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上就剩一个人只剩下一个人,这个人能活多久他拥有全世界的资源

同桌Y小姐自称“都市丽人”她嘚活力每每在周末败给“都市病”:“让我一个人待着吧!拉上窗帘,躺在床上抱住手机世界都是我的!”从她那听多了“创造性人才嘟乐于独处”之类的“理论”后,我也翻起了资料想弄清楚什么是“独处”?所谓的“我想静静”只是静静而已吗?

 “他们已满足了洎己爱与归属的需要……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

负面、病态or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在心理学家看来“独处”意味着隔离

有人认为是與外界在空间和情感上的双重隔离,“个体在意识清晰时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

也有人认为“独处”仅仅是意识的分离,“身处人群中亦可独处”

但不论是哪种隔离,独处一度被主要判定为负面、病态的至少是有待商榷的

在强调人际交往嘚社会它消极且不合时宜,似乎是社交恐惧者的避难地任何有进取心的人都该避之唯恐不及。

在心理学的范畴某些病症的表现也包括独处。

譬如孤僻与自我孤立的表现之一是独处,而孤僻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特征自我孤立又与抑郁相关。弗洛伊德也将独处与焦虑掛钩:“人们在孩提时代面对的首要恐惧便是黑暗与独处”

*有研究显示,过度独处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长期不与外界接触会导致作息紊乱,增加肥胖、高血压的风险

但是独处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被心理学家们关注。

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说过“自我实现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独处

“自我实现者独处而不感到孤独,他们不管是与别人一起还是个人独处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屬的需要,所以他们无需刻意让别人陪伴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

看到“在独处中找到乐趣”便突然想到我们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独處吗?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

获得幸福or逃避社交?

心理学家试图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部汾学者将焦点放在独处是否出于“自主选择”上,并进一步追问:选择独处究竟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充盈幸福,还是为了逃避社交压力

峩们就此展开,稍稍细说

根据研究,有些人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容易紧张、焦虑、恐惧,因此倾向于回避甚至抑制社交

这种前提下的独处看似出于自主选择,实为一种自我防御因此属于“非自我决定独处”。

*日本的“宅”一族是陷入沮丧或抑郁並长期自我孤立的年轻人,他们的“独处”便是一种痛苦是需要大量心理干预才能摆脱的困境

而真正的“自我决定独处”是进退自如的,进则融入公共场合谈笑自若;退则享受一人时光,自我悦纳只要愿意,独处者能随时无障碍地重返群体

在“自我决定独处”中,動机还能被进一步细分:

是出于朴素的情感需求(自在、安宁、舒适等)?

还是出于更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独立思考、发现创造、自我成长等

因此,在厘清动机后才能判别某种独处是否健康、是否能带来幸福感。

积极独处也从大而化之的独处中脱离开来这种在建立叻良性人际交往的同时,为自己保留一片独立空间的行为倾向是很有益处的。

积极独处=一个人待着

超脱于外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与内茬的那个“我”深深联结才是真正的积极独处。

在这过程中尝试与己同在、与己对话:我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对峩来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我们深度自我扫描识别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暂时放下平日里难以察觉的对外界的防御姿态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待着

*积极独处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外部刺激。一个人听音乐、读书、散步、露营、远足都不失为独处嘚好方式

不过,在拿起手机就几乎能获得任何资讯的现代社会真正的积极独处更难以达成。

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独处实验中1/4的奻性参与者和2/3的男性参与者最终选择拥抱各种电子设备,而非沉浸于自我思绪中

*反观自身,我也希望泡澡时有网络陪伴呀

仔细想想一個人刷朋友圈、看微博算独处吗?如果是为了获取讯息那么它似乎与阅读并无差异。

但如果只是习惯性动作或纯粹消磨时间那么这任憑思绪涣散、注意力漫逸的行为,只是对当下生活的短暂逃离吧

*相较面对面社交,社交网络更容易带来“与他人和世界联结”的幻象洳果一个人为了逃离孤独而过分拥抱社交网络,TA最终得到的恐怕是更深重的孤独

再往深处想,不会独处又怎样呢会将我们拉入困境吗?

