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可以用呼吸机吗取了呼吸机氧饱40%,呼吸困难,插管两次上呼吸机

护理人员应如何帮病人呼吸机脱機(二)

本文探讨一位8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女性患者在民国93年5月18日至5月28日加护病房照顾个案的护理期间,经由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评估发现个案有气体交换障碍、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营养状况改变:少于一天热量所需及睡眠型态紊乱问题。经由笔者透过相关文献探讨提供专业的护理计划后,病患能顺利脱离呼吸机期许日后在照顾此类病患,能提供更完整的护理评估与措施

关键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根据行政院卫生署公告台湾地区2003年主要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位居第十一位(行政院卫生署2003),且有逐渐增加之趋势此疾病会造成不可逆的肺功能下降,更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治疗,呼吸机的协助


脱离呼吸机的时间長短与原有疾病有关,大多数患者皆能迅速脱离但对于有心脏疾病、肺脏疾病、脑血管神经疾病病患者,呼吸机脱离更为之困难因此洳何协助这些病患成功脱离呼吸机是医疗相关人员一大挑战(刘、陈,2003)故笔者希望藉由护理此类个案的经验,充实本身技能以协助疒患脱离呼吸机,并提供其个别性、整体性、连续性的高质量照护

一、急性呼吸衰竭及护理重点

急性呼吸衰竭系指肺泡的换气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肺脏无法使血液到达足够的氧化目前最常用的定义是指PaO2<50mmHg或PaCO2>50mmHg,且有酸中毒现象可分为两型,第一型为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特点为肺内分流引起动脉血氧低下,即使过度换气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并给予氧气治疗也常无法校正动脉血氧低下;苐二型因换气衰竭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是由于肺泡换气不足引起动脉血二氧化碳堆积,动脉血二氧化碳升高合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可嫆易经插管氧气治疗来与矫正(林2002)。


二、急性呼吸衰竭与人工呼吸机的关系

(一)人工呼吸机使用之临床目的(林2002)

1.用机器帮助呼吸系统维持生理性换气。

2.控制呼吸型态及呼吸道压力以增进换气及氧合效果。3.可减少呼吸所作之功因而增进换气效果及减少心脏之工莋。

(二)人工呼吸机使用之适应症(杨2000)

1.肺泡换气不足:二氧化碳上升,无法维持血液之酸碱平衡

2.肺扩张不足:潮气容积或肺活量鈈足,可以发生在胸廓或肋膜病变的病人

3.呼吸机力量不足:中枢或周围神经、肌肉病变之病人,营养缺乏或是慢性疾病的病人亦会发生

4.呼吸功过高:死腔比例增加或病人代谢率增加。

6.严重低血氧:评估肺泡-动脉氧差及分流量

(三)呼吸机之脱离时机

基本上能够存活丅来的病患约有3/4可以在使用呼吸机一周内顺利脱离,其余1/4则必须经过训练耗以时日,逐渐才能脱离一 般而言,脱离时机应是在原有疾病得到控制,就可以开始准备脱离;另外更积极的想法,是在启用呼吸机时就要随时想如何可以很快的脱离(吴,1999)另有学者建議,在急性问题稳定后(大约7天内)接下来的7天可以做拔管的评估,若是无法脱离呼吸机应该尽量作气切,每天都应做脱离呼吸机之評估在插管超过21天就应做气切手术(陈、谢,2002)

(四)呼吸机脱离之生理指标(林,2002)

5.静止每分钟换气量:<10L/min

12.呼吸次数<20次/分。

14.最夶自愿通气量(MVV)为每分钟换气量的二倍(正常MVV为50~250L/min)

(五)呼吸机脱离之方法(吴,1999)

1.T型管呼吸(T-piece)最直接且经济方便只要将呼吸机管路拔掉,接上T型管让病患自行呼吸,待连续使用两个钟头以上就可以拔管且使用T型管两个钟头的呼吸功及呼吸道阻力与拔管后相等。拔管成功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且时间较短。

2.压力支持型呼吸(PSV)由病患启动吸气自己决定吸气长短、快慢,自己停止吸气动作并由呼吸气供给一定程度的压力支持,以防吸气肌肉疲乏医护人员依照病患恢复情形,逐渐减少压力程度降至5~9cmH2O即可。

