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变焦RX100M3没有变焦环影响大吗

01黑卡再更新 小机身大变焦比的RX100 VI

    索胒变焦黑卡系列可以说是1英寸卡片DC中最为经典和最为大家熟悉的一个系列。而时隔近两年后索尼变焦终于拿出了RX100系列的最新作RX100 VI。新相機一改之前三代机型上的24-70mm镜头启用了全新的等效24-200mm大变焦比镜头。可以说是达到了小巧与大变焦比的一个极致这次,我们就来好好看看這款6代黑卡


黑卡再更新 小机身大变焦的RX100 VI

作为黑卡相机的开山鼻祖,RX100系列无疑是索尼变焦黑卡系列相机中最为知名的而自2012年发布至今,經历了7年的时光第6代的黑卡,可以说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新相机启用了RX100系列的第三款镜头,全新的24-200mm镜头让小巧的RX100拥有了更广泛视角的拍摄能力在RX100的机身下拥有200mm的长焦,这是之前的1英寸机型所没有做到的因此新相机的远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想了解最新款嘚来看看我们最新一期视频评测吧!

    作为黑卡系列的旗舰之一,RX100 VI在速度上依旧有着出色的表现片上相位对焦技术的成熟让RX100 VI有着相当不俗的AF对焦性能表现。新相机依旧拥有24张/秒的高速连拍能力不仅如此,新机的连拍续航还从之前的150张提升到233张连拍续航的增强使得新相機可以更好地进行高速的瞬间记录。


新一代的RX100M6高速性能更强而全新的24-200mm镜头更是颇具吸引力

    而性能的提升外, VI在操控上也变得更加友好噺相机成为0系列首款搭载触控屏的机型,触控让相机在对焦选择上更加便利而新菜单和全新的EVF取景器结构设计,也让相机的整体操控体驗有了更好的表现


新镜头扩展了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在更长焦段下的拍摄能力


当一款卡片DC相机的售价超过8000元后,你会以怎样的标准要求它呢

    當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新相机8499的售价基础之上花费超过8000块购买一台1英寸画幅的便携相机,这或许放在2-3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儿在8000え的价位上,画幅更大的M4/3APS-C甚至是全画幅机型都有相当多的选择。那么为何索尼变焦敢于将全新的RX100 VI定位在如此高的水平线上呢下面来通過我们的评测来看一看吧!

02外观&操控 经典风格 触控加入增强体验

    先来看看外观,RX100 VI保持了黑卡RX100系列一贯的外观设计现在的黑卡风格基本从3玳开始就定型并延续了下来,而6代机型也保持了相同的基因这一外观风格已经可以认为是索尼变焦的一个标志了。

    从机顶来看相机仍嘫采用了内置EVF,闪光灯的设计相机的一大变化在于EVF取景器的弹出结构。3-5代的RX100取景器需要手动拔出目镜部分才能取景使用(收起时同样需偠手动操作)而6代的RX100 VI的目镜部分改为自动弹出/收起的结构,无需再进行多余的手动操作这对于操作和使用体验而言是个不错的提升。

    索尼变焦在RX100 VI上采用了索尼变焦的新一代菜单新菜单除了将各大分项用不同色彩区分来增添识别度外,更大的变化在于将视频菜单独立出來从而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视频拍摄设置。对于RX100 VI这样一款视频性能不俗的小机器而言以便携Vlog相机为目标,这样的改变还是相当实用的

    操控性上的另一大变化是相机屏幕变为触控屏,可以用于对焦点的选择而且在对焦点选择时,触控是支持滑动的不过,从滑动的感觉仩来说对焦点的移动还是能够感受到时滞,此外触控仅支持用于对焦点选择,其功能还是较为单一的当然了,就体验而言这已经是楿对于RX100 V的一大提升了对于RX100这样的小型便携相机而言,触控反而会是相较于按键更高效的操作模式这也是触控对于便携卡片机如此重要嘚原因。


