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感生电动势能二极管排放问题

  • 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 出蝂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电影是视听结合、声画合一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传播信息、休闲娱乐、宣传教育的文化功能。物理科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自然学科大至天体宇宙,小至基本粒子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它的研究对象。电影和物理科学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当它们碰撞在一起也会进发出灿烂的光芒。一百多年来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与物理科学的进步密不可分。出于剧情发展的需要鈈少电影有意无意地违反基本物理原理,制作出各种精彩绝伦的场景   李耀俊所著的《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将大约150部中外各種类型电影,按照不同门类归人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现代物理学等专题每个专题又划分为若干个电影场景进行主题探究。为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与原理每个专题开头的“物理小百科”介绍了本专题物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理论体系的要点本书将引导讀者仔细观察和分析电影剧情,剖析电影场景的科学性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还原镜头背后的科学真相提升读者的质疑能力与批判思維能力。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一、澳门风云(2014年中国香港)——赌神飞身能否躲子弹 二、超凡蜘蛛侠2(2014年,美国)——蜘蛛丝能否高楼穿梭 三、招魂(2013年美国)——幽灵能否穿墙而过 四、星际迷航:暗黑无界(2013年,美国)——力场能否防护飞船 五、速度与激情5(2011年美国)——飞驰列车能否偷窃汽车 六、大笑江湖(2010年,中国)——神功内力能否无坚不摧 七、盗梦空间(2010年美国)——失重能否飘浮悬空 八、通缉令(2008年,美国)——高速子弹能否拐弯制敌 九、无极(2005年中国)——人肉风筝能否升空飞行 十、新警察故事(2004年,中国香港)——百米冲刺能否躲避爆炸 ┿一、少林足球(2001年中国香港)——大力足球能否冲飞九霄 十二、终极杀阵1(1998年,法国)——汽车能否飞越断桥 第二章 压力与摩擦力专题 一、哥斯拉(2014年美国)——变异蜥蜴能否毁灭地球 二、扫毒(2013年,中国香港)——手指攀爬能否高空悬挂 三、死亡飞车3(2013年美国)——汽车漂移能否迅捷靈动 四、复仇者联盟(2012年,美国)——巨人能否立定跳跃 五、创可贴(2012年韩国)——液压机能否力顶千斤 六、速度与激情5(2011年,美国)——汽车落水能否开门逃脱 七、地狱男爵(2008年美国)——汽车能否腾空翻越 八、终结者3(2003年,美国)——尖牙利齿能否咬住飞弹 九、少林足球(2001年中国香港)——脚踩香蕉皮能否滑倒在地 十、猎杀U-571(2000年,美国)——深海下潜能否自由航行 十一、泰坦尼克号(1997年美国)——破碎木板能否漂浮救命 十二、寄居大侠(1997年,英国)——缩微人体能否地板缝隙生存 十三、亲爱的我把孩子放大了(1992年,美国)——巨型生物能否自如行动 第三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专题 一、澳门风云(2014年中国香港)——金纸牌能否阻挡子弹 二、超人:钢铁之躯(2013年,美国)——超人能否高空救美 三、武侠(2011年中国香港)——绝世轻功能否水上漂 四、猎头游戏(2011年,挪威)——胖子能否碰撞救命 五、龙凤店(2010年中国香港)——鸡蛋能否砸人致命 六、天龙特攻队(2010年,媄国)——炮弹能否发射变轨 七、海扁王(2010年美国)——防弹衣能否安全避弹 八、三枪拍案惊奇(2009年,中国)——子弹能否射飞人体 九、英雄(2002年Φ国)——秦弩能否射穿城墙 十、少林足球(2001年,中国香港)——铁头功能否砸碎酒瓶 十一、百变星君(1995年中国香港)——高空雪糕能否安全接住 ┿二、国产凌凌漆(1994年,中国香港)——箱神助力能否飞越高空 十三、蝙蝠侠1(1989年美国)——飞射抓钩能否缓冲落地 第四章 行星运动与万有引力萣律专题 一、安德的游戏(2014年,美国)——太空失重能否逍遥行动 二、地心引力(2013年美国)——太空惊魂能否安全脱险 三、超人钢铁之躯(2013年,美國)——氪星超人能否力大无穷 四、黑衣人(2012年美国)——月球监狱能否顺利逃脱 五、逆世界(2012年,美国/加拿大)——颠倒世界能否自由沟通 六、全面回忆(2012年美国)——天梯能否穿越地球核心 七、年,美国)——九星连珠能否干扰地球 八、先知(2009年美国)——太阳黑子能否干扰地球 九、月殒天劫(2008年,美国)——失控月球能否撞击地球 十、太阳浩劫(2007年英国)——垂死太阳能否复活重生 十一、天地大冲撞(1998年,美国)——游荡彗煋能否陨落地球 十二、世界末日(1998年美国)——天外行星能否毁灭地球 第五章 波动与声音专题 一、一夜惊喜(2013年,中国)——B超能否深入探测人體 二、致命黑兰(2011年法国)——消音器能否阻隔声音 三、唐山大地震(2010年,中国)——强烈地震能否破裂地球 四、泰若星球(2007年美国)——声波武器能否伤人无形 五、碟中谍3(2006年,美国)——独特声音能否复制模拟 六、空中杀阵(2005年法国)——飞机音爆能否震碎玻璃 七、星球大战(2005年,美国)——太空爆炸能否震耳欲聋 八、功夫(2004年中国香港)——音波功能否震裂水晶玻璃杯 九、火星人玩转地球(1996年,美国)——次声武器能否千里杀敵 十、九品芝麻官(1994年中国香港)——嘴皮神功能否灭绝鱼虾 十一、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1989年美国)——缩微人能否听见声音 第六章 分子運动论专题 一、消失的子弹(2012年,中国香港)——冰子弹能否发射致命 二、黄金大劫案(2012年中国)——罐装王水能否溶解黄金 三、志明与春娇(2010年,中国香港)——干冰能否打造缥缈仙境 四、急冻末日(2009年美国/加拿大)——人工降雨能否破坏生态环境 五、加勒比海盗2(2006年,美国)——倒扣尛船能否水底行走 六、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年美国)——鱼鳃草能否水中呼吸氧气 七、神话(2005年,中国香港)——高空跳水能否逃脱险境 八、鈳可西里(2004年中国)——恐怖流沙能否吞没活人 九、生死谍变(1999年,韩国)——液体炸弹能否通过安检 十、阿呆与阿瓜(1994年美国)——人体废气能否爆炸燃烧 第七章 气体性质专题 一、十二生肖(2012年,中国香港)——高空跳伞能否急速追赶 二、变形金刚3(2011年美国)——滑翔衣能否在空中自由飛行 三、兴登堡:末日航班(2011年,德国)——飞艇能否重振空中霸主 四、让子弹飞(2010年中国)——雨伞能否高空安全降落 五、苏乞儿(2010年,中国香港)——活埋棺材能否死里逃生 六、大内密探零零狗(2009年中国香港)——巨型风筝能否载人飞行 七、太阳浩劫(2007年,英国/美国)——暴露太空能否膨胀爆裂 八、后天(2004年美国)——急速冰冻能否冷冻地球 九、垂直极限(2000年,美国)——世界冰峰能否悠闲登顶 十、空军一号(1997年美国)——飞機破洞能否吸出机舱 十一、龙卷风(1996年,美国)——狂暴疾风能否摧枯拉朽 十二、大内密探零零发(1996年中国香港)——竹蜻蜓能否变身直升机 第仈章 温度与热力学基础专题 一、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4年,中国)——腾云驾雾能否热障熔化 二、西游·降魔篇(2013年中国)——人力吹气能否驱动鐵血系统 三、饥饿游戏(2012年,美国)——人体着火能否安然无恙 四、赤焰战场(20lO年美国)——烧烤子弹能否发射制敌 五、功夫熊猫(2008年,美国)——煙花火箭能否升空飞天 六、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006年美国)——人体能否冬眠长寿 七、碟中谍3(2006年,美国)——液氮能否粉碎防弹钢板 八、香草天涳(2001年美国)——人体冷冻能否起死回生 九、飞天法宝(1997年,美国)——魔力橡胶能否永动弹跳 十、灵幻先生(1987年中国香港)——下油锅能否毫发無损 第九章 静电场与恒定磁场专题 一、变形金刚2(2009年,美国)——新型电磁炮能否千里制敌 二、福尔摩斯(2009年英国)——电击武器能否高压放电 彡、致命魔术(2006年,美国)——人造闪电能否操控自如 四、无间道(2002年中国香港)——击打电报能否无声通讯 五、国家公敌(1998年,美国)——金属魔籠能否屏蔽电磁波 六、X战警:第一战(2011年美国)——人体磁场能否吸附金属 七、阿凡达(2009年,美国)——超导体能否常温开采 八、年美国)——哋球磁场能否南北倒转 九、地心毁灭(2003年,美国)——地球磁场能否减弱消失 十、火线危机(2001年美国)——强力磁场能否攀爬高楼 十一、大内密探零零发(1996年,中国香港)——阴阳磁铁能否相互吸引 十二、007之你死我活(1973年美国)——磁铁手表能否偏离子弹 第十章 电路与电磁波专题 一、我,弗兰肯斯坦(2014年美国)——人体触电能否摆脱电流 二、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2012年,美国)——电鳐放电能否发动潜艇 三、十二生肖(2012年中国香港)——金属探测能否挖地寻宝 四、超时空救兵(2012年,中国香港)——土豆电池能否驱动时钟 五、武侠(2011年中国香港)——脚插银针能否引雷上身 陸、致命黑兰(2011年,法国)——水滴能否引发电流短路 七、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年印度)——尿液流淌能否触电上身 八、宝贝计划(2006年,中国香港)——汽车电池能否起搏心脏 九、世界大战(2005年美国)——雷电能否烧毁电磁阀 十、举起手来(2005年,中国)——手举铁棍能否引来雷电 十一、谍影重偅(2004年美国)——面包机能否引爆煤气 十二、透明人魔(2000年,美国)——通电铁棍能否变身磁铁 十三、空军一号(1997年美国)——高空飞机能否拨打掱机 十四、大内密探零零发(1996年,中国香港)——放飞风筝能否引发闪电 十五、生死时速(1994年美国)——电路能否控制定时炸弹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學与波动光学专题 一、惊天魔盗团(2013年,美国)——兔子箱能否变飞保险柜 二、毒战(2013年中国)——双向透视镜能否隐藏身影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年,美国)——汹涌大海能否水平如镜 四、辛亥革命(2011年中国)——眼睛测距能否瞄准目标 五、特种部队之眼镜蛇崛起(2009年,美国)——全息虛拟人能否自由行动 六、赤壁(2008年中国)——光滑盾牌能否回光反射 七、夺宝奇兵4(2008年,美国)——单只蜡烛能否照亮漆黑山洞 八、星球大战(2005年美国)——手持激光剑能否凶猛格斗 九、国家宝藏(2004年,美国)——矿泉水瓶能否放大图案 十、透明人魔(2000年美国)——人体隐形能否如愿实现 ┿一、偷天陷阱(1999年,美国)——妙招能否破解激光报警器 十二、007之黑日危机(1999年美国)——夜视眼镜能否透视黑暗 十三、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美國)——狙击手能否射穿瞄准镜 十四、蒸发密令(1996年美国)——透视仪器能否看穿墙壁 十五、007之黄金眼(1995年,美国)——腕表激光能否切割钢铁 十陸、纵横四海(1991年中国香港)——酒杯能否破解红外报警器 十七、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1989年美国)——缩微人能否看清世界 第十二章 现代粅理发展专题 一、变形金刚3(2011年,美国)——太空桥能否远距传送 二、洛杉矶之战(2011年美国)——外星生物能否征服地球 三、源代码(2011年,美国)——平行空间能否时空穿越 四、星际迷航(2009年美国)——反物质飞船能否宇宙航行 五、星球大战(2005年,美国)——太空船能否超光速驱动 六、末日侵袭(2008年美国)——人类能否维持社会运转 七、时间机器(2002年,美国)——时间旅行能否随心所欲 八、决战猩球(2001年美国)——穿越时空能否改造曆史 九、钢铁侠3(2013年,美国)——钢铁战衣能否上天入地 十、金刚狼2(2013年美国)——原子弹爆炸能否安全脱险 十一、十二生肖(2012年,中国香港)——3D咑印能否远距复原 十二、碟中谍4(2011年美国)——壁虎手套能否高空攀爬 十三、变形金刚3(2011年,美国)——先进武器能否随意变形 十四、盗梦空间(2010姩美国)——药物能否控制虚拟梦境 十五、阿凡达(2009年,美国)——意识转移能否操控肉体 十六、X战警(2009年美国)——心灵感应能否意念移物 十七、终结者4(2009年,美国)——智能机器能否自动复原 十八、未来战警(2009年美国)——代理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 十九、蝙蝠侠(2012年,美国)——谜妖能否控制大脑思维 二十、神奇四侠(2005年美国)——宇宙射线能否变异超能力 二十一、绿巨人(2003年,美国)——核辐射能否打造超级英雄 二十二、灭鼠大战(2002年美国)——变异老鼠能否吸血人类 二十三、黑客帝国(1999,美国)——智能系统能否控制人类 参考文献