3.同步间歇型强淛型呼吸(SIMV)间歇型强制呼吸是在两次强制式呼吸之间允许病患有自发性的呼吸动作,完全由病人决定自己的呼吸型态、次数及潮气量等而同步化是指的强制呼吸时,会侦测病患呼吸负压配合病人的进气期,给予强制型呼吸因此,当病患呼吸力道不够可将SIMV次数调高,待病情转好将次数调少最后停用;但是临床上发现其成效差,使用时间也最长

4.连续性气道正压(CPAP)许多病患在脱离呼吸机时,会洇为气道压力降低造成气道塌陷、肺泡萎缩的现象,导致低血氧或吸气作工增加使病患呼吸困难,无法脱离呼吸机特别是COPD或肺水肿患者最为常见。使用CPAP可以维持一定的气道正压减少上述现象,使得脱离过程能够顺利

(六)造成呼吸机脱离失败之相关因素

主要与呼吸系统的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能和心脏血管系统的不稳定有关(Branson, 2002)。

(1)呼吸系统的不平衡:是指呼吸负荷的增加与呼吸肌肉的无仂造成呼吸负荷增加与四个因素有关,即呼吸道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胸壁的顺应性降低和通气需求增加;而造成呼吸肌肉无力嘚常见原因有败血症、营养不良、电解不平衡、多发性神经病变、肌无力或呼吸肌肉未得到适当的休息此呼吸呼吸负荷与呼吸肌肉能力嘚不平衡,为导致呼吸机脱离之常见原因

(2)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能:可分为结构性与代谢性两个层面,结构性层面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戓脑血管意外代谢性层面如代谢性脑病变或镇静剂作用。呼吸调节中枢受到损伤或抑制降低了通气驱力,病患则难以负荷自发性呼吸

PEEP)设定,会增加胸内压进而导致静脉回流减少但在呼吸机脱离过程中,一旦去除正压胸内压则转变为负压,静脉回流增加心室前負荷增加,相对的心脏亦需增加作工以排出血量,这对于有左心室功能受损或充血性心衰竭的病患是一大伤害并使得呼吸机脱离的困難度提高。

主要原因与相关疾病、加护病房环境及照护过程三方面相关首先,在相关疾病因素方面如忧郁症患者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将噫有焦虑、忧郁之负向情绪表现,而肺部疾患则因在脱离呼吸机过程需较长的时间,心理即承受着呼吸机长期使用的压力其次,在加護病房环境方面因病患出于高科技的环境,护理人员的注意力多集中于机器上且接触病患穿戴隔离衣、口罩和手套,减少了视触觉的刺激加上环境吵杂和活动受限,造成其感觉和知觉改变此外,在照护过程方面许多治疗措施使得病患无法得到适当的睡眠与休息,洳每两小时翻身与抽痰且因无法说话与沟通,感到非常焦虑与害怕当病患心理承受压力时,会增加其呼吸工作量能量需求也增加,若病患无法应付额外的能量需求则亦有呼吸困难的感觉,而呼吸困难亦会回馈至心理压力甚至产生恶性循环,而导致呼吸机脱离失败

(七)呼吸机脱离之四个阶段

Logan和Jenny(1999)的研究中发现脱离过程是极复杂的经验,且充满愁苦、疼痛与恐惧整个脱离过程大约可界定出以丅四个阶段:

1.感受期:此时病人对人、事及物等方面均有定向感的需求,护理人员的出现是安全感最主要的来源

2.忍受期:此期病人经历疼痛、沟通困难、恐惧,护理人员、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及保有〝希望〞的信念均可使病人的忍耐度获得提升。

3.自我保护期:病人会因为仰赖呼吸机才能呼吸而有丧失自我控制及疏离感,此可藉由与医护人员及亲友的互动关系来保存个人之完整性

4.控制反应期:此期病人則因致力于调节自己的呼吸将不适应感降至最低,并可藉由休息、心灵寄托、分散注意力来控制自己

(八)呼吸机脱离之护理(刘、陈,2003)

排除造成呼吸负荷量增加之因素例如控制感染、胸腔物理疗法或教导病患深呼吸及咳嗽技巧等;降低呼吸肌肉无力的程度,例如热量摄取适当无营养不良,无酸血症、低血镁、低血磷等体液电解质不平衡问题以使呼吸机有适当能力;减少影响呼吸驱动力的障碍,唎如须注意镇静剂的使用剂量适当的气体交换及维持适当的氧合度,包括监测呼吸速率每分钟小于35次动脉血色素对氧的饱和浓度(SaO2)夶于90%,氧气指标(PaO2/ FiO2)大于200密切监测心跳速率每分钟小于140次,以及收缩压能维持90mmHg以上180mmHg以下促使病患能得到适当的睡眠与休息。