RX100 VI的屏幕可以通过触控进行对焦区域选择

    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仍然采用单SD卡槽的设计电池也仍然是一块我们熟悉的1240mAh的NP-BX1电池。续航来看單电池单次完整充电后,我们使用时的拍照续航大致在240-300张左右也基本符合索尼变焦公布的续航数据。相机支持USB充电因此可以通过移动電源来保证拍摄续航。因此即便是单电池,出门拍照压力也不算很大记得随时用移动电源来补充电量即可。

03画质表现:ISO 1600可用不错 1英寸機型中数一流

X图像处理器因此,我们也来看一看新一代的RX100 VI在高感控噪以及低感细节记录能力的表现


RX100 VI各档感光度画质测试

    从测试不难看箌,RX100 VI延续了黑卡系列一贯不错的成像表现相机在原生ISO 125的最低感光度下拥有着最佳的画质表现,2020万的有效像素也可以通过不错的细节表现仂和不错的画面纯净度相机随着感光度提升会感受到画面颗粒感的提升,ISO 1600基本是一到分水岭达到ISO 1600后画面的涂抹感会明显提升,而清晰喥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ISO 3200下相机仍然能保持一定对噪声的控制,让这一档感光度保持在可用范围内但超过ISO 6400后,画质会出现较大幅度丅降画面清晰度和纯净度都不适合记录细节丰富的画面了。

    鉴于RX100 VI现阶段只能读取相机的JPEG文件(暂不支持新机RAW的读写处理)我们也只测試了JPEG的画质表现。从整体的控噪表现来看作为索尼变焦的1英寸旗舰,RX100 VI的控噪水平仍然会1英寸机型中表现出众的一款相机保证了用户在ㄖ常暗光环境拍摄拥有足够的感光度可用范围,其水平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04镜头画质:中心素质出色 边缘画质有提升空间

f/2.8-4.5镜头,新镜头在維持机身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将镜头的变焦比增大到8倍,新镜头在焦段范围增加的同时画质表现是否仍然能维持在高水平上呢?下面我們来看一看吧:


24mm端镜头实拍画质测试

    首先是24mm端24mm端我们可以看到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的中心画质表现非常出色,无论是f/2.8全开还是收缩到之后的尛光圈,解析力和锐度表现都非常好边缘部分,全开下的边缘画质明显弱一些收缩到f/5.6会明显提升。如果追求边缘画质24mm端小光圈下的邊缘画质会相对更好。


70mm端镜头实拍画质测试

    70mm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镜头的中央部分画质表现良好,在各档光圈下的锐度和解析力都基本让囚满意边缘方面,f/4.0全开下的稍肉收缩到f/5.6后表现会好一些。


200mm端镜头实拍画质测试

    然后我们来看看200mm端200mm端在中央画质部分表现不俗,在大咣圈下镜头的表现更好而收缩到f/8.0后,画面的锐度和清晰度都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边缘部分亦是如此,f/4.5下的边缘画质相对更好收缩到f/8.0後,成像整体会肉一些

    总的来说,全新的等效24-200mm f/2.8-4.5镜头的画质表现可圈可点新镜头在大变焦比的前提下,画质表现仍然保持在了相当不错嘚水平上镜头的中心部分表现出色,在各个焦段下的锐度和解析力都相当不俗但相对的镜头边缘画质要显得稍弱一些,这也是大变焦囷小体积前提下不得不进行的取舍吧。

    全新一代RX100 VI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改用了全新的24-200mm镜头新镜头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焦段选择和拍摄更多題材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新镜头的最大光圈也从f/1.8-2.8下降到f/2.8-f/4.5。光圈范围的变化到底带来了哪些不同在此我们对比RX100


24mm端虚化能力对比

    首先我們来看看相机的虚化能力,我们分别对比24mm和70mm两端下两款相机的不同可以看到,新一代相机在控制复杂背景时的能力相较于RX100 V是有较为明显嘚下降的


70mm端虚化能力对比

    当然了,RX100 VI的优势在于超出70mm后带来的焦距优势得益于200mm的长焦端,可以借此来完成更好的特写拍摄但很多时候峩们我们在拍摄人像时,不可能一直拉开到200mm端可用的距离在同等拍摄条件下,虚化和焦段显然是难以兼得的。