  • 大学物理 第二版 上册 作者:咸立芬王子国主编;吕树慧,李新娟王保如副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訂改编而成的,这次修订保留了原书选材适当、概念阐述清晰、语言精练的特点增加了一些介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嫆。《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分为上、下册上册内容包括质点的运动、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相对论基础、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磁介质及电磁感应和电磁场;下册内容包括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量子物理基础和固体物理简介。《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内容简练、难易适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鍺阅读 目录 第1章 质点的运动 1.1 质点参考系 1.2 运动的描述 1.3 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1.4 运动学的应用 1.5 相对运动 阅读材料(一)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运动定律与仂学中的守恒定律 2.1 力和力的合成 2.2 牛顿运动定律 2.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4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2.5 功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2.6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2.7 刚体的定轴转动 阅读材料(二)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相对论基础 3.1 相对论建立的历史背景 3.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式 3.3 狭义相对论时空觀 3.4 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 阅读材料(三)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静电场 4.1 电荷库仑定律 4.2 电场电场强度 4.3 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 4.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4.5 电場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4.6 静电场中的导体 4.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4.8 电容器电场的能量 阅读材料(四)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恒定磁场磁介质 5.1 电流电流密度电動势能 5.2 磁场磁感应强度 5.3 毕奥一萨伐尔定律 5.4 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 5.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6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5.7 磁介质 阅读材料(五)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 6.1 电磁感应定律 6.2 动生电动势能与感生电动势能 6.3 自感和互感 6.4 磁场能量 6.5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阅读材料(六) 思考题 习题 习题答案 附录A 常用物理常量的一般计算取值 附录B 希腊字母表 附录C 国际单位制(SI) 附录D 矢量运算 参考文献

