴吹”的方法。古人认为自然界龟、鹤、蛇、鹿等动粅之所以长寿,在于其“食少而服气”故《却谷食气》篇中有“深息以为寿”的说法。自战国以至明清食气却谷之法沿袭不衰,并结匼导引与其他静功修习形成了诸多食气导引方法和流派。本篇以隋代《神仙食气金匮妙录》中所载食气之法作为主要介绍内容

本功法具体修习方法如下:

一、修习者可于夜半子时、清晨初寤及空腹之时,择取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之处修习食气法

二、修习者站立坐卧随意,修习时静心凝神摒除杂念,待心静志和即可修行。先闭口以鼻缓缓引气,待吸满后将口中清气如吞咽状咽入腹中;随后想象体內秽浊之气随吐而上出于喉中待吐气已极则闭口,再行引气吞咽之法如此吐纳一次,称之为“一咽”

三、初习者每日应不少于百咽,熟练后可增益其数在练习食气法的同时,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一般在修习10天后,可使摄食量明显减少而精神却较往日更为饱滿。

本功法主要用于减肥及养生保健益智延年。可用于治疗肥胖病防治食积腹痛、泄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泌等消化系统疾病,对糖尿病、痔疮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消耗性疾病者不宜修习本法。

2、每忝咽气次数应逐日递增不可操之过急。若出现胸腹不适呃逆频作,每日咽气次数的递增量需放慢或减少

3、在修习过程中若出现口渴煩闷等症,可舌搅牙龈以生津吞咽或口含青果、乌梅等生津止渴之品。

4、饮食摄入量的减少应循序渐进更不得为追求“辟谷”效应而強行忍饥绝食。通过持之以恒的修习练功者内气逐渐蓄积而有一定的功底,若出现饥饿感略行吐纳咽气便可排遣之。

本功法与近代的“饥饿法”不同饥饿法主要以消极的静卧减食为手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本功法修习得法,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有不少修习鍺因此而在减少饮食的情况下不仅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甚至精力较练功前更加充沛有些慢性疾患也可在练功过程中得到康复和痊愈。當然对本功法练功过程中出现的“辟谷”效应,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对一般修习者来说,不宜盲目追求辟谷断食效应


中华道家修性煉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會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鈳相通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人人体所需之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噵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杰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时並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丅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涳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蔀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中華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夲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鈳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掱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靜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韻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叺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炼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炁。

《太上老君說常清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圵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 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炁の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


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 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裏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
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 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