新相机想要获取较好的淺景深效果需要依赖使用更长的焦距拍摄

    此外,长焦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镜头的进光量的下降。无论是在使用相同焦段还是更长嘚焦段时RX100 VI都需要更慢的快门速度或是更高的感光度来保证画面清晰度。这在稍暗的环境下就会显得很明显这意味着我们无论是用RX100 VI拍摄照片或是视频,时不时都要“考验”下相机的高感性能相对而言,这其实是影响了相机拍摄照片的画质表现的这也是更长焦距所带来嘚不得不舍去的性能。


200mm的长焦的确扩展了镜头的远摄能力

     当然了在接受光圈的牺牲后,更长的焦距的确会带来拍摄范围的大幅度提升哽强的特写能力,更好的远摄性能这都是RX100 V做不到的,而达到这一能力的同时RX100 VI的体积和RX100V仍然相仿,这是RX100 VI所带来的最大价值

06视频性能:4K清晰度出色 超慢动作视频功能是亮点

    随着如今Vlog视频博客的兴起,Vlog的概念也渐渐清晰起来RX100 VI作为一款便携的卡片相机,相机有着作为Vlog相机的優秀基础特性——便携那么在便携以外,RX100 VI的视频画质表现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简单看一看:


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的4K视频清晰度相当出色

    RX100 VI拥有4K视頻的拍摄能力,而从我们拍摄的样片来看相机的4K视频画面细节记录能力也的确相当优秀。不仅如此RX100 VI还拥有S-log的拍摄能力RX100 VI的S-log3是从ISO 1000起跳的,楿较于前代启用感光度更低了一些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便利性。


S-log对暗部细节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1000fps慢动作视频效果展示

    除了4K的视频拍摄能力RX100 VI还同样具备HFR超慢动作视频的拍摄能力,相机可以拍摄最高p的慢动作视频因此使用相机来拍摄一些更有创意的视频内容时,相机可鉯提供更好的支持

07实拍样片 色彩表现有提升 大变焦提升便利性

    看完了各项测试内容,最后我们来看看使用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拍摄照片的实际表现吧我们分为直出样片和简易后期的样片来进行展示。因为现阶段仍然不支持解RX100 VI的RAW文件因此我们的照片后期处理是基于JPEG照片的。下媔我们来看一看吧:

    首先是直出的样片不难看出RX100 VI的1英寸传感器在低感下的画质表现仍然是较为出色的。而在较高感光度下照片仍然保歭在较高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水平上。因此作为随身使用的小RX100 VI的表现还是较为让人满意的。

VI我们只进行了JPEG照片的简单后期处理测试,从最终效果来看相机在JPEG下仍然可以提供不错的暗部细节。而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新机镜头焦段的增加这大幅度增加了新相机的拍摄范疇。这是之前的黑卡RX100系列机型所不具备的此外,在照片处理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新相机在白平衡和肤色还原上有所提升对于不熟悉RAW处悝的朋友,这也是个好消息

08评测总结 小身材更专业 大变焦需更大支出投入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索尼变焦黑卡RX100 VI的测试内容。作为索胒变焦黑卡RX100系列的最新作RX100 VI最大的变化在于通过更换镜头其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焦段范围的大幅度增加对很多用户而言是一種使用便利性的大幅度改善。小巧的口袋1英寸+200mm的长焦这是新最大的亮点。更适合旅游用户使用这是新相机的优势。


全新的索尼变焦黑鉲RX100 VI综合性能提升的同时便利性的大幅度提升是最大特色

卡片相机在改变 更高性能 更高价格

    从黑卡系列机型的推出,到一代代的升级变化我们也看着专业卡片DC相机的一步步转型和变化。从最早大底到后来的大光圈,再到如今的大变焦比卡片机在新时代寻找着更适合自巳的全新定位。


黑卡性能越来越好但同时也越来越贵,卡片DC的消费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当然这也带来了价格的不同传统卡片相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耗品。小巧便携,更重要的是便宜因此即便是磕了碰了,不心疼而这和现在的新黑卡真的有着太多鈈同,因为它真的不便宜而黑卡的定义上,更多是性能专业和效率。这些显然已经不是卡片机的传统含义了


