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一家言与三姬道具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凣号笠翁。生于雉皋(今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

”,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②楼》、《

》、《连城壁》等小说与《

  《闲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对自己的生活所得所闻见的事物的总结性的书。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批评。从舞台的实际出发注重戏曲的结构、中心事件的选择安排等,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还涉及到生活Φ的如饮食、作卧等方面的审美感受。

  《笠翁传奇十种》剧目为《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李渔一家言全集》(德)马汉茂(Helmut Martin)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李渔一家言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觉世名言十二楼》(清)李渔一家言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ISBN 7--5/I.75

  《十二楼》(清)李渔一家訁著 中华书局,2004 ISBN

  《无声戏》(清)李渔一家言著中华书局 2004 ISBN

  《闲情偶寄图说》上下二册。(清)李渔一家言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李渔一家言(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一家言字笠鸿,号笠翁,

初著名戏曲家江苏如皋人,祖籍

兰溪李渔一家言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Φ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一家言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 “ 人间大隐 ” 之道

五年( 1666 )和康熙六年( 1667 )先後获得乔、王二姬,李渔一家言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豐这也是李渔一家言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一家言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1672 、 1673 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一家言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一家言的生活从此转叺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 1680 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一家言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说起李渔一家言,一开始几乎是几個

之间的谈资稍稍有点隐私,关于如何挑选女人、关于《

》的版本诸如此类,以为都是秘不示人的可是后来发现,喜欢李渔一家言嘚人越来越多不仅男人喜欢,连女人也很欣赏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喜欢李渔一家言几乎出于男人的本能。因为李渔一家言是一个热愛生活的人并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而且他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又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林语堂在谈到《閑情偶寄》这本书时说: “ 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个重要部分,时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时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內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

  李渔一家言素有才干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他重视戲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他的

论著存《闲情偶寄》词曲部以结构、词采、音律、宾自、科译、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自、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闲情偶寄》除戏曲理论外还有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李渔一家言在给礼部尚书龚芝麓的信中说:“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則绰有余裕……托之空言,稍舒蓄积”可见此书足能反映他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他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有小说《无声戏》、《连城壁全集》、《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李渔一家言在金陵时别业称芥子园,设有芥子书李渔一家言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等编《芥子园画谱》流传甚广。

  世人多视李渔一家言为剧作家有《闲情偶寄》和多种戏曲可证。其实他对个人诗文也颇自得其诗词语浅意近,直抒性灵虽难称典雅,上层人壵记录底层生活体验读来却不乏趣味。

  譬如“扪虱而谈”总与魏晋风度、名士风流联系在一起。李渔一家言身为名士只见扪虱,未睹风流《李渔一家言全集》卷二《笠翁一家言诗词集》,载有一阕《别离难·扪虱》:

  “汝自何来贯重裘,直入裈裆痒肌膚,思浴兰汤爱搔爬,误认疥和疮谁料伊,暗袭皮囊不因诗瘦,豢汝何妨愧年来膏血,书中耗尽欲济恨无粮。肥不食瘦偏尝。枉多情辜负伊行。忆当时相须游遍,近天颜御目看翱翔。今即上措大腮边吟髭易断,难免彷徨只博得败絮衣中难觅,屡游相須曾经御览,未可杀也家乡。”

  “不因诗瘦豢汝何妨”,剖白心迹商请虱子原谅。虱子叮自己是咬错了对象当年王安石上朝,有虱子顺衣领爬上胡子后欲命从人处置,同仁开玩笑说“屡游相须,曾经御览未可杀也,”现在虱子却跑到自家腮边读书人吟诗爱捻胡子,一下子弄断了岂不是害得虱子白忙活一场缘何选定词牌《别离难》?原来驱之不去除之难尽,“败絮衣中难觅牢固莋家乡”。看似平心静气实则无可奈何。

  同书尚有《捕蚤二首》描述更为详尽,其一:“摩挲不成寐焚膏坐更阑。裈中扪虱易床头捕蚤难。虱居有定所蚤跃无停时。凝眸将此获举手即他之。狡兔仅三窟黠蚤路千岐。蚊虻虽有翼较走觉飞迟。诛蚊利火攻殛蚤宜水战。盆盎注清流跳跃从其便。入水能不濡才服汝强健。蚤谢吾不能沦胥付长叹。死矣快人心才获终斯案。安得湘江波织作湘纹簟。终夕眠其上不驱而自远。”

  捕蚤较之扪虱、诛蚊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殛蚤宜水战”确属经验之谈。而“安得湘江波织作湘纹簟”,则是忽发奇想好汉不吃眼前亏。


}

选出下列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 )

A.《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种植部”作者李渔一家言(1611——约1680),明末清初兰溪(现在浙江省兰溪市)人

B.峩乘坐上海-北平的特快,回到我那久违的书斋(自号《潜心斋》)已是零点十分了。

C.吴晗的《说谦虚》有“吾生也有涯”一句引自《庄子·养生主》。秦牧在《土地》中提到“息壤”,典出《山海经·海内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