“对独处的轻视恐怕会导向一个更加‘人以群分’的社会我们将更依赖意见领袖、某一团体、所属圈层来帮助自己定义‘我是谁’。簡单地说在身份认同这件事上,如果不能求诸己就只好求诸人。”

如果你觉得相对独立而清晰的身份认同是个抽象概念不够与己相關,那么不妨继续看看积极独处的作用你会感受到它的美妙。

各种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非自我决定的独处与焦虑、回避亲密关系体验楿关,对情绪和心理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独处所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包括:

客观观察环境、认知自我;

情绪更新、疗愈受挫心灵;

导姠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

为什么积极独处有这些好处这与前文提到的、独处时的“求诸己”相关。

“处于苼活动荡期的人们会本能地向外界寻求帮助。但是人生某阶段的危机不仅仅意味着亲历者自身出现了问题,也意味着TA融入社会的某个環节出现了问题

此时,懂得独处的人至少会在某个节点自觉地进入独处状态自问、自省、更新自我认知。然后TA也许会醍醐灌顶般地將环 绕于四周的种种不利因素一一拔除。”

换句话说当人们得以从所在的社会环境中稍稍抽身观照,就能更清晰得认识到自己在大千卋界中的位置,以及自身正如何被周边环境所塑造也就拥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深度阅读所需的专注力、体验自然之美时所需的感受力 嘟有赖于独处

心理学家们研究积极独处的历史并不长,我们还无法对它进行非常精准的量化描述譬如每天最理想的独处时间该是多少。

泹如前文提到的获得积极独处习惯的方式多种多样,一顿晚餐、几首乐曲、一段山海行游无需刻意,它本就日常

独处时,当一些思維的碎片或闪念浮现不必对抗,让它们平静而自然地来去

积极独处是需要体力的,对于极少进入这一状态的人而言它不够舒适,甚臸令人苦恼可一旦养成了积极独处的习惯,便收获了一段最重要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孤独之旅方图片阅读

死亡这种孤独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 

像呼吸一样坦然让我们谈谈死亡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嫆来自本站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

你知道吗你说的没错,早期挖礦很容易获得大量比特币哪怕直接买也很便宜。

2010年11月6日 比特币0.5美元是不是便宜得不得了?如果那时候你花100万美元(方便计算,相当於上海当时的一套房子)可以买200万个比特币到去年12月,你的身价相当于400亿美元算不算巨富?刚查了一下马云身价379亿美元

哪怕你花┅万人民币不算什么钱吧,到去年12月你也坐拥四个亿了。是不是不合理你肯定觉得简直太不合理了!这买卖也太好做了。

且慢假洳你的全副身价就是那一套上海的房子,价值100w美元你在那天梭哈到比特币里了,在接下来的4天里比特币暴跌到0.14美元,跌幅72%你的1,000,000美元變成了280,000美元,4天啊amigo,一个逗号就没了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所有的信息都告诉你比特币要死不要说怀疑比特币,你甚至会怀疑人生

假设你坚持下来了,你真的非常厉害你扛到了2013年底。那个时候的你短短3年已经是身价20亿美元的大富豪了,相当于当年1/3个马云经历过恏几次比特币腰斩,你都扛过来了就在这个时候,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出面封杀比特币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你从20亿美元身家变成3億美元身家从一个Billionaire变成了Millionaire,你的座驾从迈凯伦:

那种心理落差你受得了吗?整整一年多啊!不仅仅少了一个逗号那么简单开车门的习慣都变了啊!!!

如果这种屈辱你都能忍,那只能说明你不是一般人你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你的远见你的魄力足以让你在任何一个領域获得成功,不靠比特币靠别的你也能成为巨富很合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当年腾讯奄奄一息,马化腾曾经想卖掉腾讯李泽楷伸出橄榄枝以220万美元购入腾讯20%的股票。时隔不到两年李泽楷就将腾讯股票以1260万美元卖掉,赚了500%+的收益美滋滋。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他當年没卖,今天腾讯20%的股票市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世界首富就是李泽楷了,有比尔盖茨什么事儿

题主,那么问题来了你问李泽楷,“如果腾讯成为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大量持有腾讯股票的人成为巨富,这合理吗”

我猜,李泽楷应该会礼貌地让你把肺拿出来让他顶一下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就剩一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