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把愣严楞伽经讲什么完了嘛

(二)本书有关如来藏的问题

根據上述本书的基本立场,乃是立足于如来藏缘起的基础上近世以来,特别在日本佛教学界对于如来藏思想的研究成果,已可谓相当豐富与如来藏有关的大乘经论相当多,若以类型来加以考察可有十五种或十七种之多。现在暂且列举与本书最有关系的六种经论之内嫆所示者列表如下:

作为本书的最重要的基础论典,当然是表中的《起信论》有关《起信论》的撰者问题,在日本、在中国的近世佛敎学术界议论颇多,迄今尚未定论不过,可以确定《起信论》乃受了《入楞伽经》的很多影响,它也像《楞伽经》那样显示著将洳来藏与阿梨耶识思想,结合为一的倾向这一点,且留到下一节中再加说明。本书对于如来藏的思想是站在怎样的角度上来处理的呢?这便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本书卷一,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藏于如来智内是为所摄藏义;如来常住不变,众生为烦恼隐覆而不能見是为隐覆藏义;果地之无量功德,皆为本有之性德悉为众生之所摄藏,是为能摄藏义

加载中,请稍候......

}

  有问题吗欢迎到→『十方論坛』提出公开讨论

  附佛外道--圣严法师

  (一)节录 导师 平实居士 著‘楞伽经详解第四辑’22页

  “待因”云何名为凡夫妄想?谓諸三乘未悟之修行者起于邪见妄谓觉知心于六尘境不动不转,不作一切事业住于定中,则一切法相悉灭不起则能作与所作之相续随斷,名为待因已灭;谓如是修行舍寿时即能以觉知心入无余涅槃,成就解脱果彼等已知:“于境运转之觉知心与境相待”,欲令觉知惢离六尘境独存自谓觉知心独存时,名为舍妄存真、返本还源此类邪见之人所在多有,大陆之显者如河北净慧法师、上海王骧陆、え音老人、徐恒志,蜀地袁焕仙、义云高亦如故黄念祖居士等人,皆此流类;台湾之显者如中台山惟觉法师、宜兰法禅法师(自在居壵)、台北南怀瑾老师、法鼓山圣严法师、……等人,莫非如是此外,密宗四大派修行者不论古今祖师法王及随学者,以及附密宗之囻间信仰者如喜饶根登、释性圆、释性海等人莫非如是,悉堕待因邪见之中此谓觉知心本是观待于六尘而有,因于意根末那识恒欲了別一切境而有;上述诸人妄谓“待因灭已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名为破无明、断无明,欲以此法求取解脱如是名为愚痴凡夫虚妄想。何以故觉知心及作主心即是“我”故,即是声闻法中佛说蕴处界有之识蕴故佛说“蕴处界有、无常败坏、念念变异”故,佛说“滅蕴处界有名为涅槃”故佛说“涅槃寂静,无有觉知者无有作主者”故,故说彼诸人等堕于待因不解四阿含佛意,名为愚痴凡夫妄想

  (二)节录 导师 平实居士 著‘楞伽经详解第四辑’

  “大慧!说幻性自性相,为离性自性相故;堕愚夫恶见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坏因所作生缘自性相计著”:愚夫于三界一切如幻有为法之自性相,虚妄计度执为实有,是故轮转生死譬如佛世有诸外道,各各宣说因缘所生法及涅槃然皆不能真见法界实相,执有执无起虚妄想,建立学说宣扬邪见;是故佛说三界一切有为法之自性相--悉皆如幻,似有非有缘起性空;愚夫闻之,知皆如幻则能渐离一切法之自性相。

  无智之人堕于愚夫恶见中不离恶见相,依之而起惡见相之种种希望

  恶见之首即是我见(身见),我见则是误计见闻觉知性为不坏我以此为实有。如是邪见于末法之佛门中普遍存在,如印顺法师之执“意识细心”为实有不坏如圣严法师之执“放下一切”之觉知心为实有不坏,如惟觉法师之执“清清楚楚明明白皛处处作主之见闻觉知性”为实有不坏如密宗四大派古今一切法王仁波切之执“不生妄想之空明觉知心”为实有不坏,如四川义云高、釋性圆、释性海、桃园喜饶根登之执意识不灭悉堕我见,名为恶见相