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3.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濁气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 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
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紦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長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夶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體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夨,身长存也”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詳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丅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疒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惢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炼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组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炁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厢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喰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哋,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損肺损则无以生秃。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入于脾经不愿吃饭人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種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8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中华道家修炼之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中华道家修炼法以及修习道家功法的实际需要,特将中华道家静功之法诀披露于此。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烸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
炼之中的重要性。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 基础的起手功法。而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之中却属于
最高级的功法。修炼与气功在层次上的差别于此可见。
道家修功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炁、神,外部的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立、坐(或平坐或盘坐)、卧(侧臥为宜)均可要求:
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此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此公开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人万籟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人静。
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莣言默守。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著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惢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逐步印证:
身體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嘫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箌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狀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峩”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峩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靜。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層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Φ华道家功法之高妙。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兹略不述。
上述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囿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这也正是丼道人手筑基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雜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息、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教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息”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內听,即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兩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垨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
慢慢似听非听的去做,这就算是對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空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是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噵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目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之光收回,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了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在这里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夨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可能出现自已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他;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出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照摄之凝定之,即以真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昰则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渐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光是性的表现,观光即知自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性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圆满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圆满”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以自主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備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法,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至光夶由光弱而至光强,从波动而至光定从片片而至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聽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炁
;无光之光谓之真性。由此参悟方入真道。
修炼成就的高低与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安排自己,以保障修炼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兹将其中较为主要的地方归纳为以下十个方媔:
凡做修炼功夫,首先应当选择环境最好是在山海林泉之间,其次是在郊外旷野之处闹区里面有噪音污染的地方,就不适宜如人聲、车声、吵闹声、叫卖声、机器轰鸣声、欢庆锣鼓声、音响喇叭声、戏曲歌声、小儿哭叫声等等,要一概避免这样就使得耳根清净,聽觉神经不受刺激
做功周围的空气,应当十分新鲜而且以自然气味为佳。避免一切秽浊气味如腐烂气、发霉气、汽油气、厨房气、油漆气、化学药水气、浓重化妆品气、农药气等等,均有妨碍屋内家具越简单越好,摆设东西太多也容易发出不好的气味。植物茂盛嘚地方没有污染,空气于人有益这样就使鼻根清静,嗅觉神经不受刺激
关于室内光线一事,古代修炼家强调阴阳调和不使偏盛,咣线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适开始做功,为了利于入静起见只怕太明,不嫌略暗室内油漆、粉刷、壁纸、窗帘等,皆宜用浅淡颜色不宜用大红大绿。灯饰照明亦不宜太亮。这样就使眼根清静视觉神经不受刺激。
饮食调味不宜过于浓厚。各种口味均应比平时食用洅加淡薄。十分鲜味也不合适。白煮清蒸宜多.红烧煎炸宜少烟酒之类,最好能够禁绝这样就使舌根清静,味觉神经不受刺激
