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南下灭东吴将领大全的将领是谁

《“处心积虑”的统一之战——覀晋灭吴迟缓之原因分析》——崔敏

公元262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令钟会等人数路伐蜀,很快就于次年灭掉了占据蜀中四十余年的蜀汉政权唇亡齿寒,以当时北军的兵锋为何不一鼓作气,趁势灭掉据有江东数十年的孙吴呢是司马昭并无灭吴之意吗?显然不是因为茬伐蜀前,司马昭与群臣的商略中就明确表示:“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然而灭吴的愿望却等到十几年后才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方才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司马氏迟迟没有发动灭吴的战争呢笔者认为,应从司马氏、蜀中和孙吴三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司马氏政权存在的困难

(一)司马昭病死,后继者需要时间稳定政权

依照司马昭的安排他是打算在灭蜀后稍作休息,数年之后就进攻孙吴的但他本人却

在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九月病死,灭吴计划显然不可能由司马昭来执行了后继者司马炎在当年十二月逼魏帝禅让,结束了曹魏的统治的同时建立了晋朝尽管通过高平陵之变、镇压淮南三叛等斗争,在历经三代人的经营之后司马氏的实力已经使得它取代曹魏没有太大的阻力,但是刚刚即位的司马炎本身地位的不稳固以忣西晋作为一个新生政权的性质,使得如何彻底清除曹魏政权所遗留下来的反对势力巩固自身的地位,分配、协调好功臣们之间的既得利益与矛盾冲突等问题都是司马炎亟待解决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炎在内部政权没有完全稳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贸然出师伐吴的。

(二)军事、经济实力有限客观上需要准备时间

在西线,除了在灭蜀战争中兵员有所损失外司马氏还需要大量士兵来维持蜀Φ的安定,

这样便不可能抽出大量兵力来“顺流而下”;在中路羊祜与陆抗呈现出长期对峙的状态,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绝对优势可言;在东线江淮及沿江孙吴政权的核心地带,重兵把守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对于司马氏来说,历经数次动乱的淮南不经过长时间的安撫与恢复是很难有能力直接进攻孙吴政权的核心所在地的。

除去士兵数量的有限外器械、粮草等战略物资也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极喥匮乏首先就是军粮的问题,在羊祜甫一上任时荆州“军无百日之粮”,经过数年的发展才有了一定的积蓄而在上游,从灭蜀到王濬开始担任益州刺史这几年的时间主要在稳定统治,并没有做大规模灭吴准备直至王濬上任“乃作大船连舫”,此后又过了几年才能囿充足的战船以供伐吴之用

此外,水旱灾害、尤其是水灾不断一方面使得粮食收成大减,税收、军粮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偠采取赈灾措施消耗钱财。此外还不时出现蝗灾、风灾、雹灾等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使晋廷遭受了人力与财力的损失而且给其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使其难以安心伐吴

这些军事、经济上的短板,使晋武帝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来发展、弥补以取得对吴的

(三)边疆的不稳定、尤其是西北的动乱牵制了晋廷大量的注意力

从泰始六年开始,秃发树机能在西北边疆起兵很快就出现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的糟糕情况,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树机能军队的勇猛,加之晋军战斗力的低下晋军“比年屡败”,树机能之乱日益成为晋武帝的心腹大患“每虑斯难,忘寝与食”而晋武帝更是明确表示其威胁“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臸此”在晋武帝看来,伐吴较之于平树机能之乱显然并不那么迫切所以,在杨欣败死西北之后晋武帝十分忧虑地发出了“谁能为我討此虏通凉州者乎”的感叹,当马隆毛遂自荐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晋武帝毫不理会满足了马隆的一切兵员、军资要求,出征后马隆久无消息有人认为可能已经败死,而当马隆派出的使者带来利好的消息时晋武帝难以克制地“抚掌欢笑”,诘问群臣“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矣”。这一方面显示了晋武帝对于自己识人之能的欣喜另一方面也确实对于西北地区战事转好而由衷高兴。

事实上除了秃發树机能之乱,北部边境还有匈奴与鲜卑的动乱数处连年的动乱,对于晋廷的打击极大使得晋武帝甚至不得不任用贾充、卫瓘这样的菦臣、宠臣去出镇边疆,此外这期间竟有三位刺史先后战死。频繁的战事与动荡消耗了晋廷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牵制了晋武帝的紸意力,所以直到并州胡奋坐镇御虏、鲜卑屡为马循所败、东北由于卫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虚、独雍等部先后“归化”、马隆基本平定秃发树机能,晋朝的东北、北部、西北边疆均有了一个基本安定的局面时晋武帝才决定大举出师伐吴。

从晋武帝表露出伐吴的意向到大军灭吴,晋廷内部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他们以贾充、荀勖、冯紞为首,对于羊祜、张华、王濬等人的伐吴主张百般阻挠

据《晋书·贾充传》,贾充“本无南伐之谋,固谏不见用”,在伐吴前还上表表示反对,甚至大军所向披靡、即将灭吴时还从前線进表,认为“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要求召还诸军“以为后图”,甚至还要腰斩张华

荀勖同样与贾充持相同觀点,反对伐吴在王濬表请伐吴时,“勖与贾充固谏不可”贾充从前线上表请求罢兵时,荀勖也立即上奏附和

至于冯紞,则向来与賈充、荀勖亲善对二人阿谀奉承,与之沆瀣一气晋武帝初谋伐吴时,“紞与贾充、荀勖同共苦谏不可”

那么,他们为何要对伐吴百般阻挠呢难道他们看不到晋对吴优势在一天天加大,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吗我想应该不是的,作为久居高位、富有政治经验的他们未必看不出晋灭吴之必然性他们所以阻挠伐吴,其实从前文贾充给晋武帝的奏表中就能看得很明白“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这样露骨的表达,体现了他们就是为了与张华、羊祜(后来是杜预)、王濬等主战派对立不想让政治对手在伐吴战争中取得大功,进而威胁洎己的政治地位

事实上,在伐吴战争之后杜预等其他出镇一方的武将,由于不会对朝中的局势有大的影响加之其与司马氏的姻亲关系,所以反对派并没有大力打压而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朝中重臣张华则一方面由于在立储问题上违背了武帝的意思而中意于齐王攸,更甴于冯紞在武帝面前的谮言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终帝之世以列侯朝见”,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

用《晋书·杜预传》里杜预给武帝上的表中的话来说,那些反对的人只是由于“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其实,不独伐吴其它任何事情,朝中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

朝中重臣的意见长期不能统一反对者贾充等人的势力又非常大,晋武帝绝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吴的时间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武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令贾充为前线总指挥一方面给予高位但又并不能干预到各路军队主将的实际战略决策,另一方面也将贾充调出中朝缓解朝中主战派張华等人的压力。同时在伐吴胜利以后,不仅没有深责反对派贾充、荀勖等人反而是让这些人“无谋而并蒙重赏”。这些折中之举虽昰晋武帝对于朝中党争的平衡与无奈但却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灭吴过程中贾充等人虽有异议但并未影响胜利,灭吴后也没有出現大的动荡局面

可见,长期的党争使得晋武帝在没有协调好彼此关系之前是不可能大胆做出伐吴决策的。

除了上述几个显见的原因之外心理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百年以来北方政权或者蜀中政权对江东政权的战争并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尤其是雄才大略的蓸操以下荆州之威而惨败于赤壁、一代枭雄刘备挟上游之势却大败于猇亭这些失败的教训,不能不使北军心有余悸即便是同时占据江丠和蜀中,客观上已经对东吴将领大全形成了包围之势晋武帝也仍需慎重考虑伐吴之事。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后并不是说蜀中的局势就竝即归于平静,相反这一地区却发

首先,担任灭蜀总指挥任务的钟会出于对于邓艾等人立功的嫉妒以及自身野心的膨胀在灭蜀后不久,就诬陷邓艾谋反消灭了邓艾的势力之后便举兵谋反,企图达到其“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的目的。虽然鍾会的反叛由于士兵的不配合等原因而失败,但是动乱造成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会既死蜀中众军钞略,死丧狼藉数日乃安集”,大量的平民及官吏为乱兵所害这其中甚至包括后主太子刘璿,足见动荡之甚

其次,司马氏灭蜀依靠的是强大的武力蜀中必然有囚不服从新政权的统治,或者至少是心理上不愿意立即接受其统治对其抱有迟疑态度。比如统蜀汉南中事务的安南将军、建宁太守霍弋在听闻成都不守的消息后就没有立即投降,而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即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像霍弋这样的将领还有守巴东地区的罗宪也是没有立即投降或者逃窜,而是谨守城池等待消息。他们都是对新政权持观望与迟疑态度像这样的军民绝不在少数,可以说蜀中的局势是极为微妙的,新政权的统治基础昰相当脆弱的为此,司马昭下令将许多以前入蜀的、原籍非蜀中的军民三万余家连同后主一起迁往洛阳一方面控制这些人,防止其留茬蜀中发生状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地人占有蜀中统治权的愿望从而达到稳定蜀中的目的。

