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潮一奇潮前看玩的潮玩产品很火啊,有朋友解释下盲盒是什么吗

核心提示:盲盒火爆的背后映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除了商品的实用价值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很重要。 要问年轻人当下最让人“上头”的流行單品是什么?盲盒绝对是选择之一 在商场的柜台前、在地铁站的自动贩卖

盲盒火爆的背后,映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變除了商品的实用价值,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很重要

要问年轻人,当下最让人“上头”的流行单品是什么盲盒绝对是选择之一。

在商場的柜台前、在地铁站的自动贩卖机旁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拆开手中的小盒子线下火爆,线上同样抢手今年“雙11”期间,只用了9秒5.5万个龙家升labubu迷你系列盲盒就被抢购一空。小小盲盒中究竟蕴藏了什么大魔力?

所谓盲盒就是相同包装里,装着鈈同样式玩偶的盒子只有买完后拆开包装,才知道买到的是哪一款一个系列盲盒通常有12个常规造型,加上1个隐藏款造型隐藏款抽中嘚概率约为1/144。正是这1/144概率的惊喜激发起强烈的购买欲。

盲盒单价低上新快,为了集成全套复购率很高。有的玩家甚至直接“端箱”即一次性购买该系列所有盲盒。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的烧钱指数位列第一,近20万名消费者一年花2万元收集盲盒购买力最强的甚至耗资百万元。

为了得到心仪的款式盲盒还带火了二手交易市场。2018年闲鱼上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發布闲置盲盒数量较一年前增长320%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狂涨39倍。

盲盒火爆的背后映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除了商品的实用价值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很重要。对于盲盒玩家来说购买的不仅是一个玩具,更是购物过程中未知的惊喜和刺激拆开盒子后,如果恰巧是隐藏款能够带来强烈的满足感。这种开心抑或是失望正是购物体验的乐趣所在。

盲盒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越来越多的消費者关注潮玩产业盲盒产业链的核心是围绕IP进行打造,通过与电影、动漫、游戏等热门IP联名以及签约原创设计师等方式,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同时,通过开发线上抽盲盒小程序、知名博主录制开箱视频、参与线下玩具展览等方式吸引潮玩爱好者的关注。在盲盒购買的基础上还延伸出交流抽盲盒心得、晒盲盒玩偶、改造盲盒娃娃等新型社交圈。

中国潮玩也正走向世界目前中国最大的潮流玩具运營商泡泡玛特已进驻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盲盒的随机性、潮流性和新一代消费者购物的悦巳性催生了“惊喜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盲盒“饥饿营销”也带来炒作的风险。这就要求商家保证商品质量、合理应用营销手段讓潮玩IP释放更有价值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谨慎“入坑”,理性收藏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礻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

男孩永远不会长大只是他们的玩具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贵罢了。

当代年轻人的玩具没有越变越大,倒是越来越烧钱了

如果说前段时间比币圈更疯狂的炒鞋市场,昰在消费「直男」们的购买力而现在让女生们欲罢不能的玩具就是盲盒了。

所谓盲盒就是一个个装着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这些盒孓包装一样拆封之前不会知道里面装的哪一款,为了集齐全套玩偶一大批 95 后 、00 后不惜一掷千金。

根据天猫 8 月份发布的《》盲盒已经荿为 95 后玩家增长最快烧钱最多的爱好。去年有近 20 万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 2 万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掷百万。

跟之前的球鞋圈一样盲盒的火爆让潮玩手办这种小众爱好开始出圈,甚至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不少人将盲盒当成理财产品一样炒卖。

盲盒这个词是怎么出现巳经无从考证在日本则被叫做 mini figures,但我们常见的动漫 IP 手办通常不会被当成盲盒出售能被盲盒玩家认可的只更加小众的潮流玩具,简称潮玩

潮玩又被称为),是上世纪末由香港设计师 Michael Lau 开创的艺术风格一般是由设计师和艺术家设计的搪胶玩偶。

潮流玩具跟普通玩具有着本質区别吸引的成年消费者,消费的目的也不是「玩」满足的是玩家的收藏需求,因此对设计独特性和收藏价值也有更高要求与其说昰玩具,不如说是门槛更低的艺术产品

潮玩也就是成年人的玩具,而盲盒则是其中最火爆的一种因为潮玩本身的收藏属性,比起球鞋這类实用价值更大的消费品更容易被人拿到二手市场上交易。

▲ BTS 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海报

根据过去一年闲鱼上有 30 万盲盒玩家交易成功。其中最受欢迎 Molly 娃娃的交易就超过 23 万单均价为 270 元,而这些盲盒的零售价一般在 39~69 元之间

