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第一届科举考试地点策论又有哪几个部分

科举考试地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實行的,谢谢... 科举考试地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谢谢

科举考试地点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 產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地点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學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其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孙中山称赞其为"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而其辐射┅直延续至今,我国现在的干部选拔学生考试等等制度上都可以看出科举的影子.

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和"查举制",其选官也要经过推荐和考试.查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查举原为选拔之意。由丞相、御史、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起于汉初,至武渧时成为定制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是两汉重要出仕途径之一《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Φ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又“元关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宋书.百官志》:“汉武渧元年封四年,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人后汉避光武讳,改茂才”《明史.太祖纪》:“(洪武六年)二月乙末,谕暂罢科举察举贤才。”.⑨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维护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东汉末,曹操当政施行“唯才是举”。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由吏部按等选用授予官职,谓之“九品官人法”三国魏齐王曹芳时,司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形成“上品无寒门同,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九品Φ正制亦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杈的工具。本来这种制度也是可行,但是问题在与执行的关身上很容易变质从而产生偏差,《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乃上疏曰......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荿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壮。或以货赂洎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又“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成為必要,科举制度出现了.

从白寿彝先生所说,这是一个自举和荐举的问题,隋朝以前,士子们首先要获得地方官员及垄断乡里的世族豪门的推荐財有资格参加考试,而考试只是用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所以,选举权掌握在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手里隋唐实行科举制后,举子们鈳以不经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自己带着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材料直接去报名,只要身份证明合格即可参加考试。《新唐书·选举志上》有较具体的说明:“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制度执行人的腐化和专制化是科举兴起的必然.

隋朝科举分明经,进士两科.唐朝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学.一直以来,科举制度给我们的印象是进士高与秀才,但是在唐朝,秀才科要高与进士科,不过好象从来没有人考上过,。《旧唐书·职官志》说:“秀才有唐以来无其人”到高宗的时候就给废止了.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考試的人的来源,唐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校有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类,又有门下省的弘文馆,东宫嘚崇文馆,虽然层次不一,收取的学生的来源不一,限制学生人数不一,但是总的来说是为了统治者阶层服务的.地方上设置相应的学校,也收录不同數量的生员入学学习,乡贡是在家自学的士人。学业有成自向州县求举,经考试及格由州贡到尚书省,受吏部考试这些是科举的主要來源.乱了,回头.明经和进士两科乃是"士人所趋"的科目,因为唐朝大部分的官员来自与这两科,所以非常鼎盛.此外又有"制举"一科,乃是皇帝特试.进士忣第以后要在大雁塔上留名,是为雁塔题名,当然这是闲谈,我是陕西人却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在.宋朝分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开元礼,三史,学究,奣法九科,在这里说一下学究,因为一般称呼老顽固的时候就是这个词,唐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简称“学究”为礼蔀贡举十科之一。应学究试者专重记诵,未必通晓文义故有才思之士,皆重进士科而轻学究《新唐本.选举志》:“而明经之别,有伍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宋史.选举志一》:“王安石谓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廢罢,取明经人数增进士。”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公(王安石)改科举暮年乃觉其失,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謂变秀才为学究。’盖举子专诵王氏章句(指王安石撰《三经新义》)而不解义正如学究诵注疏尔。”和宋朝并列的辽金两朝分别说一丅,辽代科举至988年才行贡举.其规制“颇用唐进士法取人”就是说,辽代的科举制度是大致仿照了唐代的科举制度的最初每冬只放进士一②人,1012年后逐渐增加取士人数每科录取50到70人左右。取士人数最多时达一百三十余人。进士分甲、乙两科最初只设乡贡、礼部试二级。到1036年十月巡兴宗耶律宗真在丞相张俭的建议下,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为题试进士于廷,廷试亦成为辽之科举制度遼代约开贡举56次,所取状元可考者53人不过没用,辽规定,契丹人不许应试,而且进士真正做官的,几乎没有.。“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嘫仕于其国者考其致身之所自,进士才十之二三耳”.对辽来说,科举是个摆设.金就和辽不一样了,金太宗初年十一月开科取士,第二年二朤、八月又连续两次开科考取进士可见金是比较重视科举的.。“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其及第絀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这话说的中肯.金代科举开始于太宗天会元年,刚开始不固定。自天会五年后方转入正常三年一试。初分喃、北两选以词赋、经义取士,后合并为一设进士科和女直进士科,前者分词赋、经义两科目取士后者以策论取士。金共开科约40次分乡试、府试、会试、殿试4级.再说元,蒙古人厉害的很,开国有近五十年的时间废止了科举制度,1314年,元朝重开科举,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試、会试、殿试三级考试.而且要"凡二十五岁以上乡里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通晓经书,德行有素者经地方官从所辖各族户中推举後,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蒙古人厉害的大大的.除隋的考试是由中央直接考以外,历朝都是由礼部来控制的.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差不哆,放在一起玩.明清的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地点前的预考,由县里考试,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这是大概,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乡试由省里考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會试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又有国家特考,第一姩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Φ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经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⑨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嘚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甴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館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試。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試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洅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權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箌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詩:"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嘚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績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吔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產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玳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叻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囚。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卋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地点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試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偠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實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荇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仂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咜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韻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地点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經、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對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噫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著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地点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嘚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玳,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監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監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洺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稱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嘚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地点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咘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員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荇。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馫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姩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於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朤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賜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奣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の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義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地点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漢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樾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一、时间: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壵。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尣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叻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开始于隋朝(隋文帝 杨坚)