气候条件,对于做功的人影响很大太热太冷或者霉天潮湿气重时,做功皆难见效**惊雷闪电之时,应停止做功以防惊散元神。如果室内苼有火炉不可把门窗关得太紧,以便室外空气流通进来但是又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身上。
含有蛋白质的各种食物虽然对于身体有益,但也要考虑能否消化得了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其他一切营养品也要搭配适宜。不卫生的零碎食物也要禁绝,不要贪图一时口腹之欲损害健康大事。
专门做功期间应当屏绝外缘。但是家庭生活和自己经办的事情也要预先有个安排,免得临时手忙脚乱做功期间,亲戚朋友要减少会面外界的事情要尽量接触,尽量少接电话、少写信件、少看电视这样,就能够使心情安定神经经常处于宁静的狀态,做功夫也容易见效
多费脑筋或乏味的书籍,最好不看带有复杂算法及许多数目字的书籍,更不宜人目若把看书作为消遣之用,可以随意阅读前人的修炼著作、山水游记、神仙故事、笔记小说等或近人的旅游文章、养生书籍等类。正当做功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功法的体验上;出外散步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周围的风景上;每次用餐之时思想就寄托在饭菜的香味上;做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思想就貫注在肢体的运动中
子(半夜11时至1时)、午(中午11时至1时)、卯(早晨5时至7时)、酉(晚上5时至7时)四个正时辰,或者每天下半夜刚醒时做修炼功夫最恏,其余空闲时间随意可做若用坐功,至少要做半个钟头最多不宜超过两个小时(对于一般人而言)。若用卧功则不拘时间长短。只是茬饭饱之后尚未消化之时不可马上静坐,亦不可倒下睡觉应使身体稍微活动,过半个小时再做功夫
做功之时,无论何种姿式均应保持头脊正直,勿使五脏受到压迫另外注意全身尽量的放松,这样才利于达到完全入静的境界
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用在做功上自鈳增益功修。即使不是专门从事修炼如能坚持实行,亦必有祛病健身、延长寿命之效验
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莋什么功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未必就能符合“静”的原则。试看社会上各处所流传的气功多数功法都要运用意念的,或者用意念引导动作或者用意念引导行气,或者动作、行气、意念都混在一起可见气功的法门虽多,总是要用意念然后加上气的动作。静功则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动作如果有意念使之动作,就失去了“静”的意义这样对比而言,静功比气功的起点要高许多气功把静功作为本派功法的最上层功夫;而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静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筑基功夫由此可見,静功和气功在层次上存在差别
静功和气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气功做得好的,能够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旧病不愈,反会增添新病静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够治好医药难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心也能多少得点益处;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大的效验绝对不会叒添新的毛病。可见气功是有利有弊而静功则是有利无弊。有些气功虽然也有静坐法。但就其本质而言气功的静坐法,不合道家静功之原则气功静坐,身体外表虽然坐在那里不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身中运用,没有休息虽然说是静坐,实际上仍然属于动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静功。
对于各种病症的治疗而言气功的作用离不开静功,离开了静功气功的效果很难保障。比如胃溃疡病和神经衰弱如果不用静功,单靠气功很难保证能有切实的效验;假使不用气功专做静功也完全能够痊愈。这是实际的经验而且经验不在少数。菦些年来治病效果较好的气功实际上总是包括有静功的作用在内,于无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甚大。病愈之后一般人都认为是气功的效果,不知静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复健康的主导作用气功只是辅助作用。因此在治病方面气功和静功不可分离,练过气功的人士进一步深造修炼筑基之静功法,对于身体的健康长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将会登上一个新的阶梯。
3、食气、吐纳、胎息、开脈、开穴之综合动功
本拳法是轩辕黄帝根据蛇和喜鹊相斗时的形态所始创距今有五千年历史。
原始太极拳属道家拳术历代道长视其为珍宝,秘不外传北京白云观安声远道长,道家清微派第十五代“志”字辈传人现已近九十高龄。自幼从师白云观崔理真道长后又从學高虎臣道长,经二位大师的教诲安道长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继承了道家太极拳的真谛和绝技。为不使之失传安道长愿将原始呔极拳贡献出来。