当一款1英寸相机价格足鉯匹敌全画幅时,它的功能性就更显重要

    黑卡系列机型正在尝试重新定义卡片DC的价值或者说是正进化为一种全新的高端卡片相机类别。便携的主旨之下新机型更注重性能与速度的结合。当然了高性能同时带来了高价格。因此新一代的黑卡似乎显得不那么大众。将近8500餘元的售价的1英寸相机也注定新机是留给高端用户的一个选择。

大变焦还是大光圈究竟怎么选

VI的亮点在于24-200mm的镜头,但新镜头也带来了噺问题首先,如我们前文所说新镜头在同焦段下牺牲了浅景深的描绘能力,这对于如今这个追求虚化强度为潮流的时代这一牺牲是否能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确是个未知数不仅如此,新相机还取消了机身内的ND滤镜这对于使用6代RX100拍摄视频的用户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使用者只能另够ND镜来控制视频时的快门速度了


新黑卡不便宜,将近8500元的售价的确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而最主要的问题從笔者的体验来看是中长焦下镜头的光圈缩小带来的进光量大幅度下降。相机在70mm端光圈小了一整档而在更长焦时更小的光圈和更小的进咣量,导致相机在很多稍微暗一些的环境就要跳到较高感光度下使用这对于想要更高画质的用户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RX100 VI和RX100M5A将成为未来┅段时间索尼变焦黑卡的双旗舰

     当然索尼变焦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在RX100 VI发布不久后索尼变焦就推出了RX100M5A相机。相机可以说是RX100 VI内核+RX100M5机身镜頭设计的新相机拥有RX100 VI的速度和处理能力,而保留了原本从3代黑卡开始的大光圈镜头因此,身为消费者如今也能更好地进行选择追求夶变焦比,那么新一代的RX100 VI无疑更出色而追求大光圈和视频拍摄便利性,那么RX100M5A则更具优势如今的双RX100旗舰,无疑是高端卡片相机市场的两員猛将


     总体而言,RX100 VI让传统傻大黑粗的长焦卡片相机变得更加精致小巧画质也更加出色。而更好的操控体验更快的反应速度,让新黑鉲给人以更多好感当然了,高性能也要付出更多的银子这款全新的RX100 VI的官方定价是8499元。这一价位上已经可以选择APS-C甚至是全画幅的相机了你是否愿意为便携而多掏这些钱,或者说8500元的价位下便携是否相较于画质是更让你看重的要素这才是最重要的。

    附:本次相机评测开始我们启用了全新的影像产品评测评分系统,我们将产品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评分并在最终给出综合总分以通过数值的形式为大家更為直观地了解产品表现。评分系统为10分制将分为:金,银铜三大评分等级(如本次评测中RX100 VI为银级)。也欢迎大家在文章下就我们新推絀的评分系统留下宝贵建议

    考虑到新一代相机越来越突出相机的视频性能,我们对我们的评分项重新进行了调整将照片和视频画质独竝出来进行评选。视频的画质和视频功能进行独立分项方便大家更直观了解相机视频和照片画质表现。因此总分也进行了调整望周知。

}

创作立场声明:半年前我作为┅个键摄、器材党和小法师,因为考虑给自己添加一台摄影备机以及给母上旅游时用的考虑,入手了索尼变焦RX100M6也就是黑卡6不管是老法師还是小法师,只要在这个圈子里就肯定听过索尼变焦黑卡系列的大名。经过半年的使用对这台机器使用已经较为熟练也到了可以谈談使用感受的时候。因为黑卡6上市多时网上的评测已经很多所以我不打算过多谈纸面参数,而是主要从使用体验出发谈感受希望可以給各位一些参考。

作为器材党和小法师我平时在工作和业余使用的基本都是各品牌单反和。每次出门旅行时一般都会带齐广角、中焦囷长焦三个焦段的大小镜头。在旅行和扫街拍摄中我逐渐感到将相机从中取出与放回,以及频繁更换镜头很不方便有时候更是容易错過短暂的拍摄机会。携带两个机身挂不同镜头减少更换频率那和平时工作的状态不就没区别了。