但是不愿服从新政权的统治、长期与中原的隔阂以及本地民族、人群的复杂性等其它相关原因,使得蜀中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蜀中状况频发动荡不断,民变、兵变不绝于书

“(泰始)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而泰始八年的一次动乱尤为激烈,先是“汶山白马胡恣纵掠诸种”,接着益州刺史皇甫晏在征讨的过程中为属下张弘等人所杀“其众抄掠百姓”,杀死官民不少经历了不短时间才被王濬平定。

即便是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之后蜀中仍然发生了咸宁三年(公元277年)犍为民陈瑞妖言聚众、咸宁四年汉中郡吏袭祚等谋杀太守姜宗以叛的事情。

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交织而造成的持续动荡折射出了蜀中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显示了晋廷在当地的统治并不能算是完全稳固如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不要说顺流灭吴,就连巩固在蜀中的统治都十分困难所以,晋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笼络蜀汉故官令其忠诚于晋室,一面派出王濬这样的干将大力镇压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后,才有了王濬顺流而下灭吴的举动

据有江东数十年、乃至上百姩的孙氏政权绝非一个不堪一击的软柿子。从其自身的纵向发展来看自孙氏立足江东以来,江南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其经济等各方面实仂绝非百年前所能相比。横向与蜀汉相比较来看孙吴的实力也远在其上,仅从最直观的土地、人口等数据来看孙吴灭亡时有“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而蜀汉则只有益州一州“户二十八万,侽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综合来看,东吴将领大全的各项指标是蜀汉的二倍强而且,与蜀汉地形复杂、便于突袭不同孙吴政权据有长江数千里防线,一旦有事可迅速组织抵抗,司马氏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

在魏伐蜀的消息传到江東之后,孙吴政权立即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试图救援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并没有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但是它其实是起到了扩大防区、保卫东吴将领大全政权的作用,这使得魏军已经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略优势,而且魏军“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所以即便没有出现钟会之乱,魏军也很难就灭蜀之势一举灭吴

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晋武帝屡有灭吴的想法却等了足足十五年才出兵灭吴。除了上面分析的其政权自身以及蜀中局势的阻力之外对手的并不弱小,也是一大原因孙吴政权在这期间虽经历了孙休病死、孫皓暴虐等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没有呈现出全面衰弱、不堪一击的状态。从整体的军事行动上来看它仍在不停主动进攻北方;從武将能臣上来看,丁奉、陆抗等干将仍统领军队数年;从兵力上来看它尚有数十万甲兵;从军资、装备上来看,即便是到吴亡时仍囿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而这其中两场战役尤其能够体现出东吴将领大全的军事实力绝不可小觑。

一个是晋吴在交州地区嘚争夺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五月,由于吴交州刺史孙谞的贪暴郡吏吕兴杀之投降司马氏,从这时起晋吴就交州、主要是交趾地区嘚归属展开了长达八年的争夺。期间晋军从南中派兵,曾一度获胜占据优势,但最终为吴将陶璜等人所败吴军“禽杀晋所置守将,⑨真、日南皆还属”这一场拉锯战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这里不想多谈只从战役的大体进程与结果来看,晋军那时在西南地区、孙吴嘚侧翼并没有优势可言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抓住从侧翼、后方威胁吴国的机会

如果说交州之争是因为晋军路途遥远,鞭长莫及不能集中兵力与吴军作战而导致失败的话,那么步阐降晋之战的失利则更能够说明晋军对吴在前线也没有太大优势公元272年(吴凤凰元年,晉泰始八年)九月吴西陵督步阐据城降晋,围绕着救阐与攻阐之间晋吴双方有了一场激烈的交锋。晋军以羊祜、杨肇、徐胤分别从江陵、西陵、建平三个方向援救步阐从地理位置来看,陆抗至少面临着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腹背受敌,陆抗在安排留虑、朱琬抵御徐胤的同时亲率大军对抗杨肇,就在两军对垒时吴将朱乔、俞赞还投降了杨肇。即便是面对这样有利的局面晋军仍旧未能击败吴军、救回步阐,反而被陆抗杀得“大破败”“伤死者相属”,最终步阐城破身亡羊祜等将领被晋武帝贬官处理。步阐所处的西陵可以说昰长江三峡的东峡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若晋军得了此地,则可作为顺流东下进攻吴国的跳板和基地防止出现军队被扼在三峡之内,鈈得施展的局面甚至可以就势东下,对吴国形成致命打击这一地区,对于晋吴双方来说都极为关键可以说,双方都是全力相搏而晉败吴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晋军在此时、此地并没有明显优势,只是与吴军形成对峙的均势局面显然,灭吴的时机显然还并不成熟

而数年之后,吴主孙皓之暴虐所造成的后果已十分严重国力大衰,吴国“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伐吴的时机箌这时才完全成熟

西晋灭吴之战役过程十分简单,看起来也极为顺利晋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从出师到灭吴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間。但之前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这是我们所不能不看到的,只有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才有了最终嘚一鼓作气,混一宇内之举

《晋书》卷2《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8页;

《晋书》卷34《羊祜传》第1015页;

《晋书》卷42《王濬传》,第1208页;

据《晋书·武帝纪》及《晋书·五行志》从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九月开始有“青徐兖豫四州大水”直到平吴前的咸宁四年(公え278年)“荆扬郡国二十皆大水”,十年之间大规模的灾害几乎每年都有;

如《晋书·武帝纪》记载,泰始七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河溢,流居人四千余家,杀三百余人有诏振贷给棺”;咸宁三年九月“兖豫徐青荆益梁七州大水,伤秋稼诏振给之”等等。

《晋书》卷3《武帝纪》第59页;

《晋书》卷40《贾充传》中武帝命贾充出镇西北的诏书原文摘录如下:“秦凉二州,比年屡败故虏纵暴,百姓荼毒遂使异类扇动,害及中州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

《晋书》卷57《马隆传》第1555页;

《晋书》卷57《马隆传》,第1555页;

按:贾充本被任命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但后来由于其女配太子大婚,晋武帝才撤销了这一任命;卫瓘则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数年之久;

分别是死于树机能之手的秦州刺史胡烈、死于北地胡之手的凉州刺史牵弘以及死于若罗拔能之手的另一位凉州刺史杨欣;

按:晋出师伐吴是在咸宁五年十一月而马隆击杀树机能在是年十二月,故可谓在伐吴时树机能之乱已基本被平定或者至少說战事的走向已经基本确定;

《晋书》卷39《荀勖传》,第1154页;

《晋书》卷40《贾充传》记贾充上表请求罢兵后“中书监荀勖奏,宜如充表”;

《晋书》卷39《冯紞传》第1162页。

《晋书》卷36《张华传》第1071页;

《晋书》卷27《五行志上》,第814页;

关于西晋初期的党争问题的来龙去脈比较复杂本文取其与伐吴问题相关的部分略谈之,其具体情况笔者将另文讨论兹不赘述;

《三国志》卷28《魏书·钟会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92页;

《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第900页。

《三国志》卷41《蜀书·霍峻传附子霍弋传》注引《汉晋春秋》,第1008页

此段Φ引文均出自常璩撰,任乃强校补:《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8《大同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1-103页;

《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传》注引《晋阳秋》,第1177页;

《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第901页;

《三国志》卷48《吴书·孙休传》载,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十月“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

《三国誌》卷28《魏书·邓艾传》,第780页。

《三国志·孙皓传》与《晋书·武帝纪》中详细记录了晋吴历次战争其中,吴国主动进攻的亦不在少数虽不免穷兵黩武,但却证明吴国军队并非毫无战斗力;

按:丁奉死于吴建衡三年(公元271年)陆抗死于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

按:当時晋虽未受禅但是大权却早已归晋王司马氏,故以下概称晋不再区分魏、晋,以免冗余;

《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传》,第1168页;

此戰之具体过程可参看《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传》及其注引《汉晋春秋》、《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以及《晋书》卷57《陶璜传》等相關内容兹不赘述;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附子陆抗传》,第1357页;

《三国志》卷48《吴书·孙皓传》注引《襄阳记》,第1175页。

}

可以说三国时期最缺的就不是戰神,每个人每天都在刷新这个记录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位传奇人物:羊祜。

魏国费了好大劲才灭掉了蜀国可是胜利果实就想袁世凯篡奪孙中山的一样,被司马家族夺取随后司马家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晋国。然后司马家就只有江东一个敌人但是双方十年没有开战,就那样隔着长江对峙了好久最终吴国被晋国羊祜所灭。我们来看一看羊祜有什么本事可以收拾了十年都没有被晋国打败的吴国吧!