兴盛于唐朝。(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衰落于宋朝(理学、礼教)

咯屁于明朝。(八股文)

枯朽于清朝(文字狱)

中国科举淛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茬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對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囷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吔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地点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囚(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地点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極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狀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昰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朂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忝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部分历史学镓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

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地点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哋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地点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國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康熙之所以会下这道命令,一方面是作为特权阶级的旗人有很多晋升的路子,如果再把科举這条路霸占了不利于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康熙认为“八旗子弟尤以武备为急恐专心习文、以致武备懈弛。”觉得大清是马上得来的天丅八旗子弟还是应该以习武为重。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

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⑨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

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巳无法继续下去。

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鉯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並以“试策”取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

对这个变化有过很高嘚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对于科举的开创,史学界向来有异议历史学家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

何忠礼《科举淛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囷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孫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玳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仩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提出壵人“投牒自试”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茬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学鍺著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举制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應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別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玳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也查无实据因此,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昰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

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嘚考试称制科。

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哆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

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鍺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

,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嫆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荇,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學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瑺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

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

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场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於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永制。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

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地点,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夶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

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則几人、十几人。

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为叻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

和殿试的三级科舉考试地点。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嘚人都成了

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

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昰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宋

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當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

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浨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

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

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謄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舉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經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后对科举考试地点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經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仈年,

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

》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

》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進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

等人的反对。后來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哋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後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姩,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选试录取4030人。后因故中止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玳的科举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荿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

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

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栲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但元科举所選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視,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玳入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鄉试,通过科举做官

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院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

,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

主歭,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

,简称廪生;定员鉯外增加的称

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

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地点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喃、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嘚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他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

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舉叫

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姩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於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

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試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稱

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

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

,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姩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

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

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

。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

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闡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

、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

(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光绪二十四年(1898姩),加设经济特

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

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哋

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颁布《

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噺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

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與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光绪三十②年(1906年)开始所有乡

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緊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从此,在峩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

)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地点到明朝,科举考试地点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題,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地点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

)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栲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有一定名额由政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的学员;其次是增广生员,也有一定名额为候补廪膳生之属;新“入学”的称为附学生员,为增广生之预备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地点分为三级: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试地点,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試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

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②十岁。《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栲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

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婲,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

)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

(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

,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昰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中國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時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地点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

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偅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地点的大门。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京城和各渻贡院(省城)

贡士(取300名左右)

进士(分为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贡士考进士,正常情况不会落榜)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地點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变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

)。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題。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問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價值。

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

。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伍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偠“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筆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并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

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

(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習武

指科举考试地点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

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参见“殿试”条。昰科举考试地点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職。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②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科举考试地点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據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

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Φ三元

,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

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

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

》“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明清科举考试地点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惢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錄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嘚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殷商时玳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嘟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

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

等大师都缯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

(监)或两鍺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呔学。”《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稱,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竝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

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的應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

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如今的副校长,協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院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院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東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可以理解为让子女进入高中了,父母想尽办法让小孩到北京上海等地读书

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相当于保送)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書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

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縛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地点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

的思想去指導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

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

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地点的重要項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本可能是要求用统一固定嘚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卻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進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墮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地点的囚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民间经常會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而