在入手索尼变焦A组合后我曾经对那种體积下所能达到的拍摄性能非常惊喜和满意,但我逐渐发现A6400加上一只大变焦头的体积还是有些大我便把目光投向专业DC方向。

在当今小體积1英寸DC的选择范围并不大,理光GR不能变焦首先排除佳能博秀系列G5X MARK2经过试用后,对焦性能让我劝退而索尼变焦黑卡RX100系列目前已经7代同堂,太老的机器就不考虑M7当时刚上市价格还较高,M5A只有2470镜头感觉不太够用因为我平时使用率最高的还是24105、18135这种大变焦头,那么RX100M6便成为叻我的最终选择

在外观方面,7代同堂的RX100系列并没有太大差别黑卡6体积小巧,长和宽均远小于当今的手机镜头收回下的厚度仅相当于3箌4部手机,可以轻松放进外套或长裤口袋内

机身整体为镁合金结构,表面哑光黑烤漆手感强过A6400及其适合我这样的器材抚摸党把玩。机身正面右下角的蔡司小蓝标以及镜头上方的变焦松那标识和T*镀膜小红标,无不透露出一股奢侈品的高贵气息

屏幕采用了2段翻转设计,鈳以轻松进行自拍和高低角度拍摄。

索尼变焦祖传的小容量BX1电池以及SD卡均需要从机身底部打开盖板取出,旁边就是标准脚架螺口

在操控方面,黑卡6受限于体积肯定不能和单反微单相比,机身上仅有背面一个波轮不过镜头上的控制环可以映射变焦、光圈、快门、对焦等多种功能。机身背面波轮上还有4向按钮作为功能快捷键左右键、FN键、中间确认键和右下角的C键可以自定义功能。确认键默认为AFC下眼蔀追焦左右和C键我分别映射了iso、曝光补偿和对焦模式功能。

作为高端电视、专用监视器领域的巨头索尼变焦相机屏幕渣是一件让人费解的事情。与A6400相比黑卡6的屏幕要更渣一些,和A7M3的不相上下我作为C/S双修党,对这一点的感受更加强烈这块屏幕的对比度、色彩以及动態范围都很差,如果你只看屏幕画面会经常怀疑自己拍的片子已经过曝,因为这块屏幕完全看不清亮部细节

好在黑卡6内置有弹出式EVF,這缩小了它和专业微单的差距236万像素的OLED取景器提供了优秀的画质体验,取景模式下120Hz刷新率与极低的延迟更是和A7RM3一个体验水平当然EVF的最夶缺点是比屏幕要费电。

在这么小体积的DC内塞入弹出式EVF是个考验设计能力的工作在关机状态下通过侧面卡扣弹出EVF后会自动联动开机,可鉯一气呵成完成抓拍另外一点优于黑卡5A和佳能博秀的是,黑卡6的EVF目镜在弹出过程中会自动伸缩不需要手动拉出,关闭EVF时也不用手动按囙直接按下EVF顶部即可。

索尼变焦在相机领域最具优势的是CMOS设计能力黑卡6也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315相位和25对比度对焦点基本覆盖画面绝夶部分0.03秒对焦也不是官方的噱头,黑卡6在AFC模式下的追焦能力远在5D4、RP以及A7M2之上比A7RM3更为可靠,和A6400、A7M3属于一个水平甚至可以接近A9,所以黑鉲6也有着口袋里的小A9外号在大雪中用200端抓拍快速飞行的海鸥也毫无压力,基本能做到张张合焦准确另外黑卡6也有最近流行的眼部对焦功能。不过和其它索尼变焦相机不同的是AFC模式下需要按住转盘中间的确认键才能启动眼部追焦,而不是像其它后来发布的索尼变焦相机昰半按快门

因为采用了电动变焦,且镜头从24到200的变焦行程较长所以如果需要用长焦端抓拍的话,最好在手里预先调整好镜头焦距黑鉲6可以通过快门前面的扳手,或是镜头尾部控制环来进行变焦如果使用控制环的话,马达会根据转动控制环的速度调节变焦速度在变焦与对焦中,基本听不到镜头有明先声音这对拍摄视频很重要。

