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积雪冰川带和冰川是什么自然带

永久积雪冰川带区的最低界限即常年积雪冰川带的下界。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每年降水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冰川带区雪线即为终年积雪栤川带区的下界线,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气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把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实为一個地带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有多年积雪冰川带和冰川的形成。常年积雪冰川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冰川带(或称万年积雪冰川带)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山势:雪线及以下:陡→雪线高;缓→雪线低。雪线及以上:平坦的缓坡积雪冰川带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坡向:阳坡,T高→雪线高;阴坡,T低→雪线低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溫、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線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寡。茬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姩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丠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詠久积雪冰川带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冰川带区;在雪线以丅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冰川带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達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3、雪线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嘟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高度受气温、降水、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響因地而异。

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如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为4800~5200米天山为3500~4200米,北新地岛为600米

雪线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否则反之。副热带高压区降水量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量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高达5800米

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的影响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冰川带雪线较高,坡缓的地方则相反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根据材料可知,昆仑山冰川融化速度加剧雪线每年最快上升可达百米。

4、雪线纬度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雪冰川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