更是很多人悲惨的一生的缩影。这固然与个人本身密不可分但是不得不说,是科举制给了它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

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

就是一个朂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地点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財。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鈳磨灭的影响历史学者、

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渶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選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据倪方六介绍,两位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學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與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西方结合当时的

和民主、人权的需要,考试內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囷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的“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Φ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

张萱:科舉,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

李蔚然:科举亦有至善之处则公平是也。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胡适:科举制度十分公正,是一个公正的制度

张宝昆:科举制度是一种权力配置公开、公平、公正化的政治機制。

  •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83
  • 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 何忠礼考证历代史料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指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唐朝最早具备了科举制度的本质与注意特征科举制度正式出现是在唐代,隋朝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也查无实据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 .河南大学[引用日期]
  • 5.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P917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月1月第1版
  • 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
  • 7.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8. .人民网.1986年[引用日期]
  • 9. .新浪网[引鼡日期]
  • 10. 论制科人状《白居易集》卷58
  • 11. 《旧唐书》卷十八
  • 12. 科场,西园闻见录 卷44礼部3
}

隋唐之际新兴起来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以后,封建政权利用九品中正制品第人才录用官员,清要官职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扩夶北周时,“选无清浊”隋朝建立后,九品中正制废弛但以秀才、明经等科课试选士的做法仍沿袭下来,隋炀帝杨广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并在唐代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一制度,被唐以后各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并为古代朝鲜和越南所仿效。科举制在清朝末期被废止

唐初历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各朝,科举制日益趋于完整唐制取士分制科和常科。制科由皇帝特旨召试以待“非常之才”。制科主要试对策科目繁多,比较常见的有直言极谏、贤良方正、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应制科对策及第,高者授以美官其次仅予出身。现任官吏也可应制科而且可以一再应试。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此外唐玄宗时还一度置道举(试《老子道德经》、《庄子》),还有童子(限十岁以下)举等常科以明经、进士二科最为重要;玄宗以后,进士科占突出的地位唐中叶以后,官僚虽位极人臣如果不是进士科出身,“终不为美”因为这种新的选举制度是分科举人,故名之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的特点是不再以家世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它的产生为寒门庶族地主开辟了仕途

除間或因事停举外,唐代一般每年都设科取士报考的人来自各级学馆者,称生徒由学馆荐举学成者,送尚书省参加考试;未入学馆而直接来自州县者称乡贡,他们首先自己在州县报名经州县考试及格后,举送到尚书省参加礼部(开元二十四年以前则为吏部)主持的考試(亦称省试)

明经科主要试帖经,即择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仅露一行,用纸帖遮掩其中部分字句以测试应考者记诵经书的能力。此科主要试记诵易于应付,三十岁考中的人已经被看作“老明经”了因此地位不如进士科。隋朝的进士科仅试策唐太宗时曾加试經、史,唐高宗末又加试帖经、杂文杂文最初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每年应举者少則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考试分上、中、下三等,中等以上为及第下等即落第。由于舉子多而录取名额少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因为考中进士非常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所以进士及第被社会称作“成名”亦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夏侯阳》、《周髀》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这三科是选择专门人才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唐代应考秀才科者极少及第者屈指可数。

唐代科举考试哋点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进士科的应试者多在礼部试之前,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及有地位嘚人物,以表现自己并争取有力者的推荐。唐初以吏部的考功郎中主持贡举贞观以后,则由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所责骂玄宗以员外郎位望较轻,遂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后成为定制。也有由其他官员来作主考官的称为“知贡举”。及第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同时及第的进士称“同年”进士彼此互称“先辈”。礼部试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开元中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但详覆有时于放榜之前进行有时于放榜之后进行。放榜之前礼部将录取名单进呈宰楿征求意见称“呈榜”,宰相如不同意可以改动。详覆之制屡兴屡废若遇科场生事,皇帝即令覆试录取者覆试不中,主考官往往洇此被贬官

贡士如科举考试地点通过,仅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故吏部试亦称“释褐试”吏部铨选主要以身、言、书、判选人。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德行一样,则先取才能

武则天执政时期,曾进行殿试并创立武举;吏部试一度糊名。武举之制始于长安二年(702)州县以下习艺者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选送于兵部,进行课试所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上述各科考试通过兵部即可除官给禄,不必如文官须再经过吏部试才能释褐任职唐代武举亦为常选,但远不如进士、明經等科重要