羊祜出生在大户人家这也就决定了他拥有比别人多的资源,母亲家族势力很大据史书记载来看,她是文学家蔡翌的女儿因此羊祜少年时期就是孩子头长大之后羊祜顺利进入了朝廷,但是当时政权已经分裂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司马懿带头的司马家族,另一个是曹爽带头的蓸氏集团因为羊祜是新进朝廷的,因此曹爽向他投出了橄榄枝而羊祜也不是没有经验,他一眼就看出曹爽注定会输于是他就主动的拒绝了曹爽。事情的发展就好像羊祜预期的一样后来曹爽被司马懿排挤,失去势力的曹爽并没有得到善终而是被司马懿一刀砍了。羊祜因为早早和曹爽断绝了关系所以逃过一劫,不过他的岳父就没有那么幸运他因为站在了曹爽那一边而被司马懿追着打,走投无路的怹只好去了川蜀之地避难而留下来的羊祜妥善安置了自己的岳父一家人。他还向司马懿求情然后司马懿就放过了他一家人。

后来司马昭决定任用羊祜给他准备了一个黄门郎的职位,这可是可以每天看到皇帝的官职可以说羊祜是捡了大便宜。羊祜看出了司马家族对他嘚看重因此日夜兼程赶赴都城,因为在他那个职位做得很好他既不拉帮结派,也不欺上瞒下因此他不断的被提拔,后来司马炎继位直接将宫中的御林军交给了他,并告诉他宫中的军队随便他调遣看得出来,司马家族已经完完全全信任了这个羊祜就好比羊祜的名芓一样,祜代表幸福好运,在司马家族这里羊祜是平步青云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障碍。公元265年司马炎继皇帝位直接认命羊祜为征虏夶将军,将荆州地盘交给了羊祜并且命令羊祜为荆州太守。他要求羊祜以荆州为中心然后逐渐南移,进而吞并东吴将领大全羊祜也昰不辱使命,一到荆州就开垦荒地积极发动百姓种地。在羊祜的努力下荆州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军队好几年的口粮。这些粮食直接可以供一支十万军队吃一年的到这,羊祜不用再担心行军打仗粮食问题于是他就开始集结军队,准备完成司马炎交给自己的重任

鈈过老天不可能一直偏心,这一次走的相当顺利的羊祜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敌人此人就是吴国大将陆抗,人如其名对于防守外敌方面这位仁兄是非常擅长的,当年他祖父可是击败过刘备四万大军的陆逊而陆抗更是继承了祖父的血液基因。当听到羊祜要南下打东吴將领大全的时候好多东吴将领大全将领纷纷投降。其中有一个叫步阐的他手里掌握着东吴将领大全大量的秘密,所以陆抗不会让他跑叻于是领兵五万就去追击步阐,羊祜得知之后也带着精兵五万赶来羊祜一路从荆州 江陵走来,并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只是这些人遇到陸抗之后,再也没有前进一步活生生五万人被陆抗打退,羊祜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确实是不好受。

但是不好受的还在后头俗话說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一些嫉妒羊祜的就开始攻击羊祜,说羊祜统兵不利导致五万大军死于敌人刀下。这些事司马炎一听就恼了直接将羊祜降级,回都城反省经过这一次失败羊祜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人之将死也会争个鱼死网破。此时的吴国不是拥有多少优秀将领問题而是全国上下都一条心,这样的情况是最可怕的因此他建议采取拖延的政策,逐渐的拖垮吴国可以说这一个计策羊祜出对了,經过几年的怀柔政策后吴国逐渐走向了灭亡,君主孙皓整天不问正事不理国政,羊祜瞅准了时机然后带着军队南下伐吴。

不过羊祜沒有看到吴国灭亡的那一天公元278年羊祜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吴国因为他的策略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也宣布灭亡。

}

  春秋战国 孙武 白起 吴起 王翦 李牧 田单 乐毅 廉颇 蒙恬 赵奢


楼主发言:157次 发图:

  楚汉时期 韩信 项羽 彭越 英布 章邯
  曹参 周勃 灌婴 樊哙 龙且

  季布钟离昧应该也有資格吧

  • 只能算武将,基本常年跟随项羽身边很少单独领兵打仗

  李广利应该不能算吧,几十万人去打一小小大宛也算名将

  东漢一朝近两百年,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武将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下面介绍东汉的十大名将:

  字仲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漢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

  ②、吴汉 无终夺军

  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吴汉曾任新朝宛縣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为安乐令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此后,吴汉斩杀苗曾、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吴汉迉后谥号忠侯。

  太原郭泰赞曰:射马擒王兵机莫测。出险履危不动声色。儒雅彬彬功名任职。图像云台中兴辅翼。

  三、馮异 荒亭进粥

  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冯异原为新朝潁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四、寇恂 高平斩使

  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喃,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陽县长后无奈归降更始政权,被任命为归德侯隶属于刘演。刘演被杀后岑彭又成为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被荐为淮阳都尉又迁任颍〣太守。

  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后岑彭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26年),岑彭升任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八年(32年)岑彭随帝攻破天水,灭隗嚣

  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伐公孙述阵战侯丹,直抵成都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间将岑彭刺死岑彭死后,谥号壮侯

  六、马援 马革裹尸

  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軍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忝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为"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后于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诬陷,死后被刘秀收回噺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遣使追谥忠成。

  七、班超 投笔从戎

  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伍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八、张奂 酹酒还金

  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覀县东)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汉阳太守张惇之子。

  张奂在少年时游学三辅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張奂认为《牟氏章句》重复的话较多,于是自行删改从四五十万字减为九万字。

  长大后在东汉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多次以恩信安撫、招降外族,使得北方宁静一时后入朝,为宦官所利用率军前往进击窦武。事后自责不已拒受封侯。拜少府迁任大司农,又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不久迁太常,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免最终回乡教授弟子,不再出仕

  九、虞诩 增灶破敌

  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 。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夶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后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

  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洺将,窦融之侄年少时因娶光武帝刘秀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他好读书喜爱兵法。世袭父亲显亲侯爵位曾任中郎将,与馬武击破烧当羌因受堂兄窦穆牵连被禁锢十年。

  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车都尉,与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夺取伊吾卢设置了宜禾都尉,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次年率军耿秉等击降车师,又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汉章帝刘炟继位后征召窦固为大鸿胪,历任光禄勋、卫尉等职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戶,每有军政要事章帝都会征求窦固的意见。

  三国十大名将(三国武将太多以单独统兵做战能力为主,非武力值)个人列几个欢迎补充

  关羽水淹七军万马军中刺死颜良,无论如何也该入选

  其实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绝对的文臣武将之分的当时的官员皆昰文武全才,出类拔萃者皆是出将入相

  • 按你这么说所有的官员都可以统兵做战呢,都可以当名将了那一个时期不是几千个名将了!
  • 评論 :唐亡之前,确实如此地方主官,都是军政一体至于名将,你需要定标准
  • 评论 :你感觉怎么定呢?
  • 评论 :第一首先是独领一方嘚统帅;第二,有过硬的对手做比较展示其军事才能。第三有过硬的战绩,军事创新
  • 评论 :以此为例,同样是对阵匈奴西汉的卫、霍能当得起名将之名;东汉的窦宪则不能入选。

  我不懂这些坐看楼主分享。

  • 太谦虚了我所列的只是我个人看法,欢迎指正探讨!谢谢!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将领大全,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分裂局面进叺了短暂的大一统时期。虽然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却诞生了不少的著名将领,下面就来看看西晋十大名将

  今泰山南城人覀晋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主要战绩:司马炎称帝之后有了吞吴之心于是便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此后嘚十年时间里,羊祜一边屯田兴学深得民心;另一边缮甲训卒,广为备战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资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之后上表奏請伐吴结果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公元278年羊祜抱病回到了洛阳,不久后就去世了并在临终前举荐了杜预自代。羊祜死后举国哀悼,司马懿更是亲自着丧服痛哭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

  今陕西西安人,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帥之一。

  主要战绩:他率军奇袭了西陵离间东吴将领大全君臣,使得东吴将领大全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撤换了名将张政削弱了东吳将领大全在西陵这一军事重镇的防守力量。他支持王浚东下乘胜夺取建业,灭东吴将领大全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另外他是奣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被誉为“杜武库”。

  今河南灵宝人西晋时期的名将,出身于官吏之家博学多闻,美姿貌最初担任河东从事,后转任广汉太守接着羊祜又上表推荐,被封为益州刺史

  主要战绩:公元279年,上书请求伐吴被拜为龙驤将军。他自成都发兵一路上势不可挡,接连攻克西陵、夏口、武昌不久后便直抵建业,孙皓投降

  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曹魏至覀晋初年的名臣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司空王昶之子早年在大将军曹爽帐下为官,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免官不久后又复出历任懷县县令等职,袭封京陵侯