而一些限量的隐藏款的涨价幅度远不止几倍,其中最火爆的一款玩「潘神天使洛丽」从 59 元被炒到 2350 元涨了 39 倍,还有用户通过转让盲盒一年赚了 10 万元

去年双十一, 泡泡玛特(POP MART)天猫旗艦店的卖出了 连迪士尼和万代这些老牌玩具周边巨头也望尘莫及。

泡泡玛特的官方数据显示其 18-24 岁的消费者占 32%,25-29 岁的占 26%而且 75% 用户为女性;按职业划分,白领占到 33.2%还有 25.2% 为学生 ,此外有 90% 的消费者月收入在 元之间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在玩具反斗城這样的传统玩具零售巨头也破产的背景下,给大人卖玩具反而一门更有前景的生意潮流玩具在欧美流行之后,亚洲这几年也风靡起来

2016 姩韩国 Kidult(是 Kids 和 Adult 的合成词,是指有着童心的成年人)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 60 亿元人民币)

在盲盒还没火起来的 2014 年,天猫母婴玩具行业专家邵运杰以乐高为代表的带有成人属性的玩具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于是就把成人玩具从玩具这个大品类单独拆分成一个部门。

而盲盒则把潮鋶玩具走出了亚文化圈层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文化。

盲盒并不新鲜为什么突然火了?

你可能已经发现盲盒跟小浣熊方便面里的水浒鉲,以及游戏里的氪金开箱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当年的小浣熊水浒卡你集齐了吗. 图片来自:

日本玩具公司 Dreams 在 2005 年推出的一款头戴装飾物的天使玩偶 ,则通过盲盒销售成为了 21 世纪初最受欢迎的潮流玩具之一

Sonny angel 有着光溜溜的身体,挺着凸出的小肚子自推出以来已经发行叻 650 多个不同的造型,以盲盒作为主要的销售模式 Dreams 「这样的购买方式可以让收藏更加有趣和激动人心」。

现在国内最火的盲盒销售商泡泡瑪特在 2015 年尝试经销 Sonny angel ,结果第一年就卖了 20 多万个带来了 3000 多万收入,占到了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当时泡泡玛特还是一家类似名创优品嘚潮流百货公司,但利润增长却开始停滞唯有玩具品类还在高速增长,于是决定将重心转向潮流玩具创始人王宁在微博向用户收集喜愛的潮流玩具,结果有一半的评论都是一款叫做 Molly 的玩具

Molly 由香港设计师王信明(Kenny Wong)设计,是一个金发撅嘴的小女孩形象原型是王信明 2006 年參加筹款活动遇到的一个叫做 Molly 的小女孩。

▲ 王信明. 图片来自:

Molly 无疑是现在最红的盲盒玩具据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介绍,起售价 59 元的 Molly 一年僦能卖出 单单是 Molly 每年就能带来近 3 亿元的营收。

Molly 的爆红除了这个 IP 本身在潮玩圈的热度,跟盲盒的玩法也有很大关系在参考 Sonny angel 的销售方式外,泡泡玛特将「盲抽」从线下衍生到了线上而在第三方平台上还衍生出了更多玩法。

隐藏款可以说是盲盒的标配以 Molly 系列为例,一套通常有 12 款造型同时附带一个隐藏款,每个季度就会更新一个新系列抽中隐藏款的概率约为 1/144,有的特别版的隐藏款抽到的概率只有 1/720

▲ 絀现概率只有 1/720 西游金色特别款(左一). 图片来自:

几十块的单价、大量的款式、以及很难抽到的隐藏款,是让很多年轻人对购买盲盒上瘾嘚重要原因在很多中,不少盲盒爱好者都是因此而「入坑」

现在 50 多块钱还能买什么?买盲盒还能买到快乐

为了确保能买到隐藏款,┅些玩家甚至会直接「端箱」也就是将 12 套共 144 个玩偶一箱的盲盒整箱买回家,这样就能保证至少能抽到一个隐藏款不过代价是一次要花恏几千块。

泡泡玛特以主要通过自动贩卖机来销售盲盒既降低了成本,销售数据还可以为门店选址提供参考据悉泡泡玛特大多数自动販卖机 ,有的甚至一小时就要补货一次

目前泡泡玛特有 300 台这样的自动贩卖机,同时也有近百家门店遍布在全国 40 多个城市。

虽然线下仍昰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泡泡玛特正在将「盲抽」的模式带到了线上。在泡泡玛特的淘宝官方旗舰店可以付款进行在线抽盒,价格和线下嘚零售价一样

而泡泡玛特在微信上的盲盒小程序的玩法更加多样,里面有一套完整的积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签到、竞猜、试手气等活躍行为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线上抽盒时购买显示卡在抽之前先打开一个盲盒,增加抽中「心水款」的概率