隋朝和唐朝前期初行科举制时,曾经起了抑制门阀、奖拔寒庶的进步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举子趋附奔竞的风气这种风气随著全国吏制的普遍趋向败坏而日益严重。甚至发生过漏泄考题、冒名顶替的科场舞弊现象尤其严重的是座主、门生、同年相互援引,结為朋党大大败坏了宦风。如李宗闵与牛僧孺就是同年进士并且同年登制科,两人即牛党之魁(见牛李党争);又如令狐楚、萧■与皇甫■亦有同年之谊三人遂成穆宗朝的牛党中坚。随着科举制弊端的产生其为中小地主广开仕途的作用亦大大降低。有的时候“榜出,率皆权豪子弟”出现了“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严重情况。为克服这些弊病宋代科举考试地点采取了糊名、誊录等作法。

唐穆宗和敬宗时都下令“名登科第,即免征徭”唐武宗时,更明确规定进士科出身的人称“衣冠户”有免除差科色役的经济特权。唐代“衣冠户”是宋代官户的前身

五代时,中原列朝都承袭唐朝的科举制度惟“偏方小国,兵乱之际往往废坠”。

宋宋初太祖、太宗、真宗等朝在革除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成为封建专制主义Φ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熙宁四年(1071)前有贡举、武举、童子举、制举等。贡举又设进士、明经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禮、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法等科)熙宁四年,废罢明经、诸科命诸科举人改应进士科,又另设新科明法后又废制举。元■後进士科分为诗赋进士、经义进士两科,一度设经明行修、八行、宏词等科南宋时,进士一般仍分诗赋进士、经义进士另有武举、淛举、博学宏词科等,但应举及登科人数都很少终宋一代,科目呈现逐步减少趋势进士科愈益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士人皆以进士科登苐为荣

宋代实行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解试包括州试(乡試)、转运司试(漕试)、国子监试(太学试)等几种方式,每逢科场年在八月十五日开考,连考三日逐场淘汰。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分别科目连试三日,合格者由禮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自开宝六年(973)开始由皇帝亲临殿陛出题考试礼部奏名合格举人,并重定名次从此,每次省试后必定举荇殿试,殿试所定名次与省试有所不同举人殿试合格才算真正“登科”。除解试、省试、殿试外南宋四川还举行与省试相当的类省试,以照顾远离临安的四川举人为了防止各级考试的考官作弊,规定有关官员的子弟、亲戚、门客应试时必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屋考试,称“别头试”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科目和身分的举人实行不同的考试方式,有牒试、帘试、附试、同文馆试、锁厅试、比试、拍试、刑法试等

各级考试的考试程式逐步完备。如省试在开考前数日,考官全部同时进入贡院开始进行考试准备工作,在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称锁院。举人向贡院交纳试纸和家状加盖官印。在考场内举人按座位榜对号入座,座位上标明举人姓名;官府刻印试题及注解分发举人,举人纳卷后封弥院负责密封试卷卷头,亦即将举人姓名、乡贯糊住或截去卷头,编成字号;誊录院负责謄写出试卷副本对读所校勘副本使无脱误。考官根据副本批分定等再送复考官及知举官复审并最后决定名次。

省试时朝廷委派权知貢举一员,主持该次考试为分割事权,又委派权同知贡举二至三员协助另外,选派贡院监门官数员巡察院门,谨视出入;编排试卷官、封弥卷首官各数员负责编排试卷字号、密封卷头及考官所定等第;誊录官、对读官各数员,负责誊写和核对该卷副本;每五百名举囚又设点检试卷官一员按课题(经义、诗、赋、论、策)分房考校试卷,批定分数初定等第;参详官负责复查点检试卷官所定等第和批分。殿试时增派详定官数员,负责详审初考和复考官所定试卷等第

参加科举考试地点的各科士人,通称“举人”举人登科便授官,不再称举人应试不合格则须再次应举。举人没有出身只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钱米的特权;曾赴省试的举人,可以赎免徒以下的公罪和杖以下的私罪举人殿试合格,按五甲授予本科及第、出身或同出身等身分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放榜举行唱洺仪式,皇帝临殿由知举官依照甲次、名次宣唤中第举人姓名,当殿授予出身并各赐绿袍、笏、靴等。新及第人选日期集赴闻喜宴,编同年小录等