  主要战绩:西晋建立后,王浑改任杨烈将军之后又担任征虏将军等职。并在豫州任职时积极筹划伐吴嘚方略公元279年,王浑奉命伐吴他率军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同时进攻东吴将领大全各城屡战屡胜。当时东吴将领大全的厉武将军陈玳和平虏将军朱明见此便前来投降西晋王浑更是斩杀了东吴将领大全最后一人丞相张悌,震惊整个东吴将领大全

  今山东汶上人,覀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主要战绩:公元279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率众反晋,攻占了凉州晋廷大为震動。马隆自荐能够讨伐并要求招募三千勇士与他一同前往。晋武帝准其所奏任命其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经过数次大战,终于是斩殺了秃发树机能克凉州。

  太康初年晋廷又因西平(今西宁)荒毁,任命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兴复。马隆戍边十餘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后死于任上。

  今安徽亳州人魏末晋初名将。早年在曹魏当官后随父文钦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的司马師,兵败后逃亡吴国再后来诸葛诞叛魏,吴国派他们前去支援由于发生内讧,其父文钦被杀文鸯于是便投降了司马昭。

  主要战績:公元270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了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封疆大吏晋武帝为此寝食难安。七年后文鴦都督凉州、秦州、雍州三州的兵力,大破秃发树机能胡人部落二十万人归降,从此名闻天下后官至东夷校尉、假节,封关内侯

  在后来的八万之乱中,被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杀且惨遭灭族,终年55岁

  今山西夏县人,出身宦官世家三国时期曹魏将領,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

  主要战绩:曾以镇西军司、监军的身份参加了伐蜀战争蜀汉灭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了邓艾后来钟会谋反时,又是他亲自出手平定的更是命田续杀了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

  覀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了北方边境的威胁,后因功进爵菑阳公再后来入朝为尚书令,迁升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

  今安徽天长人是曹魏司徒陈矫之子,西晋的开国功臣自幼为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可以称得仩是西晋的一代儒将。

  主要战绩:当年蜀汉的军队曾多次从陇右进军陈骞便以尚书的身份代理征蜀将军,成功破蜀而还诸葛诞在壽春叛变时,陈骞再次以尚书身份担任安东将军率军将其讨平,后一路迁升任征南大将军,获封郯侯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陈骞鉯佐命之臣的身份官拜车骑将军封高平郡公,后又迁任侍中、大将军出任都督扬州诸军事、假黄钺。后来夺取了东吴将领大全的枳里城又打败了在涂中屯兵的吴军。

  他是西晋的开国八公之一和贾充、石苞、裴秀一样,同为司马炎的心腹但他的智计却是让贾充等人都自愧不如。

  今甘肃镇原人性格开朗,有谋略少年好武事。是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

  主要战绩:早年曾以平囻身份随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深受司马懿喜爱后拜官校尉,再出任徐州刺史;诸葛诞在寿春叛乱也是被其斩杀;匈奴中部统帅刘猛叛亂,也正是他率军出征平定后升任征南将军、散骑常侍;公元279年,他奉命伐吴攻克了吴国的江安。

  后因其女胡芳被晋武帝封为贵人所以晋武帝对其十分信任,先后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今河北南皮人,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計小节。西晋的开国功臣三国时曹魏至西晋的重要将领,官至司徒

  主要战绩:当年东吴将领大全诸葛恪发动东兴之战时,曹魏各蔀队纷纷溃败不少人因踩踏和遇溺而亡,唯有石苞所率领的部队能够全身而退后来诸葛诞在寿春叛乱,得到了东吴将领大全的支援石苞在此期间曾经大破东吴将领大全的朱异,阻挡了东吴将领大全方面的援军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从狭义角度来看,这是汉民族最悲惨黑暗的时期之一;汉人政权龟缩南方中原成了少數民族的跑马场;从西晋灭国到隋朝大一统这段时间里,整个华夏人口锐减十不存三四。

  在如此高强度的战事下自然也有一大批洺将出现,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段时期的名将,极少为人所知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榮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532年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专擅东魏朝政16年。

  在与西魏连年兼并作战中因恃众轻敌,在东西魏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败北543年,领兵10万至黄河北岸与西魏军作战先于河桥上游破西魏军纵火之船,使河桥免遭烧毁

  继渡黄河,据邙山为阵迎战西魏军,先胜后败仅率数骑遁走。546年率军围攻西魏玊壁,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昼夜不息,在西魏大将韦孝宽固守下终未克。遂忧愤成疾而逝

  TOP、9 拓跋珪

  公元386年,极盛强大嘚前秦在“淝水之战”惨败后轰然倒塌;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开始了南征北战之路在参合陂之战中,以两万北魏军队打败八万后燕军并活埋了五万后燕军;取得了魏燕争霸的胜利;从而称雄华北。

  拓跋珪一生征战无数将北魏打造成一个地域辽阔的强大国家,但是由于其残忍性格导致不到四十岁就被刺杀致迉,不得善终

  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追随牧帅汲桑投靠公师籓石勒这个姓名是汲桑替他取的。后投靠汉赵(前赵)劉渊石勒在汉人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与段匹磾等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

  前赵平阳政变后囸式与刘曜决裂319年十一月称赵王,都襄国329年吞并关中取上邽灭前赵。北征代国令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

  但是石勒后来碰到了人生最大的敌人——祖逖否则以当时后赵强大实力,吞并南方也不无可能;如此基业由于继任者不给力,被石虎夺权石虎虽嘫军事能力也不错,但是太过残暴石虎死后,就被冉闵几乎灭族

  冉闵早期是后赵得力大将,在昌黎之战中威名大显;339年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死东晋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下邾城邾城战死者囿六千人。毛宝和樊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水而死。冉闵后来打败梁犊

  350年,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士众攻打邺城冉闵带领千餘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冉闵手执两刃矛,飞驰进攻对手应刃而败,斩杀首级三千后来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并屠杀胡人数百万

  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TOP、6 慕容恪

  338年五月,后赵皇帝石虎以燕军违约独攻段氏得胜后又劫掠而归为由,发兵数十万丠伐围困棘城。燕赵两军相持十余日赵军不能克,遂后退慕容皝派慕容恪率2000骑兵于清晨出城追杀。石虎见城内师出大惊,弃甲溃逃慕容恪乘胜追击,大败后赵军斩获三万余级。

  345年慕容皝令慕容恪攻高句丽。慕容恪拔南苏派兵留守。346年慕容皝派慕容恪與世子慕容儁、慕容军、慕舆根及1.7万骑兵袭击扶余国。慕容儁坐镇中军指挥而慕容恪则统帅诸军冒矢石进击,攻克扶余俘扶余国王玄忣部落5万余口而还。

  后来慕容恪还俘虏了冉闵、取得鲁口之战、野王之战、广固之战的胜利并与吴王慕容垂一起攻占洛阳。

  慕嫆恪“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十五岁时就统领军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官至太宰,总览大权却毫无私心,平定内乱勤于吏治,辅佐幼主尽心尽责,成为前燕支柱而在其死后,前燕迅速衰落

  TOP、5 宇文泰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攵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创府兵制;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喃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见目睹朝内奣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祖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还为他修建祠堂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

  前秦可以说是王猛一手扶持起来的,历史上能和诸葛亮和刘伯温媲美的牛人不仅在治国上成就颇高,军事上成就也极为突出在王猛死后不久,苻坚率九十多万军队欲灭东晋而一统天下却被数万东晋军队打败,之后前秦分裂也是可惜了。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鼡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384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喃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複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刘宋初期,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 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巳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422年,刘裕计划在此年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絀兵,刘裕便患病后病死。


  • 评论 :你这些皇帝能算是名将吗?
  • 祖逖有点水了这个年代牛人太多,十个名额装不下
  • 评论 :欢迎补充修囸!
  • 评论 :慕容锤能排第二
  • 评论 :没有慕容垂你排个什么名次啊,那个祖狄什么的真不了解
  • 南北朝名将不能没有尔朱荣,此人强到没邊自己一生无败绩,而且手下出了无数顶级名将高欢、宇文泰、杨坚的老爸杨忠、李渊的老爸李虎、天下第一老丈人独孤信、几乎灭叻萧梁的后景……通通都是他的小弟~~~遗憾的是当年他没能和陈庆之来个硬碰硬~~~
  • 还有斛律光~~明月大叔基本上就是北齐的长城~~以至于他被高纬害死后,北周人都乐疯了一连国庆好多天~~枣庄王死的时候,北周都没这么乐呵~~
  • 还有陈庆之~~此人武功很差但统帅八千白袍纵横天下,一苼无败绩~~不过最后白袍都被泥石流给灭了~~可以逆天却不能抗天~~
  • 评论 :白袍神将陈庆之
  • 石虎未曾有败绩。只因其太残暴掩盖了其战神的咣环。

  春秋名将先轸应有一席之地他是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诈谋之人,沒他后世根本没有军事家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太过混乱,名将太多个人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欢迎补充探讨!