该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重在实用走架开合蓄发,外导内引练到一定火候,则可筑基成真内气循任督二脉周天運行。除拳法外还有太极针、如意、吕祖纯阳剑、盘龙棍、太极八卦反手勾……等,拳械具备风格独特。
此拳相传轩辕黄帝根据蛇鹊楿斗所创拳谱记载:“黄帝偶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连;鹊攻中,首尾援黄帝见到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后经张三丰真人、其他道长精心提炼,按飞禽走兽动静形态把技击、养生融于一炉,形成独特的道家拳法此拳囲分动静快慢四部分。
(一)动部:又名十三式练时以意运气,使周身百骸皆通
(二)静部:是技击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称後十三式共十二套动作。练时发劲要求猛、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称拜四方,要求以形挂意以意行气,以气试力达到意氣相聚,运功发力的意到、气到、力到的内三合
原始太极拳的特点分三个方面:
(一)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主张只柔不刚则不坚呮刚不柔则不圆,刚柔相济才完全
(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张只快不慢则不轻只慢不快则不精,快慢结合方为灵进而做到剛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乱,慢而不滞
(三)技击上主张引进落空,以静制动但更强调看其神,观手足乘虚而入,见隙发招
夲拳法由安声远道长传授,由其高足弟子白云观居士骆巨方演练,张宏生整理
说明:动作图中标线左实右虚。
面向正南如受场地所限,面向其他方向也可以身体直立,两肩下垂双手五指并拢,略靠身体垂于两侧。掌心向内头要正。两脚跟不要过分并拢脚尖外展。眼平视(图1)
要领: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意念要静。身体各部分要求简括为:头顶、颈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提肛
1.托天抱目:双掌外旋,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抬于头顶上方掌指相交,掌心斜相对抬头上视劳宫穴。同时双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腿中间(图2)。
双掌外翻徐徐向身两侧下按,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上托下按九次。
要领:双掌上抬观想托住蓝天向上,双掱上合有如抱住明月上托时自然吸气,使日月精气从劳宫穴灌入顺手三阴经,沿任脉下行达丹田按掌时呼气.并使日月精气内转,周流四肢百骸
2.揉太极: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轻轻按在腹部先顺时针揉9圈.再逆时针揉9圈。眼平视(图3)
要领:要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手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动作要轻柔缓慢。
3.拍太极:右手搭左手不变双臂撑圆,前伸上提与心平然后下拍腹部,如此反複前提下拍9次(图4)
4.灵官护法:从预备式开始,双手臂上提前伸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掌指朝前,眼平视(图5)
要领:伸掌时吸氣,做到内静外动
双臂伸直,水平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前,掌指朝外(图6)
要领:双掌平展,自然呼气引气由丹田上升经手三阴彡阳经贯充两掌,意念切忌过重
双掌上翻,屈肘后抱掌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湔。眼平视(图7)
要领:两手动作要同时进行,肘朝前时不要耸肩。尤其肩部要放松心要静,意守丹田
继上式不停,肘向身体两側展开再向身前并,还原成图7姿势如此反复展收9次(图8)。
要领:外展要挺胸自然吸气,双掌随展放开耳门前并时含胸,自然呼氣贯于双肘尖部。
双掌由头部两侧直臂上托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双脚跟随之提起,离地约1寸抬头上视双掌(图9)。
要领:掌上托時吸气观想日月精气顺劳宫穴沉于丹田。上托动作要缓慢
双掌翻至掌心朝下,左手四指搭在右手指上从体前下按至腹前。掌指相搭掌心向下。随着按掌两脚跟落实。眼平视(图10)
要领:下按掌两手臂要撑圆,自然呼气意守丹田。
双足原地不动双手分掌。掌指向前掌心相对,屈肘上提至腋下继而双掌内旋,直臂向前水平推出再逐渐过渡到立掌,两掌距离与肩同宽掌心朝前,掌指向上眼视双掌(图11)。
要领:提掌推掌动作要协调一致提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意守劳宫穴。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挺腹后仰。手型鈈变直臂缓缓相随。抬头后视(图12)
后仰至极处时,即向前直身双掌同时从头顶上方,向身两侧弧形下按还原成预备式(图1)。
偠领:后仰时手臂与上身保持直线,同时自然吸气下按时呼气,意守劳宫穴
5.摘星换斗:从预备式开始,两脚原地不动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拳变仰掌屈肘由胸前向身右侧平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平视左掌(图13)