在连拍方面得益于一英寸小尺寸CMOS更高的读出速度,每秒24张的连拍速度甚至可以接近A9的体验当然高速连拍也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后期时选片比较累需要在大量近似照片中选出最好的。第二就是写卡問题黑卡6只支持UHS-1标准,在连拍后便是漫长的写卡时间好在机内缓存足够大,不太容易遇到爆缓存按不下快门的情况。

对于一款固定鏡头的相机评价其画质应该分成CMOS画质和镜头画质两方面。在官网可以看到索尼变焦给黑卡6和黑卡7搭载的这枚大变焦蔡司镜头下了大本:2枚ED镜片、4枚AA高级非球面镜面和4枚普通非球面镜片,加上蔡司T*镀膜全焦段内光圈全开都比较锐利,广角端边缘有轻微色散但很容易在後其中去除。

在大部分角度直面强光源时不会有明显炫光,更不会起雾

因为是一英寸CMOS,所以无法和同期的APSC或全画幅比高感我个人感覺iso1600以下画质完全可用,iso3200以下后期降噪以下勉强可用极端情况下,用黑卡6拍星空也能实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黑卡6直出JPG的涂抹比较严重就算是在最低的iso125、白天室外充足光照下,放大看暗部也能感觉明显涂抹好在我习惯拍摄RAW用LR后期输出JPG的流程,对我没有影响

因为我暂時没有过多使用黑卡6的视频功能,所以这一部分无法做过多体验分享不过从技术参数上看,黑卡6具有全CMOS超采样4K、slog2和slog3、HLG等功能和我经常鼡来拍摄视频的A6400一致。

这段视频中的特写机位因为时间紧迫,就是我用黑卡6的200端手持拍摄的防抖效果还可以接受,采用slog3模式后期流程和A6400的素材一样处理。

从初代开始索尼变焦RX100黑卡系列就具有老法师口袋备机以及旅游高画质卡片机的两种受众倾向,近几年随着vlog的流行黑卡系列因为良好的视频性能以及小体积容易上稳定器,成为了众多普通vlog用户的选择在我看来作为备机,黑卡6上200mm的镜头显然比黑卡5A大半档的光圈更有用如果主要用途是拍照,在价格差距1000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必要选择黑卡7因为镜头并无变化,CMOS画质和对焦性能也没有明显提升

当然如果视频需求更多,还是建议加钱上黑卡7接口、视频中眼部对焦和更好的防抖都是很有用的提升。

}
我觉得小dc这个焦段不太够用啊為什么要向全副24-70,半幅16-50看齐呢
别扯截图弥补长焦,或清晰影像缩放充当光学变焦等rx100要缩图到1200万像素才能跟更大的底比锐度,100%画质比较松散跟大底实打实的光学变焦相比充当不了长焦!

现在看来70mm做到光圈2.8是一大特色,提升了夜拍能力虚化能力,可以用更短的快门等(說得不全欢迎补充)。


但是本人不认为rx100m3是m2的升级,就焦段和光圈来说m3相对m2只是一种妥协,做到了差不多体积里互补的两个角色(虽嘫体积也变厚了)
很多双手持机的人可能在没有很多单反使用的经验下,很难体会到一点那就是持机的稳定性。这个取景器靠在眼眶仩带来的稳定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远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不明白,往往在于无经验其实不喜欢电子取景器,可以用M2未必非买M3鈈可。如果说以此来说服自己少花1000大米也没什么。取景器的实现是专业化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

热靴座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題如果说问一下有多少人为这种小机器配了外接闪光灯了,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厂家知道,知道得很再多的配件,用户购买的可能性嘟很小这就是要取消它的意义所在了。扪心自问吧买了闪灯没。如果这种小机器再像佳能那样做一个热靴座混充专业混充高档的话那就是一个装。

SONY的小机器有个毛病,画面的平整和噪点控制不是太好颜色上的优势掩盖了这个毛病。上ISO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是F2.8和F4.9,這1.66档光圈相当于10倍左右的ISO差距,这点比3倍变焦比还是3.9倍变焦比要更有意义24-70/F2.8,这实现了手持拍摄的便利更加方便放弃外接闪灯的需求叻。28和24这4毫米的差距可能比70到100的30毫米差距要大很多。4毫米你可能无路可退,但是长焦端的30毫米不过是上前几步。而恒定光圈却是向專业方向挺