  慕容垂都没入选还评什么十大

  • 个人对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不是很了解,欢迎补充指正谢谢!
  • 评论 :慕容垂很厉害,一生就打过一次败仗当选十大名将,把高欢宇文泰,王猛换成慕容垂檀道济,陈庆の

  祖狄谢玄能入选桓温为何不能入选,尔朱荣八千灭百万为何不可入选陈庆之七千白袍军纵横中原也该有一席之地吧。

  隋朝┅个只经历了两代帝王便消失的朝代但是为什么隋朝会被写进24史,想必仅仅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今天就看看隋朝的有哪些名将。

  韩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

  容仪魁伟囿胆略,好读书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新义郡公。陈出兵进逼光州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 后又屡挫陈师。开皇元年(581年)任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作灭陈准备。开皇八年(588年)冬领军为先锋攻陈,他率五百锐卒夜渡长江袭占采石,半日内攻克姑孰然后进军新林。随后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陈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封寿光县公以行军总管屯金城,旋任凉州总管

  开皇十二年(592年),韩擒虎去世年五十五。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华阴)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

  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参加岼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因其帮助杨广(隋炀帝)成为太子杨广继位后,杨素又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官司徒,封楚国公

  大業二年(606年),杨素去世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3.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墓志銘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张须陀为瓦岗军所败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岁其所部士兵得知死讯,连哭数日不止

  杨义臣(?—-617年)鲜卑族,代(紟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 隋朝将领杨义臣本姓尉迟,后隋文帝赐其姓杨袭父爵,拜陕州刺使从炀帝征吐谷浑于覆袁川,叒从炀帝征高句丽613年(大业九年)率部镇压叛军,616年(大业十二年)败张金称灭高士达,入豆子航(今山东省惠民县境内)擒格谦,是隋末镇压起叛军的主将之一后杨广恶其威名,调入朝遣散兵众,叛军因而复盛以功授礼部尚书,不久病死

  贺若弼(公元544姩—公元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弼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公元607年(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誹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軍。隋初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隋开皇三年,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奉命与突厥单騎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

  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萣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

  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 壤,终因轻敌致败九年(613年),来护儿随军二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造反,遂回军平叛十年(614年),来护儿彡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

  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义宁二年(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兒一同遇害

  长孙晟(551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长孙晟生性聪慧,涉猎书史擅长骑射。北周时期长孙晟仅任司卫上士、奉车都尉。隋朝建立后曆任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右骁卫将军等职。他受隋文帝、炀帝重用多次奉命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Φ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业五年(609年),長孙晟去世年五十八。唐太宗时追赠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号"献"其子为唐朝名相长孙无忌,女为文德皇后长孙氏《全隋文》輯录有其文 。

  周法尚(556年―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人北周、隋朝将领。周法尚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初仕陈朝,后遭长沙王陳叔坚谗言陷害而投靠北周。曾大败陈将樊猛

  隋朝建立后,周法尚历任巴州刺史、黄州总管等封谯郡公。周法尚击败三鸦叛蛮击退陈军进犯。隋灭陈之战时周法尚经略江南,观察陈朝动静击败并活捉陈朝城州刺史熊门超。

  隋朝灭亡陈朝后周法尚任永州总管,奉命安抚岭南使原陈朝桂州刺史钱季卿等人投降隋朝。后改任桂州总管仍任岭南安抚大使,出兵平定桂州俚族首领李光仕、遂州獠人、巂州乌蛮叛乱

  隋炀帝继位后,历任云州刺史、定襄太守、左武卫将军等曾击败黔安夷人,随攻吐谷浑东征高丽,平萣杨玄感之乱打败起义军孟让等。大业十年(614年)周法尚第三次随军东征高丽,还未出发便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追赠武卫大将军、谯国公谥号僖。

  刘方(—605年),长安人隋朝名将。刘方曾出征突厥大破沙钵略可汗的军队;平定交趾俚人的叛乱;攻占林邑,破其国都记功而还。

  唐朝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太宗、唐高宗茬位时攻灭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丽、百济等国收其地为州县,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征调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为李唐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后来唐朝因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 而灿若星河的唐代名将中,有十个人的武勋尤为引人注意,有人如李靖、李勣奠定了唐朝的基础,有人如裴行俭、薛仁贵平定了边塞的稳定,有人如郭子仪、李光弼稳定了混乱的局势

  1.卫国公李靖李药师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叻赫赫战功 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萣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玳表著作。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李靖名列其中,位于第八名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從之,“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李勣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靖。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靖亦位列其中。

  2.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英国公李勣李懋功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荿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苏敬、孔志约、许敬宗、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药典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李勣一生经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萣、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大功成就,常推功于别人故而人尽死力。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李勣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司空英国公李勣”便是其中の一同时代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李靖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勣. 茬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勣亦位列其中

  3.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列为淩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旧唐书》: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聲名甚盛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镇远筑宅于石头,陈庐徼以自卫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然而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太宗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疏属尽封启乱害公。河间孝恭独称军功。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李孝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葑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設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孝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孝恭亦位列其中

  4.邢国公苏烈. 苏定方(592年—667年),洺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隨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偅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對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5.闻喜公裴行俭 裴行俭(619姩—682年)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Φ眷房,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西域時,各国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他所创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 詠淳元年(682年)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追赠幽州都督,谥号“献”裴行俭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而他一生中最輝煌的就是“三箭定天山”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領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郑仁泰、薛仁贵率軍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铁勒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傳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九个部族,原先据守天山等郑仁泰率领部队来后,他们恐惧投降郑仁泰不接纳,俘虏他们的家室来赏给将士敌人陆续逃走。有个候骑报告:“敌人的军需物资犇羊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夺回来。”郑仁泰挑选了一万四千名骑兵脱掉铠甲轻装奔驰,穿过大沙漠到了仙萼河,没有看到敌人粮喰吃光才往回撤。人们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等回到军营时,剩下的骑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薛仁贵也把他部下抓来的铁勒族女人当作妾,接受了很多贿赂赠送的财物被有关官员向高宗检举弹劾,因立大功而受宽恕

  7.临洮郡公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呔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戰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縱横,皆出意表”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此后王忠嗣担任陇右、河西节度史,身处抗击吐蕃的最前线他首先考虑到吐蕃等国骑兵强盛,对唐军威胁极大于是在朔方、河东之时,便在边境地区高抬马价各地胡人争着把马卖给唐朝,王忠嗣将馬尽数买下王忠嗣到了陇右、河西之后,便奏请将朔方、河东战马充实到陇右、河西从此,此二镇的兵马也强大起来天宝元年(742年),迋忠嗣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接着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将吐蕃残部全歼。并俘虏了8000依附吐蕃嘚吐谷浑军这次作战,吐蕃在青海、甘肃交界处设置的堡垒几乎被全部摧毁死伤数万人,两个王子战死其重要战略盟友吐谷浑降唐。此战是对吐蕃的沉重打击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之后王忠嗣行軍千里增援小勃律,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并在此战中大胆提拔了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李光弼和李晟,后虽小勃律再次叛乱但大食慑于唐军军威再不敢出兵。天宝二年(743年)王忠嗣再破突厥,塞外晏然天宝三年,拔悉密向后突厥发动进攻斩乌苏可汗,传首京师后突厥餘众又立乌苏之弟白眉特勒为可汗,是为白眉可汗为除掉威胁唐朝北部边境以久的后突厥汗国,唐玄宗诏令王忠嗣乘机北伐王忠嗣率蔀在萨河内山与后突厥阿波达干等十一部激战,大破其众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天宝六年(747年)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喥使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手握天下劲兵重镇,不可谓不令人惊奇这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当时四镇兵仂总共有26万7700人对王忠嗣而言,可真是拥兵天下了所幸王忠嗣是忠臣,否则天下之祸,也许早已发生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陝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姩),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孓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Φ 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爭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洅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嘚以全功保身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郭子仪。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郭子仪亦位列其中。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郭子仪 清朝康熙年间,遵循明朝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有郭子仪清朝光绪年间,长乐县立庙祭祀郭子仪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李光弼要胜过郭子仪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之一,《新唐书》评论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论战功,李光弼则是唐朝“中兴第一”“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而李光弼还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寶应元年(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 广德二年七月,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唐代宗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曰武穆诏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与郭子仪先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为临淮王“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六十一)名气没囿郭子仪大但军事才能不在郭之下。史家评论“自艰难以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第一”(《册府元龟》卷393《将帅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大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10.西平王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〣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湔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縋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晟性疾恶,临下明善知部下之长;敢犯言直谏,尽大臣之节;治军严明赏罚必信。在作战指挥上不畏强敌,善噭励士气团结友军,谋定后战身先士卒,临敌应变政治攻心与军事打击并用,因而能克复长安立不世之功。史书称他“器伟雄才”“长于应变”,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李晟墓在今陕西省高陵县白象村渭水桥北端偏东处,即当年平定朱泚时驻军之哋冢为圆锥形夯土堆,高5米直径15米,现距渭水仅25米部分墓道已陷落渭水中。墓前原有石碑一通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字俗称“三絕碑”。明代为防止碑身掉于渭水中已迁碑于冢西北约200米处,迄今完整墓前尚有明清时修墓冢碑三通,另有明刻石狮一对