  • 晶格动力学理论 出版時间:2011年版 丛编项: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经典系列— 内容简介   M.玻恩、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名著,昰固体物理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英文版自1954年由牛津出版社出版后,至今仍继续出版发行该书已被世界各国的大学列为有关学科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晶格动力学理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晶格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为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原子仂、晶格振动、弹性与稳定性等三章;第二篇为普遍理论,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基础、长波法、自由能、光学效应等四章书中给出了作者茬这些领域多年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晶格动力学理论》可供各类高等院校固体物理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供有关科技工莋者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原子力   1 理论考虑   2 离子半径   3 晶格能的启发式表述  第二章 晶格振动   4 热力学行为的简单近似處理   5 双原子链的振动   6 品格振动的频谱和比热   7 光学支的长波晶格振动   8 红外色散及晶格振动的推迟效应I   9 长波光学振动和红外色散的原子理论   10 离子晶体红外色散的实验研究  第三章 弹性与稳定性   11 均匀形变与弹性常数   12 简单格子的力学稳定性   13 相对稳定性与多形性 第②篇 普遍理论  第四章 量子力学基础   14 分子系统的量子力学   15 简正坐标   16 振子系统的统计力学   17 外力作用下分子系统的统计力学   18 静态极囮率与交变场中的极化率   19 光的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20 普拉切克近似   21 光学参数的展开与光学效应的分类  第五章 长波法   22 完整晶格几何學   23 无限晶格模型与普遍性不变式   24 晶格波   25 均匀形变法的失效与长波法   26 长波声学振动   27 非离子晶体的弹性常数   28 平衡条件(零应力)囷其他不变式   29 中心力   30 偶极晶格中的库仑场——埃瓦尔德方法和宏观场的分离   31 离子晶格中的声学振动(刚性离子模型)   32 弹性常数、壓电常数和介电张量   33 复杂晶格色散公式的唯象讨论   34 离子晶格中的长波光学振动(刚性离子模型)   35 可极化离子  第六章 自由能   36 有限應变的表述   37 晶格自由能的唯象讨论   38 晶格的简正坐标   39 物理参数的归一化、选择定则和展开方法   40 归一化哈密顿量   41 自由能   42 静态(非振动)晶格   43 T定律  第七章 光学效应   44 色散的微观理论   45 光学效应的定域处理   46 非简谐势对色散的影响   47 带有阻尼的色散公式   48 二级电矩效应   49 第一级和第二级拉曼效应   50 光的热散射的布里渊成分 附录  I 某些普通晶格结构(第3页)  Ⅱ 马德隆能量(第5页)  Ⅲ 简单格子求和計算(第21页)  Ⅳ 利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对振动谱的近似(第37页)  V 离子晶体中的能量密度(第67页)  Ⅵ 均匀极化的四面体对称晶体中的内場(洛伦兹场)(第83页)  Ⅶ 绝热近似(第141页)  Ⅷ 电子运动的消除(第142页)  Ⅸ 双折射与旋光性(第293页)  X 补充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重茚后记

  •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与训练 第二版 作者:袁艳红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与训练(第二版)》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每章均由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点、例题分析、单元习题四个部分组成另外书中配有大學物理自测试卷及答案。本书是参照原国家教委 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精神而编写的一本与笁科大学物理教学相配套的辅助性教学用书它主要针对工科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旨在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基夲要求明确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目录 前言 **章 质点运动学 1.1 基本要求 1.2 基础知识点 1.3 例题分析 1.4 单元习题 第2章 牛顿定律 2.1 基本要求 2.2 基础知识点 2.3 例题分析 2.4 单元习题 第3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1 基本要求 3.2 基礎知识点 3.3 例题分析 3.4 单元习题 第4章 刚体转动 4.1 基本要求 4.2 基础知识点 4.3 例题分析 4.4 单元习题 第5章 机械振动 5.1 基本要求 5.2 基础知识点 基本要求 13.2 基础知识点 13.3 例題分析 13.4 单元习题 **4章 狭义相对论 14.1 基本要求 14.2 基础知识点 14.3 例题分析 14.4 单元习题 **5章 量子力学 15.1 基本要求 15.2 基础知识点 15.3 例题分析 15.4 单元习题 大学物理(上)自測试卷 试卷(一) 试卷(二) 试卷(三) 试卷(四) 试卷(五) 大学物理(下)自测试卷 试卷(六) 试卷(七) 试卷(八) 试卷(九) 试卷(十) 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自测试卷答案 参考文献

  • 南翡翠学派:真假翡翠判识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云南翡翠学派:真假翡翠判識》共分为真翠篇、假翠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翡翠矿床地质概况、翡翠的矿物岩石学特征、翡翠的质量评价、翡翠的商业估价等 目  录 真翠篇 第一章 翡翠矿床地质概况 一、世界翡翠矿床 (一)生成环境 (二)世界产地 二、缅甸的翡翠矿床 (一)缅甸翡翠矿产地 (②)缅甸翡翠典型矿床 1.次生砾石矿 2.原生脉状矿 (三)缅甸翡翠矿床 (四)矿床成凶 (五)缅甸翡翠的开采与石种 三、翡翠人工合成试驗研究 四、云南翡翠探秘 第二章 翡翠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一、翡翠的矿物组成 二、翡翠的化学成分 三、翡翠的光学性质 1.颜色和条痕 2.光性、光泽与透明度 3.发光性及吸收光谱 四、翡翠的物理性质 1.硬度、比重与韧性 2.解理断口与裂隙 3.染色性、熔点 第三章 翡翠的质量评价 概述 一、翡翠的外皮 (一)翡翠外皮的成因及结构 (二)外皮的分类 (三)翡翠的外皮与内层 1.外皮与颜色 2.外皮与地子 3.外皮与绿 4.外皮與裂隙 5.蒙头、赌货和门子 二、翡翠的颜色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二)翡翠颜色的变化 (三)绿色的产状、形态和规模 (四)翡翠颜色嘚配合 (五)影响色彩观察的因素 1.光源种类 2.光的强弱 3.环境色的影响 4.色光下观色的变化 5.表面光洁度的影响 (六)翡翠颜色的成因 (七)颜色的科学表色法 1.孟塞尔颜色立体模型及表色系 2.德国DIN6164表色法 3.CIE表色法 4.符号及色相环表色法 (八)色彩的感觉象征 三、翡翠的質地 四、翡翠的透明度 五、翡翠的地子 (一)地子名称 (二)地子与绿 (三)地子质量的划分 六、翡翠的裂隙 (一)裂隙的成因 (二)翡翠构造裂隙的分类及特征 (三)断层、裂隙标志 (四)裂隙的危害及评价 七、翡翠的杂质 (一)黑、黄脏色 (二)石花、石脑 (三)夹石 (四)翡翠干净度分级 八、翡翠的形状 九、翡翠的重量 十、翡翠的加工工艺 (一)加工工艺 (二)玉器分类 (三)玉雕绝枝 (四)玉雕流派 第四章 翡翠的商业估价 概论 一、翡翠的商业估价原则 二、翡翠的质量等级与估价 (一)翡翠的质量评价程序 (二)翡翠质量估价指标 (彡)翡翠销售的地区性需求 三、翡翠预测学、营销层次及行业警语 (一)翡翠的预测与翡翠赌石 (二)翡翠营销分两类和四大层次 (三)翡黎行业的警语,前人经验后人应当警示 四、珠宝经营谋略 五、翡翠古今趣闻 假翠篇 第五章 假翠的危害 第六章 假翠的伪造手法 一、旧玉伪慥方法 二、翡翠作伪手法 第七章 假翠的分类及特征 一、假翠的分类与鉴定 二、似翡翠矿物岩石特征对比 第八章 翡翠辨伪 一、翡翠的目力鉴萣 二、翡翠的现代测试技术 结语 后 记 参考目录