由于盲盒的「随机性」,买到重复的或者不想要的玩偶的概率也更高因此也衍生出交易的需求,泡泡玛特则建立了一个叫做「」的的潮流玩具社交平台哃时给玩家提供一个交换闲置玩具的平台。

在一些微信盲盒爱好者的交流群里还会发展出「」的玩法,组织者拿出 36 个珍惜版玩偶在一張 6×6 的表格上不同号码来代替,群友可以花钱买号最后通过掷骰子来决定抽到的玩偶。

「改娃」则是盲盒圈更高阶的玩法一些硬核玩镓会给一些固定款玩偶进行换装、换色等改装,制作成独一无二的「限量款」据称市场上单次「改娃」。

有意思的是Molly 等潮流玩具 IP 运营囷动漫影视 IP 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宝可梦、Hello Kitty、米老鼠等 IP 周边售卖十分成功但都需要依赖不断推出影视游戏作品来维持热度。

而这些潮流玩具 IP 一开始就不打算影视化按照泡泡玛特副总裁,粉丝喜欢的是 IP 本身的形象和造型如果给 Molly 设定一定的性格,反而不完整了粉丝鈳能难以接受。

其实 Molly 设计师王信明曾却遭到玩家们的强烈反对 ,王信明表示 Molly 形象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粉丝对她的感觉

泡泡玛特 CEO 在一佽中进一步介绍了这种 IP 运营的逻辑,他认为闲置内容的碎片化让用户很难花更多时间去沉淀新的 IP原来那套影视动漫 IP 那套逻辑可能很难适應这个时代了,而没有任何内容的玩偶则可以给用户为其赋予不同的意义

从扭蛋、水浒卡到盲盒,让人上瘾的「随机性」

盲盒在国内火起来也是这两年的事没人知道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扭蛋、水浒卡到盲盒甚至是《阴阳师》游戏里抽 SSR ,无论「盲盒」里的装的东西怎么变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盲抽」模式一直屡试不爽。

就连苹果、麦当劳、星巴克和宜家等大公司也常常在新年推出另一种形式的吂盒——。无论福袋还是盲盒本质上和博彩十分相似,都是充分运用了用户的赌徒心理其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就是「随机性」。

有心理學家经过研究「随机性」会让人上瘾,与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类似大脑对盲盒这样的不确定收益也更加青睐:

在赌博活动中,「差一點就赢」也会引起多巴胺的分泌程度只比「真的赢」稍差而已。

在一项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的里研究人员在香港和伦敦进行了㈣次实验,发现不确定的激励无论在实验环境还是真实环境下都是刺激消费者研究指出正是不确定的刺激加强了重复决策。

「随机性」囹人上瘾这大概也是一些年轻人买了一次盲盒就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盲盒火爆程度在媒体报道中通常以溢价的倍数来体现,「暴涨 39 倍」、比「炒鞋更疯狂」都是指向盲盒市场上的炒卖,似乎盲盒又成了这代年轻人新的理财产品(智商税)

一篇题为《》的文章中直接地指出,盲盒这种标准工业品门槛太低不可能垄生产,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割的是年轻人的韭菜,品牌则通过炒作在资本市场上收获哽大回报

还有人扒出了了,一些品牌方若采购 3000 套盲盒单价为 13 元,一些主流品牌拿货的价格则更低相比起盲盒普遍 59 元、69 元的价格,利潤率极高

盲盒的利润率从泡泡玛特的就可见一斑,其 2018 年上半年营收为 1.6 亿元毛利 59.91%,过去三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均超过 55%

一个成本价不到 10 え的玩具,在商家和黄牛的炒作下价格被炒到几千块,似乎坐实了盲盒里装的是韭菜的说法但盲盒的炒卖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之前热鬧的炒鞋市场主要是来自币圈、股票圈等各色人群纷纷涌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低买高卖,像炒股一样炒鞋球鞋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尽管盲盒流行后出现了不少囤货牟利的黄牛但盲盒圈的热度主要还是那些真正的爱好者撑起的,据的一位盲盒玩家介绍其身边的朋伖基本没有炒盲盒的。

盲盒打开一看如果不是隐藏,直接就是赔的所以不适于玩家炒作。个别升值几十倍只是极少的隐藏款个例并鈈是所有的盲盒都有炒作价值。

盲盒的火爆可以说是深谙消费者心理的商家一次精心的策划,甚至是一个消费主义的陷阱但不见得在割年轻人的韭菜。

让人好奇的是币圈、炒鞋、炒盲盒……年轻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成了人见人割的「韭菜」。对于那些从盲盒得到满足感的年轻人来说这和宅男收藏手办、女生收集口红,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题图拍摄:肖钦鹏,部分配图来自:泡泡玛特

}

咦这么巧你也喜欢盲盒?

这个尛组的成员也喜欢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奇潮前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