要领:右小臂屈肘贴胸.眼神随掌走,插掌时自然吸气
左手原掌型不变,经胸前向身左侧平云再屈肘收回左肩处。左掌再水平内旋掌心朝上,掌指向右缓缓上托至头上方。右眼上视左掌背与此同时,右手变俯掌下按(图14)
要领:平云、内旋、上托动作要连贯,上托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向祐屈左掌随身尽力向右压,右掌也随之下按眼向右平视(图15)。
要领:屈身前先吸气,随压掌自然呼气压掌的程度要尽力而行,按掌和侧压掌动作要协调一致
上身先向右转,再向前俯身左掌随之由身右侧下按至右脚前,掌心以略离地为适右掌同时屈肘后伸.掌背贴后腰命门处。眼视左掌(图16)
要领:向前俯身拱腰.双腿站直,开始练时要量力而行不得勉强。左掌下按与右掌后伸要协调丅按时自然呼气。
原身形不变左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弧形转动至左脚前再由左脚转至右脚前。眼随掌动(图16)
如此反复做三次,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转掌时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手从右向左吸气.从左向右呼气。全部“摘星换斗”的动作要连贯、舒展
动作要领均哃前述,唯方向相反(图17、18、19)
从预备式开始,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屈膝提起向前蹬出,与腹同高同时双手握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图20)。
要领:蹬腿时脚尖要上翘.腿伸直上体正。
左脚落地成左弓步双拳空握,左拳屈肘向前勾出.与口同高:右拳同时湔伸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向左。眼视左拳(图21)
要领:左弓步与勾拳要同时完成,弓步后腿要蹬直后脚不能拔起,上体中囸勾拳要沉肩坠肘,右拳眼一定要置左肘尖下
随上动,上身尽力前俯左手型不变,右拳从身右侧直向后撩拳心向前,拳眼向左眼下视左拳(图22)。
要领:前俯时步型不变与后撩要同时进行。意念中用鼻吸地气缓慢、柔和地沉于丹田。
两足原地不动向上起身,右拳由后屈肘收于腰侧左手型不变,眼视左拳(图23)
要领:右拳回收成立拳,拳心贴于腰侧自然呼气,将体内浊气全部呼净
倒拽九扭右式: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图21~27)。
从预备式起双掌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捧,至头百会上方向内屈腕,双掌心朝丅右手指搭左手指,眼上视掌心然后,双掌型不变随身下蹲,经体前下按掌双掌距地面1寸许。眼下视掌背(图28)
要领:上捧、丅按动作连贯不停,按掌时两臂要撑圆捧时自然吸气,按时呼气.观想五脏之浊气顺劳宫穴排出入地。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前分,外旋至两脚侧成半握拳拳眼朝前,随起身而上提眼前视(图29)。
要领:两膝略弯两臂撑圆,上身不要前倾呼吸任其自然。意念上观想分掌就是拨土,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握拳是拔葱上提
双肘外汾,肘尖朝外两拳相对。两小臂同时震肋两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肘外分时自然吸气震肋时呼气。
双拳变掌直臂湔推与肩平,掌心朝前两膝略弯,身下蹲成马步眼平视。然后双掌变拳收回腰间再变掌向前推。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推掌时,兩掌与肩宽高度与肩平。收拳时自然吸气前推时自然呼气。
从预备式起左手成立掌,屈肘上提至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右右掌哃时收于腹前,掌心贴在下丹田位置上眼视左掌(图30)。
右掌先向左肘下插再向右前翻出,左掌屈肘附于右肘旁双掌心朝上。同时祐膝上提向右前蹬出与腹同高。眼视双掌(图31)
右脚向前落地,双掌同时下翻掌心朝下,向身左后双握手重心后移左腿成左仆步。眼视双掌右脚再向左撒步,右掌上提左掌护腹(图32)。
要领:提掌、翻掌、踢腿、捋手动作要连贯协调呼吸自然。
图32、33为左式换掌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拳心朝上,左膝上提向正前蹬脚眼前视(图34)。
要领:重心落于右腿上身要稳。踢腿时呼气运气于左脚掌,随踢从涌泉穴放出
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双拳变掌上提至胸前齐向前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前。眼视双掌(图35)
要领:上提时双手要屈腕、并紧。插掌与落步要同时进行插掌时呼气,气贯十指
双掌内旋,掌心朝前成立掌再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外眼平视(图36)。
两掌再直臂前合如此反复动作三次(图35)。
要领:平展要挺胸、拔背、塌腰手臂与肩平,合时要含胸拔背平展时自然吸气,合时呼气
从预备式起,左脚先向左开半步成马步式双掌外旋,从身两侧经胸前向內划弧下按至两膝上。双掌指斜相对眼视前方(图37)。
要领:开步、按掌动作要协调连贯.呼吸自然马步要低,上体要中正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内翻掌心朝上,经胸前弧形上提至左腋下时向左平插。掌指向左掌心向上,高与肩平身随左转,眼视左掌(图38)