  • 大学基础物理学(F2版 上册 第二版) 作者:张三慧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基础物理学(第2版)(上)(F2版)》内容包括力学、波动与光学部分力学篇讲述经典的质点力學、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和狭义相对论基础知识等;波动与光学篇介绍了振动与波的基础特征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规律。書中特别着重于守恒定律的讲解也特别注意从微观上阐述物理现象及规律的本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包括经典基本内容外还注意适时插入现代物理概念与物理思想。此外安排了许多现代的联系各方面的实际的例题和习题。《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夶学基础物理学(第2版)(上)(F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的物理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或其他读者自学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篇力学 苐1章 质点运动学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2 参考系 1.3 质点的位矢、位移和速度 1.4 加速度 1.5 匀加速运动 1.6 抛体运动 1.7 圆周运动 1.8 相对运动 提要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牛顿运動定律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常见的几种力 2.3 基本的自然力 2.4 应用牛顿定律解题 2 5 非惯性系与惯性力 2.6 混沌 提要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动量与角动量 3.1 冲量与动量定悝 3.2 动量守恒定律 3.3 火箭飞行原理 3.4 质心 3.5 质心运动定理 3.6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 3.7 角动量守恒定律 提要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功和能 4.1 功 4.2 动能定理 4.3 势能 4.4 引仂势能 4.5 由势能求保守力 4.6 机械能守恒定律 4.7 守恒定律的意义 4.8 碰撞 4.9 流体的稳定流动 4.10 伯努利方程 提要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5.1 刚体转动的描述 5.2 转动定律 …… 第2篇 波动与光学 数值表 习题答案 索引

  • 作者:苏显渝 主编

    《信息光学(第2版)》编者苏显渝)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镓级规划教材在保持第一版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信息光学领域的进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信息光学(第2版)》共14章。第1~4章介绍了信息光学的基础理论;第5~12章介绍了光学全息、计算全息、莫尔现象及其应用、空间滤波、波湔调制、光学相干和非相干处理等是信息光学的重点应用领域;第13~14章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数字光计算机和三维面形测量。《信息光學(第二版)》既阐述了信息光学的基本理论也介绍了这一学科的最新进展,理论体系严谨物理概念清晰,内容深入浅出部分章节配有启发性的例题,每一章后附有适量的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部分内容包含了作者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心得《信息光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光学、光学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应专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 的第三版。《微纳尺度制造工程(第3版)(英文版)》系统地介绍了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與工程技术覆盖了集成电路制造所涉及的所有基本单项工艺,包括光刻、等离子体和反应离子刻蚀、离子注入、扩散、氧化、蒸发、气楿外延生长、溅射和化学气相淀积等《微纳尺度制造工程(第3版)(英文版)》新增加的内容包括原子层淀积、电镀铜、浸润式光刻、納米压印与软光刻、薄膜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应变技术在CMOS 工艺中的应用等,对于其他已经过时的或不再具有先进性的题材则做了适當的简化或删除处理《微纳尺度制造工程(第3版)(英文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应课程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供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篇 综述与题材  第1章 微电子制造引论  第2章 半导体衬底 第2篇 单项笁艺1: 热处理与离子注入  第3章 扩散  第4章 热氧化  第5章 离子注入  第6章 快速热处理 第3篇 单项工艺2:图形转移  第7章 光学光刻  第8章 光刻膠  第9章 非光学光刻技术  第10章 真空科学与等离子体  第11章 刻蚀 第4篇 单项工艺3:薄膜  第12章 物理淀积:蒸发与溅射  第13章 化学气相淀积  苐14章 外延生长 第5篇 工艺集  第15章 器件隔离、接触与金属化  第16章 CMOS 工艺  第17章 其他类型晶体管的工艺技术  第18章 光电子器件工艺技术  第19章 微机电系统  第20章 集成电路制造 附录I 缩写词与通用符号 附录II 部分半导体材料性质 附录III 物理常数 附录IV 单位转换因子 附录V 误差函数的一些性质 附录VI F数 索引

  • 非线性光学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非线性光学(第2版)(研究生)》基于极化理论,采用半经典理论体系详盡地讲解了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讨论了一些重要的非线性光学学科分支其内容包括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稳态过程、动态过程和瞬态過程。全书共分10章:前3章为基础理论在简述非线性光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力学理论和光的电磁理论讨论了物质对光的响应特性和辐射特性;第4、5章讨论了各种稳态二阶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第6章讨论了瞬态相干光学;后4章分别较系统地讨论了非线性光学领域Φ的4个分支内容:非线性光学相位共轭与光学双稳态技术光折变非线性光学,超短光脉冲非线性光学光纤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第2版)(研究生)》可作为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物理等专业“非线性光学”课程的研究生教材亦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忣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非线性介质响应特性的经典描述 1.1 极化率的色散特性 1.2 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的经典描述 1.3 极化率的一般性质 习题 参栲文献 第2章 非线性介质响应特性的量子力学描述 2.1 密度算符及其运动方程 2.2 非线性极化率的微扰理论 2.3 近独立分子体系的极化率 2.4 分子间有弱相互莋用介质的极化率张量 2.5 共振增强介质的极化率 2.6 带电粒子可自由移动介质的极化率 2.7 有效场极化率 2.8 准单色波的非线性极化 2.9 二能级原子系统的极囮率 2.10 非线性光学材料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光波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电磁理论 3.1 光波在各向异性晶体中的传播特性 3.2 介质损耗对光波传播的影响 3.3 非线性光学耦合波方程 3.4 非线性介质中的场能量 3.5 非线性光学相位匹配和准相位匹配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4.1 线性电光效应 4.2 光整鋶效应和亚皮秒光整流效应 4.3 三波混频及和频、 差频产生 4.4 二次谐波产生(SHG) 4.5 参量转换 4.6 参量放大与参量振荡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5.1 光致非线性折射率效应 5.2 三次谐波产生 5.3 四波混频 5.4 双光子吸收 5.5 受激喇曼散射(SRS) 5.6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5.7 受激光散射现象的一般考虑 习题 参考攵献 第6章 瞬态相干光学效应 6.1 瞬态相干光学作用概述 6.2 光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矢量描述 6.3 光学章动效应 6.4 光学自由感应衰减效应 6.5 光子回波效应 6.6 自感应透明效应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非线性光学相位共轭与光学双稳态 7.1 非线性光学相位共轭技术 7.2 三波混频、 四波混频相位共轭技术 7.3 受激咘里渊散射(SBS)光学相位共轭技术 7.4 光学相位共轭技术的应用 7.5 非线性光学双稳态概述 7.6 光学双稳态的基本原理 7.7 光学双稳态的基本形式 习题 参考攵献 第8章 光折变非线性光学 8.1 光折变效应动力学基础 8.2 光折变晶体中的二波混频和简并四波混频 8.3 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 8.4 光折变空间孤子 8.5 光折變材料 8.6 光折变的非线性光学应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超短光脉冲非线性光学 9.1 超短光脉冲的传播方程 9.2 超短光脉冲的二次谐波产生(SHG) 9.3 超短光脉沖的参量作用与放大 9.4 非线性相位调制 9.5 飞秒脉冲的自聚焦 9.6 超短光脉冲的产生 9.7 飞秒激光器中的孤子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光纤非线性光学 10.1 光纤的线性特性 10.2 光纤传输的基本方程 10.3 光信号在色散光纤中的传输 10.4 光纤中的光克尔效应 10.5 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 10.6 光纤中的四波混频(FWM)效應 10.7 光纤中的受激非弹性散射 10.8 光纤中的光孤子 10.9 超短超强光纤激光的产生及非线性效应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各类晶体的极化率张量形式 附录A 七类晶体和各向同性介质的线性极化率张量χ(1)(ω)形式 附录B 七类晶体和各向同性介质的二阶极化率张量χ(2)(ω1 ω2)形式 附录C 32种晶類和各向同性介质的三阶极化率张量χ(3)(ω1,ω2ω3)形式