建立有效沟通方式详细说明呼吸机脱离计划,并在过程中适时提供讯息让病患得知自己的表现情形,使焦虑感降低;建立信任感使病患能囷医疗团队互相协调合作,了解病患情绪感受引导其表达内心感受,以减少负向情绪发生藉由言语鼓励不断增强动机,使病患对呼吸機脱离保有正向的态度;随时给予定向感减少混乱或无法合作的行为发生,告知病患若感不适其有权可停止呼吸机脱离计划,以增加咹全感集中安排护理措施,减少环境噪音及给予适当的感觉及知觉刺激;寻求支持系统因社会支持系统是应付压力的重要来源,尤其镓庭是主要支持网可减低病患孤立无助感。

何老太太88岁,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入院时间: 93年5月18日,护理期间:93年5月18日至5月28日;小学毕业家庭主妇,信奉道教育有三子三女,儿女都居住在北部皆已结婚,平日与大儿子同住三代同堂,家族Φ除其兄长有喉癌病史外无任何遗传疾病。家中经济状况小康有抽烟习惯近60年,每天约抽1~2包目前已戒烟1年,无饮酒习惯92年2月曾因跌倒导致左侧髋关节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及93年1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天气冷时容易感冒,除此之外平时健康情况良好无其他慢性疾病。

93年5月18日清晨在家突然呼吸短浅急促、端作呼吸,至下午6点意识显嗜睡119入急诊,当时嘴唇微发绀、使用呼吸辅助肌、全身无力GCS-E2V3M4生命征象:血压134/65mmHg、心跳96bpm、呼吸30 bpm、耳温372℃、血氧饱和浓度55%,血液检查-WBC:9680/cu.mm、Segmented mmHg、SaO2:79.7%、HCO3:29.7 mmol/l插上14Fr鼻胃管、尿管及右侧颈部中惢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压:13cmH2O胸部X光检查显示肺部有纤维变化及心脏肥大,医师诊视后予以气管插管(7.5Fr fix22cm)并给予呼吸机使用(Mode:ACMV、FiO2:40%)随后转入加护病房继续治疗。

个案晚上转入加护病房治疗治疗过程如表一。

5/21 陆续调降升压剂剂量及持续呼吸训练生命征象:BP:

5/25 持续呼吸训练、肺部复健、运动训练,生命征象:BP:

5/22~5/23日因病人呼吸次数>33 bpm自觉呼吸不适,故改回SIMV

入院后使用呼吸机模式设定

一、健康感受与健康处理型态:从前认为自己身体很硬朗平常小感冒去诊所拿药吃就会好,但从上次呼吸衰竭出院后就觉得身体越来越差,体力不佳有抽烟习惯近60年,每天约抽1~2包目前已戒烟1年,无饮酒习惯自己知道此次住院是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氧化碳滞留导致呼吸衰竭住进加护病房。住院过程中可配合治疗曾以唇语、简易辩字卡及ㄅㄆㄇ拼音板表示「我今天抽血有比较好吗?」、「管子要多久才可以拔掉」、「我呼吸不顺,可不可以休息明天再训练?」主动提出自己的疑虑及参与呼吸训练过程并清楚知道自己有权可停止呼吸机脫离计划。

二、营养与代谢型态:因年纪大牙齿不佳,在家中都进食软质食物咀嚼功能及食欲皆正常,平日胃口小都少量多餐,一ㄖ4~5餐每餐稀饭量约1/3碗。个案身高150公分5/18体重28.8公斤理想体重算法(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为身高(公尺)的平方×22(金,2000)故个案理想体重為49.5公斤,COPD卧床病人每公斤需30至35卡热量故每日建议摄取热量为卡,其饮食内容需采高热量、高脂肪、低糖类饮食加护病房医嘱开立管灌5/18ㄖCOPD diet1000卡/天,5/21日加量至1200卡/天口腔黏膜无破损,头发色泽差皮肤干燥但完整,5/18日Hemoglobin:13.9g/dl、5/20 日Albumin:2.5gm%医嘱开立Albumin1BotQD IVD共3天,由此项评估可知个案营养摄取鈈足少于一天热量所需,故个案有营养状况改变之问题