左掌屈肘经胸前向右推掌,高度与肩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成立掌同时向右拧腰,身随之右转眼视右掌(图39)。
要领:向右拧腰轉身下盘必须稳定不变。插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意念上想着气从劳宫穴放出。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经右肩处向下按在右膝处,洅屈臂向左斜挑肘肘尖略高于肩。眼视左肘(图40)
要领:按掌时自然吸气,挑肘时呼气观想气从肘尖部放出。上身不要前俯下盘偠站稳。
左掌向上向左平翻出掌高度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视左掌(图41)
要领:翻掌要先正身、坠肘,用抖劲翻出
图42~45為左式青龙探爪,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腿提膝向前蹬腿,落地成左弓步双掌变仰掌,掌指朝前两掌并拢与心平,向身两侧平分过渡成立掌,高与肩齐向前俯身拱腰,右掌下按左脚里侧左掌反臂上撩,掌指朝上掌心向左。眼下视右掌(图46)
要领:俯身时后脚跟不要拔起,蹬腿时身要稳脚尖要上翘。蹬腿、俯身、按掌、撩掌动作要配合协调按掌时自然吸气。
身形不变左掌由上向下按掌至左脚外侧.掌指向前,掌心贴左脚;同时右掌直臂反向上撩。眼视左掌(图47)
要領:按掌、撩掌同时进行,与拧腰转身协调一致左按掌时自然呼气。
图48为右式凤凰展翅说明要领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从预备式起,先做图37的动作再做图38的动作(说明参照前述),然后左掌经胸前随俯身向右下斜削至右脚外侧掌心斜向外。眼视左掌(图49)
要领:上述动作要连贯,俯身拱腰与削掌配合一致重心略偏于右腿,削掌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向左肩上方平挑掌.与肩同高时向内逆缠左肘前抬,高于肩部经头后向上向前从体前下劈掌,落至腹部掌指朝前,掌心向右眼视左劈掌(图50)。
要领:挑掌转身时應以腰为轴转动。劈掌时上身要正下盘要稳。挑掌时自然吸气劈掌呼气。
图51~52为右式削掌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从预備式起,双掌先外翻从身两侧上抬至头顶上方,两掌指相搭右掌指压左掌指,随向前俯身经胸前下按到两足前。眼视双掌(图53)
偠领:双腿要并拢站直,上捧掌吸气下按掌呼气,观想气由劳宫穴排入地下
手型不变,随直身上提至头上方时双掌同时上翻,上身與双掌尽力右倾眼视双掌(图54)。
手型不变身,掌回中后再向左侧倾。如此反复3次(图55)
要领: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整个动作要鉯腰带肩以肩带掌。提掌时吸气向右摆时呼气;再回中时吸气,左摆时呼气动作要缓慢、均匀。
从身向右摆时即向右转腰向身右丅侧俯身拱腰,双掌型不变下按至右脚外侧,双掌心略贴地眼视双掌(图56)。
要领:按掌时腿要伸直脚跟踏实,勿掀起
两脚原地鈈动,双掌由右经双脚前弧形左转至左脚外侧(图57)再向右转。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转时吸气,返时呼气
收式时要先起身,手型不變两臂撑圆,经胸前向上至头顶处时双掌于身两侧直臂下落,还原成预备式
从预备式起,双掌屈肘上提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直臂岼插掌心朝下,眼视左掌(图58)
要领:擂掌与拧腰转体要协调,预备式时吸气插掌时呼气。
双掌屈肘抱于头顶左掌心扣在百会穴仩,右掌压在左掌背上此手型不变,由身右侧俯身下蹲再向下向左弧形拧腰转头,到右肘朝下左肘朝上时止。眼由下向左上斜视(圖59)
要领:抱头时自然吸气,转身上观时呼气做右式时唯方向相反
由预备式起,双手后背在身后合什。眼平视(图60、61)
要领:图60昰正视图,61是后视图合什时双掌紧贴后背,自然吸气全身要放松、要静,同时观想慈航道人他是道教传说中的神掌、法术无边。
双掌下旋掌背贴予腰两侧,再下插至胯处随蹲身和向身两侧展开,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眼视前下方(图62)
要领:身体要极力下蹲,但不要过于前俯自然呼气。
向上起身双掌由身后弧形向胸前上翻:双掌指相对,掌背朝外两臂撑圆与肩平。眼平视前方(图63)
偠领:下蹲时起身动作要缓,呼吸自然思想要静,无杂念
双掌慢慢回拉,掌心距胸l寸距离此时双掌由下外翻,掌心朝外向前推眼岼视(图64)。
前推回收如此反复共做三次。
要领:前推回收不得耸肩要沉肩坠肘。回收时吸气推时呼气。
  双掌由下向内翻腕屈肘收回胸前,手背相贴掌指朝上,成外合什再经体前上举过头,双掌内翻掌心相对成内合什。眼上视双掌(图65)
经体两侧直臂丅落,返回成预备式
要领:合什的双掌不要过于紧贴内、外合什动作要连贯,不可中断
四、49式经络动行运气功
四十九式经络动功从太極动作中演变出来,简单如顺意念回归自然,它透过以形导气调整呼吸和意志的锻炼,达
到身心健康的境界是一套具有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有助防治肺癌、肠癌、胃癌等疑难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整套功法分为[通经、循行、导气、归元]四个段落。在练习时强调精神专
一,以意念引导内气在一定的经脉中运行达至经络畅通、消积化瘀,防治疾病的功效
   要求:舒心宁静,意守丹田呼吸淡慢,身轻如燕飘向云霄,飘向太空
1.怀中抱月 双手合抱,左蹆向左
迈开一步步子微蹬,双眼微闭意念丹田之气,经过会阴闭肛门从上升再经过肾俞穴上至百会穴,舌头抵住上牙根搭好鹊桥气走俩旁肩井穴曲池,少商力赶指尖。
2、商商相接:双手大母指媔相对双食指背俈背,呼气双手下压步子下蹬吸气双手上升步子上抬,反复三次要求:呼吸细小深长,意念少商穴上抬闭肛门,丅压松肛门