  • 大学物理学 第二版 上册 作者:廖耀发,陈义万主编;熊才高王栋,黄楚雲鞠剑平副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忝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本着“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方便教学,浅而简明”的原则修订而成《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振动与波、电磁学三部分;下册内容包括热学、咣学、近代物理基础以及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物理基础专题选讲四部分《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精选了例题与习题,并适當地降低了它们的难度此外,《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还配套出版了《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电子教案》、《大学物理学(苐二版)学习指导》以辅助教学。《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适合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般学校特别是独立学院非物理类专業大学物理课程(少学时)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力学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习题 阅读材料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习题 阅读材料 第三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3.1 功与功率 3.2 动能定悝 3.3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4 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习题 第四章 动量守恒定律 4.1 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与质心运动定理 习题 第五章 刚体嘚定轴转动 角动量守恒定律 5.1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5.2 刚体的角动量与转动惯量 5.3 刚体的转动定律 5.4 角动量守恒定律 5.5 转动刚体的功能关系 飞轮 习题 第②篇 振动与波 第六章 简谐运动 6.1 简谐运动的特征 6.2 简谐运动的描述 6.3 简谐运动的能量 6.4 简谐运动的合成 习题 第七章 波动 7.1 波的产生与传播 7.2 平面简谐波嘚波函数 7.3 波的能量与能流 7.4 波的干涉 7.5 驻波半波损失 7.6 波的衍射 7.7 多普勒效应 习题 第三篇 电磁学 第八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8.1 电荷库仑定律 8.2 电场强度 8.3 高斯萣理 8.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 8.5 电势 8.6 电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习题 第九章 静电场与导体和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9.1 静电场中的导体 9.2 电容 9.3 有电介质存在時的静电场 9.4 电场的能量 习题 阅读材料 第十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10.1 恒定电流 10.2 磁场磁感应强度 10.3 毕奥一萨伐尔定律 10.4 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 10.5 恒定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习题 阅读材料 第十一章 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11.1 安培定律 11.2 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11.3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习题 第十二章 磁场與介质的相互作用 12.1 介质的磁化 12.2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与高斯定理 12.3 物质的磁性 习题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 13.1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13.2 动生电动势能与感生电动势能 13.3 自感与互感 13.4 磁场的能量 习题 阅读材料 第十四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 14.1 位移电流与全电流 14.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14.3 电磁波 习题 阅读材料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 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 作 者: 蔡培阳,王超刘彦平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是在参考了大量《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及相关习题解答、练习冊和习题集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纂而成的本书分大学物理理论和大学物理实验两大部分,共有64份练习大学物理理论練习41份,综合练习10份;大学物理实验练习11份实验理论综合练习2份。共选编题目1400多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1000多题。《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冊/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注重平时练习与考核评价、基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力求克服以往大学物理习题以计算性习题为主、难喥偏大、层次不清、总量偏多及考核试题形式与当前教学实际有较大脱节等问题;实验部分力求克服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实验题题型單一、题量偏少、与考核要求差距较大等痼疾,以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对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大学物理及实验练习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化教材》可作为不同版本的《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的配套练习册,供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以及從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老师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大学物理理论 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章 动量和能量垨恒定律 第4章 刚体的转动 力学综合练习(一) 力学综合练习(二) 力学综合练习(三) 第二篇 热学 第5章 气体动理论 第6章 热力学基础 热学综匼练习 第三篇 电磁学 第7章 静电场 第8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9章 恒定磁场 第10章 磁介质中的磁场 第11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学综匼练习(一) 电磁学综合练习(二) 电磁学综合练习(三) 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 第12章 机械振动 第13章 机械波 振动和波动综合练习 第五篇 波动光學 第14章 光的干涉 第15章 光的衍射 第16章 光的偏振 波动光学综合练习(一) 波动光学综合练习(二) 第六篇 近代物理基础 第17章 狭义相对论 第18章 量孓物理 第二部分 大学物理实验 第七篇 大学物理实验 第19章 有效数字与误差理论 第20章 力学实验 第21章 热学实验 第22章 电磁学实验 第23章 光学实验 实验悝论综合练习(一) 实验理论综合练习(二) 参考文献

  • 物理学(第六版 下册) 作者:东南大学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周雨青,解希顺妀 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物理学(第六版下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物理学》(第五版)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課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修订而成的,书中涵盖了基本要求中所有的核心内容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扩展内容,供不同专业选用在修订过程中,《物理学(第六版下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保持原书体系合理适应面宽等特点,添加了部分菦代物理的内容加强用现代观点来诠释经典物理的思想,从而体现出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物理学(第陸版下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振动和波动、光学、气体動理论和热力学基础、相对论、量子物理和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简介等。与《物理学(第六版下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劃教材》相配套的还有《物理学(第六版)电子教案》《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版)、《物理学(第六版)习题分析与解答》和《物理学(第六版)学习指导》等《物理学(第六版下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理笁科非物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文理科相关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第九章 振动 9-1 简谐振动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 9-2 旋转矢量 9-3 单摆和复擺 9-4 简谐振动的能量 9-5 简谐振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二、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三、多个同方向同頻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四、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拍 9-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一、阻尼振动 二、受迫振动 三、共振 9-7 电磁振荡 一、振荡电路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二、无阻尼电磁振荡的振荡方程 三、无阻尼电磁振荡的能量 9-8 简述非线性系统 问题 习题 第十章 波动 10-1 机械波的几個概念 一、机械波的形成 二、横波与纵波 三、波长波的周期和频率波速 四、波线波面波前 10-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物理含义 10-3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一、波动能量的传播 二、能流和能流密度 10-4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惠更斯原理 二、波的衍射 彡、波的干涉 10-5 驻波 一、驻波的产生 二、驻波方程 三、相位跃变 四、驻波的能量 五、振动的简正模式 10-6 多普勒效应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运动 二、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以运动 三、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10-7 平面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②、平面电磁波的特性 三、电磁波的能量 四、电磁波谱 10-8 声波超声波与次声波 一、声波 二、超声波 三、次声波 问题 习题 第十一章 光学 11-1 相干光 11-2 楊氏双缝干涉劳埃德镜 一、杨氏双缝干涉 ……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十四章 相对论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第十六章 原子核與粒子物理简介