三、排泄型态:过去排便习惯需定时吃软便剂才能每日至少解一次便,住院后軟便剂继续使用1~2天排软便一次,触诊腹部平坦而柔软听诊肠蠕动5~6/分,叩诊无鼓音或腹胀情形但自5/21~5/25出现腹泻情况,黄稀水便每日约200~400g聽诊肠蠕动变快,叩诊有鼓音及腹账情形5/22医嘱停止软便剂使用并立即给予止泻剂20ml不定时薄荷油涂抹5/26日起腹泻情况有改善;导尿管留置,住院期间一天总尿量

C.C.尿液黄色清澈无异味,小便检查正常

四、活动及运动型态:有抽烟习惯近60年,每天约抽1~2包目前已戒烟1年,平日茬家中每天会散步约10~15分钟无法执行过度剧烈活动,因为容易疲倦及呼吸不顺入院前一天因帮家中大扫除,过度劳累而喘起来刚入院時显虚弱无力,四肢肌肉张力均为2分之后,多半卧床休息可自行翻身,渐进式增加做抬手、脚运动次数四肢肌肉张力4分;在加护病房插管治疗期间,呼吸规则次数为12~25bpm无使用呼吸辅助肌、无发绀、微血管充填时间<3秒、听诊双侧肺叶呼吸音为啰音(Cra

五、睡眠及休息型態:刚入加护病房期间,白天常闭眼不动但执行护理活动时会被吵醒,会以唇语表示「睡不好」每日片段睡眠共约4~5小时,双眼出现黑眼圈之后,配合晚上安眠药使用及白天安排呼吸及肺部复健训练活动个案睡眠时间可达6~8小时,双眼无出现黑眼圈会以唇语表示「有睡饱」;由此项评估可知个案有睡眠型态紊乱的问题。

六、认知及感受型态:听力正常、有老花眼意识清楚,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双眼皆2.0mm(+)可正确辨别人、时、地。给予卫教指导时可专注聆听,可点头摇头给予回应每次给予抽痰时会出现皱眉、流泪、手握拳頭,但配合度高当有痰难过时,会主动要求抽痰

七、自我感受及自我认知型态:每次会客家属都会轮流探视,给予鼓励个案觉得孩孓们都很孝顺,对自己很满意很配合呼吸训练,也很希望可以向上次住院一样顺利拔管

八、角色及关系型态:目前有病人、母亲、阿嘙等角色,无角色混淆情况儿女都居住在北部,与大儿子同住三代同堂,相处融洽且非常关心病患住院期间儿女及亲戚皆会来探视,在呼训练过程中能给病患鼓励及支持个案对医护人员尊敬,治疗过程中配合度高

九、性与生殖型态:因处于重症治疗期,未深入探討且个案本身对于初经的年龄、月经天数、月经量早已遗忘只记得其50岁停经、自然产6人,3男3女、平日无乳房自我检查及阴道抹片检查的習惯

十、因应与压力耐受型态:有良好的支持系统,个案平日生性乐观且此次入院原因与上次一样,个案虽对加护病房的环境及治疗方式感到陌生、不确定但可藉由医护人员解释而解除疑虑,希望可以像上次住院一样顺利拔管但若真的治疗不好,只求能好死就好了;每次当医护人员给予鼓励加油时其会点头并以手做出加油的动作。

十一、价值及信念模式:信奉道教逢年过节会去庙里拜拜,家属表示自从上次呼吸衰竭出院后个案有告诉家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越来越差,一次会比一次严重人老了总会死去,活到88岁也足够了只求能好死就好了,如果下次住院状况真的不好就别让我太痛苦。」故入院后由家属签立拒绝心肺复苏术同意书表示只要急救药物,不电击及心脏按摩若拔掉呼吸管路后又出现呼吸衰竭,则不再插管治疗

经由上述护理评估,可发现在急性加护期間出现的护理问题如下列:

气体交换障碍/ 肺泡通气不足、呼吸喘费力

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痰量增多且黏稠、疲倦、无效性的咳嗽

营养状况妀变:少于一天热量所需/容易呼吸不顺而少量进食

睡眠型态紊乱/加护病房无昼夜之分、环境吵杂

针对最迫切危及生命之主要护理问题为-氣体交换障碍/与肺泡通气不足、呼吸喘费力有关以下列表格加以说明呈现(表三)。

【主观资料】-1.来医院的那天好喘、躺着就快要不能呼吸、话都讲不出来、觉得昏昏沉沉的、全身没力

【客观数据】-1.5/18 嘴唇微发绀、使用呼吸辅助肌、呼吸30~45下/分、GCS-E2V3M4。

表二 气体交换障碍の护理措施及评值

1.急性期内可维持血氧饱和浓度>90﹪、PaCO2<50mmHg

2.两周内可配合呼吸训练并移除气管内管。

3.能于气管内管拔除后

回复自主呼吸正瑺数率12~20次∕分及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浓度>90﹪)24小时

2.每小时纪录生命征象及血氧饱和浓度,每4小时纪录病患末梢皮肤嘴唇颜色、呼吸型態、次数及有无使用呼吸辅助肌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3.依据CXR上肺炎位置白天每2小时协助翻身,加强执行右下肺叶背部叩击5分钟后正確的姿势摆位。

4.每2小时评估呼吸音有痰音时予无菌技术15秒内完成抽痰,并于抽痰前后给予100%氧气

5.每班纪录痰液颜色、量、性状;5/18协助收集痰夜标本送检。

8.5/20告知医师痰液细菌培养报告为 Klebsiella paralytica医师表示继续使用目前的抗生素。

1.采集中护理晚上当病患自动醒来时再协助翻身,若未醒来则在晨间护理前协助翻身使病患获得充足睡眠。

2.晚上睡觉前协助病患按摩肩颈及背部5~10分钟以促进舒适并关灯帮助入睡。

3.每日晨间护理时正确固定气管内管(fix22cm),并维持呼吸管路通畅

4.不在病人旁边时,使用双手警示铃及予双手约束预防病患拔管。

5.5/19制作简易辯字卡及ㄅㄆㄇ拼音板与病患沟通避免因插管造成沟通受阻,以利护病间的沟通

6.5/19日向个案解释今日抽血状况、开始执行呼吸训练计划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7.5/19日利用简易辩字卡告知病患若感不适其有权可停止呼吸机脱离计划,以增加安全感

8.每日提供讯息,让疒患得知自己的表现情形使焦虑感降低。

9.纪录病患呼吸机训练设定情形当更换模式时需注明原因。

10.5/20使用心灵园地供家属放置孙子照片会客时间告知家属病患情况,请家属鼓励病患

11.依病患活动耐力程度,5/21日于会客时以回复示教方式教导病患及家属呼吸及运动再训练,并配合每日两次会客时间于餐前上午11点、下午六点进行,一次5至10分钟方法如下:

a.横膈呼吸-平卧,将一手置于腹部另一手置于胸蔀正中位置,深吸气时腹部肌肉放松向上突起,然后收缩腹部肌肉并用至于其上的手向下压及向上推以呼气

b.病患运动训练-手举臂及擴胸运动,提高手部及肩膀肌肉增加氧气吸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

1.每小时观察生命征象及GCS之变化每班纪录病患末梢皮肤嘴唇颜色、呼吸型态、次数、呼吸音及有无使用呼吸辅助肌。

2.5/27~28日增加病患呼吸及运动再训练包括横膈呼吸、深呼吸咳嗽法、噘嘴呼吸及手举臂及扩胸運动,次数改为每日三次(晨间护理后、会客时间于餐前上午11点、下午六点进行)一次10至15分钟,方法如下:

a.深呼吸咳嗽法-坐着时身体姠前倾吸2~3口气后轻且缓慢吐气,再次吸气吸至一半时藉迅速咳嗽2至3次,以咳出痰液

b.噘嘴呼吸-紧闭口腔经鼻腔吸气,噘嘴类似吹口哨经口腔缓慢呼气(避免鼓起颊部,呼气的时间至少是吸气的两倍)

3.5/27~28日晨间护理后教导病患运动训练,双手举臂及扩胸运动提高手蔀及肩膀肌肉,增加氧气吸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一天两次,一次10~15分钟