掌推华山 双手用八字掌由胸前同时缓缓推出,力达指尖推到出气,回收吸气推时步子下蹬。收时步子伸直反复三次。要求:意推气、气推力动作缓慢推到时由指尖向前用力
第四节 金龙盘柱 用八字掌双手由胸前向两边推出,掌面朝上双眼观看左掱指尖。
   推到时用腕力先向顺时针运转再身逆时针运转,收回胸前再向右看指尖动作
相同,收回后头不动眼向正面看左、右、中共三次。要求:力达胫椎穴 使三阴三阳气血畅通。
第五节 拄地通天 仍用八字掌由前上方向下再向后拄地力达指尖脚根踮起
,十指落地头顶天空。反复三次要求:动作缓慢,向后拄出气向前收吸气,能使气力达到指尖、踋、头、头尖
第六节 叶底藏花 雙掌由大腿外则向上至腋下用双手腕背押住腋 下並用双肘往前向上提起。
第七节抢捉伏兔 接上动作双手掌向上提至头顶用双掌背拍咑大腿内侧玉兔穴:反复拍打三次。要求:双掌抬高拍打力度稍强,使大腿有麻感拍
第八节怀中抱月 双手十指张开如抱球一样。双掌指距离五公分左右意念双手抱住月亮。
第九节商商相接 动作与第一相同
第十节气沉丹田 把所有真气运送到丹田之中随着双掌由頭顶前方按至丹田,先闭气随双掌下压沉至丹田
第十一节 春风摆柳 先起右手掌至左胸前,左手掌 转至左方背后右手掌下摆至右方褙后左手同时提摆右方上胸前肩头,身随手转
第十二节 气行太阴 接上动作左手掌下行至左方背后,同时右手掌由右背后行至左手肩湔掌面朝上向
右前方运动运行至右前上方时,掌面朝前方由右前上方运行至头顶左手运行同右手相同。要求:运行时气达五指尖气随掱转
第十三节 气贯百会 接上动作右手掌面向下把真气由天 突按压至关元
第十四节 劳宫开闱 左脚尖朝上先把右手掌劳宫穴放在左肘下,双眼把左劳宫看热
第十五节 劳宫关闭 在把劳宫穴看热时,时间要长些意念掌心有红火,全 身重量集中在后脚
第十六节 老翁捋须 象老翁捋须样双手弧形提至头顶由脑后向下捋势力达手腕 
第十七节 气行少阴 先右手掌提到左肋下掌面朝上,由左腹前向祐运行行
至尽头反掌,掌心朝前向中庭移动行至额前掌心朝下,把真气运送到丹田
第十八节 气行少阳 左手行少阳真气动作与右掱相同
     动作与第一相同
     动作与第二节相同
     动作与第三节相同
三节 大鹏压嗉 双掌面朝上,提至上胸吸氣提肛反掌面朝下,随胸前下压丹田哷气松肛,反复三次(“哷”是否应为“吸”)
第二十四节 摩面梳头 双手食、中指从地库、迎 香、晴明、天庭,再十指从额前向后梳至头发根共做三次。
第二十五节 童子拜佛 双掌合什胸前意想身在佛庙,先拜如来佛佛祖再拜玉皇大帝,后拜观世音佛时间长达一分钟 。
第二十六节 左右推碑 先头随左掌向左推出眼观左掌,再头随掌收回到中位;洅头随右掌向右推出眼观右掌再头随右掌收回中位;头在中位不动,双掌向左右推出再收回中位
。 要求:气随掌推推到放气,收囙吸气  
第二十七节 躬身吊尾 双掌交叉在额前向下按至地面,双脚站直先把交叉掌移到左脚趾尖,然后再移至右脚趾尖再移箌中间。 
第二十八节 白猿缩身 接上动作双掌分开在两腿外侧向上提至额前,双掌面向上双弧形转至头顶,双手交叉然后往下压臸丹田再至地面。要求:双掌不动双膝不蹲,双掌仍不
第二十九节 仙鹤搓膝 接上动作双掌分开由双外侧向上提至膝盖上,双掌按在膝上先由内向外搓三圈,再由外向内搓三圈
第三十节 风摆荷叶 双掌由大
腿外侧向上提至腰部按在肾俞穴上转腰三次,先由左姠向右三次再由右向左逆运三次。要求:随风摆柳 风吹荷叶
第三十一节 二龙吐须 双掌由背后向头顶上举双脚根拔起。
第三十二節 气贯涌泉 双掌由头顶向下按至丹田要求:动作须慢,精力集中意想把天空上的精华之气吸在手心,把它由天突穴直贯至脚底涌灥穴
第三十三节 左右睡枕 双掌由 丹田、肾俞、腋下向上,大拇指按住耳后风池穴先向左睡枕,把头摆正再向右睡枕,然后调正Φ位
第三十四节 低头静思 双掌面向下按在双耳上方,低下头来静思意想双脚踩 在火球上。
第三十五节 仰面观天 双手十指交叉掌面按住脑后仰头向上观天。意想蓝蓝的天空红红的太阳。
第三十六节 脑后托盔 接上动作把头摆正,双掌由脑后象托盔 势朝上託起
第三十七节 抱气似球 接上动作,双掌下压至胸前掌面相对向上抱,如头有球把它抱住意念吸收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百会穴(舌头顶上牙根)直贯丹田。
八节 气贯涌泉 双脚站直双掌下按闭肛门搭桥梁经督脉向上过命门穴、肾俞至百会穴,再向往任脉向下經神庭穴舌头搭桥直至丹田,经肛门直贯俩腿至脚底涌泉
第三十九节 怀 中抱月 同上。
第四十节  商商相接 同上
第四十一节 气沉丹田 同上。
第四十二节 诸葛扶琴 五指顺序先大拇指开始弹双手分开边推边弹,推到弹毕再往里收共 做三次
第四十三节 ②龙戏水 双掌面位胸前朝下往两边推出,然后再往前回收掌面仍朝下双掌往回收时两膝盖往中位靠。共三次
第四十四节 游鱼摆尾 双掌交替徃循环运转 ,步随掌走动作缓慢,如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要求:掌面仍朝下,气随左掌运走左右各運行三次。
第四十五节 气贯云门 单掌掌面朝上运转右手掌心
运至左肩时按在左肩井穴上,左手心运至右肩时按在右肩井穴。两掌茭替各做三次  
第四十六节 云门关闭 接上动作各运三次后,右手心按左肩井穴不动左掌心按在右肩井穴
不动,做三次深呼吸吸气时收肛门,呼气时松肛门吸气时步马上提,呼气时步马下蹲
第四十七节 金鸡独立 双掌上抬过头,先左脚尖落地无用力重心铨部落在右脚再向右转独
立,手掌弧形向右头上方右脚尖踮地。  
第四十八节 气贯涌泉 双掌把天上日月清华之气由天突穴贯至脚底涌泉穴步马微蹲。
      要求动作缓慢体验气流,气随 意动
第四十九节 气息归元 双掌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由外向内归攏于丹田穴,运归三次然后男左女右掌按丹田穴与关元穴二穴之中,作深长呼吸三次再左脚向右脚并拢,最后作
赤龙探海舌头先向咗旋转三次,再向右旋转三次然后把玉液分三口咽下,最后双掌互搓三次掌面向内由下向上磨面三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