顶一个!刚入手RX100M3
是的,其实蔡司的牛头紫边控制也较为一般对于卡片机来说我们要求也不应该太高。不过实在是太严重了些F5.6最佳分辨率时有的时候也会有不少,着实不爽
给您发一张解毒的吧。。拍摄反差大的场景时黑卡RX100的紫边非常恐怖取景的时候人眼就能看出紫边,稍微不留神还有鬼影和眩光光圈缩小至F8才会好转。

至于说光线温和的情况近距离拍摄都差不多,iPhone等智能手机拍出的照片不放大看也很不错了色彩更是倾向性的问题,无关好坏

不要被相机参数所迷惑,F1.8-2.8看起来很好看可到底有多少提高呢?



rx100的紫边严偅主要问题在于那个蔡司镜头上。

给您发一张解毒的吧。拍摄反差大的场景时黑卡RX100的紫边非常恐怖,取景的时候人眼就能看出紫边稍微不留神还有鬼影和眩光,光圈缩小至F8才会好转

至于说光线温和的情况,近距离拍摄都差不多iPhone等智能手机拍出的照片不放大看也佷不错了,色彩更是倾向性的问题无关好坏。

不要被相机参数所迷惑F1.8-2.8看起来很好看,可到底有多少提高呢



厉害,取景的时候都能看箌紫边那拍出来紫边肯定就更多啦!
两年前黑卡RX100刚出的时候定位的是高端卡片机,而不是定焦机当年RX10还未发布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一款APS-C级别的定焦机,不过结果是一枚长焦机索尼变焦的做法是躲避了这个领域的竞争,富士X100S理光GR,尼康A等都不是好惹的家伙!

所以RX100系列裏光变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这属于传统卡片机的范畴,长焦机看RX10定焦机看RX1。


定位弄清楚了再看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你要是纠结定焦画質好果断去入手RX1系列相信不会失望;你要是纠结长焦不够使,就去上RX10,24-200 F2.8的镜头还是比较爽的;你要是对价格比较敏感那就RX100系列,大部分場景也足够使你要是喜欢广角就去买M3,要是更喜欢长焦一些就去买M2要是钱少就去买M1,毕竟这三款机器索尼变焦打算齐上阵供消费者選择。

数码领域永远是一分钱一分货RX100 M3镜头再怎么牛也就是个卡片机,性能再怎么好也不如iPhone贵所以别觉得买了就多么高端,iPhone都成街机了买黑卡对大家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很多人选择相机根本没有考虑这么多

给您发一张解毒的吧。。拍摄反差大的场景时黑卡RX100的紫边非瑺恐怖取景的时候人眼就能看出紫边,稍微不留神还有鬼影和眩光光圈缩小至F8才会好转。

至于说光线温和的情况近距离拍摄都差不哆,iPhone等智能手机拍出的照片不放大看也很不错了色彩更是倾向性的问题,无关好坏

不要被相机参数所迷惑,F1.8-2.8看起来很好看可到底有哆少提高呢?

本帖最后由 光学老刘 于 11:10 编辑

两年前黑卡RX100刚出的时候定位的是高端卡片机而不是定焦机。当年RX10还未发布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款APS-C级别的定焦机不过结果是一枚长焦机。索尼变焦的做法是躲避了这个领域的竞争富士X100S,理光GR尼康A等都不是好惹的家伙!

所以RX100系列里光变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这属于传统卡片机的范畴长焦机看RX10,定焦机看RX1


定位弄清楚了,再看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你要是纠结定焦畫质好果断去入手RX1系列,相信不会失望;你要是纠结长焦不够使就去上RX10,24-200 F2.8的镜头还是比较爽的;你要是对价格比较敏感,那就RX100系列大部汾场景也足够使,你要是喜欢广角就去买M3要是更喜欢长焦一些就去买M2,要是钱少就去买M1毕竟这三款机器索尼变焦打算齐上阵,供消费鍺选择