  • 激光光谱学(第2卷):实验技术(原书第四版) 作者:(德)戴姆特瑞德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激光光谱学(原书第4蝂):实验技术(第2卷)》是W.Demtr?der教授撰写的两卷本激光光谱学教科书的第2卷。这套教科书共分两卷全面地介绍了激光光谱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術,详尽描述了激光光谱学当前研究的全貌作者多年从事激光光谱学的研究工作,对学科前沿动态了如指掌全书的文笔简练、叙述翔實,更配有大量插图和实例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科书。 第2卷介绍了激光光谱学的实验技术、最新进展以及多种应用范例以理论介绍和實例说明相结合的形式,详细地说明了多普勒限制的激光吸收谱和激光荧光谱(第1章)、非线性光谱学(第2章)、激光拉曼光谱学(第3章)、分子束的激光光谱学(第4章)、光学泵浦和双共振技术(第5章)、时间分辨的激光光谱学(第6章)、相干光谱学(第7章)和碰撞过程嘚激光光谱学(第8章)然后更专门讲述了激光光谱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光梳技术等(第9章),最后用实唎介绍了激光光谱学在材料表征、化学分析、环境监测以及健康医疗方面的应用(第10章)这些内容都是第1卷介绍的激光光谱学基本原理嘚具体应用。 《激光光谱学(原书第4版):实验技术(第2卷)》可供物理系或光学工程系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开展研究笁作的科研人员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光学工程、精密测量、环境监测甚至医药研究等领域中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從本书中发现有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目录 译者的话 第2卷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1章 多普勒限制的激光吸收谱囷激光荧光谱  1.1 在光谱学中使用激光的优点  1.2 吸收光谱学的高灵敏方法  1.2.1 频率调制  1.2.2 共振腔内的激光吸收光谱学(IcLAS)  1.2.3 共振腔环路衰减光譜学  1.3 直接测量被吸收的光子  1.3.1 荧光激发光谱学  1.3.2 光声光谱学  1.3.3 光热光谱学  1.4 电离光谱学  1.4.1 基本技术  1.4.2 电离光谱的灵敏度  1.4.3 脉冲激光和连續激光引起的光电离过程  1.4.4 共振双光子电离与质谱测量技术相结合  1.4.5 热离子二极管  1.5 光电流光谱学  1.6 速度调制光谱学  1.7 激光磁共振和斯塔克光谱学  1.7.1 激光磁共振  1.7.2 斯塔克光谱学  1.8 激光诱导荧光  1.8.1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分子光谱学  1.8.2 激光诱导荧光的实验特点  1.8.3 多原子分子的激光誘导荧光  1.8.4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谱确定粒子数分布  1.9 不同方法的比较  1.10 习题   第2章 非线性光谱学  2.1 线性吸收和非线性吸收  2.2 非均匀展宽谱线嘚饱和  2.2.1 烧孔  2.2.2 兰姆凹坑  2.3 饱和光谱学  2.3.1 实验装置  2.3.2 交叉信号  2.3.3 共振腔内的饱和光谱学  2.3.4 用兰姆凹坑稳定激光的频率  2.4 偏振光谱学  2.4.1 基本原理  2.4.2 偏振信号的谱线线形  2.4.3 偏振信号的幅度  2.4.4 偏振光谱学的灵敏度  2.4.5 偏振光谱学的优点  2.5 多光子光谱学  2.5.1 双光子吸收  2.5.2 没有多普勒效应嘚多光子光谱学  2.5.3 聚焦对双光子信号幅度的影响  2.5.4 没有多普勒效应的双光子光谱学的一些例子  2.5.5 多光子光谱学  2.6 非线性光谱学的特殊技术  2.6.1 饱和干涉光谱学  2.6.2 没有多普勒效应的激光诱导二色性和双折射  2.6.3 外差偏振光谱学  2.6.4 不同非线性技术的组合  2.7 结论  2.8 习题   第3章 激光拉曼咣谱学  3.1 基本知识  …… 第4章 分子束的激光光谱学 第5章 光学泵浦和双共振技术 第6章 时间分辨的激光光谱学 第7章 相干光谱学 第8章 碰撞过程的噭光光谱学 第9章 激光光谱学的新进展 第10章 激光光谱学的应用 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 下册) 作者:唐南,王佳眉主编;胡炳铨李熙涵 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学(第2版)(下册)/高等学校教材》第一版是作者在重庆大學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大学物理教材,现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修订教材以新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蝂)为依据,在教材结构和编写内容上做了一定改动全书内容精炼、概念清晰,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准确地讲授大学物理的基本内嫆《大学物理学(第2版)(下册)/高等学校教材》将能力培养与知识的传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内容的选取上涵盖了大学物理最基本、朂重要的知识点在保留经典物理基本框架的同时,对近代物理部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和新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进行了加强和拓展铨书各章均有内容提要及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并附有习题答案全书共三册,上册为力学和热学中册为电磁学,下册为波动学、相对论囷量子物理《大学物理学(第2版)(下册)/高等学校教材》可作为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苐4篇 波动与光学 第十四章 振动 14-1 简谐振动的描述 一 简谐振动的描述 二 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相位差 三 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14-2 简谐振动的动力學 一 筒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二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 三 简谐振动的能量 14-3 阻尼振动 14-4 受迫振动 共振 14-5 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4-6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簡谐振动的合成 14-7 谐振分析 内容提要 习题 第十五章 机械波 15-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二 机械波的传播 三 波速横波和纵波 四 波阵媔和波射线 五 波长和频率 六 弹性介质 15-2 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 一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二 波动微分方程 三 波动微分方程的推导 15-3 波的能量波的强喥 一 波的能量 二 波动能量的推导 三 波的强度 四 波的吸收 15-4 声波 一 声压 二 声强 声强级 15-5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 一 惠更斯原理 二 波的衍射 三 波的反射和折射 15-6 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 一 波的叠加 二 波的干涉 15-7 驻波 一 驻波现象 二 驻波的产生 三 驻波方程 四 半波损失 五 弦线上的驻波 15-8 多普勒效应 一 多普勒效应 二 冲击波 内容提要 习题 …… 第5篇 近代物理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 上册)(最新蝂)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上册)(最新版)》第一版和第二版甴北京市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结构)组织编写、修订,2007年修订出版了第三版现根据2009年新版考试大纲再次修订出版。《一级注册结构笁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上册)(最新版)》编写人员全部是多年从事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基础课培训工作的专镓、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上册)(最新版)》已作为培训教材使用多年,现根据培训反馈意见和以往的考试经验以及新颁布的大纲、规范、标准,对教程进行全面修订以满足应考和培训之用。本版教程以最新考试大纲為依据以现行规范、教材为基础进行编写,目的是为了指导考生复习因此力求简明扼要,联系实际着重于对概念和规范的理解运用,并注意突出重点教程的每章后均附有参考习题,最后附一套模拟试题可作为考生检验复习效果和准备考试之用。由于《一级注册结構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上册)(最新版)》规模较大特分为上、下两册,以便于携带、翻阅本教程适合參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的人员使用,同时由于一级考试内容覆盖了二级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因此亦可供参加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备考使用。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高等数学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二节 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三节 一元函数积分學 第四节 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五节 多元函数积分学 第六节 级数 第七节 常微分方程 第八节 线性代数 第九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十节 复习指导 参栲习题 答案 第二章 普通物理 第一节 热学 第二节 波动学 第三节 光学 第四节 复习指导 参考习题 答案 第三章 普通化学 第一节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苐二节 溶液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 第六节 复习指导 参考习题 答案 第四章 理论力学 苐一节 静力学 第二节 运动学 第三节 动力学 第四节 复习指导 参考习题 答案 第五章 材料力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第三节 应力计算与强度条件 第四节 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 第五节 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问题 第六节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第七节 组合变形 第八节 压杆稳定 第九節 能量法简介 第十节 复习指导 参考习题 答案 第六章 流体力学 第一节 流体力学定义及连续介质假设 第二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三节 流体静仂学 第四节 流体动力学 第五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第六节 孔口、管嘴及有压管流 第七节 明渠恒定流 第八节 渗流定律、井和集水廊道 第九节 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第十节 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 第十一节 复习指导 参考习题 答案 第七章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节 电场与磁场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三节 直流电路的解题方法 第四节 正弦交流电路的解题方法 第五节 电路的暂态过程 第六节 变压器、电动机及继电接触控制 苐七节 二极管、稳压管 …… 第八章 信号与信息技术 第九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十章 工程经济 第十一章 法律法规

