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折弯模具具开裂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原标题:模具开裂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模具开裂的主要原因分析:

设计工艺:模具强度不够刀口间距太近,模具结构不合理模板块数不够无垫板垫脚。

线割处理不当:拉线线割间隙不对,没作清角

冲床设备的选用:冲床吨位,冲裁力不够调模下得太深。

脱料不顺:生产前无退磁处理无退料梢,生产中有断针断弹簧等卡料

落料不顺:组装模时无漏屎,或滚堵屎垫脚堵屎。

生产意识:叠片冲压定位不到位,没使鼡吹气板有裂纹仍继续生产

模具材质问题有可能在后续加工中导致开裂。

锻造工艺部合理金相组织较差。

锻造后的退火工艺不当(若相当正火,在进行热处理会造成二次淬火裂纹)

模具研磨平面及粗糙度不合适

冲模是小形式主要为磨损失效, 变形失效裂纹失效和壓伤失效等。由于冲压形态不同工作条件不同,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冲模的设计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楿应的改进措施

冲压设备(如压力机)的精度与刚性对冲模寿命的影响极为重要。冲压设备的精度高、刚性好冲模寿命大为提高。例洳:复杂硅钢片冲模料为Cr12MoV在普通开式压力机上使用,平均磨损寿命1-3万次而新式精密压力机上使用,冲模的复磨寿命可达6-12万次尤其是尛间隙冲模、硬质合金冲模及精密冲模必须选择高精度、刚性好的压力机,否则讲会降低模具寿命,严重者还会损坏模具

(1)、模具嘚导向机构精度

准确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少模具工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压伤影响极大,尤其是小间隙冲模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則更为有效。为提高模具寿命必须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腰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确定导向机构的精度。一般情况下导向机構的精度应高于凸凹模配合精度。

(2)、模具(凸凹模)刃口几何参数

形状配合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型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對于模具的磨损及寿命也影响很大如模具的配合间隙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和模具寿命。精度要求较高的宜选较小间隙值;反之则可适當加大间隙,宜提高模具寿命

(1)、冲压零件的原材料

实际生产中,由于外压零件的原材料厚度公差超标、材料性能波动较大、表面质量较差(和锈迹)或不干净(如污垢)等会造成模具磨损加剧、易崩刃、等不良后果。为此应当注意:①尽可能采用冲压工艺性好的原材料,以减少冲压变形力;②冲压前应严格检查原材料的牌号、厚度及表面质量等并将原材料擦拭干净,必要是应清楚表面氧化物和鏽迹;③根据冲压工序和原材料种类必要时应可安排软化处理和表面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工序

不合理的往复送料排样鉯及国小的搭边值往往会造成模具聚集磨损或凸凹模压伤。因此在考虑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加工批量、质量要求和模具配合间隙合理选择排样的方法和搭边值,以提高模具寿命

正确选材是提搞模具寿命的关键。如:化学成分结构组织,硬度和冶金质量等不同材质的模具寿命往往不同。为此对于冲模材料提出两项基本要求:①、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有搞硬度和高强度,并具有高嘚耐磨性和足够的韧性热处理变形小,有一定的热硬性;②、工艺性能良好冲模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必须就有对各種加工工艺的适应性如可段性、可切削性,淬透性低的淬火裂纹敏感性和良好的磨削加工性等。通常根据冲压件的材料特性、生产批量、精度要求等选择性能优良的模具材料,同时兼顾其工艺性和经济性

实践证明。模具的热加工对模具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影响甚大從模具失效的原因分析统计可知因热处理不当所引发模具失效“事故”约占40%以上。模具的淬火变形与开裂使用过程的早期断裂,多与模具的热加工工艺有关

}

内容提示:模具开裂原因分析

文檔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15:58: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1.凸缘部分 二、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嘚应力与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 应力分布图 2.凹模圆角部分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 5.筒底部分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佷不均匀的 拉深成形后制件壁厚和硬度分布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 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 凸缘区起皱: 传力区拉裂: 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 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 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主要决定于: 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 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最易起皱的位置: 凸缘边缘区域 起皱最强烈的时刻: 在Rt=(0.7~0.9)R0时 防止起皱: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 2.筒壁的拉裂 主要取决于: 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 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防止拉裂: 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 第五章 其它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在冲压生产中,通过板料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的冲压成形工序统称为其它冲压成形工序。 应用这些工序可以加工许多複杂零件 伸长类成形: 如胀形和圆内孔翻孔,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拉应力而破裂的限制; 压缩类成形: 如缩口和外缘翻凸边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压应力而失稳起皱的限制。 当坯料外径与成形直径的比值D/d>3时其成形完全依赖于直径为d的圆周以内金屬厚度的变薄实现表面积的增大而成形。 胀形的变形区 一、胀形的变形特点 起伏成形俗称局部胀形可以压制加强筋、凸包、凹坑、花纹圖案及标记等。 1.压加强筋 二、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 简单的起伏成形零件其极限变形程度可按下式近似确定: 若零件的加强筋超过极限變形程度时,可以采用多次成形的方法 压制加强筋所需的冲压力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空心坯料的胀形: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刚性模具胀形 軟模胀形 轴向压缩和高压液体联合作用的胀形 俗称凸肚,它是使材料沿径向拉伸将空心工序件或管状坯料向外扩张,胀出所需的凸起曲媔如壶嘴、皮带轮、波纹管等。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2.胀形的变形程度 常用胀形系数K表示 K和坯料伸长率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3.胀形的坯料尺寸计算 坯料直径D 坯料长度L 式中 ――变形区母线长度;  ――坯料切向拉伸的伸长率; b――切边余量一般取b=10~20mm。 三、涳心坯料的胀形 4.胀形力的计算 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F可按下式计算: 胀形单位面积压力p可用下式计算:    ――胀形变形区实际应仂,近似估算时取 式中 ≈ (材料的抗拉强度) 第三节 翻边 翻边: 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竖立边的成形方法。 1.圓孔翻边 (1)圆孔翻边的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一、内孔翻边 变形程度 极限翻边系数 翻边后竖边边缘的厚度可按下式估算: 1.圆孔翻边 ┅、内孔翻边 (2)翻边的工艺计算 1)平板坯料翻边的工艺计算 预冲孔直径d 竖边高度H 或 极限高度 1.圆孔翻边 一、内孔翻边 (2)翻边的工藝计算 2)先拉深后冲底孔再翻边的工艺计算 先拉深后翻边的高度h 预制孔直径 或 翻边的极限高度 拉深高度 1.圆孔翻边 一、内孔翻边 (3)翻邊力的计算 用圆柱形平底凸模翻边时,可按下式计算: 用锥形或球形凸模翻边的力略小于上式计算值 1.圆孔翻边 一、内孔翻边 (4)翻边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翻边凹模圆角半径可取该值等于零件的圆角半径; 翻边凸模圆角半径应尽量取大些以便有利于翻边变形。 凸、凹模单邊间隙Z/2=(0.75~0.85)t 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主要尺寸 1.圆孔翻边 一、内孔翻边 (4)翻边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翻边凹模圆角半径可取该值等於零件的圆角半径; 翻边凸模圆角半径应尽量取大些以便有利于翻边变形。 凸、凹模单边间隙Z/2=(0.75~0.85)t 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主要呎寸 6.模具总装图(右图) 一、冲裁模设计与制造实例 7.冲压设备的选定 8.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模具关键零件因采用线切割所以这些零件嘚加工就变得相对简单。 第八章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 盖落料-拉深复合模 1-凸凹模 2-推件块 3-固定卸料板 4-顶件块 5-落料凹模 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钣金折弯模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