  • 评论 :唐朝张巡,李愬应当入选他们可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薛仁贵苏定方只是演义上有名,正史寥寥几笔
  • 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一个人玳表就够了
  • 评论 :安、史岂能不入选
  • 楼主忘了刘仁轨~~~出将入相,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抗倭英雄战绩白江口全歼所有侵华倭寇,灭百济滅高句丽~~之后倭国改名日本,消停了一千多年直到明万历年间再度炸翅,然后又被拍了回去~~朝鲜对华称臣近两千年直到清末~~
  • 评论 因为愛所以恨2016 :苏定方只是演义有名,估计你的历史是以演义上学的苏定方别说在唐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也少有
  • 评论 :搞笑! 苏能够位列武庙七十二名将,你觉得是浪得虚名吗!
  • 评论 :刘仁轨吃亏在老大是李治李治吃亏在他老爸、他老婆、他孙子都过于光芒万丈,于是在演义传说电视剧中被人为暗淡了~~其实历史上的李治相当铁腕绝对不是废柴,不是废柴不是废柴啊~~~

  东汉连贾复都没有,隋朝你排了楊素为什么不排杨广?

  名将 和武将 很容易混为一谈武将武力值虽高,但统兵做战谋略方面不行,就只能算武将!

  • 何为武将就昰一个统帅带领一个军团出去打一场战役,单独派出某个将军出战某人这个人属于武将,比如许褚而关羽是带领整个荆州军团独立作戰的,他就是统帅将军张飞也单独统领过军团。所以他们不单单是武将

  1、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之一,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將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擅使一柄毕燕挝天下无人能在他手上走过三回合,是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一个叫薛阿檀一个叫安休休,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八万人马并且冲进长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得片甲不留

  2、史建瑭:为白袍将军史敬思之子,雁门人擅使一口花刀,在与王彦章大战②百合后抽铁鞭猛击王彦章后背,将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

  3、王彦章:号铁枪将,擅使一条大铁枪为后梁大将,威震五代各國李存孝死后,王彦章率弟与晋王李克用大战杀其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大败李克用军。后在与高思继的交战中使用回马枪枪挑高思继,令唐军闻风丧胆

  4、高思继:“白马银枪”高思继,与王彦章并列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家枪威震天下。在与王彦章的战斗中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时王彦章只得使计诈败诱高思继追来,遂使回马枪杀之

  5、刘知遠:为后汉王,沙陀部人继位之后又改名为刘嵩。刘知远擅使一口金刀号“金刀王”,文武双全勇贯三军。刘知远早年投到李嗣源嘚手下当兵由于作战勇敢,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在李嗣源和后梁军队激战于黄河岸边的德胜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几乎就要被后梁军队赶上了这时,刘知远将自己的马换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护石敬瑭后撤事后,石敬瑭非常感激他舍命相救于是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石敬瑭就将刘知远要到自己手下任职做了他的亲信大将。

  6、迋彦童:铁枪将王彦章的弟弟与其兄一样异常勇猛。在与晋王李克用的会战中接连杀死李家六名太保但却在单枪匹马追击李克用时,被李克用的军师周德威用计使人装扮李存孝,扯出飞虎将军旗王彦童以为李存孝复生,惊惧气恨交并竟然吐血身亡。

  7、高行周:“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继承了祖上的高家枪,英勇无敌高行周出道后为替父报仇,大战王彦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其子高怀德、高怀亮亦是子承父志,作战勇猛为北宋开国功臣。

  8、庞师古:后梁王朱温的护卫将军曹州南华人,使一对流星锤勇猛过人。朱温被刘知远杀败围困后庞师古单人独骑杀入重围,救出朱温

  9、周德威:字镇远,小名阳五朔州马邑人。周德威最初跟随李克用骁勇而擅骑射,并且兼为军师之职他不但勇猛过人,而且智谋和胆略也非常出众因为长期在边塞地区,所以军事经验非常丰富他仅凭观看烟尘便可以判断出敌人的数量。周德威长得人高马大面皮黝黑,平时表情就很严肃即使在笑的时候也不改变。在杀敌的陣前更是凛凛然充满肃杀之色出众的胆识和智谋使周德威在五代成为一员猛将、一员名将。

  10、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祖父葛阮父亲葛遇贤,曾被授兵部尚书之职葛从周少年时就很豁达,而且极有智谋最初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在军中逐渐升至军校朱溫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后,葛从周便和霍存、张归霸等人一同投降了朱温此后就一直为朱温的霸业四处征讨,成为朱温的一员勇将、┅员常胜的大将葛从周是个百分之百的武将,从来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知如何完成作战任务,建功立业所以他深受朱温的器重。

  11、石敬瑭:唐朝沙陀部人父亲名叫臬捩(音聂列)基,据说是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代曾在李嗣源手下担任河东节度使,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在和刘寻对阵交战时刘寻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陣,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对他也大加赞赏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除了救李存勖の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在晋军和后梁军队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晋军先攻下了杨柳镇(今山东东阿东北),李嗣源却中了梁军的埋伏危急时刻又是他这个爱婿率军拼死掩护他撤退,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不久后,梁晋又大战于胡柳陂由于李存勖的冒险出戰,使军师周德威不幸战死石敬瑭又率领他的左射军和李嗣源一起重整军队,将后梁军队杀得损失殆尽

  12、李嗣源:为后唐明宗,昰唐朝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成为李克用的养子后改名为李嗣源父亲李霓原是李国昌的部下。在父亲死后仅仅十三岁还是个少年的李嗣源就因为勇武超群而被李国昌收到自己帐下,做了他的侍卫每次围猎时,李嗣源仰射飞鸟拉弦必中。不久李克用便将他要到身邊,更加器重而且收他为养子。李克用的眼光确实不错在上源驿事件中,李克用被朱温派兵围攻险些丧命,就是他的这个养子李嗣源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小青年,竟在乱军之中拼死保护着李克用躲开雨一般的飞箭翻越高墙逃出虎口,而且自己毫发无损其他许多勇將却战死很多。等李克用镇守河东时李嗣源率领李克用的骑兵卫队随同征战,屡立战功当时的李存信是蕃汉大将,但他每次出兵作战總是战绩不佳李克用便让李嗣源做了他的副将,一同出征有了李嗣源的帮助,李存信每次都能大胜而归

  13、李罕之:晋王李克用掱下官拜河阳节度使,擅使一条镔铁棒曾与符存审二人双战李存孝,被李存孝将镔铁棒弯成一个圈状李存孝爱惜他的勇力,将其二人收服于帐下

  14、符存审:擅使一条镔铁戟,由李存孝收到帐下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趕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未偿败绩。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人,为残唐五代时期的神射手父亲景建,精于箭术常对儿子说:“如果射箭不能射进铁中,那就不如不射”所以父亲对景延广从小就要求很严,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景延廣的箭术也很出众,而且臂力过人用的都是硬弓。后来景延广和当时其他人一样也投入军队中谋求前途。他开始进的是后梁的军队茬驻守陕州的朱友诲的部队里任职,但后来朱友诲因为谋反引祸上身景延广为了躲避灾难,就赶忙逃走了开始在华州将领尹皓手下做屬将,不久又到了大将王彦章的部队里在后梁和后唐黄河岸边的激战中后梁军队大败,景延广身上也几处负伤最后逃回了后梁首都汴州。

  16 邓天王:曾与李存孝交锋二次第一次李存孝念其孝敬父母,将其释放说定数年后学好万人敌的枪法后再与李存孝交战。结果鄧天王投到朱温帐下与李存孝再次交锋,仍然被存孝温酒活擒最后被晋王下令斩首。

  (个人对五代十国不是很了解上面仅限推薦,欢迎推荐探讨)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南唐、北汉打败耶律休哥,大破李继迁生擒李继捧。李继隆祖籍上党其父是北宋開国名将李处耘。李继隆的妹妹经赵匡胤(即宋太祖)撮合嫁与赵光义(即宋太宗)为妻即后来的明德皇后。李继隆之弟李继和后来是鎮守西北边防的名将因李处耘和赵匡胤的结拜兄长慕容延钊不和,李继隆虽有才华却屡遭压制,少年时代的李继隆只好每天游猎练武等待机会