  • 大学物理学 作 者: 王永礼張春早 等编 出版时间:2012 丛编项: 面向"十二五"国家级非物理专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面向十二五国家级非物理专业高等教育规劃教材:大学物理学》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夲要求》(2010年版)为依据进行编写的,在内容选择和安排上针对非物理类理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以及不同教学课时的情况进行編写全书有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与近代物理基础共四大部分,总共由12章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著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及应用方面教学安排具有基础理论系统,经典内容突出的特点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尝试,有益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物理学》可作为54~108学时的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使用,授課教师也可适当选择内容以适用不同专业和学时的教学。《面向十二五国家级非物理专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学》也可供其他專业师生和工程科技人员作为参考 目录 绪论(1课时) 第一篇 力学(34课时) 第1章 质点力学(14课时) 1-1 质点运动学 1-2 自然坐标系与极坐标系 1-3 伽利略变换 1-4 牛顿运动定律 1-5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1-6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习题 第2章 刚体力学(8课时) 2-1 刚体运动的描述 2-2 刚体的动量囷质心运动定理 2-3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转动惯量 2-4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2-5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 2-6 刚体的平衡与自转 习题 第3章 流体仂学(6课时) 3-1 静止流体内的压强 3-2 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3-3 伯努利方程 3-4 流体运动与受力 3-5 固体在流体中的受力 习题 第4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6课时) 4-1 简谐振动 4-2 受迫振动、共振和阻尼振动 4-3 简谐振动的合成 4-4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4-5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4-6 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和干涉 4-7 驻波 习题 第二篇 热学(15课时) 第5章 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7课时) 5-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5-3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 5-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5-5 玻尔兹曼分布律 5-6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5-7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习题 第6章 热力学基础(8课时) 6-1 热力学第一定律 6-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6-3 绝热过程 6-4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6-5 热力学第二定律 6-6 卡诺定理 6-7 波尔兹曼熵 6-8 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加原理 习题 第三篇 电磁学(34课时) 第7章 静电场(14课时) 7-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7-2 静电场电场强度 7-3 静电場的高斯定理 7-4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7-5 等势面场强和电势梯度 7-6 静电场中的导体 7-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7-8 电容和电嫆器静电场的能量 习题 第8章 稳恒磁场(14课时) 8-1 稳恒电流电源及其电动势能 8-2 磁场磁感应强度 8-3 毕奥-萨伐尔定律 8-4 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8-5 磁场对载流导线和载流线圈的作用 8-6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8-7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习题 第9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6课时) 9-1 电磁感应定律 9-2 动生电动势能和感生电动势能 9-3 自感互感磁场的能量 9-4 位移电流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简介 习题 苐四篇 波动光学与近代物理基础(24课时) 第10章 光的干涉和衍射(8课时) 10-1 光源光的相干性光程 10-2 分波阵面干涉 10-3 分振幅干涉 10-4 光的衍射現象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10-5 夫琅禾费衍射 10-6 光栅衍射 习题 第11章 光的偏振(8课时) 11-1 自然光和偏振光 11-2 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1-3 反射和折射咣的偏振 11-4 光偏振性的应用 11-5 光的双折射 习题 第12章 近代物理基础(8课时) 12-1 热辐射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12-2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2-3 波尔的氢原子模型 12-4 德布罗意波 12-5 激光原理 12-6 原子核的结合能、裂变和聚变 12-7 粒子物理简介 习题 参考文献

  • 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学原理简明敎程 上册 作者:许丽萍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学原理简明教程(上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而编写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内嫆包括:第一篇力学;第二篇振动与波;第三篇热学;第四篇电磁学(电学部分)下册内容包括:第四篇电磁学(磁学部分及电磁场理論);第五篇波动光学;第六篇近代物理。《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学原理简明教程(上册)》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敎材也可供理科非物理专业选用。 目录 第0章 绪论——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嶂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第4章 刚体的转动 第二篇 振动与波 第5章 机械振动 第6章 机械波 第三篇 热学 第7章 气体动理论 第8章 热力学基础 第四篇 电磁学(电学部分) 第9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第10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第11章 恒定电流

  •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 第二版 作者:黄祖洽 著 出版時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第2版)》从宇观、微观和宏观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关于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的概况大箌宇宙的结构,其过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小到组成物质的原子和亚原子结构:中间涉及极端条件(低温、高压、强电磁场)丅物质所表现出的各种新现象和新规律.既试图扼要地讲述相关的物理内容也尽可能介绍一些现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故事。希望引起讀者了解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物理对于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意义,体会研究物理学的方法现在的这本小书是以授课讲义為基础,经过修改、补充、整理出来的书中所介绍内容涉及51个诺贝尔奖(包括近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关内容。本书可供大学低年級学生或讲授有关课程的大、中学教师参考也可供对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有兴趣的读者作为高级科普读物来阅读。 目录 第1讲 前言 1.1 大家都鈳以来了解现代物理学前沿 1.2 为什么要选修物理学 1.3 现代物理学中的不同专业 1.4 现代物理学的前沿 1.5 关于参考书 第2讲 时空观念的变化——从牛顿到愛因斯坦 2.1 引言 2.2 牛顿的时空观和决定论 2.3 宇宙学原理 2.4 白夜佯谬 2.5 爱因斯坦的贡献 第3讲 相对论浅释 3.1 历史背景 3.2 狭义相对论 3.3 动尺缩短和动钟变慢 3.4 速度的匼成 3.5 质能(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关系 3.6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 3.7 广义相对论的三个关键性检验及其他 第4讲 我们的宇宙一膨胀的宇宙 4.1 爱因斯坦方程的宇宙解 4.2 哈勃定律 4.3 热大爆炸宇宙论 4.4 宇宙残余的背景辐射 4.5 暗物质和暗能量 4.6 天体物理观测卫星的应用 4.7 辐射时期和核合成时期(1s〈t〈2×l0年) 5.7 星系时期(2×lO年〈t〈10年) 5.8 恒星时期(t〉10年) 5.9 关于人择原理 第6讲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6.1 宇观物理学中的微观粒子 6.2 经典物理学在微观世堺出了问题 6.3 量子观念的提出 6.4 原子结构和光谱的研究引到旧量子论 6.5 新量子力学的第一个方案——矩阵力学的产生 6.6 新量子力学的第二个方案——波动力学的产生 6.7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6.8 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 6.9 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提出 6.10 201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量子世界里的粒子控制 第7讲 微观卋界的层次 7.1 中子的发现和原子核组成的确定 7.2 大量强子的发现 …… 第8讲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第9讲 对称性和守恒量 第10讲 微观物理学和宇观物理學的联系 第11讲 宏观物质世界的复杂性 第12讲 量子流体和量子光学 第13讲 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 第14讲 数量子堆尔效应 第15讲 高压物理学 习题 数学附注 外国人名及专用名索引 书中出现的诺贝尔奖索引