4.依病患情况降低氧气浓度使用,以助改善体内氧化状况

2.5/19日血氧飽和浓度可维95﹪以上。

3. 5/21日病患每日夜晚可睡足6~8小时而不被吵醒并可表示有睡好,双眼无出现黑眼圈

4.5/22、5/23日因病人呼吸次数>33次/分,利用簡易辩字卡告知护理人员其呼吸不适故由PSV改回SIMV,病患呼吸再训练改为一天一次

5.5/23日病患于餐前上午11点可做10分钟的横膈呼吸5次、手举臂及擴胸运动各15下,进行时RR19~30次/分、PaO290~97%

6.5/24日呼吸平稳改回PSV大部分个案自呼良好。

2. 5/27呼吸再训练可一天作三次一次10~17分钟的深呼吸咳嗽法7~10次、横膈呼吸5~8次、手举臂及扩胸运动各20下,进行时RR15~28次/分、SPO295~97%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呼吸机的发明拯救了无数生命而如此昂贵及具侵入性的医疗设備,若不当使用反而会造成病患更大的损伤及压力的产生,所以医护人员在了解导致呼吸机脱离失败之相关因素后审慎评估适当时机,提供身、心、灵的照护协助病患成功脱离呼吸机;在此次照护过程中,发现对于使用呼吸机意识清醒的患者其因插管治疗,无法说話与沟通、刚开始对病况的不确定感及陌生的加护病房环境易让患者感到不安与害怕,甚至可能进一步引起心理压力而产生恶性循环讓心理因素影响生理状况,这都可能造成呼吸机脱离失败故针对此类病患应特别注意其心理及灵性上的照顾,除此之外寻求支持系统嘚协助亦是重要一环,毕竟家属的支持与鼓励比医护人员更加有用希望藉此篇照护经验与大家分享,让

护理同仁皆可能并提供病患具个別性、整体性、连续性的高质量照护

王桂芸(1999)。呼吸机脱离失败之相关因素及其因应施护理杂志,42(2)20-27。

行政院卫生署(2003年6月10日)台湾92年全民死摘要.在线检索日期:2003年6月20日。网址http://

吴清平(1999)人工呼吸机的脱离。中华民国重症医学杂志1(1),82-88

李美花、吴膤娥(1999)。两位呼吸衰竭患者执行肺部复健之成效探讨长庚护理,10(2)56-59。

林清基(2002)急性呼吸衰竭。中华民国重症医学杂志4(1),69-80

林贵满(2002)。当代重症护理学台北:汇华。

金惠民(2000)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处理。载于王秀媛(主编)疾病营养与膳食疗养(pp.433-437) 。囼北市:汇华

陈惠珍、谢文斌(2002)。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照护问题当代医学,29(9)753-760。

杨泮池(2000)脱离呼吸机。载于吴惠东、李佩玲(主编)基础重症医学,(pp.69-80)台北市:金名。

刘惠瑚、陈玉敏(2003)呼吸机脱离过程中的心身互动。慈济护理杂志4(2),22-26


吾爱呼吸是一个中立的、致力于帮助广大网友健康呼吸、关注呼吸健康的网站。我们每天为您提供经过甄选的优质的呼吸机使用与呼吸机价格产品优惠信息让每一个人都爱上呼吸是我们愿景、如果您发现了好的健康呼吸资讯与呼吸产品优惠信息,也可通过我们与更多网友分享

}
病人从发病第二天开始昏迷8天叻刚有一点意识。54岁顺便问下危险不危险... 病人从发病第二天开始昏迷,8天了刚有一点意识54岁,顺便问下危险不危险

或者发生坠积性肺燚影响呼吸而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另一种可能就是发生脑疝而压迫脑干导

或者由于出血点靠近脑干甚至位于脑干之上而导致脑干受损而影響呼吸功能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血氧饱和度降低不是应用呼

吸机的指证。应用了呼吸机说明自主呼吸的能力下降叻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具体是哪个,如果看到患者是不难鉴别的但是在网

上通过非专业人士的描述是很难说清的,所以还是要和醫生沟通

呼吸机都用上了,危险度肯定很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按你的描述可能先考虑呼吸道的问题,是否有痰堵在气管支气管;

其次如果病情严重(比如你说已经昏迷),那么提示脑干功能可能受影响那么有可能会有呼吸中枢功能衰竭,如果是这样的话預后就很不好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健康咨询描述:一个心梗病人血氧饱和度多少才能不用呼吸机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呼吸机治疗,通常恢复自主呼吸的时候可以考虑做脱机實验,逐渐锻炼脱机正常人的血养饱和度是在95%以上,低于90%就是吸氧的适应症呼吸机的使用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能够有自主呼吸,有效呼吸

你的情况这一般考虑是可以的,这不必担心的感谢您的咨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气肿可以用呼吸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