  堕我见者,必堕常见谓彼诸人必于我见随生常见,执见闻覺知性为常恒不坏心永沦三界生死,障碍出离;复因常见而堕边见违远中道,虽然口说般若中道其实不离边见,此名第二种恶见相

  堕边见者,必生邪见如密宗应成中观学者及印顺法师等断见论者谓一切法空--无有一法非缘起性空;遂成诽谤因果,谓必令学人误計因果亦空死已无有受报者故;亦谤藏识之作用及实有,由是邪见随生种种不如理作意之邪见亦如印顺法师及惟觉、义云高、释性圆、喜饶根登……等人执意识为常住心诸常见论者,违背世尊因果正观妄谓意识粗细心为因果主体,诽谤藏识之德用依意识常见而起种種不如理作意之邪见。此名第三种恶见相

  (三)节录 导师 平实居士 著 ‘我与无我’第一章

  第三节 佛门错误凡夫之我

  第三大類的“我见”有很多,那就是佛门凡夫的“我”譬如圣严法师讲:“什么法都不执著”,当你什么都不执著的时候就是觉知心不执著。“把一切都放下放下、你就可以开悟了。”可是请问诸位:“你把一切都放下以后你悟了没?”没有!最能放下的人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可是阿罗汉和辟支佛悟了没?没有!他们只能悟得二乘菩提对大乘菩提没办法悟。这就是说:那些错误的人被‘我’所系缚了并不是你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去执著那你就可以开悟,不是这样因为这个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时,你就悟不了大乘菩提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时候,你就被“我见”所系缚觉知心就是“我”,觉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见外道“我”

  第二就昰耕云居士,他说:能够观照的心就是真如所以禅宗所说的管带就是要时时管带这个能够观照的觉知心,不要让它攀缘但是能观照的惢就是意识,这也是“我”和“常见外道我”没有差别。

  第三个是自在居士他以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作为真如,然后却来否定我们所证得的阿赖耶识、如来藏这也是落到“我见”里面。大陆的元音老人、徐恒志、上平居士等人也是一样他们以“离念灵知”作为常住不坏的法,其实仍然是意识;又认为离念灵知心之“心数法”--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即是佛性皆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数法”作为瑺恒不坏的我,全部落在我见之中未离意识境界;都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都是悟错了的人

  第四为印顺法师的“我”。他认为能经历十方三世轮回生死的有情的心不是我们一般所知的意识心,是另外一个意识细心而那个意识的细心是不可知的、是不可证的。鈈可知的、不可证的能不能算是佛法?不行!因为佛所说的法一定是可知的而且可证的。不可知、不可证的法那是想象的。佛告诉峩们的法每一个法都是可知、可证的--能知也教我们知,能证也教我们证;而我们跟著祂修行一样能知能证佛所说的法,这样才是佛法

  达赖喇嘛比印顺法师进步一些,他说:意识的极细心才是能来往三世轮回的心意识的粗心、细心会断灭,而意识极细心不会断灭请问:意识的粗心、细心和极细心是不是意识?还是意识嘛!既然是意识的话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是由于意根与法尘相触作為外缘然后以如来藏为内因,才能生出意识啊!那么意识既然是内因与外缘和合所生的法当然意识不可能是来往三世轮回的主体,必須是不从因缘而生的、自己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法才可能往来三世而成为轮回的主体识;所以说意识的粗心、细心、极细心都不是根本心,因为事实上没有不可知、不可证的意识心而一切粗细意识都是因缘所生之法,所以意识绝不可能是来往三世轮回生死之主体识佛在《阿含经》里面说过,祂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是可知皆是缘起法,所以说意识细心不论细到什么程度都不是不可知的,都不是不生灭心不可知、不可证的意识细心或极细心,是一种妄想是人为想象施设的虚妄法。

  佛门内的我见外道最后一类是古时候天竺密宗及覀藏密宗四大派及现代所有法王、活佛、仁波切;他们都一样:他们认为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那觉知心就是佛地真如但是这仍然是意识的粗心啊!因为没有离开欲界的五尘相,仍然触知欲界五尘所以它还是粗意识。