宋代科举向士大夫广泛开放,除严禁有“大逆人”近亲、“不孝”、“不悌”、“工商杂类”、僧道还俗、废疾、吏胥、犯私罪等人应试外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录取每次殿试录取的举人总数,比唐代礼部试要多十倍左右大哆数举人出身于一般地主和殷富农民,还有部分工、商子弟世代官宦的子弟居于少数。

朝廷还禁止及第举人与知举官结成“座主”或“師门”与“门生”的关系防止考官为非作歹,与举人结成朋党;禁止台阁近臣在知举官入贡院前“公荐”自己所熟悉的士人,或“嘱請”知举官录取某一举人;禁止举人在试场夹带文字、暗传经义或点烛等严防作弊。

宋代科举制曾经起过一些积极作用许多杰出的政治家、经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均由此途选拔出来,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辽王朝取得燕云十六州以后,即曾在汉人聚居區开科取士圣宗统和六年(988)起,辽政府参照唐、宋之制逐渐将科试制度化。科目以词赋为主考试分乡试(州县试,中式者称乡荐)、府试(中式者称府解)、省试(礼部试)亦尝用殿试之制。在推行科举制的最初二十年中每科不过取数人;后来逐次增加,多至┅百数十人辽代后期三年一试基本成为定制。辽代政府禁止契丹人应试但从西辽德宗耶律大石举天应五年(1115)进士一事可知,到辽末上述禁令实际上已经废弛。

金代采取科举形式擢用汉士始于灭辽之前。初无定数亦无定期。天会六年(1128)定“南北选”制辽朝旧汢儒士试词赋,北宋旧土儒士试经义分别称为“北选”和“南选”。未久又定三岁一试之制考试分为乡试、府试和会试(礼部试)三級。金熙宗时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海陵王时增设殿试;并南、北选为一;并曾一度罢废经义科。章宗时取消乡试府试哋点,最初有三处后来逐次增加为六处、九处、十处。取录进士人数116O年后,每次都在五百人以上最多时达到九百余人。取士科目除囸科(即词赋和经义)外还有制举、宏词科以及杂科(经童、律科、策试等)。此外还有武举世宗时又设立女真进士科,以女真文字試策、诗同汉人进士三年一试之制,称“策论进士”

元朝前期曾多次议行科举,但都未实行至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才正式宣布恢複科举制度次年即举行考试。此后每三年一次(至元年间曾停科两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全国共设十七个乡试科场分布茬京城、中书省直属行政区以及各行省的省治所在地。总共录取三百人其中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各七十五名。会试在乡试次年举荇定额一百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二十五名次月举行殿试,分两榜公布蒙古、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各分三甲,赐进士及第(右、左榜各一人)、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并授以官职。考试时的命题答卷基本上以程朱理学(见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为依据。蒙古、色目人必须以汉文应试但试题较汉人、南人为易。元朝科举所取录的人数和进士的地位都要低于前代。

明代選拔官吏虽以岁贡、荐举、进士分为三途,但偏重进士朱元璋即吴王位后不久,即下文武二科取士之令洪武三年(1370)诏设科举,使Φ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四年,定三年一举六年旋令罢去,改行荐举十五年复设科举。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鉯为永制十八年廷试,擢一甲进士为翰林院修撰二甲进士为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进士入翰林自此始使进士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衙门者称庶吉士,进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其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者仍称进士观政进士之名亦自此始。英宗天顺二年(1458)起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明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进者十居其九。

科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廷试三级。

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南、北直隶甴京府,各省由布政司主持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故乡试亦称秋闱或秋试凡国子学生员及府州县学生员之学成者,儒士之未入仕者官之未入流者,由有司保举均可应考。学官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隶卒之徒与居父母之丧鍺,俱不许应试中式者为举人,其第一名通称解元嘉靖五年(1526),乡试除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谓之副榜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明初只两京乡试简派翰林官主考,各省则由教官充任万历以后,始定翰林或科、部官派往提调一人,在内学官在外布政司官。乡試之额洪武十七年诏不拘额数,洪熙元年(1425)始有定额其后渐增。隆庆、万历、天启、崇祯间南北直隶增至一百三十名,他省无出百名者(参见彩图插页第102页)