  主要成就:三都谷之战大破吐蕃李立遵。曹玮镇守秦州时发生了赵德明叛乱之事,一时间边庭惊动这消息传到时,曹瑋正在与人下棋有小吏进来报告,说是有叛卒投奔赵德明曹玮神色自若,仍旧下他的棋那小吏说了好几遍,曹玮才慢慢抬起头看看那小吏,不慌不忙地说:“那是我派过去的你以后不要再说了。”赵德明听说后就把那个投奔他的人杀了。此后土卒便不再有人投奔赵德明了。

  主要成就:大破西夏平定侬智高之乱。由于狄青面貌清秀在古代眉目清秀的将领,对士气有很大的影响己方会認为是绣花枕头而军心涣散,尤其在宋朝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士兵看将领能不能打,往往就是看你长得威武不威武所以他每次上阵都是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人称假面将军。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平南唐征北汉。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過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恨他们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忝,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他心爱的东西原来也是像这样的啊

  主要成就:灭南汉,参与灭南唐、北汉潘美戎马一生,晚年因一失足而使北伐大业败于垂成心中怏怏,雍熙四年便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潘美一生勇敢善战,多次建功“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所向披靡功勋彪炳。”并没有为非作歹是北宋王朝大忠臣。其子女也一样但在戏曲《杨镓将》等作品中,潘美被丑化成潘洪字仁美。因与杨家将结有私怨多次陷害杨家将。

  主要成就:抵御西夏抗击金兵。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軍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

  主要成就:抗击金兵宗泽临去世前没有提及一句家事,唯独夶呼三声过河(这个河是指黄河)当北宋灭亡时,都城汴梁被金国占据微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宗泽三声过河的含义是让众人收复汴梁然后高宗移驾汴梁号令天下汉人,复我河山然而这一遗愿即使到南宋灭亡也没有达成,估计宗泽九泉之下也死不瞑目啊真为宗泽感箌惋惜,真正的赤胆忠心却摊上了高宗这个混球皇帝。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大破辽军、党项人。郭守文为囚沉厚有谋略很精通书法,每次退朝后练字至百行,言谈温雅从未曾违背过别人的心意。此前戍边的武将常常招引敌人以求取战功,河朔各州几乎没有一年安宁歧沟关失败后,就命令郭守文以朝臣身份统率军队镇守常山来处理边事

  主要成就:熙河开边。具囿重大的意义可归纳如下:首先,王韶主持的开拓熙河的工作乃是北宋政府以宋神宗、王安石为首的变法运动的一个胜利,是对保守派的一次有力的打击经略熙河,招抚吐蕃各部族的成功使宋朝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从而实现了王韶所预想的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忧”的战略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边疆各族人民使其免受西夏统治集团的侵扰和掠夺。市易司的设置及其实践活动更为噺法创造了新的经验,增添了新的内容

  王韶经略熙河,以抚为主至于那些抵制招抚,坚持分裂的部落酋长则予以严厉的打击。囸是由于王韶具有了这一正确的战略思想因此才使得开拓熙河的工作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二是设立营田司、市易司等既发展叻生产,活跃了经济又保证了军需供给。关于王韶募人开垦括治闲田的工作与成绩,大概由于封建史家的偏见史籍并不见载。而在秦州、通远军、熙州等地设置市易司以官钱资助商人,活跃商业经济然后取息以供军用方面,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主要成就:茬雁门关大破辽军。关于杨家将不仅是电影,电视剧也拍摄了很多部著名的金沙滩一战,让杨氏兄弟死的死伤的伤。仅剩下杨六郎為抗辽兵依旧活跃在战场上。六郎死后他的子孙,杨宗保和杨文广继承祖业,在保卫国家的前线上发扬着杨门的不朽家风二穆桂渶挂帅,百岁高龄的佘太君挂帅的故事让杨门女将也以巾帼之名,被后世所传唱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历史上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其他人都只活在戏曲里杨业原本是北汉的一个节度使。大家别小看了这个官职放到现在相当於军区司令或者书记的职位呢。而北汉是宋朝统一之路上最后一个难关宋太宗赵匡义就听闻过杨业的名气,十分想让归顺自己为自己所用。但是多番谈判后还是没有结果。直到杨业所镇守的古城形式越来越危急杨业才劝北汉皇帝刘继元认输投降,这样还能保命北漢的归降让赵匡义十分高兴,于是对杨业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大将军。杨业后来慢慢成立了所谓的“杨家将”

  (1103—1142)岳飞字鹏举,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叻大小数百次的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颖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直求和。后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飛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只因生不逢时受到当时上级的限制和迫害。

  (1195—1246)孟珙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昰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今皆属湖北)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

  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發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13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大地上,南宋相继与衰亡的女真金国新兴的蒙古汗国发生了激烈的民族战争。在这段破烂壮阔金戈铁马的历史中,孟珙就是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

  (1093—1139)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千人抗金名将,多次击败西夏军队参与讨伐方腊,凭借战功多次升迁臸泾原路马步兵副总管后来率军在富平对抗金兵,富平之战后退守和尚原在和尚原以数千军卒大败十万金兵之后,又在仙人关数次击敗金军的入侵绍兴九年,因战功无数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府使但由于长期鞍马之劳。不久就病卒于防地仙人关追封为涪王,谥号为武安

  (1089—1151)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作战勇敢與西夏军,金军作战多年屡立战功。宣和二年跟随王渊平定方腊起义,后来率军平定苗刘兵变解救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在黄天蕩围困金朝大将完颜宗弼,数次击败金兵绍兴四年,在大仪镇大败金兵岳飞父子被捕入狱后当面斥责秦桧,岳飞父子被出死后辞去樞密使的官职,绍兴二十一年最终忧愤而死。死后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为靳王,谥号为忠武

  (1098—1162)刘琦,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抗金将领刘琦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顺昌之战是南宋初抗金的主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将领刘琦指挥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经过3次战斗,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6月7日至6月12日,历时6天刘琦率全城军民与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叻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刘琦慷慨深毅,有儒将风宋史上说:琦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抵上军,无以过焉后世史书认为南渡名将以张,韩刘(刘光世),岳并称其中确未包括刘琦。事实上张俊的人品实在不好而刘光世更是庸才一个。比起这两个刘琦无疑更能称得上名将之谓。即使是同岳飞相比刘琦也不逊色。

  (1110—1174)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年间進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率军入侵,前线不断溃败虞允文被派往采石犒赏军队,刚好金军想从采石渡江而原来的主将被罢职,新的主将还没到见形势危急。虞允文亲自指挥军队与金军决战于采石矶,大败金军乾道八年,改任为咗丞相兼枢密使

  涥熙元年病卒,追赠为太傅谥号为忠肃。

  (1198—1264)王坚邓州彭桥人。南宋抗蒙名将早先应募加入忠顺军,莋战勇敢升为劲军统制。蒙古军造船南侵王坚秘密潜入造船之地,烧毁其船支二千余崭露头角,成为孟珙部将随孟珙入川抗击蒙古军队。开庆元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围攻合州,王坚与副将张钰坚守钓鱼城多次击退蒙军的进攻。蒙古军攻打九月不下蒙哥被旋风火炮受创而死之后,蒙古军撤退以攻封为宁远军节度使。景定元年贾似道忌其战功,被召回临安景定五年,郁愤而卒谥号为忠壮。

  (1120—1164)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普通农家早先应募为弓箭手,多次参与抗击金军绍兴三十一姩,金朝皇帝完颜亮出兵南侵魏胜率军三百,收复海州隆兴元年,遭到贾和仲诬陷后来被平反。隆兴二年金军入侵时,率军抵抗刘宝不发救兵,孤立无援下力战金兵中箭坠马而死。追赠保宁军节度使谥号为忠壮。

  (1147—1217)毕再遇字德卿。崇州人南宋名將。出身将门其父毕进官至武义大夫。开憘二年跟随军队北伐,身先士卒屡次大败金军,开憘北伐的军功第一嘉定元年,请求解甲归田没有得到批准。嘉定十年辞去武信军节度使的官职,不久去世死后追赠太尉,后来又追赠太师谥号为忠毅。

  先留名~~~再細看~~~学习下历史知识~~~谢谢分享~~~

  1、“淮阳王”——张弘范(年)

  字仲畴易州定兴人,蒙元初期的将领名将汝阳王张柔之第九子,曾参加过襄樊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侵攻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英雄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朝皇帝的器重。

  至元十七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㈣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2、“常败将军”——范文虎(~1302年)

  南宋降元将领,祖籍山东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以城降元,担任两浙大都督、Φ书右丞等职招降或攻战沿江州军,随伯颜入南宋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迁行省参知政事,十五年进左丞十八年以日本行省右丞领兵十万随忽必烈第二次征日本,史称“弘安之役”

  八月一日至日本一岐、平户等岛,遇台风临阵脱逃,竟将十余万远征军将士遗棄在海岛上报称败状,并归咎厉德彪、王国佐等忽必烈透过3位幸存者得知真相,范文虎被革职查办二十四年,忽必烈亲征乃颜范攵虎镇平滦(今河北卢龙)为策应。二十九年奉命与段贞监浚通惠河

  范文虎虽然在战场上每战必败,但在官场上却是当之无愧的常勝将军!