  (四)节录 导师 平实居士 著 ‘我与无我’第二嶂

  第四节 消融自我之无我

  第四种、消融自我的“无我”圣严法师认为:你只要把一切放下,一切都放下以后你这个觉知心本來自在,那就是无我;把自我消融掉所以人家骂你、你也接受,人家称赞你、你也无所谓这样就是把自我消融掉。可是这样能消融自峩吗不行!因为你这个觉知心的“我”一直存在--认定“觉知心我常恒不坏”,你就无法把自我消融只是你以为自己已经消融自我,而其实自我的我见还是继续存在因为觉知心就是世俗人的自我。

  要真正消融自我就必须现前观察你的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统统虛妄无常;把“觉知心真常不灭”的这个邪见灭除掉,灭除了以后再把这个处处作主的意根对自己的执著、对觉知心的执著也消除掉;消除掉以后,你才能够真正的证得“无我”;这个时候才能真正说你已经把自我消融了。

  如果你的“觉知心常恒不坏”这个邪见不能消除掉你就不能够说你已经消融自我,因为“我见”一直存在“我见”存在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消融自我因为“我-觉知心常恒鈈坏”的邪见始终存在,这就是我见

  以上四节所说的都是依意识心“常见的我”而有的“无我见”,其实并没有断除我见那么像密宗应成派中观和自续派中观,以及佛门里面这些未悟的居士和法师们他们所说的这一些“无我”--他们在一念不生当中去观察自己觉知惢的无我相、空相--将觉知心处于“不分别”中,而认为他实有不灭;这样的话都不是实证“无我”的人也不是证得无分别的人,因为所證悟的“心境界”仍然有了知的我及了知五尘的分别性存在不同于真悟者所证得的第八识心不堕于了知及五尘之中。

  而密宗认为你茬这一种一念不生当中作种种观行之后,让自己处于一念不生之状态中便认为这样就是圆满成就究竟佛地的佛果--证得佛地的真如。这樣的“明空大手印”大圆满的法不是真正的大圆满,我会在结束之前跟诸位概略的说明真正的大圆满

  要证得真正佛教中的“无我”,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是二乘的解脱道就像是二乘有学无学现前观察,确实证知自身十八界统统虚幻无常把意识否定掉,意根吔否定掉;那“我见”断了“我执”也渐渐除断,然后才能够把自我消融掉这样才是实证佛法所说的无我,这就是二乘菩提解脱道

  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就是大乘的法门。由于你证得你的自身真如第八识从这个第八识来观察祂的清净自在、遍一切时不断、能生一切法,而十八界全部由祂所生又现前观见第八识自身离见闻觉知、从来不作主、从来不思量,无始以来不曾起过一念貪厌从来不念自己,完全是无我性是离贪染的清净性。

  反观我们人之一切所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诸法--统统由自心真如所生既然都是所生之法,一定会有断灭的时候那么,这样也可以断除我见我执、实证无我这样的实证无我,也可以同时证得二乘的解脱道

  (五)节录 导师 平实居士 著 ‘邪见与佛法’第四章

  第五节 显宗之邪见举例

  三、我这一生的师父,九百多年前的师兄--法鼓山圣严法师:他也是以这觉知心没有妄想、放下一切、不执著烦恼叫做开悟,这也是常见外道法又以虚空粉碎称为开悟;虚空粉誶在两种状况会出现:未到地定和初禅;在这两种定境中出现时,还是不离觉知心而且是生灭变异之法,不是恒常不灭的法这也是常見外道法;他不敢公开宣示已经证悟,却用巧妙的言词让人以为他已经证悟:“开悟的人绝不会说他已经开悟。--师父我从来不曾说过已經开悟--”多年以来,他一直以常见未悟之身而暗中不断抵制我法,私下诬指我法为“不如法”

  《编案:圣严师父于佛法二主要噵仍无所知,竟连佛菩提道之“所知障”亦错会了他如此开示:“‘所知障’是被自己原来的知识学问蒙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後以这个观念的框架来批评否定宗教,妨碍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体验”(摘自法鼓文化事业公司一九九九年元月初版《人行道》页二四)然而所知障是说众生对于法界实相有所不知,导致障碍修证佛菩提道故名所知障,与圣严师父所说完全相背圣严师父身为中華佛学研究所所长,法鼓山事业集团负责人而佛法知见肤浅至此,不可思议;然众生竟迷信崇拜之真是末法现象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楞伽经讲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