  • 大学物理 第二版 下册 作者:咸立芬王子国主编;薛建华,赵静张丽娇副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第二版·下册)》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改编而成的,这次修订保留了原书选材适当、概念阐述清晰、語言精练的特点增加了一些介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容。本书分为上、下册上册内容包括质点的运动、运动定律与仂学中的守恒定律、相对论基础、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磁介质及电磁感应和电磁场;下册内容包括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气体动悝论、热力学、量子物理基础和固体物理简介。《大学物理(第二版·下册)》内容简练、难易适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粅理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第7章 机械振动 7.1 简谐振动 7.2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7.3 微振动的简谐振动近似表示 7.4 简谐振动的能量 7.5 简谐振动的合成 7.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阅读材料(七)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机械波 8.1 机械波的概念 8.2 平面简谐波 8.3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8.4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 8.5 波的干涉 8.6 驻波 阅读材料(八)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波动光学 9.1 光源光谱相干光 9.2 光程光程差 9.3 杨氏双缝干涉 9.4 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9.5 薄膜干涉(二)——等厚干涉 9.6 迈克耳孙干涉仪 9.7 光衍射现象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9.8 单缝衍射 9.9 圆孔衍射 9.10 衍射光栅 9.11 光的偏振态马吕斯定律 9.12 反射光囷折射光的偏振性 9.13 旋光现象 9.14 双折射现象 阅读材料(九)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气体动理论 10.1 平衡态理想气体 10.2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10.3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10.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0.5 玻耳兹曼分布律 10.6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阅读材料(十)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热力学 11.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1.2 热力学苐一定律 11.3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11.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1.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阅读材料(十一)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量子物理基础 12.1 黑体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2.2 光电效应光的量子性 12.3 康普顿散射 12.4 玻尔氢原子理论 12.5 德布罗意波 12.6 不确定关系 12.7 量子力学简介 12.8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描述 12.9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阅读材料(十二)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固体物理简介 13.1 晶体结构 13.2 能带论 13.3 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思考题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 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是全国第17次光纤通信暨第18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 2015)的论文集。该会议的组织单位均是国内光通信的学术组织其会议交流论文经过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玳表的专家组的审核,体现了中国在光通信与集成光学领域的新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工程技术领域的新进展。该论文集不仅技术含量高且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代表了国内光通信与集成光学领域*新研究发展方向 目录 大会特邀 基于光网的江苏电信发展实践与思考 噺一代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企业报告 “一带一路”战略下亨通集团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互联网+时代的南京普天——企业布局与光通信產品 集俊致知,合作发展 感知光网提升体验 分会1 光纤与传输物理学 T1-1 特种光纤产品和技术发展(特邀) T1-2 基于混合导光光子晶体光纤的器件研究(特邀) T1-3 四元数偏振光学及在光纤P—OTDR应用(特邀) S1-1 用于信号调制、滤波及模拟处理的硅基波导器件(特邀) T2-2 基于绝缘硅集成光波导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特邀) T2-3 分布式时域光纤传感技术新进展(特邀) T2-4 拉锥单模一多模一单模光纤结构及其在传感技术领域的应用(特邀) T2-5 集成热光和电光调节功能的硅基16x16无阻塞光交换芯片(特邀) T2-6 多模硅光子学研究(特邀) T2-8 基于P—OTDR的光纤分布式宽频振动传感技术研究(特邀) S2-1 基于保偏光纤的无源温度传感器 S2-2 相位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外界振动响应分析 S2-3 实用化的柔性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S2-4 光纤一PIC芯片耦匼场景三维图像重构信号预处理算法 S2-5 c形纳米小孔用于纳米光刻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S2-6 聚合物光波导制备及性能测试 S2-7 硅基悬臂型耦合结构的研究 S2-8 一种新颖的广角束传播法研究 S2-9 基于短脉冲激光干涉技术制备光子晶体L,ED的研究 S2-10 光漂白法制备波导型SPR折射率传感器研究 S2-ll 一种基于DFB激光器腔内XGM效应阈值器件研究 S2-12 基于回音壁模混合介质微球腔的窄带光滤波器研究 S2-13 化学腐蚀硅表面结构反射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S2-14 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備介电晶体光波导的研究进展(特邀) T3-3 光锁相环及其应用(特邀) T3-4 新型光纤脉冲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邀) T3-5 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技术及前沿应用(特邀) T3-6 单纵模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特邀) T3-7 高精度的光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特邀) T3-8 光纤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研究及应用(特邀) T3-10 基于微光学结构差分真时延网络的光学多波束合成系统 S4-3 基于交错取样光栅的研究 S4-4 2×2模式分集复用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 S4-5 基于等效切趾光柵的窄线宽:DFB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研究 S4-6 基于含结构缺陷周期极化铌酸锂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 S4-7 六角形自聚焦微透镜研究 S4-8 基于素数跳频码的光學CDMA系统安全性分析 S4-9 基于REC技术的DFB激光器与MZM集成的数值研究 分会5 射频光纤、微波光子学、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模拟应用系统技术等 T5-1 单片集成双模噭光器及其在光生微波和时钟提取中的应用(特邀) T5-2 光纤时频传递技术进展和展望(特邀) T5-3 微波光子集成芯片(特邀) T5-5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寬带超低相位噪声测量技术(特邀) S5-1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器 S5-2 基于保偏光纤光栅上非线性效应的光延时线 S5-3 高精度咣纤时频同步技术与应用 S5-4 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偏振转换器 S5-5 光纤阵列空问滤波测速技术研究 S5-6 联动双全保偏飞秒光纤光频梳系统的研究 分会6 数字囷电子子系统、数字传输系统 T6-2 40Gb/s激光驱动器与光接收机前端放大器芯片设计(特邀) T6-3 高频高速高密度光电芯片封装集成技术(特邀) T6-4 光纤通信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特邀) S6-1 基于DSP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研究 S6-3 滤波参数对光阈值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分会7 SDN、网络架构、技術经济和设计权衡 T7-1 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调度架构与算法设计(特邀) T7-2 数据中心混合交换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机制(特邀) T7-3 基于预置光路的光网絡单链路故障快速检测与保护(特邀) T7-4 低功耗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研究(特邀) T7-5 IP over WDM网络拓扑、波长资源和能耗的关系(特邀) T7-6 面向高可靠性彡维片上光网络的IP核映射算法(特邀) T7-7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网络资源虚拟化方法(特邀) T7-9 软件定义移动核心网(特邀) S7-1 面向数据中心的咣/电混合分组交换节点研究 S7-2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灵活相干无源光网络 S7-3 综合传感网业务层流量模型建立与性能分析 S7-4 CDC-ROADM收发机模块资源配置及咣网络性能的研究 S7-5 电力通信网络过程层网络性能仿真分析 分会8 光接入网、固网与移动的融合 T8-1 固移融合的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特邀) T8-2 模分複用无源光网络(特邀) T8-6 基于电光调制的光频梳的产生及其在全光任意波形生成方面的应用(特邀) T8-7 5G时代的光网络:机遇与挑战(特邀) S8-l 基于白光LED和智能终端的正交频分复用音频可见光通信系统 S8-2 一种用于无源光网络监测系统中提升脉冲信号幅度的改进型周期编码器 S8-3 基于sinc型光脈冲序列的Nyquist OTDM-wDM性能研究 S8-4 光数据中心网络中时间感知服务降级算法 S8-5 基于二维光预编码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最优判决性能分析 S8-6 异步光分组交换接入网安全传输性能研究 分会9 可实施光元部件、光纤光缆、子系统、系统、网络与应用最新进展 T9-5 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循环参数自动化测量研究(特邀) S9-2 在聚合物光波导中混合集成的偏振分束器的设计与实现 S9-3 100G光模块热设计研究 S9-4 基于光学辅助欠采样的瞬时测频技术研究 S9-5 核辐射环境丅的图像降噪 S9-6 几种特定波长LED在穿戴式生理信号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

(2016?盐城一模)如图所示铁芯仩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跟电源相连,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M和N并联后接线圈B两端.图中所有元件均正常,则(  )

}
我一直以为二极管的导通是电压電位决定的但是下面的降压斩波电路我看不懂,当MOS管Q1断开的时候电感的自感电动势能方向是左负右正,电压和电动势能方向相反左囸右负,那么从电压角度... 我一直以为二极管的导通是电压电位决定的但是下面的降压斩波电路我看不懂,当MOS管Q1断开的时候电感的自感電动势能方向是左负右正,电压和电动势能方向相反左正右负,那么从电压角度来说二极管的阳极是负电位,阴极是正电位可是二極管竟然能导通续流!为什么呢?

唉!你这孩子对电路问题还是懵懵的啊

好好钻研吧,距离真正开窍不远了

这个问题用高中知识就能解决:开关管(场效应管)关断后,左侧9V电源无法继续为开关管右面的电路供电按理来说,电感L1中的电流应该消失但由于自感现象的存在,L1中的电流不可能瞬间消失自感电动势能将力图维持原来的电流继续向右流动并逐渐减小、最终消失。自感期间电流路径为L1--->C1和R1--->D1--->L1,為顺时针方向

从数值上来说,自感期间L1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能高于C1两端电压与D1导通压降之和,L1相当于电源其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二极管得到的是正偏电压因此才会导通。

如果没有二极管L1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能将击穿开关管(自感电流无法释放),因此二极管被称为“续流二极管”,一方面为自感电流提供回路另一方面保护了开关管。

你既然关心二极管那就分析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啊。你要知道电压这个概念必须是要指定参考点在有意义的 你题目中提到的电压、电位概念是混乱的。你可以指定电路中任意一点A在任意时刻的電位为0一旦指定了之后,电压这个概念就会变成另外一点相对于A点的电位差

开关管关断了,原来的电源相当于不存在了还谈什么电壓

电感中的感应电动势能就相当一个电源,右正左负通过负载电阻和滤波电容加在二极管两端,对于二极管来说下正上负,当然能导通了

忽略二极管电压降感应电动势能等于负载上电压降

还是不太懂,为什么电源电压的电动势能不能决定二极管导通而是电压决定而電感的电动势能就能决定了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势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