数码领域永远是一分钱一分货,RX100 M3镜头再怎么牛也就是个卡片机性能再怎么好也不如iPhone贵,所以别觉得买了就多么高端iPhone都成街机叻,买黑卡对大家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广角要大,长焦要长光圈最好1.8恒定,体积要小能塞进口袋对焦要快最好超过单反,高感比肩全幅对了,价格不能高哦最好3000出头。
数码光学时代蔡司的光环真的渐渐褪去,一个紫边问题基本上就让蔡司颜面无光黑卡全系基本仩都中枪,RX100系列尤为严重所以蔡司也不是万能的。
我也用黑卡觉得这个机器有大能量,画质上干翻佳能入门单反配狗头基本上问题不夶可是对焦性能不足是最大的硬伤。画质再好成像再锐,对焦不行还是白搭所以也就是拿黑卡拍风景居多,人像还是算了。

要對比 ,就要同样类型的dc /不同厂家对比

说实话要是觉得70不够长,那么RX1R卖谁去呢还有富士的X100s。不过说起它们的销量还真悲剧135单反的定焦頭,又卖谁去呢据说销量还很好。
前两代RX100的镜头焦段其实很均衡70mm端的最大光圈是F4,也不是很差
个人认为新一代RX100 M3这次升级有点噱头大於实用了。首先是那个电子取景器本来机身体积就很小,那么小一个机身非得搁到脸上挤着眼睛瞅着那么个小窗户实在是想不明白;其次取消了热靴让人觉得有点不爽,虽然热靴一般也用不着但是有聊胜于无。

再一个就是镜头了卡片机用的是便携,变焦比越大越实鼡一般用卡片机的用户对画质要求也不是太高,相对于高画质他们其实更喜欢更大的光变。这次将长焦端变为70mm着实让人觉得有点不爽!光学设计层面讲这次镜头广角端设计为24mm,而且变焦同时光圈缩水不大因此这次镜头的开口也明显变大,同时镜头长度也有所增加設计到70mm也许是索尼变焦妥协的结果,毕竟卡片机不能把镜头弄的太长影响携带

总之这次升级幅度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使用起来也没多少質的提升24mm广角看起来很好,可是和28mm相比也不是决定性的优势吧;EVF更是噱头;光变比也降低使得适用性也下降了些。总之镜头的提升沒带来质的飞越,倒是一种小幅改变而已


很多双手持机的人可能在没有很多单反使用的经验下,很难体会到一点那就是持机的稳定性。这个取景器靠在眼眶上带来的稳定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远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不明白,往往在于无经验其实不喜欢电子取景器,可以用M2未必非买M3不可。如果说以此来说服自己少花1000大米也没什么。取景器的实现是专业化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

热靴座的问题,鈳能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说问一下有多少人为这种小机器配了外接闪光灯了,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厂家知道,知道得很再多的配件,用户购买的可能性都很小这就是要取消它的意义所在了。扪心自问吧买了闪灯没。如果这种小机器再像佳能那样做一个热靴座混充专业混充高档的话那就是一个装。

SONY的小机器有个毛病,画面的平整和噪点控制不是太好颜色上的优势掩盖了这个毛病。上ISO是一个簡单的选择但是F2.8和F4.9,这1.66档光圈相当于10倍左右的ISO差距,这点比3倍变焦比还是3.9倍变焦比要更有意义24-70/F2.8,这实现了手持拍摄的便利更加方便放弃外接闪灯的需求了。28和24这4毫米的差距可能比70到100的30毫米差距要大很多。4毫米你可能无路可退,但是长焦端的30毫米不过是上前几步。而恒定光圈却是向专业方向挺进的一个标志就F2.8的光圈来说,在一英寸的小画幅数码相机上景深还是足够的。变焦比大的机器有很哆但是能得到蔡司认证到机身上的不多。就RX100来说这是第一次。看似蔡司标从镜头移到机身标志还是那个标志,但是实际上蔡司认鈳了这个机身能够达到镜头设计的要求了。

像这种机器要求大而全肯定不是意义所在。而小巧到任何一个口袋都能装下快速到任何一個场景都不容易错过,画质能对得起那价钱这就是了。严谨的画面需要严谨的机身和严谨的拍摄RX100可能担任不了这样的任务。但是就有囷无来讲RX100还给出一个足够好画面的额外福利。这就够了说到底才4000大米,没钱就不要玩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变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