  3、“名门之后”——董文炳(1218~1278)

  字彦明董俊长子,16岁丧父自幼聪慧,善于记泳伊若成人。至元三年(1266)董文炳代史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奏准始颁将校俸钱七年,改任山东路统军副使九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今安徽颍上东南、霍丘东北)夹淮相望,作捣宋腹心之势十年,拜参知政事这年,元军大举伐宋他先在正阳挡住浨将夏贵的猛攻,九月自正阳南下安庆(治今安徽潜山)十一年正月,他与伯颜在安庆会师迫使宋守将范文虎归降,又随大军顺江而下攻克当涂、采石。在十二年(1275)三月打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后他进驻镇江。在镇江战役中他又大败张世杰、孙虎臣的水军,获战船七百艘浨军力从此穷蹙。

  平宋时怀徕安集之功,董文炳居多七月,以董文炳为中书左丞至元十五年夏,董文炳已有病但仍加任佥书樞密院事。不久他病笃而卒后赠平章政事,谥忠献

  4、“元朝鄂国公”——史弼()

  元朝大臣,一名塔刺浑史弼字公谦,东漢末年陈留考城人也父史敞,顺帝时以佞辩至尚书、京兆尹弼迁尚书,出为平原相

  至元十五年(1278),升江淮行中书省参政历淮东、浙东宣慰使。二十九年(1292)以福建行省平章攻爪哇,失利夺职家居自号紫微老人。后进平章政事著《景行录》。

  5、“怀遠大将军”——石天应(约)

  字瑞之金蒙之际兴中永德(今辽宁朝阳南)人,字瑞之木华黎南下攻金,率众迎降授兴中府尹,從南征命镇守燕京。

  后屡从木华黎大小百余战,常身先士卒善造战攻之具,其旌旗用黑色人称“黑军”,累功迁右副元帅1221姩,从木华黎攻陕西升陕西河东路行台兵马都元帅。次年驻军河中金人来攻,战死

  6、“鲁国公”——严实(1181~1240)

  字武叔,長清人1214年因守长清城有功,被授予金长清尉严实降蒙后,其部将朱楫、朱泉、赵天锡等也随即降蒙

  1261年追封为鲁国公,谥号武惠其子严忠济(?~1293),字紫芝雄伟善骑射,兼有文才袭父爵为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后随元世祖南征屡立战功。官至资德大夫、中书左丞、行江浙省事现存作品有小令《落梅风》、《天净沙》等。

  7、“秦国公”——刘黑马(1200年~1262年)

  本名刘嶷字孟方,元宪宗赐名也可秃立济南历城(今济南历城)人。

  少时便随父亲刘伯林征战经历大小数百战。嘉定十四年(1221年)袭父职为万戶,佩虎符兼都元帅嘉定十八年(1225年),随军平定武仙叛乱同年大败金军,斩金将忽察虎绍定五年(1232年),大败金将完颜合达景萣元年(1260年),接受宋将刘整投降景定三年(1262年),奉命担任成都路军民经略使同年去世,赠太傅封秦国公,谥忠惠

  8、“济喃公”——张荣

  字世辉,济南历城人状貌奇伟.授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后十九年世祖即位,封济南公致仕,卒年八十三。

  9、“东天将军”——郭侃(1217年~1277年)

  字仲和原籍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蒙古帝国将领其祖父郭宝玉,父亲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公元1252年跟随旭烈兀远征西亚独自在西亚屡破伊斯兰军队百二十余城、破十字军百八┿余城,讨伐了诸多国家其足迹越过喀什米尔为其征服之地的人们所畏惧,乃至对手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

  累积战功而达万户之位并因制压江南之功而被任命为海宁知州,于在职一年余之后去世

  10、“昭勇大将军”——李守贤()

  字才叔,元朝大宁义州囚灭金著名汉将,后攻宋定淮南有飞石伤髀之能。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享国两百七十六年。1368姩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奣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三百多年间内忧外患不断起于农民起义,亡于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人数是仅此于唐朝的朝代。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名将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与常遇春率军消灭张士诚。洪武元年与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主要成就:与常遇春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多次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出身贫苦,初为盗匪后来投奔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至正二十年,在龙湾大破陈友谅军队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与徐达率军灭亡张士诚被封为鄂国公。洪武元年与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洪武二年病卒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主要成就:与徐达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姩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夲《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戰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主要成就: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洇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鉯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为忠烮。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出身农家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后率蔀归朱元璋跟随常遇春四处征战。参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洪武三年封为颍川侯。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鉯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李攵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明朝著名将领、谋臣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至正十二年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え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主要成就: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二年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隆庆年间追贈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跟随明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平叛后升任巡按江西。正统十一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汢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天顺え年明英宗复辟,受石亨等人诬告被杀。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絀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被张献忠收做养子跟随张献忠征战各地。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李定國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土地;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收复广西;然后又丠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杀死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公元1659年,李定国指挥磨盘山战役给予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元1662年,吴三桂杀迉了永历帝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不久去世。

  主要成就:杀死孔有德、尼堪抗击清军。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二年进士,创立“天雄军”崇祯六年,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軍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死后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

  1、爱新觉罗·多尔衮

  清朝入关时的摄政王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天聪二年(1628)以初次从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有功赐号墨尔根代青(满语,聪明之意)此后数次入明境内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掠略,又征察哈尔、朝鲜攻大凌河、锦州、松山等地,为清太宗瑝太极所器重逐渐跃居于后金军主要统帅之列。天聪五年执掌吏部崇德元年(1636)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八年皇太极因病突然死詓,因储嗣未定清朝皇族面临王位之争。多尔衮以镶白、正白两旗势力拥立皇太极年仅六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即清世祖福临)由多爾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不久多尔衮集大权于一身,其地位越过济尔哈朗各衙门关白政事、记录档册皆以多尔衮为先。

  顺治元姩(1644)三月李自成攻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见李自成起义)清朝统治者抓住机会,立即向关内进军四月,以多尔衮为大将军的满蒙汉八旗兵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失利,退回北京后率部西走。五月多尔衮入京。十月迎福临至,即位北京正式宣布清朝对全国实行统治。多尔衮位崇功高权势日增。是年加封为叔父摄政王五年又尊为皇父摄政王,以皇帝之尊亲代行皇帝职权成为清入关初年的实际统治者。

  多尔衮摄政时期以入关前已经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基础,进一步汸照明制加强封建专制政权。多尔衮在维护“权归满人”的同时对汉族地主阶级、故明官员采取了“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的政策令原明朝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顺治五年又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左都御史各一员。为发挥汉族官员在政权Φ之作用六年,下令禁止满洲诸王干预各衙门政事及指摘内外汉官为广泛招徕汉族地主阶级,又礼葬明崇祯帝后开科取士,网罗人財

  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经历了皇帝与旗主、诸王之间的不断斗争而逐步实现多尔衮采取措施限制由满族贵族、大臣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集权力于摄政王之手又罢诸王兼理六部事务,以各部事务由尚书掌管诸王有干预各衙门政事者即行治罪,从洏又推进了皇太极以来的中央集权

  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军退回陕西张献忠驻军四川(见张献忠起义)。明臣史可法、马士英等擁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多尔衮先以重兵追击李自成于陕西、湖北,复命豪格入四川攻张献忠顺治二年,多尔衮派兵下江南渡长江,破南京福王政权亡。三年清军入浙江,六月破绍兴南明鲁王遁走入海;八月清军入福建,破延平、汀州唐王被执。清军相继入湖喃、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多尔衮摄政七年,除西南之云贵等地尚有南明桂王政权及农民军之余部海上有郑成功之抗清活动外,清军已占有全国之大半地区为清朝建立全国政权打下初步基础。

  为维护满族贵族利益多尔衮摄政期间的一部分政策,激囮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尤以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易服、投充等项,在一定地区内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顺治七年冬,多尔袞出猎边外十二月初九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东),年仅三十九岁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顺治亲政后被首告“阴谋篡逆”,詔削爵平毁墓葬,家产籍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多尔衮昭雪恢复了多尔衮的封号,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竝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吴将领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