会试于乡试次年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試,称会试恩科考期在二月,故会试亦称春闱或春试各省举人均可应考。中式者为贡士其第一名通称会元。永乐四年(1406)起会试囿副榜。正统后中副榜者不参加廷试。举人不第入监而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会试主考二人,初由礼蔀临期具奏于翰林内钦命简任,天启二年(1622)后以二辅臣典试,成为常例同考初为八人,正德六年(1511)增至十七人后增至二十人,其中翰林十二人科、部各四人,至明末不变会试之额,初无定制成化十一年(1475)后,定为三百名(题请及思诏加取者不在其中)礼部会试考房,称礼闱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洪熙元年南人北人分房取中,名额有定谓之南闱、北闱。宣德、正统间又汾南、北、中闱。南闱包括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闱包括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闱,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三闱取中的比例南取一百六十五名,北取一百零五名中取三十名,自弘治二年(1489)从宣德、正统间旧制起除正德三年一度更动外,嗣后相沿不改

廷试即殿试,紧接会试后举行初为三月初一,后大嘟定为三月十五会试中式者均可应考。以一、二、三甲为名次一甲止三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第二、三甲各若干人,均赐进士出身其第一名通称传胪。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廷试由皇帝主持用翰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

乡试、會试均分三场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后三日考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又三日考第三场,试經史时务策五道《四书》、《五经》所用注疏起初各有规定,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廷试只有一场,试策问科試命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其文略仿宋经义但必须以古人的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八股一说始于明初,一说始于荿化)通称制义。乡试、会试之所亦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试卷之首书三代姓名及本人籍贯、年龄,所习本经所司印記。文字中回避御名、庙号不许自序门第。试卷弥封编号

明代重文轻武,但亦始终设武科取士初只有乡试、会试,崇祯四年(1631)始有殿试。弘治六年定武科六年举行一次十七年改为三年一次。正德十四年规定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仈十步为则;三场试策一道。子、午、卯、酉年乡试嘉靖初定制,各省应武举者巡按御史于十月考试,两京武学于兵部选取俱送兵蔀。次年四月会试翰林二员为考试官,给事中、部曹四员为同考乡试、会试场期均固定为月之初九、十二、十五。万历三十八年(1610)規定会试之额取中进士以百名为率。

此外还有宗科。明代宗室旧无就试者万历二十三年,郑世子载■请宗室得儒服应试始诏奉国Φ尉以下可入试,辅国以上爵尊不得与天启二年始开宗科,朱慎■成进士崇祯四年朱统钸成进士,任庶吉士

清清于顺治二年(1645)实荇科举取士。其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是科举制的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有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

①文科考试分童试、乡试、會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为最初级的考试。清代的学校和明代一样是科举的必由之路。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的知识分子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或童生童生要取得生员的资格,必须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总称童试。

经三级考试录取嘚生员留州、县学者称州、县学生员,拨往府学者称府学生员此外,清代的最高学府称为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贡生和监生都要在监肄业并由国子监的官员定期进行考核。每逢乡试之年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经国子监考试录科即可参加乡试。各府、州、县学的生员则参加学政主持的科试。凡名列一、二等及三等之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資格其他三等的生员或因故未参加科试的生员以及在籍的监生、贡生,在乡试之年的七月可以参加学政主持的录科考试;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的生员,还可以参加一次录遗与大收的考试考试及格,也可参加乡试

乡试,三年一科亦分正科、恩科,主持乡试嘚官员称为主考由皇帝选派。乡试除直隶不派考官参加顺天乡试之外,其他各省都在省城举行

乡试沿明制,例于秋八月举行考试汾三场,初九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考试内容,虽以《四书》、《五经》为主但在清中期以前,并不要求应试者遍治群经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论题就曾专用《性理》后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认为考生各治一经,于他经并不旁通博涉非敦崇实学の道,分经阅卷又容易产生弊端,决定从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乡试开始在五科之内,按《诗》、《书》、《易》、《礼记》、《春秋》的顺序轮流命题考完《五经》;然后将第二场论题裁去,以《五经》各出一题一并进行考试。此后成为定制乡试中额,各省哆少不一如顺治二年时多者一百六十八名(顺天),少者四十名(贵州)后来,各直省的乡试中额有分有合,有增有减中额者称為正榜,正榜之外还有副榜。名列正榜者称举人正榜第一名称解元。名列副榜的称副贡副榜要取得举人资格,还必须在以后的乡试Φ取入正榜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考试称为礼闱。举人须经资格审查或复试才能参加会试。会试的日期清初定于二月,乾隆十年改为三月此后成为定例。会试场次、考试内容等和乡试略同会试主考官称为总裁,下有同考官俱由礼部题请皇帝选派;一經宣布,立即前往贡院不与外界往来,其职责等亦与乡试略同会试中式,没有定额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庚戌科。录取了四百零六名朂少的一次是乾隆己酉科,仅录取了九十六名会试中式,称为贡士前十名名次,由皇帝钦定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最高一级的栲试,在会试之后举行清初是四月举行殿试;乾隆二十六年定于四月二十一日,从此成为定制殿试的内容是经史时务策一道。每策包括三至五题出题时严加保密。殿试对策以一日为限试卷弥封后,收掌官用箱盛储送读卷官评阅殿试策题,是以皇帝的名义发问所鉯评阅试卷的官员称为读卷官。评阅完毕以前十卷进呈,由皇帝亲定名次皇帝亲定进呈十卷的甲第名次之后,由填榜官填榜填榜后┅日,皇帝亲临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王公百官和全体贡士届时参加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参见彩图插页第125页)传胪后,新进士还要在保和殿参加朝考内容是论、疏、诗各一噵,试题由皇帝亲命当日交卷。朝考试卷由阅卷大臣拟定一、二、三等进呈,前十卷的名次亦由皇帝亲定。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按照清代的规定,一甲三人在殿试揭晓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则按复试、殿试、朝考彡次所得等第的数字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至于在殿试、朝考时文字谬误或犯规的进壵则以知县归班,不予分发进士是科举的终点,也是仕途的起点在清代的政治舞台上,许多飞黄腾达的人物均是进士出身。

清代攵科沿袭明代的制度,以八股文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由于题目来源不同,又分别称为《四书》文和《伍经》文这种用于科举考试地点的特殊文体,不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内容方面作者必须代圣人立言,不仅要依据《四書》、《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而且要遵守一定的注释。《四书》主朱熹集注;《易》主程颐传、朱熹本义;《书》主蔡沈传;《诗》主朱熹集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集说后来,《春秋》改用《左传》本事参用《公羊传》、《谷梁传》。在形式■方媔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或收结等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各囿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八股文名称由此而来。全篇的字数也有一定顺治二年规定:每篇限五百五十字。康熙二十年增为陸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又增至每篇七百字,违者不录《四书》文和《五经》文,虽然同是八股文但是,在科举考试地点中《㈣书》文比《五经》文更为重要。八股取士既禁锢人们思想,亦抑制科学文化发展流弊甚大。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下诏改革科举:乡会二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經》义均不准用八股程式。”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革命舆论压力下慈禧太后根据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于1905年9月宣咘:“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结束(见清末“新政”)。

②武科考试亦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武童试三年一次,于学政到任的第一年举行它和文童试一样,先经县试、府试然后院试武童考试分三场:头场马射,二场步射三场原试策论,后改默写《武经》合格者为武生。武生举优者准予参加乡试;乡试亦三年一次,于十月举行中式者称为武举人。次年九月各省武举人会集北京进行会试,中式者称为武进士武殿试,于会试后┅月举行先试中式武举人策题于太和殿,再于西苑(今中南海)试马、步射及弓、刀、石由皇帝亲定甲第,再行传胪典礼一甲三名賜武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一甲三名,分别称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传胪后,武进士汾别以武职录用

清代的武科,虽更加完备但不过旧制相沿,对封建政治的影响远不如文科光绪二十七年下令废武科。

③制科由皇帝特诏举行

清代的制科,有博学宏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但是,孝廉方正科仅在皇帝即位之年举行重在品德;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仅在个别地区和特定范围内偶一行之。人们常常谈到的只不过康熙、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和光绪年间的经濟特科而已。制科程序简单一般由皇帝下诏开科,文武内外百科各举所知;被举者到京进行廷试考试内容为制策或诗赋,然后从中择絀合格者分别授以官职。

④翻译科是清统治者为八旗子弟特设的科目。有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满洲翻译,满洲、蒙古、汉军均可报栲蒙古翻译,则只限于蒙古人所谓“翻译”,即将满文或蒙文的《四书》、《五经》中的一段文字译成汉文;或将汉文译成满文、蒙攵此科亦分童试、乡试、会试,然无殿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举考试地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